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宋朝酒樽让收藏者着迷

宋朝酒樽让收藏者着迷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酒 热酒瓷器古代

2021-04-13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收藏】

中秋佳节,许多市民都举杯欢庆,迎接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饭桌上,高脚杯、小酒杯、瓷杯、玻璃杯……各式各样的酒杯层出不穷,酒杯的花样和款式也日渐新颖。现代的酒杯大家见多了,今天,记者就带你见识一下千年之前的宋代酒樽———“虎子”(行话,虎子是收藏爱好者对老虎形状器皿的称呼)。

在唐山西街古玩城,记者见到了这双“虎子”酒樽现在的主人赵纬芳,酒樽是他刚从台湾收藏爱好者的手上买回来的。赵纬芳收藏的这两只“虎子”出自宋代的长沙窑,“虎子”的外形如一只站立的老虎,虎尾巴紧收,大嘴张开,有几分威严之势。整个“虎子”呈橘红色,在老虎身上描有虎斑。用收藏爱好者惯用的放大镜观看虎斑,色彩斑斓的纹路细腻鲜艳。在老虎身上架着一条绳索状的“桥梁”,那是酒樽的“提手”。指着老虎张开的大口,赵纬芳说,这是杯口,宋朝人就是从这里倒酒进虎身,再从“虎口”中“夺”酒喝的。细看两个“虎子”的口,唇印非常的明显。

在桂林也开有一家商店的赵纬芳说,前几天他从台湾回来后,第一站便是到桂林。“这双‘虎子’在桂林一现身就被一个收藏爱好者抢到手上,吵着一定要买走,我又把它抢回来带到了南宁。”赵纬芳小心翼翼地把“虎子”放到收藏匣中。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瓷器收藏者的新宠—“文革”瓷


在如今的瓷器收藏领域,明清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由于目前古玩市场里所见的古瓷十有八九都是赝品,使许多初涉收藏领域的瓷器爱好者敬而远之。而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当代瓷器,在近几年里却出人意料地被一些收藏爱好者所看好,收藏与投资当代瓷的人也越来越多。

“文革”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

由于“文革”瓷生产年限很短,对于瓷器爱好者来说,它就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且增值潜力较大。目前一些较为罕见的红卫兵瓷像、“样板戏”瓷像价格大都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而珍品花瓶的价格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在前两年北京的一次国际拍卖会上,有一件高40厘米、直径20厘米、图案为“毛泽东去安源”的立式瓷瓶拍出了2万元的高价。

“文革”瓷器中还有一脉精品值得重视,那就是“主席用瓷”。它是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的别称,也称作“毛主席瓷”是轻工业部工业科学研究所在1975年1月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制作的生活用瓷,故也称“7501”瓷。

“主席用瓷”以明正德官窑瓷器器型为蓝本,采用蕴藏量十分稀少、质地纯净的临川高岭土制作,瓷品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釉面光泽滋润,外形高雅大气。画面设计是根据毛主席所喜欢的红色与梅花,采用了红梅与水点桃花两种样稿,并进行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工艺装饰,效果尤佳。由于“主席用瓷”制作要求高,成功完成一套需要数套、数十套乃至更多的试验。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主席用瓷”调查组调查统计,目前存世的“主席用瓷”数量并不多,仅数千件而已,所以显得尤为珍贵,其投资价值丝毫不比古瓷低。在2005年6月上海拍卖行举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名为“梅花一品锅”的“7501”瓷器以27.5万元的高价成交。

榆林一收藏者欲捐罕见石器陶瓷器


刘福学展示要捐赠的陶器

在得知我省安康市筹建博物馆的消息后,榆林收藏爱好者刘福学欲捐数十件来自陕南的石器及陶器瓷器,希望安康文管部门尽快派人前来验收。

收藏者:要捐献的器物来自陕南

据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福学开始收集手镯、佩玉等装饰件以及陶罐、瓷器等。目前收集的陶器、瓷器合计3100多件,还准备筹建博物馆。据刘福学说,1986年至1987年两年间,他总计花了2.7万元从他人手中买来几十件来自陕南的石器及陶器瓷器,之后一直精心收藏。好几次,有商贩想高价买走,但都被他拒绝了。

去年12月初,一则“投资1.5亿占地41亩,安康开建陕南最大博物馆”的新闻让刘福学有所感触。“与其卖给贩子,还不如捐给国家。”刘福学的想法简单而朴实:将这批石器及陶器瓷器捐赠给安康博物馆。

安康博物馆:将按相关程序接收

记者在刘福学家里看到这些石器和陶器、明清瓷器都完好地保存着,从史前白垩纪、新石器时代到两汉、明清都有,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陕南的历史风貌民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他也希望安康文管部门尽快派人前来验收。同时他还表示,接下来凡是获得国家批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他都会考虑捐赠一些自己精心收藏的藏品。

对刘福学的这一善举,记者电话联系了安康博物馆馆长施昌成,施馆长称这是一件好事,陕南最大博物馆的开建,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意义重大,个人的捐赠行为对博物馆建设无疑具有促进作用。他们将就此事尽快请示省文物局,之后将按相关程序接收,同时他们很感谢刘福学的这一善举。

扬州发现侵华日军“罪证瓷” 收藏者愿无偿捐献


昨天上午,青年书画家封峻松特地找到本报记者,展示了他多年来收藏的十余只侵华日军酒盅。这些“罪证瓷”中,不但有臭名昭著的阿部规秀所部及吉田大队的,还有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3联队的。

封峻松表示,只要找到合适的收藏地点,他愿意将这些珍贵的侵华日军罪证无偿捐献出来。

特殊收藏

十余侵华日军“罪证酒盅”

记者看到,封峻松收藏的十余只小酒盅上,印着“高炮一”、“步三三”、“吉田”、“阿部”、“关东军高射炮沪二大队”字样。

据介绍,“吉田”、“阿部”酒盅分别出自日军27师团吉田大队和阿部规秀的部队,这两支部队在侵华战争中都没有落得好下场,不是被全歼就是被“斩首”;“步三三”则是步兵第33联队的简称,隶属日军第16师团。第16师团1905年组建,1937年9月11日从日本抵达天津,加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战;10月17日转隶上海派遣军,于淞沪会战末期登陆白茆口,攻击常熟方向,12月作为中路沿丹阳、汤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

收藏故事

用杜平题字换4只酒盅

封峻松递给记者一只小酒盅,白瓷蓝沿,瓷胎很薄,里面画的是一张局部中国地图,标着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地图前面印着一名端着步枪、戴着头盔的日军士兵,还有一面日本国旗插在中国城楼状的建筑上。酒盅内沿,分别烫金印着“支那事变凯旋纪念”、“吉田”字样。

“2007年春天,美籍华人鲁照宁先生曾专程从纽约途经温哥华赶到南京,把自己多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地征集到的367件珍贵文物史料,无偿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中,就有‘支那事变凯旋纪念’酒盅,就和我收藏的酒盅内饰一模一样。”封峻松告诉记者。

据介绍,他曾因书画结缘于杜平将军,并有幸为其治印,杜赠字以谢。一次,封峻松在藏友处发现“支那事变凯旋纪念”酒盅。他欲高金收购,无奈对方无意出售,只对杜平的题字感兴趣。封峻松咬咬牙,用杜平的题字换了包括“支那事变凯旋纪念”在内的4只酒盅。

愿意捐献

不为钱,只想留下铁证

据了解,封峻松是一名青年书画家,早年在南京经营书画生意。一次偶然机会,他接触到了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酒盅,产生了一个想法——为日军侵华那段屈辱的历史保留下证据。

封峻松表示,这些酒盅是他在东北、南京以及扬州等地收藏而来,有的费了不少心思。一次,他听说东北一位朋友收藏着一只“除队纪念,阿部”的酒盅,特地坐火车赶去。朋友为他的精神感动,二话没说,就将那只酒盅送给了他。

“我做这个专题收藏,不是为了钱,只想为历史留下日军侵华的铁证。只要找到合适的收藏地点,我愿意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无偿捐献出来。”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封峻松这样对记者说。记者赵军

责任编辑:陈书戈

瓷器磨痕暗藏玄机 专家教收藏者辨别假货


呼市新华东街建华旧货市场的摊主谢全宝去年收购的9张民国时期的印刷画经专家鉴定,为照拍复制品。

目前的旧货市场及古玩市场上,假货、赝品随处可见,涉及到瓷器、字画等众多收藏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赝品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作为收藏爱好者,究竟如何才能尽量避免购买赝品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呼市五塔寺古玩城新世纪收藏社的张先生。

★瓷器风格磨痕藏玄机

据了解,目前收藏品市场上的假瓷器多来自江西景德镇和河南,这些地区自古盛产瓷器,一些私人作坊以传统的制作工艺制成瓷器,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出来的假瓷器足以以假乱真。

瓷器收藏者们若要鉴定瓷器的真伪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张先生说,鉴别瓷器的真伪首先应该注意不同年代的瓷器,其风格是不同的。其次,真正的老瓷器表面存在自然的磨痕,底面的磨痕也有分段不平的现象;而伪造的老瓷器表面的磨痕都是人为打磨的,底面的磨痕也显得平整而不自然。此外,老瓷器虽然经过了百年,但它的釉质感仍旧要比伪造老瓷器要好,瓷性显得温和润泽,有油脂感。而仿制的新瓷“火”气未退,有浮滑感。

建议: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多请教有经验的同行或者专业人士,在购买瓷器时,最好有内行人陪同。

★字画神韵很难作伪

“瓷糊涂,纸老虎。”与瓷器相似,字画在收藏品市场上的“李鬼”也不少,且同样难以辨认。

目前,市场上流传以前的真正的印刷画很少。真伪印刷画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不同?张先生告诉记者,辨别印刷画真伪,首先是从画面效果及印刷的清晰度。复制的印刷画无法达到真迹的神韵和效果,画面没有真正的印刷画自然的形成上浓下淡且不均匀的陈旧颜色。而复制品的陈旧颜色,由于是用茶水、新颜料或者烟熏,使其看起来显得陈旧,这样的颜色过于均匀因此不自然。再则从纸张上看“旧”,不同时代的纸张也各有不同。

建议:字画收藏爱好者在收藏字画的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最好是从本地的印刷画开始收藏,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之后,再扩大自己的收藏范围。

探究粉彩瓷器价格居高不下 为受收藏者青睐所致


何为粉彩?它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器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低温釉上彩新品种瓷器。由于这种瓷器的色彩丰富、精美,因而很快获得了清代王公贵族们的青睐,逐渐取代了五彩瓷器的地位,成为景德镇主要生产的瓷器制品。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各朝流行不衰。

康熙晚期,粉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至雍正一朝,粉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平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后至乾隆朝,由于粉彩瓷受乾隆皇帝弘历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官窑粉彩瓷器的制作,在保留中国陶瓷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工艺美术的优点,烧造出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以工艺精细、图案华贵、色彩艳丽而成为这一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

清乾隆粉彩满大汉奶壶

尺寸:高130mm

成交价:5100RMB

成交时间:2011-4-2520:56:19

清雍正超大号酱釉开光粉彩花卉大盖盆

尺寸:高19CM,盖子直径1CM,盆口直径16.7CM

成交价:8900RMB

成交时间:2011-5-123:06:57

清雍正粉彩花卉盘

尺寸:直径23CM

成交价:3500RMB

成交时间:2011-5-821:19:16

小编整理华夏收藏网等相关艺术收藏网站的粉彩瓷拍卖出售数据及深入了解各大拍卖行和收藏市场的粉彩瓷器的市场价格行情,得出以下粉彩瓷器行情分析:

从艺术收藏市场上看,粉彩瓷器较多,其中以官窑粉彩瓷器最受藏家的青睐。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榄瓶”被拍至4150万港元,创当时清代瓷器的市场最高价;尤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大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法郎彩杏村春燕图碗”在2006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123亿港元卖出,创粉彩瓷器的市场最高价。更甚者:在2011佳士得春拍上最为瞩目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该瓷瓶估价高达2亿,成为目前估价最贵瓷器。

谈到粉彩瓷器的收藏,当首推雍正、乾隆粉彩瓷器。因雍正、乾隆粉彩瓷器一向以其细腻的胎质,莹润的白釉,典雅的图案,艳丽的色彩而倍受收藏家的青睐,成为中外历次中国艺术品拍卖的聚焦点,价格更是直线上扬,居高不下。

收藏者50元买来珍稀宝贝 初步鉴定乃宋代汝官瓷


昨日,一名收藏爱好者来到省收藏品咨询鉴定中心,委托鉴定一个小瓷盘(如图)。令鉴定人员惊奇的是,小瓷盘极有可能产自宋代汝官窑,属存量极少的稀世珍宝。

昨日上午,记者在省收藏品咨询鉴定中心看到,该瓷盘小巧玲珑,口径约138毫米,底径约95毫米,高约30毫米;釉表有细裂纹,敲击声如朽木;盘正面剔底填金,篆体阳刻:“宋时秘色四称名不及柴窑一片瑛下由视永宣兹乾隆甲辰”,共计24字。

省收藏家协会鉴定中心专家朱本芳表示,该瓷器造型规整;放大镜下观察表层釉,可见明显的玛瑙结晶;盘底烧制时的支钉,仅有芝麻粒大小,就是现代工艺也很难达到,这些都是宋代汝官瓷的典型特征。

对于该瓷盘正面的精美填金篆刻,朱本芳认为,应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的大师所为,小瓷盘极有可能是清朝宫庭的御用品;该瓷盘唯一不足的是,釉面光泽效果欠佳,还须经专业机构技检才能进一步鉴定。

据了解,汝官瓷始作为宋代宫廷用品,仅在公元1086年到公元1106年短短20年间昙花一现,便消隐于战乱尘烟。因为是御用品,不得流传民间,帝王公卿也不敢用它陪葬,更使之成为稀世珍宝。当今世界上藏有宋代汝瓷的博物馆不足10家,藏品不到70件,偶尔出现在拍卖会上,也是以天价成交,遂有“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

不过,收藏该小瓷盘的杨先生说,这个“宝贝”他仅花五十元,从地摊上收得。杨先生是一名瓷器收藏爱好者,曾发现过汉阳古陶瓷码头和安徽祁门大型古青花瓷窑址。

青瓷等艺术品追求新时尚,收藏者逐渐为之痴迷


据瓷库了解,青花瓷、粉彩的价格都涨了,青瓷等艺术品收藏也蓄势待发,近几年已经加快了上涨步伐。在2007-2008年间,省级艺术大师作品价格约为3000~5000元,现在可以达到数万元。而且,青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价格已经可达10万元左右。

瓷库小编不禁要问,现代青瓷到底凭什么如此底气十足?与现代青瓷相对照的是古代青瓷,尤其是明清以前的青瓷。根据国家文物部门的规定,高古青瓷难以在市面流通,直接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瓷器以明清为主,而明清时候瓷器多为青花、粉彩,因此近年明清的中高端青花粉彩整体在拍卖市场中拍出了令人艳羡的价格,普通的器物也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境外市场流通的高古龙泉青瓷多为残件、完好者价格昂贵而且少见,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每年境外拍卖市场流通的高古青瓷难超10件。而青花、粉彩等工艺品每年动辄有过万件出现在大型拍卖会上,容易受到市场瞩目,因为有量的支持也容易成为资金炒作的对象。古青瓷多为祭器和礼器,少有日用品,以线条取胜而不是图案花纹,所以更难受到普通收藏者的喜好,只有发烧友为之痴迷;而明清的青花、粉彩等器型相对更实用。这些特征也阻碍了古青瓷成为普通收藏者的心头好。而且,现代青瓷为此也进行了改良,烧制的器型多为日用品。如果说青花和粉彩是视觉器物,青瓷有玉的质感,应该走赏玩路线。

据了解,目前青瓷的市场在杭州相对成熟,北京市场多喜近代青瓷,而广东也有部分青瓷发烧友,但少显山露水,市场流通量也不多。因此瓷库记者建议收藏者们收藏时不要只盯大师作品,要以釉水发色、器型线条优美、工艺细致等作为收藏标准,收藏门槛起码为1万-2万元,这些收藏品才值得收藏。

20年捡来陶瓷器十余吨 收藏者欲为马口窑安家


长江商报消息

收藏陶瓷器10余吨,唯一一次出手就卖了4000元,每当展示藏品,武汉民间收藏家余长庭很有满足感。鲜有人知的是,一二十年前四处可见的米缸、油罐等马口窑陶器,目前在藏品市场炙手可热,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湖北民间器皿,目前在我省收藏界还鲜有人涉足,更谈不上系统收藏。

瓷器收藏家捡来十几吨“宝”

走进余长庭家的第一感受,用瓷器“仓库”、“博物馆”等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满屋子宝贝令人应接不暇,不知该从何看起。

他家里几乎处处都摞满了大小纸箱,里面的陶瓷藏品都用报纸精心包裹。大件或不完整的碎片,都散落在卧室、书房甚至阳台、厨房的过道里,以及茶几、电视柜、饭桌上。

整理着稍显凌乱的一屋子藏品,余长庭成就感十足。他的陶瓷残件、瓷片藏品从汉代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不涉及。

48岁的余长庭从事制冷设备的销售,其职业与收藏毫不沾边,涉足瓷器收藏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看着四处可见的精美陶瓷碎片,“当时只是捡着好玩”。随着收集的瓷器越来越多,2003年他才开始了正式有序列地收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哪里旧房子拆迁,余长庭就走到哪里,长年累月,他也练就了一番本领,一车渣土是否有瓷片,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以至现在外出都形成了习惯,“哪里堆着一堆土,我就开始留意观察”,连外出旅游也不例外,“别人看的是风景,我看的是哪里有被人丢弃的碎瓷片”。

余长庭称,这些年来他的陶瓷器类藏品应该有上10吨,这还是十分保守的数字。目前,他家里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放在老家的房子里,有专人看管。

与许多收藏家的以藏养藏相比,余长庭收藏至今只无奈向朋友出手过一次藏品,虽然只是一块长沙窑小碎片,且对方出了4000元,但他至今仍念念不舍,“这些都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艺术品”。

想为我省特产陶器安个家

在众多陶瓷器藏品中,马口窑是余长庭最有感情、也是拥有相当数量的的一部分藏品。因为它是土生土长的湖北民间陶器。

这些陶器在余长庭的家中也得到了特殊的优待,全部住在了他的书房的特制木架上。摸着一个个坛、钵、罐、缸,余长庭如数家珍。这些一二十年前居民家中四处可见的陶器,曾用来装米装油,现在却被一一淘汰。

这些陶器中,有最为普通的光面陶罐、有装饰花纹的釉罐、外表镂空带有内胆的,还有两个为一组的套罐,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连贯的体系。

余长庭介绍,这些陶器曾与每家每户生活息息相关,一直到90年代初期,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才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这些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宝贝”,不少都被人随意丢弃,当垃圾处理。

收藏这些“宝贝”,最初除了朋友们的不理解,甚至妻子也提出过强烈反对,因为十几吨的藏品太占地方,但在余长庭看来,它们件件都意义非凡。余长庭说,收藏马口窑纯属爱好,从未有过变钱的想法。

据了解,目前系统收藏马口窑器的藏家并不多。拥有如此丰富的藏品,余长庭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将这些藏品找一个地方进行展示,好好给它们安个家,让喜欢的人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观点

专家:马口窑应有一席之地

我省马口窑权威专家、湖北美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李正文教授告诉记者,马口窑的古遗址位于我省汉川市马口镇,该窑起源明代隆庆年间传承400余年。后因抵挡不住塑料用品的兴起和精美瓷器,而逐渐衰落。

马口窑烧出的陶器除了少数定件,一般是坛、壶、钵、罐、缸、盆、烘炉等民间日用器皿。李正文介绍,该窑陶器各个时期均有明显特征,如明代强调科举制度,该时期的陶器代表作多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等元素,随后的清朝“十八学士”、“寿”,再到后期的“口号坛”,文革期间的“样板戏”等均一一在陶器上得到体现,“是跟着时代走的窑口,系统连贯性非常强”。

李正文说,马口窑陶器与老百姓的红白喜事均息息相关,是各时期社会特征的真实写照。关于马口窑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近来年才有了一定的进展。令人欣慰的是,马口窑的成型技术也已被纳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民间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用品,如今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成为收藏者们的香饽饽。李正文说,前些年,一个完整的马口窑陶器仅数元钱一件,曾被外地买家整车整车地拖走,而今品相完整的、造型较好的马口窑陶器被卖到三五万,甚至十多万已是常事。

不久前,周南文化沙龙总策划饶学锋邀请熊胜华、李正文、刘谦定等专家学者,对马口窑进行了专题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作为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中最为重要的窑口之一,也是全国民窑中延续时间最长的窑口,庞大的艺术品陶器舞台,马口窑陶器应有一席之地。

余长庭收藏的马口窑器皿有十几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