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 导航 >

八大山人与民窑青花

八大山人与民窑青花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古代民窑瓷器 清朝民窑瓷器鉴别

2021-03-15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中国大写意画派巨匠八大山人,是从明代景德镇民窑的写意青花瓷上找到了灵感,并发扬光大。这绝不是空穴来风。艺术的本源存于民间,真正的艺术大家,往往是溯源而上,从而寻找到最后的汪洋恣肆。

八大山人一生的行踪,均为江西中部及北部,自二十三岁清兵占领南昌后退避新建,落发为僧,后又辗转奉新、进贤、永丰、贵溪、南昌、临川等地,最后定居南昌,可以说一直都生活在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氛围之中。明末清初,景德镇民窑瓷器已是天下百姓通用的生活用器皿,江西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老百姓日常所用瓶瓶罐罐、杯碗盘碟等生活必备之物,基本上都是民窑青花,这种现象可以从墓葬考古出土的资料及民间收藏中明显看出。前些年,在南京玉带河出土了一批青花缠枝和云气纹粗瓷碗,据考证产自明代景德镇瑶里古窑区。专家们很惊讶,因为这种碗都是当时的民窑利用淘泥废弃的瓷土制作的,质地粗糙,人们称它为“渣胎碗”,以前认为它的销路只会在江西附近的农村地区,没想到它们却千里迢迢销到了南京。后来在北京、四川、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有出土。

明代青花粗瓷碗

这类粗瓷碗与其他器形的民窑青花粗瓷一样,虽然瓷胎无法与官窑精品相比,但它们的纹饰却不同凡响,是民窑画工开拓出的与官窑瓷绘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它简练豪放,却并不简单草率,它率性天真,却并不幼稚粗疏,画工们将节约工料成本与艺术追求很好地结合起来,找到并创造出崭新的艺术语言,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

明初,景德镇民窑开始为民间大量生产日用青花器皿,就是在这种当时最普通廉价的日用粗瓷上,景德镇工匠创造出粗犷自由的“一笔点画”表现手法,一反传统祥瑞题材图案中的端正恭敬,工匠们笔下舒卷缭绕、飞扬流动的青花云气纹、青花花鸟图纹等,线条自由奔放,大胆得没有一点矫饰,就像是从画者心中自然流泻出一般。实际上也是如此。绘制青花粗瓷的工匠们都不可能是专业画师,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习俗选择装饰纹样,面对大众化的消费品,为了节约成本也不可能精雕细刻,于是可以随心所欲不讲究任何绘画约束的“一笔点画”青花绘制技法,就从这些最普通的工匠手中产生了。

云纹本是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传统装饰纹样。云行雨沛,滋育万物。从原始陶器开始,我们的先民就运用了云纹以表现心中的梦想。到明时,青花云纹的表现方式已极其丰富,卷云纹、流云纹、朵云纹、叠云纹、涡云纹、如意云纹……祥云之美,在青花瓷间弥漫飘逸,而江南远山平畴、晨曦暮烟的景象,是云气、水气、风和花草互相生成的天然画面,这些画面在明初之际,都被民间工匠们以最写意的形式表现在民窑青花瓷上。

以“一笔点画”为特色的民窑青花日用瓷,除了极具特色的云气纹,还有以各种花鸟鱼草为主的青花缠枝纹和借鉴草书的文字装饰。青花粗瓷是质朴的,而充满动感、一气呵成的云气纹、缠枝花草纹等则让人感到朴素和亲切。这种看似简单的装饰手法普遍受到百姓喜爱,从明清到民国的几百年间,这种青花装饰的碗盘杯碟,可以在中国任何一处地方发现。这些百姓日常家用的器皿,上面青花纹饰随意变形的笔触,有着任意挥洒、随意发挥的感性特点,却是物我相融、物我为一的单纯烂漫,是画者绘在瓷上的诗句,是江湖间的云霞雨雾晕染在瓷上的水渍,寻常生活中,让人可以听见山野间的草木藤萝在月夜下生长的乐音。

青花人物罐

如果我们集中欣赏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中那些大气磅礴的云雾,逸笔草草的花鸟,会发现它们的用笔和追求,与八大山人的作品风格非常相似。信笔一挥的青花游鱼,孤芳自赏的白眼小鸟,几笔便画出神韵的花草枝叶,将这些民间画工的佳作与八大水墨放于一处,很难否认它们之间声息相通的渊源关系。民窑青花中自由自在的天地,与八大不受羁束的艺术追求如出一辙,八大从当时随处可见的民窑青花瓷绘中汲取艺术营养,可说是顺理成章。可这些青花瓷绘,创造者是谁?没有谁能知道。他们就像广博深厚的土地,无声无息地滋育了八大山人这位一代大家。

一般画论者,都认为中国大写意出自文人之脉。明代是中国写意画成熟之际,从明代开写意画先声的“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都在笔墨形式上作了大胆的革新。但在八大之前,他们所进行的革新基本上还是属于绘画美学的范畴。只有到了八大手中,个性语言和情感的隐喻象征才有了更加鲜明的独创体系,让其他的艺术家无法追及。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有着自由创造意向的无形空间,实际上,如果对明代青花作一番深入的研究,会发现这种无形空间的开拓者正是景德镇民窑中大量不知姓名的画工们。因此,史家在研究八大山人的艺术时,对于在中国大写意绘画艺术中走在前沿的明代民窑青花,如果视而不见,那会是一场深深的遗憾。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中国八大名窑瓷器


“八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及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它们风格各异,欣赏起来有不同的角度。本文介绍了中国八大名窑陶瓷的艺术风格特点,供广大陶瓷艺术爱好者参考。

1、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汝瓷胎质细腻,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随光变幻。其釉色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

天青无纹水仙盆(北宋汝窑)

莲花氏碗(北宋汝窑)

北宋汝窑葵花洗

北宋汝窑碗

北宋汝窑弦纹樽

2、官窑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五彩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清康熙)

3、哥窑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高足碗(元哥窑)

鱼耳炉(宋哥窑)

4、定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白瓷孩儿枕(宋定窑)

白釉刻莲花纹洗(定窑)

5、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出现意想不到的景观。

红斑长颈瓶(钧窑)

鼓钉三足洗(钧窑)

6、景德镇窑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青白瓷注子注碗(宋代景德镇窑)

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宋代景德镇窑)

7、耀州窑

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装饰技法以刻、印、划、雕、堆、镂空为主。

青釉刻鸭纹碗(北宋耀州窑)

青釉提梁倒注壶(耀州窑)

8、磁州窑

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是在有黑釉的瓷胎上将纹饰以外的黑釉剔去,留出原始白地,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

白底黑花虎纹如意枕(宋磁州窑)

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梅瓶一对 (宋磁州窑)

陶瓷知识:中国八大名窑之《建窑》


建窑遗址

唐物建盏在日本

日本记载建盏最重要文献,是足利将军的朋友们对他收藏的唐物进行评鉴的记录,在1511年写的《君台观左右帐记》,将军收集唐物以优美和稀少作为标准。书中记载的建盏:曜变天目茶盏,是建盏之最,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日本把所藏的视之为国宝。

宋建窑底款北宋黑釉供御款,黑釉供御款,兔毫黑釉供御款,青釉供御款。

宋阳文反体供御款垫圈,造□款,官字款,寅字款,上字款,新窑款,王尔字款,皿字款,黑釉一数字款,兔毫黑釉四数字款,兔毫黑釉八数字款,黑釉九数字款,兔毫黑釉十八数字款,两六数字款,黑釉四一数字款,柿红釉四六数字款,黑釉大碗五四数字款。

宋建窑黑釉兔毫碗

宋代盛行点茶、斗茶,为衬托白色茶汤及分辨水痕,厚胎保温的「建窑黑釉兔毫茶盏」成为当时士大夫、文人间的最爱,也是茶诗中最常被提及的茶器。本品属建窑黑釉器中的兔毫碗,胎骨厚重,胎色黛黑,镶金属口。内外全施黑釉,外壁挂釉不及底,釉厚,上薄下厚,底部淌釉有垂釉痕,内外黑釉面上带黄色条缕丝纹,纹理清晰,类似野兔毛毫,故名。兔毫碗属建窑茶器之名品,如北宋蔡襄《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继之久,热难冷,最为妥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北京故宫藏有同类器。

建窑现在市场上最后拍卖成交价高达人民币一百多万元。

民窑与民窑瓷的特点


民窑与官窑相对,是民间私人开设的瓷窑,烧造技术比官窑粗陋,但民窑瓷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艺术韵味,却一直保持着活泼的生命力,民窑瓷在中国陶瓷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清朝民间还有“气死官窑”之说,讲的就是民窑瓷的精美要胜过官窑,民窑瓷中传世的收藏品也有大量的珍品。

民间陶瓷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中国各地都有陶瓷生产基地,而官窑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产物,陶瓷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方面还在于民间。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民间陶瓷,都是指在官窑出现以后的“民间陶瓷"。

民间陶瓷的制作技艺多种多样,就地取材、粗料巧做、因陋就简、审美与实用相结合是它的重要特点,烧造的当中蕴含着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等诸多好处。造型上的简洁、装饰上的流畅豪放、格调上的闲适淳朴,是广大陶瓷工匠累年创作实践积淀的成果。现就元末明初至明末清初民间青花瓷的发展特征举例来说明:

1.胎体厚重变得轻薄。

2.挖底由粗简到精细,足底由厚到薄,由有乳钉到无乳钉,足内壁由离心倾斜到垂直或内心倾斜。

3.圆器圈足内由无釉到多数有釉。

4.青花料研磨不断细致。由有黑褐色斑点到无黑褐色斑点。

5.装饰由洪武时期的繁荣具体到将景泰、天顺的疏简、抽象;由成化的繁密写实到正德的疏简概括;由嘉靖的再次繁缛具体到天启、崇祯的高度单纯、简练和抽象;自顺治和康熙早期重新又出现写实、工整和布局较满,到嘉庆后重新的简练、草化和抽象。

6.线条由粗犷豪放、粗细变化明显到细腻、粗细变化不明显的铁线描。

7.成化以前是勾、拓、涂染的画法,从成化起出现勾线分水的画法(分水有浓淡两色)、渲染不够均匀清晰到色阶多而清晰,直至康熙达到料分五色、清透莹彻的历史高峰。

8.题材不断广泛,构图形式不断增多。

分析陶瓷卫浴行业八大问题


陶瓷卫浴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重要一席,陶瓷卫浴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陶瓷卫浴产业日益发展的同时,我国陶瓷卫浴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产业分布不均衡,产区发展不平衡,产销失衡

陶瓷卫浴行业生产具有明显地域性,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山东、福建等省份。这些地区,陶瓷卫浴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影响辐射面广,提供众多就业机会,成为当地传统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出现部分区域陶瓷卫浴企业过度集中现象,随着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大,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去平衡,也造成区域内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问题。而西北、东北、内蒙等地区,受限总体经济水平,尽管有资源优势,但陶瓷卫浴工业水平整体落后,可发展空间巨大。

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陶土资源过度开采

陶瓷卫浴行业本身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矿产资源和能源,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一些陶瓷卫浴产业密集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陶瓷卫浴行业对空气、土地等环境污染现象尤为严重。很多地方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过度开采,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陶瓷卫浴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各地方政府也制定相应法令、法规,整治行业污染,陶瓷卫浴行业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行业利润水平低,产品低质化严重

我国虽是一个陶瓷卫浴生产大国,却不是一个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陶瓷卫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企业为争夺市场,竞相压低价格,行业利润水平不断下降。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品牌定位趋向高端化

有些陶瓷卫浴中低端品牌,靠价格优势走量,确实也赢得了很多买主。但这个确实不持久,现在很多中产,都喜欢买点高端产品。所以整个趋势来看,品牌定位的高端化、产品本身品质的高端化,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智能化魅惑陶瓷卫浴行业

虽然目前智能化进展缓慢,但它确实充满了诱惑力与想像力。可以说只要多了一点技术成熟的智能卖点,价格也不定的很贵,产品都能卖得更好,陶瓷卫浴企业将来也能从智能领域分一杯羹。

环保将逐步渗入陶瓷卫浴行业

关于环保,国家政策在推动,企业也在实践,而消费端则更加看重环保,尤其是陶瓷卫浴这类厨房产品,是否环保达标,有害物控制得如何,消费者都非常重视。

网购之火将越烧越旺

通过互联网、手机、掌上电脑等渠道获得陶瓷卫浴品牌与产品信息,这已经很普遍。了解信息主要通过搜索、陶瓷卫浴企业官方网站、微博、门户网站,如某讯家居等;而购物则主要用各大电商平台,如tao宝,tian猫;还有一部分会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如成为易日升的家装分期合作商户。可以预见的是,触网已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个性化定制风潮席卷家具行业

现在人们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爱好很广泛,而且愿意花费精力去满足与实现,比如陶瓷卫浴,以前买成品就可以了,但现在看不中成品的,会选择定制,让企业按自家厨房的情况、装修风格与个人对造型、色泽的要求,单独生产。

珐琅彩瓷器的八大主要特征


珐琅彩瓷器的八大主要特征

珐琅彩瓷器是在景泰蓝基础上演变而来。二者不同之处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经施珐琅釉而烧成,瓷胎上施珐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始于康熙后期,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则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期间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高,加工水平严,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数量少。珐琅彩的主要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或动物造型陈设品。

三、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现7、8种颜色,多达10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无凸感。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或“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字,这个“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八、两大特点及鉴赏第一,它的数量少,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往往制作一件珐琅小瓶要精描细绘三至四个月时间,传世的很少。第二,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素胎入宫时都由宫廷画师自行选择绘画图案,因此每件珐琅瓷器都单独绘画,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传世珐琅彩中并无一件署此款,“古月轩”也成为了珐琅彩高贵身份的代名词。

成化民窑青花


成化民窑青花瓷,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纹饰常见狮子、麒麟、海兽、荷塘鸳鸯、秋葵山茶、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婴戏、高土、接带宝杵等,纹饰有的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潇洒活泼,随意之中见其清丽。成化民窑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划,但其器型规整、胎体洁白细密、釉面光润肥厚的程度,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青花瓷多数无款,少数有款的既有写“大明成化年制”的,也有写“大明成化年造”的。

明成化 青花狮子绣球纹碗

此收藏品为深腹,口微撇,腹部弧线饱满,浅圈足,底满釉,碗外壁绘两组狮子戏绣球,狮子分居绣球两侧,呈上下俯仰相迎之态。即先以细笔勾勒狮子毛发外形,再以分水填色,渲染以细笔勾勒狮子毛发外形,再以分水填色,渲染出筋骨肌肉,简练而生动,为典型成化技法。狮子双目为圆形,中心处点睛留白较多,与成化器龙纹点睛发一致。碗沿绘双边线,足缘绘双边先,且靠近足根的下线颜色较重,上边的一条则显清淡。此亦为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点。碗底心双圈内绘一立狮,后足踏一小绣球,憨态可掬。釉面平滑莹润,整体釉色为牙白,莹光透视呈肉色,观之似美玉,扶之如凝脂,而底釉泛出的自然闪黄也是成化器独有的特征。青花呈色淡雅,原料为典型的成化年间国产青料“平等青”。线条清晰,格调清雅。

瓷砖选购方法多 八大策略用得着


瓷砖是家庭装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许多人对其选购也颇觉为难。究竟该如何选购瓷砖呢?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学学几大选购策略吧。

一、看——看瓷砖表面

光泽度越高,说明瓷砖烧结致密性越好。好的瓷砖,釉面呈现一种晶莹透亮的感觉,在灯光的照射下像镜子一样把灯光反射出来,较差的瓷砖,釉面是暗淡无光的。

二、听——听声音辨好坏

用一只手五指分开,另外一只手敲打瓷砖表面。好的瓷砖致密度高发出的声音是比较清脆、明快的;比较差的瓷砖致密度低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

三、摔——好瓷砖不怕摔

好的瓷砖,经过直面的垂直的摔下去后不会有任何的破损,这是瓷砖的强度所决定的。好的瓷砖强度大,差的瓷砖强度低,一摔就会破

四、称——好瓷砖重量较大

好的瓷砖致密度高,分量都比较重、比较实,厚度均匀、边角无翘脚等缺陷。质量较差的瓷砖体重相对比较轻。

五、湿——瓷砖吸水实验

好的瓷砖经过高温的烧制之后,吸水率较低,水到在瓷砖上,不会出现扩散的现象,说明瓷砖基本上不吸水。但较差的瓷砖,水倒下去之后,会有明显的吸水反应。

六、压——瓷砖承受力试验

把瓷砖悬空架好,人站在瓷砖上,如果瓷砖基本上没有破损或开裂,说明瓷砖的承重力非常好。较差的瓷砖容易断开或开裂,不能承受较重的重量。

七、磨——耐腐蚀耐磨损实验

用写字的笔在砖上留下痕迹,用普通抹布进行擦试,把脏物除去,不留下痕迹,说明瓷砖的耐腐蚀性好。用普通的钥匙用力的对砖表面进行划拭,表面没有留下任何划痕,说明砖的耐磨性强。

八、挑——选择好的底料

好的底坯的颜色是呈现米白到米黄之间的颜色,如果底料颜色呈现偏黄或者偏黑的话,说明产品中含的杂质过多,不是一个好产品。

咸丰早期民窑青花瓷与道光青花瓷


总体来说小件瓷器胎子轻薄,稍粗松;大件瓷胎厚重粗松。修胎不精细,口沿较厚,其余地方厚薄不均。釉面粉白或泛青,基本上都是稀薄的波浪釉。

官窑器胎体轻薄,胎质疏松,釉面白,釉层薄,缺少莹润感,常见“波荡釉”。

咸丰早期民窑青花瓷与道光青花瓷相似,胎质较细。晚期则粗松、笨重。啄器口沿处显厚,腹壁较薄,胎质疏松不够坚致。釉面与道光时相仿,以稀薄的波浪釉为主,早期釉色较白,晚期白种泛青。

青料

编辑

初看颜色深沉稳定,或略艳,或偏黑灰,没有层次感;细看就觉得青花色像浮在釉面上。

官窑器使用国产青料,呈色鲜艳,有的蓝中泛紫。咸丰后期,青花呈色变浅、漂浮。

民窑器的呈色与道光时相似,精细青花瓷呈色鲜艳,粗工青花瓷呈黑灰色、淡蓝色,多有漂浮感。

造型

编辑

咸丰朝官窑器形没有创新,基本是延续道光青花风格,常见的有赏瓶、撇口瓶、大小双耳瓶、玉壶春瓶、方瓶、葫芦瓶、觚、渣斗、炉、罐、缸,各式盘、碗(撇口、敞口)、花口花盆、端把茶壶等。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咸丰年间的宫中用瓷主要是咸丰三年(1853年)和咸丰四年(1854年)烧造的。

民窑的器形较多,主要有玉壶春瓶、赏瓶、折腹瓶、四方瓶、双耳瓶、罐、花盆、香炉、花口尊、茶壶、盘、碗、杯、碟以及各种盒子等,还有生活用具。

纹饰

编辑

官窑器主要有缠枝莲、鸳鸯莲花、竹石芭蕉、兰草、勾莲、折枝花、松竹梅三友图、竹石芭蕉、双龙戏珠、云龙、云凤、夔凤、云鹤、花蝶、八仙、八宝、仕女、八卦、婴戏、人物、梵文、寿字、三星、寿星、博古等纹饰。寓意纹饰有:太平有象、三羊开泰、五子夺魁、五谷丰登、蝴蝶探花等。

缠枝莲花布局疏朗,层次清晰,但画的呆板不活泼,枝干看不出粗细、顿挫的变化,绘画技巧上缺乏功力。人物描绘采取夸张手法。整体艺术水平不高。

民窑器题材有花鸟、云龙、团龙、云凤、蘷凤、云蝠、云鹤、山水,八卦、寿星、八仙、婴戏等。

人物形象大多生硬,面部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称“鹰钩鼻”。这种特殊夸张的手法,为咸丰时较典型的时代特征,并沿用至同治时期。山水层次欠清晰,无立体感。

款识

编辑

咸丰官窑青花瓷款识,以楷书为主,字体柔美秀丽,一般没有圈或框,多数是青花“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款,堂名款很少。

民窑有年号款,“大清咸丰年制”,楷书与篆书并用,以楷书为主,篆书为辅,六字或四字二行。还有印章款,篆书多图章式印款,有的较草率,甚至连笔画都不全。[2-3]

[4]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八大山人与民窑青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八大山人与民窑青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