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黑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元白釉黑彩诗文四系大瓶

元白釉黑彩诗文四系大瓶

黑釉瓷器鉴别 古代元昌隆瓷器 古代黑花瓷器

2020-09-29

黑釉瓷器鉴别。

元白釉黑彩诗文四系大瓶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陈列“磁州窑”单元,“元白釉黑彩诗文四系大瓶”十分引人注目。这件器物器形硕大,高达55.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5厘米;腹部以褐彩行楷题诗一首:“落花时节水流香,送客归来笑一场。不锁草堂取乐去,野雀偷笔学题墙”———仿佛一出“情景剧”,以平白如话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幕村居生活情境:落花逐水的金秋时节,草堂内似乎刚结束了一场“笔会”,宾主一欢而散。主人送客归来,“惊见”野雀偷偷“溜”进草堂,正用余墨在墙上涂鸦……此情此景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这件四系大瓶上凡七言四句共28字,用笔连贯一气呵成,连续韵律感强,书法风格毫无士大夫的书卷气,和诗句本身一样质朴可爱、纯净爽朗。

四系大瓶,是磁州窑器物中极富特色的一类,器形古朴挺拔,颇具北方粗犷豪放的气韵。四系大瓶的造型特点是:瓶口外敞,长颈,瓶子形状略如橄榄,腹部稍肥大,颈肩按有四个系耳。肚大口小,可以多盛酒水,放置稳定;加上盖后,又便于外出骑行时随身携带,防止洒漏。元代疆域辽阔交通发达,为了便于联络,忽必烈在位时完成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驿站对于餐具、酒具、茶具需求很大,极大刺激了磁州窑陶瓷生产。四系大瓶作为驿馆盛水盛酒的器物,使用方便,需求量巨大,故产于元代的这类器物存世量很多。

在器物上题字,是磁州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点。字数多少不一,内容涵盖诗词、记事、格言用途等。在酒具上题写诗词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加酒具的文化含量,再是为了起到广告作用,因此,书写者多借诗词抒发情感,以求获得他人的情绪共鸣,由此使产品畅销。面对这件四系大瓶,我们不难想见:当时,人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瓶上这幕“情景剧”,一定会倍感开心快乐。

元白釉黑彩四系大瓶上的书法,字体刚劲有力,意境豪放洒脱,“白釉黑彩”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极为醒目。所谓“白釉黑彩”,又称“白地黑花”、“白地黑彩”,是磁州窑的主要装饰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先在成型的坯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用黑褐色料在器表绘画纹样或题写诗句,再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烧造。

作为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的消费主体是广大普通民众,瓷器产品不但要让老百姓买得起,所写所书所画更要让他们看得懂、喜闻乐见。元白釉黑彩诗文四系大瓶,器、诗、书虽都无识无款,却于平淡中见神奇,于无意中见性情,诗情画意味道浓浓,耐人寻味,堪称不可多得的民窑佳作!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卵白釉雕花高足杯(元)


元 卵白釉雕花高足杯

元统一全瓶等。采用进口华中现在碗、盘类器物的造型国的前一年,元政府就在景德镇设立的“浮梁磁局湖田窑址进行过16个中华以至绝迹。装烧的”,专管皇室烧瓷。“浮梁磁局景德镇的瓷器逐渐占据物中青白瓷又称“影青瓷””的设立,促进了景德镇窑业的兴盛,带比,元代湖田窑的青白华亚各国和中东、来了景德镇窑业的技术变革。由于湖田窑也是“浮、狮舞绣带纹等。器物中博,刻画花、印花、雕花及梁磁局”的定点窑场,湖田窑先化遗物数十万件,时间涵华博景德镇烧制青白瓷最重前的窑业秩序必然受到冲击,首先是创烧、凤穿莲、莲池水藻、莲物博色质如玉。此类瓷器“了“卵白釉”瓷。“卵白釉”瓷专为元政釉色青灰或米黄。器华博政府枢密院所定烧,所府枢密院所定烧,所以瓷器内壁常印有“枢府简单的排点装饰,内底书博物印花更模糊,圈足内”字样,又称“枢府”瓷。“卵白釉”瓷胎质期相似。主要表物博并在器底书“景灰白,颗粒较大,釉色乳浊失透,具皆是。1982年,国务华物湾等。“若夫渐有凝脂般的感觉。器形有折腰碗,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中物遍较粗松,色红褐,釉、圈足盘、高足杯等,造型与宋高足杯和盏等,无论胎物华青料绘制青花图案,代有异。器物内壁常模印云龙纹、缠枝菊纹、开光因采用支钉叠烧中物品。同时,其烧八宝纹等,还有鎏金装饰。在元代中晚期的窑的考古成果显示,早华博造技术也很快传播到江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卵白釉”、“狮舞绣球纹、开光盆华中生产青花瓷器。最白磁瓦”、玻璃等建筑用瓷。

宋金时期红彩描金诗文碗


宋金时期的红绿彩瓷,亦称“勾红点绿”,是我国陶瓷釉上彩绘工艺史的一种重要形态。据考古学者吕军、周高亮等人初步统计,河南省发现红绿彩踪迹的有:扒村、钧台、刘家门、老宕、鹤壁集、清凉寺、上李庄、韩庄、当阳峪、登封曲河、新安城关、庙后、淮子沟、西王封、牛庄、段店、济源勋掌村、邓州古城(内乡)、临汝、密县、安阳等20多个窑场。

这件宋金时期红彩描金诗文碗(图1),是由10块残片拼接修复而成。这些残片是2016年邓州团结路道路工程两侧下水道(古穰城西郊、今明、清土城墙内)小十字街翻土中所得。该碗口径15.8、高5.5厘米;碗底足直径6.5、足高0.9厘米(图2);敞口,圆腹,外壁光素无纹,圈足露胎,上体施白釉,内壁勾描红彩宝相纹填金。碗心(图3)纹饰用红彩行草书诗文:“枝远蝉鸣细,堂高燕语轻。”在50倍的放大镜下看,口沿处弦纹内壁及宝相纹饰明亮的金粉,器体表显钙化土锈蚀痕(图4)。此碗白瓷釉微黄,圈足刮痕不规整,足心有两道圆纹,是一件极具民窑特征的宋金时期邓州古城窑(集散地)红彩瓷标本佳作。

关于红绿彩烧造年代,《宋会要缉稿·职官八》:“后苑烧朱所,掌烧变朱红,以供丹漆作绘之用,设监官一人,以内侍充任,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置。”“后苑烧朱所”,官署名。南宋周密撰《志雅堂杂钞》:“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宋金时期陶瓷工匠法效百工,创造性地使用矾红彩在陶瓷之上绘画花纹、图案、文字等,与已经成熟的黄、绿三彩、釉下黑彩等配合,制作出宋金时期的器物时代风格。

红彩,主要由青矾炒制后提纯研磨加其他元素配制,据《江西大志》卷七《陶书》载:“用青矾炼红,每一两用铅粉五两,用广缪合成。”即以青矾煅烧提炼后的氧化铁为呈色剂、以矿物质氧化铅(包含一些其他微量元素)为助熔剂,以广缪或其他胶水、瓷土淘炼的浆水等按照比例混合研磨使用,烧成后红彩颗粒粘结在釉面上。红彩中不含石英等玻化成分,烧成后流动性差、发色艳丽而不躁,与其他颜色不相融。书写文字、勾描边线等能细致入微而不漫漶。胎釉结合差,易磨损和脱落,无开片和气泡。古陶瓷专家从陶瓷史学的角度分析,宋(金)红绿彩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也孕育着元明清釉上彩绘瓷的萌芽。

鉴赏碗心红彩行草书“枝远蝉鸣细,堂高燕语轻”对仗工整诗文,可谓绝唱。蝉鸣,典自《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唐诗别裁》:“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李白《夏景》:“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堂高,指高大的厅堂。屈原《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王逸注:“言所造之室,其堂高显。”燕语,宴饮叙谈。《诗经·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郑玄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朱熹集传:“燕,谓燕饮。”亦指闲谈,亲切交谈。碗心诗文告诫人们,在高大的厅堂宴饮叙谈、闲聊,一定要轻声慢语。

据邓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洪涛粗略统计,邓州市在团结路道路工程两侧下水道翻土中,先后捡选出49件行草书诗文红绿彩瓷器及残片(图5、6),大致有如下几大类:器皿类(碗、盏、盘、罐等);造像类(佛道宗教造像、各类动物、人物、器物造型的玩具类等);有日常生活用器、宗教供奉、装饰摆设、玩偶等功能用途。

千年磁州窑 白釉黑彩老虎瓷枕现身镇江藏界


一具画有老虎的白釉黑彩古代瓷枕近日现身镇江,瓷枕上所画老虎采用写意手法,活灵活现,千年瓷枕保存十分完整。镇江博物馆副馆长、考古专家肖梦龙指出,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季纳凉用具,因其釉色莹润,质坚清凉,是夏日消暑佳品。镇江博物馆也收藏过同类型瓷枕,但在镇江民间收藏界,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昨天上午,记者在金山街道三元巷社区一户居民家中,见到了这具长方形瓷枕。上部长39.5厘米、宽20厘米;底部长35.5厘米,宽10.5厘米,高15.5厘米。从上面俯视,可看到所画的山石茅草中有一只咆哮的猛虎,四角则画有四株花形不一的菊花。从正面看,朵朵白云中画有一展翅的凤凰;背面寥寥数笔,画有几株翠竹,有一透气孔;在瓷枕底部,有“古相张家造”阳文款。瓷枕上所画图案虽不讲究对称,但线条十分流畅,富于变幻,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郭应楠告诉记者,他从该瓷枕的底款判断,为北宋年间磁州窑产品,已有千年历史。而磁州窑系,为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一时与景德镇齐名。磁州窑瓷器以丰富的乡土气息与民间色彩见称,装饰手法十分丰富,在宋代时期,这类器件多为官员、富商使用。

各种釉彩大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

生产时代: 乾隆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其它颜色釉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乾隆

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5层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个开光,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瓶内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从烧造工艺上看,青花与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等均属高温釉、彩,需先焙烧。而粉彩、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均属低温釉彩,需后焙烧。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

清代乾隆时期历时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太平盛世。此时,由于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对瓷器情有所钟,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苦心经营,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名工巧匠汇集于景德镇,致使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特别是各种新奇淫巧的制品层出不穷,其工艺技术之高可谓鬼斧神工。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四顾茅庐”觅得白釉唇口碗


这只白釉唇口碗,碗边微微外翻,内底刻有一个"上"字。

“连一件南北朝的瓷器都拿不出来,可想而知我们对北方古瓷知识缺乏了解。”7年前,市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余乃刚参与《岭南藏珍》一书的编著,书中陶瓷藏品断代的现象暴露了广东收藏家甚少接触北方古瓷的问题。昨日,记者走进余乃刚的“余庆堂”,与一件件填补了省内北方古瓷研究空白的邢窑白瓷珍品亲密接触。

交“学费”研究北方古瓷

一直以来,广东陶瓷收藏家受地缘阻隔的影响,精于越窑、景德镇、福建德化窑等南方瓷器的研究,而甚少涉猎北方古瓷,余乃刚也不例外。4年前,我市举办了全国民间古陶瓷藏品联展,不少北方收藏爱好者携带北方古瓷藏品参展,余乃刚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北方古瓷粗犷、豪放的美所吸引。

“你对这个东西不了解,自然不敢贸然出手,学习研究的过程免不了要交些‘学费’。”余乃刚称,自己集中学习、了解北方古瓷知识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起初,余乃刚只敢购买一些便宜,或者局部有崩裂缺陷的北方瓷器。余乃刚说,这些买回来的真品就是他的“老师”,仔细观察它们器形特征,再查找资料印证,这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

“单靠看书是不行的,有些书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这些错误通过转载不断传播,所以手里必须有实物,然后再查书求证。”余乃刚表示,目前他的藏品有隋、唐、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北方古瓷珍品,预计今年内将这些藏品结集出书,与广大古瓷器爱好者共同分享。

破解碗底“上”字款密码

在邢窑白瓷藏品中,内底刻有“上”字款的一只白釉唇口碗是余乃刚最得意的藏品。乍一看,这只碗其貌不扬,简洁的碗身没有任何花纹,碗边微微外翻,内底刻有一个“上”字。“很明显,这个上字是工匠在烧制前刻的,凹陷处有‘坐’下去的感觉。”余乃刚说他一眼就认定这只碗是真品,而且刻有字款的邢窑白瓷非常少,后来就发生了“四顾茅庐”买碗的故事。

当时余乃刚出差河北,偶然在一家古玩店发现了这只“上”字款白釉唇口碗。“第一次已下决心要买,主人一口回绝;第二次登门,碗的主人不在,他儿子在家,旁敲侧击了解价钱,贵得吓人;第三次主人还是不在,开出的价钱也是天价;第四次只有他女儿在家,我感觉机会来了,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终于买到了心仪之物。”

碗买了回来,余乃刚开始着手破解“上”字款的密码,挖掘其文化内涵。经资料考证显示,唐代的铭文多刻于胎体上,碗、盘类刻的位置分布在内底中心或外底部,其中姓氏类的铭文内容包括上(尚)字,说明这只碗可能出自尚姓工匠之手。这就解开了“上”字款的谜底。

粉彩御窑厂图大瓶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63cm,口径22cm,足径22.5cm

生产时代:嘉慶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粉彩

陶瓷造型:瓶

说明:清嘉庆

瓶洗口,粗颈,长圆腹,圈足,沙底。颈肩处安双异兽耳。瓶腹内里施白釉,由肩至颈部及里口施松石绿釉。瓶外通体描绘清代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实景图,以御窑厂内倚山而建的“御诗亭”为中心,左右的东西辕门上各挂一面黄地墨书“御窑厂”大旗,两侧白墙黑瓦,有回廊、洞门。正中的高大厅堂内,几人在商量事情,厂内匠人各司其职,正专心劳作,开采、送料、拉坯、成型、施釉、吹釉、画坯、画彩、利坯、烧窑、出窑、装运等,一派繁忙的景象。

此瓶以粉彩红、黄、绿、紫、蓝、黑、金等色共绘61人,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御窑厂的生产场景,印证了有关文献中记载的御窑厂的建制、分工、生产等情况,可作为我们研究御窑厂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唐代长沙窑珍品褐绿彩双系罐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它兴 于唐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五代。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器型品种有碗、碟、瓶、罐、瓷枕等生活器皿。它虽在质地、成型、精巧等方面逊于越窑青瓷、邢窑、定窑白瓷,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开创陶瓷史上釉下彩绘的先河,特别是釉下彩绘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写,透出一缕大唐民俗文化的清新气息,而深受海内外人们的挚爱。

地处安徽省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安庆地区,墓葬中时有长沙窑器物出土,品种有壶、罐、碗、玩具等等。这是怀宁县一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长沙窑褐绿彩双系罐。此双系罐高18.5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17.5厘米,直颈,口沿外侈,窄肩,直腹,底部内凹,肩贴双系,双系两面用褐绿彩点绘相似的斜方形状图案纹饰,斜方纹内用绿彩点绘波浪纹。整件器物形体大方,修胎规整,釉层莹润光滑;为衬托出彩料的成色,达到其彩绘美的效果,器物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起到了增强胎体的致密度和增加瓷胎白度的作用;同时纹饰采用点、线表现手法,水墨晕散效果的抽象图纹,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是一件难得的唐代长沙窑珍品,2004年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收藏于怀宁县文物管理所。

元代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


元代瓷器知名的就是元青花瓷器,但是元代官窑瓷器除了枢府釉以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官窑瓷器就是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是“浮梁瓷局”在元代朝廷的关注下,景德镇的陶瓷大师们开始将釉上彩绘运用到高岭土制成的瓷胎高温釉器上,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品种,可以说元代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是元代特有的瓷器。

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是一种五彩瓷,但它不是平面的,而是具有“堆垛”效果,立粉堆彩瓷是在元青花、元代釉下彩、釉上彩技法基础上的工艺新突破,用堆花立粉法制作五彩加金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的一个重大工艺创新。聪慧的元代工匠借鉴古波斯掐丝珐琅的工艺用于陶瓷工艺的大胆尝试,其意义不亚于元青花,只不过因这种稀罕的器物工艺复杂,多为宫廷所用,实物留存凤毛麟角。

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有五个特点:

一、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是以卵白釉为胎体;

二、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具有元代器物典型特征;

三、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绘制方法是立粉戗金五彩,胎体基本同于枢府之青白釉瓷,在乳浊的青白釉地上以堆花立粉的特殊工艺堆出纹饰轮廓,再于轮廓内分别填彩并嵌金片。其红、紫、赭、黄、蓝、白、绿、孔雀绿料彩,高高凸起于釉表,彩质如玻璃料般透明,色泽既浓艳、鲜亮,又沉着、古雅,各种色彩与嵌金浑然一体;

四、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采用“堆垛”工艺;

五、卵白釉立粉堆彩戗金瓷器是元代官窑瓷器,它应是元代景德镇供皇家之用的御窑珍品,它的被发现,将景德镇烧成五彩瓷的历史提前了约半个世纪之多,并首开珐琅彩之先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