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巧遇出水瓷

巧遇出水瓷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8-14

瓷砖墙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长江航运公司的船员老张。吃饭闲聊,我津津乐道地讲起自己的瓷器收藏,这位船员听了之后,带笑向我说:“我们的沙刁子(指专门在江里捞沙的船舶)在江心里夹沙,捞了许多瓷器在船上,我们不懂,你肯定有用。明天我带你上船看看。”

听到这样的消息,对一个搞收藏的人来说,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夜里难以入睡,第二天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到江心的大沙刁上,惊奇地发现,到处都是明清时期青花瓷片,有的器皿几乎只残缺一点。进了老张的舱室,我第一眼就看见他的床铺底下有一只蓝地白花螭龙盘,拿起细看是清雍正年间所制,底足内是笔锭如意花押图记款。那釉色,那幽菁的青花色调,令我赞叹不已!接着,老张把我领进船员的舱室,向大家介绍说:“这位先生是搞瓷器收藏的,我们每人把捞上来的那些玩艺儿拿出来让他鉴赏鉴赏!”船员们听说,纷纷从自己的床铺底下拿出许许多多的碗、杯、鸟食罐、瓶等,大都是明清两朝的民窑青花瓷。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一观赏,并十分认真地挑选了其中的10余件完好无损的瓷器。当我要按市场的时价付款时,他们都一个劲地推让,后来在老张的协调下,我付了一半钱算是给他们买香烟抽的,他们才乐意地接受了。

午饭时,我发现桌上的餐具全是出水瓷器(有伤残),酒壶是宋代的影青执壶(长流缺盖、毛边、冲口),杯子、碗、盘全是明清的,清一色的出水餐具所造成的氛围仿佛将我带入时间隧道,使我感到似乎是生活在古人之中,那心情、那感受,是我从未经历过的。wWW.taOcI52.com

辞别老张和船员们,回到家,我细心地把这些瓷器进行分类整理。有宋代影青撇口外卷入棱瓜楞杯二只,高13.5cm,口径12.5cm,足径7.7cm。两杯胎质洁白细腻,胎壁极薄,瓷化程度高,胎呈半透明状态,是典型的湖田窑瓷。明代青花鸟食罐3只,蓝釉水水盂一只。青白釉高足杯一只,口径12.5cm,高7.5cm,足径4.7cm,足高3cm。青花小碟一只,口径12cm,足径6cm,高2.5cm。明代晚期青花碗5只,清代青花碗3只,青花盘4只。从出水瓷器和船上的大量瓷片推断:长江这一水域运载瓷品的沉船时间上朔可到北宋,下至清代乾隆(因为乾隆以后的瓷器未见)。后来我经过多次调查,事实和推断是吻合的。据船员们介绍说:古代长江这一流域情况极为复杂,水流湍急,主航道逐渐北移,因此,清代嘉庆以后,这一水域的沉船事件就少了。

偶然获得的这10余件出水瓷品,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收藏。待有机会再向藏友们介绍实物,向藏友们求教。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新中国美术瓷陶浮出水面


对陶瓷研究和收藏者来说,200年前的乾隆朝瓷器是最熟悉不过的,而有50年历史的新中国陶瓷却是最陌生不过的了,除了家里的餐具和各种形状的白悉毛泽东塑像,大家对其他新中国精制陶瓷美术作品几乎茫然无知。展览、出版和研究对这个领域也极少关注。

在近来拍卖会的日常征集工作中,工作人员遇到了多件制于上世纪50年至70年代的多个品种、多咱装饰风格、多种款识的新中国陶瓷作品,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殊的工艺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市场反应也认同了这种新鲜感。近几期“小拍”陆续推出的一二十件作品全部成交,并达到民国时期的中档瓷器的价位。

如一件粉彩芦雁图建国周年纪念瓶和粉彩雪景人物盘为1950年和1952年的作品,底款分别为“建国瓷业公司”和“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合作社”,带有较强烈的民国“珠山八友”风格。邓必浩绘的雪景人物盘无论人厚厚的粉料霍积法和山石树木的构图上来看,都严谨地遵循了民国雪景大师何许人的法度。只不过人物们脱下长衫换上中山装,抛却钓竿挑起扁担搞生产,于是“独钓寒江雪”的文人雅趣就变成“战严寒,斗风雪”的大生产景象。

作于1963年的彩绘学习雷锋盘,底款为“轻业部陶瓷研究所”,显然已与从民国沿袭而来的私人公司和公私合营的“合作社”拉开了距离,工艺风格也远离景德镇传统,很像一幅水粉宣传画的陶瓷翻版。

制于“文革”后期的彩绘喜鹊登梅笔筒,采用在低温彩上再罩透明的新技法,并于釉下暗刻填白粉饰以毛主席诗词书法,底款为“中南海西花厅珍品”,其制作精细程度颇有新中国“官窑”气息。而“喜鹊登梅”的传统图案和毛主席书法的结合则较自然地兼顾了传统和现实。

“南海1号”出水 龙泉瓷被称为“漂亮的瓷器”


随着“南海I号”破水而出,数万件珍贵文物重见天日。昨天上午9:30,记者来到陈列“南海I号”出水文物的阳江市博物馆,探访了“南海I号”近年来惊艳出水的部分宝贝。

所看到的这些宝物令记者大为震惊:这些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瓷器,依然鲜亮如初。而其中一件出自浙江龙泉窑的“宋青釉印花癸口瓷盘”则被称为“全馆最漂亮的瓷器”!

在宁波民间,也有许多对龙泉窑颇有研究的瓷器专家,特派记者这次特意传回了这些龙泉窑的照片,邀请宝物家乡市民也来鉴宝,谈谈你的看法,估估价,我们将把市民鉴定信息反馈给阳江市博物馆。作为这些宝物的家乡人,也许会对这些宝贝有独特的见解,说不定你提供的某条线索,能对破解“南海I号”世纪之谜有帮助。

“南海I号”上已打捞出4000多件文物

从2001年到现在,从“南海I号”上已经打捞出铜、铁、瓷器类物品4000多件,宋代铜钱6000多枚,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阳江市博物馆内收藏的文物都是2002年打捞出水的。阳江市博物馆馆长告诉记者,“南海I号”的已出水文物大多数运往了国家博物馆,留在阳江的文物很少。“几乎每样就一件。”

关于馆藏“南海I号”的文物数字,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再三缄口,纷纷表示“不好说”。不过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阳江市博物馆保存的瓷器中,浙江龙泉窑和其他几个窑口的出水瓷器数量相当,约占四分之一。当地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自从“南海I号”的文物进馆,博物馆就暂时停止了对外开放。

文物的凝结物用淡水浸泡脱盐脱水

阳江市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楼,一楼全部用来处理打捞出来的“南海I号”文物上的凝结物。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楼展馆有几个用钢板搭建、长宽高约1米的大水池,里面浸泡着文物,透过凝结物能很清楚地看到瓷器碎片甚至还有完整的瓷碗。据博物馆人员介绍,这些凝结物必须采用淡水浸泡方式做脱盐脱水处理,让文物从凝结物中慢慢剥离。

博物馆内还收藏了一个大石碇,是从“南海I号”打捞上来的石锚。石锚长约1.5米,中间有部分凝结物在上面,凝结物中还可看见一根断木。

出水陶瓷色泽鲜亮

二楼的瓷器陈列室是博物馆的重点。这里存放了来自“南海I号”上出水的三地(浙江、福建、江西)4个窑口(龙泉窑、德化窑、闽南窑、景德镇窑)的部分瓷器。虽然只是小部分,但瓷器色泽之鲜亮、保存之完整让记者叹为观止。

几乎所有的瓷器都呈现淡淡的光泽,专家介绍这是上釉的缘故。记者看到了一个瓶口成圆形的扁平小瓷瓶,这个称为“宋青白釉印花瓷粉盒”出自景德镇,表面散发着淡淡的青白色釉光,非常精致。还有一个出自德化窑、口径25厘米左右的大碗引起记者关注。专家猜测,该碗是出口到西亚,方便外国人吃手抓饭时候使用的。

记者在博物馆二楼还看到了一个花岗岩石枕。据说古人有睡瓷枕的习惯,而船上风大浪大,瓷枕容易破碎,于是出海的船员就用石枕代替了瓷枕。

记者看到“全馆最漂亮的瓷器”

据介绍,馆内收藏的浙江龙泉窑和其他窑口的瓷器数量差不多,不过质量却高过其他地区窑口的瓷器。阳江市博物馆收藏的龙泉窑可用“非常精美”来形容。记者看到,美丽的龙泉窑瓷器好像浙江水乡的姑娘一样精致细巧,每件瓷器上呈现出青绿色光芒,全部有花纹修饰且纹路清晰,造型优美别致,有花朵状的,有水波纹状的;窑胎很厚,釉光非常亮,一点都看不出是经过了800年的海水浸泡。

一件叫做“宋青釉印花癸口瓷盘”的瓷器,不仅色泽光亮,最神奇的是透过玻璃窗看去,盘子里好像盛着水一样,波光粼粼,玉珠涌动。“它是我们博物馆最漂亮的瓷器!”工作人员陈列娜说。

不过,可惜的是记者在博物馆中没有看到宁海陈维屏老先生所提到的铜镜。

专家解读瓷器光亮之谜

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这些瓷器沉没在海面下20米深处,而且被2米深的淤泥所覆盖,于是古船就被天然密封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海水和海底微生物的腐蚀。而在一般情况下,瓷器在海水里泡久了,釉层会腐蚀脱落,陶瓷变得很脆弱。但厚厚的淤泥是很好的保护层,所以这些瓷器仍然保持着新出炉瓷器的光泽。

解释龙泉瓷为何备受称赞

宁波大学历史系博士、副教授刘恒武:南宋时期,宫廷用瓷以浙江龙泉窑为主,它代表着南宋瓷器的最高水平。而同时期的福建地区的德化窑等其他窑口就多为民窑。

从东汉开始,浙东地区就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烧制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其胎土也明显好于福建地区。再加上南宋时期,首都定在杭州,这在政治上也要求浙江出好的瓷器进贡皇帝。从以上几个方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浙江的龙泉窑漂亮了。

我从个人观点看,不排除“南海I号”从浙江沿海出发的可能性。

[文物]出水文物迷住瓷都专家


本报讯备受世人瞩目的“碗礁一号”出水瓷器,昨日上午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在福州市博物馆与市民见面。仅昨日上午,就有二三百名市民前来参观。其中,有好奇的市民和文物专家,还有专程从“瓷都”景德镇赶来的造瓷专家。

“哇!这图案实在太美了。”一位女士蹲在展柜前,对着一尊博古图四开光罐惊叹。

“这个,你帮我拍一下。”女士对身边拿着相机的中学生说。

原来,这位女士是福州市第十八中的老师,听说博物馆展出“碗礁一号”出水瓷器,她带着班上的学生来参观。

“这些瓷器的工艺和图案画风,是现代的工匠怎么模仿都模仿不出来的。”站在记者身边的王先生说道。

王先生说,他是景德镇一家瓷器厂的老板,也是一名造瓷专家。得知“碗礁一号”出水瓷器昨日展出的消息后,专程赶来。他说,他是想来看看老祖宗做的宝贝,见见他们的手艺。

“几百年前,祖宗们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是太好了,你看那图案的纹路、瓷器的色泽,实在太漂亮了。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做不出来这么好的东西,很多工艺都失传了。”王先生叹息着。

看着展出的瓷器,王先生在展厅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愿离开。

记者见到文史专家、福州市文物局原局长曾意丹时,他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瓷罐,这是9月20日出水的、让诸多文物专家惊叹的将军罐。因为沉于海底多年,将军罐的盖子上牢牢地粘着一个海蛎壳,这让曾意丹觉得十分有趣:“像是将军的帽子上戴了一朵花,非常妙。”

曾意丹说,这些瓷器上的图案很多都是有典故的,一个图案就是一个故事。

据悉,现场所有都是三级以上的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很重要的意义。

平潭沉船开捞 清代瓷器出水


两铁船的中间就是沉船所在地,而在附近就有海警巡逻艇“护驾”

央视就在打捞船直播

以前出水的瓷器(资料图片)

想不到这些碗是宋元时期的

海峡都市报记者李坚/侯希辰/游庆辉/通讯员傅元熙文/图

核心提示

今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省东海海域的渔民在平潭碗礁附近捕鱼时意外捞出几个瓷器,上面的花纹精美而古朴,经过考古调查,发现水下十几米处有一艘沉船。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专家认定这是清康熙年间运送瓷器的船只。7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命名为“碗礁一号”。

昨日,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进驻该海域,央视和福建省广影集团所属电视综合频道现场直播,试图从沉船中渐渐还原那遥远的海上丝绸之路……

“今天的风浪比平时大得多,估计浪高在1米以上,风力达到了七级。”在福建东海屿头乡一处码头,一名船老大望着浑浊的海水说,此时碗礁海域水流湍急,出海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技巧。

昨天,福建东海平潭“碗礁一号”沉船水下考古电视直播正式开始,中国水下考古队将在海底揭开笼罩在“碗礁一号”古沉船上的重重迷雾(今日至21日,每日下午1:00~2:00央视直播)。昨天中午12点,本报记者也租用了一艘渔船,前往沉船海域探秘水下发掘现场。

“从屿头到碗礁的海路,平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这里分布许多暗礁,渔民一般不来此处打鱼。”船老大小心翼翼地驾驶船只,避开暗礁。半个多小时后,记者见到海面上停着两艘有巨大吊臂的铁船,“沉船就在这下面10米左右的海底‘躺’着。”船老大指着两艘船交会处说道。

下午1点多,铁船上出现了身穿密闭潜水服的4名考古队员以及水下摄影师、水下记者,他们先后下水。

下午3点多,一阵刺耳的警笛声突然响起。两艘边防官兵的快艇从远处疾速驶来,开始在沉船区域巡逻、警戒。

下水———靠双手摸索找文物。

13:40左右,水下作业正式开始,包括水下勘测和文物发掘两部分。第一位考古人员身着潜水衣下水,很快就浮出水面,用力点了点头,表示水下情况一切正常。接着另一位考古人员下水。船边垂着一条绳子,这是入水绳,起引导作用。水下人员可以顺着绳子找到要探寻的目标,如果水下遗址面积大,入水绳也会相应增加。

昨日碗礁水域情况并不理想,风浪很大,浪头近1米高,水温约22摄氏度,水流速度大约每秒55厘米。流水带来大量泥沙,水下悬浮物多,又适逢阴天,水下光线减弱,水下能见度不够理想,对水下考古造成一定影响。

据随考古人员下水的央视记者范伊然介绍,由于水流很快,这使她下水十分艰难,必须紧紧抓住入水绳才能很费劲地下沉到水底。下到水下3米左右时就已经无法看清潜水表等仪器的指示数据了,到了水下5米,眼前就是一片漆黑,即使使用特制的水下照明工具,能见度也只有15厘米左右,主要靠感觉和手摸来寻找目标,同时还要注意身上各种缆绳不要纠缠在一起。

下水之后,考古人员首先报告了所在位置———海底12米,随即对沉船进行绘制,用不同颜色的线描绘探方位置,并且开始发掘沉船上的瓷器。水下泥沙松软,瓷器可以轻巧地取出。完成工作后,考古人员用一个塑料篮子将部分瓷器带上岸。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介绍说,从水底上升到水面也存在危险,由于压力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深度都要稍作停留,逐渐浮出水面。下水的考古人员表示,这次除了下水比较费力外,预定的工作都已经完成。

出水———文物立即清理编号。

水下瓷器一出水,立即被逐个放入淡水中清洗,去除其中的泥沙,随后给瓷器贴上小标签,注明出水的位置和时间,然后分类装箱。运到陆地上在室内进行脱盐处理。

有关专家介绍,瓷器长年浸泡在海水中,盐分渗透进胎里,形成结晶,会损害瓷器的釉质,所以虽然出水的瓷器还和新的一样,但还是有“隐患”存在。

鉴定———瓷器属外销瓷早期物。

通过现场初步鉴定,专家确认这些都是清代康熙中期江西景德镇民窑的青花瓷器。

专家指出,出水的瓷器有康熙年间瓷器特别明显的特征“双圈底”。瓷器上缠枝莲、博古图、人物等图案十分精美,如“八骏图”、“渔家乐”、“五子夺魁”等绘画虽然是看似随意的几笔,却生动传神。部分做工精细的瓷器相当通透,对着阳光甚至可以看到瓷器后面的物体。其中一个类似花觚瓷器残片特别体现了当时青花瓷器的特点,瓷器用上等材料烧制而成,表面使用青花中最好的“翠毛蓝”作画,同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西方美术中光线变化的运用,使得表面色彩具有深浅浓淡不同层次,能分出很多色阶,最多可达12层。

据介绍,目前出水的瓷器一类做工精细,一类相对粗糙。精细的瓷器可能是销往欧洲的,因为当时欧洲贵族将中国的瓷器作为炫耀的奢侈品。后来欧洲人逐渐用瓷器替代日常生活中的金银器皿。但从现在发现的瓷器来说,还没有发现具有欧洲风格的图案,这些瓷器可能是销往不同地区,可以推测是早期的外销瓷。

考古研究结果还表明,这艘沉船是运输瓷器的货船,但不是出海远洋的船,估计它是先驶往澳门或澎湖列岛等地,从那里将货物转到远洋船只上销往国外。

意义———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厦门大学教授、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告诉记者,康熙时代的青瓷可谓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青花瓷器更是清代瓷器的代表。这次水下考古发现的文物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十分难得,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青花瓷发展历史和清代早期外销瓷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至于这是一艘什么船?为何沉没在这里?船上有多少瓷器?这些瓷器因何价值连城?沉船所在的位置是否处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这些谜团都将随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入而逐渐解开。

背后———记者下水装备,重49公斤。

央视女记者范伊然是这次下水直播员之一,此前,她曾培训了3年多。据她介绍,下水的工具包括气瓶、呼吸器、罗盘表、脚蹼、面罩等。考古人员的面罩是新近研制出来的,可在水下进行简单的通话。而水下记者所用的头盔是专门进行水下施工使用的,可随时与船上人员保持联系,而且使用船上直接供气系统,所带气瓶在出现意外时可应急使用。全套装备足有49公斤。而水下考古人员多用轻潜设备,以方便水下工作。

“碗礁”的由来

“为什么会叫碗礁,就是因为很久以前载着瓷器的船沉在这里,渔民在打鱼时曾意外‘捞上’一些碗。”昨天下午,一名上了年纪的老渔民告诉记者。

这位老渔民说,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沉船的传说:上百年前,这里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因为暗礁众多、海流变化莫测,一些商船沉没于此。根据沉船上的货物,当地人依次把这里的海域叫碗礁、白糖礁、银珠礁。

相关链接

福建水下沉船不少

福建海域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324公里,位居全国第二,地处东海和南海的交通要冲。福建在宋元时期就有发达的海上交通,海上航线四通八达。古代商船从福建等沿海地区出发,穿过南海、印度洋、东南亚、非洲将丝绸、茶叶、瓷器等运往欧洲。而福建运输瓷器的船只因为失事等原因,有部分沉没在海底,给后人留下许多不解之谜。

据了解,在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发现的多达数百处的古代瓷窑遗址,其年代上迄南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反映了福建地区陶瓷器生产的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大量产品还远销海外。福建东南沿海古为“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陶瓷之路”)。由于种种原因,福建大批输出的陶瓷器有一部分未能到达预定的港口和地点,而是随着失事、遇难的船只沉没于海底。连江县东洛岛与正在沉船考古的平潭县屿头乡碗礁海域,都有运输陶瓷器船只失事、遇难于此。

相关新闻

宁德截获2000宋元陶瓷碗

N本报记者黄义伟/陈贺/通讯员谢贵明文/图

本报讯9月15日上午10时多,一艘渔船从连江悄悄向宁德蕉城区漳湾下塘海域靠近,被宁德边防官兵拦下,从渔船里搜出了1393个古代陶瓷碗。接着在中午12时多,边防官兵又在蕉城区三都镇的青山海域拦下了闽平渔8551船,搜出了539个古代陶瓷碗,涉案人员16人落网。昨晚,省文物专家的鉴定初步结论出来,陶瓷碗是宋元时期的珍贵文物。

据介绍,此次案件的组织者是福清龙田人林财玉和三山人林光灼等人,9月10日那天,林财玉打电话给林光灼,说在连江的东洛岛附近海域有大量古董,一同过去打捞发财。当天下午,在林财玉的召集下,他们和另一个同伙“老郭”找来了三个潜水员,一起到福州寻找一个神秘的平潭人。

这个平潭人很快就找来了一条没有船名又没有船号的木质船,乘着夜色,从平潭出发,于9月11日凌晨,到达连江东洛岛附近的海域,开始打捞海底沉船上的古董。打捞活动一直持续到9月15日凌晨3时,共打捞了2000多个陶瓷碗。之后,他们计划将陶瓷碗运到福州再转手,途中被抓获。

清代商船“的星号”上35万青花瓷被打捞出水


中新社福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一百七十多年前沉没于南中国海的清代商船“的星号”,不久前被打捞出水。打捞人员除了发现无数死难者的骸骨外,还捞获了三十五万件德化造的瓷器。这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发现。沉船上的部分瓷器珍品将于今年十一月十七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城拍卖。

据悉,“的星号”船长五十米,宽十米,重一千多吨,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巨型帆船。一八二二年一月,“的星号”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出。当船驶到中沙群岛时,船体触礁,船身入水,并在一个小时内迅即沉没。当时船上载有二千多名乘客及船员,只有一百九十八人侥幸获救,其余人员全部遇难。船上盛载的价值连城的德化青花陶瓷也沉入海底。据考证,这些瓷器是由住在印尼的各国富商订购的。

一九九九年五月,世界著名的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率领打捞队伍和“不平静号”打捞船,在南海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他们借助声波定位仪和磁强仪扫瞄海床,在离海平面三十米处发现了一大堆高达四米、宽达十米、长达四十米的东西。经过仔细观察,潜水员惊奇地发现那是一堆中国瓷器。

英国著名海难研究专家尼戈尔-匹克福行在研究有关历史文件、报道之后,成功地鉴定出该艘沉船名为“的星号”。

“的星号”沉船的发现,对研究德化陶瓷外销史和福建省古代港口的贸易情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紫砂壶出水不畅这是为什么


紫砂壶出水不畅这是为什么?

水流量:决定于壶流最细部分的内径。

水压:首先取决于器型,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在倾水的时候,壶内水面与壶嘴(流头)的落差,其次取决于出水孔(滤茶孔)总面积与壶嘴面积之比。

水流阻力:取决于壶流的弯曲度。至于团水程度,也就是水柱的长短,取决于流孔内壁的光滑度与粗细缩比。

因此,决定出水是有力还是无力,器型是主要的因素,令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做工。做工方面的话,主要是滤茶孔的开孔面积。壶流根部越靠近壶底、壶流越直、滤茶孔面积越大、滤茶孔面积与壶嘴截面比例适当,则壶的出水越冲。在常见的器型中,子冶石瓢出水最冲,因为出水角度是成90度的,也就是最好最有力的角度。

那么知道影响紫砂壶出水的因素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原理的分析,就知道壶出水不畅,大凡有以下几种情况:

1:壶型的先天限制。如三湾流和流根部的位置太高的壶型。

2:做工不良,流内有“结石”,或者流的壁太厚,外表看较粗,但内部通道很细。

3:做工不良,网孔有部分是虚的,也就是说,虽然有7个网孔,但三个已经被堵死或被部分堵住,缩小的出水的量。

4:盖子很严密,但“的子”的进气孔被堵死或太细,负压的原理造成出水不畅。

5:各方面都是符合出水流畅的条件,清水试出水的十分流畅,但泡茶时常常出水孔被茶叶堵死,这是后天因素。

我们只能针对2-5这四种情形,逐一对症下药。一般来说,我们在购壶时,都会试水,基本上不会买“流口水”问题的壶。所以纵然有1-4的问题,往往在第一次试水就被淘汰。但是有时由于特殊原因(老壶古壶早期壶),我们还是会收藏到这样的壶。所以有必要一一动手术解决。

具体如下:

针对情况二做工不良,流内有“结石”,或者流的壁太厚。可以用小金刚圆锉,小心把结石锉掉,把流壁过厚的部位锉薄些,这样流内通道就相对扩大。最好用微型磨光机,安装小金刚砂锉,小心进去一转,马上解决问题,很多壶友,只把流口锉大,这样于是无补,流嘴开的过大,往往很难看,很不文雅,流嘴的大小适中就可,一般不要动流口部位,除非明显的太小或粘有已经烧结的沙土。

针对情况三做工不良,网孔有部分是虚的,这种情况较难处理,很容易把整个网孔捅开,变成独孔。

一般是也用小圆金刚砂的锉刀,把网孔疏通,但有些壶型,小圆锉根本不能正对网孔实施锉的动作,只能用微型磨光机加接专用的“小金刚砂磨头”实施手术,部分壶型还要用弯角磨头来实施90度角的钻孔手术。

没有这些工具的壶友,就把壶拿到牙科医生处,那里的磨光机是90度角的,最好用。开工前,先带几片破紫砂片,试试轻重手感,以防出错。

针对情况四盖子很严密,但“的子”的进气孔被堵死或太细。也是用小金刚砂圆锉,把的子气孔开大。要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锉,不然的子的顶部会爆砂,一爆砂,就破相,壶就很难看。可以用微型磨光机,配小圆锥形的金刚砂圆锉,从内往外轻轻转几下,就立马好。

上面的几种,很多壶友都在做,但常常把壶弄报废,这与各人的手艺有关,也与所用的工具是否合适有关。

针对情况五,很多壶友,买壶时,选的壶出水很爽,感觉很舒服,但一旦拿回家装茶开泡,水却出不来。

有人不明所以,老是埋怨壶出水不好,其实这不是壶的原因,是茶叶堵住了出水孔,当全部堵死是,水只能一滴一滴的,甚至一滴水也不出。

堵住部分出水孔时,只要剩余的孔的流水总量还超过流口的出水量时,即剩余的孔的总面积大于流口的面积时,出水也不会受影响,当剩余孔(还未堵死的孔)面积少于流口的面积时,出水就减缓。

知道原因后就简单了,发现有堵塞可以用水冲一下,或者用针通一下壶嘴即可。还有种方法就是在出水孔外面安装不锈钢专用小滤网。这样安装的好处是,茶叶再也不可能堵住出水孔,泡茶时出水无忧也。但不锈钢丝和网,必须选择高质量的。

近千件明代瓷器从“南澳Ⅰ号”打捞出水


“南澳Ⅰ号”出水近千件瓷器 大多属外销陶瓷

400多年前沉没于汕头市南澳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传来最新消息,沉睡海底的近千件文物经过水下考古队员多日的打捞终于重见天日!昨天,省文物局邀请媒体记者登上“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亲眼见证水下考古作业,并展示“南澳Ⅰ号”正式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后打捞出水的首批文物。

近千件明代瓷器从古沉船附近打捞出水

昨天一早,汕头市南澳海域古沉船“南澳Ⅰ号”打捞现场一片繁忙,参与打捞水下文物的考古人员身着潜水蛙人服装潜下海底,不一会就有包裹着海泥的各式陶瓷器皿被一个塑料网兜盛着,被等候在船甲板上的其他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用绳子拉上船来;而船板上的考古人员则忙着给打捞上来的“战利品”进行简单的冲洗泥沙和分类。记者看到,现场已有近百件刚刚出水的瓷盘、碗、碟、杯和罐摆在甲板上,大多与现时用于餐饮的日用陶瓷颇为相似,不过有的陶瓷款式在现时国内却极为罕见,有考古人员称不排除当时是为出口属地度身设计的。现场一件与青花瓷明显不同颜色的酱紫样龙纹罐引起了在场人员的关注和各种猜想,之前有人猜测其可能为元代文物,但考古人员向记者介绍,称所有从“南澳Ⅰ号”出水的文物,经初步认定均为明代晚期的文物,大多属于外销陶瓷,对解读明代海外贸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从海底出水的瓷器基本上是青花瓷样式,绘有牡丹、凤凰、花草、人物等图案,有一部分器形基本完整,但有的也出现破损、出现碎片,一些盘子表面黑乎乎的如同烟熏留下痕迹。考古人员向记者介绍,称因陶瓷在水下历经数百年浸泡,因化学反应而在陶瓷表面生成的附着物,日后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就能恢复其原来固有本色。

埋藏在船体的瓷器会更完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近千件已出水的文物原来散落在水下的位置多在沉船附近,目前,打捞工作已开始部分进入船体的船舷部位。针对先期出水的物品碎片较多的情况,专家介绍称,因船体被泥沙覆盖,其内部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器物被破坏的情况会减少,瓷器的釉面会保存较好,随着打捞的不断深入,出水的瓷器会更完整。

目前,考古人员正对进入船体的打捞工作进行精心准备,确保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出色完成船体内的文物打捞工作。

“南澳Ⅰ号”出水文物部分瓷器来自景德镇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正在进行。10日,共有8箱文物出水,其中包括很多瓷器。在出水的瓷器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江西景德镇。

11日,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目前“南澳Ⅰ号”出水陶瓷部分来自景德镇观音阁瓷窑。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澳Ⅰ号”去年9月正式启动水下考古后,他们就非常关注“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的情况。

“南澳Ⅰ号”里的瓷器出水后,广东的考古专家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给考古研究所,根据现有的资料看,“南澳Ⅰ号”出水陶瓷部分来自景德镇观音阁瓷窑。

这位负责人称,景德镇观音阁窑是景德镇最著名的民窑之一,其产品几乎可与官窑媲美,其生产的瓷器主要用于外销。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景德镇的外销瓷主要通过东印度公司出口到欧洲以及东南亚。

对于“南澳Ⅰ号”出水的来自景德镇的瓷器,考古研究所将会作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专门的报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巧遇出水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巧遇出水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