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对缝 > 导航 >

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瓷砖对缝 古代传统瓷器 瓷砖对缝贴

2020-09-01

瓷砖对缝。

我国日用陶瓷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国是日用陶瓷生产大国,产量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日用陶瓷企业发展观念保守、营销方式比较落后,不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生产设备、先进工艺的引进和研发,不重视产品造型、装饰更新换代,产品质量不高、低价竞争、屡次遭国外反倾销。因此,日用陶瓷要发展得好,需要补充新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思想来协调、指导现代日用陶瓷设计。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思想

1.实用性:

实用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首要根据,设计如不考虑实用,将失去设计的意义。日用陶瓷设计,首先要明确是干什么用的,怎样使用,给什么人用,要确定使用对象,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使用要求和习惯爱好联系起来,创造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日用陶瓷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设计的产品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准确性。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合理地将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应用于设计中,使产品的功能设计与形态设计趋向更加合理。

2.科学性: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竞争是艺术竞争、科学技术、精致工艺的竞争。

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必须将高科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结合在一起,向生产智能化、系统化、标准化、高端化的方向迈进,提高产品质量。

当代,国外日用陶瓷设计有较大发展与其立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是八、九十年代的技术水平,从原料开采到产品制造远远落后于先进陶瓷生产国,缺乏现代化生产的气息,工艺技术与设备技术的产业化程度很低,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以科技带动企业发展。

3.时代审美性: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美是具有时代性的。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造型和装饰就不能一成不变。精神设计被看作是销售中最有效的因素。美国一家庭用品杂志、曾对500名妇女调查表明:日用陶瓷花面装饰效果的审美性是决定是否购买的第一位要素,价格、造型是第二位或第三位要素。我国当前生产的日用陶瓷,造型大部分还是八、九十年代的“定型”产品,花面装饰也有很多是色彩单一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一直生产使用的花纸纹样。给人感觉陈旧、无吸引力。

4.独创性:

独创性指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必须创新,而且是建立在时代审美要求上的创新。我国日用陶瓷设计,缺乏独创性,很多企业停留在仿制国外产品和来样加工的水平上,导致产品造型设计雷同,花色品种单调,一个造型就几种装饰,无法满足国际、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必将逐渐失去销售市场。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独创性,主要依靠形体构造、材质肌理、装饰纹样、装饰色彩、装饰方法、以及造型部位与部位之间、不同品种之间组合后的协调、节奏、韵律等因素,唤起人们在形象思维中建造新的审美世界来体现。高档日用陶瓷市场,对个性化设计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紫砂的创作沿革与现状


综观20世纪紫砂陶艺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主流紫砂艺人们和紫砂陶艺大师们,都有自我创作的特殊的艺术涵养,且极虚心、细腻的去思考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创新的成效,使其作品能顺畅地彰显出其特有的“现代化”及“独创性”的基本要素。实际上,创新而有味道的陶艺作品在于强调出艺术家心灵的精纯和诚实面,并非仅靠舍弃传统的创作理念,就可立刻产生具有时代性的原创性动力。当然,我们在创作思维的挣扎中有时也会深陷于“新”或“旧”的思维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但只要我们能秉持已风,就能调及僵化,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形式之间的对应及衔接的微妙关系。

概念是对具体对象的内涵和外延,经实践和思维后的理性简括。万物都以精、气、神为共同属性,概念则明析各具体事物的特殊个性。紫砂艺术品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都是主观二重性对客观二重性的选择。

在紫砂陶艺创作中,有一些现代因素来自我们记忆的片段,这些现代尘埃中的颗粒有时难以用具体的形来形容。艺术创造毕竟不是化学试验的技术革命,现实中的场景有时候以各自为政的个体形式在脑子里时浮时沉。记忆的流失,留下来的却也是自行提炼的背景,而构成现代紫砂陶艺的要素,还有很多无法以文字记录的幻觉,想象一闪而逝。

我国的紫砂陶艺创作如何能在新世纪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和优越感,“向传统学习”固然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而“从传统中走出来”更显得对于创造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里,纠缠不清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在各自错位的基点上必需相互看清对方的弱点。一种是走进传统却始终没有冲出来,在自赏和得意中看不惯一点离经叛道;另一种是脱离文化背景和虚无,带着对传统观念和技术的不屑一顾,把西方艺术观点和方法拿过来生吞活咽。诚然,现代紫砂陶艺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时期,若要赶上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面临着许多突破口。

现代情绪的诱惑吸引着我们也许彻夜难眠,也许一触即得,我们既然有了对于传统敢于评价的勇气,又对于盲目地看中西方陶艺的表情产生过冷静的思考,生活的灿烂和阴暗面虽不时的触动着我们的神经,而艺术创造的规律则需要我们平心静气,不动肝火地体悟社会及至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把传统的解读,西方艺术的热情和冷静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繁杂情绪全部转化为创造的冲动,我们的工作才具有了最朴素的意义。无论如何,创造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唯有创造才使得我们自觉于有意义的生命中。

瓷砖的选择以及清洁技巧


瓷砖的铺贴是装修时比较重点的一个部位。因为家里装修整个地板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然瓷砖也是使用比较频繁的,都可以使用,并且使用的寿命也比较长一些。但是很多人不会知道如何的选择。那么对于瓷砖的选择,我们只知道选择颜色好看,花型漂亮的,却不了解其中关于瓷砖的选择秘密。其实在选择瓷砖时,有一些小窍门,我们了解后,在进行瓷砖的选择,在使用的过程中,再也不会为选择瓷砖不妥当,而后悔。

如何正确为室内装修选择瓷砖?

1、我们每天都要到卧室睡觉,所以卧室的瓷砖可以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并且在颜色方面,可以选择浅一些,有利于睡眠。然后在进行确认瓷砖的规格以及选择瓷砖的品牌,价格,质量等。在瓷砖的环保性能方面,用在卧室里面的瓷砖往往要比用在其他方面的瓷砖要求要高一些,所以环保型瓷砖比较适合用在卧室,对于很多人比较担心的辐射性问题,这类型的瓷砖也能够很好的防御。

2、卫生间是比较潮湿的地方,在使用瓷砖前做好防水,以及卫生间的设计,然后在进行铺贴瓷砖。铺贴的瓷砖可以选择防滑效果好的,可以选择凹凸不平的瓷砖,在以后使用时,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

3、厨房很容易在使用中出现油污,使用凹凸不平的瓷砖不太好打扫,打扫比较麻烦,并且打扫时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可以选择防滑并且平整的瓷砖。

4、客厅是属于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一般接待客人都会在客厅。所以客厅的瓷砖在价格上,可以选择好一些,品牌,不仅仅装修出来的效果比较高档,而且容易打扫,在阴天下雨打扫时,不会出现异味。

瓷砖日常清洁方法?

1、很多人在清洁瓷砖的缝隙时,都会使用钢丝球或者是一些其他坚硬的东西来进行清洗,这样会严重的伤害到瓷砖的亮度,并且长时间的这样打扫卫生,瓷砖表面就不会在出现光泽。

2、在清洗瓷砖时,一些比较顽固的污渍是不能弄掉的,可以选择使用清洁剂,把清洁剂倒在毛巾上,然后毛巾放在瓷砖上,大概30秒的时间,轻轻的一擦就会掉很多,来回擦几次就干净了。

3、说到地板砖,如果不能定期的清理,一些比较顽固的污渍不太好弄,可以使用一些小妙招。清洗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清水以及洗洁精或者肥皂,用肥皂的时候要加少许的氨水和松节油的混合液,这样做会使瓷砖表面变得更加的光洁,如果有茶水或者其他日常生活用品附着在瓷砖上面的话,就要及时的擦干净,可以使用相应的清洁用品清洁干净,砖面出现划痕的话可以涂抹牙膏,用布擦拭可以修复,瓷砖缝隙处要不定期的用去污膏去除污垢。

装修的本身是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但是有很多的猫腻是我们不了解的,特别熟出现的额外支出。当然选择瓷砖是每一个在装修都要经过的一个过程,但是为了装修后的使用,在瓷砖保养中,避免使用坚硬的东西。

关于汝官窑问题的几点思考


汝官窑是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的窑场。它是宋代汝窑最耀眼的核心部分。后世称誉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所谓“汝为魁”,指的就是汝官窑烧制的产品。汝官窑烧造时间短暂,烧成的青瓷产品质地优良,传世品数量极少。加上过去长期没有找到窑址所在地,因此对人们来说,汝官窑一直是个最吸引人的谜团。近十几年来,在陶瓷考古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汝官窑遗址所在,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大规模地考古发掘,揭开了这一沉睡近千年的名窑的神秘面纱,写下了二十世纪陶瓷考古最辉煌的华彩乐章,同时也为新世纪的陶瓷考古吹响起最激荡人心的进军号。

这两年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一批出土的汝官窑瓷器标本,并对有关汝官窑的文献和专家学者们的文章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和思考,下面是我们对汝官窑一些问题的学习心得,写出来就教于专家。

一、关于汝官窑烧造时间的问题

汝官窑在历史上烧造的时间很短,这已是人们的共识,无须多言。但这段时间短到什么程度?专家们说是 20年,最早提出这一要领的是陈万里先生。他认为:从徽宗的崇宁五年(1106年)往上推到哲宗的元祐元年(1086年),在此二十年间大概是宫中用汝州所烧青窑器的时代,冯先铭先生接受了这一说法,并在文章中使用,此后,很多专家写文章谈到汝官窑烧造时间时,都使用了这一观点。

我们很想知道专家们为什么将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定为20年,而且有什么根据将其定在元祐元年至崇宁五年。但专家的答复却很模糊,难以令人信服。冯先铭先生写道:“已故的陈万里先生曾经根据北宋人徐竞《奉使高丽图经》的成书于宣和五年(1123年)以及书中有‘汝州新窑’一语,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元祐(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二十年之间。”我们实在看不出这种推断的合理性。徐竞的书成於徽宗宣和五年,此时书中尚明白地写有“汝州新窑器”,陈先生也认为这就是汝官窑瓷器,为什么他反而又将汝官窑烧造的时间下限提前到1117年前的崇宁五年去了呢?至於为什么要将上限定在元祐元年则没有讲原因,真是令人费解。

关于汝官窑烧造的问题,除徐竞书中记载以外,另两条便是叶寘和陆游的记载。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这两个人都是南宋人,说的是一回事。但陆游讲的离谱了点。因为在北宋时期定器确入过禁中,这是事实。不但定器、钧瓷、建窑瓷、耀州窑瓷都入过禁中,“唯用汝器”的说法肯定是站不住的。但他二人讲的又应该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合理的推测应是:在某个时候,某位大人物(应该是皇帝)认为定瓷不好用,不要再入禁中了。改用汝州烧的青瓷器,那么这位大人物是谁呢?我们算来算去,觉得还是应以徽宗为宜。从性情、学识、艺术教养和爱好来讲,哲宗似乎都不是这块料子。只有徽宗这位风流天子能干得出来。他在位期间,做出了无数此类事情,他通琴棋,精书画,治国无方却善於搞艺术。为整理花园搞花石纲,到了激起农民造反的的程度。因此在宫里用厌了定窑瓷器,换个胃口改用汝州青瓷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另一个我们应注意的情况是:徽宗信奉道教,自封道君皇帝,已到了入迷的程度,道教尚青,对白色的器物不感兴趣。因此他排斥定窑,改命汝州烧青瓷器是合乎情理的。那么他何时下的这个命令?我们没有根据不可妄说,但大致应在他自封道君皇帝以后。根据徐竞书中所述,我们认为汝官窑在宣和五年时还应该在烧造。按以上推断,紧跟着,又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北宋官窑的问题。也是南宋人的顾文荐在《负暄杂录》中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对这条记载,人们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这个官窑就是汝官窑;另一就是在汴京城内设窑,但产品仿汝窑,或者有人干脆觉得这个官窑的工匠设备就是从汝官窑带去的。从此汝官窑就停业了。

我们认为:说北宋官窑就是汝官窑。并非没有道理。顾文荐讲的“京师自置窑”,确实可以理解为京师在汝州自己置办的窑场。如同明清时期京师在景德镇“自置”的官窑一样。这样,就与叶寘“遂命汝州造青窑器”的记载对应上了。同时在时间上是宣(和)政(和)间,正是徽宗“大干”的时候,与徐竞记载的时间也对上了。

即便是徽宗确实在汴京城内置了内窑,工匠设备从汝州运来。按常理来推测,汝官窑也不应会立即倒掉。我们应该看到,整个汝州窑不是从设立汝官窑时才发展起来的。而是因为汝窑北宋后期瓷业生产已很发达,青瓷生产水平已经很高,才被京师看上而“命烧”的。从发掘的材料来看,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是它挤走了定窑。在徽宗时期,经济繁荣,名窑林立,竞争激烈,即便是京师另行置内窑,做为汝州来说,汝官窑这块牌子仍是全国属最硬的,因此仍然会极力保住,决不会停烧的。再之对宗徽来说,他既是个对艺术享乐精益求精的人,又是个多多益善的人。在汝官窑生产期间,他在宫中除使用汝州青器外,尚且还使用钧瓷、建窑瓷等。那么他即使在皇城内自置窑,也决不至于会立即将汝官窑停烧,这样做不符合他的性格。

那么汝官窑究竟何时停烧?我们认为应在靖康事变发生以后。此时北宋王朝覆灭。整个国民经济都遭受毁灭性打击,全部汝州窑的瓷器生产都难以为继了,“汝官窑”这个国字号企业当然也要灰飞烟灭了。

如果我们以上的推测不错。汝官窑从政和年间开始烧造,毁于靖康年间金人的战火,其存在的时间还不到20年,最多只有16年光景!

二、汝官窑的性质问题

对于汝官窑的性质,人们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它就是朝廷置办的官窑,产品专门为宫廷服务;另一种意见认为其与定窑一样,仅承接朝廷定烧,属于民窑。后者的根据有两点:一点是南宋人周辉有《清波杂志》中记载的“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第二点是此次清凉寺村发掘,一些同志参观后认为,发掘面积有限,却挖出那么多座窑炉,感到窑炉较小,与想象中的皇家御窑场规模相差较大,认为是束属私家窑场?

对汝官窑的性质,我们觉得其还应是官窑,不是民窑,在当时,生产此类瓷器的窑炉并不需要很大,不能用窑炉大小来定其官民窑性质,再说,这一群窑炉很集中,生产一样的产品,正可见皇家窑场的规模和档次,通过此次发掘,我们还可以看到出土的瓷片很多。按照北宋晚期的名窑来说,其仅在生产中形成的废品率决不致于如此之高,我们感觉到:这些瓷片都较小,象是被人有意识砸碎的。这就与后来明代官窑的做法有点相象了。周辉是南宋人,其记载汝窑“供御拣退方许出卖”是否可靠尚值得存疑。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就说它是民窑,因为晚到清代乾隆年间,官窑的次品都是可以拣退出卖的。并没有人怀疑乾隆官窑的性质。

还有一点应提及的:在安徽淮北大运河的考古发掘中,河道里出土了一大批北宋时期各种窑口的瓷器,包括有很多民汝窑瓷器,但却没有一件汝官窑瓷器出土,一片都没有!当时大运河是南北方瓷器贸易最主要的水路通道。北方民窑产品依赖这条通道大量南运。许多是为了外销。汝官窑瓷器却不见踪影,说明它不是一般的商品瓷,从而也确定了汝官窑是皇家御用的官窑性质。

三、汝官窑的来龙与去脉问题

前面已有所述:在汝官窑尚未建立之前,汝州一带已有很发达的制瓷业了,其生产青瓷器的水平很高,方能被朝廷看中,这是汝官窑生产的技术来源。但皇帝并不是把一般的汝州青瓷器拿来用,而是要生产指定产品。对于使用青瓷器的徽宗来说,其在宫中选样品自然是非越窑莫属。在五代末至北宋初,吴越小王朝生产的越窑秘色瓷大名鼎鼎。其用这种瓷器对北宋大量进贡以求取和平。到北宋末期,这类贡品已消耗很多,宋徽宗以此为样本让汝官窑生产新产品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我们用五代末至北宋初期吴越国生产的越窑秘色瓷标本与汝官窑青瓷标本对照,发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特别在碗、盘类器物的底足造型上,汝官窑学越窑简直到了亦步亦趋的程度,十分之相像,在很多汝官窑瓷器的釉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越窑的影子,有的釉色是很接近的。只不过两个地方釉料中的成份有所差异,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人力无法控制的,因而造成汝官窑瓷器的釉色终究无法与越窑完全相同,反而异化出新的美丽来,汝窑的天青、天蓝釉色远远超过了越窑釉色的美丽,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我们仍要说:它是学习越窑的结果。

靖康之变后,汝官窑在战火中毁灭了,但随着南宋王朝的建立,朝廷“袭故京遗制”,在杭州又建立新的官窑,新产品以汝官窑瓷器为范本,使得汝窑的制瓷技术和瓷器风格又得以在原来的越窑老家流传下来。这真是风水轮回,转了一个圈又回来了。是历史的巧合吗?我们在南宋官窑-主要是修内司官窑瓷器的身上,又发现了汝官窑瓷器的浓重痕迹。从器物造型到釉色,从釉面的开片到釉内的气泡,我们均可以看到这种血缘关系的踪影,宛如当年汝官窑学习越窑一样,然而也正是同样的原因,南宋官窑学汝官窑却并非全似汝官窑,也发生了变异,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风格,比汝官窑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吧?

四、“芝麻挣钉”、“蟹爪纹”、“寥若星辰”及其它

提起汝官窑瓷器的鉴定特征,大家都会想起著名的“芝麻挣钉”痕、“蟹爪纹”以及釉内气泡“寥若晨星”等特征。

所谓“芝麻挣钉”痕,又有称“芝麻花”的,是存在于汝官窑瓷器底部,因用支钉工具支烧而形成的痕迹。瓷器生产中用支钉支烧的工艺并非自汝窑始,早在六朝隋唐就有这种工艺了。与汝官窑同时代的其它窑场,如耀州窑等也有此种工艺,但为什么只有汝官窑瓷器上的支钉痕才称为“芝麻挣钉”痕呢?这是因为其它窑场的支钉都比较粗大,留下的支钉痕也大,只有汝官窑所使用的支钉比较精巧,因此留下的痕迹小,故以“芝麻”相称。我们认真观察比较了汝官窑瓷器的许多支钉痕后,感到古人给其起名的“芝麻挣钉”不仅是形容其小,还另外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这种支钉痕均略呈椭圆形,确实头如芝麻;二是汝官窑的支烧具为一圆环,支钉竖立在环上,三、五、六个不等,其较尖,制做精细,钉尖与瓷器部接触的面积很小,瓷器烧成后,釉冷却将支钉与瓷器粘在了一起,必须用力拉环具才能将支钉尖与瓷器分开。因此这种痕迹是支钉挣脱后才形成的。我们很佩服古人观察之细微,其起名用字,一个“挣”字传足了神,我们观察这种“挣钉”痕,还发现钉痕的断面颜色都比较白,远较瓷器的胎色白,也比支钉自身的胎料白,我们怀疑汝官窑瓷器在施釉前是否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

所谓“蟹爪纹”,是指象螃蟹爪一样的纹路,它是汝官窑瓷器釉面开片(又称冰裂)造成的。“蟹爪”不是指螃蟹的大腿,更不是其前臂上的两个大钳。蟹爪是指螃蟹的小腿,其光滑、硬直、尖锐。当我们面前摆放着整盘螃蟹时,满眼都会看到这种短而硬直锐利的线条,在放下镜下观察,汝官窑瓷器釉面的开片纹路就是类似这种样子,其线条直折细硬,非常有特色。因此我们认为所谓“蟹爪纹”,就是指汝官窑瓷器釉面上的这种开片纹路。一些古代典籍搞错了,理解为釉面上的沙眼。现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章也这样叙述。我们感到是不妥的。无论如何,瓷器釉面上的沙眼是毛病,凡有沙眼的地方,釉面多晦暗不平整,我们无法将它与蟹爪纹联系起来。其实“蟹爪纹”是一种美丽的开片,是汝官窑瓷赖以为装饰的优点所在,决不会是沙眼之类令人丧气的釉病。我们发现,汝官窑瓷器的釉越是烧制成熟,这种美丽的蟹爪纹越繁密,形成一道风景线。

汝官窑瓷器釉中的气泡,常常可见到大而稀疏者。古人称其为“寥若晨星”,确实很形象。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汝官窑瓷器的釉中气泡并不总是那样疏朗,那样“寥若辰星”。这种现象往往只存在于釉烧得正熟,釉面光亮,釉色天蓝或天青的器物上,其余则常常仍是釉泡密集而小,与其它瓷器的差不多。我们还发现,无论是瓷片还是传世品,汝官窑瓷器的釉很少能烧成内外一样者。一般总是器内的釉色精美,器物背面的釉色差一些,有时甚至相差很多,为何会形成这种状况,希望能得到行家的指点。

中国陶瓷走出国门的战略思考


我国陶瓷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相对低廉的成本使我们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具有—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更有利干我国陶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并且随着我国陶瓷出口贸易的增长,一些进口国为了保护其国内产业不受损害,会对我国出口陶瓷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等方面的问题,国内陶瓷产品出口必须要讲究战略相策略,才能不断开拓陶瓷行业出口的新局面。

首先,要用我们的比较优势去占领国外相对空缺的市场。在建筑卫生陶瓷这—行业中,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德国、瑞士、荷兰。葡萄牙等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企业势力比较强大,需求又趋于饱和的市场上,我国陶瓷企业“走进去”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国内陶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瞄准国外相对空缺的市场,比如俄罗斯、印度、东南亚、中亚、非洲等陶瓷工业比较落后、市场潜力大的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起步,然后逐步向发达国家市场渗透。

其次,要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信息,制定恰当的方案。国际陶瓷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消费习惯的用户对产品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中国陶瓷要想取得走出去的成功,必须事先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国外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社会状况和政治风险等因素,及时获得有关市场活动的各种信息和动态资料,科学的认识、分析、了解市场行情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恰当的“走出去”的方案。

再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目标,来选择“走出去”的地区和经营方式。“走出去”有很多经营方式,是采取技术合作,还是联合开发,是采取到国外办厂,还是到国外寻找代理商,是实行个性经营、特色经营、虚拟经营,还是独资经营、合资经营等等,都要根据自己实力、内外环境条件、目标定位用国外市场需求来灵活决定。像新中潭、新明殊、鹰牌、东鹏、山东皇冠、四川白塔等这样的企业拥有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较强的资金实力,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广泛通畅的销售网络和价格竞争力,拥有较强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与国际接轨的操作能力,就需要到国际上吸收当代新兴技术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在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同时,在国外设立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并注重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向发达国家市场渗透。

第四,注意灵活运用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随着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我国陶瓷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更多的反倾销诉讼,这就需要注意灵活运用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一是国内陶瓷企业要加强团结协作和行业自律,自觉抵制低价出口,在出口策略、出口价格等方面共同进退,遵守共同的底线,防止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和国外的“倾销引诱”,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品牌营销,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知名度,提高产品“身价”,减少和预防反倾销的发生。二是坚持走市场多元化之路。即使是一个非常有前途,是潜力的国外陶瓷市场,也不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过快增长,在开拓国外陶瓷市场时,切不可盲目进入,要做到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在市场开拓的时间、空间和方式等方面灵活掌握,尽量避免某时某地出现的出口业务猛增而导致的反倾销行为。三是要尽量与当地的公司或跨国大公司合作。反倾销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利益对出口实施的制裁行为,因此,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如果能利用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当地的公司或跨国大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适当照顾当地厂商的利益,这样外国厂商由于参加利益分配也就不会参加反倾销的行为。

国内紫砂热的兴起及其思考


宜兴紫砂是民族文化的奇葩,这一特殊的工艺美术产品,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紫砂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热。宜兴紫砂是国之瑰宝。紫砂泥料为宜兴独有,紫砂工艺也为宜兴独有。宜兴紫砂原来是依赖中国的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工艺美术产品,而由于自身的特点,后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紫砂艺术”,成为了造型艺术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紫砂艺术的核心是特殊的泥料材质和“泥片成型法”。紫砂艺术又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它是集金石雕塑、书画诗词于一身,终于成为东方文化的带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品。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紫砂的关注和研究,与时俱进。首先是新闻出版界的关注。关于紫砂研究的专著很多,有有关古代紫砂壶的专著,也有现代紫砂壶的作品专集。如《蒋蓉陶艺》等。

国内外关于宜兴紫砂的报道很多。《人民日报·海外版》、《扬子晚报》、《新民晚报》等经常有报道。介绍新作品,介绍紫砂大师和艺术新人。宜兴还多次举办过国际陶艺研讨会,与国际陶艺家探讨紫砂艺术。美国纽约、底特律等地的华文报纸及有些国际陶艺刊物还陆续刊载关于宜兴紫砂的文章。欧美陶艺家还组团到宜兴来亲自看,亲自做紫砂。他们称之为陶艺的“寻根之旅”。紫砂还“触电”,进入了影视创作。影响比较大的,如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栏目组拍摄的6集紫砂专题片。文艺性的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热播了40集。有关省市的电视台也经常有关于宜兴紫砂的专题介绍播出。国家博物馆和地方博物馆、文化部门,也专门到宜兴征集紫砂藏品。这些既是紫砂文化的魅力,又极大地丰富了紫砂文化。

二.市场热。紫砂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分类分工逐步明朗化。使用紫砂对健康有益,深得人们喜爱,购买的人大量增多。有些产品常常处于热销之中,如紫砂茶壶、紫砂花盆等。过去,紫砂壶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茶叶一起销往国外的。现在的紫砂市场是遍布各地,直到海外。产茶叶的地方肯定有紫砂壶,如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不产茶叶的地方也有紫砂壶,如东北等地。在大都市的工艺品商店,在边疆地区的旅游景区,都可以看到宜兴紫砂的身影。海外市场也逐步扩大。在海外的华人聚居地,或某些商店里也都可以买到宜兴紫砂。在旅游风景区紫砂产品也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旅游工艺品之一。宜兴丁蜀镇作为宜兴紫砂的唯一的产地,市场分工逐步明确。做高档壶的做高档壶,做一般商品壶的做一般商品壶。做花盆、花瓶的就做花盆、花瓶。这样也便于市场批发。这是市场的需要。市场热也为宜兴增加了无限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做壶的人多了,分工明确了,这又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扩大。

国内大型茶叶和紫砂推介会的召开,也促进了展销市场的扩大。上海、广州、大连等地,都召开过茶文化博览会、紫砂展示会、大师作品展览会等,而且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其市场意义十分明显。

三.收藏热。据多家媒体报道,宜兴的一把紫砂壶曾经拍到60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即使这把壶是黄金做成,也卖不到这个价格,但紫砂就能够。巨大的经济利益是激发紫砂收藏热的主要动因之一。人们看到紫砂就像字画古玩一样,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文化收藏是紫砂收藏热的又一大原因。紫砂所具备的文化艺术特点是人们喜爱紫砂的又一理由。国务院有关机构曾多次到宜兴征集定制紫砂作品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国礼”,或者作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设品。国务院办公厅还向制作者颁发收藏证书。国内主要的大博物馆都收藏了宜兴紫砂壶,其中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都收藏了紫砂的传世名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还保管着传世名作“供春壶”。国家文化部和国家博物馆都专门到宜兴征集现代紫砂作品,作为巡回展展品,并永久典藏。大量的是民间收藏。过去一度是港台地区收藏较多,而现在在内地也掀起了紫砂收藏热。看经济实力,有人喜欢名人名作,有人喜欢古代旧壶,有人喜欢文革时期的紫砂壶,有人喜欢紫砂花盆,也有人喜欢当代紫砂陶艺作品。有许多人是分门别类、专题收藏。过去曾经由台湾、香港等地收藏的一些大师名作,也有回流内地的。收藏热可见一斑。现在宜兴的紫砂制品每天源源不断地运销外地,还有许多人直接到宜兴购买。

以上种种,宜兴紫砂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紫砂从业人员大量增多,紫砂作坊或工作室大量增多。新品新作层出不穷。而且近年来的紫砂业有个明显特点,国内比海外热。说明国内市场和购买力已经被逐步调动起来了。形成“紫砂热”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紫砂本身的特点。紫砂壶既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它对人有一种亲近感。人们逐渐对紫砂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紫砂艺术品既可以陈列于殿堂馆舍,又可以把玩摩挲。紫砂与中国茶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够非常容易地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社会上各阶层的人都有爱好宜兴紫砂的理由。

2.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购买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也在提高和发展。他们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在大量增加,而紫砂艺术品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的发展。为人们装扮生活提供了经济实惠而又有艺术品位的最佳选择。

3.新闻媒体及社会宣传力度的加强。紫砂艺术,紫砂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媒体功不可没,仅以电视这种非常普及的强势媒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凡是有艺术鉴赏及收藏投资类节目的电视台,都介绍过宜兴紫砂。有些还不止一二次。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品投资”、“鉴宝”栏目就经常有紫砂出现。经常有紫砂露面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强势媒体格外关注;二是持有紫砂的人也很多。这是紫砂文化的大普及。关于紫砂的各类出版物大量刊行。紫砂艺术和工艺已经被采用为学校关于美学和艺术素质教育的教材,如200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陶娃学紫砂》。国外媒体的介绍,国外陶艺家的推崇也大大增加了紫砂艺术的国际影响。

4.宜兴紫砂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及他们的敬业精神。紫砂工艺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手工工艺。几百年来一直保持手工制作的传统,这也是紫砂的价值之所在。紫砂仍然保留着作坊(工作室)或家庭式工场的生产模式。他们都开动脑筋,尽量生产出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产品。近年来更是竞争激烈。不仅本乡本土的有文化的年轻的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外地人员包括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也到宜兴以紫砂为生。这提高了紫砂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逐步改变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他们热爱紫砂艺术、敬业精神不断强化。

5.全国大推销。宜兴紫砂远销全国乃至世界,与紫砂从业人员辛勤的推销介绍分不开。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甚至边远地区都有紫砂销售点或专卖店或专柜。这既是宣传紫砂文化,又是产品展销。他们的敬业精神表现在“不怕千辛万苦,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走进千家万户”上。他们为了“紫砂热”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进一步兴起的“紫砂热”直接结果是宣传了紫砂文化,促进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进一步促进了紫砂经济的发展。“紫砂热”的兴起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紫砂是宜兴的一张名片,对改善投资环境、地方文化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为使“紫砂热”向更加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文化和经济双赢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在“热”中进行一些“冷思考”。

思考之一:正确处理紫砂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紫砂热它也是有负面影响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紫砂原料矿藏的无序开挖和过度开采。紫砂泥料是紫砂文化的物质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紫砂矿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注意眼前利益,而对紫砂矿进行掠夺式开采,无异于杀鸡取蛋。目前必须从贯彻执行宜兴人大代表关于保护紫砂资源的提案为契机,切实采取措施,保护紫砂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切不因为“紫砂热”而一哄而起。

思考之二:理性地对待目前的价格。目前的紫砂价格比较混乱,高高低低。高价壶达到几十万一把,低的不过几元钱。并是不价格越高越好。紫砂真正地走进具有购买能力的千家万户,才能真正打开广阔的市场。如果只是少数为炫耀自己财富的富裕人物手中的玩物,紫砂艺术必然走上功利和媚俗的死胡同。正确对待价格,有起伏或回落也是正常的。

思考之三:客观地对待紫砂艺术的继承传统和坚持创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传统,紫砂艺术也要兼收并蓄,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真正地永葆艺术的青春。

国内紫砂热的兴起及其冷思考


形成“紫砂热”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紫砂本身的特点:紫砂壶既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它对人有一种亲近感。人们逐渐对紫砂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紫砂艺术品既可以陈列于殿堂馆舍,又可以把玩摩挲。紫砂与中国茶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够非常容易地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社会上各阶层的人都有爱好宜兴紫砂的理由。

2、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购买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也在提高和发展。他们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在大量增加,而紫砂艺术品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的发展。为人们装扮生活提供了经济实惠而又有艺术品位的最佳选择。

3、新闻媒体及社会宣传力度的加强:紫砂艺术,紫砂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媒体功不可没,仅以电视这种非常普及的强势媒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凡是有艺术鉴赏及收藏投资类节目的电视台,都介绍过宜兴紫砂。有些还不止1、2次。如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艺术品投资”栏目就经常有紫砂出现。经常有紫砂露面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强势媒体格外关注;二是持有紫砂的人也很多。这是紫砂文化的大普及。关于紫砂的各类出版物大量刊行。紫砂艺术和工艺已经被采用为学校关于美学和艺术素质教育的教材,如200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陶娃学紫砂》。国外媒体的介绍,国外陶艺家的推崇也大大增加了紫砂艺术的国际影响。

4、宜兴紫砂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及他们的敬业精神:紫砂工艺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手工工艺。几百年来一直保持手工制作的传统,这也是紫砂的价值之所在。紫砂仍然保留着作坊(工作室)或家庭式工场的生产模式。他们都开动脑筋,尽量生产出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产品。近年来更是竞争激烈。不仅本乡本土的有文化的年轻的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外地人员包括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也到宜兴以紫砂为生。这提高了紫砂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逐步改变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他们热爱紫砂艺术,敬业精神不断地强化。

宜兴紫砂是民族文化的奇葩,这一特殊的工艺美术产品,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紫砂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热:紫砂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分类分工逐步明朗化。使用紫砂对健康有益,深得人们喜爱,购买的人大量增多。有些产品常常处于热销之中,如紫砂花盆、紫砂茶壶等。过去,紫砂壶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茶叶一起销往国外的。现在的紫砂市场是遍布各地,直到海外。产茶叶的地方肯定有紫砂壶,如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不产茶叶的地方也有紫砂壶,如东北等地。在大都市的工艺品商店,在边疆地区的旅游景区,都可以看到宜兴紫砂的身影。海外市场也逐步扩大。在海外的华人聚居地,或某些商店里也都可以买到宜兴紫砂。在旅游风景区紫砂产品也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旅游工艺品之一。

宜兴丁蜀镇作为宜兴紫砂的唯一的产地,市场分工逐步明确。做高档壶的做高档壶,做一般商品壶的做一般商品壶。做花盆、花瓶的就做花瓶、花盆。这样也便于市场批发。这是市场的需要。市场热也为宜兴增加了无限商机和就业机会。做壶的人多了,分工明确了,这又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扩大。

国内大型茶叶和紫砂推介会的召开,也促进了展销市场的扩大。广州、上海、大连等地,都召开过茶文化博览会、紫砂展示会、大师作品展览等,而且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其市场意义十分明显。

二、文化热:宜兴紫砂是国之瑰宝。紫砂泥料为宜兴独有,紫砂工艺也为宜兴独有。宜兴紫砂原来是依赖中国的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工艺美术产品,而由于自身的特点,后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紫砂艺术”,成为了造型艺术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紫砂艺术的核心是特殊的泥料材质和“泥片成型法”。紫砂艺术又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它集金石雕塑、书画诗词于一身,终于成为东方文化的带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品。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紫砂的关注和研究,与时俱进。首先是新闻出版界的关注。关于紫砂研究的专著很多,有有关古代紫砂壶的专著,也有现代紫砂壶的作品专集。比较权威的有《中国陶瓷·宜兴紫砂》卷等。还有紫砂从业人员自己的作品专集。如《蒋蓉陶艺》等。

国内外关于宜兴紫砂的报道很多。《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经常有报道。介绍新作品,介绍紫砂大师和艺术新人。宜兴还多次举办过国际陶艺研讨会,与国际陶艺家探讨紫砂艺术。美国纽约、底特律等地的华文报纸及有些国际陶艺刊物还陆续刊载关于宜兴紫砂的文章。欧美陶艺家还组团到宜兴来亲自看,亲自做紫砂。他们称之为陶艺的“寻根之旅”。

紫砂还“触电”,进入了影视创作。影响比较大的,如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栏目组拍摄的6集紫砂专题片。文艺性的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热播了40集。有关省市的电视台也经常有关于宜兴紫砂的专题介绍播出。国家博物馆和地方博物馆、文化部门,也专门到宜兴征集紫砂藏品。这些既是紫砂文化的魅力,又极大地丰富了紫砂文化。

三、收藏热:据多家媒体报道,宜兴的一把紫砂壶曾拍到60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即使这把壶是黄金做成,也卖不到这个价格,但紫砂就能够。巨大的经济利益是激发紫砂收藏热的主要动因之一。人们看到紫砂就像字画古玩一样,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文化收藏是紫砂收藏热的又一原因。紫砂所具备的文化艺术特点是人们喜爱紫砂的又一理由。国务院有关机构曾多次到宜兴征集定制紫砂作品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国礼”,或者作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设品。国务院办公厅还向制作者颁发收藏证书。国内主要的大博物馆都收藏了宜兴紫砂壶,其中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都收藏了紫砂的传世名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还保管着传世名作“供春壶”。国家文化部和国家博物馆都专门到宜兴征集现代紫砂作品,作为巡回展展品,并永久典藏。

大量的是民间收藏。过去一度是港台地区收藏较多,而现在内地也掀起了紫砂收藏热。看经济实力,有人喜欢名人名作,有人喜欢古代旧壶,有人喜欢文革时期的紫砂壶,有人喜欢紫砂花盆,也有人喜欢当代紫砂陶艺作品。有许多人是分门别类、专题收藏。过去曾经由台湾、香港等地收藏的一些大师名作,也有回流内地的。收藏热可见一斑。现在宜兴的紫砂制品每天源源不断地运销外地,还有许多人直接到宜兴购买。

以上种种,宜兴紫砂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紫砂从业人员大量增多,紫砂作坊或工作室大量增多。新品新作层出不穷。而且近年来的紫砂业有个明显特点,国内比海外热。说明国内市场和购买力已经被逐步调动起来了。

全国大推销。宜兴紫砂远销全国乃至世界,与紫砂从业人员辛勤的推销介绍分不开。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甚至边远地区都有紫砂销售点或专卖店或专柜。这既是宣传紫砂文化,又是产品展销。他们的敬业精神表现在“不怕千辛万苦,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走进千家万户”上。他们为了“紫砂热”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进一步兴起的“紫砂热”直接结果是宣传了紫砂文化,促进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进一步促进了紫砂经济的发展。“紫砂热”的兴起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紫砂是宜兴的一张名片,对改善投资环境、地方文化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为“紫砂热”向更加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文化和经济双赢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在“热”中进行一些“冷思考”。

思考之一:客观地对待紫砂艺术的继承传统和坚持创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传统,紫砂艺术也要兼收并蓄,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真正地永葆艺术的青春。

思考之二:理性地对待目前的价格。目前的紫砂价格比较混乱,高高低低。高价壶达到几十万元一把,低的不过几元钱。并不是价格越高越好。紫砂真正地走进具有购买能力的千家万户,才能真正打开广阔的市场。如果只是少数为炫耀自己财富的富裕人物手中的玩物,紫砂艺术必然走上功利和媚俗的死胡同。正确对待价格,有起伏或回落也是正常的。

思考之三:正确处理紫砂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紫砂热它也是有负面影响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紫砂原料矿藏的无序开挖和过度开采。紫砂泥料是紫砂文化的物质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紫砂矿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注意眼前利益,而对紫砂矿进行掠夺式开采,无异于杀鸡取蛋。目前必须从贯彻执行宜兴人大代表关于保护紫砂资源的提案为契机,切实采取措施,保护紫砂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切不因为“紫砂热”而一哄而起。

中国陶瓷装备业的现状和出路


对于中国陶瓷装备的现状我持下述观点。①这些年来中国陶瓷装备的生产发展为传统陶瓷产品的现代工业化生产进程及一举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关键作用是无人敢质疑和挑战的。当代的墙地砖生产线,从原料、粉料加工到抛光,除少数几台进口压机之外,全是国产的;当代的卫生洁具生产,几乎清一色的使用国产装备,使用进口日用瓷装备的微乎其微了;国外许多新兴的陶瓷生产国也逐步从中国进口装备。②原有分布于七大产区的陶机厂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退出或消失,企业和人员都换上新面孔,加工机械、技术、经营、服务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其中不少进入高科技企业行列。③国产装备生产能力基本解决了内需并略有余力搞出口,实用多于满足的赞扬,加工粗糙、寿命、外观质量、性能、必要的配套等等“历史问题”并没有多少改观,君不信,如果有两条生产线摆在眼前,一条是意大利做的,一条是国产的,你一眼就能判别出来这些差距。④陶瓷装备出不了“大老板”,三五个亿的年产值已经很了不起了。

出路往哪里走值得探讨。一个靠产品制造吃饭的行业,过去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都将证明专业装备的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①依靠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带动求发展。例如现在出现了大规格尺寸瓷质板材砖,就会带动新型装备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②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例如方型油缸果真的在压砖机用上,肯定将出现另一种成型局面,并且制品的质量有所提高;③依靠提升和配套开发求发展。例如除铁器的研发如果有突破性的进展,一些被废置的原料将被用上,现有的产品并非尽善尽美,可以通过提升产生新型产品。④依靠产业的延伸求发展。例如开发除尘、防污、环保产品。⑤从国家的产业政策找到新的发展思路。例如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环保、节约,研制低质原料的综合利用必将需要一批配套装备。⑥提高陶瓷装备的价值和价格是必要的,当前陶瓷装备的利润空间太小(一般为3-10%以内),严重的制约着对产品研发、质量提高的支撑力。

对保靖陶瓷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保靖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陶瓷产业,陶瓷产业现已成为保靖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保靖县陶瓷产业群带的形成,由于没有行业商会的规范管理,政府也没有完善配套的相关政策,加之部分陶瓷企业老板经营短期化行为突出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保靖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保靖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陶瓷资源,据省地质矿产部门和山东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实地勘察探明,仅保靖野竹坪乡境内紫砂陶土储量亿吨以上,县境内高岭土、镁质粘土及石英砂等陶瓷原料储量也在1000万吨以上,经十几年来的实际生产应用,其品位优良,大有开发利用价值,前景广阔。

保靖县陶瓷生产企业已由1994年的3家发展到目前的9家,陶瓷酒瓶年综合设计生产能力由1994年300余万件发展到现在的8500万件左右,从业人员由1994年的不足400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人,上缴税收由1994年的3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1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保靖县陶瓷产业已具雏形,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包装容器生产基地,其产品已遍及全国各地,但随着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所面临的很多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凸现,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思想观念滞后,市场信息不灵,营销不畅,缺乏前瞻性;二是政府在陶瓷产业方面的造势氛围不浓,没有出台与陶瓷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配套的相关政策;三是生产要素滞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保靖陶瓷企业整体工艺技术偏低、产品结构单一且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设备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附加值低、真正懂行懂管理的人才缺乏;五是部分企业老板经营短期化行为严重;六是企业受资金“瓶颈”制约,开发新产品、投资上新线、购买现代化设备等缺乏资金,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七是没有行业商会的规范管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无序状态。

三、发展对策

(一)统一思想,大力营造陶瓷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保靖县陶瓷产业目前已成为保靖县除冶金、电力以外的第三大工业产业,并有发展为保靖县第一大工业产业之趋势。要真正做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一班人思想有陶瓷业、工作议陶瓷业、措施抓陶瓷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保靖陶瓷业的知名度和提升陶瓷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保靖县真正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名副其实的酒类陶瓷包装瓶生产基地。

(二)充分发挥陶瓷商会作用,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意识。及时广泛地收集包装陶瓷市场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决策和发布,提高企业市场发展的预测能力;其次是组建健全灵活、高效辐射强的营销网络队伍;再次是向外推介会员单位陶瓷产品,组织陶瓷产品展销会和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外引内联,从而改变企业各自为政,竞价销售,无序竞争现状。

(三)整合重组陶瓷企业,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着力扶持一个或多个能带动保靖陶瓷工业发展与升级的龙头企业,条件成熟时,组建一个股份制陶瓷企业集团,带动保靖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走高附加值品牌发展之路,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保靖陶瓷产业,全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

(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陶瓷产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一是要制定相应的产业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引导和主导作用,扶优扶强。二是要制定和落实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和标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三是要制定和落实执行统一的劳动用工政策;四是要制定和落实执行统一的产品市场准入政策;五是要制定落实相应的金融政策。

(五)弘扬陶瓷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保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浑厚。据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省、州、县三级考古工作者在四方城迁陵古址发掘出土的陶瓷表明,被史书称为“蛮荒”之地的保靖县,远古时已有高度发达的陶瓷文化。保靖陶瓷产业应在继承和吸收古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现代企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现有作坊式、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产品的销路,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无形资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对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