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60座青铜群雕像亮相景德镇 由当地老中青三代48位雕塑家集体创作

60座青铜群雕像亮相景德镇 由当地老中青三代48位雕塑家集体创作

景德镇古代瓷器 清三代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鉴别

2021-03-29

景德镇古代瓷器。

8月27日,历经一年多的筹备和创作,景德镇老中青三代共48位雕塑家集体创作的60座景德镇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在景德镇市珠山大桥的护栏墩上集体亮相。

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主题由孟福伟老师倡议,景德镇市雕塑协会研究决定。景德镇老中青三代共48位雕塑家参与到创作工作中,其中成员包括周国桢、熊钢如、刘远长、张育贤、唐自强、涂金水、李恭坤、陆军等知名艺术家。雕塑协会从查找史料作为支撑,到之后的成型,历经创作小稿、制作成大样、制作腊模、用铜浇注四个步骤。自2014年7月动议,通过5个月的资料收集,最终确定按工序关系,从采矿到成瓷分成60组进行塑造,人物造型和道具以明代时期为准。72道制瓷工序的脚本编辑,由景德镇市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教授负责,从《陶冶图》、《天工开物》、《民俗传说》等书籍中抽取线索,并将整套工序完整系统地进行了梳理。

此次雕塑的小样高度统一在20~30厘米之间,大稿的尺度在70厘米左右,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景德镇千百年来制瓷手艺人的典型姿势和精神面貌。在这次创作中,72道工序被分成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釉上彩绘、雕镶工艺、青花工艺、施釉工艺、满窑、烧窑、选瓷包装10个大类,再对10大类进行2次细分。曾经参与雕塑瓷厂大型瓷雕《水浒108将》的高峰说:“这些群雕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雕塑界举办的第二次大规模集体创作了。”

60座景德镇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在8月26日进行了交接,当晚即开始安装。27日,记者看到,青铜群雕已出现在了景德镇市珠山大桥两侧的护栏墩上,许多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还有的市民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留念。

据悉,景德镇市雕塑协会还将准备另一套完整的60座青铜群雕放置在景德镇博物馆当中。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景德镇“明三代”官窑古瓷走进世博


据悉,由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址出土的永乐、宣德、成化“明三代”152件官窑瓷器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展出。这是“明三代”陶瓷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的官窑瓷器首次集中展览,届时观众将可在景德镇上海陶瓷成就展之后再度零距离观赏景德镇陶瓷的稀世珍品。

据专家介绍,自1982年以来,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在御窑厂故址的明朝初期地层中先后发现“永乐年制”、“永乐元年”、“永乐二十一年”等残器,其中包括甜白瓷、釉上彩瓷和各种充满异国情趣的瓷器。甜白瓷多为永乐帝的日用之物,红如宝石的碗盘为日坛祭器,器型硕大充满伊斯兰风情的青花瓷则为郑和七下西洋而烧造,它的釉色柔和温润,造型隽永。新颖的釉上彩瓷,除绿彩、矾红、褐彩等单色彩外,还有黄地绿彩、红地绿彩、绿地酱彩和罕见的金彩。这些釉上彩是对金元以来釉上彩绘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景德镇明代官窑瓷器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代表了明代官窑瓷器的最高成就。但由于历代战乱纷争,天灾人祸日常损耗,流传至今的“明三代”官窑瓷器极为有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经过20多年对珠山明代官窑遗址的发掘整理,修复了数以千计的官窑珍品,有一批被誉为“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遗存面世。

此次展览中的许多孤品、珍品是传世所未见与罕见之物;从官窑遗址出土的瓷器蕴含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信息;不少器物的出土将填补中国陶瓷史的空白。对于古陶瓷收藏家和鉴赏家来讲,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获取新信息和掌握新材料的好机会。同样对于世界各地喜爱景德镇瓷器的友人来说也是一次打开眼界的绝好机会。

景德镇陶瓷雕塑


景德镇制作陶瓷雕塑,历史悠久。据记载,远在隋朝就开始了制作,其品种有狮、象、大兽等。宋代,制作的品种日渐增多。而且工艺水平大有提高,其特色为:雄健、豪放、凝重。明代,由于景德镇发明了适合于陶瓷雕塑加彩的五彩颜色,因此,在塑造技巧上也逐渐由简朴进化到精致。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雕塑,其中以瓷佛最为著名。清代,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生产的作坊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产品种类也更为俱全:圆雕、捏雕、镂雕、浮雕、锒雕,门门皆有。此时,景德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瓷雕产区之一,所产的瓷雕,广销国内外。清代,由于当时整个工艺美术单纯追求工艺技术上的工巧,以致使景德镇的瓷雕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最为突出的是繁褥、华丽的加彩瓷雕风行。不论是康熙的五彩、矾红的描金、素三彩的瓷雕加彩,还是雍正、乾隆以来以粉彩为主的瓷雕加彩,除面部、手足不加彩或少彩外,其余几乎饰满,一般都“未免有伧俗气象”。

近百年间,景德镇的瓷雕制作技艺有了新的提高。“民国时,雕塑以福建游蛮子(或作游长子)为最著,每一器出,景德镇所有的瓷雕艺人,也群起仿效”(《中国的瓷器》)。在福建瓷雕艺术风格的影响下,景德镇的瓷雕艺术风格遂开启了新一派。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来,景德镇瓷雕的生产面貌焕新,其产量之高,品种之多,瓷质之好,工艺之精,国内外市场之广阔,都是前所未有的。今日陶瓷雕塑之艺坛,人才辈出,风格多样,新作日增,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现在,景德镇的陶瓷雕塑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联邦德国、巴拿马、巴林、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27个省、市,深爱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千年瓷路 再现辉煌——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市委书记刘昌林(前中)亲临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制作现场

今年5月,我市正式启动了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工程,工程完成后,瓷都母亲河上的珠山大桥,将出现72位古代陶瓷“工人”,向人们述说景德镇的千年瓷路和传统制瓷的72道工艺。

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是景德镇瓷工千百年来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套青铜群雕包含了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雕镶、施釉、青花、满窑、烧窑、釉上彩绘、选瓷包装等九组共72道制瓷工艺。此次,以青铜群雕形式,呈现景德镇传承千年的72道制瓷工艺流程,在景德镇尚属首次。这将成为景德镇的一道亮丽的新风景。

目前,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部分已过半,现在正陆续制成蜡模再进行青铜浇注,今年8月份,将摆放在景德镇珠山大桥护栏墩上。

曹春生接受采访

开始:用青铜雕塑点缀城市

6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景德镇市工业管理办公室创建的陶瓷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走进工作室,可以看到水泥地面上摆放着十几张长桌子,而每个桌子上都布满着创作过后留下的泥灰。在炎炎夏日,让人感觉有一丝闷热。或老或少几名艺术家正在凝神创作。记者采访了景德镇市雕塑协会的一些班子成员。

随着景德镇市珠山中路的全面整修,珠山大桥也焕然一新,但桥上的护栏墩上如何装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4年9月中旬,景德镇市市委书记刘昌林和景德镇市雕塑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周国桢、姚永康、刘远长、张育贤等20多人,在雕塑瓷厂内进行了座谈。

“那次座谈会,我们和刘书记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确定创作一些雕塑作品放在珠山大桥的桥墩上,或摆在新建的陶瓷博物馆里,以美化环境,传承陶瓷文化。对景德镇的雕塑有一个很好的推动。”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景辉教授告诉记者。

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副会长龚保家教授表示:“陶瓷雕塑作品放在桥墩上,或许不是很合适,容易破损。后来经过商讨,一致决定做青铜雕塑,一是时间保存性长久,风吹雨打也没有很大的关系,二是艺术性也很强,既适合摆在室外,又适合摆在室内,两全其美。”

张景辉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讨论:72道制瓷工艺制作方案

材质决定好了,众人开始讨论制作题材。这时,孟福伟提出了“制作72道制瓷工艺群雕”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既向人们介绍了陶瓷生产传统工艺,又弘扬了陶瓷文化,还提升了城市品位,这一想法也得到刘昌林书记的肯定。

最终决定下来,用人物塑像的形式,将制瓷72道工艺表现出来,摆放在护栏墩上。景德镇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刘昌林书记也将这个“重任”交给了由高峰、曹春生、张景辉、龚保家、陈丽萍、黄胜等牵头的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后续方案由协会统一协调。

为了拿出一份完美的方案,雕塑协会进行了大量的民间走访,和文史资料遴选,还拜访许多相关的专家。从筹备到整个方案出来,雕塑协会花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雕塑是三维空间,从动态把握到表情的体现,都要考虑至周。特别是这种大型的群雕,不去仔细考虑和斟酌,势必会有很多遗憾。雕塑艺术是一种永恒的艺术。青铜雕塑先要创作出小稿,然后制作成大样,接着制成蜡模,再用铜浇注,工艺十分复杂,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制作小稿,景德镇雕塑协会邀请了老、中、青行家里最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来做小稿,参与创作。雕塑创作团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老一代的是资深教授和国大师,他们是协会和创作团队的顾问,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中年一代的就是主导这个方案,具有实力的雕塑协会组织成员;青年一代的就是一些很优秀的青年雕塑家。总共积聚了30多个‘老中青’雕塑精英来完成这项任务,一起为景德镇传统制瓷民俗雕塑做奉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右)欣赏群雕泥塑

制作:个性压一压共性抬一抬

方案制定好了,在市政府的协调下,投资方也确定为瓷立方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此次的群雕作品,限量制作3套,一套放在珠山大桥的桥墩上,一套放在博物馆,一套投资方存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5年5月初,30多名老中青艺术家们开始了青铜群雕的创作。

72道陶瓷制作工序的72个人物,制成60组雕塑作品,其中有12组里面有两个人物。在作品的青铜底座上,会标明制瓷序号,工序名称和作者的名字。30余名雕塑家门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来做。

记者了解到。所有的作品单件是有限度的,从55cm到70cm之间,不能小于55cm,站着要有70cm高。艺术家做雕塑,个人的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因为是属于集体创作,所以各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需要退一步,尽量往整体规范上靠,以团队精神为主。当然,个性的东西也不能全部没有,只是要收一收。

这次团队创作以写实为主,为了创造出好的作品,艺术家们都会把个性压一压,把共性抬一抬,这也是所有艺术家所形成的一个共识。为了把这组雕塑做得更加协调,景德镇雕塑协会还成立了以常务副会长高峰为组长的协调小组,成员是曹春生、张景辉、陈丽萍、龚保家、黄胜,保证雕塑的整体效果。

意义:弘扬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陶瓷雕塑是制陶技术、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融合的艺术,雕塑的价值在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而城市雕塑关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既可以讲述地域特色的动人传说,又可以赞颂城市人的精神和气质。

雕塑,是手工劳动的集中体现,我们景德镇是手工业的城市,一千多年从来没有断过。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告诉记者:“72道制瓷工艺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意义非常大!雕塑最能体现景德镇千百年来,制瓷一线的劳作者的风貌,可以弘扬历史文化,再现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形态,这个就是这组雕塑一个重要的意义所在。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作为一个陶瓷文化之都,能够有这么全的工序通过雕塑的形态再现出来,让参观和研究的人来传播这些陶瓷文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瓷器是怎么做成的,这组雕像可以起到陶瓷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通过雕刻的手段,把景德镇传统制瓷陶瓷文化工艺,通过实物形态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以及文化的展现,也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形态。

据悉,景德镇市像这样以塑像的形式,全面宣传制瓷72道工艺和陶瓷生产一线劳动者,从来没有,众多的老中青雕塑家为了一个主题共同努力也是头一次。

目前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部分已过半,现在陆续制成蜡模再进行青铜浇注。今年8月份,将摆放在珠山大桥护栏墩上,另外两套会在今年瓷博会之前创作出来。

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

【深入:72道工艺青铜群雕的背后】

六月的天气让人焦躁无比,此时刚过3点,阳光将地面晒得发白,令人头晕目眩。

走进陶瓷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这栋最近才开始热闹起来的徽派小楼里,整日聚集着周国桢、张育贤、刘远长、陆军等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以及陶院的多位教授和学生,他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将再现史的大型艺术创作——“千年瓷路——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陶埏》中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寥寥几句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描绘得言简意赅。

记者跟着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教授进入到徽派小楼的一侧。灰地白墙,拼接而成的长条桌,以及随处可见的是大大小小的泥塑——他们或立或坐,姿态百种,神情万千,零碎的各式人等穿插其中,神情肃穆地摆弄着眼前的活儿,额颈间尽是细密的汗。

这里就是“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的创作现场。在只有两间教室大的创作室里,每一个参与人员的身份都不尽相同,有国大师,教授、雕塑协会会员,也有陶院的学生,但是他们拥有同一种技术,那就是雕塑。湿润的泥土在指尖逐渐变换出栩栩如生的造型,在不经意间串连出一幅历史的长卷。

冯都通:“我有一个梦想”

冯都通老师说,我想做一套72道工序的雕塑很久了。

摆放在他面前的泥塑是一个剃(利)坯的老者,发髻耸立,赤裸上身,宽大的裤脚层层卷起,露出坚硬有力的肌肤,古韵悠然,可亲可近。据说,这尊雕塑已经花费冯都通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目前还只是初样,具体的修补和调整最少还要一星期。”冯老师嘴里不停地嘀咕着,手上却没停歇,捏着一块泥,不断填补修改着这件在大家看来即将完工的作品。一旁的助手时不时会过来喷点水,补点泥。

其实,直到近日受到媒体争相关注的“千年瓷路——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的项目,早在去年就已经着手创作,初见雏形了。冯老师说,自从雕塑瓷厂的“《水浒》108将”问世之后,景德镇就鲜少再有系列雕塑作品出现。72道制瓷工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工艺上都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雕塑主题。珠山大桥的翻新修整,人流充沛的交通环境,数目繁多的桥墩,奔腾而过的瓷都母亲河——昌江,以及孕育了无数艺匠画师的珠山,恰好成为了“72道工序雕塑群”展览和宣传的绝佳宝地。

陶瓷学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长冯都通也是众多发起人和实干者之一。

传统历史中“72道制瓷工艺”共包含了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雕镶、施釉、满窑、烧窑、釉上彩绘、选瓷包装等一共9组。为了完整逼真地再现历史,雕塑协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派遣专人负责调查每一道工艺的具体材料,走访了许多民间老艺人并考证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每道工序逐一细化,深入理解工艺的历史特征,重点还原当时的服装、工具、生活场景等,并整合了所有的工序拼接成长卷。然后再将所有的材料和构思统一起来进行反复商讨研究,转变了最初只突显雕塑工艺的想法,最终确定以明朝为时代背景和底层劳动人们贫苦节俭的生活状态为取材模型的创作构架。

进入实体创作阶段时,雕塑协会又果断地将人员以工序类别分成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选瓷包装等多组,分别由曹春生、高峰、张景辉、冯都通等人负责。然而工作远没有想象和计划中那样顺利。由于参与人员中不仅有像周国桢、刘远长等国家级大师,也包含了部分陶院雕塑系的学生,后辈们在很多方面都不足以与前辈们相提并论,所以提携指导后辈也成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冯都通除了自己承接一个创作组,有时还要兼顾其他组的创作,在完成自己所属作品的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整其他创作组的创作。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冯都通依然精力充沛,始终保持着严谨和挑剔的创作态度,不容半点闪失。“不仅仅是我,所有的参与人员都是这样,为了合力完成这个系列,大家都亮出了看家本领。像刘远长老师,在这样的天气下连续20多天不辞辛苦地来回奔波,这样的精神实在可敬。”冯都通如是说。

对于8月即将亮相的青铜群雕,冯都通毫不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得意:“72道制瓷工艺青铜雕系列一旦完成,对景德镇乃至全国陶瓷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是作为公众艺术,更是作为展现于世界的历史艺术。青铜群雕的问世,歌颂了景德镇千百年来最底层的制瓷工人,同时还承接了现代和古代的文化链接,是历史的活化石。”

“当下的年轻人几乎已经忘却了中国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景德镇。”冯都通面露遗憾地说道:“72道工序是景德镇的瑰宝,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做72道工艺雕塑是我的梦想,在这个传统不被人重视,古艺术文化逐渐消融在历史长河的时代里,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曾亚林:“我愿意为景德镇贡献一份力”

创作室的一角,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亚林正在对手中的作品进行最后的调整收尾。

很多景德镇人都知道,曾亚林出生于陶瓷世家,继承家学访遍名师,精通釉上釉下,工笔精细,色泽浓丽。却鲜有人知,他一度专攻雕塑,并乐此不疲。

“说一句心里话,我对雕塑是有一种情结的。”曾亚林一边说,一边用手臂蹭去额间的汗。天气炎热,整个创作室门户大开仍无法减轻暑意,即便如此,曾亚林依旧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

“当初高峰他们找我来做72道工序的时候,我就挺兴奋的。很久没有花费这么多精力去研究一个雕塑,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促进。”自从加入到创作组,曾亚林很快意识到创作环境的天差地别,没有大师、教授头衔的界定,他只能是一个做雕塑的匠人。“以前我们都是单独在家里搞个人创作,在这里群雕已经不是72个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既要发挥自身的雕塑才能,又要保持着团队的密切合作,这瞬间就拉高了创作的难度系数,颇具挑战力。“压力还是蛮大的。不过压力越大动力就越足,所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曾亚林笑着说。

驰骋瓷坛多年,曾亚林逐渐发现了陶瓷界近年的变化。世人对于陶瓷工艺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和雕塑地位的逐步弱化等情况越发显得严重。只知瓷艺之精美,不知制瓷之艰难,几乎成了文化市场的主流,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的项目实施,恰好成为了景德镇传统文化有力的代表。

“能够参与到创作主题雕塑这项工程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幸。最近几年,景德镇的行业氛围不太好,时代发展得快,但是传统文化却在慢慢失落,老祖宗的正统传承越来越少,这是很危险的。”曾亚林说道,“古代人将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送到了世界,把景德镇变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但是看一看现在,如果我们却守不住前人留下的文化,那是可悲的,也是可惜的。做72道工序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重新熟悉景德镇的陶瓷传统,不仅仅是外地人,本地人也需要反思。现在的人大多不清楚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以为拉个坯,送进窑里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不了解陶瓷是要经过多么细致繁杂的工序才可以面世。”他指了指手边的一尊泥塑,“这叫选碗,也就是选瓷工序。在所有成品出窑之后,就必须有专门的人按品相分等级进行筛选,这项工作看似轻松,实则没有三五年的功力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曾亚林坦言,虽说很早之前就流传组图式的72道工序,在他看来效果远不如雕塑来得具体生动。平面的图画配上文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部分宣传效果,也容易流通传播,但是其呈现出的疏离与片面,往往不能让观者完全理解,而这些不足恰好就能被雕塑突显。

“青铜雕塑很亲民,接地气,作为室外展品非常合适。我们把群雕放到珠山大桥上,为的就是增加曝光率,扩大宣传力,让人们在往来之中还能了解到完整系统的陶瓷知识,达到科普的目的,这一点是图像所不能企及的。”

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曾亚林依然不疾不徐,慢工出细活。好的作品一定要更加仔细谨慎,心态也不能毛躁,一步出错就会影响到整个雕塑的美感,这是在对自己负责,同样也是对雕塑负责。“到了8月份,群雕就会屹立在珠山大桥的每一个桥墩上,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目光都会被吸引到这里,那将会非常瞩目。”曾亚林自信地表示,这一批72道制瓷工艺青铜雕塑会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倾诉着景德镇古老的文化,会成为景德镇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骄傲。为了这一天,他愿意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心力。(文章来源: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图片由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提供)

海归艺术家为景德镇瓷画创作增砖添瓦


景德镇瓷板画 中国文化代表之一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一地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泽被无数后人,在人杰地灵的环境中挥笔写意,创作出举世闻名的瓷艺精品。作为中国文化代表之一的景德镇瓷板画,其表现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瓷艺创作者在传统瓷板创作中加入现代元素,形成独具一格的瓷画风格。海归艺术家连泽强就是其中一人,他独创的立体堆雕瓷板画,为景德镇陶瓷书画增砖添瓦,并荣获了陶瓷界的最高奖项。

目前中国瓷板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有青花、粉彩、新彩,但在连泽强看来,这些瓷板画创作都太墨守陈规。如今有一群人聚集到景德镇,使景德镇瓷板画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民间的瓷板画正在发生变革,包括一些立体瓷板画的出现。

连泽强的工作室里放着几幅作品,乍看是传统山水画,细看却是棱角峥嵘的“立体”瓷板画,画面中的山水呼之欲出。连泽强说,瓷板画的出现在当代艺术上已有时日,但用这种形式来体现山水画面貌尚属首次,这就是立体堆雕瓷板画。

从小学画并迷上了书法和籇刻的连泽强,受陶瓷盆景的灵感启发,萌生了用陶瓷来立体呈现中国传统书画的创作思路,并为此专门在十多年前从定居的澳洲回到中国,到瓷都景德镇潜心研究陶瓷艺术。连泽强通过对釉色的调整,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创出了立体堆雕瓷板画,他因此获得了陶瓷的最高奖项“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博览奖”。

连泽强介绍,立体堆雕瓷板画的烧制工艺十分复杂,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经过多次烧制才能完成,而且成品率只有20%。立体堆雕瓷板画刚一问世,就受到了业界关注。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沉淀,陶瓷堆雕艺术只是目前引起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震荡的技法表现之一。在未来的10年内,景德镇的陶瓷书画将进入百花争放的时代。

外来艺术家在景德镇的陶瓷创作之路


如今,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艺术家团体。他们大多在自己擅长的艺术领域已经有所成就,来到景德镇,或是慕名而来,或是想尝试陶瓷艺术的创作。不管怎样,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景德镇的艺术带来了新的理念,也为景德镇的陶瓷注入了活力。

为什么选择景德镇?

对于大多数来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而言,在来景德镇之前,他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为什么要去景德镇?”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然而在他们不尽相同的回答中,你总是能找出两个共同点——“慕名而来”与“大胆尝试”。

“慕名而来”,这其中的名,指的自然是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名气。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千年瓷都代表着制瓷业的发达与辉煌。然而对于艺术家们来说,这个称号背后有了更多的艺术注解。尽管这些外地艺术家所从事的并不是陶瓷方面的艺术创作,然而在他们从艺的道路上,景德镇这个名字还是会不断出现。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而是一种艺术的符号。

福建莆田画家林玉宇很早就知道景德镇这个地方,在他走上国画的创作道路之后,景德镇的意义,也愈发的丰富起来。在他看来,景德镇是瓷器的代名词。他也清楚的知道,这瓷器的含义,不仅仅是平常所见的碗盘这么简单。林玉宇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来景德镇的愿望就越强烈。08年的时候,他在外地参加一个艺术交流会,期间受到了一位来自景德镇艺术家的邀请,那次接受邀请,来到景德镇。在当时的日记中,他这样描绘了自己的感受:“景德镇——世界瓷都名符其实!在这里我不但领略了从泥巴到土坯成型直至烧成一件成功瓷器艺术品的全过程,而且还亲手绘制作品,亲身体验瓷艺术的创作过程,感受瓷文化的无尽乐趣。”景德镇并没有让慕名而来的他失望。此后,林玉宇每年都会抽空来景德镇。如今,他在景德镇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对于他而言,这里俨然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与林玉宇相比,吕联连来景德镇的时间更短,现在,除非家里有重要的事,他才会回家乡浙江金华。在常人看来,已年逾70的他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然而在吕联连看来,他似乎并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就选择来到景德镇发展,这得益于他有一颗年轻的“心”,以及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尝试的决心。

早在今年3月份,吕联连第一次来景德镇,正是这短短的几天景德镇之旅,让他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陶瓷艺术。尽管已经在国画这条道路上打拼了几十年,也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回去后的吕联连,马上开始准备来景德镇开始陶艺创作适宜。此时的他已经决定将自己艺术创作的重心转到陶瓷上面。最终,在景德镇朋友的帮忙下,他很快夙愿已偿。如今,吕联连已经在陶瓷艺术的道路上迈开了自己的步子。而现在他最期待的,就是自己的工作室早日落成,这样他便能更专心于自己的创作。

“隔行如隔山”

在景德镇的大多数外地艺术家中,吕联连和林玉宇很有代表性。他们在自己擅长的艺术领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艺术的相通性,让他们的艺术功底和理念能在陶瓷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然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初来乍到的他们,还是在创作伊始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谈及这个问题,吕联连爽朗的说道:“就当交了学费了!”尽管在来景德镇之前,他对于自己可能遇到的困难已经做了充分地估计,但是当这些问题扑面而来时,还是让他在刚来的那段时间里感觉有些吃力。

谈到所面对的问题,吕联连说,在他刚开始涉及陶瓷创作的时候,许多东西对他而言都是全新的,胚胎、釉料,技巧等等。仅釉料这个部分,瓷器的釉料与国画的釉料完全不同,对于擅长国画的吕联连来说,他在来景德镇初期就花了不少心思在研究釉料上。吕联连说他刚开始画的几个瓷瓶,看上去效果很好,烧出来的颜色也十分鲜艳,可是等他拿手一摸,颜色便剥落下来。经同行的朋友提醒他才知道,自己用的是生料,才造成了这种结果。另外,一些绘画技巧上的不同,也使得他需要不断的适应、学习。比如在国画中,有一种绘画技巧就是利用纸的渗透,制造出别样的画面效果。这也是吕联连一直擅长的技巧,可是到了陶瓷上,特别是他现在专注的釉上创作部分,完全没有了这种颜料渗透的效果。这些都使他意识到,自己不仅需要在创作上早日找到感觉,将自己所积累的艺术功底展现在陶瓷上;还需要将心态摆在一个学习的位置上。吕联连说,来景德镇之后,他意识到自己还是个新人,许多东西都需要从头学起。正是有了这种心态,吕联连的进步很快,对于现在的陶瓷创作,他坦言自己的信心增加了不少,绘画的时候也更加的游刃有余。

相对于吕联连在艺术上所遇到的问题,来自山西的画家禅光更加在意的,则是刚来景德镇时的生活状态。在他看来,艺术上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学习和摸索去解决,而作为北方人的他,来到景德镇这个江南小镇自然有许多生活上的不习惯。虽然从事艺术的他习惯了四处漂泊,但这样定居在一个城市对于他而言还是第一次,加上这边又没有家人,因此“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就愈发的强烈。

在回忆起自己初到景德镇时的情境,禅光说他除了出去了解陶瓷相关的知识,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内画画,或是在旁边的树林里散步,生活过得很简单。但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正好免去了不少世俗的打扰,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尽管如此,日子过的还是有些孤独,回想起当时的情况,禅光坦言并不顺心。

不过他的境地很快有了改观,来景德镇不久以后,禅光便发现了景德镇一个最吸引他的特点——浓厚的艺术氛围。在这里,他很快便结交了一些艺术圈的朋友。平日里,大家常常聚在一起交流、探讨。如今,在景德镇3年的他已经有了不少朋友,景德镇已然成为了他的家乡。对于痴迷于艺术的禅光来说,这种环境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这不仅排解了他的寂寞,还给他的艺术造诣带来了很大的提高。

为景德镇的陶瓷注入活力

外来艺术家的加入,给艺术带来了活力,加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

林玉宇现阶段的陶艺作品,画面丰富多样。谈及以后的艺术创作,林玉宇有着自己的野心——“民居”。

在林玉宇的国画作品中,民居是他最大的特色。他在四处采风,写生的过程中,领略到了各地民居的迥异之美。因此这也是他在自己作品中着力表现的。如今来到景德镇,在对陶瓷创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他打算着将自己的民居绘画搬上陶瓷。在景德镇的陶瓷作品中,也常出现一些房屋,特别是在一些山水以及人物的作品中。但是,就大多数作品而言,民居的出现只是起到衬托的作用,并不是画面的主角。在林玉宇看来,他的民居画,民居是其中的主角,是他着重渲染的对象,这与现在的大多数陶瓷作品都不相同,很有他自己的特色。

与林玉宇一样,吕联连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在吕联连看来,景德镇有着其他地方无法媲美的制瓷历史,这里的陶瓷艺术也有着厚重的积淀,在传承这个问题上,景德镇的艺术家们做的十分好。但是在他看来,还应该有更多创新的理念出现,在陶瓷这颗老树上开出新花。说到这里,吕联连举了他的作品《长寿面》为例。在这副古香古色的作品中,一位老者站在一个巨大的寿桃上面,下面的妇人手捧一碗面。老者手执筷子,面条从碗里一直延续到口中。旁边的青松,以及嬉戏的童子,都为这幅作品增色不少。吕联连解释说,寓意长寿的作品很多,但运用了诸如站在寿桃上、细长的面条等夸张手法的并不多。吕联连认为,传承固然重要,然而在传统中也要不断加入自己的大胆尝试与创新,只有这样,陶瓷作品的含义和种类都会越来越丰富。

与外来艺术家在艺术上所带来的“新鲜”理念相比,业内人士江虢慧认为他们给陶瓷市场带来的活力同样不容小觑。江虢慧说,在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收藏圈,许多收藏家对名人、大师们的作品望尘莫及。一些外来艺术家的加入,很好的丰富了陶瓷作品的价格梯度,也给了藏友们更多的选择。除此以外,江虢慧还强调,外来艺术家给景德镇的陶瓷市场带来了不少活力。他认为,许多来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他们在原先的艺术领域都有了不错的成就,也有着自己的“粉丝团”,他们转行画陶瓷,自然把这些粉丝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陶瓷上。说到这,他举了吕联连为例,尽管他从事陶瓷绘画不久,但是出来的作品就已经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吕联连的国画“粉丝团”。吕联连选择了陶瓷创作,“粉丝团”们不仅会关注吕联连的陶瓷作品,还会对景德镇的陶瓷,以及其他名人作品感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外来艺术家给景德镇的陶瓷提高了人气,也注入了活力。

景德镇老艺术家48年前陶瓷杰作献展


日前,伴随着一场瑞雪,在景德镇市政府办公室仓库里“雪藏”了48年的一组四条屏陶瓷杰作终于再度浮出水面,在馆与观众见面。

徐焕文老人是当年参与创作的7位陶瓷艺术家之一。据他回忆,这组取名为《瓷都新貌》的陶瓷粉彩四条屏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作品,由景德镇艺术瓷厂组织著名陶瓷艺术家毕渊明、陈耀星、邹国钧、邓必浩、徐焕文、施林淦、汪少平等集体创作并赠送给市人民政府的,堪称上世纪艺术的巅峰之作。为了创作这组作品,艺术家经过半年多的深入生活,写生作画,收集素材,三易画稿,终于告成。作品分别取名为“东郊新貌”、“莲塘清晓”、“珠山挺秀”、“昌江瓷艇”,艺术再现和描绘了景德镇风景名胜和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崭新风貌。画面中的昌江风帆、水路运瓷、烟囱林立、瓷厂窑炉等景观,在今天的景德镇已很难见到。老一辈艺术家的生花妙笔,真实记录了瓷都50年前的历史面貌,对研究文化和风光人情、都有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如今,除徐焕文老人外,其他艺术家均已作古。这组作品曾一直为市政府办公室保管、保护和收藏。由于办公室自身条件所限,这一组陶瓷艺术精品长期静卧于“深闺”之中,既不便展示,又不安全。为了让更多的人观摩到这组作品,也为了它有个安全归宿,景德镇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倡议,将这组作品捐赠给馆。

清三代瓷器为何倍受藏家宠爱


清三代瓷的持续受宠,既有工艺方面的原因,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可谓清瓷工艺的最高代表;其次也和藏家构成的变化、收藏方式和目的的变迁等相关;此外,高古瓷器因鉴定赏析困难导致的曲高和寡,则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清三代瓷的走好 。

所谓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系列,近年来,清三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备受追捧,成交价屡创新高。

专家分析认为,清三代瓷的持续受宠,既有工艺方面的原因,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可谓清瓷工艺的最高代表;其次也和藏家构成的变化、收藏方式和目的的变迁等相关;此外,高古瓷器因鉴定赏析困难导致的曲高和寡,则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清三代瓷的走好。

清瓷工艺最高代表

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这可视为清三代瓷器能成为市场热点的一个基础条件。江西景德镇在这一时期始终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它的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

据介绍,青花瓷在清代仍是瓷器中的主要产品,斗彩、五彩、素三彩则继续在更高水准上烧制。此外,康熙朝又创新了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等新品种,各种单色釉有增无减。

康熙、雍正、乾隆烧制的青花器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极力追崇明代永乐、宣德和成化三朝,尤其是康熙青花,色调青翠艳丽,层次分明,浓淡笔韵能分五色,如水墨画一般,含蓄而生动。

五彩瓷器康熙时最为精绝,胎骨轻薄,釉色洁白莹亮,画工细腻,色彩柔和,线条流畅,让人爱不释手。雍乾时粉彩的成就最为突出,色调温润,鲜艳而不妖冶,立体感强烈,常常让人叹为观止。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汝、官、哥、定、均五大名窑的作品也很成功,有的几可乱真,洒蓝、天蓝、祭蓝、冬青、茶叶末等单色釉亦是佳作多多。

康、雍、乾三朝的器型最为丰富,即有仿古又有创新,尤其是各式装饰性瓷器如瓶、尊之类较元、明代大为增加,其中康熙朝独有的器型如观音瓶、棒锤瓶、金钟杯、凤尾尊、马蹄尊等。雍正朝最突出的器形有牛头尊、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套杯桃洗、高足枇杷尊等。乾隆朝大件装饰性器物的造型与前朝相比变化不大,但各类精巧小器如鼻烟壶、鸟食罐、仿象牙、仿玉器及象生瓷等却出现不少。

清代瓷器的装饰艺术纹饰、内容、手法最为多样,且因各朝背景、崇尚不同而各有特点。康熙朝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长篇铭文等最具特色,其中刀、马、人、鱼、龙变化及冰梅纹、亭台楼阁纹为其代表纹饰;雍正朝的纹饰多偏重图案化,比较刻板,盛行以过枝技法绘桃果、牡丹、玉兰、云龙等;画人物渔耕樵读以男为多,琴棋书画以女为多,纹饰线条纤细柔和。乾隆朝纹饰内容最为繁杂,但均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纹饰必有寓意,如百禄、百福、百子、福寿、瓜蝶连绵、官爵荣升、三星八仙等。画面单调刻板,意境却较通俗,个别的牵强附会。

藏家构成日益分化

清三代瓷器受追捧的另一个原因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藏家的构成和收藏方式日益发生变化。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认为,新兴的收藏者与传统的收藏家不同,传统的收藏家更多是出于爱好、家学或保存家业等意愿来进行收藏,而新兴收藏者把其他经济领域的投资方法移植到古董市场中来,更多地是把文物古董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当作投资前景的研究,更多地把文物古董鉴藏当作产业来建设,换句话说,新兴收藏者的投资目的更为显著。

在此背景下,他们更愿意尽可能快地将最好最有价值的古董收入囊中。康雍乾三朝的彩瓷作为清瓷工艺的最高代表,在市场上最适合作为一个时代古董行情的标志。相比之下,高古瓷器传世数量极其有限,虽然人们心目中仍然视其为天物,但总归难以企及,不太可能作为市场运作的对象。加上长期的封闭管理收藏体制的限制,高古瓷器的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化不够,人们无从获知高古瓷器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判断的标准。而且,清代瓷器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早期瓷器,更利于市场取舍和投资运作。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品之一,瓷器在境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受追捧乃情理之中,清三代瓷器的受追捧使清代艺术品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品的国际价位得以提升,但专家指出,也需要谨慎其中的人为炒作因素。

清三代官窑瓷


清三代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釉面光滑细腻,胎土淘练精细,胎釉结合好,器形多样而雄浑,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本文专访中国古陶瓷评鉴专家丘小君,以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瓷器特点为中心展开,从各朝釉色、造型、装饰及款式创新入手,结合帝王喜好与文人气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以及与外销瓷的渗透影响等,全面立体地还原一个清三代官窑的辉煌历史。

陶瓷:陶瓷鉴赏 陶瓷知识

一、追慕前朝 仿古创新

中国瓷器生产,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历史高峰,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清代继承发扬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并开创了绚丽多彩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还出现了多品种的单色釉,而镂雕、转颈、转心的工艺技巧,更是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

丘小君认为,清三代官窑的特色首先是从明代官窑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他说:“清三代官窑在明代官窑基础上,继承了明代很多优秀的传统内容、烧造方法、品种等。特别是康熙、雍正两朝,受到明代最著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影响,对其非常崇敬与赞赏,也全面继承了明代成化时期瓷器的优秀工艺。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清代早期不写官款而写成成化、宣德款的青花瓷器,都是源于对明代官窑瓷的继承与膜拜心理。”

清康熙仿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图1)

清雍正仿明宣德青花团龙凤纹葵花式洗(图2)

“康仿成化、雍仿宣德”即指这批不写本朝款识的瓷器。其中,成化款的多是康熙时期所写,这批写款与成化的写款有所区别,具有康熙时期的写款风格。

清康熙仿明成化青花款(图3)

明成化青花款(图4)

而雍正时期在仿宣德苏泥勃青料的效果方面做到了极致,追求苏泥勃青料的自然晕染,有起伏深沉的古朴风格,在青花料的绘画上注重了渲染,人为加重涂染和点染,烘托出青花的晕染效果。

清雍正仿明宣德青花晕散效果(图5)

明宣德青花绶带耳葫芦扁瓶与清雍正仿品对比(左:明宣德 右:清雍正)(图6)

“所以,清三代官窑瓷器首先是对明代官窑的继承,然后才有开拓。这个开拓完全改变了明代时期的风格。明代以古朴古拙为主,胎体不如清代精细,有‘粗大明’之称,且釉面较清代肥厚,而清代比较坚致细薄。两个时代风格截然不同。区分明代与清代瓷器,从胎和釉上就能看出两种不同的风格。”丘小君补充道。

明宣德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足底与清雍正仿品对比(左:明宣德 右清雍正)(图7)

此外,和明代一样,景德镇代表了整个时代的水平。清代在景德镇恢复了御窑厂。明清两代御窑厂不完全相同。清代御窑厂的督陶官,不像明代由中官担任,而是由朝廷派遣官员担任,并且采用了雇佣劳动力的方式,御窑厂平时只有少量额定人员(约二三十人)。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为满足宫廷奢侈生活的需要,可以不计成本地提高质量和仿制古代名窑器,创制新品种。这就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整个制瓷业的发展。同样颇为重要的是,清三代御窑厂督陶官也对制瓷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丘小君说:“整个清代制瓷都以清三代官窑风格为主导,而清三代官窑相当一部分成就得益于一些优秀的工匠和督陶官。他们的贡献对中国陶瓷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康熙年间著名的“臧窑”,就是指臧应选督造的官窑。文献记载,康熙朝监制官窑瓷器的还有刘源和郎廷极,著名的郎窑红即出自这个时期。此外,还有“熊窑”“年窑”“唐窑”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60座青铜群雕像亮相景德镇 由当地老中青三代48位雕塑家集体创作》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60座青铜群雕像亮相景德镇 由当地老中青三代48位雕塑家集体创作》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