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现代瓷砖 > 导航 >

现代陶瓷,是收藏也是投资

现代陶瓷,是收藏也是投资

现代瓷砖 现代风格瓷砖 古代瓷器收藏

2021-04-01

现代瓷砖。

作为青年陶瓷艺术家刘嘉鸿的首场个展,刘嘉鸿陶瓷艺术作品展正在深圳景亿山庄典范别院艺术馆举行,展览不仅带来了70余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的陶瓷艺术作品,而且聚集了一个深圳现代陶瓷收藏群体。而作为收藏现代艺术陶瓷长达20余年的资深收藏家,景亿山庄典范别院艺术馆主人李强和艺术家刘嘉鸿的相遇,也掀起了一个现代艺术陶瓷市场在暴冷暴热之后回归理性的收藏话题。

中国缺少专业艺术经纪人

对于从事金融行业的收藏家李强来说,对现代艺术陶瓷的关注,既是一种高雅的收藏爱好,也是一门收益可观的生意。“就是市场情况最不好的2015年,我拿出10年之前收藏的作品,仍然有20倍的收益。”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有赖于精准的艺术眼光;另一方面,则离不开李强与他的收藏伙伴们的精心运作。

20年前,李强偶然在一次前往南昌出差的时候,在一家店里看到一个青花釉里红的笔筒,他从这个瓶子上感受到了陶瓷之美。此后,他开始关注现代艺术陶瓷,尤其是看到一些大师的作品,更是赞叹不已。那时候,他每年都要跑几次景德镇,在那里寻找心仪的瓷器,开始摸索收藏之道。后来,很多朋友知道他去景德镇,都会托他带一两件瓷器,久而久之,他意识到,这是一门好生意。李强联合了几个喜欢艺术陶瓷的朋友,大家一起到景德镇考察,成批量地购买大师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市场运作。

“陶瓷收藏需要以时间换空间,我们关注一个艺术家,一般要5到8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跟踪他的发展,甚至有时候会对他的创作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在积累一定数量的作品之后,李强和他的朋友们会在价格涨起来之后,出手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会留下一些精品作为艺术馆的收藏。在这其中,李强用运作金融的方式运作艺术品收藏,对于他们这个收藏群体关注的艺术家作品,他不仅给出销售、宣传上的指导,甚至会在拍卖会上通过举牌的方式,影响这些艺术品的价格,在他看来,这就像买卖股票一样,对于自己看中的股票,要进行“价值维护”。“有的艺术家作品有价值,但价格总是起不来,这就是因为他不会维护自己的品牌。资本的关注,对于有好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式的艺术家是一件好事,这可以让艺术家安心进行创作。可惜,目前的中国还缺少很专业的艺术经纪人。”

从中青年艺术家开始关注

刚开始跑景德镇的时候,李强收藏的都是在景德镇排名前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那时候这样的作品也不过一两万元。但从七八年前开始,随着现代陶瓷的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的名人瓷,价格涨得让人咋舌,一些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动辄过十万元,这让一些人开始慨叹:“现代瓷也收不起了。”这时,李强把目光转向了中青年艺术家,从中挖掘有潜力的“原始股”。此时,对艺术品及艺术家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确定购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之前,他和藏友们会广泛地收集资料,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一方面要有专业的陶瓷知识,一方面也要了解市场动向。而确定关注一个艺术家之后,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成长,他和藏友们都会根据经验给艺术家提出建议。“这就好像你手中有了一支原始股,作为智囊团,要帮助他成长。”李强得意地告诉记者,有一年,他们收了四个艺术家的作品,很快,其中三个就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价格上涨了一大截。

此次展览的主角刘嘉鸿就是一位李强关注三年多的陶瓷艺术家,刘嘉鸿从小生长在景德镇,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先生,并为恽派(恽南田)花鸟第11代传人谢懿祚先生唯一弟子,学习花鸟没骨画法,他将恽派花鸟的技法运用于陶瓷花鸟创作,作品笔法灵动,赋色浓艳,高雅富贵。在李强看来,刘嘉鸿一方面在传统技艺上技巧精湛;另一方面,在创作上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之处。他此次参展的作品《鸣春》,为2013年江西省工艺美术“杜鹃杯”金奖作品,其中运用了难度颇高的传统技法水点桃花,这种技法为人们广泛了解,源于著名的“7501毛瓷”。刘嘉鸿介绍:“‘水点桃花’是从恽派没骨花鸟画发展而来的技法,在保留国画的韵味之外,充分挖掘陶瓷的工艺之美,使得画面不再冷淡幽隽,而是变得更加温暖,花鸟争奇斗艳。”而另一方面,刘嘉鸿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用新彩、粉彩来表现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江南水乡,又体现了他在陶瓷创作上推陈出新的探索,他创作的一批江南水乡瓷画作品,浑身散发着古朴、厚重、浓郁的乡村气息。在刘嘉鸿的陶瓷创作中,作为收藏家的李强没少出谋划策。

近几年,由于现代陶瓷市场的降温,火爆时有10万~15万人从业的业冷清了不少,作为陶瓷学院的老师,刘嘉鸿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减少,不少店铺生意寥寥。在此背景下,价格高、大件的陶瓷器皿成交也相应减少。面对这种情况,李强建议刘嘉鸿创作一些小而精的作品,比如从创作圆形陶瓶,改为创作方形器皿,把最精湛的技法运用上去,李强说:“陶瓷界有‘一方顶四圆’的说法,因为方形器皿不能拉坯,创作难度大,废品率高,所以这些小而精的作品,一出来,就大受藏家的欢迎。”

泡沫挤掉之后

精品显现价值

喜欢陶瓷的李强,之所以在踏入收藏行业之初,就选择了现代陶瓷,而不是价值更高的高古陶瓷,是因为现代陶瓷收藏的门槛较低。“收藏高古陶瓷需要很高的眼力,一些摔跤货,连专家都拿不准,真假也很难说清。而且高古瓷价格高,一旦走眼,就难有翻身的机会了。反观现代陶瓷,只要收藏路径对,风险要低得多。”

近两年,经过了前几年的一轮暴涨之后,现代陶瓷市场正在从狂热回归理性,“大师热”正在逐渐降温。在2014博览会的拍卖会上,追捧大师、只认大师的现象改变了。李强介绍说,以前,只要是大师作品,就能拍得高价。而现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可能相差很大。经过了前几轮的盲目炒作,收藏爱好者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从拍卖会成交表现来看,老藏家更加关注精品,藏家从原来只看大师名头,到如今更关注作品本身是否真的优秀,有价值。李强去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自己的一件收藏,“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平时不太好卖,但因为我拿出的是代表作,最终以远高于平时的价格成交了。”这说明,当前艺术瓷收藏市场正逐渐趋于理性,而在市场泡沫被挤掉之后,真正的精品佳作价值凸显出来,得到收藏家认可。这种理性的回归有助于现代陶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而按照国际惯例,收藏中青年艺术家作品,看似有一定风险,实际上却是最具价值回报的一项投资,这也是李强不遗余力推广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原因所在。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现代钧窑陶瓷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是人们对钧瓷收藏价值的由衷赞叹。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魅力闻名于世。经过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其鬼斧神工的烧制技艺在今人的传承中更加炉火纯青。

“即使你不懂艺术,不懂钧瓷,只要你喜欢美,就会被钧瓷深深吸引……”这是一位英国美学家在观赏了钧瓷展品后发出的感叹。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钧窑又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成为诸窑之冠。它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于玉;它质地淳厚,开片声似琴如铃;它色彩奇幻,意境幽远绝世无双……

钧瓷出现之初,主要生产盘、碗、盆、罐、瓶、炉等,用于日常生活需要。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制品的釉色比较单调,基本以南方青、北方白为主。到了唐代,陶瓷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瓷工匠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匠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成功烧制出高温窑变铜红釉。这时的钧瓷,逐渐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和情趣。

《中国陶瓷史》上说:“宋代的钧窑首先创造性地烧造成功铜红釉,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也正是如此,我国陶瓷史结束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

那么现代钧瓷有无收藏价值?笔者常常会接到读者的询问,为此,笔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介绍说:在收藏领域,随着古代艺术品可收藏数量的逐年减少,现代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了众多藏家投资的重点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在陶瓷生产中的运用,当代陶瓷制品无论从欣赏价值、制作工艺上都在接近甚至超越了古代陶瓷,并将逐渐成为未来陶瓷收藏市场中的主力军。倘若今天的陶瓷制品无人问津,无人收藏,那么我们的后代就永远看不到现今的艺术成就了。现代艺术品就是明天的古老艺术品,因此,现代艺术品的收藏已成为精明藏家的首选。老的有老的价值,新的有新的价值,只要是精品,就有收藏价值。

虽然现代钧瓷的收藏与投资价值要比古典钧瓷逊色很多,但挑选一些名家大师的仿制古典钧窑作品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尤其居家装饰兼顾的中长线操作策略,相信会有不错的回报。

瓷器收藏分析——现代收藏品投资指南


如今在陶瓷收藏领域,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越来越受到收藏爱好者追捧,成为艺术品投资“新贵”。对于古瓷的收藏价值分析已属老生常谈,但很多藏家对现代收藏品投资则存在很多误区。

一、市场背景:现代瓷收藏,大师作品受市场追捧。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现代瓷,一般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的瓷器作品,这些作品能反映新中国制瓷工艺水平,同样具有收藏、投资的价值。有藏家认为,现代瓷能直接从工艺美术大师手中购买,不存在赝品一说,安全性高。古瓷虽有价值,却是赝品泛滥。即使是有一定的眼力,在这个领域行走,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而广东省收藏协会副主席、收藏文化与经济研究委员会主任陈庆彰先生认为:“陶瓷艺术在中国是不会“断代”的,是薪火相传、代代有繁荣的。故现代、当代陶瓷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时至将来,现代艺术品自然会成为古代艺术品,成为古董。”

在新近举行的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近现代艺术陶瓷专场”上,王锡良的一件56cm×32cm的黄山瓷板被藏家“抢”至123.2万元成交,较起拍价28万元高出数倍;张松茂的一件36cm×28cm的雪景昭君出塞瓶则拍出95.2万元高价,同样较起拍价高出近两倍;而何叔水的一件富贵大顺瓷板则以39.2万元拍出。由此可见,现当代陶瓷若收藏得当,价值足现。

建国60周年官窑特贡国瓷|和谐盛世花瓶|限量发行2009套

二、远离误区:现代瓷并非只有“景德镇名人瓷”,专家称:釉下五彩、青瓷、汝瓷、白瓷、定瓷等都是投资洼地 。

国内不少收藏爱好者对现代瓷的收藏存在误解,有人误以为现代瓷独指江西景德镇名人瓷;有人只知河南禹州钧瓷出众,不知汝州汝瓷同样优秀;有人对动辄数万元、十多万元的景德镇大师作品望而生畏,却不知同样出自大师之手的德化白瓷只需几千元便可拥有……

一些专家表示,收藏现代瓷不能盲目跟风,而应关注“代表或表现现代、当代文化、艺术与社会精神的陶瓷,因为其必然成为组成中国陶瓷史的重要一环”。除了景德镇名家瓷,釉下五彩、青瓷、汝瓷、白瓷、定瓷等均为投资洼地,升值潜力巨大。

定瓷刻画大号孩儿枕|北宋定窑仿古佳作

三、投资建议:除作者名气还要看艺术性

专家建议,在当下浮躁的市场风气影响下,需要对现代、当代陶瓷艺术的价值作出正确判断。制作者的荣誉称谓、职称不是死标准!真正的“收藏价值”来源于文化内涵和视觉欣赏等精神需求,还有世代传承与市场金钱判断的物质需要。代表或表现现代、当代文化、艺术与社会精神的陶瓷,因为其必然成为组成中国陶瓷史的重要一环。收藏价值不应能仅凭作者现时名气而定。

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指出:“景德镇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一件大概从十几万到二十几万元不等。个别特别知名大师,一件作品可以换套房子,这个价位已经很高了。不过要注意,有些大师虽有大师的职称,但未必有大师的水平,部分作品价格虚高,水分比较大。”

日用瓷精品也有收藏价值

“现代瓷收藏非名人瓷专美,凡具有艺术价值的陶瓷精品都具有收藏价值。”谭伟彬认为,日用瓷器价值未必低于艺术瓷:“现代瓷收藏领域里,可能很多人没有想过日用瓷的位置。事实上,当年清宫留下的很多东西都是日用瓷,其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并不低于今天的国家级大师作品。当然这里面还有历史价值、材料价值等因素,比如当代的“毛瓷”,就是日用瓷,但它在制作上特别选用了最好的原料,制作也集中了陶瓷行业最好的人才,有很好的工艺价值,具有珍稀性,也就具备了收藏的价值。”

精品毛瓷六件套餐具

谭伟彬介绍:“收藏一看珍稀二看精品,具备了好的材料和做工,具有了不可再生的属性,也就具有了收藏的价值。一些日用瓷精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属于收藏洼地,潜力巨大。”

陶瓷收藏投资周期


雍正粉彩寿桃蝙蝠纹橄榄瓶

对于新手来说,收藏陶瓷要注重三大原则。

原则一:用闲钱中长期投资

由于经过一段暴涨,陶瓷收藏市场的利润空间不断积压,投资周期从之前的3~5年延为10年左右。除了特殊品种在特殊环境中有短时间爆升的可能性,即使是少而精的品种也只能在10年左右时间中以10%左右幅度上涨。对于收藏者来说,要做好中长期投资的准备。

投资的资金必须是生活必需以外的资产。对于年薪二三十万元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每年能够收藏一两件好瓷器就已经达到目的。不过要注意一定要兼顾完整原则,收藏相对少见、品相好的、以立件为主的瓷器。

原则二:进行投资组合配置

市场的热点不断转变,对于投资者来说必然跟随市场热潮,因此最好采取多品种组合的方式,用“青花+彩瓷+单色釉”的方式,结合不同器型如“碟+碗+花瓶+文房”进行收藏。这样的组合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收藏者对多品种的学习;二是当市场热点落在某一个品种时,收藏者在需要时可以轻易出货,而无须把非市场热点的品种低价忍痛割爱。

原则三:坚持特色收藏

特色收藏有4类:按品种收藏、按纹饰收藏、按朝代收藏、按用途收藏。按品种收藏是指不同类别,如收藏者对文房类感兴趣,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小项如笔筒系列收藏。

其二是按纹饰收藏,即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其三是按朝代,有的收藏者对不同朝代的器物有特别的兴趣;另外,用途也是收藏的一方面。特色收藏令收藏者的收藏水平广泛而深入。

瓷器收藏投资


瓷库中国专家在《1998—1999中国家庭投资》一书中的瓷器章节中分析:“青花是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瓷,对于图案清晰、线条流畅、意境高古、艺术精湛的青花可大量收藏,特别是带人物图画、有情节、绘画好的青花要果断收进。”并预测:“随看现代人回归简朴和回归单纯的审美潮流涌动,青花潜力无限。”10年过去了,正如瓷库中国专家“青花潜力无限”的预测,一只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图罐以23亿元在伦敦拍卖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最高价。

一切都如瓷库中国专家所分析,该青花瓷器创造了中国瓷器最高纪录,是因为“所绘图案精关,人物刻画细腻传神”(有关专家评价),正如笔者强调的“对于图案清晰、线条流畅、意境高古、艺术精湛的青花可大量收藏”。

专家在分析该青花瓷器为何能拍出天价时评论:“责在有人物、有故事……”这正应了笔者10年前对瓷器收藏者的忠告:“特别是带人物图画、有情节、绘画好的青花要果断收进。”

在《1998--1999中国家庭投资》一书中,瓷库中国专家推荐了4种具有收藏投资增值潜力的品种:一是官窑瓷器,二是青花瓷器,三是明清瓷器,四是四大名窑瓷器。从近年中外拍卖市场看来.中国瓷器成交价前十名的正是这四类瓷器。瓷库中国专家欣慰地看到,很多看了著作而走向瓷器收藏道路的读者,都避免了走弯路。在“大量收藏”和“果断收进”间,青花瓷器这些年在不知不觉以平均每年100%以上的增幅在增值。

上述的预测和预言,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相信的,然而却都提前成了事实。

在本书中,又有一系列的超前预测和预言,我想现在的很多人看了仍然会瞠目结舌,仍然会感觉不可思议,好在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历史的演变是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现代艺术陶瓷收藏之道


如今现代艺术陶瓷的收藏越来越热,它和古典陶瓷迥然不同,现代艺术陶瓷,更注重艺术和观赏的价值,不像古典陶瓷,多看中作品的年代。所以收藏者青睐现代艺术陶瓷的一个直接原因即是,其艺术语言的新颖,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

如今的现代居室中,一般工薪阶层都具备收藏陈设艺术陶瓷的条件,但如何收藏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要量力而行。经济不十分富裕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小彩盘、小花瓶、小异型壶,以及陈设与实用兼而有之的文具、茶具等。

其次,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关键是看它的艺术品质。如果是釉下彩和青花瓷,画功熟练、清晰,色泽晶莹剔透,手感光滑一致的才是上好品种。而釉下装饰则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讲究艺术的独创性。另外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除了看整体效果之外,还要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等等诸多因素。所以说,收藏也是一门艺术。

最后,有关专家认为,由于藏家对现代陶瓷的关注时间较短,其收藏和投资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不宜盲目收藏过高价位的现代陶瓷。

收藏是钟爱一生的事业——当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投资收藏现状


中国人自古喜爱收藏。根据历史学者的考证,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全国性的收藏高潮:第一次是在北宋;第二次是在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第三次是在清末民初。其共同的表现特征在于,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踊跃参与其中,市场交易繁荣,整个社会渐行崇尚收藏之风。我们所处的当今时代,正是中国进入历史上第四个全国性的收藏鼎盛时期。新中国的收藏热,肇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人们有了闲情、闲时、闲钱,开始寻寻觅觅,到处寻宝。人们普遍认为,继房地产、股市之后,艺术收藏市场成为第三大朝阳投资产业,且这一观念已经形成世界性的共识。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目前呈上升发展走势,中国是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排名全球第三的当代艺术大国。当代陶瓷艺术在媒体、艺术家、收藏家、包括经纪人的不断推动下已成为艺术市场的新宠,受到海内外艺术家、收藏家的青睐。当代陶瓷艺术市场空前兴旺,收藏、研究、投资现当代陶瓷艺术的群体迅速膨胀。

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是建立在收藏者的个人爱好基础上,且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兴趣,还要作为一种事业付诸热情,甚至成为一生的钟爱。古今中外大的收藏家更会连续几辈人接续这个事业。

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大家朱家溍(1914-2003)先生家族,就是继承祖业收藏的典型例子。他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二十五世孙。他的高祖朱凤标为道光十二年进士,宦至太保体仁阁大学士。他的父亲朱文均,是近代著名碑帖收藏家、书画鉴定家,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时,负责鉴定故宫院藏古代书画碑帖。经过朱家前辈数代收藏,到朱文均时已经是民国四大收藏家之一。解放后,朱家将这些文物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香港著名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古董商,他曾说过“收藏家绝不是三天五天的收藏,真正的收藏家至少收藏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并且最后捐给博物馆或相关学术机构,这样才能算真正的收藏家!”张宗宪认为;收藏只能是投资而非投机,好的收藏家,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兴趣,肯学,还要多看、多听、多买。

作为当代高端陶瓷艺术品的收藏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基础及储备,量入为出。收藏是投资而非一般消费,给我们带来的首先是心灵的陶冶,艺术的熏陶,和视觉的享受。藏品升值带来的经济利益更是收获,以此检验我们的才智。有时精神上的获取甚至大于物质上的所得,我们享受的恰恰是收藏的过程。

美国拉斯维加斯娱乐业的显要人物亿万富翁斯蒂芬·A·韦恩是当今世界级的艺术收藏家之一,他的回答更能代表收藏家的观点,“收藏家他们明白自己所拥有绘画绝对是物超所值,同时他们也知道如果把这些画卖掉了就再也找不到替代品。”在关于收藏家和投资人有什么不同时,韦恩给出的标准是“收藏家对作品的欲望要高于他对钱的欲望。”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都具备大量收藏资金之外,对一些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对一些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是一种生存的激情,而对更多的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更意味着以上两种价值的结合。因此在当下这个“价值优先”的时代,纠缠于艺术市场将走到多么高的位置?它何时能够发展到顶峰?对于收藏者而言无疑是庸人自扰。而坚持所谓的“价值优先,品质精良”,既是藏家的不二法门,也应该是艺术投资人的不移原则。

懂得辨别专家也是一种收藏能力


“在一次鉴定会上,有市民拿着民国茶杯请专家估价,专家信口开河,说至少值8万~10万元,这位市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家共有300件!”在2005年曾红极一时的“民间鉴宝活动”潮近期又卷土重来。市场人士提醒普通收藏者,要谨慎对待鉴宝活动,懂得带眼识专家;自己要积累知识,并对自己掌握的经验有足够的自信。

“真专家”也遭质疑

“专家中有优有劣,懂得分辨专家也是一种收藏的能力”,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周德田表示,他“踢爆”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专家怪现状:一是不少专家貌似什么都懂,什么都能鉴定。他认为,专家就是专门研究某个艺术品种的专业人才,各有千秋,不可能什么都通;说自己什么都懂的往往不是真正的专家。其二,专家之间也有“潜规则”。当不止一名专家在场时,专家之间互相给面子,一个说东西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有人先表态了,其他人绝不会拆台。因此,周德田建议请专家鉴定时,每次最好单独请教,不要“专家会诊”。

广东省拍卖业协会秘书长郑晓星给普通收藏者“支招”,选择专家要看几个标准:第一,鉴宝是非盈利性的,鉴定结果相对客观。不过,有市场人士透露,有专家在市场中鉴宝时虽然号称免费,但是实际上偷偷暗示收藏者如出10万元即可出鉴定证明。第二,非企业性的行业组织鉴定相对较为权威;第三,要选择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专家。

另外,郑晓星还提醒普通收藏者,在进行鉴定前要搞清楚自己鉴定的目标,如果是为了出货,最好找卖货机构鉴定;如果是为了收藏,就要找权威机构,如博物馆、文物店和非盈利鉴定中心等。如果仅仅为了爱好,不一定非要鉴定其真假价值不可,可以长久收藏下去,只要自己觉得赏心悦目就可以。

最好送大拍卖行检验

有收藏人士表示,如果要对专家进行检验,可以把藏品送到大拍卖行上拍,如果大拍卖行愿意接受并上拍,即可确定藏品的真假;反之,如拍卖行不愿意接受或者推诿,那藏品的真实性就值得质疑了。

也有人曾用“怪招”考验专家眼光。一名收藏者收藏了一件瓷器,专家说是真品,而自己还不确定,于是他跑到古玩市场中,分别找到几个商家,请他们照版仿造100个,每个出价10万元。但是商家均表示无法接单,于是该名收藏者对这件瓷器的真实程度有了一定的把握。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专家中固然有“老鼠屎”,但是不能完全否认专家的重要性,重点是要懂得分辨好的和差的专家;其次,收藏者不能全倚赖专家,自己要有知识积累,并对自己的经验和眼光有自信,这才是收藏的真正意义。

收藏与投资


瓷库中国讯大自然赐予人类温润莹泽的美石“玉”,中国人将各种玉,雕琢成形式多样的玉器,用以装饰、祭祀、礼仪、馈赠、陈设和日用,从古至今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崇尚玉器的传统,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玉文化。收藏与投资玉石变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说起和田玉,可以说人人都喜欢,但是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和田玉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据业内人士称:近十年来,和田玉的价值涨幅超过100多倍,而当今,玉石珠宝收藏也演变成了大众消费,成为时下收藏市场的“新动向”,和田玉投资也被誉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艺术品之一。然而,和田玉因其几千年人类历史长河所积淀的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与“千种玛瑙万种玉”各种材质的乱花迷人眼,使很多人想涉足而又不知如何开始。

由于和田玉收藏与投资市场的复杂性,让每一个初识和田玉的人都会摸不着头脑,如何快速入门至关重要。和田玉培训是一项系统并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和田玉基本知识,鉴别的方法,还是对其辉煌历史文化与崇高价值的了解,以及进入一个好的和田玉的圈子,来大幅提升学习和收藏的起点,这都需要学会选择最有潜力、最有价值的和田玉学习方法和途径。尤其最为关键的是专业的和田玉感觉训练,比如如何感知和田玉温润与细腻的质感,如何对和田玉皮色色调、好坏、真假作出判断,如何训练和田玉轻重、光滑的手感,以及如何识别各类和田玉替代品、仿冒品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对大量的实物标本的观察、体验、比对,通过科学的系统学习,专业老师的指导与交流,以及自己不断体验的内化而得,由此真正入门、入对门,给今后的提升、收藏和消费打好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