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简一瓷砖 > 导航 >

闽侯发现一龙窑遗址 挖出上千个宋代陶瓷

闽侯发现一龙窑遗址 挖出上千个宋代陶瓷

简一瓷砖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9-15

简一瓷砖。

文物专家昨日对福州闽侯上街发现大量陶瓷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认为这是继闽侯南屿后福州新发现的又一个龙窑,而目前被发现的只是窑场堆放废弃物的场地,具体窑址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这肯定又是一个龙窑遗址。”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说,按照以前考古的经验,目前发现陶瓷的地方只是窑场堆放废弃物的地方,窑场应该就在附近,但具体位置还需要进一步勘查。闽侯县文体局立即着手对现场进行保护,文物部门、公安部门也将介入保护该古遗址。专家表示,目前考虑对窑址进行原址保护。

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主要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因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据曾江介绍,该处属于山丘形态,符合龙窑的特点。

更让文物专家惊喜的是,他们不仅发现了制作精美的兔毫盏,还发现了一些碟、罐、盘。专家表示,之前发掘的南屿龙窑群中也曾发现过类似陶瓷,但制作的精美度、工艺的复杂性都不如这里的陶瓷。

不过专家表示,根据目前的观察,该窑场主要生产黑釉兔毫盏。曾江介绍说,宋朝江南一带流行斗茶,茶具也相应发展起来。这种斗茶方式流传到东南亚一带,也在当地风靡,于是他们大量进口福建瓷器。福州陶瓷业就在这时候繁荣起来,当时茶盏产量非常大,大部分从水路出海,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延伸阅读

海沧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


近日,海沧区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有关部门首次进行了考古挖掘。这次考古,揭示了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揭开了马銮湾古窑群形成的地理成因,也充分展示了厦门市民和有关部门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情。在考古现场,本报记者亲睹了那些埋藏千年的古窑器物,并请专家解读,试图给广大读者呈现出一个缤纷多彩的古窑世界。

重见天日的千年古瓷。

流光溢彩的瓷片。

刻有文字的支架。

古窑址出土的古灯

首次发现瓷器陶器共烧一炉

我们沿着二十多米的探沟,进入黄牛山古窑址深处。这里距离地面已经有五米多深了。经过科学发掘的地层切面清晰的展现出来,分别是现代填土层、历史淤积层、古窑器物堆积层和原始生土层。

负责这次挖掘工作的厦门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文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深藏地底千年的古窑址器物堆积层相当丰富,令人可喜的是出土了一些相对完整的器物。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碗、罐、壶和灯盏,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用途的器物,我们拿起一个筒状形的器物请教专家,才知道这原来是当年烧制器物所用的支架,支架上面还刻有文字。专家说,从窑址发掘出来的器物可以看出,当年烧造器物的质量品位是较高的,瓷器属于青瓷类,其中还有一些陶器也非常精美。尽管这些出土的器物还没经过细致的清理,器物上还沾有泥土,但还是掩盖不住其光华,就连一块瓷片也显得流光溢彩。

陈文先生说,这个古窑址的年代可以明确断代为唐到五代。碎片之多,分布范围之大,说明其不小的规模。出土器物既有精品,也有较为普通的器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厦门地区的制陶烧瓷技术是十分先进。特别有意义的是,这次考古以大量的实物证明了当时古窑陶器与瓷器是用同一个窑炉烧制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工艺特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一个窑炉可烧制陶器和瓷器,这在厦门还是首次发现。

环马銮湾畔藏着古窑群

在现场采访中我们得知,黄牛山所处的马銮湾畔曾经发现过多处古窑遗址。对这一带史迹颇为熟悉的专家郑东先生说,环马銮湾畔已发现的古窑址就有东窑、周窑、许厝窑等十几个古窑址。马銮湾畔不仅窑址多而且历史都很悠久,这无疑是厦门地理人文绚丽的一页。

唐五代时期,闽南远离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但却有如此发达的陶瓷业,而且大部分古窑都是龙窑,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环马銮湾畔的古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郑东先生向我们解释说,马銮湾周边的泥土里蕴含着丰富的高岭土,这是制陶的主要原料,至今海沧的许多地方还有高岭土矿蕴藏,这里山体植被茂密,为烧造陶瓷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马銮湾是许多溪流河流的出海口,利用水上工具内可通向附近州县,外可通往大洋,为陶瓷成品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当年的古窑址大都位于临水处,就拿这次发现的黄牛山古窑遗址而言,这个古窑址就位于距一条溪流不足一百米的地方。这条溪流也流进马銮湾,陶瓷的制作与运输都需要水,可见古人在选择窑址时注重到多方面的因素,从这些古窑遗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厦门陶瓷业的兴盛。

村民自发守护古窑遗址

在古窑遗址的挖掘现场,有一位名叫邱大昕的老先生,他是附近新垵村的普通村民。在整个黄牛山窑址发掘的过程中,他一直担负着守卫人的角色。因为窑址就在路边,考古人员下班后,需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看护,因此他负起了看护现场的责任,经常是彻夜守卫。

在考古发掘现场,市博物馆副馆长蕲维柏先生说,黄牛山和马銮湾畔的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以前也曾多次发现古窑遗址和有关史迹,但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高及种种原因,都没能像这一次这样得到及时的保护,往往在发现时,现场就被人为破坏或填埋了。这次考古挖掘则不同,这和当地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以及海沧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次出土的器物和发掘的记录都是很有价值的。海沧文化馆领导黄达绥则指出,发掘出土的器物既为厦门的文化增添了许多亮色,也为今后有关专家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了解,黄牛山古窑挖掘工作至11月19日已基本完工,但对厦门古瓷文化的研究却刚刚开始。专家们指出,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进一步探索。

宋代青瓷民窑“九龙窑址”出土大量新物证


记者从南宁市博物馆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宋代青瓷民窑“九龙窑址”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于6月底结束,这次发掘出土的大量新物证为研究宋代青瓷窑分布和各地青瓷窑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九龙窑址”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九龙村论文屯至黎赵屯南面350公路两侧山岭和黎赵屯内,共分布有8条龙窑,分布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宋代(公元960至1279年)青瓷民窑。

南宁市博物馆文物考古队队长黄强介绍说,这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有碗、盘、碟、盏、瓶、罐、钵等共20多种器型,共采集标本近千件,其中以碗、碟、盏为大宗,其他为少量,釉色以青、酱为主。器物以匣钵支钉叠烧,器物内底可见支钉烧痕;纹饰多样,有团菊、叶脉、莲瓣、钱文、文字等,内涵丰富,在桂南地区较为少见。

黄强说:“从钱文上‘绍兴元宝’等的年号以及遗物的形制等可判断,该窑装烧的年代下限应到南宋初。”

2009年3月,一条二级公路扩建涉及“九龙窑址”。2010年5月广西文物部门组织对这个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40多天,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于6月底结束。

黄强介绍说,这次考古发掘工作对研究南宁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经济活动情况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对研究宋代广西青瓷窑的分布和各地青瓷窑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

宜兴龙窑的衰落


宜兴龙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一般与地面成10°~20°角。窑头有预热室,窑尾通常不设烟囱或设置很矮小的烟囱。瓷窑长约20~50m,陶窑可达100m。窑头横断面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热量集中,利于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多排直径约0.15m的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全窑结构简单,建筑费用较低,不需尺寸严格的拱砖。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并可控制还原焰。

宜兴龙窑的外观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前墅龙窑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的燃烧孔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宜兴归径发现一古窑址


10月29日上午,新街街道归径紫霞山庄保障房施工工地发现大量陶瓷残片,经市文管办初步勘测,此处为一晚唐到北宋时期的窑址。

30日,记者来到紫霞山庄保障房施工工地,工作人员吴先生带我们来到了位于工地东北角在建的65号楼房东面的一处小土堆,这个小土堆就是发现的古窑址。这座窑址的主体由红砖砌成,窑门及火塘用青砖砌成。在旁边挖出的土堆中有大量的瓷片和陶片,器形有罐、壶、碗等。吴先生说,在施工时就听说此处以前就是一处古窑,但具体位置无人知晓。10月29日上午,工地的挖土机在施工中发现土堆中有很多破碎的瓷片和陶片,工人立即向负责人汇报,负责人立即喊停施工并将情况向市文管办报告。在现场,吴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工友们挖出的一只保存较完整的陶罐和一只陶碗。

据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9日上午他们接到施工单位的报告后,立刻赶到现场进行勘察。经初步判断,这个窑址的年代大约在晚唐到北宋之间。从已经出土的陶瓷碎片采集标本来看,这些陶瓷碎片应该是古窑烧制出来的残次品和半成品。目前最重要的是对这个古窑进行保护。本月31日,市文管办的工作人员将再次对这个古窑进行考察,如果发现的陶瓷物件有价值,将会移送至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 (月半 陶溪 文/摄)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一〉


明代永乐青花瓜纹折沿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荔枝纹窝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海水龙纹爵、歇爵山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菊纹执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龙纹僧帽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作为瓷都,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引人关注。历时一年多的考古发掘成果斐然:出土遗迹有晚清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一处,明初官窑窑炉遗迹四座,埋藏明永乐后期与宣德早期官窑落选贡品遗存两处,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官窑瓷器标本。

这批稀世遗珍,是窑址出土物,因年代可靠,学术价值高,享有最权威的断代标尺,为我们广大古代陶瓷集藏爱好者及鉴赏投资人士提供了最为可靠的物证资料。

明代永乐青花云龙纹直口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松竹梅纹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双狮绣球纹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松竹梅纹长方花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莲托杂宝纹高足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洒蓝釉刻龙纹大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洒蓝釉刻龙纹钵(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宝石蓝釉釉里红龙纹高足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釉里红海兽纹高足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内红釉外釉里红点彩纹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天马纹天字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缠枝莲花纹八宝天字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八宝纹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花果纹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团莲荷纹大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菊纹小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缠枝莲花纹高足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鸡缸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海怪纹天字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瓜藤螭龙纹天字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缠枝莲托梵文小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折枝葡萄纹高足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灵芝纹团花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莲荷水草纹团花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应龙纹小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鱼藻纹金钟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菱龙纹小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斗彩小鸟果树纹高足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长沙铜官窑谭家坡1号龙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0年3月16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正式启动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同湘潭市博物馆、衡阳市文物处、衡山县文物管理所、衡东县文物局、怀化市文物处、中方县文物管理所、南京大学历史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员组建了长沙铜官窑遗址考古工作队,在细致严谨的田野考古发掘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考古技术最大限度采集原始数据,至8月初,针对谭家坡1号龙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谭家坡1号龙窑在《2006年长沙窑遗址调查勘探报告》中被编号为Y38,为方便叙述,下文统一用“Y38”指称谭家坡1号龙窑。现对本次考古发掘的情况做简单介绍:

基本情况

为配合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获取较好的展示本体和学术研究素材,深入探明Y38的文化内涵,我们在Y38东、南、西三面布设探方,发掘面积 1075平方米。其中Y38保护棚西侧接近坡底的平台附近为1983年发掘探方所在区域,此次对其回填土进行重新清理,揭露198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中提及的作坊遗迹,并以1983年发掘区域为中心,顺坡布设5×5㎡探方十一排,共30个探方。Y38保护棚西侧区域是本次发掘的重点区域,目的主要有两点:一为揭露与Y38相关的作坊等相关遗迹,二为探明Y38兴烧、废止时间与历史文化内涵。从发掘结果看,我们的预期目的已基本达到。

考古发掘证明Y38西侧片区是Y38制瓷活动的主要场地,我们在Y38西侧发掘区共揭露与窑场制瓷活动有关的遗迹28处,有挖泥洞、淘洗池、储泥坑、陶车坑、工棚、灶、烘烤炉、釉缸、装窑出窑活动台面等。这些遗迹较完整地展示出了Y38的制瓷工艺流程。

发掘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大量文物标本,主要包括窑具、瓷器残次品和装烧标本。窑具有大小不一、高矮不等的各式匣钵、匣钵盖、三足乳丁垫圈、泥圈、泥卡口、火照、荡箍、轴顶帽、印模等。瓷器种类繁多,有碗、盏、碟、壶、罐、盒、枕、盂、洗、盆、炉、唾盂、纺轮、铃、器盖、水注、笔舔、瓶、灯盏、烛台、碾轮、碾槽、盅、杯、盏托、动物雕塑、器座等,已修复的重要文物标本上千件。

1、获取了品种丰富、类型全面的文物标本,通过进一步整理我们将对谭家坡1号龙窑的窑场布局、制瓷工艺、装烧方法、产品特征、和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2、揭露了一批该窑址制瓷工艺流程有关的遗迹现象,是很好的展示本体。对这些遗迹现象进行科学的展示,原料的采集、加工,制坯、上釉、装烧等制瓷活动,都将鲜活地呈现于大众面前。

3、明确了该窑的兴烧和废止年代。结合纪年材料和出土遗物遗迹的特征,我们可以判定,Y38兴烧于9世纪初,废止于9世纪70年代。

4、数字考古的初步尝试。为使本次考古发掘的信息获取量最大化、信息资料数字化,减少因考古发掘而不可避免的信息流失,我们联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进行了数字考古的初步尝试。在严谨细致的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上,用全站仪、立体影像仪、三维激光扫描仪、航空拍摄等现代科技仪器和技术手段对考古发掘的最小堆积单元逐一跟踪记录,以求用数字技术达到考古发掘可逆化的目标,使民众了解古代窑场作为一个考古遗址的形成过程,为三维数字模拟展示窑场建窑、生产、废弃等历史场景提供了充分的原始数据。

宜兴窑址:龙窑的衰落


宜兴龙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一般与地面成10°~20°角。窑头有预热室,窑尾通常不设烟囱或设置很矮小的烟囱。瓷窑长约20~50m,陶窑可达100m。窑头横断面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热量集中,利于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多排直径约0.15m的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全窑结构简单,建筑费用较低,不需尺寸严格的拱砖。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并可控制还原焰。

宜兴龙窑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 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 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古代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一〉


明代永乐青花瓜纹折沿盘

明代永乐青花荔枝纹窝盘

明代永乐青花海水龙纹爵、歇爵山盘

明代永乐青花菊纹执壶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

明代永乐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

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

明代宣德青花龙纹僧帽壶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

作为瓷都,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引人关注。历时一年多的考古发掘成果斐然:出土遗迹有晚清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一处,明初官窑窑炉遗迹四座,埋藏明永乐后期与宣德早期官窑落选贡品遗存两处,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官窑瓷器标本。

这批稀世遗珍,是窑址出土物,因年代可靠,学术价值高,享有最权威的断代标尺,为我们广大古代陶瓷集藏爱好者及鉴赏投资人士提供了最为可靠的物证资料。

12345下一页

溪口窑考古新发现


溪口窑考古最新发现,哥窑的始烧时期比以往所认为的南宋中晚期要提前许多,最晚也是南宋早期,比宋代郊坛下官窑还要早,龙泉窑仿官窑一说被颠覆。

哥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它的窑址在何处?关于它的烧造年代和特征等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学术界对哥窑产地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说哥窑在龙泉,一说在景德镇,一说在杭州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

考古发掘是破解哥窑之谜的一个重要依据。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文物考古人员进行多次考古发掘,为研究哥窑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2010年下半年起,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大文博学院和龙泉青瓷博物馆联合,对查田镇溪口的瓦窑垟等10多处窑址进行了发掘、调查和科研,着力解决黑胎瓷器之谜。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沈岳明告诉记者,在对哥窑发掘之前,考古人员对哥窑整体状况、工艺水平等进行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针对黑胎青瓷始烧年代和性质、与宫廷的关系等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进行有目的地发掘研究。

溪口一带窑址多是宋代,也有元代的。此次考古发掘,大部分瓷器是黑胎,也有少量的白胎,有的碗底上盖“河滨遗范”的章。由于清末民国期间,溪口一带窑址被盗掘严重,窑址地层被打乱。在溪口瓦窑垟,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窑炉尾部排烟室有少量尚未被翻弄过的原生地层,出土的都是宋代较早的黑胎产品,但没有出“河滨遗范”、出筋类的瓷器。按地层年代推断,应该比上边出“河滨遗范”、出筋的地层年代要早。此外,瓦窑垟哥窑器物标本大部分用同类垫饼垫烧,这种装烧方法与北宋以来采用泥垫饼垫烧方法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从查田镇溪口瓦窑垟窑址标本和Y1窑址等处的出土遗物分析,哥窑的始烧年代应为南宋早期。

日前,考古研究人员把溪口窑考古发掘的哥窑瓷片送上海博物馆测试“热释光”,共测试了9片次。通过高科技证明,这些瓷片的年代多是南宋早期绍兴年间的,与考古推断基本一致。

沈岳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缺乏研究,许多制作精美的古代哥窑产品被混进了官窑里。之前现代学界有学者认为,黑胎青瓷是南宋中晚期出现的,比南宋官窑要迟,当属“仿”官窑。考古发掘证明,龙泉黑胎青瓷烧制比郊坛下官窑还要早,因此,不是哥窑仿官,而是官窑仿哥。

此外,从这次考古研究初步判断,大窑和溪口同样出黑胎的窑场,也是有区别的。每个时期青瓷烧制技艺的不同,烧制出的瓷器特点也有差异。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年代有什么区别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考古调查,为哥窑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确凿的资料和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