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黄地粉彩瓷器的特点

黄地粉彩瓷器的特点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鉴别

2020-10-28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黄地粉彩是粉彩的一个门类,在烧好的白瓷上绘出之前设计好的纹样,在其纹样上使用玻璃白打底,在使用各色彩料绘画,除了花纹以外的空白处涂满黄彩料放干之后放入窑内低温烧制。粉彩又叫做软彩,是以粉彩为主的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在清朝康熙晚期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创造出了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而黄釉瓷在我国的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黄色在我国古代时皇帝的专用色,而黄釉瓷器更是清宫廷用瓷,是民间的普通百姓是无法得到的。即使是在叛乱不断的嘉靖时期也是不允许民间人士所不能使用的,民窑可以使用金彩但是却不可以使用黄釉瓷,所以说足以体现出了黄金粉彩瓷器的地位。

清朝时期开始发明烧制,明朝中期三朝在黄釉瓷的基础上还烧制出了大 量烧制的黄釉青花、黄釉绿彩、黄釉红彩、黄釉紫彩等黄釉瓷器,所以说流传至今的黄地粉彩瓷器大多都是在明朝时期被烧制的,其收藏价值和价格相对就没有清朝时期的黄地粉彩瓷器值钱,现在的瓷器市场清朝乾隆瓷器受到的市场欢迎度较高,收藏价值和价格也就更高。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官窑瓷器中的粉彩开光器为多见,继承了乾隆制作的压凤尾纹轧道工艺比较的常见,在其纹饰上主要万花堆、百花图画面中的器物都十分的突出,在其碗类瓷器上也出现了山川风景画,样式、图案比较丰富。特别是碗、盘之类的器物的图案以花卉、花果为多,特别是过枝的癞瓜图案,有着绵绵不绝的吉祥之意,而在道光时期黄地粉彩瓷器工艺非常精湛,主要器型有瓶、罐、花盆等,正是因为其工艺的精湛和色彩的提纯度高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粉彩瓷器现今越来越受到了收藏者和投资者的追捧,其收藏价值和价格非常高,加上瓷器的外形有着很美好的寓意,所以价格近年来不断上升,尤其是以蝴蝶的绘画颇具有珐琅彩的特色,明黄色地所呈色出的光亮,有着极其浓厚的宫廷色彩,甚至一度称为“皇帝色”。

黄地粉彩在清朝的皇宫里也被称之为“黄地五彩”,此器主要是运用了渲染的手法,使其花鸟、水果颜色更加的丰富亮丽,一开始以古代的掐丝珐琅制品为摹本,是清朝粉彩瓷器烧制的一项光辉一页。因为在其装饰效果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掐丝珐琅的作品,罐的造型端庄大方,外饰柠檬黄釉为底,颜色鲜艳,瓷器外部的描绘十分的精致,造就了黄地粉彩今天的地位。彩瓷的发展历史非常的悠久,但是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做工的精细、色彩的柔和,这就是它的特征,彰显了它的地位以及收藏价值。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道光粉彩瓷器都有哪些特点


我们都知道“清三代”之后烧造的瓷器大不如前,但是道光粉彩瓷器依然存在一定的亮点。每个时代生产出来的瓷器,都带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道光粉彩瓷器亦是如此。虽然它在前朝瓷器烧造水平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但是当时的不少瓷器表面都呈“波浪釉”,足以见得当时瓷器烧造的工艺水准也像满清王朝一样日落西山。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波浪釉”,只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而到了清代道光年间,“波浪釉”瓷器才广泛出现。由于“波浪釉”瓷器较为劣质,不具有太大的收藏价值,因此往往被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选择性遗忘。

在清朝康熙时期,制瓷工匠们结合五彩瓷器工艺和珐琅彩工艺,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釉上彩品种——粉彩瓷器。到了清朝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巅峰。而到了清朝乾隆时期,粉彩瓷器才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到了清朝道光时期,民窑和官窑都生产了不少粉彩瓷器。值得一提的是,珐琅彩对道光官窑粉彩瓷器的影响很大,表面绘画非常精美。

在道光时期,大清王朝苟延残喘,气数将尽。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乱不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在情势的逼迫下,很多民窑窑工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或者另转他行。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也愈显颓势,所以在清朝道光年间生产的瓷器基本都是仿古瓷器,几乎没有出现什么新的器物造型。

就瓷器的烧造工艺而言,道光时期的官窑瓷器的底釉若是为白色,质地比较润泽,若是为松石绿色,器物颜色比清代嘉庆瓷器要深一些。白色底釉的道光瓷器表面通常会呈“波浪釉,这是人们辨识一件瓷器是不是道光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再者,清代道光年间的制瓷制瓷匠人们,在制作粉彩瓷器的时候,依然力求表现前两朝(乾、嘉)官窑瓷器烧造的特点。道光官窑粉彩瓷器以色地粉彩为主,表面绘制了丰富多彩的图案,比较常见的题材有山水、人物。

清代道光粉彩瓷器的款识别具一格。多是六字三行式篆书,而一字横列比较少见。年款多是“大清道光年制”或者“道光年制”篆书图章款,很少出现楷书。有种粉彩瓷器的款识是红彩满文款,内外器壁皆有描绘粉彩纹饰,外壁描绘七宝,饰以青花、金彩,器底书满文款。

如果您想要收藏清代道光官窑瓷器,笔者首推慎德堂款。而粉彩瓷器恰好是慎德堂款瓷器里的佼佼者,品种非常丰富,有绿地粉彩、紫地粉彩、酱釉粉彩、抹红地粉彩、白地粉彩和黄地粉彩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白地粉彩和黄地粉彩,品质也是最好的。

雍正粉彩黄地六方花觚


唐英隶属正白旗,早期供职内务府,事于养心殿,1726年转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之前,已开始设计官瓷样式,于内廷饱览清宫所藏历朝古珍、绘画、陶瓷,及造办处所造之器,耳濡目染,启发其造瓷之高度成就。

此件作品可谓唐英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花觚本是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后多为瓷器所仿,唐英制花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两段烧制,然后上下相对由卡口相连,可谓创造了瓷器花觚的崭新样式。此款花觚正是这一时期的名作。后被冠以“唐英花觚”的名称,亦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瓷器品种,可见其价值之高。

雍正器型仿古,不止停留在单纯仿古上,还善于把旧有的器型稍加改造,适度地增减,从而形成新的器型,使之较古窑有新的提高,器型博采众艺,吸收了古今中外众多工艺品的的精华,充实了自己的器型,给雍正瓷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此器器型沿自青铜花觚,身形高竚,觚分三段,敞口、斜颈、耸肩,六方形腹身,腹下内收,腹部呈倒三角状,自上而下绘多种纹饰及描金,有璎珞、勾莲、宝相花,卷草等。

胫分二截,下盘外张,以黄彩为地,近足处黄地则绘绿彩焦叶纹;纹饰使底座于视觉上平衡全器,器内壁及足底施以绿松石釉。此器具浓郁之欧洲「巴洛克」风格,瓶身密集纹饰表现出极强之立体感,集印模、贴塑、浮雕、彩绘、描金等多种工艺于一身,设色丰富强烈,并大量运用金彩,呈现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之不凡气派,一望而知为皇家御用瓷器。

通体纹饰繁而不乱,画工细腻,一派庄严圣洁,既有欧洲风格,又具极浓藏传佛教供器之韵味。此对花觚形制,為五供之一,「五供」以一香炉,一双烛台及一对花觚組成,为宫內佛堂必备之物。2007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272万港元成交一只相类花觚。

雍正 粉彩黄地六方花觚 尺寸:

口径:15.4X17.6cm

高:44.8 cm

足径:15.7X17.8 cm

雍正粉彩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雍正时期,国内的瓷器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粉刺更是进入到鼎盛时期。据了解,此时的雍正粉彩在康熙粉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无论是造型、技法还是纹饰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因而被称为是粉彩瓷器的代表作,也成为收藏家们追捧的朝代之一。

雍正在位期间,民间窑口和官窑发展都非常快,且生产量极大,据说当时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其精美度可以与珐琅彩媲美,足见当时粉彩瓷器烧制工艺有多么之高。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主要受以下几点影响:

一、地釉质量好

据专业人士介绍,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所用的地釉要比其他朝更好一些,这种地釉制作出来的瓷胎不仅白,而且达到了77.5%以上的亮度,专业的比例是很多瓷器难以媲美的。再加上釉上施加软彩,对白釉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让这时候的粉彩瓷器更加漂亮。

二、配制技术高

珐琅彩为什么比其他彩瓷更有名气?就因为它的配制技术要远超其他瓷器。而粉彩不同,它的颜料除了红黑之外,还有其他颜色,且在烧制之前是没法区别的,必须要在颜料配制之后试烧,合格之后才能继续彩绘烧制,不合格就只能打碎。经过二次烧制之后,色彩会微微凸起于釉面,因此,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表面都是晶莹透亮的,有的还有彩虹般的光晕。

三、艺术效果好

雍正粉彩瓷器吸收了中国绘画表现手法,整个装饰图所用的手法就和画画差不多,因此与传统五彩比起来,装饰效果差一些,但写实风格浓郁,更具情趣。

四、借鉴传统技艺

雍正粉彩瓷器虽然发展鼎盛,但并不是独创的,相反这个时期的粉彩瓷器吸收了康熙朝时期的粉瓷制作工艺,并进行不断的完善。比如造型画面统一、白釉与粉彩色料统一,借鉴传统题局、印章、书画、底款等,这些都让雍正粉彩瓷器的艺术感更强烈,效果更好,同时也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装饰手段,并给雍正粉彩瓷器带来新的发展。

现在,清三代时期的瓷器是收藏家们极为追捧的对象,很多人都以能收藏到一件清三代瓷器为荣。而雍正时期的瓷器不仅制作精美,且独具特色,因而备受喜爱,市场价格也非常高。不过,正因为如此,赝品也很多,藏家在收藏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可靠渠道购买,千万不要贪小便宜,以免吃大亏。

雍正粉彩瓷器精品鉴赏:

1:清雍正粉彩福寿纹碗,尺寸:直径14.4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4,950,000 ,成交时间:2011.11.17,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直口,弧壁,深腹,圈足。粉彩装饰,盘内外壁绘桃蝠纹,一株枝繁叶茂的桃树,盘根错节,由碗外壁弯曲盘内,粉花绿叶,六枚嫣红熟透的硕桃悬挂枝头,五只红蝠展翅飞舞。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清末陈浏《陶雅》记有:“庚子后,所出五彩过枝之盘碗甚多,有桃实八枚缀于枝上者,索价亦甚巨。过枝云者,自此面以达于彼面。枝干相连,花叶相属之谓,皆雍正官窑也。”蝠桃图为清代瓷器装饰典型的吉祥图案,粉彩器常有绘制,雍正、乾隆两朝均有烧制,画意内容相同。硕桃取“寿”之意,“蝠”与“福”谐音,五只蝙蝠装饰,寓意“五福临门”、“五蝠捧寿”之意。雍正器有绘六或八枚桃纹,多绘有八桃,乾隆时期常绘九桃,故有“雍八干九”之说,雍正装饰桃纹器物,有盘、碗、橄榄瓶、天球瓶等。此类福寿纹器应是万寿节的用品。“过枝花”是瓷器纹饰的一种特殊构图方式,这种内外壁或器身与器盖的纹饰相连,浑然一体,似花枝越过墙头,故称为“过墙龙”、“过墙花”,装饰技法新颖别致,有独特艺术风韵。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过枝花画法“成化开其先”,但传世器未见成化时期的器物。目前传世品以康熙朝斗彩“御赐纯一堂”款凤竹纹碗为最早。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较为流行,有过枝花卉、花果及龙纹等。道光、光绪时期有过枝葡萄、懒瓜纹常见。粉彩瓷始创于清康熙朝,雍正、乾隆时期迅猛发展,雍正粉彩由玻璃白在彩绘画面打底,用传统绘画中国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色彩丰富,以娇艳柔丽名重一时。粉彩装饰图案丰富,纹饰有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等。造型精巧玲珑,胎体轻薄,釉面莹洁细润,敷彩新嫩,纹饰绘制精工,纹饰画意生动,寓意吉祥,色调清丽淡雅,清新隽雅,为雍正粉彩器的上品。正如陈浏《陶雅》评论雍正窑器有:“雍正窑极精之脱胎瓷画。有四绝焉。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而欲飞。映日或灯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之笔画彩色。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盆娥细。睫有耸毛。且茎茎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

2: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尺寸:50.5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HKD 12,942,400 ,成交时间:2004.10.3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3:清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尺寸:直径13.3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9,945,000 ,成交时间:2000.04.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

双圈双行六字楷书款

4:清雍正粉彩过枝“群芳祝寿”纹大盘,尺寸:直径50.6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9,640,000 ,成交时间:2006.11.28,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5:清雍正粉彩福禄寿观音瓶,尺寸:高25.6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0 ,成交时间:2015.11.2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雍正一朝虽仅十三年,但其瓷器质量高超,彩釉品种空前丰富,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以及各种颜色釉瓷。釉上釉下彩绘,高低温色釉无所不备,唐英《陶成纪事碑》记雍正彩釉达五十七种之多。其粉彩、珐琅彩、色釉及仿古瓷的艺术成就最高。器物造型丰富,圆、琢各式具备,制作精巧。器形俊秀典雅,瓷质莹润,胎薄体轻,胎质洁白。装饰纹样繁多,美不胜收,图案精美细腻,构图疏朗明快。粉彩是清代彩瓷品种之一,始创于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朝盛行,它以柔和细腻见长,有别于五彩的强烈色彩,又称为“软彩”。彩料中由于掺入铅粉,绘制时用分水法冲淡其色调,具有粉润秀雅的艺术风格,它善于表现形象的质感,对花叶蓓蕾、翎毛花卉的描绘十分工细,并使图案有阴阳向背的效果。粉彩器在雍正时期已成为彩瓷的主流产品,其造型多样,装饰纹样丰富,绘制精湛。装饰图案常见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纹等。施彩柔丽,构图疏雅简洁,纹饰纤柔,绘制工细,画风深受恽南田没骨法的影响,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雍正花卉纯属恽派,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几误蝇欲拂……”。陈浏《陶雅》有:“雍正官窑大小盘、碗白胜霜雪,既轻且坚,上画彩花数朵,每一朵横斜萦拂,袅娜多姿,笔法绝不板滞”的评价。此件粉彩福禄寿三星观音瓶,圆口束颈、丰肩敛腹,下承圈足。线条比例之和谐如观音玉立,令人有不能妄加增减一分一毫之感。此式观音瓶创烧、流行于康、雍之间,器形隽雅高贵,釉面素洁温润,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设计甚得天然意趣,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与粉彩福禄寿三星图的结合宛如天成。工艺精湛细致而无造作之痕,为雍正时期内府花器的上品。清代瓷器装饰多吉祥图案,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鲜明时代特征。此类福禄寿纹瓷器应是万寿节(皇帝生辰)特品,十分稀有,目前粉彩观音瓶类雍瓷,仅见香港苏富比2007年拍品“清雍正 粉彩灵芝‘寒山子一团和气’圆撇口瓶”。此器形制优雅,釉彩浓淡相宜,构图疏密有致,纹饰寓意吉祥,保存完好,为雍正粉彩瓷的上乘佳作。陈浏《陶雅》有:“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工致殊常”的赞誉。

6:清雍正粉彩花卉纹六棱碗,尺寸:直径22.2厘米,估价:无底价,成交价: HKD 9,065,000 ,成交时间:2000.04.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

六字篆书款

7:清雍正粉彩御鹿仙人图小盌,尺寸:10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7,520,000 ,成交时间:2015.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粉彩御鹿仙人图小盌,生动描绘鹿上寿老,回眸笑望随从,讨喜迷人,乃雍正早期粉彩瓷佳作,珍罕至极。仙人粉红彩袍,施彩厚凝,略透明,为釉上彩创新发展之成果。以矾红轻细勾勒仙人轮廓,对比随从青春样貌,更显其慈爱胸怀。鹿身皮毛细巧精绘象征高寿,寿老羽状腰饰寄意仙气超凡。雍正一朝少见人物纹饰,然绘人物时多在素地上作简雅构图,呈现雍正瓷内敛雅蕴之质。康熙一朝始研发粉彩色调,于雍正时到达颠峰,净白素地尤能突显缤纷多貌的釉上彩。自传教士传入玻璃白彩,匠人运用其不透明特性,调出釉上彩深浅万变之色调,造就粉彩瓷自然美奂效果,此乃前所未见。试比较一件人物图梅瓶,绘一老者与鹿相望,亦书雍正三行六字款,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珐琅彩.粉彩》,香港,1999年,图版50,同录还有一件粉彩仕女对弈图瓶及人物图提梁壶,图版51、54。

8:清雍正粉彩“玉堂富贵”花卉纹碗,尺寸:直径14.6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7,475,000 ,成交时间:2018.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

碗敞口,斜腹,圈足。外壁主体绘有两朵交叠掩映的粉红色牡丹,娇艳欲滴;玉兰花枝伸展至一侧,或含苞,或盛放;枝叶中间有浅橘色的雏菊,甚为可爱。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雍正粉彩有鲜而雅、粉而柔的特点,色彩层次丰富多变。雍正皇帝对瓷器制作、设计讲究严谨,雍正朝宫廷作坊中凡有花卉题材,均是工笔写真,形神具佳,气韵清雅脱俗。盌上所绘之牡丹、玉兰、雏菊,色彩淡雅逸丽,运笔自然流畅,层次清晰,阴阳向背,栩栩如生,为雍正一朝粉彩器的代表作。碗上花卉组成“玉堂富贵”图,寓意吉祥。“玉堂富贵”图多见于雍正朝粉彩器上。汉代皇宫有“玉堂院”,后世以“玉堂”指翰林院,“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的意思是为高升指日可待。“富贵”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指富裕而显贵的意思。后世以玉兰花象征玉堂,牡丹花象征富贵,这两种花卉借喻“玉堂富贵”,祝愿职位高升,富裕显贵。

雍正一朝粉彩碗上的花卉纹饰各异,然结构大略相同。一般都为一枝主干上生出不同品种的花卉,覆盖碗周的四分之三,间有蝴蝶或蜜蜂盘桓于其间。

乾隆粉彩黄地开光花卉纹唾盂


唾盂既是痰盂,乃是古代居家用的一种卫生洁具,它最早始于商晚期,在商至汉代时通常是皇族阶层使用的物品,唾盂的材质有银、铜等。至了西晋之后唾盂便改用陶瓷制作。

生于北宋终于南宋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到过唾盂。明代文献中记载元代有银鎏金的唾盂,可见其奢华。但古代的唾盂普遍尺寸都小,一般都置于桌上,吃饭时放些鱼刺残骨,故又称“渣斗”。

乾隆二十七年(1762)宫廷画院与珐琅作合并,专业画家参与粉彩瓷器绘画工序,大大提高了纹饰的艺术水平。并且要求装饰繁缛的风格。乾隆四十八年(1783)曾传旨:“粉彩黄地唾盂上花卉画得甚稀,再画时画得稠密些……,此种圣喻均为乾隆时期皇室要求之审美取向,尽显卓越非凡的皇家气派。”

此唾盂造型甚为罕见,不见出版有相若作例。应属皇帝日常实用之器,即可实用,又可为陈设。整器胎釉精细、绘画用色绚丽、图案清晰美观,以寿菊为主题更显寓意吉祥万芳,内壁及底部均施松绿釉,底部中央青花双框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乃是一件难得的清乾隆御瓷精品。

乾隆 粉彩黄地开光花卉纹唾盂 尺寸:

口径:8cm

高:6.5cm

足径:4.7cm

粉彩瓷器有些什么特点 该如何鉴别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瓷器种类,粉彩瓷器就是很受中国人喜欢的一种瓷器,是四大名瓷中的一种,且能够与青花瓷相媲美,下面就介绍下其特点和鉴别的要点。

一、特点

1、粉彩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彩绘的时候添加了一种名为玻璃白的彩料,这种彩料有着乳浊的效果,能够使的图案发挥出类型渲染的效果,让瓷器呈现出一种粉润质感来。

2、粉彩的图案在画法上主要使用洗染技巧,综合点染和套色手法,使得绘制图案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花卉等都有着非常分明的层次,能够达到很强的质感。

3、绘制粉彩瓷器时,要经过一系列工序,包括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等,精细的工序加上独特的画法,让粉彩能够呈现出国画的风格来,使其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性。

二、鉴别

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清朝的粉彩,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征来进行鉴别:

1、雍正时期的粉彩是其全盛期,从各方面来说都达到高位,其地釉的质量非常好,彩面有着晶莹光泽感,色彩是要微凸于釉面的,纹饰主要以花鸟和草虫为主,官窑人物多为仕女民间则多戏剧人物。

2、乾隆时期的粉彩,不但结合了康熙雍正这两时期的工艺,还在其中吸收一些来自西洋的技法,喜欢多色彩多样式的表达,并且通常会在口部底部位置有松石的绿釉。

到了清朝的晚期瓷业处于衰退的阶段,粉彩瓷器普遍不如乾隆时期,基本都是沿用之前的形式,只是偶有特殊,比如道光的冬瓜罐,同治的灰槽等,宣统则基本都是光绪时期的品种了。

粉彩瓷器


(一)粉彩的特点

1、风格突出

(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

(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

(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

①普通粉彩:以“万寿无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 很少。

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

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衹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样

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隨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

(2)开光装饰。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

(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

(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隨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

 (二)粉彩的发展梗概

我国的陶瓷装饰在元明之前,主要运用在坯体上刻、划、印花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主要为釉下装饰。釉上彩绘,据史籍记载,从元代就开始了(或更早)但以整个时代来说,瓷上彩绘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还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说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质的提高,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而发展起来的。

据有关文记载,粉彩始于康熙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 响而创作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初创时,彩绘方法与古彩很想似,多沿用古彩的彩绘方法,仅在红色的染色中运用了珐琅彩中才能见到的胭脂红,光彩较足。白花朵和枝幹有粉质感,但淡绿和翠绿色仍是采用古彩中的平填法。

至雍正时期,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粉彩工艺也日趋走向工致秀丽,柔和淡雅,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装饰风格。

由于粉彩的颜料裏掺入了“粉质”产生了一种柔和感而且粉彩的烧成温度比古彩低(一般为700℃而古彩为800℃左右)画面烧出来后尤其在色彩感觉上比古彩要显得柔软,所以粉彩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所用的颜料种类远较古彩为多,以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在康熙时的珐琅彩中已经出现,到雍正的粉彩中已大量使用,这种红色调也有多种变化,淡如蔷薇,深如胭脂,古彩所用红色仅限礬红一种,总共用色也不过衹六~七种,而粉彩多达数十种。

雍正粉彩瓷器上的纹样,有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但由于要充分运用胭脂红和黄色、白色、浅绿色的渲染的有利条件,故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器,在白胜霜雪的瓷面上,数朵绮丽彩花妸娜多姿,其中尤以胭脂红色的牡丹甚 为绝艳。

雍正粉彩不仅有白地彩绘,而且还有各种色地彩绘的,如有珊瑚红地、淡绿地、黄地、紫红地和黑地等。

至乾隆时期,在技术上和艺术的表现上达到了更高的成就,制作精益求精,出品极为精美,但图纹有渐趋繁縟的倾向。

综观康、雍、乾三朝的各期特点是:康熙的刚建;雍正的雅致;乾隆的华缛。但人们一提起粉彩总要以雍正和乾隆的不平作为标准。

无论是雍正粉彩不是乾隆粉彩在艺术表现风格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画的章法、设色等传统技法,生动地体现了自然界的形象,过去(直至现在)从事粉彩瓷绘的高级艺人大都喜爱且擅长中国画,并模仿国画起稿。同时还有一些外地画家来到景德镇从事粉彩作业,他们以瓷代纸,因而出现了一批绘画艺术很高的作品。

他们有向历代画家学习代代相传的传统:例如山水远学宋代的范宽、郭熙、马远、夏圭,近及清代的四五及袁江袁耀叔侄。而人物远及吴道子、李公麟、近及黄慎、改奇、费晓楼、钱慧安,吴有如以及明清版画、年画,近代月份牌画无不涉及。然花鸟受黄筌、崔白、恽南田,尤以任伯年和宫廷画家郎世宁影响最深。初学芥子园的也不少,但隨着印刷术的发展,现行各类画谱画册五彩斑爛层出不穷。它不仅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同时还吸收了西画的优秀表现方法。陶瓷大学的创办大力提倡素描与写生,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大 大开阔了粉彩的艺术境界。为繁荣和提高粉彩的技艺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二、粉彩技法

粉彩的基本技法按传统的习惯分为二大类:即画粉彩和填粉彩,细分可分画人物、画山水、画翎毛、画走兽、画花卉和画图案,填亦如此。现扼要分述如下:

 (一)画粉彩步骤

(1)起稿:(俗称:“打图)一般起稿都是直接在瓷器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器型。先用淡墨打草稿。

(2)制图:(俗称:“做图”)将瓷上打好的淡墨稿子,用浓墨仔细勾描一遍,然后将弄潮了的毛旁纸将已勾好的墨稿从瓷面上拓印下来,这样瓷上的图样便过渡到了纸上(注意纸千万不能太湿,太湿容易使墨渗开,而使图稿纸纹样模糊不清)。第一张原图稿就这样制出来了。

(3)拍图把从瓷面上揭下来的纹样拓印在毛边上叫“图纸”凉幹后,再在图纸上按上面的纹样用浓墨重描一镒,然后再打湿,将湿漉漉的图纸用吸水纸吸出多余的水,将图纸变潮了便可扑在白瓷上用手掌轻轻拍打,揭开图纸,一个清清楚楚的纹样稿便印到了雪白的瓷面上了。上面的花纹与原图一模一样。景德镇的配对瓷的批量生产瓷之所以能画成一模一样,就是用这方法。

(4)勾线:拍好了图样的瓷器仅仅是在瓷器上有了稿子。象中国画一样,有了稿子还必须落墨,而陶瓷上不是落墨而是“画料”这种料叫珠明料(或者叫生料,所谓生料浇不熟也,即烧后,仍可擦掉,要不掉必须用粉彩颜料復盖)由于画粉彩的料用油调成的,这就要求熟悉油料性能,即料与油的配比问题,油少了太幹太涩画不出线来。油多了流得太快,画出来的线又粗极易渗开而将画面弄臓,这就要在学习实践细心体验。

画线的笔,也是陶瓷专用的,它是野兔子毛加细竹竿制成,同时,笔头和笔杆要比一般常用毛笔细长得多,其原理是笔头细长,能多贮颜料,同时还可控制颜料缓缓地、均匀地流向笔锋,以便于作画。而笔杆长,就会造成上重下轻,向下压力作用,不仅使线条画得有力,同时一旦笔锋没有颜料而画不出线的时候,就可用握笔的手指往返摆动使笔杆的下部敲打在无名指甲上,发出嗒嗒的乡声(俗称嗒笔)由于笔头受到震动,而使料缓缓流向笔锋,这样线又画出来了。

粉彩线多用中锋、工艺性强,要求线条笔笔圆润、细密、流畅均匀干净,概括起来粉彩线应具有:

①淡:是与古彩线相对而言,如古彩线要求浓黑,粉彩则是深灰色,由于古彩是单线平塗的 风格,所以不管物体的质感如何,仅在线的顿挫上变化,而料色无深浅变化,则粉彩不同,除有线条变化外,料色也有变化,如白色的花朵,浅色的服装,多用浅色的线,而绿色的葉子和深色的服装则用深色的线。

②细:粉彩多用细线,除石头树干而外,它极少用古彩,经常使用的粗黑线。

③匀:粉彩线条多以匀净取胜,形式上不象古彩线描顿性多变,但它匀而不刻板。

④柔:是指粉彩的线条柔和,不似古彩线条那样挺健遒劲。它要柔而不软、不弱、要柔中见挺、见刚。

⑤俏:意思是粉彩的线条勾的巧妙变化,在淡细匀柔之中,其笔线的起、收、顿、转都较含蓄,不锋芒外露。

(5)彩料:粉彩勾完线后,也如画中国画样。要用浓谈幹湿不同的墨染,染出不同的层次来。陶瓷上是用两支笔:一支上料笔,一支不上料,将上上去的料按阴阳向背的方向慢慢渲染开来,通常陶瓷叫这种方法是“彩”。“彩”和渲染是区别的:彩是直接在瓷面上进行的,而渲染必须是在填过颜色的上面(通常是玻璃白)进行的。彩料的工具是用软硬适中的鷄狼毫,而渲染用柔软的尖细羊毫。

 (二)填粉彩步骤

粉彩画好后,要待油料干了,才可以上色,因为,上粉彩的颜色一般都是用水调成的,油不干,线条就会浮起脱落。

(1)楷图:将画好的粉彩瓷器的线条上用洁净的棉球蘸上柴竃的锅底灰(俗称锅烟子、锅灰)其意义有两个:一是擦掉瓷上的污迹灰鹿,二是增加线条的厚度和油脂,以便水颜料容易填入线条的空档内把线条空出来。而有阴阳向背关系的彩料是不用擦锅灰的,因为它无须空出线条来,而衹要直接罩上透明色即成。这裹的难点是:一、无论是透明的粉彩颜料还是不透明的是难以区别的。二、没有烧之前的粉彩颜料的色相也是不好辨认的。务须上课时,认真听教员讲解。

(2)上色:一般程序是:先填水颜色,再用油渲染。

①作霸:将擂钵中擂好的颜料(要能成形状)装入碟中的1/3处,并用食指捺一小槽子。其余2/3处注入清水,以保持颜料湿润,便于随时使用。

②作标:将羊毫填笔蘸清水在槽中作“6”字形的转运,目的是将水与色调匀,这将是能否填好粉彩颜色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作标又称标水是指颜色和水撑觉拌的程度合适,不稀、不腻 来得心应手即为准确,才能完成粉彩填厚、填平的要求。

③填色:将做好的标水的颜色笔,按照画面的要求一笔挨着一笔压过去填 平。在画面上虚过去的部分还要用两种以上的颜色接色,象画油画水粉中的云雾一样要用白粉接过去,而不能象国画以空当白。这在操作中再详细讲解和演示。

④渲染:在填了玻璃白的底色上进行各类颜色的渲染,这将是填粉彩又一道难关,不过好在玻璃白是水质,干后再用油渲染不会将白颜色溶化开来,否则操作更不容易。渲染的目的使物象具有阴阳向背关系具有质感。

⑤结果:结果是陶瓷术语,实际上就是渲染完之后作最的收拾,比如花卉点花芯、人物服饰花纹,鸟羽的斑纹等需要进一步刻划加工。

⑥写字烧爐:将制作好的粉彩作品,根据题材内容题上相吻合的诗词和落款盖章。同时,可检验有无庇漏、色臓等毛病,这样一件粉彩半成品便可入爐烤花了。

 三、成品的检验

通过700~750℃的电烧花爐烧过后,主要看胭脂红的呈色是否鲜艳柔和,如果偏橙色说明爐温不够,俗称“嫩火”。如果偏蓝紫色说明爐温过高,俗称“老火”。还有透明色玻璃 体明亮且成色纯正说明合格。如果颜色发木(不亮)说明欠火。

四、粉彩的工具材料

粉彩的工具材料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画和填粉彩的笔类。二、颜料类(包括调色用的油类)其性质与纸画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笔类

(1)勾线笔:为兔毛背部之硬毛制成,笔头如枣核状(技法中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分为料半:细;单料:特细;双料:粗等三种。

(2)彩笔:为鸡毛与狼毛混合,其性软硬兼之与一般中、小楷无别。

(3)填色笔:为羊毫类笔,造型与画笔相同,按粗、细、特细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4)洗染油笔:也为羊毫类笔,笔头特小,用于渲染只有大小二种型号。

(5)扒笔:系用竹筷和钢针制成又叫竹针笔和钢针笔用于修改画线中的错误和刮划、花卉的白茎或人物的白鬍鬚之用。

(6)擂钵:擂锤、擂颜料用。

(7)料盘:俗称料碟,装颜料用。

(二)颜色类

(1)画料:

①艳黑:画黑色的鸟和人物之髪鬚,不能用粉彩粉料復盖。

②西赤:画红色的鸟和红色的花、人物脸手、红色的衣纹、家具;也不能復盖粉彩颜料。

③珠明料:画所有线条、石、树草点等。必须复盖粉彩颜料方能固定在瓷器上。

(2)油类:

①乳油香:一种粘性树脂油,将粉状颜料调合成料,性粘。

②樟脑油:一种挥发性油,将粘性的料,稀释后便于流畅作画,性散。

③煤油:无色透明无粘性,当作水用,好处是:利用水油不相溶的特点,在水性颜色上渲染不会将下面的颜色翻(泛)起来。

(3)填色: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不透明色、②透明色、③净色。

①不透明色:为乳浊状颜色,填在线条上会给朦住。

a:玻璃白多用来打底洗染和配色;如人物服装、花卉的花朵等。

b:翡翠:一种类似国画的石青,作图案地色和双勾叶草点等填色用;

c:鬆绿:类似国画的石绿色,用途同上;

d:宫粉:为一种粉红色,用途同上;

e:锡黄(粉黄)讄一种粉黄色,用途同上

②透明色:复盖在画面上不会朦住画面,相反更透明、显亮。

a:雪白:为一种透明无色的极易与朦底的玻璃白混淆须特别注意,用途主要是配色和接色;

b:大绿:一种透骨的翠绿色或深绿色,用作单钩树葉,石头罩色;

c:苦绿:透明的草绿色或浅绿色作用同上。

d:赭石:一种透明的赭色作树干、石头(接色)兽皮等着色。

e:古紫:一种透明的紫灰色用于罩填老树干;如老梅树、老鬆树。

f:地皮绿:淡草绿色,用于草坪色,由苦绿加雪白配制。

G:水绿:用于青山绿水罩色,由大纱与雪白合成。

③净色:所谓净色比较娇嫩不便与他色混合。多用于渲染。

a:洋红:胭脂色,可有深浅不同的色阶,方法是加适量玻璃白;

b:广翠:一种蓝色,可用于象国画花青打底色,也用于洗染;

c:净大绿:半透明的淡翠绿色,用于玻璃白上洗染淡绿色;

d:净苦绿:为半透明的淡草绿色,用途同上。

e:净黄:半透明的淡黄色,用途同上。

f:茄花:一种粉紫色,由洋红与广翠合成,加进玻璃白可分为不同深浅的色阶,用于花朵和服装的渲染。

宣统粉彩瓷的特点是什么?


宣统粉彩瓷的特点是什么?宣统朝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具有现代瓷的特征。宣统民窑粉彩中有许多不署款识的器物,因宣统一朝为期太短,民窑粉彩器特征与光绪或民国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在鉴定这类无款瓷时,人们易把它们归入光绪或民国器中。

器型:粉彩器型多为日常生活用具、陈设瓷及文房用具等。日常生活用瓷有碗、盘、杯子、渣斗等,陈设瓷瓶类以赏瓶为多,另有玉壶春瓶、棒槌瓶等。

胎釉:陶瓷的瓷质精良,较光绪时更为坚致缜密,胎体轻薄。釉色洁白匀净,明快而纯正,民窑粉彩的胎质与现代瓷十分接近,釉色或洁白细腻,或白中闪青。

彩绘:宣统时期纹饰绘画较为细腻,色彩淡雅,纹饰虽以掺人法描绘,但造型较为生动,粉质也不疏松,与胎釉结合良好。粉彩品种以白地粉彩为多。

纹饰:纹饰亦承袭前朝,但绘画较光绪更为精细,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民窑绘画较为细腻。

款识:宣统官窑粉彩器的款识以“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楷款居多,也有篆书款,楷款书写工整清秀。宣统民窑粉彩器物有“大清宣统年制”红彩和青花楷款,另有书干支纪年款,书写较为草率。

广彩瓷器的特点


“广彩”以其“绚丽多彩,雍容华贵,而名闻于世,深受欧美等国喜爱和珍藏。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外销陶瓷的主要商品之一。“广彩”始于清代康熙晚期,盛于乾隆、嘉庆,在五彩、斗彩、三彩、粉彩、珐琅彩各种彩瓷艺术的影响下和对外贸易港口所具备的条件下脱颖而出,流传至今,远销欧美,得到各国皇家、贵族等上层人士的喜爱,成为贵族家庭必备的装饰品与日常用瓷。

造型、纹饰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制作,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装饰内容喜饰花鸟鱼虫,写实山水,瓜果,庭院景色,乃至清装人物等。

康熙在1684年,解除海禁以后,外国商船逐渐增多,外国人喜爱中国瓷器于是大批的外商在广州汀货或来样加工,因为当时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广州码头,所以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是广彩的初创阶段。画师、材料、素瓷都来自景德镇,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早期广彩的特色不太明显,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

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广彩瓷已形成自己的风格,采用大量描金,洋红、茄紫色、粉绿等,使广彩瓷多姿多彩。画面上除参考传统绘画以外,仿造西洋画法或按来样加工已成为广彩特有的制作风格。光绪时期,广彩达到了成熟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工艺,亦吸收欧美的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特点是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繁而不乱。颜料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所以早期的广彩很少描金。

民国时期,广彩瓷器由于文人和画家的参与,使之创新并出现一批新彩绘组织,有广东博物商会、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铭款。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知名画家高奇峰、潘冷残、高剑父、陈树人等创办的广东博物商会,继续出口瓷的创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黄地粉彩瓷器的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黄地粉彩瓷器的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