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釉里红瓷器 > 导航 >

釉里红​鱼藻纹梅瓶

釉里红​鱼藻纹梅瓶

古代釉里红瓷器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2020-11-26

古代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

由于釉里红瓷器具有色彩华丽、纹饰优美、气氛热烈等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釉里红的烧制成功,不仅是我国陶瓷装饰技巧上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也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享誉世界。

釉里红的存量少、身价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烧制的复杂。釉里红创烧于元代,与青花几乎是同一个时期,由于对烧制温度和窑中气氛要求严格,烧成难度大,大多数元代釉里红偏黑灰,红艳欲滴者很少,这样就限制了釉里红的发展。

釉里红的真正成熟,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在五行学中,朱是代表南方的颜色,所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分别指的就是南北东西。因为朱元璋在南方发迹,所以红色对他来说很吉利,自己又姓朱,所以他对釉里红非常重视,釉里红的生产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在明代初期,釉里红曾被大量烧造,用作皇家御用瓷,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一般百姓家里是不能使用的。明初将红色也定为皇室专用色之一,釉里红也只限于官窑生产。此时铜红料的使用及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技术都已经成熟,从原料萃取、制作成型、绘画装饰到烧制工艺都有了突破。而后釉里红工艺在明宣德年间达到巅峰后逐渐衰落,直到清三代年间才又重新面世。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件红瓷精品----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以釉里红装饰,腹上绘鱼藻纹,整个画面构图精巧,布局疏密有致,绘画采用写意技法,运笔流畅。游鱼和水草、莲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鱼与"余"谐音, 鱼纹被移植于陶瓷装饰始于三国时期,此后几乎涵盖了各个历史阶段,作为富含吉祥寓意的一种民俗文化题材。

釉里红瓷器如今存世的很少,但每一件从历史迷雾中走过来的器具,都代表着釉里红独特的魅力。就像今日展示的这件精品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它一直静静地伫立在深圳永乐精品展厅里,讲述着关于釉里红瓷器独特的故事。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工写兼备鱼藻纹葫芦瓶


粉彩瓷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发展,烧造出不少精品。而且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影响。因此,如果有人要是轻视或低估民国时期粉彩瓷的收藏价值,未免有失偏颇。这件粉彩瓷鱼藻纹葫芦瓶,就是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珠山八友”之一、著名瓷绘画家邓碧珊的作品。

“珠山八友”指的是王琦、邓碧珊、徐仲南、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田鹤仙,在绘画技法上,他们可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一时形成了瓷绘上诗、书、画并茂,工笔画与写意画兼备的独特风格。特别是邓碧珊(1874年至1930年),他以绘画鱼藻纹见长,画工细腻,色调清新、画意神气,可谓当时之最。

该瓶通高26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7.6厘米,造型呈葫芦形,白釉底粉彩,瓷质精良,胎体较薄,按写意的画法作画,彩色透明,线条浓淡深浅,色调秀丽柔和,圆润锃亮,富有质感,底款为双线方框,框内有“邓碧珊绘”4个楷体字。

瓶上通体绘有鱼藻纹,特别是成双结队游动的鱼儿,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程式化的,而是富有生命感、力量感的美,靠水藻的漂动来表现活动的鱼儿,鱼儿带动水藻,它们在水中相互追逐嬉戏,活蹦乱跳的样儿,非常可爱可亲。看了这些鱼儿自由欢快嬉戏的神态,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会使人联想到当时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时期,政治腐败,百姓受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的情景。古人云“诗言志”,绘画亦然。

别看瓶上有的绘画情节单一,但却情趣十分生动,意味深长。这幅鱼藻纹瓷画,一眼看去,主题突出,如该瓷画上寥寥几笔,只表现了几条鱼、几株藻,但却蕴藏着十分深邃的思想内涵,耐人寻味。

民国洪宪瓷红釉梅纹瓶


民国(1911—1949)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最为晦暗的时期,其特点是一直处在低谷中挣扎,直到消亡。同样,景德镇瓷仍是民国瓷的主流,大体可分为仿古瓷和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仿古瓷数量多、范围广,不仅仿制历代名窑瓷器,还见民国后期仿民国前期器物。总体仿制工艺水平不高,其胎釉表现出浓郁的现代瓷风格。日常生活用瓷更是胎骨粗松,脱釉严重,青花晕暗泛蓝(俗称“洋蓝”),所题诗文格调不高。

民国瓷虽精品不多,难以与明、清瓷相比,但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和精细之作。如陶瓷生产的公司企业化比个体进步;洪宪瓷真品精品、官府贵胄订烧的仿古陈设瓷、各种各样的瓷塑珍品以及以景德镇“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彩绘名家所绘制的彩绘瓷等等,在当时就成为达官贵人争购的抢手货。这在民国瓷业沉闷黑暗的夜空中,无疑像为数不多闪耀的明星。长期以来,民国瓷难登古玩业的大雅之堂,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却已成为收藏热点,1990年仅50元一对的民国瓷大碗,如今已涨到千元左右;1999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对高28厘米的民国粉彩人物花卉图瓶居然拍至24万元;民国瓷精品价位在10万元之上已不罕见。同时,民国瓷也存在大量赝品,因为民国老艺人曾经创造了民国瓷,如今他们尚健在,对仿制加以指导,几可乱真,收藏者仍需小心为上。

民国初袁世凯在任临时大总统及称帝时订烧了数批专用瓷,世称“洪宪瓷”。据文献资料分析,款识题“洪宪年制”和“洪宪御制”的基本是仿品;题“居仁堂”款的有真有伪;题“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的基本是真品。“居仁堂”是中南海殿名,1912~1916年袁世凯称帝前为总统府,其用瓷题有“居仁堂”三字篆书款和“居仁堂制”四字方形篆书款,一般认为这是1916年生产的真洪宪瓷,因为这些作品带有明显的晚清瓷的痕迹,其题材为康、雍、乾三朝常见的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等纹饰和寓意国泰民安、三纲五常的人物图。1916年后,制瓷名匠刘希任制品上也题“居仁堂制”四字款,其质量不逊于真洪宪瓷。仿洪宪瓷的特征为:胎白釉净,无橘皮纹,彩色明艳丰满,人物脸部有阴阳块面,花卉用没骨法画就,器物成对,画面左右对称,这些虽为托古所仿,仍为当时的上乘之作。

闽北私人收藏的民国“居仁堂制”款红釉梅纹瓶见图,当系真品洪宪瓷。该瓶高18.5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4.6厘米。浅盘口、长弧颈、至腹中折肩、下敛收于底足。整器外壁施淡雅浅红的红釉,见橘皮纹,并绘有一株褐色枝干、白色花朵的梅花树,画工精细传神,瓶内壁和底足内施滋润的青白釉,外底足中心见题有朱红色“居仁堂制”四字方形篆书款,实为民国时期洪宪瓷中之上品,殊为珍贵。

鱼藻纹瓷器欣赏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科悉精,青花最贵”。此斗笠碗口呈花瓣状,深腹,至底渐收,小圈足,外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胎质细密精致、雪白坚固,釉面肥厚润泽,光泽柔和不耀眼。碗外壁青花饰鱼藻纹,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明净耿介之德。碗心双圈内亦绘鱼藻纹,与之呼应。内壁近口沿处饰折枝花草纹,线条流通,勾勒天然。鱼藻纹使整个器物既生动又不失庄严典雅,而青花料的纯熟运用,亦使纹饰浓淡适宜,虚实恰当,极具艺术观赏性。

鱼藻纹是一种典范的瓷器纹饰。鱼纹多是顺向追逐游动。“鱼”与“余”同音,是“”的意思。鱼纹险些是每个朝代都利用的重要装饰图案。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卉。

宣德朝代,只历近十年(1426——1435年),固然较短暂,其瓷器造型极为丰富。它的青花瓷在明代各朝代的青花器中,给鉴藏者的评价最高。宣德青花器上画人物、庭院,民窑多用国产青花钴料。人物、庭院线条清楚;官窑器画人物、庭院,多数用入口苏麻离青钴料,画面及人物面部眉、目、嘴、鼻线条较含糊不清楚,纹饰晕散。宣德中后期入口苏麻离青料与国产钴料共享,互为烘托,此时器物上的青斑纹饰图案线条清楚。

“鱼藻”一词劈头于《诗经》,但鱼纹与藻纹这种组合式图案作为陶瓷画片初次出现却是到了宋代才有的事。宋代磁州窑对鱼藻纹的解释极为精准,水藻飘动恰似水的活动,鱼儿浮游使人感到鱼逆流而上;再加上青花料添釉烧制后有浓淡烟散的结果,如水墨画一样平常,以是鱼藻纹在瓷器上宛在目前、惟妙惟肖。自此,鱼藻纹的创意便传播开来,直至本日。

青花釉里红贴塑婴戏纹八方梅瓶


青花釉里红瓷,釉下彩瓷的一种。在青花间用铜红加绘纹饰。以色彩绚美著称。始于元代。由于烧成难度大,青花釉里红器,被视为古瓷珍品。

历来元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倾倒,这主要取决于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开创了以钴、铜着色剂为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

学士认知误区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当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器形多样,装饰手法繁多,釉彩各异,烧制技术是革命性的创造,开创明清和现代瓷器的新格局,以至于影响到世界陶瓷的发展。在元代瓷器当中,尤其能把青花和釉里红、绘画和贴塑集于一身。

其实现在有很多老专家都存在有一种现象,那就是认知还停留在书本、古典记录上。宋,元,明,清其实有很多种创烧制法都是没有记载的,也有很多创烧制法因少见所被人误认。

青花釉里红贴塑八方梅瓶

例如:以前人们认为开光内花卉属于镂空,仔细观察其实不是,正确的属于模印贴塑,严格意义上的叫法是:元代 青花釉里红开光花卉贴塑婴戏八方梅瓶。鉴于目前发现的此类器物很少,就是一些实战派专家在景德镇窑址区爬了好多年,包括国内很多地区的建筑工地,也很少发现这类残器标本(其他类的青花釉里红标本有发现)。这可能属于同一时段烧制的作品。首先,元代青花釉里红贴塑八方梅瓶的有几个部分是模压成型,然后组合粘贴完成。整个过程不存在镂雕过程。青花釉里红烧制难度很大,青花钴料高温下相对稳定,而釉里红主要是氧化铜,高温下很容易挥发,所以要把这两种同时烧出来,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成熟的烧窑经验,是很难完成的。这也是青花釉里红比较少见的原因。

回头我们再说说开光四季花卉的问题,制作完毕,模具可能当时就已经废掉或者销毁,现在仿制复制这样的模具很难做到。因为原作都已打磨过和根据器物弧度做过变现,并且上过了釉。再加上收缩比难以把握,不可能复制出相同的模具来。

这件藏品从出现在到现在、在很多专家眼里就存在了很大异议。很多专家看过之后,都觉得很对,但唯一异议的确实在花卉重的婴儿,从而让很多学士派的专家否定了这件珍品。 进而言之,如不是在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一对元青花花釉里红镂雕大盖罐了。目前所知,出中国大陆这对(一只调拨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外,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一只,犹太家族收藏家埃斯凯纳齐(鬼谷子元青花收藏者)收藏一只,基本就这四只。 那么,很多专家一贴塑就否定了这件藏品。

青花釉里红贴塑婴戏纹八方梅瓶 元代

此梅瓶丰肩、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瓶身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各一周。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模印、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立体感十足,以青花填绘枝叶,以釉里红绘其牡丹、花瓣,釉面莹润,宝光十足。青花发色深沉浓翠(浓重之处有铁斑显见为使用进口钴料之特征),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元代瓷艺大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准和艺术想象。

八面绘制四季花卉与婴儿四态——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在罐足胫上绘一圈仰莲瓣纹。瓶腹上为八个八瓣式开光,每个间隔开光里用贴塑手法装饰洞石花草纹,间隔绘画侍女图,其中花朵施高温铜红彩,花叶和岩石则是钴蓝彩,再以篦划纹强调叶脉等细节。

开光的双边框先以沥粉法用细泥浆描出轮廓线,再切划泥线细部形成联珠纹样,是元代瓷器的特征之一。高温还原焰的窑烧氛围使罐子的白釉略闪青蓝,不均匀的施釉手法也使罐身釉面出现厚薄不均的条纹。

釉里红发(纯正)色鲜红夺目,四面灵动的小孩动态形状不一,很是可人。器底:宽圈足无釉,胎体质密,底部圈足规制火石红痕及流釉痕迹自然,具有明显元代时期典型特征。八方整器制作工艺难度大,为元代青花釉里红珍藏作。传世稀少,弥足珍贵,实为难得一件珍品。

(此件青花料有俩种、一为国产青花料 二为进口的青花料,互掺兑而成)

异议何在

为何小编说此件珍品在世存大异议呢。事实是这样的,此物件,经多位老专家实物看过,结果如下,多半是看到器形上的婴儿贴塑,就否定了这件珍品的存在,理由:记载上没出现过此类器形,所以我不用看了。多半都是以此为定局。

未给出结果的有梅亚明老师,张小平老师等几位老师、给出的结果都是半疑惑状,皆是:料与胎体质感,视觉度釉的一个氧化,视觉的温润、玉感,无疑都是到代的,但疑点都存在于婴儿之上,但联想到宋代宋徽宗喜婴儿,宋瓷贴塑,与此梅瓶的出处是同一个窑口,皆释怀。

从工艺的角度,这件器物的难度远比鬼谷子下山大得多。彩绘贴塑、镂空雕刻,融合了那个时代最先进最复杂的各种陶瓷手工艺,釉里红的使用又使之前的努力面临极大的烧成风险。说他是一件划时代的杰作是丝毫也不夸张的。

太古收藏馆珍品:青花釉里红贴塑婴戏纹八方梅瓶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儿具传神、

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极品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好的艺术品是经过时间的推移依然炫彩夺目,珐琅彩是经过景泰蓝演变而来的,创烧于康熙后期。珐琅彩是专供宫廷皇室赏玩的,不允许向外流失,所以数量稀少;制作难度系数高,基本都是名师手绘制图案,成本昂贵,单做一件小的珐琅彩作品都要耗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珐琅彩也被称为“古月轩”瓷,代表了高贵身份的象征,收藏价值极高。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盛轩国际有幸征得一件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高为40.8厘米,口径为13厘米,底径为12.5c厘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采用雍正时期的技法,绘画多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且会御题诗词。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构图精致灵活,华丽而不庸俗,是辉煌盛世里一朵璀璨的明珠。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乾隆帝对珐琅彩很钟爱,对其技艺有所了解。一般选用皇宫里顶尖的画师,所以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有了最高的成就水准。胎壁较薄,均匀规整,釉色细腻,胎质光泽。

珐琅彩开光鱼藻纹盘口瓶

瓷器在拍卖会上成交率是一直是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流入民间数量少,所以收藏价值高。由于当时清宫珐琅彩瓷是用于皇室贵族赏用,是中国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彰显乾隆时期的工艺精美,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现在收藏市场上也炙手可热,是不可多得罕见之宝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鱼藻纹​龙泉​青瓷碗


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龙泉而得名。开创于三国两晋,衰落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年。龙泉之质,温如玉、清如冰、色葱翠。龙泉青瓷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明代龙泉窑的生产仍很兴旺,成为景德镇以外较大的窑场。明初的龙泉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与元代基本一致,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明代龙泉窑瓷器一般胎体厚重,造型雄浑粗犷,在明代瓷器中别具风格。其釉层肥厚,色调虽不如宋代粉青和梅子青那样青翠,却也保持了龙泉窑釉色淡青泛灰、明艳沉着的特色。

明代早期的龙泉窑,花纹装饰仍旧是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纹饰有弦纹、回纹、S纹、竹节、鼓钉、瓜棱、花卉纹、蕉叶纹、缠枝花、八宝、八卦、云纹、十字杵纹等;龙、凤、鱼、以及吉祥动物纹罕见。装饰方式主要有刻划、模印、镂雕等,元代常用的贴花和露胎贴花的装饰方法已不多见。

明早期的龙泉窑继承前代的制瓷工艺,胎釉特征变化不大,胎呈灰白或灰色,釉色较深,多数呈青绿或豆青色,黄釉少见,说明烧窑时,窑内气氛的控制比较好,烧窑技术高。多数产品施一次釉,釉层较薄;少数产品釉层较厚,多次施釉,有玉质感。常见的器物有碗、盘、杯、执壶、盒、罐、瓶、炉、砚、砚屏、烛台、凳和雕塑等。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对明早期的鱼藻纹龙泉青瓷碗,口径:15cm 高:7cm 底径:6cm,广口,深腹,圈足。此对鱼藻纹龙泉青瓷碗,以鲜活灵动的鱼藻纹饰于外壁,意趣盎然,青釉厚腴温润,碧翠怡人,极得素雅匀净之美。明代初年龙泉窑深得宫廷的赏识,成为与景德镇御器厂并立的贡御窑场,从而获得空前发展,成就其历史上最后的辉煌。此对鱼藻纹龙泉青瓷碗与早期宫廷御藏龙泉瓷一致,民间收藏十分少见,且出自名门贵族书香门第之家,完美无损保存至今,十分珍贵,值得收藏!

龙泉窑早在800年前就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畅销,影响十分深远。如今国内外也形成了一个龙泉窑收藏体系,使得龙泉青窑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市场的角度来看,2006年开始龙泉青瓷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2010年以来,龙泉窑瓷器一路平稳,在成交量、成交额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亮点频出。例如,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龙泉梅子青摩羯耳盘口瓶”最终以1265万元高价易手。201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只“元龙泉青釉铁斑蒜头瓶”估价1500万-2500万港元,备受藏家的关注。

成化斗彩鱼藻纹盖罐


斗彩又称“青花加彩,青花填彩,青花点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所结合的一个彩瓷品种。又称“逗彩”。成化斗彩先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有的则直接将青花作为局部渲染的底色,罩上透明釉烧制,然后在釉面上勾描青花线,根据纹饰需要填以多种彩料,再二次入窑低温烘烧而成。

成化斗彩有浓艳与淡雅之分,设色较多,但不用黑彩。红彩鲜艳夺目,黄彩色多变化多端,绿彩大多透亮闪黄,紫色均匀醒目,只有姹紫一色无光,为世人至今难仿。

成化斗彩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釉脂莹润如玉,色彩艳丽,其品种以小件居多,大器较少,著名的鸡缸杯,葡纹杯,高士杯,三秋杯,鸟纹杯,“天”字罐等品种都是成化斗彩中的不朽传世之作。

此罐胎体轻薄,胎质坚密,釉面莹润细腻。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外壁绘红鲤游于荇藻间,水草生长茂盛,似随水波摇曳,数条红鲤肥美鲜活,形象惟妙惟肖,画面清新淡雅,生活气息浓厚,颇富意趣。

造型端庄秀丽,天地式盖,宝珠形钮,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内圈足。鱼儿游于水藻之中,显得怡然自得。线条流畅细腻,填彩准确到位,青花发色清新淡雅,斗彩颜色鲜艳,与青花相呼应。罐底内双圈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

成化斗彩鱼藻纹盖罐运笔流畅,线条纤细圆润,上色用平涂法,然现代仿品,线条宽粗,笔法生硬,色彩呆板无光彩,画面用点染画法,虽然有的也有浓淡之分,但没有真品色彩和谐,仔细观察便知。

元代瓷器鱼藻纹工艺特征.


我想喜欢收藏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一件古董玩物的价值是取决于这件古玩的历史背景及其它所在世的数量,有些古玩会往往因为在制作时受到某种历史因素或者一些不可逆的特定原因所制约着,使它所传世流通的数量往往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就其来说这类古玩的收藏价值一般来说是相对较大的,下面我们就以元代瓷器鱼藻纹瓷器来说,来讲讲它在现世的价值及其它的特点等。

我们就先以由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展出了一件精美的元代瓷器:“青花鱼藻纹大盘”来说,这件藏品盘子的正中央条游动的大鱼,这条鱼被绘画的栩栩如生,游荡在水藻之间,盘子的内壁还装饰的有缠枝莲花,盘子的底部所绘画的装饰花纹与内部的一样,这是一件在近几年拍卖市场中难得一见的传世珍品,是我国古代瓷器作品中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件藏品中我们可以看元代瓷器的文化特点。根据相关资料及专家的统计,在目前全世界上所仅存的元代青花瓷器只有四百多件,由此可见这件“青花鱼藻纹大盘”的珍贵。鱼藻纹是元代瓷器中最为重要装饰纹之一,但是所世存于世的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它极为罕见,青花鱼藻纹大盘大多数是以四条鱼或两条鱼的花样为主,绘制成一条鱼的极为罕见。

由“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所呈现的鱼藻纹大盘,它的制作工艺精美,一条鳜鱼悠闲自得的在水中游动,四周的水草随水漂流,形态逼真,周边又有莲花环绕,既生动又不失庄重典雅之风,使得它古朴还显得高端大气,是元代青花鱼藻纹大盘中真正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在近年来的古玩拍卖交易市场上元代瓷器一直都这高价成交的记录,在民间更是流传这这样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及藏元瓷一片”。这是因为元代瓷器不仅的制作工艺精美,更是因为由于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较短,只有着短暂的九十七年,但是却在这九十七年中,元代的瓷器工匠们却将瓷器烧制却能发展到了极致,使得元代的瓷器真正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也由于元代统治中国的时间太过短暂,使得所烧制的瓷器相对来讲较少,所以元代的瓷器都是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釉里红​鱼藻纹梅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釉里红​鱼藻纹梅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釉里红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