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大明宣德瓷器开片鉴别

2020-11-26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唇口、直颈、鼓腹、浅圈足。器内外施釉,圈足及底无釉。通体绘青花纹饰,口沿外侧绘朵云纹;肩部绘四兽面纹,中间书「宣德年製」楷书横款;腹部画一条雄赳五爪回龙游戏于朵云间,龙作回首状,睁眉瞠目,炬眼炯炯,张牙舞爪,刚劲有力;胫部绘一圈莲瓣纹。青花发色浓艳青翠,浓处有铁鏽斑痕。

此件重要的龙纹罐源自一个法国私人家族,于其家族中代代流传至今。现任藏家是一位显赫的瑞士籍女士,此罐曾为其外祖母M.Legrand女士(1883-1978)之藏品。M. Legrand 女士来自巴黎北部,于巴黎度过了大半人生,1926年时继承了此罐,后传于其子(现任藏家的舅父(1908-1998)。此罐曾被纪录于一张1981年的清单之中。1997年现任藏家的舅父过世后,由她继承了此罐,并将之置于其宅邸穿堂作摆放杖之用。

此罐为宣德时期的作品。宣窑多被鑑赏家认为是中国青花製作的高峰。宣德时期,皇室的倡导、技术的突破、加上鲜明的艺术性,成就了一批在中国漫长陶瓷史中最为杰出的青花瓷器。

收藏看点 shoucangkandian

【好货总是不怕晚】

收藏看点致力于为广大藏友提供古玩艺术类的收藏资讯、知识及藏品展示。

宣德官窑的产量丰富,估计当时一度有多至58座窑在为宫廷烧造瓷器。据宣德八年(1433年)《大明会典》记载,朝廷曾一次下令御器厂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宣德五年(1430年) 的另一笔记载则提到,朝廷曾下令要求御器厂提高产量,惟此举后来被认为过度浪费,因此御器厂于同年九月停产,直到宣德八年才恢复生产,之间有两年的停产期。宣德在位仅有十年,这代表说目前所有的宣德传世品皆于短短的八年内烧製完成,实为惊人。

宣德时期御器厂的品质控管非常严格。宣德地层出土的大量残品便揭示了当时严格的品质要求,任何一件无法达到标淮的器皿皆被摧毁掩埋。宣德官窑优良的品质和品类纹饰的多样性在在体现了宣德本人对艺术的赞助和追求。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的描绘更于此时期获得了完全掌握。宣德龙纹的描绘以其矫健生动而著称,如此罐上的龙纹,笔法遒劲有力,气势威猛刚劲,远为后朝所不及。宣窑的品质无论尺寸大小均为优异,且器形多变,文献所记载的种类之多,许多至今仍无实物可资对照。传世及发掘出的宣窑瓷器小至鸟食罐,大至鱼缸及此类大罐。

带款的永乐瓷器数量极少,且皆书篆体,而宣窑则多书楷体。宣窑款识的书写位置不一,可见于口沿下方、底部,或与此罐一般于肩部。款识格式也不尽相同,有双圈、无圈、横款、一行或双行款等。偶见如此罐上的四字款,但仍以六字款为多。部分学者认为多数宣德款识的粉本应来自宣德皇帝的书法。此观点的依据似乎来自和一张宣德皇帝绘《犬与竹》(宣德二年(1427)绘,现藏坎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上「宣德」二字款识的比较。 宣德款识亦见篆体,惟数量稀少,主要见于高足盌上。

此罐底部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架烧痕迹,呈十字状。此种架烧的运用,很可能是因为窑工为了让此类大型厚底的器物在烧製时,空气可以更好地于器底流通以减少窑裂所特别配置的。

鉴赏要点:

此大罐製于十五世纪,描画五爪龙回首之神态,四脚刚劲有力,生机勃勃,应为元朝(1271至1368年)青花瓷装饰常见之龙首向前形态的早期变奏。此不同寻常的绘龙风格,或从南宋(1127至1279年)画作中汲取灵感。

此大罐上之细节,如龙肘的刺天鬐鬣前方描有短尖鬃毛,为历代瓷器中所未见。不过,这些细节与陈容(约1200至1266年)笔下之龙形似神和;宋元以来,陈容一派龙画流传有自,效仿之作颇多。

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以沽料绘製,在多孔瓷胎上彰显精湛技艺。宣窑青花运用浓淡青料的对比多见于盘、高足盌上的海水龙纹,而在大罐上运用如此细腻之技法则至为难得。

本件大罐上龙、兽面、云三种纹样的绘製所用青料皆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此御龙气势慑人,实为皇帝彰显权力之象徵。许多鑑赏家视宣德御瓷的龙图为中国瓷器史上最优秀的代表,此器更是生动活现,绝妙非凡。

带款的宣窑瓷器多书楷体,款识书写位置不一,可见于口沿下方、罐内、底部,或如此大罐般于肩部。宣窑款识以六字款为多,但此大罐则为两组书以四字款的器皿之一,应为特殊场合所烧製。此二组瓷器的尺寸庞大,极其罕见,且皆饰以云龙纹及兽面纹。第一组饰五爪龙,作回首状,如此大罐。第二组饰三爪龙,龙首向前。

此罐尺寸硕大,应属特别委託製作。其式样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青花龙纹梅瓶相同,三者极有可能原为一套,是为了特殊的皇家仪式或典礼所烧造。这类大罐保存不易,景德镇御器厂曾出土过类似残片,但如此龙纹大罐般完好则应为仅存孤例。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明宣德官窑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碗瓷器特点


宣德时期青花瓷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著称于世,其烧造技术达到了中国青花瓷的巅峰。而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就是其代表的器形之一,明初朝廷曾下令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带有龙凤纹样的瓷器,并禁止民窑烧制。此器形制别致,秀美典雅,青花色泽浓重艳丽,绘制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明宣德官窑的典型器,除绘海水龙纹,尚有缠枝花卉作装饰。今天样子收藏介绍一下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碗。

宣德青花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明,《景德镇陶录》评价宣窑瓷器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艺术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胎质洁白细腻,白釉泛青,碗壁呈半透明状。高足碗又称“靶碗”,用作供器,也称作“佛碗”。高足碗烧制始于元代,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大量烧制,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流行,浓、淡青花相互辉映,衬托主题纹样,耀眼醒目,图案产生立体感和真实感,使青花瓷更具有艺术风韵,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同时反映出景德镇窑娴熟地运用青料来烧造不同色调的青花瓷,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通高10.5厘米、口径15.8厘米。撇口,弧腹,高足中空。内壁印两条暗龙纹。外壁以浅淡的海水纹衬托色泽浓重的游龙,足柄绘浅淡的海水烘托浓艳的寿山,对比强烈。碗心书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双圈楷书款。工艺精湛,标志着宣德时期对青花料的控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高足碗高10.7厘米 口径15.5厘米 足径4.7厘米。碗撇口,弧腹,下置中空高足。器饰青花纹样,主题纹饰以淡笔描绘海水,重笔绘行龙纹,海水汹涌澎湃,双龙腾越于海面,形象矫健威猛,生动活泼。器内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高18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7.8厘米。碗撇口,深腹,丰底,高足中空外撇。通体青花纹饰,内口沿绘海水纹,碗心为团龙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绘波浪涛天的海水之上飞奔的行龙,神态威猛矫健,有翻江倒海之势,气势磅礴,足柄为江芽海水纹。

龙纹是明清官窑瓷器典型装饰纹样之一,形态多样,有云龙纹、穿花龙、赶珠龙、莲池龙、海水龙纹等。

宣德青花云龙纹深腰盖碗


对许多中国瓷器鉴藏家而言,十五世纪初瓷器的釉下青花纹饰堪称历代之最。诚然,晚明和清代文人盛赞「宣成」之器时,无不首推成化斗彩和宣德青花瓷,并视此为两类装饰工艺的巅峰之作。

它们以皇家御用的五爪龙纹为饰,青花色调翠蓝浓艳,蛟龙在汹涌波涛之中腾跃,而龙鳞、头部及足爪的描写亦一丝不苟。二龙之气势夺人、威猛生动,实非其他瓷器所能企及。

瓷胎用料淘炼细致,胎体坚致缜密,薄如蝉翼,灯光下呈通透莹亮之感。釉面肥腴,并光润匀净温润滢美,青花色泽浓妍,锡光明显为后世不可复制。尤须一提的是,本品造型秀美、比例协调且轮廓端庄,乍看之下虽不明显,但无一不是宣德佳瓷的典型特征。

此类青花云龙纹深腰盖碗乃是祭坛用器,故此使用者定然珍而重之,不用时则仔细收藏。鉴于此类作品工艺精湛及其特有的纹饰题材,所以应是皇家御瓷无疑。

五爪龙纹象征皇帝,而皇上又名天子。天子负责主持一应祭祀活动,为天下百姓祈求丰年。本品的纹饰象征蛟龙于春分苏醒后登天普降甘霖,以滋润万物、养育万民。此器的皇家龙纹威严华贵,想来定能堪此重任。

宣德 青花云龙纹深腰盖碗 尺寸:

口径:17.4cm

高:9.4cm

足径:9.9cm

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从明末天启、崇祯、直至顺治、康熙早期的这段时间,由于朝代更替,景德镇窑业受到较大影响,瓷器生产较不稳固,故一样平常将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期。

已往由于资料的限定,对这一时期的瓷器产物熟悉不敷充实,主观地以为这一阶段的瓷器都是粗制滥造的。近几十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一答应确纪年器物被辨认,人们渐渐熟悉到,固然社会动荡,但随着明末清初窑业的自由化,也出现了许多佳构瓷器。且过渡期由于较少受到官方的制约,在瓷器器型和纹饰的发展上都有较大进步,乃至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小高潮。现在,过渡期瓷器的代价已经被广泛熟悉,尤其是一些崇祯经典器型,早已拍出不菲的代价,在汗青的传承中,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定位。

本日给各人先容一件比力典范的顺治时期的青花瓷器: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香炉是古人宗教、祭奠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明清时期,香炉器型品种细分有二三十种之多,而这件香炉是明末清初较常见的浅钵式炉,唇口、束颈、浅腹。圈足,涩底。口径22cm,口高比约莫在2:1。

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这种青花云龙三现纹饰也是明末清初常见的,多用于香炉、圆罐、花觚等器物的装饰,崇祯从前根本未见,康熙以后也不再利用,直到清晚期才又有吹蓝工艺的雷同纹饰。

通过对青花色料的准确控制,用差别浓度的青料刻画出穿梭在云层中的龙纹。这种现在看起来比力简朴的青料装饰方法,现实是直到明末把握了青花多种色阶的分水绘制方法后,才气实现的。纵然在仿制技能非常高明的本日,要绘制出如今生动、而又质感光显的纹饰,也极为不易。

下面再联合图片,从多个细节对这件器物的其他特点做一简朴先容。

这件器物的主体纹饰龙纹绘制及其生动逼真,点睛之笔乃至刻画出了这条龙生动而又淘气的个性。青料为浙料,质地上乘,青花发色翠蓝,浓厚乃至有溢出之感。

口沿的这种雷同波浪的边饰,从前后朝纹饰排序关系来看,现实上是一种简化了的巨细相间的蕉叶纹。这种画法根本是顺治的特色了,典范的康熙器物上都很少应用。《明清民窑瓷器判定·顺治康熙卷》65页有一件明白纪年的康熙元年的三足鼎式炉,不光边饰画法与此雷同,龙纹、青料以致器物的质地,均与本器相类,也可以佐证这件器物的年代。口沿的酱釉淡雅而天然,也值得关注。

器物内部可见比力显着的旋纹和烧窑时遗落的窑渣和窑灰。这一时期的器物,仍旧保存着明代瓷器的工艺特点,工艺细节每每不是很讲求,但整个器物的神韵却非清晚期精致官窑器物可以相比的。

明末清初的很多瓷器,固然做工不肯定精致,但胎质与青料的质地却很好,这是其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质量上乘的高岭土和浙料刚幸亏那一时期出现,纵然质料选练不是很精致,但胎质的精良仍旧可以从图中看到。这种白而腻的瓷质,也是明末清初瓷器的一个特点,雍正以后的瓷胎就不再有这个征象了。从图中还可以看到修底时的刮胎痕和胎釉联合处的火石红,这些工艺陈迹,在判定中也有紧张的意义。

总之,这是一件期间特性比力显着的顺治瓷器,胎质、青料均很良好,做工稍粗率,但有神韵,有味道,是一件在判定中可资比力的尺度器物。

明宣德青花束莲大盘


每一件古瓷

都是一个活化石

都是穿越历史

遗留下的璀璨明珠

探究古瓷背后

世纪变迁的故事

让高雅艺术

走入凡尘

短小精悍的专业解读

每个人都将读懂古瓷的魅力

今日分享的是:明宣德青花一束莲大盘

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称“太平天子”。宣德一朝(1426—1435)仅继续了短短十年。在平定了汉王高煦之叛后,由于宣德帝全力开展社会经济,倡导艺术开展,使社会在经济开展的同时,文明也有所开展。景德镇制瓷业在前朝的根底之上迅速开展,消费出了出名于世的宣德青花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开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倍受国际外人士的欣赏和注重,充沛表现了中国陶瓷高明的技术造诣。

瓷中青花一把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一束莲”。把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茨菰、浮萍和莲叶等的画面。束莲图案开端于宋,耀州窑青瓷上饰的三把束莲纹,并印有“三把莲”字样。莲花是中国的传统纹样,青莲与“清廉”谐音,寓有高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含义。在明代永、宣时期的青花瓷上“一把莲”成爲典型的装饰图案,听说永乐皇帝恩赐爲政清廉的大臣时,就会赐予大臣绘有“一束莲”的青花大盘。此“清廉”瓷的样式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都倡导这种式样的青花盘子。透过一束莲青花大盘这一特殊的文明载体,看到了中国陶瓷文明的胸无点墨和丰厚外延。

在器形上,“青花一把莲”次要以盘爲主,也有盒、罐、碗、壶等生活用器。元朝中叶曾烧造过一些仿古青铜器的款式,如“方口尊”等,如今极爲稀有。内销瓷中的“青花一把莲”,次要器形有广口盘、深口盘、将军大罐等欣赏器,真正意义上的适用器极少。这款青花一束莲大盘,收口,圆唇,弧壁,广底,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内口沿绘卷草纹,内心爲束莲纹,花朵争相怒放,争奇吐艳,花柄上扎有绶带结,在水波中冉冉飘动,与盘内壁盘绕布局的缠枝花卉纹互相烘托,是宣德瓷器上独具特征的装饰。外壁绘回纹、缠枝牡丹纹、卷草纹,外细砂底。此器轻巧典雅,胎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淡雅,构图疏简有致,展示出高洁俗气的艺术魅力,应爲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最后补上一句,因实在找不到高清照片,只能网上借鉴图片,图片仅供参考,主要还是文章内容,望各位藏友不要在图片上过于纠结,感谢。

明宣德五彩与青花釉里红瓷器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领域中的一门重大学科——陶瓷的研究,曾经既不与古代瓷窑遗址的调查和发掘相联系,又没能把传世瓷器与墓葬发掘出土瓷器的年代相印证而长期停留在文献史料上。

明清瓷器的鉴定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发掘的墓葬很少,而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就更少,出土瓷器罕见,难以作为我们断代的依据。明清瓷器又不像唐宋瓷器那样具有较固定的标准,各个具体朝代的年限又不长,瓷器的品种相当繁杂,并且还有一个后代继承前代的连续性问题等等。又加上现在“假古董”充斥,鱼目混珠,真伪难辨。所以,明清瓷器鉴定就成为目前较难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陶瓷鉴定是一门科学,要求鉴定家们必须学习研究陶瓷鉴定相关学科的知识,如陶瓷史、烧造工艺、陶瓷美术、陶瓷科学等方面的内容,用以丰富自己的鉴定知识,因为这些都是造就各个时期陶瓷器特征的最直接的因素。实践证明,我们在断代时,往往对一件陶瓷器在说不明道不白的时候“走眼”。这恐怕就是由于我们在某些领域缺乏应有的知识造成的。所以,要求鉴定家不仅要有实践经验,同时也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

近年来由于新出现了一些元代青花与红绿彩瓷器,明永乐、宣德青花釉里红瓷器,还有极其罕见的宣德五彩瓷器等,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向我们扑面而来。单凭过去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所谓“眼力”就能解决当前我们所遇到的新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要克服那种既不学习也不研究的 故步自封的思想。鉴定家们既不能把假看成“真”,更不能把真当成“假”。

新出现的明永乐、宣德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特别重要的明宣德五彩瓷器,它们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与我们一般所看到的同时期的官窑瓷器有所不同,与现代景德镇的高仿品也有较大的区别。对这些文物的真、伪断定,就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稍有失误,对国家的损失就无可挽回。

现以广东省揭阳市博物馆筹备处收藏的永乐、宣德青花釉里红瓷器与宣德五彩瓷器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上)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被珍藏在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它瓷质精美、釉色圆润,是不可多得的青花珍品。在蟋蟀罐的盖子后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由此可以说明,这件宝物,正是出自公元十五世纪时的中国明朝宣德年间。

相传,酷爱斗蟋蟀的宣德皇帝,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蟋蟀罐。每每得到一只能征善战的蟋蟀,宣德皇帝便会下令,制造一批精美的蟋蟀罐。

这一年,在景德镇的窑工们接到了一道圣旨,说皇帝最近新得一员勇将,力挫千军,朕要以一套蟋蟀罐赏之,并特赏云龙纹罐一只。

听了圣旨,窑工们不禁摇了摇头,这哪是什么赏赐,分明是皇帝又得了一只蟋蟀,打算做蟋蟀罐庆祝呢,而且这次皇帝特别指出,要做一只云龙纹罐,恐怕是得到了一只蟋蟀里的大王了!窑工们不敢怠慢,立刻开始了烧制。要知道,在圣旨下达的那一刻,他们的性命,就已经和蟋蟀罐拴在了一起。那么,他们烧制的云龙纹蟋蟀罐宣德皇帝是否满意呢?

明宣德蓝地白龙纹铺首尊


宣德蓝釉以钴为发色剂,被誉为宝石蓝,名重一时,蓝地白花者尤为其中的名贵品种。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载,宣德蓝釉白花品种,“其装饰方法似于元代蓝釉白花,即用宝石蓝釉作色地,留出空白作纹饰图案,用刻、镶嵌的方法填入白釉,使白花纹饰有立体感,蓝白分明,清新别致。其蓝地比晕散的青花纹饰更加鲜艳,并且深厚平静。”

Lot 889 明宣德 蓝地白龙纹铺首尊

25.5cm. High

另面图

铺首尊尺寸较大,撇口,腹部向下渐收,对称设独角铺首衔环耳,圈足矮浅。

拍品品种前所未见,与之器形、装饰方法较近者,仅上海博物馆藏宣德蓝地白龙纹尊;而其两种龙纹,则与景德镇珠山出土的永乐青花龙纹碗如出一辙,当属宣德早期烧造的官窑瓷器,可补明代陶瓷史之阙,极为珍贵。

上海博物馆藏明宣德蓝地白龙纹尊

拍品外壁所饰龙纹,一面为团龙,另面为立龙,与习见的两面均饰行龙之器迥然不同;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定为明青花团龙碗,所饰龙纹与拍品如出一辙,龙爪与尾部均不交叉,由此可知此特征仅出现于永乐朝与宣德早期,而不见于其他明代早中期瓷器。

左: 台北故宫藏明青花团龙碗碗心

右:台北故宫藏明青花团龙碗底部

康熙青花五彩海水云龙纹长颈瓶


五彩是由红、黄、绿、蓝、紫、黑等色绘画组成,其意是色彩繁多,并非局限于五种色彩,五彩源于明宣德时的青花加彩,大体经过了青花单彩、青花双彩、青花五彩三个发展阶段,至嘉靖朝,青花五彩于一朝间从面貌到韵味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

一取典雅,以极淡雅之青花为主,矾红色的游鱼并不刻意夸张;一取浓艳,青花发色浓艳并加添绿、黄、红釉之诸般水藻纹。而后世亦多有效仿前朝制式。到了清代,发展至康熙朝,五彩可谓极轨。

此瓶以矾红绘腾龙,釉下青花绘云雾。海水、奇石、红龙腾跃于波涛汹涌之上,气势非凡。其龙饰绘画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画工深厚。

画师用笔极其到位,线条流畅无顿挫之感,结构、比例、造型经多次打稿修改后呈现出来,躯干四肢粗壮,爪如鹰抓雄健有力,力大如穿透之感。云纹、火焰纹意为“腾空而上,离地直冲云天,如太阳近在身旁”,其遍布龙身显得威风凛凛,象征着天子至尊无上的天威。

釉上五彩波涛、龙纹均二次烧制而成,互不沾染,呈现于白胎之上,分外清新明快。工艺成熟做工考究,乃康熙中期时所制。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