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关注“三小”瓷器的收藏

关注“三小”瓷器的收藏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小瓷器

2020-08-19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瓷器是传统收藏品的大项。在众多的古瓷收藏者中,不少人存有重官窑轻民窑、贪大件舍小件、求大名头弃小名头等观念。有的人总想有朝一日能捡个大漏,收藏到一件“镇家之宝”。其实,“三小”古瓷即小窑口古瓷、小名头古瓷和小件古瓷也非常值得收藏。因为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损坏一件,存世就少一件。

一、小窑口古瓷

提起古瓷的收藏,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长沙窑、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德化窑等著名窑口在各自鼎盛时期的产品往往受到收藏者的喜爱。而其他不知名小窑口的产品通常不被藏家所重视。笔者认为,著名窑口的古瓷对广大工薪古瓷爱好者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而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从古瓷收藏的发展前景看,各地小窑口古瓷,特别是一些精美的小窑口古瓷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小窑口古瓷虽然相对粗俗些,但也不乏品相、纹饰俱佳者,而且其造型多样,题材广泛,画风活泼,同样具有欣赏趣味和收藏价值。尤其是它们以朴拙之美折射出古代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往往是那些大窑口古瓷所欠缺的。

近年来,一些出土的纪年瓷考证,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小窑口古瓷的价值。如浙江古代瓷器除占据主导地位的越窑之外,瓯窑、德清窑等小窑口也各具特色。在9世纪中叶的唐代中晚期,由于工艺的改进,越窑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期,烧制出青瓷极品———秘色瓷。由于多种原因越窑几起几落,并屡次变换中心窑场的位置,在某些历史阶段瓯窑、德清窑等小窑口在浙江古代瓷器历史上曾拥有一席之地,甚至超过越窑。再如,在北京古玩城举办的“大运河历代沉积瓷片展”引起了考古界与收藏家们的极大关注。其原因之一,就是所展出的安徽地区的小窑口产品,如霍山窑等标本,使人们大开眼界,也弥补丰富了陶瓷史上小地域标本不足的缺陷。

小窑口古瓷由于存世量较多,目前的价格相当低廉,未来的增值空间较大,可望成为中华收藏网的投资对象。

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损坏一件,存世就少一件。从目前古玩市场观察,近两年进入古玩市场的小窑口古瓷数量已在急剧减少。用不了多久,品相好的小窑口古瓷,必将成为热门货。

二、小名头古瓷

在古瓷市场交易和收藏圈子中,通常有大名头、中名头和小名头之称。所谓大名头是指某一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绘瓷家,如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何许人、毕伯涛、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中名头是指成就稍次但也算得上水平较高的绘瓷家,如汪友棠、俞子明、高心田、王凤池等;小名头则是指成就相对较低的绘瓷家,如朱少泉、李蕴辉、黄铭光、胡昆、余焕文、李复茂、杨紫卿等。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兴旺,晚清和民国时期瓷绘家的作品受到收藏者的青睐。先是掀起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热,接着又掀起了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浅绛彩热。

从目前看,购藏这些大名头的作品,一是真品难寻,二是价格高昂,三是赝品充斥,稍有不慎,吃亏上当,损失非常惨重。在滕王阁古玩市场,仿冒“珠山八友”和程门、汪友棠等大、中名头的作品比比皆是。另外,这些大名头的有些作品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动机支配下的应景之作,因此,其作品真正具有的艺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小名头的作品大多不为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收藏者所重视,所以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存世量并不断参与到流通中来。从价格上看,这类古瓷在市场上不过几百、上千或数千元一件,既不是“物稀为贵”,也不是“物滥为贱”,而是适中的偏低。从质量上看,由于名气不大,小名头大都具有相当敬业的创作心态,虽也有粗制滥造之作,但精心制作者毕竟占有较大的比例。

藏小名头的作品,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相对来说赝品少,也有较高的玩赏价值,所以逐渐受到少数有识之士的关注。从时代上看,在不远的将来,这批作品便可体现出历史文物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艺术收藏的价值,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

三、小件古瓷

我国历史上古瓷造型,大者雄浑,小者精巧,二者各具风骚。应当肯定,大件古瓷因烧造困难,产量有限,加之搬运容易破损,不易保存,存世量相对小件古瓷要少,工艺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价值当然不菲。然而,古瓷作为艺术品,并非越大越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不在大,精巧为名”,有的古瓷物件虽小,但由于是精品,却远远高于一般大件器物的价值。

历代文献记载的古瓷名器,也往往以小巧而著称于世:晋、唐之茶酒具及文具,五代柴窑器和秘色器,宋代汝、官、哥窑器,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和成化斗彩鸡缸杯,清代康雍朝的珐琅器等。同时,小件古瓷在艺术品市场常常以天价成交的事实,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它的收藏价值。最近几年,在各地举办的拍卖会上,直径只有6厘米左右的酒杯和直径只有15厘米左右的小盘,屡屡拍出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价位。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小杯拍出2917万港元,在收藏界引起了轰动。在天津市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对清代开光粉彩瓷鼻烟壶竟拍出111万元的天价,而同时代的一件200件大瓶,价值不过区区数万元而已。

收藏小件古瓷,贵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小件器物,寸天厘地,要集造型、釉色、彩绘、烧炼等工艺于一体,精湛无瑕,绝非易事,有的甚至比生产大件器物还要难。

小件古瓷中的文房用具,如笔筒、笔架、笔洗、水盂、水滴、笔搁、墨床、印盒等,它们不仅具有使用性,还常常作为文房装饰用品。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发展,这些陶瓷文房用具的文化品位越来越浓,也因此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睐。近年来,这些小巧玲珑的陶瓷文房频频出现在拍卖会上,而且它们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价格也一路上涨。所以,古瓷收藏爱好者,若有缘遇见小件古瓷精品,切莫因其小而忽视。

时下,人们的居住条件大都得到了改善,房间也大多装修得整齐漂亮,如摆上那些笨重而又不精美的大件古瓷,既占地方,也不协调。相反,如把这些小巧精美的藏品摆出来,必使住房增添文化韵味。试想,当书桌上置有一件精美的古代笔筒,其风雅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另外,小件古瓷还便于把玩,工作之余,将它把玩掌中,远离忙碌、远离浮躁、远离烦恼,去与古人对话,去探索古代文化的奥妙,去体验无穷无尽的欢乐,这是何等的怡然自得。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汝窑瓷器收藏小知识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 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 仿品与鉴定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当代仿汝窑较为成功者为河南地区的窑厂,他们的仿品是迄今为止仿的最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那种“鸭蛋壳青”釉色。他们的许多产品被文物贩子买去,作旧后,流散到市面上,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会上当。其仿品与真品的差距主要在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多系现代工艺制成,与传统手工工艺有很大差别,尤其罐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决然不同,支烧痕迹,真品均为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新仿者支钉痕过大。

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均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三件刻“奉华”和二件刻“蔡”字铭文的汝窑瓷器,分别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

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笔者1989年亦在遗址处采集到壶的残片一件,其釉色为标准的天青色,但在壶嘴处有浅浅的刻花,也应是未烧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

汝窑因稀而贵,故历来传得神乎其神,如文献中记载其曾以玛瑙为釉,其实,玛瑙在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不过仅是石英一类的砂石而已。

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仅见于传世的70余件。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汝窑的鉴定如能用科技检测方法,对其胎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结构分析,先断其年代后,再通过上述文中的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其是否为精品,鉴定结论会更加完美。

关注民间瓷器


瓷器收藏者,历来瞩目官窑瓷器,尤其是明、清的官窑作品更是成为人们集藏的重点。然而,来自市场最新的信息表明,长期来不为瓷件收藏者看好的民间瓷器作品,近来行情逐步好转,不仅收藏者渐多,而且市场价格也正在稳步攀升。

例如,一般的民间瓷件五彩花瓶、香筒和青花碗盘等,以往市场上三五十元至百余元就能买到,而现在的价格则普遍上升了50%至150%。一位常在古玩市场上看行情、“捡漏”的瓷器收藏者说:民间瓷器作品正在受到青睐,其后市走势将看好。有位卖古玩的摊主附和表示:市场上收藏民间瓷器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仔细想想也对,哪有那么多官窑作品供人把玩?年份久的官窑作品极少,价格又高得吓人,还不如买点民间瓷器件玩玩。

市场变化反映了收藏者的需求,说明收藏者越来越明智。有位收藏者自嘲地说:比如瓷枕、瓷香炉、瓷佛像等民间瓷器件,历朝历代都生产,质量有好有坏,数量众多,价格不贵,如能及早择优收藏,恐怕照样有玩头、有花头。这位收藏者的话值得重视,他表明收藏民间瓷件是初入收藏业的一个很好的介入点。(解放日报 存存)

宋代钧窑瓷器为何广受关注和收藏呢?


宋代钧窑瓷器为何广受关注和收藏呢?

由于社会进步,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当时号称五大名窑的“汝窑”、“钧窑”、“定窑”、“哥窑”、“官窑”生产的瓷器,是民间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此时,众商贾为了适应民众生活需求,将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民间各地,或销往欧亚、大洋国家。

那么,宋代钧窑瓷器为何广受大家如此关注和竞相收藏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的“形”、“色”独特。有的器物模仿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倍受大家青睐,这种生产技术和制作工艺一直沿袭至清代晚期。此时,虽然制作工艺、烧制技术等与宋代钧窑瓷器有所区别,但是,由于成功率低,数量少,大家一直都在竞相购买与收藏。当时清代中晚期民间有这样一句:“家有财产万贯,不如钧窑瓷器一件”的说法,可谓钧窑瓷器当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对它至臻至爱的程度了!

二是它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据史料记载,钧窑瓷器采用特别的土质,烧造成器后呈坚硬的香灰胎,又因瓷器釉面采用铜、硅、锰等特殊矿物原料作浆刷制,再经1200—1300度的高温烧造成器后出现窑变,颜色达到万件无重样的神奇效应,有人把宋代钧窑瓷器说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此比喻是最恰当不过了。

三是有的瓷器釉面出现好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俗称“蚯蚓走泥纹”;有的瓷器釉面恰似霞光四射,巍丽壮观;有的瓷器颜色外紫内蓝等,栩栩如生。

四是钧窑瓷器小巧玲珑。俗话说:“钧瓷无大器”。钧窑瓷器虽小,但是它小中见大,小而不俗;还因它的做工精湛、工艺独特,历来倍受收藏的喜爱。

五是宋代钧窑瓷器一般圈足露胎处无挂釉,仅外底部有一层较薄的釉子,有的直接没有或者是似釉非釉。到了元、清时期,众多窑址生产的钧窑瓷器,圈足和底部均采用酱油釉,有的留下块块颜色较深的斑点。

六是宋代钧窑瓷器的口沿和外侧凸出的部分呈香灰色,釉面有的出现棕眼,有的呈现乳光。

七是凡带有“一”至“十”编号的瓷器,其器型从大到小排列,即“十”最小“一”最大。

八是圈足与器面下方之间常有较厚积釉。

由于钧窑瓷器具有以上诸多特点,难能不引起广大收藏爱好者竞相收藏。如今,钧窑瓷器在历年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不菲,上佳的宋代钧窑瓷器,有一定意义或是出自名人收藏把玩过的宋代钧窑瓷器,其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如,二OO六年七月,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卖会上,一件小巧的宋代钧窑“鼓钉洗”,以四十余万元的价格拍出,刷新了当时钧窑洗类瓷器拍卖史上最新纪录。

以上两件釉面外紫内蓝、釉色基本相似的钧窑瓷器,应该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它将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宋代钧窑瓷器发展历史和这个时期的瓷器制作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现在,收藏市场出现一些假冒低防品,如果作为观赏无可非议,但如果以假乱真,牟取暴力,悲哉!相信只要掌握宋代钧窑瓷器的这些特点,再注意观察细微环节,买到假货或打眼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收藏古瓷器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要长些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

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唐三彩瓷器的收藏价值与鉴定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钻、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配制低温釉,施于坯体表面,在800℃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其彩色并不仅限三色,一般有绿、黄、蓝、白、紫等多种色彩,但以黄、绿、白为主。迄今已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是河南巩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和埃及等地均有唐三彩出土,说明当时已输出到各国。日本、朝鲜并由此仿烧,制成了"奈良三彩"和"新罗三彩"。

唐三彩具有很高的价值,原因有二:

(1)唐三彩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降低了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窑炉里烧成时各种金属(铜、铁、钴、锰等)氯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周扩散和流动,黄、绿、褐等多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的釉面异常光亮,而且斑驳灿烂,绚丽多彩,烘托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氛。这是唐代以前各种单色釉陶器所没有的艺术效果;

(2)唐三彩的陶塑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最为有名。特别是三彩马,头小颈长,膘肥体壮,眼睛炯炯有神,富于艺术的概括力。其中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最为名贵。1989年12月12日,国际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一件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成交。以黄、绿、褐为主的马则价值略低,比如1991年6月10日,佳士得拍卖行有一件黄、褐彩为主的"三花饰马"仅拍得6.05万英镑。

古代三彩质地疏松,有腐蚀痕迹,往往还有钙一类的锈斑,而现代复制品及商品生产的则无上述特征。古代三彩釉色深沉、柔和、微暗,而新的三彩则色泽光亮、鲜艳、刺眼。古代三彩中的绿釉,色泽较深、柔和,而新作色泽较淡而浮,缺乏润泽感。古代三彩中的黄釉或红釉多出现蚕吐之细丝一样流纹,而新烧制品一般无这种现象。古代三彩釉层较厚,质感很强,而现代作为商品性生产的三彩,彩层较薄,这也是区别真伪作品的显著标志之一。古代三彩一般无冰裂纹,而新烧制品往往出现冰裂纹。

还应警惕,有些作伪者故意将新制品打破,然后粘接起来以充古代真品,这是作伪者常用的手法之一。一般人认为,古代文物多系残破,所以古董商有意将其打破后粘接,就是想钻有这种心理人的空子。原陕西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清末民初仿制唐代造型较好的粉彩马。这种打破粘接的伪品,一般有质地坚硬、色泽新鲜、断口整齐等突出特点,只要仔细察看,真伪是不难区分的。

拍卖行情:

古董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中国官窑瓷器拍卖一直屡创佳绩!

让我们细数小部分这些年来在瓷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的历代高价瓷器拍卖结果:

1、2011年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6.8亿元人民币。

2、2005年元鬼谷子下山2.3亿元人民币

3、2006年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1.23亿元

4、2006年明釉里红玉壶春瓶6440万元人民币......

那么怎么去确定其的价值观跟研究价值呢?

第一:看其窑口,是官窑、名窑还是民窑;

第二:看其年代,是高古瓷还是宋元瓷还是明清瓷;

第三:看其制造工艺,除了本质上的工艺之外,是否有为了美观而加工的工艺;

第四:看其文化底薪及其传承历史;

第五:目前市场对其的认知程度,以及近期的一些市场走向。

素三彩瓷器的收藏价值是不是下降了


素三彩瓷器初时是由茄紫,黄,绿三色施以烧制而成,是瓷器里鲜有的清素之美器。大多数的素三彩,都爱用素色来呈现不具象的美,所以不喜用“红”这种荤色夹杂其中,毕竟红色作为肉类的代表色,要是使用便会与“素”这个观念与之相悖了。素三彩倾向于在三种颜色中变换更迭,让不同的人在看到的时候感受到不同的美;同时每个素三彩瓷器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即使人为地想造出一模一样的也无法做到,然而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素三彩瓷器似乎有价格趋低之象,那么,素三彩瓷器的收藏价值是不是下降了呢?

首先,素三彩瓷器诞生于明正德年间,初期的素三彩种类并不多,造型也清简。但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素三彩重新引领了流行的浪潮,可谓是极富盛名。衍生出了白地三彩、色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和三彩瓷塑。其中的白地三彩是最为清丽的,气质与名字相符,它是以素白器作底,刻画出纹饰后再外罩白釉。主要以三果、云龙、花纹等纹饰呈现,整体胎体都如幼儿之肌一样细腻,釉涩却又鲜丽,大都给人一种大气中不失淡雅之感。虎皮三彩则形似三花猫,在康熙一朝颇为流行,而这种斑块式色彩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不具象美的追求。色地三彩里最出名便是福禄寿三星,寓意吉祥。而最为少见的便是墨地三彩和三彩瓷塑了,墨地三彩是因为工序繁杂,而三彩瓷塑则是在康熙年间鲜少生产,所以至今没有很多完整的墨地三彩和三彩瓷塑面世。

至于清代,素三彩瓷器风靡一时,不断地将素三彩与其他绘制技法、纹饰花样融合到一起,将素三彩又进一步细分成了“素三彩陶”与“素三彩瓷”两大类,造型上也主要以盘、壶、碗等这些日用品来烧制,但烧制工艺不够娴熟,色釉有三种以上的成品少之又少。而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具有点红现象的素三彩,可数量少也是极少的。并且清素三彩瓷器在御厂的不断创新下,还有了用黑线勾勒图案轮廓的新素三彩,以及其他纹饰种样的素三彩;相较之下,明代工艺就略显得有些粗拙了。

总而言之,素三彩瓷器在不断的演变后将多重工艺,纹饰轮线,再辅以图画、着上釉彩,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御厂师傅们的匠心独运。从艺术价值和财富价值来看,这样不可多的且无与伦比的素三彩的收藏价值不可小觑,所以并不存在素三彩瓷器收藏价值下降的情况。

收藏古瓷切莫小不为


在众多的古瓷收藏同好中,不少人在观念上存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如重官轻民(重视官窑器,轻视民窑器)、厚远薄近(对远古高古瓷器特别看重,对近古的不感兴趣)、喜彩厌素(喜欢收藏彩瓷,不喜欢收藏素釉瓷)、求全弃残(苛求器物完整无缺,对虽有伤残然而文物价值高的也舍弃不收)、贪大舍小(只收藏大件器物,不愿意要小件器物)等等,其中有贪大舍小心态的人占不小比例。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小件古瓷有没有收藏价值?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我国历史上古瓷造型,大者奇瑰阳刚,小者珠玑柔丽,二者甄选孰取,各具风骚。总的来讲,远古时期,型制硕大,主要是适应生活实用,大件古瓷因烧造困难,产量有限,加之搬动容易破损,存世量相对盘碗类小件古瓷要少,工艺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价值当然不菲。然而,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历代文献记载的古瓷名器,却往往以小巧而著称于世:晋缥唐绿之茶酒具及文具,五代柴窑器和秘色瓷器,宋代汝、官、哥窑器,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和成化斗彩鸡缸杯,清代康雍朝的珐琅器等等。同时,古瓷小器在艺术品市场常常有以百万元以上的价位成交而不胜枚举的事实,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它的收藏价值。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小杯拍出2917万港元的价位,成为近10年国际艺术品市场瓷器拍卖价排行榜的第三位。同年在天津市蓝天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一对清代开光粉彩瓷鼻烟壶竟拍出111万元的天价,在收藏界着实喧沸了好一阵子。

收藏古瓷小器,贵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小件器物,寸天厘地,要集造型、釉色、彩绘、刻画、烧炼等工艺于一体,精湛无瑕,绝非易事,有的甚至比生产大件器物还要难。笔者在多年的收藏活动中,格外留意一些在眼皮底下容易稍纵即逝的小件古瓷,颇有收获,因此,古瓷收藏爱好者,若有缘相遇小件古瓷精品,切莫因小而不为,应该毫不犹豫的收而珍之。

古瓷收藏购买小绝招


买古瓷有讲究。下面是本人多年来在收藏经验中自创的买古瓷“六看鉴别法”,现与大家共享。

一看造型 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造型,有时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

二看胎质 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各有不同。

三看纹饰 不同时代的作品纹饰各具特色,带有当时的文化气息。

四看款识 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工艺 在收藏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艺的高低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影青碗,北宋时采用仰烧,故碗底留有印记;而南宋时则采用复烧(碗底朝上,一个叠一个),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时的碗多数是有包边的。宫廷用的碗包金边,有钱的大户人家包银边,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铜边了。在收藏的时候,从这些碗采用的包边残留材质就可以推断出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从而认定它们的价值。

六看手感 所谓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购买瓷器时把玩这些瓷器的感觉,如手感是否圆润顺畅。据说有些真正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儿,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关注“三小”瓷器的收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关注“三小”瓷器的收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