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哥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世间几多“传世哥窑”?

世间几多“传世哥窑”?

哥窑瓷器鉴别 古代哥窑瓷器 传世瓷器痕迹鉴别

2021-03-17

哥窑瓷器鉴别。

宋代哥窑瓷器因传世量很少而显得极其珍贵,但有人统计认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旧藏宋代哥窑瓷器,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这足以采信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哥窑的历史和产品特征。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于青瓷系,其瓷器的色泽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和釉面开有大小不一、或密或疏的冰裂状纹片———网纹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称为“金丝”、“铁线”。另外,哥窑瓷器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釉中的气泡如同聚球串珠。

宋代哥窑瓷器胎质呈黑色,坚细而口沿尖窄,里外披釉,由于厚釉在器口沿不能存留,因此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的环形带并且口沿处胎骨略暗而被称为“紫口”。这是宋代哥窑瓷器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瓷器,但在烧制上无一能臻此境界。

哥窑在宋代以后的元代才有记载。清代的《饮流斋说瓷》中说:“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性坚,体重,多断裂,即开片也。”就是说,南宋处州龙泉县(位于今浙江省)有章姓兄弟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瓷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称作哥窑。不过自1956年以来在龙泉县的考古发掘虽然发现了黑胎青釉、细丝片纹的龙泉青瓷,人们却还是心存怀疑,因为“传世哥窑”也就是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多仿青铜器,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俨然为宫廷用瓷样式,按理应出自官窑,而如上所述,章生一的哥窑显然是民间私窑。

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宋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结果证明其化学成分、纹片颜色和形式皆与龙泉青瓷有所不同。

宋代哥窑在拍卖市场上十分少见。据拍卖数据库雅昌艺术网对全球79间拍卖行的统计,从1993年至今,声称为宋代哥窑的瓷器在拍卖市场上一共只出现过22件次。

1992年,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曾经拍卖过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虽然当时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拍出了1000万港元以上的价格。

2004年底,河南日信拍卖有限公司也拍卖过一件宋代哥窑双耳瓶并以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20.9万美元)成交。

由于没有见到,我们不知道这两件拍品是否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哥窑传世品,但要真正算得上哥窑传世品,起码应当具备下述种种特征:

一、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

“金丝铁线”是哥窑瓷器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它们应当密而不疏、曲而不直。瓷胎满釉器有“紫口”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如是人为施加的黑色釉,其真伪就值得怀疑。

二、釉色为青釉且浓淡不一

因窑变作用,哥窑瓷器的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色泽,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似的光;釉质深浊而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哥窑瓷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质,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

三、圈足底边狭窄平整,内墙深长,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四、“攒珠聚球”

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是指哥窑瓷器的釉内气泡细密如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外壁或内身、外身上。

不过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

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式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

它是划分真假哥窑当之无愧的重要依据。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宋哥窑传世绝品鉴定依据


人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绝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比汝窑器的存世量大约要多3倍左右。这300多件传世哥窑器是根据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确定的,我们不可能件件均知、一一都明。我们认为,要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起码应当具备下述种种特征。

一、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二、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三、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四、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

可惜的是,在许多介绍哥窑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到这个“攒珠”且“聚球”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历来仿哥器无法做到的,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宋代古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结合以上特征加上这个重要依据,让我们回头看看存世的300多件宋哥窑器有多少是传世的绝品!

【陶瓷文化】如何鉴识宋哥窑传世品


据说有人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比汝窑器的存世量大约要多3倍左右。这300多件传世哥窑器是根据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确定的,我们不可能件件均知、一一都明。我们认为,要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宋代哥窑器传世品,起码应当具备下述种种特征。(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首先,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其次,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再其次,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最后,就是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本人曾见过这样的实物。可惜的是,在许多介绍哥窑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到这个“攒珠”且“聚球”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历来仿哥器无法做到的,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结合以上特征加上这个重要依据,让我们回头看看存世的300多件宋哥窑器有多少是传世的?又有多少合格者被拒之门外?

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基本特征


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绝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基本特征。

一、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二、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三、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四、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

可惜的是,在许多介绍哥窑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到这个"攒珠"且"聚球"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历来仿哥器无法做到的,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宋代古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结合以上特征加上这个重要依据,让我们回头看看存世的300多件宋哥窑器有多少是传世的绝品!

认定传世哥窑瓷是个难题--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一件传世哥窑瓷盘不慎被损坏,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有些看热闹的外行纷纷谴责故宫不负责任外,有些业内人士也对哥窑的身世大做文章,这让有关哥窑瓷器的身世之谜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元、明、清的记述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传世哥窑瓷的认定是个难题

哥窑贯耳长颈瓶(宋)

明初吕震撰《宣德鼎彝谱》记述:宣德三年(1428年),作为制造铜器的参考样式,从“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其汝、官、哥、柴、均、定中,并选得二十有九种”。这是皇家收藏哥窑瓷器的最早记载,时代为明初。就器型而言,《宣德鼎彝谱》记载有宋哥窑狮首马蹄炉、宋哥窑低脚押经炉、哥窑的象耳大彝炉、哥窑豸首大彝炉等,明郎瑛《七修类稿修编》记载有哥窑之盘,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有哥窑带耳炉、带棱瓶。

由于哥窑窑址一直没有找到,人们过去对于哥窑瓷器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文献记载。如明陆深(1477-1544年)《春风堂随笔》记载:“哥窑浅白断文,号‘百圾碎’。”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六“哥窑条”:“有火碎纹,铁足,胎土极坚细如铁者。”明王士性《广志绎》记载:“紫口铁脚。”《遵生八笺》卷十四《燕闲清赏笺》记载:“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此外,乾隆皇帝御题的诗文也为认定哥窑瓷器提供了参考。丙申年春(1776年),乾隆为一件哥窑葵瓣口盘题诗:“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辛丑年(1781年),他又在另一件哥窑葵瓣口碗上留下了“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坯相,而能完谧神……”的题诗。

参照这些记载和实物,故宫博物院的整理者自20世纪30年代始,在旧藏中认定了一批传世哥窑器物。解放后,全国各地还出土了一批哥窑风格的器物,如北京元大都遗址、安徽安庆、繁昌、江苏溧水窖藏和南京汪兴祖墓、吴经墓等。这些瓷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胎色呈黑、灰色或土黄色,有的呈“紫口铁足”的特点。通常釉层很厚,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型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即所谓“百圾碎”,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最有特色的是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习称“金丝铁线”。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认定的宋哥窑瓷器约有60件,其中以各式炉、瓶、碗、洗、盘为最多,瓶的种类有八方贯耳瓶、贯耳瓶、胆瓶、弦纹瓶等;炉有双耳炉、双耳三足炉、筒式炉等;洗有葵花洗、圆洗、菱花洗等;碗有葵瓣口碗、八方形、花口碗等;盘有葵瓣口盘、菊花盘等,此外还有小罐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渣斗、花插、单把杯、壶等器型。不过,由于前人记载的混乱以及哥窑窑址的迷踪,这些传世哥窑瓷器的认定并不十分准确,其中很可能包含有南宋官窑、龙泉窑、元代杭州地区的其他窑口,明清时期仿哥窑器物等。

哥窑双耳炉(宋)

为了彻底解决传世哥窑瓷器的认定难题,过去的几十年间,考古工作者和陶瓷研究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希望能够找到哥窑窑址。但是,它到底在哪里呢?

有说哥窑和龙泉窑是“兄弟”

按照文献的记载,一说哥窑在龙泉,与龙泉窑关系密切。

据《春风堂随笔》记载:“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处州之龙泉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按照陆深的说法,哥窑和龙泉窑是哥俩所烧。此后明清刊刻的文献,如《天工开物》、《七修类稿续稿》、《留青日札》、《浙江通志》、《事物绀珠》、《稗史类编》、《景德镇陶录》等都有类似的记载。龙泉窑早已在上世纪初被陈万里先生所研究确证,就在今天的浙江龙泉县一带。那么,龙泉窑是不是章生二所创烧,他到底有没有一个哥哥呢?

乾隆年间的《龙泉县志》收有《章氏祠堂记》,称章氏在龙泉是大族,北宋起就在该县居住。但是找不到确切的家谱和实物资料,根本没办法确定章氏兄弟以及他们的活动时代。尽管浙江龙泉地区的烧窑人一直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时必去祭拜,然而这也仅限于民间传说。很显然,通过这条线索发掘哥窑是很难得出科学结论的。

20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将解开神秘哥窑的钥匙伸向了浙江龙泉地区的窑址,这里一时间挖窑风行。此后,陈万里“八下龙泉”考察窑址,解放后,考古工作者亦多次进行调查和发掘。根据调查和发掘资料,部分专家认为龙泉县大窑一带以及溪口的瓦窑垟等五处窑址中发现的一种黑胎青瓷,与传世哥窑产品相似。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也对这些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认为这种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正统的哥窑。

然而“相似”也好、“可能”也罢,还无法与传世哥窑瓷器的特征完全吻合。要想确证哥窑就在龙泉县,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新的考古发现。浙江龙泉地区的大窑、金村、溪口、松溪、武溪等地分布着上百座窑址。此外,临近的遂昌、云和县,以及江西吉安永和窑、福建泉州碗窑乡窑等都有龙泉窑类型的窑址。这些窑址中,是否就有尚不为我们所知的哥窑窑址呢?

窑址在杭州,与修内司官窑一脉相承?

杭州地区文献中有所谓“哥窑”、“哥哥窑”、“哥哥洞窑”、“旧哥哥窑”等称呼,凡此种种,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同一个窑的不同称呼,或者是完全不同的窑,目前还无法得知。

元人孔齐《静斋至正直记》记载:“乙未冬(公元1355年)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广志绎》有“官、哥二窑,宋时烧之凤凰山下,紫口铁脚,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遵生八笺》记载:“所谓官窑,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

这几个文献均提到杭州,其中王士性和高濂还提到了凤凰山,说哥窑与修内司官窑俱取土于凤凰山下。照此分析,想必哥窑的烧造地点相距凤凰山也不会太远吧!1996年,杭州凤凰山下老虎洞南宋窑址的发现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几十年的“修内司官窑”谜团。不仅如此,老虎洞窑址的元代地层出土了大量带“八思巴文”的窑具以及与传世哥窑相似的一类器物。据八思巴文专家翻译,窑具上有“章(或张)记”的铭文,这自然使人联想到章生一的传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元代地层的瓷片进行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其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比较接近,他们据此认为所谓传世哥窑就是在老虎洞元代时烧造的制品。

这一发现着实为哥窑的研究困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难道宋代哥窑真是子虚乌有,北京故宫收藏的哥窑瓷器均属元代?抑或南宋的修内司官窑就是宋代哥窑,发展到元代就变成了元代哥窑?老虎洞窑址真是传世哥窑瓷器的产地吗?迄今为止,学界除了肯定老虎洞窑址有助于揭开哥窑之谜外,对上述几种观点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争论依旧,哥窑之谜依旧!

瓷器鉴定

一件瓷器的创作往往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不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技术水平,从而制作出来的瓷器总是具有不同的特点。另外,一件瓷器的烧制往往具有较为鲜明的窑口特征。由于不同的窑口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同一窑口不同时代也常常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瓷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一般来说,鉴定瓷器要从瓷器的断代、烧制的窑口以及生产工艺几个方面综合来考虑。

具体而言,我们要认识一件瓷器,首先要认真学习陶瓷发展史,了解不同时代瓷器的具体特征、窑口特征和生产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器型、胎釉、装饰工艺等的细致观察和认真比较,从而判别一件瓷器的真伪。

胎釉方面:仿品很难模仿到惟妙惟肖,因为胎釉的原料拣选、淘洗、配比成分、烧成火候等没有严格的标准,完全依靠古人的经验积累,因此只要与真品进行细致的比较和观察,就可以发现区别;

器型方面:仿品总是刻意去模仿真品,然而在大小、比例、协调性等方面总会出现细微的差别;

装饰工艺方面:包括釉装饰(如开片、色釉)、胎装饰(如刻花、镂空)、彩绘装饰(如釉下彩、釉上彩)等,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仿品也是良莠不齐,只要结合实物,认真观察比较,种种仿制的伎俩就不会逃出我们的眼睛。

陶瓷文化:宋哥窑传世绝品鉴定依据


人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绝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比汝窑器的存世量大约要多3倍左右。这300多件传世哥窑器是根据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确定的,我们不可能件件均知、一一都明。我们认为,要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起码应当具备下述种种特征。

一、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二、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三、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四、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

可惜的是,在许多介绍哥窑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到这个“攒珠”且“聚球”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历来仿哥器无法做到的,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宋代古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结合以上特征加上这个重要依据,让我们回头看看存世的300多件宋哥窑器有多少是传世的绝品!

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要具备什么特征


【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要具备什么特征】人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绝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比汝窑器的存世量大约要多3倍左右。这300多件传世哥窑器是根据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确定的,我们不可能件件均知、一一都明。我们认为,要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起码应当具备下述种种特征。

一、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二、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三、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四、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

可惜的是,在许多介绍哥窑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到这个“攒珠”且“聚球”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历来仿哥器无法做到的,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宋代古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结合以上特征加上这个重要依据,让我们回头看看存世的300多件宋哥窑器有多少是传世的绝品!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要具备什么特征”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哥窑


【概括介绍】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遗憾的是,宋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我们只有从传世作品上去解读哥窑的历史。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

【名称由来】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传世“青花”自顾自美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深入人心,伴随着轻快的歌声,青花瓷带我们走进了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中。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穿越千年,今生再次与我们相遇。

《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青花瓷(blueandwhite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现时所称的彩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瓷两类,其历史可源于唐长沙窑,即早期的青釉釉下彩瓷。时至宋、金,磁州窑出现白釉黑、酱、红绿黄彩、绿釉黑彩;定州窑白釉黑、红、金彩和黑釉金彩;吉州窑白釉褐彩等,均为釉下彩。

元时景德镇成为最负盛名的釉下彩瓷生产地。其青花胎釉源于宋青白瓷,较北方白瓷质坚而薄亮。同期釉里红颜色红艳,并时有青红相合之器,尤为美观。更有蓝釉金彩、蓝地白花之名贵之品。

清青花粉彩花卉纹鹿头尊

明之彩瓷,乃成前无古人之象。洪武期与元之风格较近,并出现精细之釉上红色瓷。永乐、宣德两朝青花瓷自成一格,胎质白中闪青,青花料源于波斯苏麻离青,呈散晕之象,如水墨之效意趣倍增。其“永乐青花缠枝莲壶“用笔细腻,繁而不赘,精美呈现。

宣德年之“轻罗小扇扑流萤茶盏”人景具备,诗意清雅,有初唐大李将军之风。宣德窑最为著名的乃青花红器——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同施一器,青红相映。随之而起的釉下青花与釉上多彩结合,成传世之作“宣德五彩”。之前仅记载于文献,至1985年在西藏才有首次实物发现,并配有局部斗彩,从而将斗彩工艺由成化期提至宣德期。

成化之青花瓷其苏麻离青料已尽,转用平等青,故不及永、宣。但五彩则日益精巧,斗彩瓷独立而成,色彩更多,以填彩法为主,其官窑上品者,值钱可万金,贵重如此,精美可见矣。

正德青花晚期改用回青料,色泽深艳古青,颇多佳品,几与宣德青花相等。嘉靖年祭红停烧,而回青盛行,又竭力发挥彩锦之器,并盛行金彩,极之华缛。万历期仍延续嘉靖之风华丽有余,而高雅不足。

时至天启、崇祯,社会动荡,官窑萧条,仅民窑尚有少量精巧之作。而明末李自成之乱,更使景德镇众窑毁于一旦,顺治年才略有恢复,惜时不久,至康熙十七年才再次兴旺,乃开辟清之彩瓷新一代。

芭蕉帘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至少,我们能够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青花瓷里容颜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赏,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世间几多“传世哥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世间几多“传世哥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哥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