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晚清民用瓷器鉴别 > 导航 >

珐琅攒盘影射晚清国力

珐琅攒盘影射晚清国力

晚清民用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龙盘 珐琅彩瓷器鉴别

2020-08-19

晚清民用瓷器鉴别。

珐琅原是施在金属胎表面的一种彩料。珐琅彩料鲜艳、明快、晶莹、华丽、玻璃质感强,故又有“料彩”之称。

金属胎画珐琅工艺,最早出现于罗马帝国。制造技术最初由中东阿拉伯地区的国家于晚元传入我国。金属胎画珐琅的制作方法是在金、银、铜胎上,先涂施单色的珐琅,入窑烧成后使其表面平滑,然后以各种颜色的珐琅彩料绘饰图案,再经焙烧而成。因富有绘画的味道,故称“画珐琅”。

清康、雍、乾三代,可谓是制造金属胎画珐琅的最兴盛时期,自然攒盘也不例外。攒盘,始于明代万历朝,流行至清末的一种成套组合的瓷餐具。以分割成数件的盘,相攒组合为一个整体,故名攒盘,又名全盘。用以盛装各种不同的小菜或果点。按其件数区别,又美称为“五子”、“七巧”、“八仙”、“九大”、“十全”……。

图为祖传作祭神用的铜胎画珐琅攒盘,由9个小盘攒合成圆形,直径为50厘米;外以木、竹组合制成髹明漆的套盒相盛。其应是晚清广州制造的,理由为:一是上盖内面还隐约可见书有“新壶里慎房鉴记”的红字记号;二是铜胎较薄、饰纹是广州的特征。其质量比清“三代”制造的差得多,且易损坏。因为晚清国力已衰,社会生产力全面下降,这铜胎画珐琅攒盘就是一个见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拼盘)


清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拼盘)由内外两层共十二件大小盘组成葵花式样。盘折沿,浅腹,平底,圈足。盘内五彩绘花卉蝴蝶纹,大长22厘米 小长15.8厘米 直径50厘米,沿面红彩“卍”字锦地描金团寿字,盘外壁红彩八吉祥纹,并描金篆书“寿”字。 此盘造型别致,施彩丰富,以绿、红、紫、黄、金等彩描绘纹饰,五彩斑斓,不仅是美观大方的日用瓷,而且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攒盘又称为拼盘,为盛放食物的器具。始制于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康熙朝较为流行,并延续至晚清。一组拼盘的数量不等,少者五个,多者达二十多个,按件数的不同,又称为“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可组成六方、八方形、葵花形、莲花形、扇形等式样。康熙攒盘以五彩、三彩多见,乾隆时期品种多样。

极品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好的艺术品是经过时间的推移依然炫彩夺目,珐琅彩是经过景泰蓝演变而来的,创烧于康熙后期。珐琅彩是专供宫廷皇室赏玩的,不允许向外流失,所以数量稀少;制作难度系数高,基本都是名师手绘制图案,成本昂贵,单做一件小的珐琅彩作品都要耗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珐琅彩也被称为“古月轩”瓷,代表了高贵身份的象征,收藏价值极高。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盛轩国际有幸征得一件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高为40.8厘米,口径为13厘米,底径为12.5c厘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采用雍正时期的技法,绘画多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且会御题诗词。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构图精致灵活,华丽而不庸俗,是辉煌盛世里一朵璀璨的明珠。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乾隆帝对珐琅彩很钟爱,对其技艺有所了解。一般选用皇宫里顶尖的画师,所以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有了最高的成就水准。胎壁较薄,均匀规整,釉色细腻,胎质光泽。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瓷器在拍卖会上成交率是一直是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流入民间数量少,所以收藏价值高。由于当时清宫珐琅彩瓷是用于皇室贵族赏用,是中国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彰显乾隆时期的工艺精美,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现在收藏市场上也炙手可热,是不可多得罕见之宝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贴近民间的晚清瓷器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工艺达到顶峰。康熙朝的青花、五彩、素三彩,雍正、乾隆朝的粉彩、珐琅彩、古铜彩等,都堪称一代之奇。

清朝晚期(1862—1908)为适应民间婚嫁的需要,瓷都景德镇烧造了成双成对的瓷瓶、瓷罐,即俗称“大路瓷”的晚清瓷。品种为将军罐、花觚、双耳瓶,并分青花、粉彩、五彩。图案有人物、花卉、山石等,大多赋予美好祝愿,有富贵白头(牡丹与白头翁)、锦上添花(锦地绘牡丹)、岁岁平字(开片碎瓷)、富禄寿(蝙蝠、桃与佛手)、万发富贵、大吉大利、金玉满堂等,画法潇洒、随意,不拘一格,极为丰富。

这批俗称“大路瓷”的晚清瓷历经数百年烧制,传世本应极多,但一是年久难以保存,二是战乱损失,加上自然磨损,后世见到的完整品愈来愈少。尤其是十年动乱中,全国大规模破“四旧”,使大批的文物遭到彻底破坏,虎口余生的尤其是精品更是少而又少了。官窑或精品瓷虽好,但量少价高不宜摆设把玩。晚清瓷虽不很精致,但出自民间工匠之手,贴近生活,看着亲切,风味不同,尤其中老年人,在记忆里大都有它们的影子,久居海外的同胞收藏几件晚清瓷器,抚摩着它也会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目前,由于国内收藏界不重视的缘故,晚清瓷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它应有的价值,百年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波小小的涟漪,但在世间也需三四代的交替,收藏晚清瓷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亲情的体验。

晚清的碗值钱吗


说到清朝,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那么晚清就是距离中华民国最近的时期,这时期的艺术生收藏品等距离现代大约百年多历史,它的价值与拥有数千年的文物古董相比确实略显黯然失色,但是我们能说它价值不大吗?错!晚清的艺术品在现在也是很有价值的,它的做工和成型也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这里具体说一下晚清的碗,晚清的碗在晚清在晚清有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是用来盛饭的,有的是用来装东西的,有大小之分,在不同的阶级分的就更为不同,例如在皇宫就有着更为精细广泛的作用,同时根据它的属性做工也就不一样,从现在出土的各类晚清的碗中我们就能发现出来,很多瓷碗瓷碗在出土后依然光鲜亮丽就可以看得出它做工的精细。

清代瓷碗,判断它值不值钱就要看它的做工了。如果做工粗糙,那么流传到现在价值就比较一般在几千左右,而做工十分精细的清代瓷碗就十分值钱,在现代能有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特别稀有的可以卖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相比现代的瓷器,晚清的碗还是比较值钱的,我们要根据它的做工,在晚清时做什么用的情况来多方面考量才能评判这个碗的价值。

而现在市面上存在不少假的晚清的碗,正是由于晚清的碗离现代比较近,所以很多人容易去伪造,我们分辨真假就是根据它的做工分别出来的。

当釉色比较鲜艳,就可能会蹊跷,因为晚清到现在的时代就会让颜料存在一定失色。晚清的碗在烧的过程中,它会在烧瓷器所用的泥土中加入不一样的石料,这样烧出的碗就会自然而然的显示出它不一样的特色,就会让它的表面显得更加自然,这就说明了它的特殊性特别是有点金属质感的感觉。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伪造的晚清的碗,由于是提前烧出瓷器,然后在瓷器上进行添加染料而形成的,就显得特别的光亮,同时由于这些石料或者染料在之后添加上去,所以就会显得与碗有些融不为一体,就算再美的画家也很难画出那种由石料和泥土合在一起形成的颜色?

总的来说,晚清的碗还是比较值钱的,但是也要看碗的质地而分为不同的价格,也看它的稀有性会在现代有不一样的价值,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更深层次的去了解晚清的碗。

瓷器入门教学:晚清粉彩介绍


粉彩是在清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一般在烧成的白釉瓷器上绘画纹饰,再在700度左右的低温中两次烧成。烧成后颜色淡雅,层次丰富,色泽与五彩浓艳硬朗的风格迥然不同,故有“软彩”之称。

雍正时期的粉彩水平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一只雍正时期的粉彩九桃瓶官窑2年前在香港拍卖中以4000万港币成交,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清朝瓷器从嘉庆开始走下坡路,到清末时,青花及其他品种的颜色釉水平亦逐步下降。但晚清的粉彩瓷器倒是出现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各种题材的粉彩纹饰。

目前市场上在比较低的价格水平上还能见到一些晚清粉彩东西。至于清中以前的粉彩基本上都已到藏家手里,价格也是非常高了,初入收藏者轻易难接触到。

1、道光粉彩:道光时期由于社会上流行“及时行乐”的思潮,反映在纹饰上有大量斗鸡走狗,鹦鹉,蝈蝈,蟋蟀等图案。由各种彩蝶昆虫组成的“探花及第”图案也很盛行。

2、同治粉彩:同治粉彩纹饰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五福捧寿,麒麟送子是常见的主题。纹饰风格进一步图案画。同治粉彩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是:人物有眼无珠,民国和现代许多仿品往往在人物眼睛中点上黑眼球,弄巧成拙了。

3、光绪粉彩基本吸收了前朝的传统和特征。百鹿,九桃,博古图,蝙蝠,龙凤,八仙,麒麟送子等题材仍是主体。

青花高足盘


高足盘最早发源于隋朝,盘子内部平坦,足高而且大,盘壁直且浅,盘的中心有一些印花,刻画成一圈一圈的模样,到了清代挽起,高足盘成为了一种数量很多的瓷器,但是它的器型与隋朝时候的高足盘有所差距,盘壁多是弧形,足变成了喇叭形,高高的,比隋朝时候的足更细一些。

青花的高足盘主要是出自于清代乾隆时期,釉色青色和白色有所交融,青花在晕染的过程中散开下沉,气泡是很细小的,所以整个釉面光洁靓丽,制作水平很高,青花额纹饰是青花高足盘的一大特色,两点成线,中间天佑色彩,线条流畅优雅,层次清晰,严谨细腻的画风,更是能够吸引人。青花高足盘有敞口的、撇口的、敛口的,尺寸大小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风韵。

青花瓷又被称为白地青花瓷,简称是青花,是中国历史上,陶器烧制中的一种珍品,青花瓷一钴矿为原料,在胚体上描绘纹饰,再加上一层层的透明釉,经过高温的灼烧,在烧制之后的钴矿成为了蓝色,具有色彩稳定、颜色亮丽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是一个转折,在明代宣德年间,青花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清代康熙的时候五彩的青花成为了新宠,中的来说,这些时期的青花瓷器制作工艺眼睛精致,还伴随有写意的绘画,之间还蕴含有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在清末年间,青花瓷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青花高足盘大多优雅端庄,线条优美,器型很规整,胎质纯净细腻,杂质少,胎体的厚薄是得当的,纹饰的绘画工艺也是很精致的,题材丰富多变。在2005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专场上,由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以RMB 63,800拍卖了一件直径40cm的清中期青花高足盘。浅盘,高足外撇,盘心绘缠枝莲和蝙蝠,足上绘螭龙灵芝纹,形制巨硕,纹饰规矩。

瓷器是很容易打碎的,所以能够收藏到一件青花瓷器,如果是完整的,直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近年来,青花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精湛的工艺引得很多人的揣摩和学习,自安然也受到很多收藏家的喜爱,所以在选购青花瓷器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查看,是否为真的青花瓷器。

雨点釉盘


在我国有许多名贵陶瓷均是以陶瓷表面的釉色而闻名的。雨点釉就是其中的一种。雨点釉的专业术语为油滴黑釉,其相貌类似油滴漂浮在黑色瓷釉上。雨点釉是山东淄博对此釉的一个专称,因它们看似如雨点散落在乌黑的釉面上而定此名。此釉原是我国宋代的一个名贵釉色。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宋代建阳窑的茶盏中,除福建建阳外我国先后在山西、陕西、河北包括山东等地都有过烧制。但是在古代雨点釉的烧制有许多偶然因素,古人仅凭当时的能力无法控制它的生成规律。所以烧制此釉的技术没有流传下来,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烧制和问津。

据《山东陶瓷志》介绍,自30年代起淄博的陶瓷艺人对此釉开始了研究、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取得理想的成果。在上世纪末以方益鸣先生为主的博山大通陶艺人员对此釉又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烧制成功。其中这件43厘米的雨点釉盘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在建国50周年之际收藏,并视为珍品。

雨点釉陶瓷在古代是斗茶的名器,当今是收藏者的珍品。上等的雨点釉釉色深重,釉底乌黑亚亮,釉面平整银色的星点饱满均匀,晶体圆大闪亮发光,能给人以深厚、宁静、高雅、神秘的感觉。如用雨点釉茶具盛水饮茶,银色的雨点还会反射出金色的光亮,更会让人感到高贵和奇妙。

什么是珐琅?什么是珐琅彩?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珐琅”,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人中国。 

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20世纪初叶,景泰蓝总体制作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做工细,质量好。 

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珐琅器作为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门类,也吸引了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收藏对象以景泰蓝居多。我们所指的景泰蓝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的景泰蓝,当时景泰蓝工艺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十年浩劫后,国内遗存民间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蓝几乎荡然无存。稀少的存世量与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反差和增值空间。而且当今市场上景泰蓝器皿与同时代的景德镇官窑瓷器相比较,价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潜质相对也更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珐琅攒盘影射晚清国力》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珐琅攒盘影射晚清国力》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晚清民用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