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文革瓷器鉴别 > 导航 >

重温经典:动乱中依然屹立的文革瓷

重温经典:动乱中依然屹立的文革瓷

文革瓷器鉴别 全瓷的瓷砖 瓷砖墙面

2021-01-25

文革瓷器鉴别。

我国拥有悠久的瓷器收藏历史,下到民间,上至宫廷,因着瓷器使用的寻常可见。古代先民惜物,即便瓷器“冲线”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请焗瓷匠来修好,然后继续使用,而对于精细的或先祖留下的瓷器,则会更细心使用、保管。因而,老瓷器还是留下来很多。民间有“民窑”,宫廷有“官窑”,江湖和庙堂都在瓷器文化的熏染下,对瓷器爱惜有加。一代代传下来,碎了积,存了碎。一般年代越久远,留下来存世的完整器就越少。

1037粉彩花鸟瓶50-60年代

但如今,发现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收藏爱好者包括古玩店、艺术家等,一说起“老瓷器”,都认为最起码是民国以前,“古瓷器”则应在清末以上。很少有人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国瓷”以及“文革”期间特别定制烧造,或带有“红色”印记的瓷器。而以年代论,这些瓷器是“最近”烧造的瓷器,按理存世量很多,且无论是民间还是国有文博机构,应保存、搜罗一批精品。【但事实是,它们恰恰在当下很少被看到。】是否是被“私密”藏在大小藏家那里?小编也接触过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看过大量古玩店、长三角多家文物商店,鲜见它们被“先知先觉”的藏家收藏。大多数瓷器藏家,以“年代太近”而不将其视为“文物”,或以“政治意识太强”、“缺乏文人气息和艺术特色”等理由一概拒之。

1038粉彩和平盛世玉壶春60年代

以古玩或艺术品的几个收藏标准来衡量,“建国瓷”、“文革瓷”才是一个有待藏家关注的“被遗忘的角落”,是一个亟待开掘的“金矿”。

自身实用价值反映了藏品创作、制造之初的实用目的,是一个类别藏品得以继续传承的基础原因。“文革瓷”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国内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和雕像等。

特定的历史时期,充满“文革”特色的题材,成就了“文革瓷”不可复制的独特的历史地位,无论是造型、绘画艺术以及制陶技术都突显出时代的烙印。

1040粉彩五老四少瓶50年代

“建国瓷”、“文革瓷”具有“稀有性”。由于“建国瓷”产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年限很短,只有20年,记载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氛围,这是历朝历代瓷壶无法比拟的。“文革”时期,定制而生产的瓷器总体数量上很少。较多的是老百姓生活日用瓷,但新时期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方面的改变,绝大部分其时的“文革”日用瓷也因为搬家被当作“废品”清理掉了,存世量减少,这便成就了“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契机——“物以稀为贵”。“建国瓷”、“文革瓷”,其历史科研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也非常独特。“建国瓷”、“文革瓷”,是特别年代、特殊审美的承载物、见证物。文化艺术作品中,瓷器和文学有所不同。有人说,解放后“17年文学基本已是废纸一堆,但17年的绘画依旧是瑰宝”。因为文学指向永恒性,需要发现那个人类共有的普遍的经验,书写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性,而绘画不是。瓷器也一样,更多样式的工艺品也同样如此,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奇观和特定的风俗。“新的意识形态美学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它凝固在瓷器或画面上,让我们明白,人们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从而让我们通过这种画面视觉回到那个时代。

1042古彩开光人物福筒瓶6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保证批量生产并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几乎个个都是名家。如景德镇雕塑瓷厂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等,皆为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均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俊、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人

由此,一些专家评说,“‘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而“文革瓷”,在中国2000多年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切要为现实服务的浓厚政治色彩,与“文革”一样是史无前例的。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是胎瓷厚,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尤其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专用瓷(7501),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特殊历史的见证——文革瓷的收藏


近来,收藏市场上,“7501”毛瓷屡拍高价,备受追捧。而在鉴宝活动中,文革时期烧制的毛主席瓷像也是价格不断攀升。文革瓷因它特殊的历史特征而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

“文革”时期,我国陶瓷生产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瓷器也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文革”瓷器,因其产生于那个特殊年代,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与历代瓷器有着较大的区别,“文革”瓷的特点是胎瓷厚且较粗糙,色泽偏黄,而且它的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也极其精良。

“奇葩艺术网3v4CygKY“”“文革”瓷,广义上是指“文革”时期产生的瓷器,但从表现内容上来看,“文革瓷”主要指有“文革”画面、“文革”语录或文字(诗词、手迹等)的瓷器,具有典型的“文革”题材特征。从瓷质来看,“文革”瓷又分陶瓷和搪瓷。“文革瓷”多为塑像和像章,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尤以革命圣地图和毛泽东著作语录器皿最能刻画那个年代陶瓷艺术特征。

文革瓷器品种繁多,最主要的“角色”,当然是毛泽东,还有革命样板戏、工农兵、乒乓外交、太平天国英雄等等。有位资深藏友专门将毛泽东曾大力赞扬的白求恩大夫、赤脚医生、针刺麻醉等构成了他“文革瓷器”收藏专题中的一个小专题。

现在时而想想收藏界的起起伏伏,不禁令人感慨时光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二、三十年前,“文革”瓷器遍地都是,人们只把它当做日常用品,现在作为特殊历史年代见证的“文革”瓷器以其巨大的收藏升值价值而引导众藏友蜂拥而至、竞相够藏。

红色收藏品中的经典


革命题材的作品成为红色经典,经久不衰的历代传承。毛主席瓷器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因为毛主席瓷所蕴含的不只是那个红色年代的历史信息,还有伟人信息在里面。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几款毛瓷水杯。作为红色收藏品中的经典,无论是个人收藏,还是馈赠亲友,都是很好的选择。

四季花卉杯套件造型源于延安时期使用过的“中山筒”茶杯,改良后加盖加彩,底部略为内收,杯身呈现出流线型。当年被称为“胜利杯”,寓意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为毛泽东所钟爱,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与历史价值。

毛瓷单杯系列之釉下月季茶杯:毛主席用瓷,是1974年为庆祝毛泽东主席82岁生日寿宴专门烧制的釉下手绘双面花五彩瓷。特制了月季花、芙蓉花、菊花、梅花系列产品器型为碗类,杯类等。从瓷质到造型、釉质、釉色、花纹的描绘、堪称陶瓷经典之作。是当代醴陵窑中的极品。二十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月季花:应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春季。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常开不谢,全年好景,以证毛主席“只争朝夕”之意(1963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象征全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瓷、毛瓷——品鉴与收藏


4月24日,由佛山市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中国银行佛山分行财富管理中心,在华夏国际展览中心二楼共同举行文革瓷、毛瓷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周益军、品鉴收藏专家陈千山。

专家介绍说,现代陶瓷可分为三个门类。

首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瓷业在我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号召,也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便相继出现了如千年瓷都景德镇这样的大型生产企业,且在这个时代聚集了大批老陶艺家,这些工厂企业占有着极强的技术人才,如蔡敬标、何水根等一批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等,使得这一时期的陶瓷作品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最高艺术水平。

文革“红色官窑瓷”存量少

其次,现代陶瓷中把文革时期的陶瓷单独分为一类,即文革时期陶瓷,眼下正是收藏界的新宠。这一历史时期非常特殊,出产的瓷器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其中,尤其以文革晚期研制生产的毛主席专用瓷更具收藏价值,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又被称为“红色官窑瓷”,这批瓷器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推崇。

名家将油画风格结合进瓷器

第三种现代瓷叫做当代艺术名家瓷。专家介绍说,当代大师更加注重作品的胎、釉、纹饰、器形的品质和艺术水准,同时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像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在研制他个人作品时曾对高温颜色釉做了多年的反复试验,并运用其自身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将古代诗文、古代画风以及油画风格有机结合。

现代瓷收藏价值已达几十万

“现代瓷的收藏价值已达几万,甚至几十万以上了。”专家介绍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营工厂的陶瓷作品一般都不留个人名款,只有根据瓷器画风找作者或其家人进行鉴别,因此类瓷器距今由有五六十年光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其经济价值与其规格大小、造型、作者、艺术造诣等因素有关。目前民国晚期及解放初期老陶艺家的作品市场行情极好,王锡良、张松茂等老陶艺家的作品尤不多见,市场价均在几万到几十万以上。

鉴别“毛瓷”有四招

关于鉴别方法,专家介绍说,首先,三大类现代瓷在很多方面是不太一样的。起初的国营工厂中的瓷器作品是不留个人名款的,只有根据瓷器画风找到作者或找其家人鉴别,它的经济价值与其规格大小、造型、作者、艺术造诣等因素有关。

另外,文革瓷里尤以“毛瓷”价值最高,比如,1997年毛主席专用瓷中一个小碗在国内被拍至170万,创下单件“毛瓷”市场之最。特别提醒到,藏友现在若想收藏“毛瓷”,要从器形、釉面、纹饰和胎质等四个方面进行鉴别,掌握各类器物的特征和规格,此时期的真品釉白、釉透,均为流水作业,分工较细,而且这批瓷器全部采用的是抚州临川高岭土,全属手工制成,高温烧制,具有胎薄质细、半透明、敲击声悦耳等一系列特点。

第三类的当代艺术家陶瓷的鉴别,则需要藏者首先做功课,了解市场行情,咨询拍卖价格,向大师多请教,也可了解大师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美誉度等。

“现代陶瓷收藏贵在‘文火慢工’,既要心态平和,又要持之以恒。如此坚持多年必有所获,投资回报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专家说。

“建国瓷”“文革瓷”的“金矿”亟待开掘


瓷器收藏,在我国历史久远。下到民间,上至宫廷,因着瓷器使用的寻常可见。古代先民惜物,即便瓷器“冲线”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请焗瓷匠来修好,然后继续使用,而对于精细的或先祖留下的瓷器,则会更细心使用、保管,因而,老瓷器还是留下来很多。民间有“民窑”,宫廷有“官窑”,江湖和庙堂都在瓷器文化的熏染、浸淫下,对瓷器爱惜有加。一代代传下来,碎了积,存了碎。一般年代越久远,留下来存世的完整器就越少。

但如今,笔者发现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收藏爱好者包括古玩店、拍卖公司人员,一说起“老瓷器”,都认为最起码是民国以前,“古瓷器”则应在清末以上。很少有人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国瓷”以及“文革”期间特别定制烧造,或带有“红色”印记的瓷器。而以年代论,这些瓷器是“最近”烧造的瓷器,按理存世量很多,且无论是民间还是国有文博机构,应保存、搜罗一批精品。但事实是,它们恰恰在当下很少被看到。是否是被“私密”藏在大小藏家那里?笔者接触过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看过大量古玩店、长三角多家文物商店,鲜见它们被“先知先觉”的藏家收藏。大多数瓷器藏家,以“年代太近”而不将其视为“文物”,或以“政治意识太强”、“缺乏文人气息和艺术特色”等理由一概拒之。

笔者以为,以古玩或艺术品的几个收藏标准来衡量,“建国瓷”、“文革瓷”才是一个有待藏家关注的“被遗忘的角落”,是一个亟待开掘的“金矿”。

自身实用价值反映了藏品创作、制造之初的实用目的,是一个类别藏品得以继续传承的基础原因。“建国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建国瓷”是指1953年国家组织生产的有严格意义的、现代官窑制度下的首批官窑产品,产品为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但该瓷器在市场上少有流通,因此也有藏家把1949—1966年的瓷器统称为“建国瓷”。“文革瓷”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国内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和雕像等。

“建国瓷”、“文革瓷”具有“稀有性”。由于“建国瓷”产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年限很短,只有20年,记载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氛围,这是历朝历代瓷壶无法比拟的。“文革”时期,定制而生产的瓷器总体数量上很少。较多的是老百姓生活日用瓷,但新时期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方面的改变,绝大部分其时的“文革”日用瓷也因为搬家被当作“废品”清理掉了,存世量减少,这便成就了“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契机—“物以稀为贵”。

“建国瓷”、“文革瓷”,其历史科研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也非常独特。“建国瓷”、“文革瓷”,是特别年代、特殊审美的承载物、见证物。文化艺术作品中,瓷器和文学有所不同。有人说,解放后“17年文学基本已是废纸一堆,但17年的绘画依旧是瑰宝”。因为文学指向永恒性,需要发现那个人类共有的普遍的经验,书写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性,而绘画不是。瓷器也一样,更多样式的工艺品也同样如此,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奇观和特定的风俗。“新的意识形态美学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它凝固在瓷器或画面上,让我们明白,人们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从而让我们通过这种画面视觉回到那个时代。

事实上,“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以及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保证批量生产并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诸如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几乎个个都是名家。如景德镇雕塑瓷厂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等,皆为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均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俊、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人。由此,一些专家评说,“‘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而“文革瓷”,在中国2000多年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切要为现实服务的浓厚政治色彩,与“文革”一样是史无前例的。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是胎瓷厚,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尤其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专用瓷(7501),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

相对而言,“建国瓷”、“文革瓷”的赝品较少。近年来,由于国内有些藏家开始注意到了“文革瓷”乃特色年代下的产品,“文献”价值独特,便也开始了专题收藏,一些赝品开始在市场抬头,但总体而言,“赝品”的精气神一眼就能看出。一旦“建国瓷”、“文革瓷”行情大涨,市场上的仿品必然会增多,而且仿制水平会“水涨船高”。

如今,“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正当其时。当下,它们的价格尚处于较低阶段。更多的收藏者关注“建国瓷”、“文革瓷”,也算是民间从另一个角度在“抢救文物”,保护文化资源。而且,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两类瓷器的升值潜力值得期许。一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茶具,多年前只有几千元,目前市场价已达数万元。18年前北京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将80余件“7501”瓷公开拍卖,成交总额超800万元人民币。1998年,一对“文革”胜利杯瓷器,在香港拍出了178万港元的高价。

瓷器收藏者的新宠—“文革”瓷


在如今的瓷器收藏领域,明清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由于目前古玩市场里所见的古瓷十有八九都是赝品,使许多初涉收藏领域的瓷器爱好者敬而远之。而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当代瓷器,在近几年里却出人意料地被一些收藏爱好者所看好,收藏与投资当代瓷的人也越来越多。

“文革”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

由于“文革”瓷生产年限很短,对于瓷器爱好者来说,它就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且增值潜力较大。目前一些较为罕见的红卫兵瓷像、“样板戏”瓷像价格大都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而珍品花瓶的价格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在前两年北京的一次国际拍卖会上,有一件高40厘米、直径20厘米、图案为“毛泽东去安源”的立式瓷瓶拍出了2万元的高价。

“文革”瓷器中还有一脉精品值得重视,那就是“主席用瓷”。它是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的别称,也称作“毛主席瓷”是轻工业部工业科学研究所在1975年1月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制作的生活用瓷,故也称“7501”瓷。

“主席用瓷”以明正德官窑瓷器器型为蓝本,采用蕴藏量十分稀少、质地纯净的临川高岭土制作,瓷品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釉面光泽滋润,外形高雅大气。画面设计是根据毛主席所喜欢的红色与梅花,采用了红梅与水点桃花两种样稿,并进行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工艺装饰,效果尤佳。由于“主席用瓷”制作要求高,成功完成一套需要数套、数十套乃至更多的试验。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主席用瓷”调查组调查统计,目前存世的“主席用瓷”数量并不多,仅数千件而已,所以显得尤为珍贵,其投资价值丝毫不比古瓷低。在2005年6月上海拍卖行举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名为“梅花一品锅”的“7501”瓷器以27.5万元的高价成交。

近代收藏三大瓷:洪宪瓷、珠山八友、文革瓷


从青白瓷到青花、粉彩……中国的瓷器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器到文物器的过程。由于瓷器制造的特殊工艺,许多社会政治、文化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录,都假瓷器以广其传。近百年来,在瓷器艺术史上值得一谈的,有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特制的“洪宪瓷”、景德镇一批艺术家自己集结创出的品牌“珠山八友”和文化大革命时的“文革”瓷。

“洪宪瓷”

“洪宪瓷”:精工打造御窑瓷

洪宪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年号,这即意味着这款瓷器与近代中国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洪宪瓷”作为其中一个细节,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段无可替代的见征。

九五之尊的皇上要摆出一副真命天子的“谱”,当然要设计出许多桥段。袁皇帝仿清制在瓷都景德镇设御窑,委派古董商郭世五为陶瓷总监,专赴景德镇督造。具体操作的陶艺师为鄢儒珍,地点为湖北会馆。初时仅仅是想烧制一批以粉彩与珐琅彩为主的袁氏官窑精品,登基大典筹备处长皇侄袁乃宽原拟以这批瓷器献礼,由于袁世凯的总统府和登基皇帝寝殿都在中南海居仁堂,故烧制的瓷器署款“居仁堂制”(或“觯斋”)红字篆书。其实当时尚未有“洪宪瓷”之称谓。其后袁世凯八十三天皇帝梦断,而“居仁堂制”款的瓷器因时间短暂数量极少,但在制作造办处的备余瓷土却有大量积囤,瓷工们又以“洪宪年制”为款烧制了一批,时间横跨两年,与前制“居仁堂制”(觯斋)款统称为“洪宪瓷”。其后二三十年代,景德镇的民窑仿官窑更是以“洪宪年制”为标准,精美不亚于原时之器,遂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含御制、官窑、民窑仿官窑(后期)三大构成的收藏系列。据说:“洪宪瓷”的薄胎、洁白度、透明度都大大超过乾隆御瓷,时至今日,在市面上收集“洪宪瓷"是一种时尚,十分珍稀;但能再细分当时的御制“居仁堂制”、郭世五的“洪宪年制”官窑和后来的民窑仿官窑,却如凤毛麟角,构成了民国初年(约在1916年左右)瓷器收藏的一个有趣话题。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国画对绘瓷的提携

瓷器的快速发展,使瓷画的发展也获得了巨大的空间。烧瓷瓶、瓷盘、瓷碗、瓷缸、瓷版……是一个工艺美术的匠作过程,而在瓷器上作画的,则是匠作群体中的艺术家。在景德镇制瓷史上,制器始终是主角,而器上作画则是配角。即使是绘瓷,热衷的也是技术问题,如胎与釉的关系、釉下彩与釉上彩、没骨技法与阴阳表现的釉色问题等等,仍然是工艺居先,对器形胎釉的重视程度极高。

从明清到”洪宪瓷”御窑停烧后,工匠制作仍可沿袭实用一脉,绘瓷师则大为失落。部分流落民间的绘瓷师依仗御制时代粉彩珐琅彩的经验,开始了自振之举。首先是成立“月圆会”,进而打出“珠山八友”的名号;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亭。其中五人为江西人,三人为安徽人,另有徐仲南、田鹤仙,也被列入“八友”之名。作为一个瓷器上的画家群体,他们的存在,对于在绘瓷上引入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画正宗的风格技法流派,尤其是摆脱工匠画而走向文人画,提升绘画水平档次与景德镇绘瓷的文化含量,可谓功莫大焉!从绘画角度看,“珠山八友”在笔墨形式上还只是二流角色;但正因为它是被画在瓷上,在技法上明显有别于宣纸上作画,且画瓷瓶瓷盘瓷板的空间意识也迥然不同于平常作画,因此“珠山八友”的作品在收藏界得到热捧——不为画家、而是为瓷画家的特殊定位,也许,贵如董其昌、王石谷,在瓷釉上、在立体环转的空间中,也未必超得过“珠山八友”在民国瓷器收藏史上的特定价值。

“文革瓷”

“文革瓷”:瓷器为政治服务

“文革瓷”又叫“主席瓷”,它基于两个事实:一,五十年代末,湖南醴陵烧制了一批毛主席专用生活瓷,如茶杯60个,杯底有“湖南醴陵”楷书款。二,江西景德镇烧制7501工程即“中南海瓷”,也是毛主席专用。7501的说法来自于1974年初湖南、山东、江西三大名瓷产地受中央委托为中南海毛主席烧制瓷器,最后景德镇被选中,1975年元月投入生产。因为特殊订制,数量不多,这两批瓷器都被称为“红色官窑”、“主席用瓷”,在今天的收藏界炙手可热。但“文革瓷”不仅仅是主席个人用瓷,当时把杯盘碗瓶筒等瓷器当作宣传品,大量绘制毛主席像和文革宣传画,以及直接仿书毛体书法语录;使瓷器图像有如大字报宣传栏,与瓷画的国画概念如“珠山八友”的美术史绘画史努力;与“洪宪瓷”的取艺术表现品相雅美相去千里,在中国几千年瓷器史上是一个闻所未闻的特例。虽然在艺术上无甚可取,但却因物以稀为贵而成收藏界的新宠。至于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几十亿枚毛泽东瓷像章与几百万尊主席瓷雕像,从广义上说也是“文革瓷”的重要构成部分,不可因其非实用器皿而有意忽之也!

文革瓷器的行情一路看涨


在如今的瓷器收藏领域,明清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由于目前古玩市场里所见的古瓷十有八九都是赝品,使许多初涉收藏领域的瓷器爱好者敬而远之。而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当代瓷器,在近几年里却出人意料地被一些收藏爱好者所看好,收藏与投资当代瓷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代艺术瓷升值快

当代瓷一般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瓷器作品。与明清古瓷相比,由于当代瓷缺乏一定的历史积淀,原先并不被广大藏家所重视。事实上,一些当代瓷作品,尤其是能反映新中国制瓷工艺水平的精品瓷,同样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众所周知,目前出现在拍卖市场的古瓷,尤其是明清官窑精品,虽说收藏价值很高,但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的价格,根本没有多少人能承受得起;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瓷器,虽说在价钱上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但大都是赝品,不懂行的人根本不敢轻易出手。因此,不少理智的收藏者在近年来另辟蹊径,开始把目光瞄向了具有较高升值潜力的当代艺术瓷市场。

所谓当代艺术瓷,主要是指当代的名人名作瓷品,具体包括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获得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以及后来获得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称号的名人名作,以及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学院学者和民间艺人的作品。当代瓷中,既有可供传世的名家珍品,又有供收藏界交流的收藏佳作,还有一些则偏重于陈设的瓷器。如果你想做少许的投资,除了可以选择那些口碑较好的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收藏外,还可关注一批已故的陶瓷美术家已成为“绝响”的作品,如1959年被评为“陶瓷美术家”的赵惠民,他的一个高33厘米左右的瓷瓶,在2000年市场价仅为1万元左右,到了2004年,一件同样大小的作品市价为10万元左右,2007年一件高20厘米左右的六管瓶,曾有香港的一位收藏家愿出30万元收购,但藏家却不愿转让。

景德镇一些工艺大师制作的瓷器质量很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最让人放心的是当代艺术瓷赝品极少,投资风险远小于明清古瓷,而实际的收益率其实并不低。如著名工艺大师、现任学院美术系教授李菊生所作的釉中彩瓷瓶《北方有美人》,在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估价约8万~15万元,最终拍出了50.4万元的高价;在中国嘉德2008秋拍“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中,李菊生的高温颜色釉瓷镶器《观棋不语真君子》更是以190.4万元的天价傲视群雄,一举夺得头筹。其他如蓝国华、王芝文、周国桢、宁钢等当代艺术大师的瓷艺作品也屡屡拍出高价。

“文革”瓷器一路看涨

当代瓷品中还有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文革”瓷器,眼下正成为收藏界的热门新宠,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的收藏者,这类藏品在收藏界构成了一个专题,在中国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题材方面,摆件的题材多为领袖像和领袖语录;器皿的题材则有语录和革命景观等;在用色方面,提倡鲜艳,多以大红大绿为主,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瓷器的创作者多为大家,很多图案都是由手工绘制,画面层次鲜明;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也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是胎瓷厚且较粗糙,色泽偏同,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在这一时期瓷品中,福建德化的徽章和毛泽东像烧金工艺以及江西景德镇的粉彩瓷,在质量上创造了历史上的新高点。其中,瓷都景德镇出品的大量“万寿无疆”铭文粉彩瓷作品,更为一些“文革”瓷收藏家重点关注。正因为备受推崇,“文革”瓷的价格也是一路看涨。“文革”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除了大量的领袖瓷像和像章,还有很多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其图案多为毛主席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革命样板戏人物形象等。由于“文革”瓷生产年限很短,对于收藏者来说,它就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且增值潜力较大。近年来一些报刊和互联网上也常见有收藏爱好者出价50元至1000元不等求购各种“文革”瓷器的信息。目前一些红卫兵瓷像、“样板戏”瓷像价格大多在500元至1500元之间;大批判、大字报等内容的瓷像因“文革”味浓郁,且存世数量很少,目前价格大约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而一些“文革”珍品花瓶的价格现早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如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次国际拍卖会上,曾有一件高40厘米、直径20厘米、图案为“毛泽东去安源”的立式瓷瓶拍出过2万元的高价。

“主席用瓷”质优价高

“文革”瓷器中还有一脉非常罕见的精品值得关注,那就是被称为中国当代“官窑”的“主席用瓷”,它是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的别称,其产地主要有二:一是湖南醴陵瓷厂专窑;二是江西研究所。湖南醴陵“主席用瓷”,大都产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主要是釉下双面五彩花卉薄胎碗,晶莹剔透,似玉泥嫩肌般温润可人,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腊梅四种纹饰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景德镇“主席用瓷”,是轻工业部工业科学研究所在1975年1月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制作的生活用瓷,故又称“7501”瓷。“7501”瓷以明正德官窑瓷器器型为蓝本,采用蕴藏量十分稀少、质地纯净的临川高岭土制作,瓷品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釉面光泽滋润,外形高雅大气。画面设计是根据毛主席所喜欢的红色与梅花,采用了红梅与水点桃花两种样稿,并进行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工艺装饰,效果尤佳。

“主席用瓷”由于要求高,制作成功一套需要数套数十套乃至更多的试验。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主席用瓷”调查组调查统计,目前存世的“主席用瓷”数量并不多,仅数千件而已,所以显得尤为珍贵。“主席用瓷”虽说属于当代瓷器,其投资价值却丝毫不比古瓷低。“主席用瓷”首次神秘面世是在1997年12月的广州嘉德拍卖会上,当一套被秘藏20余年的四季花卉纹双面五彩“主席用瓷”在拍卖预展会上闪亮登场时,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国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中国当代“官窑”的大发现。拍卖会上,经过一番竞价后,这套令人过目难忘的“主席用瓷”最后以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一位神秘的海外藏家买走。此后,“主席用瓷”又不断地出现在各地拍卖会上,且价格屡创新高。在2005年6月13日上海拍卖行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名为“梅花一品锅”的“7501”瓷器又以27.5万元的高价成交。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来,“7501”瓷器升值更快,现在市面上一只“7501瓷”调羹升至10余万,一只装酱油的调料瓶价值2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则价值高达200万元。

寻觅民国瓷中的“蓝筹股”


不久前英国伦敦古董市场上,民国瓷器表现不俗,像一件方云峰和汪野亭合作的粉彩仕女钟鼎文书法大笔筒,以折合人民币81.2万元的佳绩成交;另一件田鹤仙粉彩《红梅图》瓷板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2.4万元;而何许人粉彩《踏雪寻梅图》瓷板成交价折合人民币11.2万元。需要一说的是,这些民国瓷艺大家作品目前的市场价位与他们的历史和艺术地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显然,民国瓷器还有“蓝筹股”可觅。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民国瓷器承接浅绛彩艺术所开创的先河,将中国画韵致与粉彩工艺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早期名家潘宇、汪晓棠等人融画理笔墨于工艺技巧之中,用笔灵活而工谨,设色雅致而俊秀,瓷画结合,别具怀抱。继之而起的“珠山八友”结社图新,在继承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力图在瓷艺与画艺上有所突破。虽然他们“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但创新宗旨是相同的,即以浅绛彩发展而来的中国画艺术形式,力证传统粉彩同样具有在瓷上表现文人画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瓷画名家还有张志汤、方云峰、余翰青等,他们对粉彩工艺能驾驭自如,作品写人物之品貌,图峰峦之气势,描花草之秀美,题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活泼,其中也以瓷板画作品居多。这种张扬艺术家主体意识,强调个人艺术风格的瓷画艺术是景德镇陶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它融入了5000年传统文化的精神,展现了瓷画艺术的精湛魅力,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文化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当时又流行绘瓷名家个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粉彩瓷器精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研究收藏要选名家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民国瓷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恰如《民国瓷器概述》中所说:“民国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遗憾的是,民国瓷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收藏家视民国瓷器为难登大雅之物。故此,关于民国瓷器的研究和系统整理十分不够,许多优秀作品或损坏或遗失。”

诚然,民国瓷器精品留存于世的并不多,但却不乏精细之作,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值得藏家关注。

收藏民国绘瓷,首选就是绘瓷名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绘瓷艺术水准。张志汤的山水、骏马、花鸟,王步的青花,毕渊明的走兽等均很有代表性。他们大多活跃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绘瓷各有专长,风格各有所别。他们的作品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吸取了近代画的营养,完全可比肩于画家在纸绢上的作品,像方云峰特别擅长绘制粉彩仕女,用笔纤丽,常与珠山八友配画。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方云峰单独绘制的瓷器,价格并不是很高,但如果能与八友合作,就像前面与汪野亭共同制作的瓷器,就非常难得,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定能受到不少藏家的追捧。

价位较低可重点关注

由于明清瓷器的价格不断走高,加上收藏队伍不断壮大,民国瓷器无论是在古玩市场还是艺术品拍卖场上,都已成为投资热点,其价格也不断上涨。以古玩市场为例,民国瓷器的价格正在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攀升。据统计,最近几年民国瓷器已经是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其成交率也达到了50%左右,而且成交价格多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之间。

虽然目前民国瓷器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但总体来说,还在相对较低的价位运行,特别是一些民国时期的精品瓷器的升值空间和升值潜力被藏家看好,因此收藏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