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 导航 >

从“真假曹操墓事件”到“文物造假”的思考(一)

从“真假曹操墓事件”到“文物造假”的思考(一)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造假瓷器鉴别知识 一般的瓷砖

2020-09-12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文物造假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链

河南安阳“真假曹操墓事件”最近又起波澜,一位河北籍学者闫沛东惊曝曹操墓事件其实是个“弥天大谎”,所有发掘文物都系当地事先伪造埋入墓穴,并称掌握了录音等一手证据。此事一出,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将曹操墓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姑且抛开曹操墓本身真假问题不谈,中国假文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收藏热潮的兴起,假文物制造在全国“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假文物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全国各大文物市场,造成假货泛滥,收藏业遭遇诚信危机。由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揭示中国假文物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文物造假形成产业化

“其实文物造假、高仿在中国是自古有之的一个产业,但是不可否认从历史上来看,当今社会是文物造假、高仿最为鼎盛的时期。”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李彦君向记者忧心忡忡地表示。

长期从事假文物产业研究的李彦君发现,北京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假文物集散中心,在北京程田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如今就算行内人也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被“栩栩如生”的假文物骗过法眼。“我遇到太多的案例了,我的一个朋友几十年间耗费近百万元收集了一屋子藏品,结果竟然没几件真品。”

实际上,在文物出土大省河南,假文物和高仿文物已经悄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的甚至成为了当地主要的财政支柱。目前已形成了以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禹州神垕镇、南阳镇平县三地为中心的文物仿造产业,而且各具特色。唐三彩、古钧瓷、古玉都是当地最为常见的仿造文物。

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有媒体记者在暗访时了解到,一个村子就有几十家农户在仿制各类“文物”。有的农家院落密密麻麻散放着各种各样的成品和半成品的仿制瓷器,而且媒体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从古至今各类瓷器竟然一应俱全,而且其“做旧”手法多种多样,最后成型的仿制文物惟妙惟肖,普通收藏者根本无法辨别其真伪。而且,与相对低水平的仿制相比,当地更是存在着一批以高仿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据了解,这些技术水平高超的高仿艺人现在已经能完全仿制出就连专家都无法分辨的“文物”了。

“无论是高仿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仿制,我们都可以把其统称为文物造假。”李彦君对记者说道,“因为中国并没有专门针对文物仿制的法律,这就造成了你贩卖真文物可以法律制裁,而你仿制文物反而合法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文物仿制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这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现在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俨然成为收藏市场新的吸金器。

假文物生产全国“遍地开花”

其实不仅仅是河南,全国各地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物仿制基地。李彦君向记者列举了部分案例:全国90%的仿制红山玉产于辽宁地区;仿制良渚玉大部分产于江浙一带;仿制齐家文化玉器则主要集中于甘肃;战国、汉代玉器则是河南、安徽、徐州地区最盛。

“现在文物仿造具有很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果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文物出土当地就是文物仿制最为兴盛的地区。”李彦君说道,“部分是因为传统工艺的流传,部分也是因为只有当地才能够产出相应的文物原料,例如辽宁锦州及岫岩满族自治县仿高古玉很出名,因为当地稀有的玉石资源就是高古玉本身的原料”。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从“剽窃”到“抢劫”


中国景德镇是千百年来举世闻名的瓷都,无论是汉唐的兴起,还是两宋的繁荣;无论是元代的精进,还是明朝的鼎盛;无论是清朝的起落,还是民国的萧条……景德镇在中国瓷都的地位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因为瓷都景德镇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封的;也不是凭关系、凭金钱弄来的。瓷都景德镇是制瓷历史形成的。自然条件形成的,是对世界陶瓷文化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形成的。今年年初,广东有一家杂志登了一篇题为《潮州正在走向中国瓷都》的报道,当时笔者就感到是个“阴谋”。因为有的杂志只要给钱,任何狗皮膏药都可以报道。好一个“正在走向”,就是从剽窃到抢劫的潜台词。只要真正从事陶瓷研究与制作的人都知道,潮州瓷是低温瓷。低温瓷表面光滑,色彩鲜艳,质地不坚,化学毒质难除,天长日久就容易褪色,而购买了潮州瓷的人误以为是景德镇的瓷器,经过使用几年后,便认为景德镇的瓷器“落后”了。低温瓷与高温瓷犹如黄铜与真金。景德镇瓷器经过1250℃至1350℃的高温烧炼,成瓷后历经千年而不变色,俗语所说的“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指的就是景德镇瓷质的坚硬和做事的绝招。而潮州瓷要烧到1300度恐怕会熔为一团废物。从严格的意义来讲,潮州瓷不能算瓷,只能是陶。果然不出笔者所料,今年4月,一家陶瓷协会竟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的光荣称号。潮州市政府也乘机进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些不明真相的记者也在大小媒体上竟相报道,一时间沸沸扬扬,好不热闹……潮州封都的理由是陶瓷年销售额达100多亿(这个数字暂且算是真的),而年销售额才几十个亿(不完全统计),只有潮州的零头数。数字果真是封都的“理由”吗?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一生写诗4万多首,文通字顺,是绝对的高产作者,可他老人家在历史上连个诗人的称号也没有,而宋代潘大临仅靠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而流芳千古。当年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在长征路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而张国焘的红四军数量四倍于中央红军,组成新的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主席仍然是毛主席,中国革命的红都永远是江西瑞金。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无论是人口、地域、经济总量、经济发展的辐射力都比北京要多、要大、要强,上海为什么不能称首都呢?再说深圳GDP增长为13.7%,20多年居全国第一,深圳还是国际花园型城市,气候宜人,风光优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深圳为什么也不能称首都呢?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而纽约、华盛顿、莫斯科等许多大城市都比维也纳大,艺术家也更多,为什么不能封音乐之都呢?巴黎是世界的油画之都,而中国的艺术院校,油画人才都比巴黎多得多,为什么不能称油画之都呢……中国有句名言,宁啃仙桃一口,不要烂桔十筐。如果一个作家每天都在制造语言垃圾,他还是作家吗?而孟郊“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才是真正的呕心沥血啊!潮州封都假若硬要以数字作为“理由”的话,那就要用精品数字,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绝大多数都以收藏景德镇的名瓷古瓷为幸事,有的以景德镇精品瓷作为镇馆之宝。北京故宫博物院95%以上的国宝级精品瓷是出自景德镇的,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的出口量都占全国陶瓷的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多。历年来,各种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大型活动,绝大多数的首选礼品都是景德镇名瓷。许多外国首脑指名要的就是景德镇名瓷。中外具有魅力和实力的收藏家96%以上都以收藏景德镇精品艺术瓷为荣耀。有的不惜倾囊购置景德镇名家的孤品、绝品。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有37位,景德镇就占12位。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各地产瓷区都有高薪挖掘景德镇瓷艺人才的现象,而潮州高薪掠夺人才尤为突出。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为此感到自豪,景德镇毕竟是陶瓷艺术人才辈出的瓷都,作为中国人,景德镇的陶艺人才为中国陶瓷业的繁荣作贡献是理所当然的。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还养一方物。景德镇的陶艺人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将潮州的瓷土和水在潮州的地方和气候中制出与景德镇相媲美的瓷器来,犹如广东茂名的荔枝不能在景德镇栽培,山东烟台的苹果也无法在潮州结果,茅台酒得益于茅台水,景德镇是“水土宜陶”啊!潮州瓷抢人才行不通,便转为抢市场,以低价抢市场。潮州是低温瓷,成本低,表面好看,顾客常常误以为“价廉物美”。值得钦佩的是潮州人非常团结、刻苦、务实、他们干任何事情都抱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在潮州看不到景德镇瓷器,在景德镇就能看到潮州瓷器,有的潮州瓷甚至贴上了景德镇的标签,潮州瓷抢市场的手段可谓“高明”。而迂腐的景德镇人在当今信息社会,在市场竞争你死我活的年代,还在用稻草包装陶瓷精品,还在坚守“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格言,还在麻木不仁地任人宰割……潮州封都使笔者想起了1996年在深圳国展中心举办的一次国际酒类产品及包装设计展览会。那次展览会只有区区40多家参展商,国外的酒厂只有两家中国代理商参展,茅台、五粮液等真正的名酒都未参展,那一次就有人嘲笑说:如果用一只美丽的酒瓶装一泡尿进去,交钱就能评上金奖……潮州封都的事已闹了半年多了,但历史的丰碑、人们的口碑决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可以随便封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从来就没有得过什么文学奖,齐白石、蒲松龄都是考场名落孙山的人,可谁也无法否定他们大诗人、大文豪的地位。西部歌王王洛宾到死连个职称都没有,又有谁能否定他的歌王的地位?打球要有裁判,做事要有游戏规则,潮州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瓷都,哪一天就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来个电视现场演播,看谁的瓷土能烧制1300℃以上,真金不怕火来炼嘛!

从“官哥不分”到“官哥同一”


提起宋代五大名窑,都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官、哥、汝、钧、定”确实是陶瓷史上的一段辉煌,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尤其是收藏者来说真是津津乐道,备加喜爱。

可是人们对五大名窑的历史还是知道的不多,且存在许多悬案,例如北宋的汝窑在哪里?南宋有没有汝窑?哥窑的窑址在何处?官窑应该指哪个窑?……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一,官哥不分从何而来

无论从文献上、书刊上还是图录上看,都有官哥不分的现象。如图录或权威刊物或专门论述或拍卖图集上都会出现官窑器当哥窑器介绍或把哥窑图片指作官窑瓷,这样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非常多。

从文献上更是如此。诸如明人的《遵生八笺》中就有“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缮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明人早就没有把官、哥两器分得开,当今人更难区别了。

在陈德富《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一书中也是这样论述,“北宋官窑,在我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省博物院……收藏有一批青瓷,基本特征是釉色粉青为主,大开片,部分‘铁足’”。在李辉柄的《宋代官窑瓷器》一书中把传世哥窑特征描述成:“土脉细润,制作精细,釉色青,有深浅不同,有带粉红者,色浓者深如粉红。色淡者浅如米黄,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蟹爪纹,与紫口铁足。”从以上这些描述中其特征体现为有的是官窑特征,有的又是指哥窑。没有严格的区别,使读者很易混淆。笔者认为要搞清“官哥不分”问题首先要把官窑、哥窑的窑址搞清楚。

二、官窑与哥窑各在何处

官、哥、汝、钧、定是五大名窑,各自成体系的吗?

笔者有些怀疑!研究人员到今天没有发现汝窑的窑址。而且把汝窑定名为“官汝窑”。这个“官汝窑”的出现使我对“官”字产生了疑惑。我想知道“官窑”这个“官”字是指独立的窑名——叫“官窑”,还是泛指为官家生产瓷品的都叫“官窑”。如果是前者,有独立的窑名叫“官窑”,那五大名窑是并存的,如果是后者,无论你汝、钧、定都可以加个“官”字来称呼,那么五大名窑可能只应称四大名窑了。

如果非要认为是五大名窑那就必须找出官、哥、汝窑的窑址。

事实上要找到哥窑和汝窑的窑址都很难了。

又从许多研究者的文献中得知,人们目前只能知道官汝窑在汴京,但还是找不到窑址。南宋有没有汝窑?笔者不敢断定,但可以肯定南宋的汝瓷远比北宋的多得多。哥瓷传世品也不少,从这些数量来看,哥窑只可能在南宋。所以这些问题必须找出答案,且应该有个答案。

从李辉柄研究的结论“南宋官窑在郊坛下,传世哥窑是修内司”。这一点笔者基本上是认可的,起码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三、官窑与哥窑瓷品还是有它各自的特征

笔者认为要搞清问题的关键是先必须划清官瓷与哥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还要搞清这些瓷品的窑口和产地的问题。的确是官瓷与哥瓷有好多相似之处,有时让人难以区别。笔者认为其特征仍然存在。区别它的问题还不困难,尽管大多数是有共同点,如胎质、胎色、釉色和工艺造型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笔者认为主要区分点有三个方面:1、釉色官瓷是以粉青为主,同时有蜜蜡、虾青等色,而哥釉也以粉青为主,同时有月白、炒米黄和鳝血(红色)纹。鳝血纹是极少的一种哥瓷。最近北京一收藏家严宝兴先生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人说其着色是人工造的。此说法不对!严先生做了一个破坏性试验,即将一件完整的哥瓷,从底部打下一块瓷胎,当瓷胎破裂之初胎色是白的,没过多久白色胎见空气变红了,与鳝血纹一样颜色。此怪现象说明鳝血绝不是人工做的,而是自然形成,是胎土中的独有成分所决定的。

2、在开片方面官、哥瓷各有特点,官瓷是蟹爪纹,蟹爪纹是极细的丝状纹,且隐隐若现;而哥瓷开片是“金丝铁线”,铁线是很粗的黑色纹,金丝则为黄色细纹,自然形成。

3、“紫口铁足”是釉薄造成的,可有可无不是以此为区分要点。但是釉质各有不同,官釉光泽好,有玻璃质感。哥釉则为玉质感,不光亮,有时有如面容渗出微微汗水的状态,以上三方面倒是很重要的。

四、何处觅“哥窑”

“哥窑”即“官窑”。

人们都听说南宋有章生一和章生二。生一为哥,生二为弟,因而章生一主哥窑,章生二主弟窑(即龙泉窑)。

哥窑在何处至今未见发现,也很少人提到它。仅有李辉柄先生论述过:“修内司窑即传世哥窑”。此论很有参考价值,但为何没有人称它“哥窑”呢?笔者推测,南宋迁都临安府时需用祭器量大,故急忙“袭故京遗志”在临安附近建立官窑,名曰修内司窑。当以烧制汝瓷为主,后由于某些原因弃修内司窑再建郊坛下窑。修内司窑应为当时正统的“官窑”专烧官瓷(征集了许多名匠同时开发哥窑、汝瓷……)所以更能说明南宋时没有“汝窑”也不见“哥窑”,且有大量的汝瓷、哥瓷面世。这些难以解释的矛盾问题,只能用李辉柄的话来回答“修内司窑即传世哥窑。”也就证明了哥窑、汝窑都在修内司窑同一处窑址。也许是一窑烧多个品种,实质上南宋除景德镇外烧宫廷用瓷的只有“修内司官窑”一家,并不独立存在一处“哥窑”,当然也就找不到哥窑窑址了。

如果这样推论成立的话,宋朝“五大名窑”之说应当改称“五大名瓷”较为妥当,因为实质上只有官、汝、均、定四大窑口,而瓷的名品才是官、哥、汝、均、定五大类别。

景德镇陶瓷从72到1的转变


每年,全球瞩目的拍卖行的高价珍品,必有出自景德镇的官窑瓷器,这些没有个人名款、甚至很多连底款都没有的器物,以现代人最为在意的方式——价格,来使这个一千年来,始终是中国制瓷中心的城市蒙羞。

同样让景德镇感到惭愧的,是瓷都的称号让位于佛山、德化,大量的卫浴、瓷砖、盘碗盏碟占据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超市货架;而讲究品位的人,爱上了唐山的骨灰瓷;在传统的影响下,喝茶的痴迷于宜兴紫砂泥料的养成变化。说起景德镇,人们的心里想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的故事。景德镇像欧洲一样老了,再也不能引领陶瓷消费潮流,继续成为全世界爱瓷者的朝圣地。祖宗的饭好吃,倒是从樊家井流出的仿古瓷器,占据了各地古董店的半壁江山。我曾在广州一个古董店,很诚恳地问老板,有没有比较好的仿古作品可以出售,他指着一地的元青花,很认真的告诉我,我没有新东西,都是老的。另外,不止有一个人问我,你所给我看的这个瓷器,和街心公园扯着“景德镇陶瓷精品大卖”里的东西比,有什么区别?南京某陶瓷艺廊曾在某艺术馆做当代陶瓷名品的展览,我有幸参观,只见到在一堆灌浆坯的器物当中,几尊佛教主题塑像有些鹤立鸡群,艳丽穷工,让我徒生“膜拜”之意。在景德镇,市中心的陶瓷大世界对面的莲社北路上,有专门给外地人开的各家陶瓷店,“大师”作品在此汇集,这些恐怕就是人们眼中的景德镇。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作为丝绸之路的最大宗产品,陶瓷的工序是复杂的。正因为国外在仿制陶瓷时,从泥料、成型、装饰、釉料、烧成等诸多环节中都存在着技术瓶颈,迟迟不能突破,景德镇才能独立鳌头数百年。景德镇很早就成为手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典范,陶瓷生产上下各环节都单独成为产业,并互不侵犯,甚至互不了解。在以乡土宗亲为人际关系纽带的时代,景德镇本地及周边府县的工人们,很自然地围绕着陶瓷生产,形成了不同的行会组织。陶瓷以手相传递,行业相对自我封闭,拉坯者不利坯,利坯者不会去抢挑坯的生意,青花五彩,各有能工巧手。国外消费者的订单,随洋流和海风而来,趋水路经昌江直达景德镇。和今天的中国生产ipad和牛仔裤不同,那个时代,景德镇占据的是利润的上游,景德镇是被山寨的对象。而在我看来,最大的不同,如今我们被卷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艺术品被复制的时代。当年则是手工时代的大生产,尽管也会采用先进的水力机械来进行碎矿、制釉,但机器尚未使人一蹶不振地忙于应付,生产还是以人为中心,所有的陶瓷制品,自然地带上了人的温度。

工业时代只会使需要的人手更少:在德化,先进的机械制坯,只要把泥料放入置料口,加工好的瓷坯就会源源不断的产出,极大地节约成本。在佛山,庞大的车间有自动的机械喷淋釉水,马桶成品如山堆积。GDP的时代,手多必败。

面对72双手在当代陶瓷产业中的失败,景德镇也往往推举出另1双手来——“大师”之手和“陶艺”之手。在当今的体制中,“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是能搅动市场的两只大手,不谙艺术之人,往往被名号所迷惑,以为由政府部委评出的大师,必出精品,也一定“值钱”。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是严谨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却在去年录入了景德镇的书记,一时坊间热议不表。依附于这两大师之下者,则有门徒若干等,又各成其师。以下统称“大师”们。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不少“大师”其实只能承担72双手中的一双或几双手的功能,而更多的“大师”其实默默无闻——可曾有国家评出拉坯大师和装坯大师或装窑、烧窑大师呢?

因为按照正统的观念,陶瓷的装饰部分——绘画装饰、色釉装饰、雕塑装饰等,更接近或等于学院中的“美术”相关范畴,而其他部分,练泥、补水、拉坯或利坯,则是一种低附加值的苦力劳动。这些从业者,只能被称之为“师傅”。如同我们在面对一副书画时,并不去关注纸墨的作者一样。然而陶瓷并非书画,陶瓷对器形、材质、装饰、烧成的要求是相等的,其中任何一项成为短板,意味着全面失败。况且陶瓷有着不同于书画的语言和表现力,又有着书画不具备的平民特性——自有陶瓷始,主要承担的还是器皿的功能。历史上被创造出来的陶瓷实用器皿,却往往在博物馆,享受着和那些署名的大艺术家作品同列的地位。以景德镇为例,一件宋代的湖田小粉盒上体现出的迷人魅力,带给人的艺术享受,要远高于某些当代“大师”的“作品”。宋代小粉盒的艺术力量,正是这些不知名的“手”共同创造的结果。

将陶瓷美术化的倾向和市场一起共同造就了景德镇目前之怪现状:以美术凌驾于陶瓷工艺之上,又尤以绘画当作陶瓷语言的最高表达。一部分陶瓷创作脱离实用的需要,被仅仅当作是瓷画和昂贵的陈设,而体制养成的“大师”辈出,模仿和不思进取成为主流。玄乎其神的炒作、自以为是的派头,让人摸不着门道的价格,都硬生生地阻断了普通人和工艺之美相逢的可能;另一方面,大批量的作坊学徒工陶瓷横行,贴花、灌浆,瓷器被像牛仔裤一样地大量生产出来,同样失去了昔日景德镇陶瓷最可贵的工艺特性,变得面目全非,消费者则面对一堆粗制滥造的器物失去辨别力。

不过,并不至于对景德镇彻底失望。想了解景德镇,你可以到昌江广场去。新修的路面虽然坑坑洼洼,却可以轻易地走到景德镇正在变化中的三个地点:老厂、雕塑瓷厂、陶阳新村,这三个地点实际是由两个中心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告诉你,这三处地方汇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艺作家,你不要觉得惊讶。而景德镇的将来,并不是要去生产廉价的瓷器,而是维系于陶手的手上。所以尽管在GDP上无法和佛山德化抗衡,景德镇却不会永远堕落下去。救赎景德镇者,一是景德镇自身深厚的传统工艺和文化积淀,二是中国陶艺的渐兴,三是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

对中国人来说,陶艺还是新的,只是中国享有瓷器之国的美誉,国人对陶艺的了解,普遍还在于小朋友课余捏泥巴。景德镇其实也不是了解陶艺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老师们,虽然不乏陶艺家,却始终是在学校和学术的圈子中做陶艺,作为舶来品的艺术门类,油画进入中国一百多年,尚不能成大气候,何况陶艺这个小兄弟呢。如果说景德镇传统陶瓷是过手七十二,那么,纯粹的陶艺,就真的似乎是一,陶艺更多的属于个人的创作,从练泥、拉坯、修坯、装饰、配釉、罩釉、烧制,一个人负责到底。至于艾未未在景德镇定做1亿颗陶瓷葵花籽,烧成后运到伦敦铺开就展览,展览就大卖的“当代艺术”,连景德镇陶手都觉得震惊——那是艾未未啊。

更多的人是亲自到景德镇来做陶艺,除了景德镇陶院的师生,八大美院的陶艺学生都有在景德镇做工作室,央美的坐着Z67离开文化的首都北京,在陶艺的首都景德镇成立Z67工作室;国美的工笔高手,静悄悄地在新厂的民宅里画宋代的花鸟和人物,不过这次,他们不要绢或纸了;鲁美的姑娘们,做出青花的项坠、青釉镂空的首饰,满足自己的美,才能把美传递给其他人。牛人李飞的壶经常出现在好几家店里,这个对青釉和壶型深有研究的年轻陶艺家是内蒙人也是景德镇人……

景德镇的再度国际化,已经不是外国传教士来偷师,而是来创作、展览和交流。香港的乐天陶社,在倒闭的国营雕塑瓷厂租下旧厂房,接待来自全世界的陶艺家来访问或者驻场创作,在乐天,一个叫Dryden的美国陶作家,壶越做越小了——他开始喝中国的功夫茶,他的壶是我用过的最好用的壶,用才能明确需要,符合需要的美是体贴人心的真美。兔年,Dryden和所有的陶手一起,参加乐天陶社的年度生肖陶艺展——“一人一兔”展,他自己拉坯的盘子上,画的兔子在追逐逃跑的胡萝卜。从Dryden的作品中,我看出,“景德镇国际化”这个词的真意,就是在景德镇的世界陶艺家做出新的景德镇陶瓷。

每周六,年轻的陶艺家们到雕塑瓷厂乐天陶社门口摆地摊,把自己学习中的作品交换成生活费,慢慢的人气汇拢,乐天接手改名为“乐天周六创意市集”,在乐天的扶持和推动下,这里成为了中国陶艺的创作和交易中心。而除了周六,围绕乐天开的小店也别有风情,“山石”的王平来自绍兴,他阶段性的制作重点是酒具,如今老酒要新瓶来装;蝉工坊是小蕾和志权,小蕾是从河北燕山大学来的“景漂”,大学教师家庭成长的她,做出的日用器皿有着宁静而鲜艳的气息;乐天的老板当然是陶艺家,年轻的陶手提到郑祎,再玩世不恭的都会流露出敬意……

我是不是可以把景德镇比作昔日的圆明园和宋庄?相似处或者仅限于艺术,不同处却更多,因西画的语言全来自西方,叙述方式亦不少是翻版,再者油画本身是纯粹的美术;陶艺同为舶来品,其语言却几乎都能在景德镇的传统中找到,现在的景德镇陶艺,正是在传统的72手基础上进行的1手创作,优势不言自明。日本陶艺自民艺运动后得到迅猛发展,才会在世界享有盛誉,景德镇陶艺唯一的不明朗处,恐怕就是没有它的栗宪庭和柳宗悦。

从清代瓷器底部如何来鉴别真假


清代瓷器在收藏价格上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就要特别的注意进行真假的鉴别,以避免购买到假品导致出现金钱损失,在鉴别的时候有多种的方式,其中通过清代瓷器底部鉴别法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

1、观察底足的露胎

从露胎处我们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到瓷器的胎骨老化和具体的自然磨损情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正品的话,在露胎骨方面都是会更加的干燥一些,但是如果是仿品的话就有很大的不同,会显得更加的轻滑或坚腻。

2、老的底足状态自然

如果是正品清代瓷器的话,在底足的老旧程度上是非常自然的,有的时候会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的问题而出现风化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在底部形成各种不同的小孔洞,但是所有的孔洞所展现出来的都是十分自然的状态,而且会更加的干燥,有过渡的脏,而不是所有的脏都是相同的。如果是太过整齐,或者是直接用水就能够洗掉的脏就是现代仿品了。

3、跳刀痕不自然

古人为了避免瓷器和匣钵出现粘连的情况,所以就会在匣钵处加上一层窑沾,但是还是会有部分的老清代瓷器底部出现粘砂的问题,如果是现代仿品的话,通常情况下都是会在底部撒上石英砂或者硼砂,所以如果我们有看到这两种物质出现在瓷器的底部位置上,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个假冒产品了。

4、火石红,

清代之前的瓷器由于工艺方面的原因使得往往会出现火石红,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明代景德镇窑口中所出现的瓷器的火石红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而到了清代瓷器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情况,更多的展现出来的是浅浅的黄溢,如果说底部没有这种情况的话,就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仿冒的了,通过这点能够很好的进行清代瓷器真假的鉴别。

从清代瓷器底部我们能够很好的来进行判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底部浅浅的黄溢上,一定要是由内而外发出来的,而不是说只流于表面,而且火石红在经过了时间的氧化之后会呈现出很强的滋润感,不会出现太过于干燥的情况,在过渡方面也是会更加的自然,在阳光的照射下往往是呈现出若隐若现的五彩的颜色。

清代瓷器精品价格参考:

1:清料彩青山水纹碗,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乾隆年制”款。

2:清雍正青花牡丹菊纹盘,尺寸:直径20.9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3:清18世纪天蓝釉地粉彩「福耋图」菊瓣式盏托,尺寸:直径18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0.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此盏托以天蓝釉地上绘艳丽的粉彩蝠碟纹蝶菊纹图案、取其“福寿”及“福耋绵绵”之吉祥寓意,亦与菊瓣装之器形相合匹配。这种造型和纹饰组合的瓷器作例,绝无仅有,完全一致相同者暂未得见。它似是受前朝漆器盏托所启思创烧。如一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的南宋朱漆伦花盏托及德川美术馆所藏之南宋朱漆葵花形盏托,为后者只盘身成花棱状、盏及足圈仍为圆形。“蝶”与“瓞”同音、瓞着、及小瓜。在蔓藤延绵不断下生出小瓜、故曰“瓜瓞绵绵”,加以瓜多籽,寓意子嗣繁盛,代代承传。“蝶”亦可喻“耋”、及九十高寿。“蝠”取“幅”之谐音,与象征长寿的“菊花”寓意“福寿连延”及“耄耋长寿”等祥瑞祝福。引自诗经“绵绵瓜瓞”之句,是清代及受欢迎的吉祥寓意之一。

4:清雍正斗彩花鸟纹杯,尺寸:直径8.2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清乾隆青花花卉纹长颈瓶,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600,000 ~ 1,000,000,成交价: RMB 2,128,000 ,成交时间:2010.07.25,拍卖公司:四川嘉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造型俊俏挺拔,直口丰肩,旧称“蒲棰瓶”,或因形近而得名。全身纹饰繁密,层次丰富,口沿绘卷草纹,其下绘以三组折枝牡丹纹;肩部分绘卷草纹与覆莲纹装饰;折肩以下高凸,绘有缠枝花卉纹与腹部下缘的缠枝花卉纹相应,腹部突起十组开光,内绘各式折枝花卉纹,颇见永宣遗韵。圈足处亦绘卷草纹,与口沿、肩部的卷草纹上下呼应。以本品纹饰之特色与绘画摹求之效果,其蓝本显然是来自永宣窑器,然以现今所存永宣御物未见此造型,与之相近者惟有永宣青花直身水注,疑似由此化裁而成。现存实物所知,本品造型应为乾隆朝所新创,与之相同者尚见数例,如南京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香港怀海堂皆有收藏。

6:清斗彩团菊纹盖罐(一对),尺寸:高12.5厘米,估价:RMB 90,000 ~ 100,000,成交价: RMB 2,070,000 ,成交时间:2015.05.1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据《乾隆记事档》记载,乾隆九年御窑厂曾仿制明代成化官窑天字罐,此即其中之一。拍品盖顶饰团花纹,盖壁绘缠枝莲纹,器身上部与下部均装饰如意纹,中间则为菊花文与缠枝莲纹相间,青花双钩纤细流畅,以粉彩填色,美艳动人,成对传世更显珍贵。

7:清·雍正斗彩红蝠花果寿山福海碗,尺寸:直径14.5厘米,估价:RMB 7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2,072,000 ,成交时间:2011.06.25,拍卖公司:上海新华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春季古玩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楷书六字款。

敞口,弧腹,圈足。胎质细实,釉质莹净。碗沿内、外青花双线为边饰,碗心斗彩绘海水山石,崖上绘一株横悬桃树,树上结硕桃九枚,五只红蝠穿飞其间,寓意“寿山福海”。外壁绘四组折枝花果,果上书篆文团“寿”,花果间复绘四组八只红蝠,寓意“鸿福齐寿”。器制精巧端秀,画笔美轮美奂,色彩柔和悦目。此作当为雍正期宫内寿庆时之定烧器物,且全美品相,弥足珍贵。

8:清康熙斗彩花草团鹤纹碗,尺寸:直径15厘米,估价:HKD 45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1,94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陶瓷产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方向发展


未来十年,卫浴三件套生产厂家应将产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方向发展,才可满足设计师的日常设计需求。更为可喜的是,设计师在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中也考虑用陶瓷制品,将其应用范围大为延伸了。比如装饰品、室内造型设计已经有考虑用陶瓷的例子。这是一个进步。

未来十年,陶瓷制品应用进入成熟期,根据实用、创意,审美、情趣以及消费水平的不同,产品要求具体化、细化,市场清晰化,划为中、高、低档。甚至是创造更高端的档次,专门满足贵族需求,如一些进口的陶瓷墙地砖,一平方米卖到几千块。

产品要个性化

未来设计师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需要根据业主身份、爱好,身材高矮等对产品提出相应的要求,更加注重产品的质感,文化品位、人性化、自然、环保科技。在陶瓷制品的高端市场,从目前市场反馈情况看,厂家规格、样式满足不了高端设计师的设计需求,今后设计师很可能会和厂家直接联系,根据个案定做或利用市场上的产品改良,比如改规格、改尺寸。

陶瓷卫浴洁具无污染

陶瓷卫浴洁具对公共建筑非常重要。一个洗手间代表一个国家、企业的文化及文明程度。公共洗手间的卫生洁具总要求是:功能完善、美感舒适,还要确保卫生、防疫、无污染。

由于陶瓷也有放射性,所以陶瓷卫浴洁具首先必须满足《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对于产品质量本身只要解决好含水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同时陶瓷制品的产品革新和质量控制还应往节能、节水、消声方向发展。此外卫浴和地砖都应正视和解决好安全防滑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对于如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问题,呼吁厂家要努力引导卫浴新潮流,实现节水、节能,防疫,让公厕实现零接触使用。他还提出第三卫生空间概念,即在传统的厨房、浴室之外增加一个专门的家庭洗手间。这不仅是一种理念的改变,带来的将是新的市场需求。许多设计师也向陶瓷企业发出讯息:不要为做产品而做产品,要把产品链做大。

从哪些方面可以鉴别真假青花瓷


从哪些方面可以鉴别真假青花瓷?

元青花瓷由于数量稀少,难见真品,价格高昂,元青花身世的奥秘被造假分子所利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仿制的赝品。在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有许多工坊都在承古创新,生产精美的青花瓷工艺品。然而也有不法分子,制作赝品牟取暴利。

那么,作为收藏者从哪些方面可以鉴别真假青花瓷呢?

首先,从胎土方面,“像高安这批元青花瓷器底比较粗,是由于底部没有垫圈直接放在窑里烧,所以和窑里面的窑沙黏在一起,但是表面很光滑,这是元代麻仓土和祁门土烧制的特色。”蔡国声说,现在麻仓土没有了,代用品虽然看上去类似,但是由于成分不同,烧制的成品胎色还是有差距的。

其次,元青花瓷的青料——苏麻离青需要从西域进口。在元代时已是价值连城,有“1克黄金换不到1克青料”的说法。如今又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当时青料的配制秘方已经失传,现代人虽可以采用化学配制,但是不同配比的价格相当悬殊,好的青花料每千克可以卖到数万元人民币。青料中含有三氧化二铁,高温条件下烧进胎体,绘画的线条里就产生了不规则的黑色沉淀,在积料的地方形成天然的凹陷,用手就可以感受,这种凹陷本来是一个工艺缺陷,但在制瓷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对这种缺陷模仿的逼真程度却成为判断仿制元青花水平高低的一个必要条件。

另外,真品元青花的白釉是比较肥厚的,带有青色,在放大镜下看有大大小小、层层复复的气泡,类似明代初期的“米汤釉”,这是由于景德镇位于黄山南麓,黄山产松,元、明、清的景德瓷窑用的都是松柴窑,现代烧窑是用气窑、电窑、油窑,就算是柴窑也不可能都是松柴,窑炉燃料里二氧化硫的含量不一样,氧化还原程度不同,出来的釉面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现代仿制品的釉面大气泡浮在上面,小气泡沉在下面,不像米汤,而像开水泡。”蔡国声解释道。

再者,蔡国声谈到从青花表面的绘画上看,“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其时代风貌,宋元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时代,线条的比例、结构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当代的大师去模仿也难免会露出只属于我们21世纪的风格。”元青花绘画的图案有中国传统的莲花、牡丹、人物故事等,还有中东地区的花卉图案、类似巴洛克风格的图案,这是汉文化和欧洲、中东、罗马文化的交汇。造假者很少能有机会见到真品,在没有标准器比对的情况下,大部分赝品都是通过图片来仿制,因此很多纹饰、布局是凭空想象捏造的。元青花纹饰的晕散感也是一种古代制瓷的技术缺陷,但这种朦胧却给人飘逸的想像力,这也是现代仿制所无法达到的。

因此,完全模仿克隆元青花是不可能完成的。就如同刘金成所说的“仿制品永远不可能达到真品的神韵和效果。加之,有造诣的研究者、有眼力的鉴赏家、负责任的专家在把着关,容不得赝品浑水摸鱼”。

元青花是东方古国高超的制瓷工艺、审美观念与西方世界的绘画材料、文化宗教的完美结合,亦是浩浩丝绸之路上的见证者,见证了文化的交融、历史的流转、时代的变迁。

珐琅彩:从珐琅器到珐琅彩的进化史


我叫珐琅彩,在景德镇陶瓷大家庭里我属于最早的“洋景漂”。说起我的历史,那还真有点复杂,不过,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出身在遥远的阿拉伯国家,我最初的名字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我的构成也颇复杂,长石、石英是构成我的基本物质,纯碱、硼砂是我的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是我的乳浊剂,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是我的着色剂,这些材料混合后,人们将我粉碎、煅烧、熔融,又把我倾入水中急冷变成块状,再细磨又把我变粉。看啊,我是如此地复杂,又是如此的艰辛,仿佛经过九九八十一到难才修成真身。

我诞生之后,人们仅仅把我当成一种装饰釉料来使用,因为我可以防锈。我被广泛用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我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又称我为瓷胎珐琅。工艺上又将我细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一时间,我家族兴旺。

至于珐琅彩一名,那是我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才有的名字。

话说13世纪下半叶,铁木真的军队横扫世界,从欧亚到西亚。他将这些地方的工匠俘虏到中国,大批烧造我的阿拉伯工匠也在其中。彼时,中国瓷业兴盛。二元配方的发明、青花、青花釉里红的问世将陶瓷的发展推向一个划时代的高潮。不过,那时我还是我,珐琅器。我和中国瓷结合,还需要慢慢等待。

时针指向清朝,康熙大帝是位开明的君主。他喜爱西洋文化,对铜胎珐琅他情有独钟,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 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据说当时由于铜料紧缺,康熙要求研制以瓷胎代替铜胎的画珐琅器。于是,我——“珐琅彩”正式诞生!

康熙三十五年新生的我在色彩和纹饰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色地以紫、红、黄、蓝为主,纹饰多作写生花卉,以牡丹、莲花最多,花鸟、山水人物暂时与吾无缘。

到了雍正时期,我完全摆脱了铜胎画珐琅的窠臼,真正开始了“中国化”。首先,工人研制出了国产珐琅彩料,其次,在装饰上广泛使用中国元素。第三,宫廷顶级画师将我描绘在来自景德镇细腻洁白的瓷胎上。雍正帝还在清宫造办处的基础上增设圆明园造办处、怡王府分别设窑烧制,极见我的尊崇。

乾隆皇帝最初也像他的爸爸、爷爷一样喜爱我。他极尽奢华的性格也体现在我的身上。和前辈相比,我的色彩更趋丰富精致、画面更趋繁复,器型从小到大,各种瓶身上都有我雍容华贵的身影。但好景不长,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到他执政的中期,他就移情别恋,爱上了粉彩,我也就慢慢被人遗忘。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我一直都处在深宫大院,故而民间几乎烧造不出皇宫才有的气质。我存世不多,故而极为名贵。这从近年来拍卖行传出的拍卖价可以看出。

2018年4月3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我,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竟然拍卖出2150万英镑(约1.9亿元)高价!瞬间,我,也在这波浪潮下又被推到了闪光灯下。人们开始疯狂地追逐我。在景德镇,各种打着我的旗号的瓷器大行其道。但我还是要忍不住告诉你们,珐琅彩瓷器市场良莠不齐,有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那么,我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呢?我教你一招如何区别我和粉彩的不同。

首先,从外表看,粉彩有一层玻璃白,而我没有。我的主要原料是硼,基质为铅、硼、玻璃料。其次,我的色彩繁多,色彩凝厚、鲜艳、油亮,有油画效果;粉彩则淡雅、柔和、光洁,色阶变化丰富,具有国画效果。第三,我的胎体轻薄,粉彩则较厚重。当然,你要区分我,还需要多看实物,多对比。

好啦,关于我的前世今生,我就介绍到此,希望你能喜欢。

瓷器造假大揭秘--接底造假的鉴定


 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系列节目《古玩造假大揭密》。在我们今天节目开始的时候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话说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有一天,在江苏扬州的一家文物商店里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手里拎着一只提篮,篮子里装了一只蓝釉白龙纹的梅瓶,老太太说了:“我怕地震给震坏了,所以今天拿来卖了。”当时接待人员就把这只梅瓶按照明代嘉靖年的瓷器,只花了几十块钱就把它收下来了。后来南京博物馆的专家看了以后,认定这那是明代嘉靖年的,分明就是元代的。元代的,这消息一传到北京那可是不得了,当时,国家文物局的局长王冶秋先生马上就率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部的专家一行开到南京。一看果真是一只元代的梅瓶。1978年的时候,这只梅瓶还参加了全国流散文物精品展,在北京还展出过。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居然还能够保存的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这也是很多专家觉得非常惊奇的地方。后来这个文物商店,给老太太补了款致了谢并且把这只梅瓶放到了扬州博物馆。当然这只梅瓶现在已经成为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段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可以说给这只梅瓶平添了许多浪漫的色彩。说到这,故事本应该结束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以后,又有一个关于蓝釉白龙纹梅瓶的更加戏剧化的故事上演了。

2000年底的北京,,寒意正浓人们正在兴奋得准备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在北京一家大酒店的展览大厅内,人头攒动、 热气腾腾。北京某大拍卖公司的拍卖品预展吸引着形形色色的在这里流连忘返。玻璃展柜里,一件蓝釉白龙纹梅瓶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人围着它长时间驻足观看,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件瓷器的分量,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景德镇烧制,造型挺拔高大,风格粗犷豪放,细颈蛇尾, 体态优美,在蓝釉的底衬下犹如在蓝色的大海中翻腾舞跃,具有极强的艺术沾染力,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它的蓝色釉面,即是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其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工匠熟练掌握各种成色剂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为明清以后光彩夺目的、各种颜色釉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目前仅存三件,一件收藏在北京颐和园,一件收藏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保存的最为完好,也是最大的。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在扬州博物馆参观时,曾开玩笑说,愿出三亿元来买它。由此 ,可见蓝釉白龙纹梅瓶价值连城。第四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突然现身在国内拍卖会上在古董行内引起的振动自然非同小可。最初的惊诧过后,便有人提出了置疑,认为是现代仿品。而卖家一方立即反击。有某权威专家出面拍板定案。

我认为是真品无疑。我非常仔细地观察了这个梅瓶,特别是梅瓶的底足部分,无论是胎体的质地啊,还是这个足圈的造型,修坯的刀痕,还有垫烧痕迹等等,都非常的地道,是典型的景德镇地区的元代器物的特点,所以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瓶子是元代的真品。解说词:而另一派也针锋相对,提出的置疑理由刀刀见血。

我认为呢,这个瓶子有点问题。在这个底部的这个地方和上面的器身这个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你看咱们现在看的器底,这个器底这个部分呢,它好像像砂轮磨的一样,有锯齿状的不均衡的地方,好象是呢,磨掉了之后然后再进行吹釉吹上去再进行第二次进行入炉再烧。那么形成这么一种状态釉的表面也是有的地方很深有的地方很浅不均匀。

真假一字之差,价值天地之别。伴随着唇枪舌战的激烈争论,最后在拍卖会上,这件国宝级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只拍出275万元的微妙价格。

主持人:蓝釉白龙纹梅瓶的故事的确是耐人寻味,你想啊,拍卖会上最后是二百七十五万成交,如果说它是假的,这二百七十五万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可是要是它是真的,那更不得了。那不是捡了一个太大的漏吗。所以这个事情真是让我觉得是扑朔迷离。那么今天我们演播室依旧请来了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毛晓沪先生。毛先生,您好!

毛晓沪:您好

主持人:毛先生据我了解,你曾经见过那只梅瓶 是吗?

毛晓沪:对,它拍卖的话它要预展,我是在预展的时候去看的。

主持人:你看了以后,你当时的判断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我觉得他们这两派说的都不完全对,应该是一半真一半假。

主持人:哎,毛先生,我跟你合作怎么久了,我觉得这不是你的风格。显得有点中庸,开个玩笑,那么这个半真半假 玄机在哪?

毛晓沪:我们可以看到吧,这个瓶子呢,在那个靠底足一厘米左右的地方有一道裂缝,说明这个底是从那接的,而且它有烧好了以后断裂了。那么呢,这个瓶子的那个底的釉色和瓶身的釉色,可以看出来它是明显的不同的。也就是说它是从那个裂缝处接的。这种接的,那么接的位置呢,接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啊,它接的那个位置在一点五厘米左右吧。这个位置也是很奇妙的。一般来讲景德镇的元代瓷器采用半拉半脱工艺。那么一般接呢是在腰部或者颈部接,很少有在底部直接接的。

造假者先找来一件真品残缺的底足,再根据足圈大小配制一个器身,或碗或瓶。底足与器通过精细打磨严丝合缝,然后使用高强度的粘合剂将底足与器身牢牢的粘接在一起,粘接牢固后,在结合部打一种特制的腻子,待腻子完全干透之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喷枪喷釉。当然这只是一个示意的过程,实际操作的过程还要精细复杂得多。

主持人:好 ,通过刚才短片呢,我们了解了这个老底接新瓷的一个过程。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既然要造假,你就做一个假的嘛,干吗这么费事用这个老底去接新瓷呢?

毛晓沪:对。实际上呢,这也是很多朋友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但是呢,你们注意到没有,就是在传统鉴定,在看瓷器的时候,专家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把那个瓷器拿过来之后要把它翻一个个,先看底,要底朝上 ,看底。底的信号是太多了,它的胎质,用的原料,修坯的工艺,垫烧的方法等等,都在底下能反映出来。为什么要接底,往往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它的工艺达不到,就是它现在用现在的原料做不到古代那种那种真品的那种质感,或者是工艺特征。这样呢,他不如呢,拿一个假的接上去。让你一看马上特别唬人。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现在不是有那个热释光检测法吗,热释光检测法要取样,取样呢,它不可能到处取样,它往往就是在底下取样,那么当你用热释光检测法在底下取样的时候做来的报告肯定是老的报告。这样呢,也是用来掩人耳目。

主持人:的确我觉得你说的特别有道理,这个造假者真的是很有想法,但是毕竟接底,虽说你底是真的但你是接的,我想可能也会接出一些问题来,对不对?

毛晓沪:确实是这样,你比如吧,你要接底的话,那么肯定要有接缝,实际上就是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有没有这样的接缝,另外一点呢,你上下对接的话,它往往那底跟原器物,它不会完全一致,他还要做进一步的加工,他这个底接的什么东西也非常重要是不是吻合,对不对。就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葫芦瓶,翻过来一看,它是卧足,那么里面有个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不管它的旧貌也好,书写方法也好,非常地道。但是呢我就感觉它好像那点有点别扭,这样呢我就拿到显微镜底下去观察,那么发现他是用一个碗足把它卧到葫芦瓶足圈里面去,那么这样呢,实际上,它的接缝呢就非常的不明显,你都基本上看不到。

主持人: 看不到,但其实是张冠李戴,顶如用了一个碗足接了一个葫芦瓶而且那样掩藏在里头

毛晓沪:他经常就找一些人们不容易发现的地方去接,如何掩盖呢?还有一种呢就是,接在器物的转角处你比如我曾经看过一只兔毫碗,它底下猛一看它是一只完整的下面写着:贡御。一看这当年是为皇室烧的,那么我仔细看呢,正好在它碗身和底足的转角处有一圈泥,就感觉这一圈泥怎么长得就这么合适呢,觉得它很别扭,所以仔细一看,实际上,他是用泥土来掩盖他的接缝让你看着是用一个贡御的碗足接一个普通的碗身。让整个碗价值就更高了。

主持人:另外你刚才也说了,在釉的方面也会有些差别,你觉得他会采取什么手段来遮掩

毛晓沪:一般来讲,你比如他在有釉的地方接的话在接缝地方用腻子把它打平,然后用仿釉涂料调好色,把它遮盖起来。这样上下接的部位看起来不是很明显,

主持人:如果我们要仔细辨别的话其实它的表现有什么异常

毛晓沪:因为你仿釉涂料根本就不是釉,它往往没有气泡,那么要仔细观察的话是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的。

主持人:你这么一说,关于这个老底接新瓷的话题其实你的眼力真的要很好,要特别仔细的来观察才能发现这些,不然的话,你就光看一个底真的可能就吃亏上当了。

毛晓沪:所以呢古玩行有一句俗话:夜不观宝。为什么呀,晚上光线不好,看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很多细微的破绽。一般来讲,需要在光线比较好的白天自然光线下来看东西,这样呢,你才能不会被这些假象所迷惑。

主持人:大家记住了,如果你要选择买瓷器买这种宝贝的时候应该在晴朗的天去看,可能你会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毛先生现在,你很有眼力,大家都说你很有眼力,所以我们要考考你,在我们这个强光下,这个光也不次要看看你的眼力怎么样。我们要拿一件瓷器给你看看。我们一起看看,这件瓷器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好,我们眼前已经有一个铜炉,说到铜炉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到明代宣德年的铜炉。那可是了不得,据说哪个铜炉都是皇帝要求十二炼以后做出来的,非常的筋斗,质量特别好,其实要说心理话,咋一看我觉得,这个也有点哪个铜的感觉。

毛晓沪:这个釉实际上就是仿红铜釉。

主持人:这个釉色做得不错,听一听还是能听出瓷器的感觉,我们来鉴定它的真假年代。我们就按照今天学的这一招来试一试,看看它是不是接底。好,我们来看一看它是不是接底。要看看这的底,看看它的釉,看看它的有没有特别做的痕迹。毛先生,我的眼力反正我看不出啥,摸也摸不出什么特别的。

毛晓沪:看来它是没有接底,人家是一正常的底。

主持人:放心吧这没接,没接底但我们要看底的话首先还要看看它的款,那像它没有款说明它肯定不是官窑?

毛老师:对,应该是民窑的。它是漏胎的沙底。再一点呢,实际上胎质很重要,这能断定它是什么地方的,那么另外看这个造型,虽然它是仿铜的造型,但是你看一边一个铺手,有两个狮子头,那么这种造型实际上就出现在明代晚期,就它造型来说,应该是明代晚期的东西。那么根据它的胎质,我们初步判断,这应该是福建地区的产品,福建窑口出来的。

主持人:明代这样的一个小窑的产品,明代的这样一只铜炉,而且是瓷的那你觉得它的市场行情会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像这种铜炉,它的市场价位不是非常高,那么一般来讲应该在不到一万,五千到八千元之间就可以买到。

主持人:五千到八千,好像也不是太高的价,因为我了解到,在去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有一个清朝的茶叶末香炉,它拍了两万多两万二,是一个民窑的。但为什么,明代的反而比它还便宜?

毛晓沪::这个实际上就是说,市场对它的追捧度和认知度很重要。我们知道,茶叶末釉的是哪的呢?应该是景德镇窑的,那么明清瓷器首推的是景德镇窑,尽管它都是民窑的,那么景德镇窑口的肯定市场认知度要远远高于福建窑口的,实际上在古董市场上并不是越老就越值钱,很多人吧不了解这个市场行情老认为,哇那是秦始皇的,那值钱,不是那么会儿事。不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是老的好,收藏界人们什么东西更推崇,他们推崇的是景德镇明清瓷器而不是福建窑。

主持人:那就是说决定它的价格很重要的因素是看它哪个窑口的,因为窑口的品质也决定了它的价格。除了这个窑口以外你觉得决定它价格还有什么别的的因素?

毛晓沪:当然了比如它的品相,完好程度,釉色精美不精美,就是人家看了之后马上感觉非常地喜欢。你比如茶叶末釉,这个釉也比较有名,而且看上去呢它是泛绿,绿中又有很多结晶的斑点,我们称其为窑变,实际上这个也有窑变,你看这个釉上也有深浅的变化,实际上这就是窑变。那么呢市场上对这类东西它有一个认知度。总而言之,现在福建窑口的认知度没有景德镇窑口的高,所以你就卖不过它。

主持人:哎呀, 看来真是没办法,谁教出身不如别人好呢。人家是出自名门, 对不对。那其实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像这个明代的名窑的器皿就是这些瓷器它目前的市场行情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总的来讲,无论是官窑的还是民窑的都会升。但是要关注它升的情况,爆涨肯定后面会有爆跌,实际上它平稳的升应该是很自然的,也是它自然的市场一种趋势。

主持人:至少它现在不会跌的太厉害?

毛晓沪:对,它不会跌。

主持人:拿在手上它是保值的?

毛晓沪:是保值的。只不过要跟官窑的比呢,恐怕呢,因为认知度偏低,所以它的升值潜力不如官窑的高。所以我要说的就是什么呢,千万不要跟风,就是什么东西热,你去追风去炒它,万万不要这么做的。但是现在有的人,如果已经化了那么大价钱买到手了,那么你要是现在急于卖的话肯定你是要亏的,那么你可以放一放,因为瓷器收藏,艺术品收藏是一个中长线的,那么它还会慢慢上涨的,你如果在目前这个价位抛出去肯定亏。但过两年,它还是会逐步上涨的。

主持人:风水轮流转谁知道哪天就到自己家了呢,没准等待等待,哪天它又回潮了,这个价格又上来了。

毛晓沪:所以这个时机要好好把握,所以就是一个要把握时机,一个就是不要跟风,这点非常重要。作为一般收藏者来说呢,往往容易跟风,比如现在一看,哇这元青花卖得这么贵,我就满处找元青花,实际上元青花的数量非常少,你找的往往不一定是元青花而是一些仿品。

主持人:做瓷器也是这样,它也是有风险的,所以,大家在投资艺术品收藏的时候也有这种风险意识。好,今天也是非常感谢毛先生,给我们介绍了怎么来辨别老底接新瓷的一些方法,大家以后拿到这个瓷器的时候,翻过来一看,别光顾了看它的款,还要摸一摸是不是有接口这很重要。好,再一次感谢毛先生, 谢谢!好,朋友们,总结投资的观点,收于眼藏于心,辨伪识真,保证正确的投资心态,相信您,一定会在艺术品投资方面有所收获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从“真假曹操墓事件”到“文物造假”的思考(一)》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从“真假曹操墓事件”到“文物造假”的思考(一)》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