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青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青花瓷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青花瓷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青花瓷器的鉴别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仿古青花瓷器鉴别

2020-08-21

青花瓷器的鉴别。

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它首先为我国人民所发明、利用,然后把它和它的制造技术传到世界的各国,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也就博得了"世界瓷国"的光荣称号。在这些大量流传的瓷器中,十四世纪以来的青花瓷器,一直占着极少为重要的地位。我国与国外的交往,从文献记载上可以知道,早在二千年以前的汉朝张骞通西域时已经很频繁了。唐代以后,无论文化交流或贸易往来,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陆路与西方的往来,由新疆到波斯,经叙利亚,到达地中海各国。这条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一直到十六世纪,我国的瓷器都是从这条道路向西方输出。如在明人笔记中载称:"鞑靼,女贞诸部及天方诸国贡夷归装所载,他物不论,即以瓷器一项,多至数十车。"明瓦的瓷器最主要的就是青花,它的产量极大,应用很广,根据当时生产情况,其中必然有大量的青花瓷器。另外从海路则由广州绕马来半岛,经印度洋到达波期湾及地中海各国如腓尼基、马勒斯坦以至非洲的埃及。九世纪中叶时期,阿拉伯商人苏列曼(Sulayman)由海道来中国经商,公元851年(唐大中五年)在他的游记中写动:"中国人能用陶土作成用品,透明如玻璃,里面加了酒,从外面可以看到。"这样的商品,甚得西方人民的欣赏、称赞,必然竞相购买,大量运销国外。至于邻近中国的朝鲜、日本、南洋等地更是很早就有通商往来,更在大量的瓷器流传到这些国家了。正是由于我国的瓷器深受各国人民的称赞欢迎,所以都想得到它。但是仅凭中国出口是不能满足各国人民的需要的,因引有不少国家都来仿制中国的瓷器。从而中国的制瓷技术传入各国,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掌握。这样,具有不同特色的各国造瓷工业发展起来了,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各国早期所制成的瓷器中见到不少是学习我国青花瓷器样式的。青花瓷器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劳动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共同创造发展着这一项人类物质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和朝鲜接壤,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918年(梁贞明四年)高丽便学会了中国的造瓷技术。开始时仿中国的越窑、汝窑、耀窑等青瓷器,取得很大成绩。到十五世纪时,用中国的回青瓷器,做得很好,所发有"类饶产"或"与饶相似"之说。当时知名学者成侃所著的"慵斋丛话"中写道:"至世祖杂用彩绘,求回青于中国,画尊(繁体字)怀觞,与中国无异"。以后回青缺少,又用土青制青花器,李朝最后的官窑一直到十八世纪初。这些听制瓷器,以后亦有流传到中国来的,多钵式大碗和瓶罐之类,作折枝三果或牡丹花。青花布色仿明宣德、正德样式,通称高丽瓷。从青花瓷器的交流中,说明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中国瓷器传到日本也是很早的事情,但学习中国造瓷技术的时间,根据文字记载,在南宋时已经开始。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日本御渥天皇时,山城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随通元禅师到中国的福建来学习造瓷技术六年。归国后,在尾张濑户地方制造黑釉瓷器,后来日本人就称这种产品为"濑户物"。称加藤氏为陶祖。到了明代正德初年(公元1560--1511年)日本遣使了庵、桂梧等启程来中国,日本伊势松板人五良太浦随来,到中国后取名吴祥瑞。祥瑞在景德镇整整五年,重点学习制造"素肌玉骨"的青花瓷。学成回国,在肥前之有田附近开窑,烧造青花瓷器,又在奈良附近的鹿背山制造瓷器,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此日本造瓷工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日本因是道人葛质在翻刻《陶说》序中说:"其他诸窑,都仿汉样,自青、白、黑、紫、五彩、青花,虽不能佳,莫不咸备。"由此可见五良太浦学习中国造瓷,对日本瓷业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同时他的作品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中国历史博物馆曾展出一件有"五良大浦吴祥瑞造"底款的日本青花六角瓷香薰(通高14.2厘米,口径8.2厘米)。圆口,卧狮钮,镂空圆盖,器身为六棱筒状。底面三足,中间八字青花楷?quot;五良太浦吴祥瑞造"。器身六面,每面画青花人物,花鸟不等,人物皆宽袖大袍,其中一幅有竹下二人对话,颇象明代青花瓷画中的高士图。至于所作花卉,如葵花、竹石等,都用双钩画法,笔法均极灵活纯熟,这种宝贵的青花瓷器,可以说是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成果。元代时由于中外交通频繁,当时所生产的大批青花瓷器,除了供应本国之外,向国外输出也很多。如当时遍游南洋数十国的汪大渊,在他所著的《岛夷志略》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外销的情况,常有"青白花碗"、"青白花器"、"青花白瓷器"、"青花盘碗"的记载,都明确指出是青花瓷器的外销已为数不少。至今东南亚各国所藏中国古瓷当中,还有当时传去的器物。其它地区从考古发掘到大批中国古瓷,现在土耳其伊期斯坦堡城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城阿匀戴华尔寺院所藏的极为丰富的十四世纪青花瓷器,很多就是当时所输出的,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物证。到了十五世纪初,从明朝永乐时期开始,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遍历越南、暹罗、马来半岛、南洋群岛等地,并且到了印度、波斯和阿拉伯,远达非洲东岸,经过三十余国。历时永乐、洪熙、宣德三个朝代,将近三十年之久。所经诸国,纷纷遣使通好,在政治、文化、贸易上都和中国发生了密切关系,并且互市不绝。中国以瓷器、织造品、金属器皿及钱币换取香料、染料、药材、珠宝等物。对来我国朝贡的使臣及每次往来使节,必发绫、锦、纱罗、文绮、彩绢、麝香、玉器和瓷器,作为赏赉品送给他们。这种朝贡和赏赉,也成了一种互易有无、文化交流的方式。明代永乐、宣德两朝是青花瓷器盛行之际,因此带出去的必然以青花瓷器为主要品种。如随同郑和出使西洋的费信所著《星槎胜览》中明确指出,以青白花器做交易的有六处(暹罗、阿枝、忽鲁姆斯、榜葛剌、大唤喃、阿丹)。以青花白瓷为交易的有三处(锡兰山、古里、天方)。可见青花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中的爪哇条中也?quot;国人最喜爱中国青花瓷器"的记载。在巩珍所著《西洋番国志》中记载:喜爱中国青花瓷器、青花瓷盘者有占城、爪哇、锡兰三条。可见当时我国青花瓷器不但大量外销,而且深为海外各国人民所欢迎。从1498年起,葡萄牙人也来到东方贩卖驰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往后荷兰人在东方渐渐占了上风,并于1602年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承办运销瓷器到西方去的业务。从《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报导,可知从1602年至1682年止,这短短八十年里,我国经该公司输出的瓷器竟达一千六百万件发上。在当时经营我国瓷器输出业务的当然不止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家,所以其出口量肯定远远超过以上数字。当时正是我国明代万历至清初康熙时期,是景德镇窑以青花瓷为主的独盛时代。所以其中必发青花瓷器占极大的比重。同时也大批流传到东亚和南洋各地。至今在东南亚各地还留存着很多我国清代十七--十八世纪的青花瓷器。随着瓷器外传,中国的造瓷技法也相继为世界各国所掌握。七世纪时,阿拉伯人把中国瓷器传到了中东和近东各国,在那些国家的手艺人和艺术家的合作之下,开始仿制中国瓷器。在西方仿制中国瓷器最早成功的恐怕是埃及,从伊拉克的萨麦拉城和开罗旧?quot;符斯塔特"的废墟发掘出来的除中国瓷器之外,还有些是埃及人仿中国制造的瓷器。埃及仿制中国瓷器是从法特米王朝(969至1171年。宋开宝二年至乾德七年)开始的。当时有一位名叫赛尔德的手艺人,就曾仿造过宋瓷,还传授了很多徒弟。到了奴隶王朝时代。埃及人就大规模地仿造中国瓷器。在十四十五世纪仿造的青花瓷器,其造型和花纹都模仿中国式样,这从埃及开罗古城发掘出来的实物可以得到证实。波斯仿制中国瓷器也很早。在十一世纪时,中国造瓷技法传到了波斯喇及斯。经过长期改进,技术逐渐提高。1221年以前的波斯瓷器就有很多中国的凤凰图案。十六世纪初时,有中国的陶瓷工人来到波斯,直接为他们烧造瓷器。中国的造瓷技术传到波斯以后又传到了阿拉伯。在十一、二世纪时、伊拉克的拉加地方的窑器。还保留着极浓厚的中国作风。不久土耳其也学到了中国造瓷技法,直到十四世纪时,他们的窑器也还保持着中国瓷器的风格。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十六世纪的瓷器,如花鸟盘之类,也深深地受到中国和波斯的影响。欧州人仿制中国瓷器的技术是由阿拉拉人传去的。阿拉伯人得到中国造瓷技法以后,于1470年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炼金术工人安托尼俄学会了中国造瓷技术,造出了轻薄透明的瓷器。1627年皮萨工人造出了软瓷青花碗。使意大利人能比较容易的购到向往已久的青花瓷器。意大利得到中国瓷器技法以后不久又传到了荷兰领土德尔夫,1624年德尔夫陶窑学会了制造中国软瓷的方法。那时中国瓷器的标本(主要是指青花瓷,因为当时正值明末时期,我国瓷器产品及外销器中都是发青花瓷为主),惹起了德尔夫染色瓷器工场的各种试验仿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后由德尔夫瓷器工场,传到了欧州各国的瓷器上,使瓷器装饰艺术逐渐有了进步。当时各种瓷器色彩。均以中国瓷器为模样。它的瓷器上面,画着中国式的锦锈花纹、迷人风景,各种神象和一些奇花怪鸟。德尔夫陶器工厂在十七世纪初期的产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受了中国瓷,特别是明瓷青花装饰法的影响,这种青花的装饰艺术也一直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瓷器装饰。直到最近某些国家的瓷厂所生产的青花瓷器,仍有不少是仿造我国的龙、凤、花鸟等传统图案样式。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的青花宝贵遗产,深为世界人民所珍视。解放后,我国在对外贸易及技术交流中,瓷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项目。建国二十多年来,陶瓷出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青花瓷器,解放前在外销上几濒绝迹,而今又重新活跃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国人民的欢迎。不仅如此,世界各国也很想了解我国青花的制瓷技术。不少国际友人及专家来到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参观访问。兄弟国家还派来了留学生到景德镇学习,其中有专学造青花瓷的,他们都与我们景德镇陶瓷工人及技术人员进行了友好的接触,互想介绍情况,交流经验,通过这种友好往来,进一步把我国传统制瓷经验传遍世界,而且也使我们学习到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另外,在参加历次国际博览会或对外文化交流的工艺美术展览、陶瓷展览会上,都缺少不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青花瓷器,而且还得到很高的评价。在国际交往中,青花瓷器也是一种高贵的礼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青花瓷器更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发展提高。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河南艺术陶瓷与台湾艺术陶瓷文化交流


河南艺术陶瓷与台湾艺术陶瓷文化交流

最近在河南陶瓷馆举办的陶瓷艺术交流展,是关于河南与台湾两内两岸进行的一场艺术陶瓷的交流展会,为了就是能够将两岸的陶瓷文化进行推广,为了的就是能让陶瓷的文化发扬广大。

在这次的交流艺术展当中,有台湾的汝瓷也就是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以及朱文立的作品,官瓷也就是王东霞为代表的作品,而代表钧瓷的则是陶瓷艺术大师孔相卿,苗长强以及杨志。而艺术大师郭爱和是三彩的代表,河南的美术大师的代表作是绞胎瓷。这次主要是为了能够让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们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对于河南的陶瓷来讲,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陶瓷文化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像在河南就占据了宋代的五大名窑中的三大名窑。让陶瓷文化在河南乃至全国源远流长。陶瓷艺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传统的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而陶瓷文化也成为了我国的最独特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陶瓷文化发扬下去,让它能够在我国代代相传。

河南的艺术陶瓷除了有传统的陶瓷工艺外,而且还有了很大的创新,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相结合,这样就让艺术陶瓷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河南的艺术陶瓷是有很大的潜力。

而台湾的艺术陶瓷也是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尤其是近几年来台湾的陶瓷大师们通过对陶瓷的材料以及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这些对于河南陶瓷方面也是值得学习的,对于陶瓷的发展不要总受到传统的束缚,一定要随着社会的改变让陶瓷的艺术也有了更新的发展。

明代青花瓷的文化造诣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引领期间潮水,超脱、大气,而且文化秘闻深厚,精灵毓秀。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紧张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能,并不停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到达顶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承发展。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有关青花瓷器的研究方兴未艾,更多的人将从中相识到它的独特魅力。当代意义上的青花瓷器,作为一种成熟的单独的瓷器艺术品种,只是元朝末期景德镇在引进波斯技能和青料的底子上烧出的。但真正占据突出职位的,是在明朝。以下分年代形貌其特性。

一:洪武时期 元朝的统治时期并不长,不到一百年,便被雇农身世的朱元璋颠覆了。朱元璋上台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官窑把持着生产青花的最优质青料与瓷土,并限定着民窑青花的品种与样式。洪武青花与元青花大抵相似,即一样平常的清华色泽偏于暗黑,器型上大抵雷同,在图案装饰上,趋向于多留空缺地,同时扁菊斑纹利用较多,葫芦叶的装饰也不如元代规矩。瓷器的底足较大而露胎,体现出明初的风格。

二:永乐、宣德年 永、宣时期,政局稳固,经济发展,尤其是七下西洋足迹远至南洋、西非、地中海、东非一带,带回了烧制青花所必须的苏麻离青色料。这时的青花瓷器,胎质和釉料都很精致。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造型和纹饰丰富多彩,创造了青花生产的黄金期间。在永、宣青花中,有一类显着地带有伊斯兰特色。这类青花的造型和纹饰源自或摹拟西亚伊斯兰地域的陶、铜、金、银、玻璃等器,乃至某些器物自己就是为顺应西亚地域的必要而特制的,也大概是阿拉伯贩子直接来景德冷静的货。 在制作风格上,永、宣青花瓷器倾向于清新流丽,多风雅的器物,如永乐青花压手杯,“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央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 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1 造型上,除传统器型外,另有很多新奇奇异的造型,如抱月瓶、天球瓶等,一些器物显着地带有伊斯兰艺术风格。 永、宣瓷器在图案装饰上更显奇丽、典雅。“回回花”的装饰险些无所不在。纵然是传统的龙凤纹样,也总以西番莲为底衬。在纹样结构方式上,多少式的环带、开光、分段切割、多角对称的处置惩罚伎俩,加之广泛麋集的斑纹结构,完满是西亚美术装饰的传统情势。 永、宣瓷器的胎、釉技能较前代有了进一步的进步。胎质精致雪白,釉层晶莹丰厚,是这一时期的特性之一。这一特点与前面所述的“苏麻离青”有关。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由于含锰量低,就可淘汰青色中的紫、赤色调,在得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美丽色泽。但由于含铁量搞,每每会在青花部门出现黒疵斑点。这种天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却又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拟的永、宣青花瓷器的“乐成之作”。 明朝永乐年间,官窑瓷器上开始落年号款识。但真正大量誊写并成为定制是在宣德朝。宣德官窑瓷器上的款识为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两种。字体都为晋唐小楷,工整、伸展,笔画圆润而遒劲,不会有侧峰劈尖的笔画。“德”字多不写中心的一横。款识的部位多样,有的“遍器身”,一样平常的多位于底足中央或圆器里心与口边。

三:成化、弘治年 宣德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由于瓦剌入侵,皇位争取,加之景德镇灾荒频仍,给官窑瓷器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这一时期,以民窑瓷器为主,但这些瓷器一样平常质量不高,画法潦草,胎体多瑕疵。因此代价不高。 成化、弘治、正德是明朝的中期阶段,此期的青花瓷器以成化青花为代表进入了一个创新阶段。成化四年,景德镇官窑复烧。成化时期最紧张的成绩是斗彩的乐成烧制。青花瓷器以青色淡雅著称,后代的仿作被称为“仿成化淡描青花器”。 成化官窑以玲珑、精良的小型器物为特色,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但在民窑中有 些形制稍大的罐、瓶等,这些瓷器最大的特性是多以长蕉叶为辅纹,以人物画为主题纹饰。 在颜色上,成化青花以淡雅柔和为主。由于改用国产青料,不再出现黑斑,以是可以精致地刻画写生画面。成化青花不光画工精致,而且风格上完全摆脱了异域情调,接纳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题材。画法上,成化多为双线勾勒填色,笔法为双勾平涂,简便朴拙。 成化民窑器或无款识或为“大明成化年制”、“大来岁造”、“大明成化年造”、“成化年造”,字体较草,布局中宫紧,笔画劲健,顿挫分明。外圈或外框画得也不整洁。成化官窑器的款识只有一种字体,似为一人所写。 弘治天子尚节俭,多次下旨淘汰官窑烧制数目,因此弘治朝数目较少,而且在风格上与成化年完全一样,因此常常成、弘并提。 正德一朝只有十余年,且江西宁王兵变给官窑烧瓷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数目不多,风格多仿前朝。青料接纳江西上高县的石子青料,色泽蓝灰,与亮青釉相衬,清洁素雅。青花器以波斯文或阿拉伯文作为图案的主题,这些笔墨既有经文,也有阿拉伯谚语。

四:嘉靖、万积年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时近百年,处于明朝的中晚期阶段。此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其工艺程度进入了一个光辉的阶段。与历代名瓷相比,还具有以下特点:1此期青花瓷器完全代替一色釉瓷器,成为无论是官窑照旧民窑瓷器生产的主流品种;且生产数目巨大,传播较多。2大量出口,名扬天下。3官民竟制,程度相差无几。4斑纹样式繁多,构图繁密饱满,风格热烈旷达。5大型器物大量出现 嘉靖青花以入口回青和国产石子青料共同利用,对青料的提炼特殊讲求。由于回青料含铁量低,含锰量搞,故青花呈色幽青深翠,蓝中泛紫,既差别于明早期浓厚深沉的色调,也有别于明中期柔和淡雅的蓝色。。器型以大瓶、大罐、各式葫芦瓶和方形器最具特色。因嘉靖笃信玄门,以是带有玄门色彩的纹饰大量出现。款识为“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隆庆一朝较短,故传世青花相对较少。提梁壶是其典范物。此朝由于选炼和配料的武艺更加精深,故呈色稳固,蓝中泛紫。纹饰盛行团龙、团凤图案。款识一改前朝的“制“字为“造”字。字体中锋运笔,笔画工整挺秀。 万历一朝快要半个世纪,官窑烧造量非常可观,传播量也非常巨大。此期的呈色较复杂:前期利用回青,青花色调蓝中泛紫;后期改用浙料,青花色调深蓝明快;别的,另有一部门青花的色泽为蓝中显灰。万历朝的器型丰富,新出现了壁瓶、筒瓶等。装饰题材更是多样,主题繁芜是其最大特色。万历晚期出现了淡描青花,它以浙江青料淡描淡染,色调清雅,别具韵味。款识出现了私人款、堂名款等。 五:泰昌、天启、崇祯年 这三朝为明朝的“多事之秋”,内有阉党乱政、农夫叛逆,外有满族犯边。官窑根本停烧,但民窑瓷器由于需求大,发展敏捷,出现如日方升的势头,青花瓷器技能到达顶峰时期。明末青花的色调多种多样,既有淡描,也有纯正美丽的色泽,还出现了青葱色调。纹饰上,有的直接源于万名版画题材,所画人物粗精皆有,已具有了向清代青花过分的特点。 明青花瓷器的简朴判定 造型:造型师期间特性和艺术特色的主要表现,是其时的生存风俗、审美风尚以及技能条件的产物。如永宣中的波斯式样,嘉万朝的玄门风格。因此必须牢记其形象特点。对于仿成品,则要留意,真品器物线条圆润伸展,饱满天然;仿品的线条感觉生硬、局促、板滞。 除团体特性外,还应把握细如口、腹、底等细节。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特殊是永乐,无论巨细盘、碗多是器心下凹,相应地底心凸起。明中后期不留意修胎,瓶、罐等大件琢器多在腹部留有接痕。

纹饰、色彩、画法:纹样比造型更具期间特性,如永宣的牵牛花和海水江崖,正德的回文,嘉万的花草捧寿字和玄门图案。色彩与画法也有差别特性,永宣青花因利用入口料,色调不稳固,只相宜绘图案。成化瓷器纹样简朴疏朗,色彩淡雅,画法简便,叶只有阳面,花只有正面,人只画单衣。嘉万的五彩用色很重,以至于本日五彩上会出现蛤蜊光泽。 质料、工艺、胎质:质料是辨别的最紧张因素。明代官窑用麻苍石,胎质精良。嘉靖中期后,改用其他石料,以是嘉靖后至万历胎质又显粗糙。直到明末接纳祁门石,加之工艺进步,胎质渐渐显精致。查抄胎质主演通过底足露胎处观察,还要以手领会颗粒的粗细,并可接纳掂重量、听声音等方法。 款识:明代的款识,有“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说,且多用楷书款,款题某某年制或某某年造,另有一些特例,如宣德的“德”字心上无一横,万历的“万”字有羊字头与草字头的差别环境。 底足:用来查抄胎质,是断代的参考,,明代官窑器的底足均为整洁的平切釉底圆足。永乐足内墙多向外稍撇,明末民窑瓷器盘、碗底部有显着的轮状旋削痕。 釉面、釉光:因调料的工匠差别,配料、上釉伎俩有别,以是釉层的厚度、白度、稠度、与胎体的联合水平就有差别。明瓷器釉子肥厚,他别是成化瓷器,釉面不光极为肥厚而且精致润泽,给人以犹如油脂般的感觉。釉色上,官窑瓷器上,假如此中的氧化铁淘洗不净,烧成后每每会出现出青蓝色。永宣年间的瓷器就已经淘洗的较干净了。成化时,淘洗得非常干净过细,加上胎体白,因此不光不发青,还发粉白色。万历时,又发青灰了。天启后,由于技能进步,淘洗得非常干净,釉面虽另有发青,但已非常纯净润泽了。

青花瓷瓷器作为一种艺术产物,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赋予它别样的品德化特性:明净端庄、平静坚固、蕴藉内敛。繁华和哗闹背后,青花风致带给我们一种清新和平静。更为难得的是,青花瓷所蕴含着的淡泊明志的传统文化和平静致远的人文精力之美,历代传承,经世不衰,遂成为仁人志士的抱负故里和精力归宿。从肯定水平和某种意义上说,青花精力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头脑。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美丽调和地同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天然表现。 此为,青花又代表着永恒与坚忍,象征着纯净与品位。 青花瓷汗青久长,源远流长。花色纯净而品类繁多。其制作工艺极其讲求,作为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青花是一种身份和职位的象征,可谓各取其所需。青花瓷具有深厚、经典的美学代价和逾越时空的永世魅力。在瓷器的造型、釉彩、花绘等方面,青花瓷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和极新的成绩。康、雍、乾三朝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顶峰之作。自古而今,青花瓷均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代价。青花瓷美誉贵贱之分,倍受帝王将相的推许和文人书生的青睐,因而,青花瓷也体现出雍容华贵、典雅漂亮的皇家气质和端庄素雅、卓尔不群的高尚情怀。

景德镇盟友陶瓷中心成立 促进陶瓷文化交流


4月23日上午10点,由民盟景德镇市委组织的景德镇市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大会在市政协会议室隆重举行。市政协主席查炳炎,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童第云,市政府秘书长张春萍以及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戚培材等大师、教授参加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的成立大会。查炳炎为“景德镇市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揭牌。会上还宣读了民盟江西省委发来的贺信。

童第云首先宣布了交流中心的组织机构名单,介绍了交流中心成立的初衷。他说,景德镇市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是盟市委在发挥民主党派作用,促进陶瓷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探索,是服务社会、交流学习的大平台。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的成立,使景德镇市陶瓷美术艺术之园中增添了一个展示的窗口,在促进瓷都陶瓷美术发展方面将会产生其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向大会作了简短阐述。并表示,交流中心的主要宗旨就是弘扬陶瓷文化,促进陶瓷艺术文化的交流,交流中心的全体盟友将继承和发扬中国民盟的优良传统,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全国民盟组织间的文化交流和联系,弘扬和推广文化,力争在振兴瓷都经济,彰显艺术魅力,扩大千年瓷都影响上作出自己更大努力和贡献。余效团代表交流中心感谢民盟市委为我市的陶瓷美术工作者提供和搭建了一个大展身手、进行创作、交流展示的良好平台。希望中心的所有成员应把此作为契机,视为动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陶瓷美术作品,向国庆60周年献礼。

从周杰伦的“青花瓷” 到我国青花瓷文化


周杰伦的《青花瓷》是笔者喜欢的歌曲之一,它诗意淡然,情思缥缈,典雅中透露淡淡忧伤,轻柔中融合百般执着,颇具东方古国绵远深长之息,在这里笔者和大家听“青花瓷”“品”青花瓷文化。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亦将绘画、书法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青花瓷以中国画为主要表达方式,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因此,青花瓷器上之纹饰图案,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瓷质的中国画”,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畫,皆可于青花瓷器上见到,虽然受制于胎、青料、釉料、高温烧制下的表現力,在层次上会较一般书画粗糙;但每个历史时期的青花瓷,其绘画风格都会与当时的中国画画风相关联,這也帮助后人在论断一件瓷器的所属年代,或对瓷器作古物市场价值评估时,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佐证资料与参考助益。

2008年是我国人民吐气扬眉的一年,奥运会首次在我国北京举行,而奥运会的礼服又以青花瓷为设计主题,评委对此大加赞赏,从而也让世界人民了解,并记住了我国的青花瓷文化,将我国的青花瓷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以青花瓷为主的产品创造了具有东方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格特微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并以她光致茂美的陶瓷珠宝,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技术和文化艺术交流的虹桥,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陶瓷文化】青花瓷鉴赏


瓷器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到底产生于何时,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认为在商代就有。我所在的单位70年代就展出过一个尊,当时我还不太懂什么叫瓷器,有个专家说这就叫瓷器。我说这瓷器与现在的瓷器不一样,他说是不一样,那时候的很粗糙,就是表面上有一些玻璃质的东西,所以有的专家说这种瓷器应该叫原始瓷,但也有的专家认为这是陶器中偶尔出现的。至于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专家的事,与我们无关。总之原始瓷是在两晋之前产生的,叫原始青瓷。到了两晋以后,开始出现了白釉、酱釉,以及唐代的秘色瓷和湖南长沙的釉下彩,还有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人工将颜色做到瓷器上,是人可以控制的。这些在收藏界叫老窑瓷。到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今天我主要说青花瓷。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

咱们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到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讲青花瓷必须先提青花料,青花料中蓝色的是氧化钴,属于釉下彩。什么是釉下彩?其制作工艺简单讲就是把坯拉出来后,等干了用氧化钴往上画,画完后罩上一层釉,再入窑,1260度一次烧成。在上一讲当中我提到过“九方五法”。

1、九个方面中,其中第四方面就是彩。已故的著名瓷器鉴定家孙瀛洲老先生,对元、明、清的瓷器鉴定有很深研究,他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孙老通过对青花的观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了二十几种。如果我们把青花的颜色弄清楚,对我们的鉴定及辨伪会有很大好处。青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因为在数百年中,青花瓷生产是主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同历史阶段的青料来源和质地不同,再加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青花瓷的发色的质量、呈色的色调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正因这样,青花所呈现的质量、色调、风格必定有明显的差别,艺术效果也必然出现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定青花瓷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鉴定者对青料来源、品位、发色、呈色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是鉴定青花的基础。当我们拿起一件青花瓷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造型,接着见到的就是青花的艺术效果,这是直观感受。结果常用明丽、鲜艳、灰暗、晕散、清丽、规整、刻板、呆滞等词进行概括,这些概括的词语的形成,是青花的发色质量、呈色色调与绘画艺术的综合体。什么是发色?什么是呈色?这两种色是怎样的关系,受什么条件的制约?这是要向大家介绍的。发色是青料在焙烧过程的化学变化,呈色是青料烧成后所呈现的直观感受。呈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釉里面的胎子,胎子发黄,发白,松软与坚硬都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子质量的好坏、颜色和厚薄都对呈色有影响。发色的制约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术,第三是焙烧温度。施用技术就是在画的时候,画功怎么样。如果蘸的颜料都一样,画线用力均匀,青花烧出来后就是一个颜色,否则青花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再一个是焙烧温度,应该是1260度。同样的青料,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发黑;温度过低,有点发绿。还有一点特殊的情况,就是单纯的青花瓷,它的发色、呈色都一样时,如果经过二次焙烧,即再进一次炉后,颜色要比没进二次炉的深,像后来的青花红绿彩、豆彩等。再说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响,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纯,第三是配制。我主要说成分问题。成分主要是氧化钴,它发出的颜色是蓝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锰,还有一种三氧化二铁,简称氧化铁。钴的含量越高,蓝色就越正,含量少就发灰。锰含量高时,青花就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氧化铁含量高时青花的发色就发黑。孙老先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二十多种,他有时一看颜色就知道大概是什么年代的。

在没有断代之前,你必须把明清时期的皇帝都记住。如果年代断到哪里你都不知道的话,那怎么行呢?明前期的皇帝,“洪建永洪宣”即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建文与洪熙时没有瓷器。“三代正景天”即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有人叫“空白期”,又叫“黑暗期”,说这个时期没有瓷器。我不同意这两种叫法,我就叫“明三代”。因为这个时期确实有瓷器。“成弘正德续”是明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成化瓷在明代是最突出的。“中晚嘉隆万”是嘉靖、隆庆、万历,我们称之为中晚期。“泰昌天启崇”,即泰昌、天启、崇祯,我们叫明后期,其中泰昌时期没有瓷器,因为他一共当了29天皇帝。明朝是277年,也有人算的是276年,我编的顺口流说是“270年”仅是个概数。清代有10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是以清三代的瓷器为主。下面我就按时代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因为明代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定年号为洪武,所以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于元末的战乱,明开国初在瓷器生产上没有太大成就。我收藏一件高足酒盅,它的发色较稳定,基本上没有晕散,呈色是靛蓝色。我一开始就把它定到了洪武前期,后来请我师傅耿老看过后,他说这个花卉画法叫一笔点画,就是一笔画下,属于大写意。胎土是淡土黄色,质地较松软,造型很粗糙,所以可以看成是元末明初的瓷器。元末明初多事,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恐于瓷业无暇顾及,所以瓷器生产多于继承少于发展。此时的青料都是国产的,呈色的基调是淡蓝色,但由于质量与提纯不是很好,所以淡蓝之中泛灰暗的色调。总之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别,在学术界内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所以在鉴定当中,就有了“元末明初”一说。这个酒盅口径是4.8厘米,高也是4.8厘米,属于民间的小器。我得来的时候碎成九块,还有短缺,后来经过修复。这件东西说实在的很不值钱,但是对于我来讲,我就这一件,基本上还算完整,重要的问题是它是元末明初的标本。在鉴定当中,我们就可以此为参考,上可推想到至正,下可联想到永乐、宣德,所以我认为我这个酒盅是精彩的东西。洪武时期青花瓷产量少,也没有见到过书写官窖款的官窑器。据说那时有官窑器,但是没见过有款字的,所以您要是见到了“大明洪武年制”款的瓷器,您就把它说成假的是没问题的。

我除了鉴定还搞修复,我把陶瓷修复分成六步,叫六步修复法。

2、其中第四步叫补配,就是把碎片粘接起来后再把它的短缺与裂缝补平。“六步法”主要用于修陶器。至于修瓷器,一般仅用到第四步,后面的仿色和做旧两步,因材料等原因,就不去做了。今天我带来的复原瓷片,就是这样做的。

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时期,青花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苏泥勃青(或叫苏勃泥青、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进口青料,含钴和铁的比例较高,而锰的含量较低。发色浓重,易晕散,但散得自然。呈色的基调是青蓝色,浅处为天蓝色,深处是靛蓝色,浓重处出现铁钴斑。出现铁钴斑是苏泥勃青的特点。喜收藏的人将苏泥勃青简称为苏料。苏料有什么特点呢?一般来讲苏料要深入胎骨,是凹下去的。我们这样看的话是黑颜色的,但是你迎光侧视的时候就不是这个颜色了。侧着看,一是你可以看出它比较往下凹,二是它反的光不是黑光,而是锡光。如果不是苏料的话,你迎光侧视还是黑光。所以大家再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侧着看。这个呈靛蓝色和出现铁钴斑的地方,一般咱们用手摸是凸凹不平的。它的凸凹不平没有规律,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工料,二是修胎,没有规律。到了清末同治年间的时候,比较大的那种器型,你摸着它也不平。但是那个不平跟这个不平不一样,这个不平没有规律。同治年间的你摸起来不平是有规律的,就好像波浪似的,行话里面叫作波浪釉儿。那个是釉子的问题,这两个咱们要给分开了。平心而论呢,铁钴斑的出现应该属于原料和工艺上的问题,就是不足。然而这种不足,在鉴赏者的眼睛里既不认为是美中不足,也不认为它是瓷不掩瑕,而认定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像哥窑一样。大家都知道俗话说的蹦磁儿,就是上面开了好多片儿的烧坏了的瓷器。但是当时宋代的那位工匠很了不得,他就把这个缺点变成了优点,而且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以,我们认为在鉴定是不是永宣瓷的时候,这个铁钴斑是鉴定时候的依据,而且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这个碗叫作缠枝莲花蝴蝶碗,也是我修的。碗上的青花是青蓝色的,就是蓝中有点儿泛青灰。颜色有深有浅,浓重处有钴斑。碗的胎子薄,一会儿我还要说为什么薄的问题。胎子薄,修胎很规整,釉色是青白色的,而且很滋润。这个器足的外墙是外撇式的,向外撇。另外就是这个地方叫作内折角,在内折角这个地方有积釉,颜色是虾青色的。足内的这个底釉儿是镶白色的,两处的釉子不一样,它泛白而且薄。所以这个碗我们可以认为是永乐中晚期的瓷器。苏料易晕散,所以用它来画细线或者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些细微的地方都不太适应。但用它来绘画大小的花朵或是枝叶呀,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一件叫作喜鹊登枝,它更能够体现苏料的特点。这个颜色显得更重一些,而且刚才我也说了它这上面的苏料的钴斑比那个明显。像这个画的喜鹊,很明显的就叫作晕散。它本来画的很清楚,但是因为这个料往旁边散,所以看起来有些模模糊糊。这就是苏料的特点。原来有人讲永宣不分,即永乐和宣德的瓷器不分。实际上能不能分呢?有些地方还是能够分的。就拿这两个碗比较,这两个碗个头儿差不多。我们在鉴定当中有一种方法叫作手头儿。什么叫作手头儿呢?就是把这两个碗拿起来用手一掂,这个碗比较重一点儿,这个碗的手头儿就显得比它轻。为什么它重它轻,这就是胎子的问题了。永乐时候的碗腹部比较薄,宣德时候的碗腹部比较厚。这个怎么去判断它呢?有时候咱们拿笔写不出来,用嘴说也说不清楚。你要这么摸,你这么一摸,就摸出这个厚,那个薄。所以说永宣这两个时期的瓷器还是能区分的。刚才我说的这个苏料,可能是郑和七下西洋给带回来的。到今天为止也找不到那个产地。后来因为郑和不下西洋了,这个苏料的来源就断了。在明前期的时候,具有这样特征的青花瓷也就逐渐地没了。

到了成化年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青料,叫平等青。平等青出现以后,青花艺术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崭新的面貌。咱们先对前面所讲的苏泥勃青料有一个小结。因为苏料它这个特殊的艺术效果,到了明正德的时候,就开始有人仿制。以后,明代的后期、清代、民国,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仿制。所以,有些人说他买到了宣德的东西,咱们说它是假的,他上当了。那么,对于这个苏料到底怎么样来断定它,就三点。刚才实际上我讲过了,咱们再重复一遍。第一,就是看这个黑斑的斑痕是不是自然。这怎么讲呢?因为没有这个苏料了,那么钴斑就出不来,怎么办?就用笔往上面点,用一些黑颜色的料往上面点。点出来的话你看着就不自然。第二,就是这个黑斑是不是深入胎骨,也就是说这个黑斑是在它的表面呢,还是深入到了胎里面了。第三,就是我介绍的那个迎光侧视有没有锡一样的颜色。这三点请大家能注意。因为后来没有这个料,即使你再点染,说实在的你也达不到当初那个效果。大概在六七年前吧,有人请我去看东西,拿了这么大的一个碗。我就说你这个是假的,而且我说碗底下写了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他说:“您怎么知道的?”我说:“你这个是宣德碗。”“是呀,我这个就是宣德碗。”我说:“但是你这个碗是假的。”而且我更清楚,这种碗是在80年代的时候景德镇复制的东西。结果传来传去,就传成了真的了,按真的去卖去了。据说他花了大概是5万块钱。

成化初年,据说这种苏料还有一点儿。但是这类的瓷器我还真没有见到过。成化时期的瓷器,大多数青花的艺术效果是淡雅柔和、缥缈脱俗的这么一种风格。这种淡雅沉静的风格是后人喜爱成化瓷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这个时期所使用的青料的名称叫作平等青,也叫坡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瑞州。产生这种平等青青花艺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种青料的含铁量少,而锰的含量相对来讲比较多;发色稳定,或者趋于稳定,没有飘浮感;呈色是蓝泛青灰;这个时期瓷器的胎子是洁白的,釉儿是又肥又透,用平等青就可以画出比较细的纹饰来了。所以色泽显得淡雅、柔和,给人一种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缥缈的感觉,使人感到这个成化瓷有一种神秘感。这就是成化青花瓷的魅力所在。

这件东西我管它叫作全株花卉图文碗。有人说这个碗上画的叫作秋葵,因为我不懂植物,这个是不是秋葵我就不敢说了。我就把它叫做花卉吧,全株花卉。它的花色基本上是稳定的。呈色是蓝中泛点儿灰,蓝泛青灰,浓重处有黑蓝色。但是它决不往下凹,它是平的。釉质滋润,胎子是白的。你要是学鉴定的话,要先看瓷片儿,你从瓷片儿上一看就看清楚了。釉色是白的当中泛着青,白中泛青。用手摸它的表面,有的地方往上鼓,但是没有往下凹的感觉。这些都属于平等青的特色。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全株花卉。花卉应该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有根、杆、枝、叶、花,在其他任何的一个朝代之中,他们画的花卉都没有根,唯独成化的时候画的花卉有根。这是成化时期画花卉的特点。所以说有了这个特点,我们对于鉴定成化瓷又找到了一个证据。成化时期的瓷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官窑器和民窑精品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根据这件标本的图样,还有釉色、釉质、青花等方面来看都是成化民窑器。说实在的,成化民窑器精品比官窑器还难得。当时我得到这个瓷片儿的时候,对这块瓷片怎样断代我是比较犹豫的。它是不是真的成化瓷?尤其是后面这个款子,写的是“大明成化年造”。它的字体比较潦草,也不规整。后来按照孙瀛洲老先生所讲的方法,用15倍的放大镜看它的款字这个地方。它的釉面儿里面气泡儿密集,像蒙蒙云雾。这种现象是成化瓷所特有的。出于慎重,我又请耿老过了目,耿老说这是成化瓷。所以这块儿残片咱们就把它定为成化民窑的精品。孙瀛洲先生对成化瓷有一个精辟的评价,他认为成化瓷器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笔画流利,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

成化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很重要。在瓷器鉴赏当中有一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也就是对于瓷器来说明朝最好的就是成化瓷,清朝最好的是雍正瓷,这就足以证明陶瓷界对成化瓷器的重视和珍爱。正是由于成化瓷器受到了后代人的青睐,所以从嘉靖的时候就有人仿制,以后历代均有仿制,一直到现在。其中以清雍正时仿的最精细,他们在葩、形、釉、彩、绘、款儿等各个方面都很注意,都追求成化的风格,效果相当不错,几乎可以乱真。

雍正时的瓷器有写“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那是仿品不能叫赝品。因为它外边是粉彩,粉彩是康熙时才有的。它的款子写得相当漂亮,但是与真的成化瓷一比,它的破绽就出来了。到了晚清,很多瓷器上都写着“大明成化年制”或是“成化年制”。我在鉴定过程中,经常有人说他的瓷器是成化的,我说不是,因为它上面的字非常潦草,不能单纯看款子还要看其他方面。另外,成化年间的瓷器没有“成化年制”这样的四字款,倒有“大明年造”或“大明年制”。

在鉴定中还有一句话叫成弘不分,即成化、弘治这两个时期的瓷器不分,因为这两个时期的瓷器在质量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成化朝的皇帝叫朱见深,他在当太子时娶了一个妃子姓万,万妃比他大18岁。后来朱见深当了皇帝,没有把她立为皇后,但是万妃在后宫的势力大于皇后。万妃曾经生了一个儿子,但是3岁就死了,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育。可能是处于一种嫉妒心理,后宫的妃子凡是怀了孕的她都要让人坠胎。后来朱见深在后宫的御书房见到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是当初广东的一个小方国的公主,国被灭后就被弄到宫中当了宫女,结果这个宫女就怀孕了。万妃对一个宫女不是太注意,当显形以后万妃知道了,就命人用钩子把胎儿从母体中钩出来。钩出来以后就要弄死,当时被太监保护起来,宫女也被保护起来了。到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朱见深就感叹自己无后,此时太监就借机告诉他说,你有儿子。这不是我杜撰的,我查过明史,明史后妃传中有一段记载,上面说弘治皇帝头顶上有一块地方没有头发,是用钩子钩的。朱见深的儿子叫朱樘。

为什么我要说这么一段历史呢原因是:首先,万妃在后宫的势力很大,朱见深又很敬重万妃。万妃喜好小巧清秀的物件,其中就包括瓷器。明看成化,一看它的青花;二看它的斗彩,就是在胎的上面,比如想画一个鸟,可能只画腿和头,但身子不画,然后罩上一层釉去烧,烧完后由其他的颜色把身子补齐了再烧。现在最有名的是斗鸡碗、斗鸡杯、斗鸡缸,像这样的东西在拍卖行大概一对就一百多万。所以说当时成化的瓷器恐怕与万妃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朱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才当上皇上,他对民间的疾苦有所了解。他当了皇帝以后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一些民间的负担,对烧瓷也不再强令如何。这就形成了弘治时期所接受的东西大都是成化的,因为他自己没有什么创新,这就是成弘不分的一个原因。

拿出一个碗片这个是弘治时期的碗,我给它起的名叫“踏青舞蹈”,这也是民窑器。它的青花花色不太稳定,有晕散,尤其是口内的内沿更明显。呈色是灰蓝色,色调比较浅淡,釉面白灰色中间闪着青,足内折角是虾青色。足的外墙有两道弦文,两道弦文之间有距离。上边一道弦文比较轻淡,下边一道弦文比较粗重。碗的画面可能是8个年轻的男子,在这个碗片上可以见到4个,因为这是半个碗,所以可能是8个。他们身上穿的都是长衫,翩翩起舞,舞姿舒展优美,动作协调一致。背景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土埠,还画着很多的柳枝,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融融春日踏青的祥和气氛。这是一幅写实的民俗画,从整个画面看,文饰线条豪放秀逸,较之成化器显得深沉一些。画人物像从元代就有,那时大多数以画成人为主,到宣德时期也有画小孩的,但是不多。但到了成化年间画男孩和年轻男子的题材就多了。刚才我指的这两条线叫弦文。在明前期,主要是洪武、永乐年间没有双线,或者是一道,或者是画的花,双弦文是从宣德时开始有的。再有鉴定时要注意上限,就是什么时候这东西开始出现的,这很重要。在它出现之前的东西如果有了它还没出现时候的特征,那么肯定是假的。这个就是在宣德时期出现的双弦文。还有一个特点是这两条线一轻一重,上边的轻下边的重。这种特点从宣德就有,到了成化时很明显,而到了弘治时就不太明显了,再往后就没有这种特征了。所以我又编了一个顺口溜,叫:“宣德时有双边线,成化规矩靠底边,上线轻细下浓重,直到弘治还可见”。“成弘不分”,确实很难分,但是有些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看出区别的。例如,成化时期的花色是“蓝泛青灰”,而弘治时期的花色相对成化来说就要浅淡一些;成化时期的色调是灰蓝色,而弘治时期的色调显得比较深沉,弘治时期出现的铁钴斑比成化要多。刚才我们讲了明中期的平等青。下面我再说三点:第一,关于刚才讲的气泡问题。观察气泡,是起源于孙老先生,但是孙老所指的是成化时期的瓷器,其他时期的瓷器孙老没有讲,而且这件事我问过耿先生,耿先生说孙老没有讲过别的。我对气泡也仔细观察过,只有成化时期的瓷器特征特别明显,其他时期的瓷器上的气泡找不出规律。所以有人问我看气泡行不行,我只能说您自己总结,如果您总结出来,我想学反正我没总结出来。第二,胎色。由于烧制的工艺不同,胎色也不同。一般讲,明代的胎色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你对着阳光看,胎子厚的看不见,薄的完全可以看见。凡是明代的里边泛的都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这就是明代瓷器和清代瓷器胎色的不同。如果有人拿来一件成化瓷,比较薄的,你实在看不出来就看里边,只要是青白色的就是假的。第三,关于内折角。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这个夹角里边有积釉,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有弘治--朱樘只有一个皇后,而且他只有一个儿子叫朱厚照。这个孩子娇生惯养,弘治死了以后,他当了正德皇帝。17岁登基34岁就死了,一共当了16年皇帝。这个正德皇帝无所作为,主要是吃父辈的家底。所以他在瓷业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正德一朝的瓷器生产还是继承了成化的遗风。从青花瓷来讲,正德前期的瓷器与弘治瓷器基本相似,只不过正德时期的黑斑显得更多一些,平等青也没有了。此时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青料,一种叫回青,另一种叫石子青。据说回青产于西域,具体是哪儿不知道。

正德时期也有一些新东西,出现了新造型,例如锦墩、笔架、佛前五供,都是从正德时开始有的。在款子方面,出现了藏文和回文,回文主要是阿拉伯文。此外,仿制前朝的东西从正德开始。在这里我想讲一下仿品与赝品的区别,仿品从学术界来讲叫“寄托”。正德皇帝要崇敬他的前辈,所以要仿宣德瓷器。现在的仿品与赝品的区别是价格,这个碗仿的是成化的,卖的是市价,那就是真的。如果你按成化价买下来,就冤了。这样区分是因为瓷器没有假的,只要价格合理就不叫赝品。这是我对赝品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一共占了99年,将近一个世纪。在明瓷器史上又是一个突出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文饰也增加了。民窑的精品和官窑器基本相似,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了回青。回青是正德时期出现的,据记载,回青是进口青料。回青中的氧化锰含量很高,而氧化铁的含量很低。回青的特点是“散而不收”,就是花色散,所以它必须与石子青配合使用。石子青的特点是花色“沉而不亮”,不散。把散与不散的混在一起使用,呈色就有一点青中泛紫。但是据历史记载,配料比率是不同的,分为上青、中青、下青三个等级。上青主要用于混水,颜色清亮;中青用于设色,则笔路分明。这是一种新的瓷器绘画技法,叫“双沟填色”,是成化时期出现的。就是先画两条线,颜色较重,再在两条线间添上较浅的颜色。到了景德镇就叫“混水”。成化时期由于“双沟填色”的绘画技法刚出现,所以还不成熟,那时的双沟填色填的几乎与勾勒的颜色一致,有时分不清。到了隆庆时期,技法与配料都已经成熟,画的最好的是隆庆朝时期的。指着瓷片这块就是隆庆时期的,是真正的官窑。隆庆时的选料、精炼的技术都很纯熟了,所以青料的花色是纯正稳定,呈色是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它就是用的双沟填色。它的线条非常流利自如,轮廓线与填色的色调非常协调,修胎也很规整。釉色是白泛微青,釉层微厚,釉面细润,光洁平整。器足内是六字双行的“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中锋运笔,顿挫有力,结构庄重严谨。我再说一个问题,指着瓷器这个是永乐时期的,底足里边的釉子发白,质量远不如器身。到了明中期,它的底釉与器身的釉完全一样,到了中晚期它的底釉的光洁度和亮度都要比器物本身的好,不止官窑,民窑的精品也是这样。

我今天介绍的都是比较细微的地方,搞鉴定要从点到面进行突破,很小的地方就能反映出对与错。现在仿品仿得再好,在某些点上肯定与那时候的不一样。从底釉上来看,不管有字没字,与器身一样时,我决不会把它放到明中晚期。如果底釉比器身的釉还好,就不可能把它放到明中期去,只能考虑它是明中晚期的。到了万历时,回青虽然还在使用,色调与以前也差不多,但是在其他方面都不行了。所谓明代走下坡路就是从万历时开始的,整个社会衰落瓷器生产也跟着衰落,而且此时回青的来源也渐渐的没了。所以到了明万历中期,瓷器的质量越来越差,到了晚期,大多数瓷器已经平淡无奇了。

在明万历时期又出现了两种青料。一种叫珠明料,另一种叫浙料,这两种料都是国产的。珠明料产于云南,浙料产于浙江。珠明料在元代时已经出现了,直到现代珠明料还在使用。这两种料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含钴、锰量较高,含铁量较低,发色都很稳定。

浙料的呈色是青中泛红,回青料是青中泛紫,这就是两种料的不同之处。在明天启时期用的主要是浙料和珠明料。此时把青花的料分出几个色阶,就是把青花料分出浓淡。在“双沟填色”刚出现的时候,只能分出浓淡两种颜色,到天启时就可以分五种颜色叫五彩青花。由于色阶多了,画面表现力也更丰富。指着一个瓷片这个叫“龙凤呈祥碗”。青花的呈色是灰蓝,以黑蓝色为主,其中有的地方模糊不清。它的灰蓝色里泛着一点红,釉面呈青白色,外边画的是一条龙和一只凤,里边画的是一只羊,羊在商代时就是现在的“祥”,所以我把这碗叫“龙凤呈祥碗”。釉面泛青一直延续到康熙二十年,在这之前所有瓷器的白色地方都泛青。到康熙十年后,釉面都是白的。如果给你拿来一件明代的瓷器整个是白的,您就不要信。又拿出一件瓷器,这是垂钓图文碗,它的画风非常好,它的青花就是五彩青花,画面把远近都表现出来了。而康熙之前的画面,基本都是平面没有深度。

现有一种化工产品叫“氧化钴”,它的钴含量很高,发色沉稳,不晕散,呈色呆滞死板,画面显得生硬。所以用“氧化钴”仿制的明清作品,绝无味道,稍知青花原料的人,一看便知。

1、“九方五法”是讲者总结出的瓷器鉴定方法。“九方”是指胎、型、釉、彩、绘、足、款、社会和神。“五法”是闻、问、望、切、听。

2、“陶质文物修复六步法是讲者所定,即清结、核拼、粘接、补配、仿色和做旧。

从青花瓷看瓷器文化的消逝


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红遍大江南北,在大家都唱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同时,恐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歌词里有两句词引起了收藏专家马未都的质疑。马未都指出,周杰伦《青花瓷》曲调委婉,但歌词有两处严重错误,懂得鉴赏知识者都会看出。最严重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瓶底从未书汉隶,明崇祯某些青花器身偶而写过汉书,显然歌词者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则是,“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而宋体落款只有在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上用过,青花瓷中未见过。

关于瓷器的知识普通人或许不甚了解,然而这个伴随了中国人三千多年的器物,在历史流转的过程中所承载的文化,现代人更是迫不及待的对它说了再见。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古陶瓷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蕴含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一个故事。

拿青花瓷来说,青花瓷兴起于唐代是有它的文化渊源的。大唐帝国国运昌盛,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时,中国陶瓷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长足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度。这为创制青花瓷提供了工艺基础。

唐代帝王自称老子李耳的后裔,崇尚道教。唐代兴起于隋代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长期战乱之后,需要与民休养生息,而道教的清静无为思想正迎合了当时统治的需要。唐代历经盛世、繁荣富强,在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更有博大的胸怀,视天下为一家。同时,佛教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几百年的融合和发展,已经儒道释互为影响。因此,唐代帝王同样提倡佛教,把它作为精神统治之一。武则天就重修白马寺,在龙门造佛像才有了现在的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而佛教在武则天时代也达到了鼎盛。由此,佛教的素净雅致思想自然溶入中国文化之中。

在经济上,大唐帝国与波斯、阿拉伯等国家经过丝绸之路,有了更密切的交流。伊斯兰教由此传入中国,崇尚清真、喜爱青色与白色的伊斯兰文化思想也加入了中国文化大熔炉之中。这些文化思想的交流融合,对创造这一为人民所喜爱的青花瓷就是很自然的了。

可以说,每个朝代的瓷器都述说着每个朝代的故事。清朝的文人雅士,会在闲暇时间拿出一套瓷杯在手上把玩。对于器物的迷恋可以说是出于个人,也可以说是整个时代风气使然。北宋龙泉窑器型有炉、瓶、盘、渣斗及塑像等,各类造型变化有多种样式。如瓶有梅瓶、龙纹瓶、虎纹瓶、五管瓶、胆瓶、鹅颈瓶等;炉则有三足、四足及八卦炉、奁式炉等。南宋时,龙泉青瓷造型更加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外,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笔筒、笔架等亦常见,象棋子、鸟食罐也颇有特色。许多形式的瓷器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而形式也是文化附着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与工业文明孕育下日趋成熟的都市文化不无关系,商业社会追求的是快节奏。人们都一味的往前冲,时间被碎片化,人却被物化。没有大把的时间来供人挥霍,能挥霍的只是金钱,能够在午后静静的品一杯茶已是奢侈。人们迷恋的只是科技,并非器物了。跟随瓷器流传下来的文化,也被尘封在瓷器里了,犹如加了符咒的封印,被永远抛弃在记忆里。

这种需要品味的瓷文化正在慢慢消逝,或许这是工业机器制造出来的超级都市阻止不了的。

现在瓷器的烧制都被机器严格控制了时间和温度,烧出来的模样没有差别。历经流水线出产的物品只能述说着它的使用价值,杯子就是拿来喝水的,而碗就是用来盛东西的。它们不能展示任何文化价值,这恐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陶瓷文化:清雍正青花瓷的鉴赏


雍正时期青花瓷的款识多而杂。有本朝官窑款,有民窑款,有仿款,每一类款识又有许多种写法。

官窑款有专人题写,因此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大致相同。常见的官窑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种题款。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楷书款笔法挺拔峻峭,结构方正均匀。早期款略带宋体字风格,横平竖直,横细竖粗。中后期的横竖粗细大体一致,字体极为工整漂亮,成为雍正楷书的自有风格。清代官窑篆书款大量出现是自雍正朝开始的。篆书款也有双行六字、三行六字、双行四字的。字体笔画粗细大体一致、工整漂亮。总体来看,雍正官窑款主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其次是六字篆书款和四字篆书款。四字楷书款少。一般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书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写楷书款,个别也写篆书款。

清雍正青花双圈花卉盘

仿明代款识有“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但也有仿明代器物写本朝官款,有的写仿款,有的不写款。另外比较特殊的是青花四联瓶,在每一个瓶底分写一字,加在一起正好是“雍正年制”四字款。青花六联瓶是在中间小瓶的足内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

民窑“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篆书款皆有。字体明显不如官窑工整,笔力欠佳。仿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官窑款不少,但与真款相比形神皆相差甚远。花押款不仅在粗瓷上有,在细瓷上也大量出现。还有鼎、炉、灵芝、如意等实物款。

雍正青花中的堂名款,与康熙青花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有“郎吟阁制”、“敬恩堂”、“椒声馆”、“庆宜堂”、“养和堂”、“燕喜堂”、“立本堂”等。

雍正青花瓷在造型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结构精巧,器型圆柔纤丽,修长俊秀,陈设与实用保持完美的结合,形成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雍正青花善于博采众长,无论是仿古铜器式样,还是对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雍正官窑中期开始基本不再制作康熙时期的观音尊、棒槌瓶、马蹄尊、凤尾尊等器物,瓷器足部处理也没有前期常见的台阶痕、双圈足,均为滚圆的“泥鳅背”,用手抚摸十分润滑,俗称“灯草根”。除了日常生活用的盘、碗、碟、酒杯、盅及各种小件文房用具外,还有许多大件琢器及创新式样。创新器型如琵琶尊、灯笼尊、牛头尊、四联瓶、贯耳斜肩大瓶、贯耳六方大瓶、八方扁瓶、如意耳瓶和海棠式果瓶等。仿永乐、宣德、成化作品,如一束莲大盘、鸡心碗、缠枝莲碗、执壶、天字罐、十六子小罐等,仿品制作规整,造型细巧,打磨精致。其中缠枝莲大盘、一束莲大盘是雍正时期仿得最多的,质量超过永宣时期。

碗类:有撇口、敛口、花口、有马蹄式、墩式、折腰式等,以折腰式最为流行。碗壁普遍较薄,口、足处理很精细,有圈足和卧足两种,圈足切削整齐,比较大。民窑青花足内有砂底,带旋坯痕。

瓶类:有玉壶春瓶、象耳折角方瓶、桶式瓶、蒜头瓶、葫芦瓶、双耳六方瓶、直口瓶、赏瓶(赏赐之用)、灯笼瓶(形似灯笼)、四连瓶、六连瓶、撇口瓶、橄榄瓶、梅瓶等。梅瓶口沿比前期要薄,既有清代的丰肩式和撇口大梅瓶,也有仿明永乐、宣德的溜肩式样。天球瓶有细砂底和釉底两种。

尊类:造型古朴,多是皇室的大型陈设器。一般高度在50-70厘米。有如意耳尊、双螭耳尊、灯笼尊、蒜头大尊、撇口圆腹大尊、侈口尊、象耳尊等。

总体看,有清一代,雍正瓷器是最完美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思别致,每尖器皿都有多种式样。小件器皿线条柔和含蓄、轻巧俊秀,追求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大件琢器端庄典雅,讲究线条变化,质朴古拙,刚中带柔,注重上下比例之间的协调、空间关系的适度、整体的统一,可以说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兼而有之,达到了“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的程度。

永宣青花瓷与伊斯兰文化


明代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的最高品质,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博物馆中都跻身于最负盛名的展品之列。

明初开放与海外瓷器需求

明初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海外诸国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量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明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大发展与郑和船队远航有直接关系。考古发掘也证明,郑和船队到过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地都有明初青花瓷残片出土,完整无缺的传世品大多集中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郑和下西洋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永宣青花瓷的生产能力,同时对提高这一时期青花瓷的品质,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郑和带回的诸国土产中与明初青花瓷烧造有直接关系的是“苏泥勃青”这种优质瓷绘原料,而这种青料是彼时所独有的。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中说:“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张应文《清秘藏》则说:“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青花者用苏泥勃青,图画龙凤、花鸟、鱼虫等形,深厚堆垛可爱。”高濂的《遵生八笺》、唐秉钧的《文房肆考》都认为苏麻离青即苏泥勃青,是多由南洋传入的舶来品,或来自西域的青料。清人的有关文献中也称为苏泥勃青,此后一直延用至今。正是这种进口青料的使用使永宣青花的发色有别于历代青花。由于它亮泽、浓丽、深邃而晕散,具有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其审美趣味为其他瓷类所不及,堪称青花之最。苏泥勃青的输入是随着郑和船队的启程而始、停航而终。可以说,永宣青花瓷独特的发色是与明初政府的外交政策有最直接的关系。

永宣青花融入伊斯兰文化

这一时期青花瓷在追求形制变化、呈现丰富多彩的式样美感以及花纹装饰表现最为突出的,还是它从形式到内容浓郁的伊斯兰文化韵味。这些鲜明的风格特色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生产的各种质地的工艺美术品如出一辙,有70%的永宣青花瓷在造型方面可以在西亚地区的金银器、铜器、玻璃器、陶器、木器中窥寻到渊源范本。

事实上,在大量的青花瓷随郑和船队远销中东、西亚等国时,也带来了异域精美的工艺品。外国使团晋献的精美绝伦的金银器、铜器使明帝欣喜异常,命令宫廷画师参照设计成青花瓷器的装饰画样提供给景德镇烧瓷艺人,烧成大量的成品再回赠给各国贡使和国王。一部分随使团来华的穆斯林商人更精明,他们根据海外市场的需求,亲自携带画样,大批定烧青花瓷后直接在港口装船运往西亚各国,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带有伊斯兰文化风格的青花瓷在西亚和中东地区风靡一时。目前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出土和传世的永宣青花瓷数量很多,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著名的博物馆也有少数收藏,其总数甚至超过我国本土的收藏。这些藏品在造型和花纹上完全采用阿拉伯式样,即使是描绘中国传统的花卉也采用伊斯兰人图案格局。

就瓷器的装饰而言,自汉唐以来,在与外域文化的相互融合中一直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完全模仿的装饰多是局部或点缀,惟独永宣青花瓷器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诸多方面的原因,在与伊斯兰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出现了短暂的以外来文化为主体的倾向。道理很简单,当时与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要对象是伊斯兰世界,而白地蓝花的装饰效果寓意着纯洁和高尚,深受帖木耳帝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喜爱,广泛地使用这种装饰以迎合伊斯兰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必然。永宣青花在明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充当了“和平使者”。同时,外来风格的瓷器在外销的同时也深受明朝皇室和贵族士大夫的喜爱。这种情形在大量的传世品和景德镇御窑遗址中得到了印证。

故宫藏品的伊斯兰风格

以下几件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受外来风格影响的青花瓷器:

宣德青花折枝花卉大执壶 高36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15厘米,直口,长颈,平肩,壶身圆筒式出八棱,圈足内施白釉,长形流,宽扁曲柄,通体纹饰分为5层,以折枝的卷叶花为主,平伸的方位与大跨度的曲柄以及几何形面的壶身均具有波斯风韵。水壶是回教寺院必备的器物,每当举行朝拜仪式时,每人都要用水壶来沐浴净身。在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和阿富汗十分流行腹壁出棱的式样。英国的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一件伊朗的黄铜嵌银出棱水壶,壶身上用银丝嵌出阿拉伯文“神将降福拥有此壶者”。青花执壶的出棱装饰完全源于黄铜壶,其蓝本历历可循。

宣德青花缠枝花双系带盖大扁壶 高54厘米、口径6.5厘米,壶小唇口,短颈,腹面一侧隆起,另一侧平坦,呈扁圆形,也称“卧壶”,外唇口单侧安一小孔系,肩下安双环耳,叠插式圆盖。此壶造型奇特,特别是腹面满绘的缠枝花卉婉转起伏,富于节奏,带有典型的西亚特征。腹正中凸起的圆圈线内环套的八角星形装饰,运用了和谐对称的几何学原理,使人耳目一新。中国传统的壶形尽管千姿百态,但最终是以储水为实用功能,此壶无法直立,平放水就会从口部流出,所以尚不清楚它的实用功效。美国的佛里尔美术馆收藏一件伊朗12—13世纪的黄铜嵌银扁平大壶,形制与此十分相似,据说是贴挂在清真寺墙壁上用于供奉真主的器物。

宣德青花缠枝花折沿盆 高12.2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9厘米,撇口,折沿,直腹,平底,细砂无釉。里外满绘青花纹饰,里心以变形朵花纹为圆心,依次向外展开多层环形装饰带,口沿处绘翻卷的海水浪花纹;外壁绘柔婉的缠枝花。这种折沿盆的造型起源于回教徒的净手盆,曾流行于埃及等地,但是铜质的占绝大多数,瓷质折沿盆往往失去了它实用的意义而被作为陈设品。

青花绶带耳扁瓶 高28厘米,蒜头口,圆轮腹,肩颈处安绶带耳。腹绘多角轮花,此种形制在中国传统的瓶式中未见,叙利亚博物馆收藏一种出土于本土拉斯、夏姆遗址距今2000年的红陶多耳罐与此瓶十分接近,陶瓶扁腹,正中以黑彩描绘的涡轮状花朵,被视为青花绶带耳瓶装饰的滥觞。

此外还有青花龙纹天球瓶、象耳折方瓶、龙凤罐、带盏高足豆、鱼篓尊、十菱高足盘、无档尊、镂孔香篙、菱花口托盘、大钵盅、卧足盈、鸡心盘等30余种形制,与伊斯兰文化的古代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表现在图案方面其主要的艺术形式是植物花卉。永宣青花瓷上所绘的花卉、瓜果,一反传统的写实技法,多采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图形,使枝叶延伸、无穷无尽,布满整个空间,花叶枝条交织缠绕,有机地蜿蜒迂回,比例完美、节奏起伏,充满了无限生机。除去缠绕的花卉以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放射性排列画法,在折沿盆、盘心、案心上大量使用。

阿拉伯书法也是永宣青花瓷上的装饰题材之一。12世纪阿拉伯文纷繁的各种书体已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通过点、线的搭配和变化无穷的组合,布局严谨规范,起伏跌宕,具有无比流畅的韵律美。青花卧足案、青花无档尊等器物上均以阿拉伯文作为装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在明帝国最为昌盛的年代,永宣两朝青花瓷器在与伊斯兰艺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跨越了种族和地区的区分,产生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青花瓷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青花瓷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青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