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慈禧御用瓷引人注目 清代皇家御瓷掀开面纱

慈禧御用瓷引人注目 清代皇家御瓷掀开面纱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9-18

瓷砖墙面。

9月4日凌晨,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在武警押运下悄然抵达广东省博物馆,开始了这批珍宝的广州之行。从今天到12月2日,“瓷苑珍品--南京博物院藏清代皇家御用瓷器展览”将在省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

南京博物院作为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博物院的传承者,收藏了很多宫廷旧藏,其中20余万件瓷器中的绝大多数是清代官窑瓷器,种类琳琅满目,造型千姿百态。

因九·一八事件和抗日战争,大部分瓷器曾辗转滇、川,饱受播迁之苦。这次展出的皇家瓷器全部来自宫廷,也是南京博物院馆藏皇家瓷器首次出馆展出,部分文物甚至在南京博物院也没有展出过,十分值得观赏。

展品中,一件高大的瓷器最引人瞩目。这就是“大雅斋”制的“粉彩牡丹白头翁纹花盆”。

专家介绍,同治年间,慈禧亲自设计了大到鱼缸、小到汤匙的一系列生活用瓷,均以“大雅斋”为号,命令自己最喜欢的云南籍宫廷女画师缪素筠绘成小样,发往景德镇御窑厂烧造。这就是晚清最著名的皇家官窑--“大雅斋”慈禧用瓷。

慈禧本人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画画。瓷器上的正楷“大雅斋”3字就是慈禧给自己的画室亲自题写的堂号。现在“大雅斋”依然有迹可寻,具体地址就在慈禧生前居住的故宫长春宫内。而本次展出的“粉彩牡丹白头翁纹花盆”以牡丹加白头翁,意喻“富贵白头”。

瓷器的用色等级分明

本次展出的器物种类繁多、釉彩齐全,纹饰题材广泛,工艺精湛奇巧。其中后宫用瓷更是体现了皇家严明的等级:里外全黄色为皇太后、皇后使用;里白外黄色为皇贵妃使用;黄地绿龙为贵妃、妃使用;蓝地黄龙为嫔使用;绿地紫龙为贵人使用;五彩红龙为常在使用。

展览还展示了官窑必须烧制的器物,像日常用的杯、碗、碟等,以及祭祀用瓷、赏赐用瓷等。此外,也有颇具仿古意韵的仿前朝窑口、青铜器、瓷器等器物,以及带有瓷画、花鸟画风格的器物。

粉彩莲座托八吉祥:大清嘉庆年制,高20.5cm,是佛堂里的供器,品种以景泰蓝为多,像这种粉彩的瓷器十分少见。“八吉祥”指8种佛教法物,即轮、螺、伞、幢、花、罐、鱼、肠。这套瓷塑里的每一件法物都被制成两面对称的镂空雕塑。

扩展阅读

主动性发掘景德镇御用窑厂 揭开“皇家瓷厂”的神秘面纱


为完全揭开景德镇明清两朝“皇家瓷厂”的神秘面纱,记者采访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带我们回到发掘的现场,掀去历史的尘土,探寻年代久远的“珍宝”……

“这是首次对景德镇御用窑厂进行主动性发掘,与以往被动的抢救性发掘有很大不同。”樊昌生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景德镇当地的陶瓷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改造建设,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但这种发掘是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若碰见有价值的陶瓷埋层,再由考古单位进行发掘,是被动的。随着陶瓷考古研究逐步深入,为揭开明清御窑的布局、工艺流程、产品品种、艺术成就等谜题,有关部门决定对景德镇的御窑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

说干就干!北京大学考古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手行动,一支由17人组成的强大考古队伍很快配备起来。不久,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证也办下来了。

2002年9月,这支考古队开始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历程。修改历史的发现文物考古人员经过考证,确定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正是明清御窑厂的遗址所在地。前些年,考古人员就曾在遗址附近挖掘出明代永乐年间的瓷器,那是目前有关永乐瓷的绝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都没有收藏记录。珠山地区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樊昌生回忆,根据文献记载,御窑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即1369年,也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之时。明王朝灭亡后,御窑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所有,直到清朝灭亡,前后延续542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御窑设施和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樊昌生说,“实际上,我们此次考古发掘的面积并没有5.4万平方米,两次发掘其实只是其中较小的部分。”经考察发现,在珠山北麓至彭家弄以南,即御窑遗址北部一带,有一批旧房倒塌,出现较大的空地,发掘点就选在这里。

2002年11月的一天,一处房屋建筑遗迹从表土层的泥土下“浮”了出来,这让考古队员惊喜不已。该房屋建筑遗迹坐西朝东,面街,南北长达18米,东西宽有17.4米。其建筑讲究,柱础均为石质,石柱还分大中小三号,四壁则用清代小窑砖砌筑而成。

这是什么房子?民居,御窑办公地,或是贵族宅邸?考古队员开始查阅大量的史料。终于,在民国八年(1919年)《景德镇窑业纪事》上,考古队员查到了第十三章《江西瓷业公司营业状况》,上面记载的情况表明,这处建筑极有可能是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的遗址。御窑遗址附近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回忆,这里正是当年的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的遗址。这个遗址虽是近代遗址,但它毕竟是景德镇首次出现的官商合办的新型企业,“公司”则是当时出现在瓷业界的新事物。

这个建筑物的出土,也修改了当地史志的错误记录。樊昌生说,从遗址的墩间填土中出土的“大清光绪年制”款御窑瓷片可知,其建筑年代不会早于光绪年间。《景德镇市志略》中称“江西省瓷业公司于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而在该遗址出土的瓷器残片上有“戊申年江西省瓷业公司试造”的字样,经考证,戊申年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这也就证实了江西瓷业公司至迟在1908年就投入生产,纠正了地方史志记载的错误。

再现的落选贡品

“此次发掘有可能对今后的陶瓷收藏造成一定影响。”樊昌生说,从出土的遗物来看,永乐官窑只有少量的可见年款,而宣德官窑遗物几乎每件都有六字楷书款和四字篆书款。把此次出土的文物与以往的发现相比,这两个时代生产的梅瓶“体态”也颇有不同。以往的鉴赏家、商人谈瓷器鉴定时常说“永宣不分”,事实上不仅可分,而且容易分。

此次从官窑中发掘出来的珍品都是分坑放好的碎片,考古人员再将其粘对。显然,这些珍品都是经人为破坏后加以填埋的。那为什么要把它们敲碎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专家刘新园介绍,景德镇官窑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和原料,烧造出代表当时先进水平的瓷器。为绝对确保瓷器的品质,当时官窑必须超额烧造,每百件成瓷仅有4件能入宫使用,绝大多数瓷器次品、试制品和贡余品都要被集中砸碎后填埋。樊昌生说,把相同的遗物放在一坑内集中销毁是为了便于清点和核实被销毁产品的数量,以便结清账目,同时也可避免产品流向社会或引起民窑模仿。这种用黄土掩盖落选贡品的做法并不是景德镇明初御窑厂独创的,而是始于南宋官窑制度之一。

未完的发掘故事

从2002年9月-12月、2003年3月-12月,考古队的两次发掘总面积只有788平方米左右,还有更大的区域尚未涉足。

江西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彭适凡说,在遗迹中有明永乐时的四座葫芦形窑炉,窑砖规制相同,窑门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用坑、片两种方法埋藏永乐、宣德、弘治落选贡品,且出土物品类单纯。他认为,这些应该和当时的官窑制度有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字串7

考古人员查阅了大量的中外史志,从这些书中的有关记载来看,明清御厂的北界在珠山北麓,至今还有残墙依稀可见,也就是说考古队此次发掘的地点不在御窑厂的范围之内。一组明初葫芦窑、众多明朝落选贡品的出土,证实明初官窑已跨越了珠山北麓。目前尚未发现明初御厂的北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范围比晚明—清代御窑厂要大得多。因此,此次发掘绝不会是对景德镇御窑遗址的最后一次发掘,更广阔的空间等着考古队员去探寻……

景德镇,在她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陶瓷珍品、陶瓷文化,足以让她“举世独尊”。可也正是因为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一些不为人知的陶瓷孤品深深地被埋入地下……2002年开始,几家考古单位联合对景德镇明清两朝的御窑遗址进行了首次主动性发掘,许多孤品得以再现人间,而此次发掘也入选了近日揭晓的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3件明清瓷皆为御用珍品


清乾隆釉里红缠枝莲梅瓶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卉六方大瓶

文人风鼻烟壶宜逢低吸纳

鼻烟壶虽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但长期以来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比起国内,在欧美和新加坡市场更受藏家的欢迎,往往能卖出几百万一个的高价。但近来这股鼻烟壶收藏风也有吹向国内市场的趋势,此前香港邦瀚斯拍卖行推出首场“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拍卖,100%成交。但目前鼻烟壶的总体价位还很低,有专家认为其中文人气息很浓的鼻烟壶现在还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价格很低,是购买的好机会。

近日,旗峰山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价值连城的古代器物,其中不乏从佳士得、瀚海等国际顶级拍卖会上高价拍得的精品。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摆在展厅醒目位置的43件明清瓷器,该博物馆馆长王跃庆告诉记者,这些全是官窑制造,专供皇帝把玩的御用珍品。不过瓷器专家楼钢则认为,明清瓷器的买卖市场趋于成熟,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而高古瓷认知度尚不高,“投资它还有可能捡到漏”。

【看点】乾隆六方大瓶估价六百万

从雍正至乾隆十年前,官窑烧造由大名鼎鼎的唐英主持,所出名器有“唐窑”之称,饮誉千古。这款清乾隆青花折枝花卉六方大瓶也是“唐窑”出品。大瓶高66厘米,瓶身恢弘俊伟,釉汁肥厚、青花苍翠。旗峰山博物馆的专家介绍称,瓷器“一方抵十圆”,因为方形瓷器在铸造、熔合上的难度远高于圆形瓷器。

此类乾隆官窑重器由于烧造难度大,且成品率极低,因此当时的数量就极为有限,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仅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馆有收藏,拍卖市场上十分罕见。这件珍品是从佳士得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购得的,至于价格博物馆方面不愿透露。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今年对这款六方瓶的估价是400万-600万。

乾隆釉里红梅瓶举世罕见

这件清乾隆釉里红缠枝莲梅瓶也是展馆中的珍品之一。此瓶造型尊贵典雅,胎质坚细、莹白,釉光滋润厚腴,口沿饰有花瓣纹一周,肩部则是变形覆莲六瓣纹,底胫处绘蕉叶纹,主题纹则饰为缠枝莲纹。运用线描釉里红装饰全器是乾隆御瓷独具特色之处,此类器皿质地精良,存世寥寥无几。

据了解,目前存世有与本品相近的实物,或原为一对,出现在香港2009年的拍卖会上。它的纹饰也及其罕见,目前只发现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乾隆铭釉里红宝相花唐草文僧帽壶”的花纹与其相仿。

【藏经】买明清瓷不如入手高古瓷

此次展览展出了平日难得一见的官窑瓷器精品,让众本土藏家大开眼界。但是专家却称,现在明清瓷器的市场认知度高,价格也已经被炒高,投资回报率远不如高古瓷高。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楼钢此前表示,“目前高古瓷的价格被严重低估,藏家若具备了高古瓷鉴赏知识,可在迎来市场高峰前入手,还可捡到漏”。

“高古瓷器”通常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瓷器。楼钢介绍说,高古瓷价格一直居于低位,但2006以来行情却年年看涨。他举例称,他手头有一个北宋建窑出产的黑釉银兔毫盏,在福建出土时才100元一个,到了2007年价格涨到3万-5万元,他于去年花了5.5万购得。今年春节期间,类似的小碗,边缘还有小瑕疵,就要价45万元。

清代恭王府用瓷浅谈


恭王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原为清朝贪官和鲜的居所。嘉庆四年(1799年),和鲜贪情败露被抄家并赐死,嘉庆帝遂将和宅赐予其弟——乾隆十七子永縕,成为庆亲王府。咸丰元年(1851年),奕被封恭亲王,1852年入住府中,改称恭王府。此后将近40多年,奕历经三起三落,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恭王府去世。

恭王府是北京城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目前全国第一座以清代王府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正在恭王府原址上修建,其府邸的复原修缮、室内的原状陈设,都需要对王府文化深入细致地研究,其中王府使用瓷器的情况是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作为府邸居所,恭亲王及其庞大的家族用于陈设、祭祀、生活的瓷器数量应不在少数,但由于历史的更迭、社会的动荡和瓷器本身的易碎性,可供参考的王府旧藏瓷器荡然无存,特别是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衰败的王府几易其主,一直到2003年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成立之时,在王府旧址上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参考的完整瓷器。四年来,经过恭王府文物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一些珍贵的历史信息逐渐浮出水面。

一本拍卖图录揭开王府陈设用瓷面纱

2003年恭王府研究人员注意到一本由日本仙台市东北大学富田升教授撰写的《清代皇室宝物的流出》专著,其中专题介绍了1912年一位名为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曾从恭王府通过小恭亲王溥伟掠夺性购买了除书画以外的536件恭王府文物,并于1913年分别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进行两次专场拍卖。

通过多方协助,恭王府研究人员前往日本大阪与山中定次郎第四代后裔山中让先生见面,他惠赠当年的拍卖图录《纽约1913年AAA恭亲王竞卖》。

这本图录在日本山中商会的档案室中保存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由于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本有可靠的文字及图片记载恭王府流失文物的书籍,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这本图录,恭王府陈设用瓷的历史信息逐渐显露出来。

这本图录所记载的536件拍品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牙雕、水晶、翡翠、宝石等清代宫廷艺术品。其中,瓷器的拍卖主要集中在1913年3月1日纽约艺术画廊举行的拍卖会上,共拍卖了133件。归纳瓷器的品种,白釉器物较多,共有35件,占瓷器总器数的26%,其中有宋代定窑系的白釉水盂、明初永乐官窑甜白碗、清雍正时期的景德镇官窑白釉文房用品、明清两代德化窑观音塑像及文房清供;青花五彩瓷器有35件,占总瓷器数量的26%,以明末清初的景德镇观音尊、棒槌瓶居多;在瓷器中还有63件康熙、雍正官窑生产的单色釉瓷器,有乌金、蓝釉、洒蓝描金、红釉、豇豆红、郎窑红、黄釉、天蓝釉、孔雀绿釉、金酱釉、珊瑚红、郎窑绿、苹果绿、茶叶末等十几个品种。

从图录看恭王府旧藏瓷器的年代跨度为宋至清;种类以景德镇明清官窑为主,兼有钧窑、定窑、哥窑等宋代名窑,还有少量的地方窑,如德化窑、法华瓷等品种。

这些瓷器造型精美,制作精良,而且每件都有原配的硬木底座,从器物造型及艺术价值分析,应为恭亲王府内殿堂和大书房的日常陈设之物。

山中商会1912年一举买下恭王府除书画外所有珍藏宝物后并未急于出手,而是在近一年后才在纽约进行了大规模的拍卖,也正是这次拍卖奠定了山中商会的霸主地位。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流转与鉴赏》一书中,作者富田升记录了纽约拍卖会定价总额大约为27.6万余美元。他推测从购买到拍卖这一年的时间内,“通过店头乃至个别销售等,已经卖掉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付与拍卖了。若真是这样,拍卖正如字意,成了在库廉卖。”因此我们从这本拍卖图录中所看到的瓷器,可能只是恭王府原藏众多精品中的一部分。尽管如此,这本图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详实的有关恭王府用瓷的原始记录,从中可以窥见王府用瓷的规格和主人的审美兴趣。由此分析恭亲王时期恭王府的陈设用瓷均为历史名窑制品及清前期景德镇官窑制品,府主的审美观念偏重于素雅的单色釉。

修缮工地出土瓷片为研究恭王府生活用瓷提供依据

从1913年美国纽约拍卖图录中我们基本了解了恭王府收藏瓷器的种类、档次,但这些瓷器绝大部分都是属于陈设、文房、祭祀用具。那么,王府当时的生活用瓷又应该是什么档次?有哪些种类呢?

恭王府府邸中路的银安殿早于1925年烧毁,2006年进行遗址考察时,在原址东北侧出土了大量瓷片(图7-9)。这些瓷片中有宋代磁州窑系的黑釉、白地黑花、宋三彩、金元时期的北方粗瓷,更多的是明晚期青花瓷、清前期青花瓷及清晚期青花渣瓦窑粗瓷等,总体上民窑粗器为主,兼有少数的清代前期官窑瓷器碎片。釉色以青花为主,兼有少量粉彩、五彩、单色釉等。

王爷享受着宫廷赡养,衣食住行无不讲究奢华。而恭王府的府主之一恭亲王奕,更曾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人物。为什么在王府中会出土如此之多与王府规制不符的粗瓷呢?

根据《清会典》规定:亲王设长史一人,一等护卫六人,二等护卫六人,三等护卫八人,四品典仪二人,五品典仪二人,六品典仪二人。又七品首领一人,太监四十人。又设六品管领,六品司牧、司饭,七品司库,八品铁匠长、鞍匠长、镞匠长、羊群长、牛群长等。并有参领、佐领、骁骑校、亲军校、护卫校若干人,到王府当差。

由此可知当时在恭王府当差的官员杂役以及丫鬟、仆人、下人等等,人数之多。他们所使用的瓷器只能是民窑粗瓷。从常理推测,这些民窑粗瓷应该占当时王府瓷器很大的比例,因此出土瓷片中,粗瓷居多也符合常理。

在众多的粗瓷中,一块青花粉彩有“乐道堂主人制”款的瓷片格外的引人注目。它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恭王府府主、家眷生活用瓷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瓷片长7.5、宽6.5、高5厘米,呈长方委角形,高足,中空。足底部有青花楷书“乐道堂主人制”六字款从现存残件分析推测,原件应为高足委角长方盘。胎体厚重、笨拙。瓷土筛拣不细,以致烧成后器物胎质较为粗糙。足底露内胎,外边沿经削边修饰。足露胎外侧边缘呈微火石红色。釉汁较稀薄,釉面欠莹润,釉色白中泛青,尤其足底部呈鸭蛋青色。

盘心(图13)用青花料绘四方形双边开光框,框内以浅绛粉彩绘松鹿图案,寓意吉祥长寿。鹿呈回首望松状,右前腿为抬蹄姿,右后腿呈迈步状,使整体画面富有动感,松树干部以墨彩绘成,枝叶为绿粉彩绘制。山坡、岩石用墨彩勾出轮廓,再以浅绿釉覆绘而形成绿草坡地,坡边再以绿粉彩绘青草一簇,对整个画面加以点缀。

足部图案(图14):足部以青花、斗彩、粉彩、墨彩、金彩等工艺绘成。足部绘三层纹饰。上层用樊红釉绘双线,线内以红釉勾一圈勾莲纹图案,再施黄釉覆盖。中层用金彩绘双线,线内以青花料绘卷草纹,青花卷草纹中部留白,在留白处用绿粉彩填白,具有斗彩之工法。每面中间部位以青花料勾描出荷花形,并留白,在留白处以浅红粉彩填绘花瓣,再以金彩绘出花心。底层以绿釉施底色,再在绿釉之上以墨彩绘出回纹。

该瓷片青花部分有明显的黑褐色略泛紫洋蓝色特征,图案不够清晰,笔触较平庸;粉彩料含粉质较多,体现在器物绘图上给人以疏松不够紧凑的视感;金彩虽为足金绘制,但过于浅薄,缺乏厚重感。

以上特征充分反映出该瓷片符合清晚期光绪时期的瓷器生产工艺特征。

乐道堂是恭王府府邸东路的一个主要殿堂,坐落在恭王府府邸东侧院落南端。乐道堂在和鲜时期主要是供下嫁和鲜之子丰绅殷德的乾隆小女儿和孝公主居住。清代咸丰时期,奕受咸丰帝恩赐迁入恭王府,在乐道堂办公和居住。

乐道堂系道光皇帝御书赐额而得名。恭亲王奕《墓茔乐道堂闲居信笔书怀四律》题注:“堂额为成庙御书所赐,恭悬正室。翠华山茔庐落成,敬移悬挂,仅另摹勒一方,仍悬邸第,以示纪恩,永矢弗谖之意。”(《萃锦吟》卷四)

也因此奕自号“乐道主人”。奕《古近体诗·自序》写道:“乐道堂者,道光戊申(二十八年,1848年)宣宗成皇帝御书所赐额也,因自号曰乐道堂主人。”(《乐道堂诗钞》卷一)。其诗文集也以“乐道堂”为名,可见御赐“乐道堂”匾在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分析,奕晚年定制的恭王府专用瓷器上注以“乐道堂主人制”是符合历史背景的。

清代王府堂款简述

自明代起,便有王府定烧专用瓷器的记载,器物底部书写款识也较为常见。传世与出土瓷器中的王府款如德府造用、长府造用、赵府造用、晋府造用、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潘府佳器、郝府佳器、秦府典膳所。

到了清代,王府及其府主成为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或高官,或厚禄,不但由朝廷拨给俸银,还给予府邸田地,这些优越的待遇加上显赫的身份,促使他们追逐生活上的享受,在观赏、生活用瓷方面,自清代康熙时期就已有王府府主效仿宫廷帝王御用瓷而定制带堂款的专用瓷的记载。例如清道光丁未定王府行有恒堂制造款识的粉彩瓷器,为睿亲王府定制的“退思堂”款瓷器等。

亲王所定制的带有堂、斋、居号的专用瓷,绝大多数是在景德镇制作,工艺水平力求达到宫廷官窑标准,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分析清代王府所定制的专用瓷不是出自为宫廷烧制官窑器的御窑厂。其品质要比同时期民窑的作品工艺水平高。鉴于它的制瓷水平和一个历史时期特定群体的艺术类别,有少量佳品被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收藏并研究。

目前在社会上是否还流传有王府专用瓷器呢?我们知道清代的皇帝在定制宫廷瓷器时不惜工本,在满足宫廷日常使用的情况下,还会赏赐王公大臣。因此,宫廷官窑瓷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存藏的地域也相对宽广。而清代王府定制专用瓷仅是满足本府使用和赏玩,数量有限,因此我们在社会上很难见到王府定制的专用瓷器。

但在2005年的一场拍卖会中曾经出现过一件“清光绪粉彩描金高足盘”,也是“乐道堂主人制”款,制作工艺、绘制手法等均与在恭王府出土的瓷片一致,实为难得。

综上所述:恭王府用瓷的研究可以说刚刚起步,1913年出版的纽约拍卖图录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王府陈设用瓷原始资料,原址出土的“乐道堂主人制”瓷片则为我们提供了王府生活用瓷的实物标本。但是王府府主专用瓷定制的过程、方式、途径等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恭王府博物馆的建设,随着王府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期待,同时相信清代王府中更多鲜为人知的真相将被解开。

定窑白瓷三足炉

霁蓝釉堆塑狮纹大罐

青花风景人物凤尾尊

清代青花瓷总况


清代是中国瓷器在胎骨、瓷釉、色彩、造型以及纹饰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时期。从顺治、康熙发展到雍正、乾隆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清代早期青花瓷一般以康熙到雍正时期为代表,特别是康熙青花瓷器成就最大,其造型多样,工艺精细,色调青翠欲滴,荣有"翠毛蓝"、"宝石蓝"和"青花五彩"之誉,为清代之冠。常见器形有碗、盘、瓶、尊、香炉和文房用具等。民窑器型丰富,以大件为多,如大方瓶、观音瓶、花觚、凤尾尊、棒槌瓶等。装饰图案以山水、人物、花卉、禽兽、博古图、锦地百花、月景图画、书法等为主。雍正青花瓷以精细著称,瓷质莹洁,典雅优美,器型大致分两类,一类完全仿明代制器,以仿宣德器为佳,另一类具有永乐宣德点染晕散的特征。各地窑口以景德镇青花瓷作品较多。

乾隆时期是清代制瓷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的繁荣昌盛和乾隆皇帝的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造型独特新颖的作品,如交泰瓶、转心瓶、洗口盖碗、贯耳投壶、八方贯耳扁腹尊、壶等。青花器底一般为砂底,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清代嘉庆、道光、咸丰三朝青花,在总体水平上开始下滑,出现了逐渐衰退的趋势。

越南的海捞瓷:中国清代青花瓷


自康熙至雍正、干隆,中国外销瓷风行海上,盛况空前。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真实记录了这一热闹景象:“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古人曾用洋溢着禅意的语言描述青花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肇始于唐,兴盛于元,发展于明,恣肆于清的青花瓷,借助中国绘画中工笔、线描的传统技法,融合了水墨画的写意效果,至康熙、雍正、干隆三代,把青花瓷的烧制推上了新的高度。近年来,从越南打捞出水的清代瓷器,即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了“清三代”青花瓷的靓丽一隅。越南出水中国清代青花瓷越南水下考古,始于1990年,先后打捞五艘古代沉船。1990年至1992年,越南头顿省在槟榔岛打捞出水清代康熙年间瓷器6万余件。1997至2000年,越南国家航海救护总公司,在占婆岛打捞出水中国明代青花瓷一批。1998至1999年,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在金瓯省沿海打捞出水题有“大清雍正年间制”款的青花瓷5万余件。2001年至2002年,越南平顺省文化厅协同新加坡航海探险公司等单位,在平顺沿海打捞出水明万历时期青花瓷1万余件,在富国县安泰社海域,打捞出水明代万历时期青花瓷1万余件。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曾于2008年共同举办《海上丝绸之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精品展》,共展出在越南头顿、建江、金瓯、占婆岛、平顺海域打捞出水的中国明清青花瓷200余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越两国考古专家,经对越南出水青花瓷研究比对,判断产地在中国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地区烧制。胎体多为白色胎质,青花呈色蓝中泛灰黑,多为芒口。器形为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居多,并有一部分具有欧洲风格的盛用器、饮用器。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青花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清代外销瓷:西方宫廷贵族收藏至爱


瓷器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此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由于瓷器制作技术在中国的各种发明中工序最为复杂,难度最大,17—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西方仿制中国的其它发明均以成功,却还不能在欧洲手工工场中烧制出可以同中国瓷相媲美的同类产品,因此只能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瓷器也一度笑傲欧洲,独步世界,垄断了欧洲的工艺瓷与日用瓷市场,精美的瓷器在那时的西方是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西方富人的精神享受才大量进口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17—18世界的欧洲,英文中国“china”成为了瓷器“porcelain”的代名词,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

清代外销瓷是在中国古陶瓷经历了自汉唐以来南青北白,宋代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单色釉;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以及至元青花瓷为代表的釉下彩;金、元时期红绿彩为代表的釉上彩;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等釉上与釉下彩绘相结合等陶瓷装饰艺术形式逐步发展,陶瓷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取得巨大成就后,陶瓷工艺技术和陶瓷装饰艺术都达到成熟自如的清代产生的。清代陶瓷在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在装饰技法上的不断创新,不仅将青花瓷在元代的基础上,制作技艺达到顶峰,还发明了粉彩、古彩以及为适应欧洲市场需求产生的广彩等陶瓷新品种。从康熙二十三年起,清朝的统治在南方稳固后,重新开始对外贸易,允许欧洲各国商船前来广州,中国瓷器恢复大规模出口。中国外销瓷重返欧洲市场后,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随着瓷器出口的增加,欧洲国家的绘画、图案、手工艺也传入中国,不少欧洲的画家也被富豪派遣到广州,设计并指导瓷器的设计。也有一些广东的艺术家依然跟随欧洲商船,飘洋过海,出国学习西洋艺术。清代外销瓷是在中西贸易中,逐步适应国外市场需求和喜好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彩绘瓷。它既保留了中国陶瓷彩绘艺术的传统,如:吉祥图案、花卉、传说故事、戏剧人物等,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如西洋宗教传说等,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外销瓷中甚至有描绘中国和欧洲海运码头、商行场景、中西交往等题材,清代外销瓷不仅丰富了陶瓷的装饰题材,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技法中也做足了文章,而且在各种技法之间自由搭配组合,产生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和新形式。如青花粉彩、镂空粉彩、贴塑粉彩……清代外销瓷的细分品种在百种以上,超越历代,也超越清代官窑和内销民窑的品种。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以赞美诗的语言称颂中西文化交流:“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和最发达的文明(欧洲)仿佛今天汇集在一起——大概是天意,要使得这两个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携起手来,逐渐地过上一种更为理性的生活。”清代外销瓷正是东西方伟大文明相汇集、相交流、相融合的产物和杰出范例。

中国瓷器自16世纪以来,一直是国外最畅销的产品,除当时海上交通发达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东方民族色彩的瓷器,作为餐饮器具不仅可以代替简陋的木器、陶器和昂贵的金属器,同时也作为艺术品,被皇家贵族陈设在宫殿、厅堂,用来显示其高贵富有的身份。当时在世界各国上层社会里,无不以珍藏中国瓷器为荣。进入17世纪,欧洲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中国瓷器之风。路易十四特意在凡尔赛宫修建了一座瓷宫,不惜重金大量收购在中国景德镇订烧的青花、五彩瓷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其夫人曼德侬,由于对中国瓷器的喜爱,特命人将他们夫妇的画像送往中国景德镇,烧制在五彩瓷器盘上,这件瓷盘至今保留在葡萄牙。18世纪欧洲掀起一股“收藏热”,中国瓷器特别是青花瓷,普遍收到欧洲各国人们的喜爱。西班牙马德里城的皇宫和何郎龙茨宫,设有瓷器陈列室,国王腓力二世收藏的中国瓷器约有3000余件。大量收藏中国瓷器成为当时英国、德国上层贵族社会流行的风气,宫殿内摆满了中国陶瓷。这些闻名世界,被西方宫廷贵族、上层社会视若珍宝,竞相购藏的中国瓷器,就是清代的外销瓷。20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所有美誉都是针对通过贸易而来的大量舶来品——中国外销瓷的,17世纪末以后,尤其是针对清代外销瓷的。

清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特征


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的瓷器生产,也像明代推行“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的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而且由于当时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形中也刺激了民窑青花瓷器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清初青花瓷器生产以民窑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具体特征,有如下几点:

(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体厚重呈灰白或灰黄色,瓷化程度较好,胎釉结合紧密,多数釉面呈鸭蛋青,透明度较差,光泽度不强,个别釉面有缩釉,大部分有酱口,同时许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规整,盘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渐扁薄,圈足稍微向内收,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后,还出现有泥鳅背现象,较光滑,底边还带有窑红即火石红。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国产浙料绘制,大致有青翠淡雅与灰篮等种,总体呈色稳定,少数趋于灰暗,也有一些青花晕散和纹饰模糊现象。

(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为主,陈设器为辅,造型侧重于实用性,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上还多具有明代古朴浑厚之遗风。

(4)纹饰: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纹饰质朴自然,绘画一反已往单线平涂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线平涂的技法,讲究匀称,疏密有致,相互辉映,粗犷豪放,同时纹饰题材丰富,常见有动物纹、植物纹、山水图、博古图等,龙纹高大雄壮,矫健有力,有腾云驾雾之势,麒麟纹常和挺拨的巴蕉叶画在一起,相映成趣,而且蕉叶纹中常留白。

总之,对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必须广泛地接触清初青花瓷器物,才能培奍和提髙鉴赏水平,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和中肯的鉴定结论,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观千剑而后识器”。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鉴定青花瓷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们应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多看,多对比,多分析以识别真伪。清代龚轼在《陶韵》中曾这样说过青花瓷:“白瓷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见透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无极生。”充分说明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你看,明明笔划简洁,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明明色调单纯,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绚丽,明明恣肆风流,却有一种漫不经心的从容,明明清盈飘逸,却有一种温柔可融的意境……所以说与青花瓷相遇则是一种缘分,当你见到它时,定会立刻被它所震撼、所吸引、所痴迷!

它们曾经征服世界——谈谈清代外销瓷


“‘中国’的英文名曰‘瓷器’,从现在西方收藏的藏品和打捞沉船出水的瓷器看,很多瓷器并非单纯是当作手工业产品出口的。西方人注重的并不完全是它们的使用功能……其实,西方人多半注重的是它们的观赏价值,它们的审美性。中国的瓷器和丝绸在那时的西方是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西方富人的精神享受才大量进口的。所以,说到底,瓷器也好,丝绸也好,它们实际上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征服世界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竟然是用一种文化产品来命名的,可见得文化产品对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有多么重要。”——作家张贤亮先生虽然不是中国古陶瓷的专家,但他对中国外销瓷的见解确是格外精辟的。

瓷器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自唐代开始输出海外,历经千年,随着东方新航路的发现,于明代远渡重洋到达西方,并在清代达到极盛。

瓷器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

从瓷器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讲,瓷器自古就是中国人主要的饮食器具,然而在西方,瓷器的生产一直是个谜。自从中国瓷器传到海外,瓷器就一直受到各国人士的追捧,然而他们摸索了几百年也没有搞清楚,瓷器究竟是用什么材料?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迟至1709年前后,欧洲才刚刚烧成硬质瓷,当时中国瓷器已有1500年以上的烧造历史,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品质最优秀的瓷器。这个时期的清代青花瓷在元、明青花瓷的基础上,不但在材料、工艺、烧造技术上取得全面进步,装饰题材也大大扩展,且画工技艺高超、线条精细、分水色阶丰富、发色艳丽,画面生动传神。正如英国著名的古陶瓷专家哈里·加纳在《东方的青花瓷》一书中所说,“它们被人们认为是青花瓷成就上的顶峰”。

清代五彩瓷也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开创了从画到填,全部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完成的新工艺,代表着景德镇陶瓷五彩的最高水平和最高成就。而清代陶瓷划时代的新成就则是发明了粉彩瓷。粉彩是受西洋珐琅彩及其制作工艺的影响,改进传统的釉上彩料和画风而形成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清代粉彩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在翎毛、花卉、人物、山水纹饰上出现了光线明暗变化和阴阳向背的立体感,表现对象无不栩栩如生。

清代瓷器为适应欧美市场的需要又诞生了广彩。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来华外国商船逐渐增多,当时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广州码头,于是大批外商纷纷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为了适应外销市场需要,江西景德镇部分釉上彩绘瓷器移至广州加工生产。景德镇釉上彩瓷在这里与当地的铜胎画珐琅艺术相结合,融汇中西,使得釉上彩瓷出现了广彩这一新的装饰形式。其特点是构图丰满、绚彩华丽、金碧辉煌。广彩既有我国传统彩绘艺术的风格,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可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外销陶瓷的主要品种之一。

18、19世纪刚刚烧出硬质瓷的欧洲与作为中国古代瓷器装饰艺术和工艺技术高度成熟,集大成时代产物的清代外销瓷相比,其间的差距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清代外销瓷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征服了欧洲。

然而,清代外销瓷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中国清代外销瓷最重要的是它们还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清代外销瓷(包括明代外销瓷)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征服了世界的。

季羡林先生曾明确地指出:“十七、十八世纪,中国人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天才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当时他们向往的是中国,学习的是中国。”回顾世界史,欧洲从5世纪到15世纪的一千年里,即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没落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中世纪教会扼杀人性,实行严格的禁欲主义,否定对现世幸福和快乐的追求,要求信徒们拒绝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连鸟语花香都会被看做是魔鬼的诱惑。欧洲人在这种残酷、黑暗、愚昧的政治、宗教、文化压抑下煎熬了上千年,16世纪以后才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17、18世纪出现了启蒙运动,欧洲才开始觉醒,经过近三百年的反复斗争,才提出了人性的解放,才承认人们追求现世幸福、快乐的权利。但当时这些思想在欧洲还是新兴的思想,新兴的文化。

相比当时的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是承认人性、人欲的合理性,鼓励人们积极入世,鼓励人们追求现世幸福和享受人生快乐的。这种以积极追求和享受现世幸福为宗旨的意识形态,引领中国古代社会创造了辉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贯穿在中国古代社会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中。东方新航路的发现,使西方真正发现了中国:人类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接受上帝的主宰,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他们可以追求男女情爱,可以追求风花雪月,他们可以追求白头偕老、可以追求连生贵子,可以追求丰衣足食,可以追求富贵长寿。

西传的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时尚,部分地改变了欧洲人的日常生活结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非宗教性的以人为本的伦理型文化给启蒙思想家们以新鲜的思想材料,在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成为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为由中世纪神学文化向近代科学文化蜕变的欧洲提供了新鲜的思想源泉和刺激力量。

清代外销瓷恰恰就是这一中国文化、这一中国文明的重要载体。因为几乎每一件清代外销瓷都有瓷绘装饰,而这些瓷绘纹样则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什么是意必吉祥?吉祥就是义无反顾地追求现世的幸福!

中国清代外销瓷的数量巨大、传播广泛、画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中国文化启迪西方的过程中起到过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时势造英雄,是历史的机遇造就了中国清代外销瓷曾经征服世界的伟大历史功业。

均为清代外销瓷器

玉溪华宁陶 掀开盖头来


玉溪华宁陶掀开盖头来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李映青时文枝2014-07-3111:03:38打印发送我来说两句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华宁陶艺·《孔雀蓝釉刻花仿古瓶》(摄像:时文枝)华宁宁州沁心陶艺工坊员工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彩绘(摄影:时文枝)华宁宁州沁心陶艺工坊作品·彩雕黑陶(摄影:时文枝)宁州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怀旧陶(摄影:时文枝)宁州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作品·《葫芦》(摄影:时文枝)《古月窑》工艺作坊员工手工制作作品(摄影:时文枝)《古月窑》工艺作品·《马》(摄影:时文枝)

创意云南2014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9日至14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届时,玉溪华宁县6家陶企业、2家苗族刺绣企业,6位省级陶艺大师(刺绣)和陶艺专家的作品将在“华宁陶一条街”闪亮登场,尘封的华宁陶正向人们揭开盖头。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有“滇国古陶”、“华夏古陶”的美誉。600多年前,华宁陶产自于华盖山下的瓦窑村,如同淡定而含蓄的宁州古镇,华宁陶历经时间的磨练与洗涤逐渐成为收藏家的“新宠”。历经三年的迅猛发展,华宁陶企业已发展为40多家,产值从起初的600多万元突破到两亿。因其独特的构造,素有“釉色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之说。

华宁地处滇中腹地,抚仙湖东岸,南盘江西滨,紧邻红河,近靠昆明,辖属玉溪。全县春夏温润,秋至气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素有“泉乡、陶乡、桔乡”美誉。

从曾经的养精蓄锐到如今的一鸣惊人,华宁陶的发展让世人惊叹。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华宁陶一路狂飙突进。三年间,从政府到企业,乃至个人,都为华宁陶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华宁陶的发展氛围,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华宁陶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随着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种类不断增多,出现(彩雕)黑陶、怀旧陶、素陶等种类不一,价格不等的产品,部分企业订单明显增多,产品供不应求;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人才回流创业现象明显。本土、外来陶艺人也在择机建厂,各企业百花齐放,独树一帜,出现七彩虹窑釉陶、宁州柴窑、舒氏陶艺、宁陶坊等陶企业。

作为华宁本土颇具盛名的舒氏陶艺,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华宁陶的有力代表。据公司负责人舒文照介绍,舒氏陶艺在过程创作中出现各种不同的陶艺种类,而且物美价廉,适用人群广。“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民族风格只有华宁陶!”舒文照告诉记者。

来自大理的胡文森、胡文杰哥俩一年半前在华宁白手起家,创立“古月窑”。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的哥哥胡文森将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哥俩另辟蹊径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陶艺和民族风的小陶艺品。哥哥胡文森告诉记者:“国有中国梦,我们哥俩却有自己的华宁陶梦。未来我们要坚持把华宁陶做小做精做好!”(记者李映青实习生时文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