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千年瓷路 再现辉煌——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千年瓷路 再现辉煌——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1

景德镇古代瓷器。

市委书记刘昌林(前中)亲临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制作现场

今年5月,我市正式启动了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工程,工程完成后,瓷都母亲河上的珠山大桥,将出现72位古代陶瓷“工人”,向人们述说景德镇的千年瓷路和传统制瓷的72道工艺。

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是景德镇瓷工千百年来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套青铜群雕包含了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雕镶、施釉、青花、满窑、烧窑、釉上彩绘、选瓷包装等九组共72道制瓷工艺。此次,以青铜群雕形式,呈现景德镇传承千年的72道制瓷工艺流程,在景德镇尚属首次。这将成为景德镇的一道亮丽的新风景。

目前,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部分已过半,现在正陆续制成蜡模再进行青铜浇注,今年8月份,将摆放在景德镇珠山大桥护栏墩上。

曹春生接受采访

开始:用青铜雕塑点缀城市

6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景德镇市工业管理办公室创建的陶瓷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走进工作室,可以看到水泥地面上摆放着十几张长桌子,而每个桌子上都布满着创作过后留下的泥灰。在炎炎夏日,让人感觉有一丝闷热。或老或少几名艺术家正在凝神创作。记者采访了景德镇市雕塑协会的一些班子成员。

随着景德镇市珠山中路的全面整修,珠山大桥也焕然一新,但桥上的护栏墩上如何装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4年9月中旬,景德镇市市委书记刘昌林和景德镇市雕塑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周国桢、姚永康、刘远长、张育贤等20多人,在雕塑瓷厂内进行了座谈。

“那次座谈会,我们和刘书记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确定创作一些雕塑作品放在珠山大桥的桥墩上,或摆在新建的陶瓷博物馆里,以美化环境,传承陶瓷文化。对景德镇的雕塑有一个很好的推动。”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景辉教授告诉记者。

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副会长龚保家教授表示:“陶瓷雕塑作品放在桥墩上,或许不是很合适,容易破损。后来经过商讨,一致决定做青铜雕塑,一是时间保存性长久,风吹雨打也没有很大的关系,二是艺术性也很强,既适合摆在室外,又适合摆在室内,两全其美。”

张景辉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讨论:72道制瓷工艺制作方案

材质决定好了,众人开始讨论制作题材。这时,孟福伟提出了“制作72道制瓷工艺群雕”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既向人们介绍了陶瓷生产传统工艺,又弘扬了陶瓷文化,还提升了城市品位,这一想法也得到刘昌林书记的肯定。

最终决定下来,用人物塑像的形式,将制瓷72道工艺表现出来,摆放在护栏墩上。景德镇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刘昌林书记也将这个“重任”交给了由高峰、曹春生、张景辉、龚保家、陈丽萍、黄胜等牵头的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后续方案由协会统一协调。

为了拿出一份完美的方案,雕塑协会进行了大量的民间走访,和文史资料遴选,还拜访许多相关的专家。从筹备到整个方案出来,雕塑协会花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雕塑是三维空间,从动态把握到表情的体现,都要考虑至周。特别是这种大型的群雕,不去仔细考虑和斟酌,势必会有很多遗憾。雕塑艺术是一种永恒的艺术。青铜雕塑先要创作出小稿,然后制作成大样,接着制成蜡模,再用铜浇注,工艺十分复杂,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制作小稿,景德镇雕塑协会邀请了老、中、青行家里最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来做小稿,参与创作。雕塑创作团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老一代的是资深教授和国大师,他们是协会和创作团队的顾问,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中年一代的就是主导这个方案,具有实力的雕塑协会组织成员;青年一代的就是一些很优秀的青年雕塑家。总共积聚了30多个‘老中青’雕塑精英来完成这项任务,一起为景德镇传统制瓷民俗雕塑做奉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右)欣赏群雕泥塑

制作:个性压一压共性抬一抬

方案制定好了,在市政府的协调下,投资方也确定为瓷立方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此次的群雕作品,限量制作3套,一套放在珠山大桥的桥墩上,一套放在博物馆,一套投资方存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5年5月初,30多名老中青艺术家们开始了青铜群雕的创作。

72道陶瓷制作工序的72个人物,制成60组雕塑作品,其中有12组里面有两个人物。在作品的青铜底座上,会标明制瓷序号,工序名称和作者的名字。30余名雕塑家门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来做。

记者了解到。所有的作品单件是有限度的,从55cm到70cm之间,不能小于55cm,站着要有70cm高。艺术家做雕塑,个人的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因为是属于集体创作,所以各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需要退一步,尽量往整体规范上靠,以团队精神为主。当然,个性的东西也不能全部没有,只是要收一收。

这次团队创作以写实为主,为了创造出好的作品,艺术家们都会把个性压一压,把共性抬一抬,这也是所有艺术家所形成的一个共识。为了把这组雕塑做得更加协调,景德镇雕塑协会还成立了以常务副会长高峰为组长的协调小组,成员是曹春生、张景辉、陈丽萍、龚保家、黄胜,保证雕塑的整体效果。

意义:弘扬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陶瓷雕塑是制陶技术、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融合的艺术,雕塑的价值在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而城市雕塑关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既可以讲述地域特色的动人传说,又可以赞颂城市人的精神和气质。

雕塑,是手工劳动的集中体现,我们景德镇是手工业的城市,一千多年从来没有断过。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告诉记者:“72道制瓷工艺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意义非常大!雕塑最能体现景德镇千百年来,制瓷一线的劳作者的风貌,可以弘扬历史文化,再现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形态,这个就是这组雕塑一个重要的意义所在。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作为一个陶瓷文化之都,能够有这么全的工序通过雕塑的形态再现出来,让参观和研究的人来传播这些陶瓷文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瓷器是怎么做成的,这组雕像可以起到陶瓷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通过雕刻的手段,把景德镇传统制瓷陶瓷文化工艺,通过实物形态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以及文化的展现,也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形态。

据悉,景德镇市像这样以塑像的形式,全面宣传制瓷72道工艺和陶瓷生产一线劳动者,从来没有,众多的老中青雕塑家为了一个主题共同努力也是头一次。

目前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部分已过半,现在陆续制成蜡模再进行青铜浇注。今年8月份,将摆放在珠山大桥护栏墩上,另外两套会在今年瓷博会之前创作出来。

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

【深入:72道工艺青铜群雕的背后】

六月的天气让人焦躁无比,此时刚过3点,阳光将地面晒得发白,令人头晕目眩。

走进陶瓷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这栋最近才开始热闹起来的徽派小楼里,整日聚集着周国桢、张育贤、刘远长、陆军等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以及陶院的多位教授和学生,他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将再现史的大型艺术创作——“千年瓷路——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陶埏》中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寥寥几句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描绘得言简意赅。

记者跟着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教授进入到徽派小楼的一侧。灰地白墙,拼接而成的长条桌,以及随处可见的是大大小小的泥塑——他们或立或坐,姿态百种,神情万千,零碎的各式人等穿插其中,神情肃穆地摆弄着眼前的活儿,额颈间尽是细密的汗。

这里就是“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的创作现场。在只有两间教室大的创作室里,每一个参与人员的身份都不尽相同,有国大师,教授、雕塑协会会员,也有陶院的学生,但是他们拥有同一种技术,那就是雕塑。湿润的泥土在指尖逐渐变换出栩栩如生的造型,在不经意间串连出一幅历史的长卷。

冯都通:“我有一个梦想”

冯都通老师说,我想做一套72道工序的雕塑很久了。

摆放在他面前的泥塑是一个剃(利)坯的老者,发髻耸立,赤裸上身,宽大的裤脚层层卷起,露出坚硬有力的肌肤,古韵悠然,可亲可近。据说,这尊雕塑已经花费冯都通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目前还只是初样,具体的修补和调整最少还要一星期。”冯老师嘴里不停地嘀咕着,手上却没停歇,捏着一块泥,不断填补修改着这件在大家看来即将完工的作品。一旁的助手时不时会过来喷点水,补点泥。

其实,直到近日受到媒体争相关注的“千年瓷路——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的项目,早在去年就已经着手创作,初见雏形了。冯老师说,自从雕塑瓷厂的“《水浒》108将”问世之后,景德镇就鲜少再有系列雕塑作品出现。72道制瓷工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工艺上都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雕塑主题。珠山大桥的翻新修整,人流充沛的交通环境,数目繁多的桥墩,奔腾而过的瓷都母亲河——昌江,以及孕育了无数艺匠画师的珠山,恰好成为了“72道工序雕塑群”展览和宣传的绝佳宝地。

陶瓷学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长冯都通也是众多发起人和实干者之一。

传统历史中“72道制瓷工艺”共包含了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雕镶、施釉、满窑、烧窑、釉上彩绘、选瓷包装等一共9组。为了完整逼真地再现历史,雕塑协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派遣专人负责调查每一道工艺的具体材料,走访了许多民间老艺人并考证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每道工序逐一细化,深入理解工艺的历史特征,重点还原当时的服装、工具、生活场景等,并整合了所有的工序拼接成长卷。然后再将所有的材料和构思统一起来进行反复商讨研究,转变了最初只突显雕塑工艺的想法,最终确定以明朝为时代背景和底层劳动人们贫苦节俭的生活状态为取材模型的创作构架。

进入实体创作阶段时,雕塑协会又果断地将人员以工序类别分成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选瓷包装等多组,分别由曹春生、高峰、张景辉、冯都通等人负责。然而工作远没有想象和计划中那样顺利。由于参与人员中不仅有像周国桢、刘远长等国家级大师,也包含了部分陶院雕塑系的学生,后辈们在很多方面都不足以与前辈们相提并论,所以提携指导后辈也成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冯都通除了自己承接一个创作组,有时还要兼顾其他组的创作,在完成自己所属作品的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整其他创作组的创作。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冯都通依然精力充沛,始终保持着严谨和挑剔的创作态度,不容半点闪失。“不仅仅是我,所有的参与人员都是这样,为了合力完成这个系列,大家都亮出了看家本领。像刘远长老师,在这样的天气下连续20多天不辞辛苦地来回奔波,这样的精神实在可敬。”冯都通如是说。

对于8月即将亮相的青铜群雕,冯都通毫不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得意:“72道制瓷工艺青铜雕系列一旦完成,对景德镇乃至全国陶瓷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是作为公众艺术,更是作为展现于世界的历史艺术。青铜群雕的问世,歌颂了景德镇千百年来最底层的制瓷工人,同时还承接了现代和古代的文化链接,是历史的活化石。”

“当下的年轻人几乎已经忘却了中国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景德镇。”冯都通面露遗憾地说道:“72道工序是景德镇的瑰宝,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做72道工艺雕塑是我的梦想,在这个传统不被人重视,古艺术文化逐渐消融在历史长河的时代里,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曾亚林:“我愿意为景德镇贡献一份力”

创作室的一角,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亚林正在对手中的作品进行最后的调整收尾。

很多景德镇人都知道,曾亚林出生于陶瓷世家,继承家学访遍名师,精通釉上釉下,工笔精细,色泽浓丽。却鲜有人知,他一度专攻雕塑,并乐此不疲。

“说一句心里话,我对雕塑是有一种情结的。”曾亚林一边说,一边用手臂蹭去额间的汗。天气炎热,整个创作室门户大开仍无法减轻暑意,即便如此,曾亚林依旧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

“当初高峰他们找我来做72道工序的时候,我就挺兴奋的。很久没有花费这么多精力去研究一个雕塑,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促进。”自从加入到创作组,曾亚林很快意识到创作环境的天差地别,没有大师、教授头衔的界定,他只能是一个做雕塑的匠人。“以前我们都是单独在家里搞个人创作,在这里群雕已经不是72个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既要发挥自身的雕塑才能,又要保持着团队的密切合作,这瞬间就拉高了创作的难度系数,颇具挑战力。“压力还是蛮大的。不过压力越大动力就越足,所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曾亚林笑着说。

驰骋瓷坛多年,曾亚林逐渐发现了陶瓷界近年的变化。世人对于陶瓷工艺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和雕塑地位的逐步弱化等情况越发显得严重。只知瓷艺之精美,不知制瓷之艰难,几乎成了文化市场的主流,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的项目实施,恰好成为了景德镇传统文化有力的代表。

“能够参与到创作主题雕塑这项工程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幸。最近几年,景德镇的行业氛围不太好,时代发展得快,但是传统文化却在慢慢失落,老祖宗的正统传承越来越少,这是很危险的。”曾亚林说道,“古代人将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送到了世界,把景德镇变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但是看一看现在,如果我们却守不住前人留下的文化,那是可悲的,也是可惜的。做72道工序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重新熟悉景德镇的陶瓷传统,不仅仅是外地人,本地人也需要反思。现在的人大多不清楚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以为拉个坯,送进窑里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不了解陶瓷是要经过多么细致繁杂的工序才可以面世。”他指了指手边的一尊泥塑,“这叫选碗,也就是选瓷工序。在所有成品出窑之后,就必须有专门的人按品相分等级进行筛选,这项工作看似轻松,实则没有三五年的功力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曾亚林坦言,虽说很早之前就流传组图式的72道工序,在他看来效果远不如雕塑来得具体生动。平面的图画配上文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部分宣传效果,也容易流通传播,但是其呈现出的疏离与片面,往往不能让观者完全理解,而这些不足恰好就能被雕塑突显。

“青铜雕塑很亲民,接地气,作为室外展品非常合适。我们把群雕放到珠山大桥上,为的就是增加曝光率,扩大宣传力,让人们在往来之中还能了解到完整系统的陶瓷知识,达到科普的目的,这一点是图像所不能企及的。”

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曾亚林依然不疾不徐,慢工出细活。好的作品一定要更加仔细谨慎,心态也不能毛躁,一步出错就会影响到整个雕塑的美感,这是在对自己负责,同样也是对雕塑负责。“到了8月份,群雕就会屹立在珠山大桥的每一个桥墩上,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目光都会被吸引到这里,那将会非常瞩目。”曾亚林自信地表示,这一批72道制瓷工艺青铜雕塑会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倾诉着景德镇古老的文化,会成为景德镇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骄傲。为了这一天,他愿意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心力。(文章来源: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图片由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提供)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德化窑古瓷再现千年辉煌瓷史


收藏家协会成立暨“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侧记

6月15日上午,大雨瓢泼,但是县陶瓷博物馆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收藏家协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开幕式及捐赠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给我县收藏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进一步提高收藏者的鉴藏水平,还弘扬我县灿烂的陶瓷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欧洲曾仿制德化瓷300年

“今年是马可波罗考察德化72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瓷器艺术影响欧洲文化300周年,以此为契机,我县举办了收藏家协会成立暨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活动。”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道。

德化窑是中国古代颇负盛名的窑场之一,德化瓷素以“白如雪、明如镜、温如玉、声如罄”,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被推崇为“中国白瓷之冠”而风靡整个世界。据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0年年底到德化考察,并详细记述了他的见闻。1470年,马可波罗的家乡意大利从《马可波罗游记》那里学到了德化制瓷法,由此引发了长达300年的欧洲仿制史。在德国德累斯顿,身为萨克森(Saxony)选帝侯和波兰国王的奥古斯都大力王,曾一度迷恋“中国白”瓷器。在奥古斯都大力王的推动与号召下,最终,由德国迈森(Meissen)皇家瓷厂仿制成功,1710年,世界著名的迈森瓷器制造厂成立,它是欧洲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瓷器制造厂,并一度影响了法国和英国的瓷器制造业,由此开始,整个欧洲又开始了长达百年的以德化白瓷为样本的制瓷史。

德化白瓷,名副其实是“欧洲白瓷之母”。德化白瓷的传入,可以说在欧洲创立了欧洲白瓷和欧洲瓷塑两大系统,对欧洲陶瓷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世界陶瓷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欧洲回流精品首次亮相

“太精美了,德化名瓷,‘天下共宝之’名不虚传。”在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上,与会嘉宾们被我县一件又一件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的德化白瓷所吸引,不禁连声赞叹。“我们这次展览上看到的这些东西,不管是老的古董艺术品,还是创新的现代艺术品都是非常精美的,德化瓷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它总能突破过去的条条框框和一些约定成俗的东西,创新度非常高。”中国收藏家协会对外联络部主任郭军说道。

本次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共展出300件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古瓷物件。这是我县70多位收藏协会会员几十年来收藏的部分有代表性的德化窑作品,包括瓷雕作品、青花和白瓷杯、碗、炉、挂盘等各种器具。瓷雕作品均为何朝宗、林希宗、张寿山、陈伟、林子信、苏学金、许友义等明、清两代瓷塑大师的原作。许多展品为欧洲回流精品,其中10多件由国外回流的何朝宗精品更是几百年来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成为本次收藏大展的亮点之一。

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陈华棣就这样说道:“应该说,在整个世界的收藏馆里面,瓷圣何朝宗的艺雕人物作品都是作为他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想而知,德化瓷在世界上的名誉,它的名字在收藏界,尤其是在陶瓷界的影响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一千多年来,德化窑薪火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化瓷雕艺术,历代名家名作不断。独树一帜的“象牙白”,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特别是道释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德化窑的艺术成就也奠定了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应有的地位,德化白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化窑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的一项富有特色的重要艺术品。

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展现了我县悠久深厚的陶瓷历史,也将深化德化窑的研究,展示德化收藏风貌,让更多人了解德化窑,走进德化窑,推动德化发掘、收藏、保护、研究、鉴赏古陶瓷艺术的深入发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时间为一个月,从6月15日到7月15日。

盛世收藏丰富文化内涵

“德化窑白瓷雕塑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和成就,独步一时,收藏协会的成立,也将为我县收藏品市场的升温提供渠道和平台。”我县收藏协会首任会长陈明良表示。

近年来,“盛世收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族历史,丰富历史和文化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重要方式。收藏爱好者兰志华告诉记者,他这次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几件白瓷和青花作品展出,其中不少是自己收藏的精品,想通过这种形式,为展现我县陶瓷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德化窑,了解德化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县收藏家协会的成立,推动我县收藏事业向着更深一步发展,丰富我县收藏文化内涵,提升我县收藏、鉴赏事业及研究水平。

据了解,早在新世纪初,我县民间收藏爱好者就自觉地加入“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德化陶瓷专业委员会”,广大收藏爱好者广交各界朋友,扩大收藏视野;增长收藏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正式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南京大屠杀档案刚刚申报成功,那么现在我希望我们五位共同按下手印,希望‘制瓷72道工序’能成为世界记忆名录!”19日,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陈平等5人在一个瓷坯上按下自己的掌印后说,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世界上独一无二,她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帮助“制瓷72道工序”申报成功。

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陈平功不可没。陈平是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第一个提议者!“景德镇的一部非常好的书,它用图说的方式,把景德镇柴窑72道工序的制瓷工艺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和描述,是人类非常杰出的记忆,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陈平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还有一个遗产名录叫世界记忆名录,这个记忆名录主要是以档案、史料和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记录为申报条件。她来到古窑看到了制瓷工艺后很是兴奋,认为很有必要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据了解,制瓷72道工序分大类共有8项,包括8道加工工序、2道造型工序、9道制模工序、29道成形工序、7道素烧工序、8道上釉工序、8道釉烧工序、1道检验工序。陈平表示,她将会和景德镇相关方面一同努力,共同挖掘和推动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古代72道制瓷工序在景德镇完成复原图


在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民俗博览馆首次展出了精心构思制作的《景德镇古代制瓷图》,古代制瓷的72道工序跃然42块青花瓷板之上,这一展览揭开了中国古代制瓷历史的神秘面纱。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瓷业辉煌与其先进的制瓷工艺密不可分,在长期制瓷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一只普通的杯子细分起来工序达到72道之多,因此有“一杯工力过手72方克成器”的说法,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的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绘者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明细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也使景德镇瓷器得以成为全国瓷器的翘楚。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于10月12日至18日在瓷都举行。据民俗博览馆介绍,此次展出的《景德镇古代制瓷图》总结了《天工开物》、清代督陶官唐英编写的《陶冶图说》,以及吸纳了景德镇一大批瓷业老艺人传承下来的工艺,完整细致地反映了瓷石开采、泥料淘洗、圆器拉坯、青花绘制、镇窑满窑等72道古代制瓷工序,通过青花瓷板的形式进行艺术再现也是一种首创。

“铜雕”真人秀再现瓷都千年制瓷工艺


10月19日上午,在新都陶瓷园中华陶艺村内,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被一组组摆着各种poss的“铜雕”所吸引。这些“铜雕”人物完整地展示了制瓷工艺中的踩泥、吹釉、挑坯、满窑、彩绘、拉坯等环节。

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些“铜雕”太“逼真”了。他们漆黑的外衣已经脱落,露出斑驳的黄铜本色,同时还泛着蓝绿色铜锈。这些铜雕人物的发丝根根可见,鼻孔不时翕动,眼皮也一眨眨的。原来,这里上演的是“铜雕”真人秀。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踩泥环节。踩泥俗称练泥:将瓷胎的原料——高岭土、瓷石经过磨洗、除杂揉匀后调和成为用于制作瓷器的瓷泥。(江西网记者何淳勇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制坯环节。将调质的瓷泥经过模具等制成所需要的瓷器的外形,将坯胎凉至半干后至于车盘,用刀旋削表面,保证瓷器外表的光洁。(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陶工在挑坯。做好的陶瓷坯模需要转移风干。(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吹釉环节。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不同的种类。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瓷器,采用吹釉的方式上釉,也叫釉上彩。(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吹釉环节。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不同的种类。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瓷器,采用吹釉的方式上釉,也叫釉上彩。(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上釉环节。将颜料直接涂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进行上釉。由于颜料被包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易被磨损。这种方式叫釉下彩。(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上釉环节。将颜料直接涂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进行上釉。由于颜料被包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易被磨损。这种方式叫釉下彩。

千年窑火不熄“瓷都”景德镇的辉煌


素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以生产“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而享誉海内外,元明清皇家在此设置官窑的时间就长达600年之久。景德镇的官窑瓷器,成为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中最辉煌的一页。

景德镇从汉代就开始烧制瓷器。北宋年间烧制出了青白瓷后,开始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从元代起,朝廷正式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烧制成功了著名的青花瓷器。明清是景德镇官窑的鼎盛时期,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二年,就在景德镇开设了御窑厂,并专门派太监到景德镇督造瓷器,相继创造了绚烂的釉上彩绘和彩釉瓷,还有清新优雅的永乐宣德青花,釉下釉上互相辉映的成化斗彩,以及黄绿紫相间成趣的素三彩等。清代景德镇又烧制出了闻名遐迩的五彩、粉彩、黄彩、珐琅彩和各种名贵色釉。

明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梅瓶

要想烧造出精美的瓷器,熟练的工匠、优质的瓷土和釉料都是不可缺少的。官窑以皇家的名义,独占了这些资源。明代把具有生产技能的瓷工编入“匠籍”,要求他们4年一轮地到官窑上班。另外一些数量较少的绘画艺人和烧“龙缸”的大匠,也被官窑雇用。明代景德镇的优质瓷土也被官窑独占,称为“官土”,民窑无权使用,只能采用较次的。当官土日益减少时,官窑还想再占其他地方的瓷土,曾经引发过官民之间的严重争执。明代生产的主流瓷器是青花,但最好的青料也被官窑独占,由外国进口的回青,只准在烧造御器时使用,民窑只能通过各种非法途经获得一点高级青料。民窑生产瓷器的品种、式样甚至颜色,也处处受到官方的限制。《明英宗实录》记载,“禁江西瓷器窑厂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违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戍口外”,“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

官窑生产的瓷器,只供宫庭使用,除了由帝王赏赐之外,即使是最高贵的王亲国戚,也不能从御窑厂得到瓷器。《明实录》记载,宣德二年:“内官张善伏诛。善往饶州监造磁器,贪黩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同列。事闻,上命斩于市,枭首以殉。”宦官张善就因为将官窑御用器“分馈同列”而掉了脑袋。

官窑的辉煌,还与当时皇家对高雅精致瓷器的热衷和喜好分不开。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就是一位既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又善于绘画的帝王,尤其对景德镇御厂的生产相当热心和执著,特别是对小巧精致的工艺品情有独钟。他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喜好直接影响到御窑厂的生产,于是,成化官窑烧造出了瓷质精美、彩饰优雅、小巧别致的斗彩瓷器,成为明代官窑之冠。清雍正皇帝也是一个超级“瓷器发烧友”,皇宫密档中有多份他的御批,对瓷器的样式、纹饬、色彩多次提出具体的要求。一些督窑官也以不耻下问的态度,潜心瓷器制作,着意创新,督造出了精美绝伦的瓷中精品。

官窑烧制皇家瓷器不惜成本。它烧制100件相同的瓷器,只有4件是贡品,所剩下的贡余品、试验品、废品甚至超过皇帝需求的合格品等全部打碎并就地掩埋,保证了皇家御用瓷器的完美无暇。

探索景德镇千年之功过


钱汉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庆正(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瓷都景德镇今年迎来建镇1000周年,这是值得庆贺的日子。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宋真宗赵恒令该镇烧造御器,器底书“景德年制”款。蓝浦《景德镇陶录》云:此类御器“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都称之为景德镇瓷器。此后景德镇之名著,而昌南之名遂微”。

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不久将在江西景德镇召开,届时来自海内外近200名古陶瓷专家云集瓷都,将就景德镇窑瓷业史、制瓷成果、瓷品外销、考古发掘新发现等进行广泛交流。笔者作为中国古陶瓷学会的会员,日前访问了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研究员,围绕中国景德镇窑发展史同他进行了对话。

钱汉东:景德镇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今年春天我专程赴景德镇窑进行实地考察,获益匪浅。据我所知景德镇烧瓷历史超过了1400年,因宋景德年的制瓷,而将原名昌南镇改为景德镇,这实在是中国陶瓷史的佳话。景德镇之所以获得“瓷都”的盛名,这同此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这里出产的优质高岭土,至今还在开挖使用;周围盛产松柴和槎柴,为制瓷业提供廉价燃料;四周河流密布,南河流经城区,交通便捷;景德镇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各地的名师名匠,故有“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称;加上朝廷的重视,特别是明洪武二年设“御器厂”后,景德镇地位如日中天。请你简要评价景德镇对中国瓷业作出的贡献?

汪庆正:景德镇烧制的底带“景德年制”款的器物从没有发现,这恐怕只是美好的传说,不一定靠得住。景德镇在唐五代前没有什么地位,宋代受到定窑的影响,成功烧制仿玉器的青白瓷,也叫影青瓷,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这为景德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生产的枢府瓷继承了影青瓷,也很有特色。最重要的是釉下彩的元青花烧制成功;元青花图案漂亮又容易清洗,功能上比较完备,自然受到朝野的青睐。元末明初士大夫文人尽管觉得青花俗气,不如宋代单色釉显得高贵素雅,但由于朝廷提倡,也使得青花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巩义县,宋代断了弦。青花器主要是中东等地来料加工的,这同郑和下西洋也有一定的关系。明清的青花瓷做得精细,粉彩瓷也不例外,景德镇从此声誉鹊起,举世瞩目。

钱汉东:贵族出身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皇帝宝座,建立北宋政权,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盛唐时期那种雄健尚武的精神逐渐丧失,那种象征盛唐辉煌气象的唐三彩,自然被素雅高贵的以宋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为代表的瓷器所替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北方有磁州窑、耀州窑、鲁山窑、介休窑等,南方有越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潮州窑等,中国制瓷业生机勃勃,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到了明代,中国制瓷业由宋代“百花争艳”的局面,变成了景德镇窑“一枝独秀”,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这从客观上讲是否影响甚至阻碍了中国制瓷业的全面发展?我国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虽对稳定社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实际上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创造能力,致使中国文化走向衰败的地步,作家再也拿不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德镇窑的功过也有相似之处。我们在纪念景德镇建镇1000年之际,应该冷静反思这些问题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汪庆正: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意识形态会对景德镇瓷业发展产生作用,统治者的爱好是要影响民间的。景德镇从明初设官窑,也有的说元代已设官窑,这时的瓷器已表现出贵族化的倾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恐怕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市场,你要老百姓自觉自愿拿钱出来买的呀!明代龙泉窑已走下坡路了,耀州窑粗俗不堪,怎么能同景德镇的青花瓷相比呢?缺少竞争力。景德镇工匠的开拓创新精神十分可贵,东西做得非常细腻。景德镇的成功,有统治者好恶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市场规律。唐代人用瓷主要为邢窑、定窑、越窑的产品,俗称“南青北白”,唐三彩主要是陪葬品,战马千姿百态,骆驼造型各异,反映了盛唐向上有为的气象。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是在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整个产量数不上全国第一,老百姓大量用的是粗俗的陶瓷器,瓮、碗、罐等,江苏省宜兴窑至今仍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整个国家瓷质最好的就数景德镇烧制的。

钱汉东:景德镇瓷器早期,特别是单色釉影青瓷素雅而不奢华,胎壁细薄,釉汁莹润,让人爱不释手。我到景德镇湖田窑去考察过,产品以日用品为主,比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瓷器只要能够使用的,都进入市场,浪费较少,从窑址堆积层中的碎瓷片可以看到,器物都是实在不能用时才丢弃。这同我在“御器厂”看到的情景完全相反。民窑瓷器处处透露出民间艺人的率真和灵气,可亲可近,相比之下,官窑瓷器时时散发着皇家权贵的尊严和傲慢。现在拍卖市场上明清官窑价格上升到无法想像的地步,这虽说是市场的供需决定的,但也有瓷器价值取向的问题,文化认同感的差异问题,面对民间艺术和皇家工艺时,我们需要确立新的审美理念。我觉得如清代景德镇生产细长的豇豆红釉瓶等器物,适合当时那些变态人的心理,这同那时有人喜欢女人柳腰、小脚如出一辙。在皇家工艺充满珠光宝气和精雕细刻之中,失去了雄健和豪放,丧失了阳刚之气。我觉得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引领人们远离生活,追求贵族化,艺术倾向有失偏颇,这在客观上是否阻碍了中国瓷器的健康发展?

汪庆正:明代除早期皇帝还有一点雄健豪放的阳刚之气外,从宣德皇帝起就昏庸无能,不思进取,不理朝政,吃喝玩乐,抽鸦片烟,朝廷被太监和权臣把持。官窑烧制的瓷器图案,先由宫廷艺师做“木样”,太监来审定,这些太监大多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学问,弄来弄去就是龙凤呈祥、缠枝莲纹、婴戏图案、富贵福寿等,脱离生活,没有生气。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出现转变期,官窑衰退,优秀工匠投奔到民窑,向当时的画家学习,向中国传统工艺版画学习,向欧洲的艺术学习,增加山水、人物、戏剧、诗文等内容,题材丰富,这时期景德镇瓷坛出现清新感,这是中国古代瓷器的又一艺术高峰,远远超过我国其他地方生产的瓷器,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事实。

钱汉东:景德镇制瓷业在这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也受兵荒马乱影响,但基本上没有中断过,这实在是个奇迹。我觉得市场的需求是主要的。景德镇瓷器在明中期以后独占了全国的主要市场,而且大量出口,还承担对外赏赐和交换的任务。外销瓷都是按照国外指定的器形、图案、装饰及釉彩进行制作的,这对于提高景德镇瓷器质量无疑是有帮助的。元末明初进口艳丽的苏麻离青釉料,促进了青花瓷的发展。中国瓷器今天在世界排名较落后,我们如何抓住纪念景德镇建镇1000年的契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进国外先进工艺,进一步推动中国瓷业的发展?

汪庆正:在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的时机,我们要重振中国瓷业的雄风。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编《中国陶瓷史》一书时讲过,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但现在各地都在追赶,景德镇要有所作为。目前中国瓷器在世界排名第六、七位上徘徊,世界各地大饭店根本不用中国瓷器,很多器物只能在国外地摊上卖:无论是工艺、原料都落后了。现在国外用动物骨头做原料,配上瓷土,既白又轻,图案新颖,细腻精美,好的一只盆子值我们一桌青花瓷的钱。我们不能老是吃老祖宗的遗产,老是搞仿古没有出路,总要走进死胡同的。我们必须在实用瓷的开发上下功夫,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夺回国际市场。

中国陶瓷史是一部开放的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历史。中国古代瓷器受到中东、罗马、希腊等文化的渗透,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今天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国外瓷器将涌进中国市场,这是令人担忧的。我们要有志气,抓紧研制实用瓷,早日拿出作品。这寄希望于景德镇和全国瓷业的同仁。

欧洲“景德镇”千年陶瓷史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陶瓷的发展各具特色。中国以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其他国家的陶瓷艺术又是什么样呢?日前,“千年马约里卡: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在深圳博物馆展出,近150件意大利陶瓷珍藏首次跨越重洋来到了瓷器的故乡——中国。

绘制神话故事人物故事是其特色

13世纪末,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至今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马约里卡陶瓷(即锡釉陶)便是意大利带给世界陶瓷艺术的重要贡献。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介绍,意大利法恩扎国际博物馆作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精美陶瓷。此次展出的只是馆藏的一个专题,即马约里卡陶瓷。

马约里卡是对意大利锡釉陶的泛称。马约里卡陶瓷造型独特,装饰图案精美,文化内涵丰富,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馆长克劳迪娅·卡萨利告诉记者,公元13世纪,当被泛称马约里卡的锡釉陶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时,恰逢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神话、宗教故事及油画遂成为这种陶艺的主要素材和表现形式。

记者在现场仔细比照,发现,马约里卡陶瓷与中国陶瓷最大的不同是,其绘制的多是人物故事题材。比如绘有“伊阿宋和美狄亚”的盘,它由16世纪极重要的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夏恩托·阿韦里所作,作品取材希腊神话故事“伊阿宋和美狄亚”,色彩艳丽如画。

还有一些作品直接被塑为人形,比如16世纪末,由乌尔比诺的潘塔纳兹工坊所作的人像水罐,表现的是传说中半人半神的奥菲欧弹奏竖琴迷惑动物,他坐在一个圆桶上,液体从桶下方的小孔流入池中。据克劳迪娅·卡萨利介绍,这件产品专为私人居所而设计,可能在豪奢的宴会上用作烈酒容器。

毕加索也是陶瓷界核心人物

提到马约里卡就不得不提法恩扎,法恩扎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小城,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开始了陶器制作。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为马约里卡陶艺发展提供了重要创作源泉,以法恩扎为中心的陶艺工坊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近代以来知名艺术家相继参与,最终成就了这种“土与火”的艺术地位和辉煌,使其薪火相传,享誉世界陶瓷行业,被誉为欧洲的“景德镇”。

本次展览分为马约里卡的诞生和传播、文艺复兴时期马约里卡的繁荣、东风西渐中马约里卡的融合与创新、马约里卡与艺术潮流的探索等四部分,不仅集中讲述了意大利陶瓷的发生、传承、创新和发展,也展示了马约里卡丰富的架构和多样的艺术倾向。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除了古代的陶瓷艺术品,现场展出的还有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陶瓷作品。原来,毕加索是二战后意大利陶瓷艺术领域的核心人物,1947年夏天起毕加索开始探索陶艺,他把不同的形状和纹饰交替整合,并在绘画中融入黏土雕塑手法,创作出近乎幻觉的效果。这次深圳观众看到的《苦恼的农牧神的脸》就是毕加索1956年的作品。

马约里卡也有“青花瓷”

记者在展览现场意外地发现,有不少意大利陶瓷像极了中国的三彩、青花、广彩。原来,作为奢侈品的中国瓷器自中晚唐以来便开始销往地中海地区,并刺激了当地工匠的尝试仿烧,马约里卡产品逐渐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克劳迪娅·卡萨利介绍,15世纪前半叶至16世纪,马约里卡在造型和装饰方面都模仿中国明代青花瓷器,形成所谓的“瓷器风格”装饰纹样。但是,因为并不了解青花真正的烧造工艺,所以马约里卡“青花”只是一种单纯的在样式和装饰上的模仿。

其实早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的意大利釉陶中,就有一种三彩装饰,其最初技术源头来自中国唐三彩。唐三彩从两河流域传入意大利,最终成为意大利釉陶中颇具中世纪古风的装饰。

到了18世纪晚期,意大利陶器匠师们在繁缛多变的东方纹样基础上,将罗马式香熏纹样、橡实、垂花饰、葡萄藤蔓等绘画作品上的装饰元素,应用到瓷器装饰中,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欧式纹样,独具特色。

凤凰专报:瓷博会重振景德镇千年瓷都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出产的瓷器更有价比黄金的美誉。10月12日,唯一由中国商务部批准举办的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举行。世界主要的陶瓷品牌以及中国9大产瓷区和10大名窑都前来参展。而瓷博会更是吸引到38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前来采购。

景德镇出产的瓷器一向以“白如玉、明如镜、薄bo如纸、声如罄”蜚声中外。而像这个直径达到87厘米的薄胎碗就是景德镇现有最大的碗,它因为突破了薄胎碗直径最大不能超过75厘米的限制,而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博览会上还有价值150万的瓷板畵作品,以及运用高新技术制成的陶瓷用品。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除了展示了景德镇精湛的陶瓷工艺外,还展出了中国其他产瓷区以及世界知名的陶瓷品牌。而景德镇的官员就表示,过去由于交通得不便,景德镇的陶瓷销量不如沿海城市,而现在要逐步的与国内外知名陶瓷品牌对接,全方位发展陶瓷产业。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千年瓷路 再现辉煌——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千年瓷路 再现辉煌——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