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民国瓷器鉴别 > 导航 >

民国瓷器常州渐走俏

民国瓷器常州渐走俏

民国瓷器鉴别 怎么鉴别民国瓷器 民国瓷器的鉴别

2021-04-13

民国瓷器鉴别。

画工精美的民国粉彩花鸟双耳瓶

民国时期精致的茶盘

民国时期的青花瓶是否也如周杰伦歌里唱的那样“色白花青”?

近十年来,瓷器一直都是收藏领域的大热门,往往一谈到瓷器,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拍卖会上动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高价,明代和所谓清三代的官窑瓷器也成了人人追捧的“绩优股”。

古瓷“高处不胜寒”的市场价位和真假难辨的身份,让龙城许多初入收藏界的人望而却步。

而随着收藏者队伍的日益扩大和收藏理念的多元化,过去不为人所青睐的民国瓷器,却渐渐开始在常州市场上“吃香”起来。

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民国瓷器价值正慢慢凸显

常州收藏协会陶瓷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丁留荣收藏、研究民国瓷器将近22年,也算是瓷器收藏界的老行家。上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人的目光还都聚焦在当时价格不菲的明、清官窑瓷器,他却对民国瓷器“情有独钟”。

在很多人眼里,民国时期生产的瓷器无论从工艺,还是质量上都大不如从前,所以它的价值在很长时间里都被藏家所忽略。丁留荣说,当明清古瓷在市场炒作中渐渐失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时,而民国瓷器正静静躺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被再次发掘。

据丁留荣介绍,目前,主流的民国瓷器,主要有袁世凯时期的“洪宪瓷”、民国仿古瓷和粉彩、贴花瓷器。在他眼里,民国时期那些仿明清时期的官窑器,虽说总体技艺水平不是很高,但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传统官窑瓷器细腻精美的风格。

此外,粉彩、贴花瓷器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瓷器上无论是题名、书法、还是绘画等功底都比较扎实,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经超过了清代官窑瓷器的风格,因此近年来也成为收藏界关注的焦点。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当代陶瓷走俏


虽然2011年的拍卖市场可以用高开低走来形容,但是在当代陶瓷的市场上,高价却纷纷在秋拍中出现,其中在中国嘉德的秋拍中,白明的红苇颂青花釉里红箭筒,估价80万至9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26.5万元,创出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中,周国桢的青花釉里红“雏鸡”天球瓶,估价25万至35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15万元,创出其拍卖的最高价。一个个高价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当代陶瓷市场巨大的升值潜力。

机构介入推升价值

综观当代陶瓷的收藏市场,除了个人之外,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其中“璟翎资本”就是一家在这几年大力推动当代陶瓷市场发展的机构,其“掌门人”徐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对当代艺术陶瓷的再认识,其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以景德镇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1000元以内,上世纪90年代末在1万至3万元,而在2009年更是攀升到10万至30万元。演绎了“十年涨十倍”的传奇。中国嘉德2008年春开设陶瓷专场拍卖,从最初的1000万的成交额,到2011年秋拍达到了6000多万的成交额,创了新高。

对于如何开始关注当代陶瓷这个领域的问题,徐娴表示,去年年初,发现当代艺术的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高点,从投资角度来选择,当然是会更关注有潜力的价格洼地来投资,从那时起就开始关注当代陶瓷。包括有周国桢近年来创作的动物雕塑扛鼎力作系列;白磊的茶器作品系列、摆件作品系列以及瓷板作品系列;白明的荷花作品系列,釉下彩器皿作品系列以及纸上水墨作品系列等。都已经成为了“璟翎资本”的关注对象。

全面理解当代陶瓷

陶瓷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这无疑显示出了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对于当代陶瓷,许多人往往还是抱着不解的眼光。事实上,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这些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周国桢等在现代陶艺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白明、白磊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熏陶,因此,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由于这一些学院艺术家的出现,中国才有了自己真正自觉意义上的当代陶瓷。

在徐娴看来,当代陶瓷在构图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主题;在装饰工艺上,传统名釉得到传承,颜色釉、釉上彩和釉下彩都呈现出新面貌。古彩、粉彩、新彩、墨彩、喷刷花、堆雕金、浮雕、半刀泥、刻划花等新工艺、新形式、新创造层出不穷,亮点不断。当代艺术陶瓷由于集观赏性、艺术性、文化性、收藏性、投资性、实用性于一体,其艺术语言的当代性和新颖性,以及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都预示着现当代艺术陶瓷具有良好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为《白明作品集》写的序言中,有些观点也是值得关注的,其提到:“……运用书法般的线条和写意绘画的笔法进行描绘,使形象呈现出类似抽象的形式美感,形成古典气息与现代感受的结合……构思与文化情怀更多地结合起来,使陶瓷的造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实用而尽量美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陶瓷作品发展。在这种观念下,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陶艺家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而当代陶瓷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骋。他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也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置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他艺术门类,从而丰富视觉艺术的门厅。陶艺家创作过程是不断地向陶瓷造型的难度发起冲击的过程,他们的艺术彰显了中国当代陶瓷追随时代发展的路向。

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记得2008年的时候,还有文章指出,当代陶瓷是适合工薪阶层投资的艺术品种,而从今天的市场行情来看,它俨然进入了主流品种的行列。对此,徐娴表示,在决定购买当代陶瓷之前,一定要搞清自己究竟是投资还是收藏。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关注当代陶瓷一定要关注其艺术性,强调艺术含量,注重作者本人的思想原创,特别是要与自己审美偏好相符合,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所买的,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市场价格高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在品种选择上就不能以个人爱好取向来选择标的物,更多会以流通性、受众面、增值性、稀缺性来考量。对于初入这行的投资人而非纯收藏家来说,徐娴建议选择以精品为主,好的,精的,稀缺的,在价值相对低时可以买入,任何投资要获得好的收益,道理都是相通的。

其实从中国当代陶瓷的市场发展来看,也是在重复海外的一些老路。像美国当代陶瓷市场来看,彼得·沃克思(PeterVoulkos)无疑是领军人物,其将陶瓷的工艺语言,转化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也被我国陶瓷艺术界奉为经典,而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价格仅为300至1000美元,而现在是85000美元以上的高价。除了拍卖行之外,美国主营当代陶瓷的画廊有不少,较著名的画廊有纽约的加瑟·克拉克画廊、旧金山的多瑞希·韦斯画廊、北加州戴维斯的画廊、拿梭拉斯画廊、南加州弗兰克·劳易德画廊等。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陶艺家也开始与画廊签约,像璟通艺坊也在包括上海艺术博览会等众多展会上,推出其签约的4位艺术家——周国桢、解强、白磊、白明。这样通过一、二级市场的结合,让当代陶瓷市场不断走向成熟。

民国瓷器的鉴定


民国时期(19Il-l949)瓷器生产,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了。总的看来,1840年(道光二十年)雅片战争以后,由于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陶瓷工艺也同其它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同国势之日衰,而逐渐走向下坡。所以在瓷业生产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反而日益萧条。在民国初期,袁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古代传统瓷器爱好者,但因为时间短,烧制数量不多。这个时期,由于选料精细,资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兰料或红料款。

民国时期,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出现了大量仿古怪器。当时仿古瓷器,风行全国。这个时期仿古瓷器的特点,是数量多,范围广,不仅有仿制历代名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见的仿制古瓷器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资,仿隋唐五代白资;仿宋元时期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窑瓷器。仿明、清瓷器及民国后期仿前期瓷器。

民国时期瓷器造型有: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陈设品有:瓷像(人像、佛像、飞禽走兽、三星人(福、禄、寿)、大肚人、和合二仙等。生活用品有:盘、碗、杯、碟、胆瓶、缸、小瓶、皂盒、烟壶、扣盒、节盒、水仙盘、水洗、帽筒、花盆、笔筒、水孟、笔架、茶壶、鱼缸、粥罐、药瓶、花瓶、将军罐等。

民国时期,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如与历代瓷器相比较,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上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青花瓷器颜色晕暗发兰,俗称洋兰。洋兰是光绪末期出现并延续到民国,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兰。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玻璃质釉的特征。如民窑生产的日用陶瓷,帽筒、壶、碗、杯、罐等。装饰图案也由过去的山水、人物、花卉图案,演变为一面是绘画,一面是诗词文字装饰。多数为江西景德镇、天津、唐山等瓷厂烧制。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全彩(双面彩绘的)较好。

民国时期,瓷器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缠枝花卉、壮丹、喜字、寿字、福字、云龙、云凤、松鹤、松鹿、五伦图、柳树黄鹰、喜鹊登梅、石头记、婴戏图、梅、兰、竹、菊、八宝、八仙、蝴蝶、二十四孝、吉祥如意、凤凰壮丹、耕织图、渔樵耕读、三国故事、竹林七贤等。

这时期出现了贴花瓷器,有的瓷器全部是贴花的,有的是贴花与水彩相间的瓷器,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贴花,有一部分绘画水彩,两者融为一体的。

仿古瓷器的鉴别:

仿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

①仿青资,冷看起来很象真品,但细看其施釉和胎质结合不够紧密。②仿品不采用支烧法。③仿品器物,拿起来手感轻,不如真品手头重。④胎质密度差,不够坚硬。

仿隋唐五代白瓷

①隋瓷特点是胎土细腻、洁白,胎土坚硬,釉润白色、带一点乳白色。仿品胎骨过于洁白。②仿品釉光较亮。③仿品多数仿邢窑和赵窑瓷器。

仿宋元时期名窑瓷器

①仿品粗糙,颜色不正,釉泡较多,轴质粗,如仿钧窑的彩斑不像,施釉较薄。②汝窑釉料多凝于器物上部,其形状类似蜡泪痕的堆脂。仿品胎质较细,不够坚硬。③哥资釉面有网状开片,俗称“金丝铁线”。仿品虽能仿制开片,但仿制不出“金丝铁线”的效果。

仿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

①仿永乐时期的甜白和青花。②仿宣德时期的青花和祭红。③仿成化时期的黄釉器。明代瓷器特征是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庄重,胎体也较民国时期厚重。永乐、宣德隆器的里子很规矩,俗称“净里”仿品则无此种效果。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口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到嘉靖、隆庆、万历及明未各朝,胎体接痕显露,民窑器物尤甚。仿品器物一般无接痕。明代瓷器底足露胎处,多有火石红斑。到清代已逐渐消失,到民国时期瓷器底足大多数挂釉,砂底的很少,仿火石红斑不像真品那样明显。细致观察即可看出破绽。

明代瓷器釉质肥厚、滋润,大件器物底部多为不挂釉砂底。仿品多为挂釉底。仿青花瓷器,因为用料不同,出现不了凝重、古雅、绚丽鲜艳的效果。圆器中的口沿,有锋利感,而仿品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明代绘画题材,写意的多,画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头部较大,不合比例,头部约占正体二分之一。画龙比较窄瘦,龙咀较长,一般都称为猪咂龙。仿品往往不注意上述特点。

仿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

由于时代不同,用的青花料也不同,因此,民国时期的仿制品,表现青花层次不像,显得死板、呆滞,没有青翠、艳丽之感。

康熙青花资器,绘画层次较多。仿品层次少。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瓷器,口沿有“灯草口”仿品在釉色上不如真品柔和协调。康熙五彩中里彩上面有一层亮釉。仿品黑彩不黑有些发乌不亮。图案装饰也不如康熙制品。

仿雍正粉彩、珐琅彩瓷器雍正时期,瓷器造型,隽秀尔雅,小巧玲珑,器型比例适度协调,有“曲线美”的特点。仿品则达不到上述效果。

雍正粉彩柔和而不艳,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雍正以后各朝代都有仿制,但民国时期的仿品,施铅粉较多,彩料浓厚,就象涂上一层油漆一样,表现非常死板,分不出层次,立体感不强。雍正时法琅彩(俗称古月轩),胎质细腻、洁白,彩色艳丽华美,层次清晰,类似西方油画的立体效果,表现极为生动形象。清末民初,竟相仿制,有的仿品,甚至比真品还要精细。署“古月轩”款的器物和鼻烟壶等,多系仿口雍正时开始出现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交织在一起,多数是兰多于红。仿品则红与黑交织在一起。

仿乾隆青花、古铜彩瓷器

乾隆时期,瓷器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不及雍正时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以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尚能恪守乾隆旧制外,余者各朝皆为依次递减,到民国时期就是每况愈下了。

乾隆时青花瓷器,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兰居多,色调沉着,纹饰清晰。仿品由于用料不同,青花的颜色不够纯正。古铜彩是用粉彩及全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来模仿古代青铜上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创新的,也是它成就之一。

以后也有所仿制,民国时期所仿制的古铜彩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色泽等方面,都有相像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

乾隆时,制器工艺水平极高,一般仿品都达不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乾隆时瓷器装饰图案,时代感较强,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风严谨、细腻。仿品一般都表现不出它的风格。

民国时期,对乾隆以后各朝瓷器也有仿制,但数量不算太多,当时以仿制清前三代瓷器为主。

综上所述,各个朝代生产的瓷器,从其造型、颜色、花纹装饰及工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凡是一朝所烧制的瓷器的样式皆如一人所创,颜色皆同一窑所烧,款识皆如一人所书正图案装饰皆如同一风格。如拿出两个朝代的实物样品进行比较,即可看出各朝的风格和特点。

如何鉴别民国瓷器


民国瓷器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的总称。在这38年内,江西景德镇仍然是中国的制瓷中心。民国建立后,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停办,为了生计,一些制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在百业萧条、唯有古玩行业兴旺的背景下,为中国的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虽不足40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其中比较精致的有洪宪瓷、新粉彩瓷、仿古瓷以及一些书堂款的瓷器。

民国初年景德镇所制瓷器中不乏精品,而洪宪瓷更是光彩夺目,堪称这一时期的官窑瓷。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活动的需要,命郭葆昌为陶务署监督,赴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郭葆昌到景德镇时袁世 凯尚未称帝,最初即按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居仁堂的称谓先烧“居仁堂制”款瓷器。居仁堂即清代慈禧太后修建的海晏堂。“居仁堂制”款瓷器是郭葆昌邀集了清朝御窑厂的各路高手,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粉彩、珐琅彩为蓝本,制作的一批高质瓷器。同时郭葆昌在景德镇利用职权也为自己烧制了一些同类器,这些瓷器和“居仁堂制”款作品统称为“洪宪瓷”,其胎质白润,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玲珑轻巧。

目前所能见到的传世洪宪瓷中有书“洪宪年制”和“洪宪御制”款的器物,它们都是民国时期古董市场泛滥,为迎合收藏者猎奇的心理,一些瓷商、高匠烧造出来的,主要是粉彩、珐琅彩碗、盘、瓶一类作品,有的很精美,有的水平很差。因为据郭葆昌本人透露,未曾烧过带“洪宪”款的瓷器。当时袁世凯称帝总共只有83天,全国反袁之势日盛,郭葆昌在遥远的景德镇根本来不及烧制署款为“洪宪”的瓷器,帝制政权就已被声势浩大的革命洪流冲垮了。

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其画师都出身艺匠,以工见长,作品浓艳俏丽,更符合市民的欣赏习惯。新粉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技法,实现了“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的全盛时期是在1912年至1940年间,其代表为第一代新粉彩画师潘匋宇和汪晓棠。潘匋宇民国初年曾任江西省立甲种窑业学校图画教员。汪晓棠曾为袁世凯画过洪宪瓷,与潘匋宇同为民国初年的新粉彩大师。第二代新粉彩画师是“珠山八友”。

龙泉青瓷|官窑珍珠扁瓶

珠山系景德镇市中心的一个小丘,是前清御窑厂所在地。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王琦倡导下8位画师成立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前后共10位画师参加,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第三代新粉彩画师活跃于30年代以后,有的到五六十年代仍在创作,大多师承珠山八友,有方云峰、刘希任、万云岩、汪小亭、张沛轩、王锡良等人。这几代画师以瓷当纸,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笔法、墨韵、色彩极为精妙,加上题款、印章,构成了完整的绘画作品,恰好当时流行绘瓷名家个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各种仿古瓷是这一时期的又一看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景德镇的仿古瓷红极一时,所仿古瓷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从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隋、唐、五代的白瓷,到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以及元、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瓷等等,其中清雍正、乾隆两朝的彩绘瓷器是最为热门的仿制对象。因为没有了官方限制,民国仿古瓷中随意书写明清两代纪年款的瓷器大量出现,而且有的款识仿写得惟妙惟肖,不仔细分辨,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把这些民国仿品看作清代官窑瓷,这在无意中抬高了民国瓷的档次。此外,署“静远堂制”款的瓷器,为徐世昌所定制,专门摹仿清代雍正瓷器釉面精细的特点,其风格大体与“居仁堂”款器物相同。署“延庆楼”款的,为曹锟定烧的瓷器,以北京中南海延庆楼为名,品种较少。

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一路走高,民国瓷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也表现出强势,日益受到国内藏家重视,甚至超过了晚清官窑精品瓷。民国瓷器精品之所以被逐渐看好,是因为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它都不亚于晚清官窑瓷器,加之民国距今也不过百年,有不少仿品也完全可以和清三代官窑媲美,这些都为民国瓷的收藏和升值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民国瓷器收藏将成瓷器收藏新亮点 民国瓷器市场行情看涨


最近民国瓷器非常流行,是因为民国前的老东西都被收藏了。而民国瓷器离目前的年代很近,所以也能够常常看到一些好的,或者到代的。其实啊,民国的瓷器也有他自己的时代特点,细细品来,味道到是很不错的。

民国瓷器长期以来不受收藏界重视,直到多年前珠山八友的作品开始被人们看好;就是在最近,很多人没有把民国瓷器称“老”,目前收藏品市场可以见到的民国品种与数量不少;但是随着清朝及其以前的瓷器在市场的枯竭,人们正把收藏的目光转向民国瓷器;我们可以预见,民国瓷器将成为瓷器收藏的一个重点,价值也会不断提升。

民国瓷器从时期上划分应该有四个阶段

民国前期(北洋时期1912年——1927年):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事获得成功。1912年1月,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清帝退位为条件,孙文辞去总统位置,由袁世凯接任。2月12日,隆裕皇后发表退位宣言,清朝正式走出历史。袁世凯任大总统后妄图恢复帝制。此後,孙文发起护法运动与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1916年,袁世凯在称帝83天之后死去,中华民国进入北洋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时期,地方政府则由各个军阀派系占据。

这个时期,民窑产品占领市场,瓷器的风格与品质仍然具有清朝(主要是晚清)特征;虽然青花瓷中有些佳品,粉彩却由于市场的需要非常流行,花鸟纹相当多见;仿前期瓷器各类品开始普遍。景德镇是瓷器的主要生产地区,湖南瓷器、福建瓷器,广东瓷器也有一定市场。

民国早期(1927年——1938年)

粉彩,特别是浅绛彩为这个时期的主要流行类型;青花由于主要的青料为绿的‘洋蓝’不被特别看好;装饰的文饰多为表现福、禄、寿的世俗喜庆画面,仕女图特别普遍;目前主要见到的产品为,双耳瓶、帽筒、笔筒、碗、(有托盖)茶杯、提梁壶、冬瓜罐,小盖罐等生活用品。

抗战时期(1938年——1945年)

这个时期由于政治严酷,社会动荡,生活贫困,产品基本的只是为了窑工家人的糊口与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须用具,没有任何质量与艺术的价值。

国内战争时期(1945——1949)

产品主要目的的提供社会生活必需品,产品质量逐步恢复,从艺术收藏的角度说,价值不大。

所以,民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在是晚清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这段时期。当时主要流行粉彩与浅绛彩的也是我们现在最喜欢的收藏品;虽然民国时期的瓷器五花八门,但是,真正有收藏价值的青花瓷器与其他类型的瓷器并不多。

民国瓷器由于社会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性与质量比清 朝与明朝或者宋朝的良品有差距,更因为收藏爱老不爱新,还因为年代的相近而存世数量比较多,造成前几年没有被重视是很自然的;但是,由于民国瓷器有它自己的特点,再也随着其他时期的瓷器的枯竭而被逐步被关心是件必然的事情,很多高手早就预见到这一点。我在这里提请大家重视真是有点马后炮的味道了。

由于前一篇仅仅对民国瓷器做了简单介绍,感觉内容虚了些,所以今天马上就加了这篇小文。再,以这作为上下文章的衔接是因为 “官窑内造”款物品刚好处于清末民国初且有代表性的类型。

“官窑内造”款是民国时期特别是清末民国初的一种款识,属于底款。目前有该款的产品纹饰有一定数量,多出现在粉彩类。图案比较少,多为绿叶粉红牡丹矾红鸟带诗文。

“官窑内造”最早出现在清末,应该是官窑厂为了与上交的官品区分所写的特殊款。出现该款的原因可能如下:官窑厂为了下拨资金不足而向市场出售产品来贴补空缺;捞取外快;官窑在价格与名声上好于民窑。这个时期的款中的两字“官窑”或者一个字“官”缺笔画,大概是为了害怕上面的检查或者被别人捉住把柄而故意所为。我注意到这个时候的产品的质量相当好,或者说比不是这个款的同类产品的要好。质量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器型规正,画面清细,胎白致密,釉面白而平整。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就是釉面白,诗文比较潦草。笔者还注意到部分有盖的物品盖外面中有“八大山人”四字。

上面的产品在市场上可能很受欢迎,所以官窑厂开始大量生产。由于写款毕竟费人费时,所以“官窑内造” 款的开始有了变化,用一带矾红的四方印章款,印纹仍然模糊。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还大量出现了红牡丹黄拂手黑喜鹊的文饰,红色黄色鲜艳,色浓厚。

后来由于这种行为公开化,也许官窑场的体制开始瓦解,在官窑场内或者原来从事官品制造的工匠开始直接把“官窑内造”按当时官款的规矩用正楷明白的写了出来。诗文字体清楚;有些釉面色微青,厚,有油腻感(这其中的有些是质量比较高的真品,有些可能就是新品了)。

大概写此款的需要和动力消失,在后期其他类型的器物上就少见了。

民国瓷器——(3)

江西瓷业公司是民国期由江西省府与其他五省联合私人合资开办,报清政府成立的一家瓷业公司。

一,基本历史沿革:

江西巡抚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提议筹建;

清宣统二年(1910)在景德镇御窑厂内正式成立的官商合办瓷器经营公司。私人出资方有张季直、袁秋舫和瑞君华等,官fang资本由冀、鄂、皖、苏、赣五个省拨款,总厂在景德镇,分厂在鄱阳。 (另一说法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投入生产);

1911年,江西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业务蒸蒸日上,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不断提高,这段时期所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良,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后因战乱,景德镇、九江、汉口、上海等处分设发行所各发行所亏损,加上五省协款中断,鄱阳分厂逐步倒闭。残余资本,集中于本厂经营。

1938年由于战争生产水平低下;

1949年由政府收归国有。

二,质量

工艺瓷器,常常聘请名家绘画,质量高,有民国官窑之说法,款为规正手写款;

普通用品瓷,质量一般,为印款。(有少部分素体被其他民间画工购买,所以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文饰)

三,款

1,手写款

六字三竖行右到左,期早有双圈,有正楷与草体两种,‘业’字为繁体。款为“江西瓷业公司”。

青花款 发色为藏蓝或者浅蓝,红为矾红。

2,印章款

六字三竖行右到左,正楷,‘业’字为繁体。款为 “江西瓷业公司”;

八字横一行左到右,“江西瓷业公司监制”;

青花款 发色为蓝带紫色,红比较浅。

四,金纹

口沿大多有本金圈纹;后期金色发灰。

五,图纹

六,鉴定

除上面提到的各点需要注意外,外表过新,套件过全,纹饰过俗的都需要特别警惕。

民国瓷器——(4)居仁堂制

民国瓷器中高品瓷器主要出现在1911年到1938年间,(如果不算珠山八友的瓷器)它们与三种官窑(办)的为最好——原清官窑环境的“官窑内造”款瓷器,江西等五省办的“江西瓷业公司”款瓷器,和民国袁世凯授意办的“居仁堂制”款瓷器。

本文就“居仁堂制”款进行讨论。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10月14日任命袁为湖广总督,统领北洋军镇压革命。10月27日,又任命袁为钦差大臣,率水陆各军南下阻止革命党人的北伐。11月1日,清廷授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取得了清廷统治下的全部权力。孙中山以清帝退位,袁赞成共和为条件辞职,荐袁接任临时接任临时大总统。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应孙中山的咨请,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1913年初,袁密令总理赵秉钧派刺客将宋教仁(著名政治家,民主活动家,思想家,32岁,才华横溢,参议院议长,新的领袖级人物)暗杀于上海火车站。7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镇压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10月6日,袁在北京派出军警包围国会,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民国正式大总统。11月4日,下令解散国民党。民国3年(1914年)1月,又下令解散国会。5月,废除具有宪法性质的民国《临时约法》。民国4年(1915年)5月9日,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中旬,袁颁布帝位申令,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预定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后,于3月22日宣布取消民国政体。1916年6月6日早上窃国大盗袁世凯死亡。死后葬于彰德(安阳)。

居仁堂原名海宴楼(堂),是慈禧太后所建。后袁世凯称帝后将该殿作为寓所,并改名为居仁堂。“居仁堂制”款瓷,是正宗的“洪宪”瓷,是督陶宫郭葆昌邀集清朝御窑厂的高手,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瓷器为蓝本,精心 仿制,制作了一批共约(百件?)的高质量瓷器(为了应付大型活动与基本的生活需要,应该还有比较多有相当质量的日常生活用品瓷器),这就是所谓的“洪宪瓷”。

“洪宪瓷”民国后期至建国初期直到现在多有仿制,真品款被公认为“居仁堂制”款(为什么落堂款而没有按以前写款习惯落朝款还需要讨论)。伪品落款为“洪宪御制”、“洪宪年制”或“居仁堂制”。各种居仁堂制款的物品目前存在的有一定数量。

由于“居仁堂制”款真品的制造数量本来就相当少,又袁世凯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加上公众对袁世凯的无耻行为的鄙视,以及袁世凯垮台后时局的一直动荡,所以,能够保存下来的真品的数量确是少之又少。

基本特征:,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清官窑瓷器品质,主要画面应该是富贵喜庆,柴窑烧制,款为当时流行的四方手书红圈款。

目前存在的疑问: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故宫都没有收藏到“居仁堂制”款的真品;景德镇瓷器博物馆的收藏的一件“居仁堂制”款盘子,在画风上与清朝品有明显差异,最要命的是画中的荷叶是枯枝败叶,明显不复合喜庆场合的需要;目前一些被(专家或者拍卖公司)认为真品的物件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所以,到目前连款的准确式样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我注意到,种类数量最多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红的红底粉彩器物(见图2,该物品主人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从网选取该图作为说明),而且质地还不错。红与洪偕音,当时被选为主要色调是合理的。后来,参加实际制造的工匠与看见过了解的人后来才大量模仿,或者是袁世凯政权本来是准备作为主流的色调的毛胚在袁世凯垮台后被它人继续生产出来。

近期,“中山舰”上打捞出一件“居仁堂制”款的瓷花瓶,除画面不很喜庆外,质地相当好,由于中山舰是1939年沉已经离1916年有23年,且舰官级别不高,所以,到底该瓶是不是“居仁堂制”款的真品或者后仿品还很难说。

鉴别:很多物品是很容易被认为不真的,比如,风格不对,质量太次,款歪斜。对那些被某些人认可的真品也可以发现问题:因为真品数量极少,品质高,时期特殊,所以真品的价格应该相当可观,但是,就是那些拍卖品,只拍出几千元的低价,就说明拍卖公司与买家对物品的真假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气。

我看,对“居仁堂制”款的瓷器收藏界达成一致共认,被大家公认的真品标本出现还需要时间。

民国瓷器——(5)民国模仿款

四篇关于民国初中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瓷器就可以作为我关于民国瓷器中这一类的小结。关于其他的内容,以后有时间再分析研究。在讲个小故事我在一个夫妻小摊上看见两件民国间的瓷器,还算比较精美,画工,釉面,色料都很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可惜的是两个的款都是仿款,由于主人叫价还比较贵,所以买不买使我很犹豫。所以我今天想谈谈我对仿款的一点思考,希望这内容仍然有点价值。

见的第一只是满工粉彩花鸟纹微小方笔筒,大约4厘米见方,8厘米高,属于把玩器物,相当精巧,比较难得。总的说,除釉面玉质感略差,料色微浅,与乾隆官窑稍许有差别外,整个色调风格都属于清末民国初的一种,可惜款就是我上篇介绍的“居仁堂制”款,宋体,非常工整。主人落这个款目的,是想乱真呢还是表明自己的工艺达到该款的水平呢,还是“居仁堂制”款原来已经计划的一种物品,由于袁世凯倒台太快而没有生产,而作者了解这计划而继续完成的呢?

另一件是留白粉彩折枝红梅小笔筒,釉面较粗,黄中带灰,与风格与料色为典型的1945年——1955年的产品,我看也算有代表性的器物。可惜文字款明明白白写的民国六年(1916年)。如果为其它合理的款我就一定买下了。真是可惜。

民国瓷器鉴定——堂名款


堂名款系指瓷器上书写或刻划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作为私家用瓷或收藏标志的款识,内容包括堂名、斋名、轩名、室名、书房名、楼名,阁名等。堂名款最早出现于宋代,明代后期形成风尚,清代则更为流行,民国时期继续出现,但已不及清代丰富。民国堂名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一些达官贵人用瓷多有堂名,如袁世凯的“居仁堂制”、徐世昌的“静远堂制”、曹锟的“延庆楼制”等。这些瓷器均为当时名家所造,史载,1923年军阀曹锟曾出重金聘潘旬宇彩绘文具,但是否所有署“廷庆楼制”款识的皆为曹锟用瓷,或皆为潘氏所绘尚需考证。这部分堂名款均以印章形式出现在作品的底部。其次是文人雅士多有堂名,尤其是彩瓷名家, 如潘甸宇之“古欢”、王琦之“甸甸斋”、程意亭之“佩古斋”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类款识应称为艺人画室款识为妥。这部分款识见有印章形式,书写在器物的外底,亦有与书法款识相结合书在器物的外壁,而以后者居多。更为常见的是以书法形式的综合性堂名款识,如张志汤的“星江张志汤写于珠山亦陶斋西窗”。既有籍贯、姓名,也有斋名。由于这类款识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绍,故不再赘述。民国时期瓷器上署以堂名的器物较为多见,情况亦较为复杂,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以款识中是否有“斋”、“轩”等字样便定性为堂名款。因民国时期瓷器生产厂商号之名亦多见“轩”、“堂”、“斋”等字样。貌似堂名,实则为商号,与主人的关系不大。如活跃于1920-1937年的彩瓷名家梁兑石,民国初年毕业于饶州窑业学堂,回南昌后开丽泽轩瓷店,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瓷器,由于忙于经营,无暇自己彩绘。当时的南昌名家刘希任作品多被丽泽轩购买,而邹文侯、万云岩均曾受聘于丽泽轩瓷店彩绘。

民国时期的堂名款见有大德堂、古松斋,古月轩、乐陶斋、乐古堂、乐善堂、如意馆、竹清山房、竹萧山房、怀仁堂、廷庆楼、居仁堂、昭德堂、退思堂、惟一斋、慎德堂、静远堂、碧云山房、澄怀园、觯斋、藏经山房等。除居仁堂为袁世凯所用堂号、静远堂为徐世昌所用堂号、延庆楼为曹锟所用堂号、觯斋为郭葆昌所用堂号外多不可考。常见的艺人斋堂画室之名有甸甸斋(王琦)、希平草庐(王大凡)、愿闻吾过之斋(王步)、古石斋(田鹤仙)、平山草堂(汪野亭)、彤云山房(汪晓棠)、晴窗读书楼(邓碧珊)、饮冰斋、觉庵(刘雨岑)、再思轩、永华堂(刘希任)、石庐(梁兑石)、栖碧山馆(徐仲南)等。为使读者查阅方便,将目前所见私人堂名及艺人斋室名款识,按笔画加以介绍,由于艺人的书法款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绍,故此仅为印章款。

民国瓷器鉴定点滴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紧锣密鼓声中,郭世五想效仿明、清历代皇帝的做法,在江西景德镇烧制名贵瓷器,供宫廷陈设使用。郭世五将这一想法禀报给袁世凯,袁世凯大为赞许,当即委任郭世五为陶务署监督,赴江西烧造“洪宪”帝号御用瓷器,郭世五成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最后一任督陶官。

“洪宪瓷”是一种通称,郭世五烧制的高级名贵瓷器并没有用“洪宪”款识,因为袁世凯是在1915年12月12日正式宣布实行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到了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消帝制,洪宪年号随之取消。

“居仁堂”为当时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正宗的“洪宪”瓷是闻名于世的“居仁堂制”款瓷,郭世五还用自己的别号“触斋”为款识,烧制了一部分瓷器,这两种款识的瓷器都堪称名贵。“洪宪”瓷多取兴旺祥瑞的雍、乾盛行瓷器为标本,精心效仿。

郭世五督理景德镇制瓷时,开始先烧“居仁堂制”款瓷,未等“洪宪年制”款御瓷烧制,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便倒台。

所以,现在见到的“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的器物,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年代民窑烧制的,虽制作精细,但确属赝品。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人将“洪宪”款识的瓷器,视为珍品。“居仁堂”、“觯斋”款识的名贵瓷器甚少,有人见了不识货,不重视,乃至轻易出手。鉴别真、伪品时,应特别注意到凡署“居仁堂制”款的器物,其胎釉、器型、绘画等均有工细的特点,并且是小件器物多于大件,而仿品往往是“款”十分相象,其余的都很粗糙。

民国瓷器在造型上沿袭前朝,多为生活用品如盘、碗、把杯、鼻烟瓶、帽筒、掸瓶、冬瓜罐等,品种单调,器型丧失了过去浑厚朴素的风格,显得笨拙。制作工艺也相当粗糙,如笔筒口沿处修胎不圆润,摸上去有尖硬感,瓶类器型线条轮廓没有同治、光绪时分明,瓶双耳由前朝双狮耳简化成为回形耳、花耳,耳的装饰性愈来越差。

民国时期青花料很大一部分采用氧化钴含量较高的洋蓝青花料,料质不精细,发色灰暗,层次单一,立体感差。一般而言,如发现蓝色花纹面上,留有爆釉点自釉里向外爆破的痕迹,其制作年代在近百年内。民国时的五彩瓷,其色彩艳丽,大红大绿的品种多见,很容易与前期的品种区分。

民国瓷器上的纹饰画工草率,如天女散花、喜字、龙凤、花鸟等。喜字写得粗大,不规整,龙纹画得软弱无力,龙鳞多呈网格状,五爪龙多了起来。龙是獠牙。光绪时(香炉、碗等)器的足部边饰海水纹还有一点动感,到了民国则是风平浪静。火焰纹、云纹光绪时比较细,有一定的飘浮感,而到了民国似乎凝固,呈条块状。

在瓷器上出现“公司”款,大约时期在清末至民国初。如采用官商合股开办的“江西瓷业公司”(1910年筹办)所烧制出的成品,胎釉精白,彩质纯净,彩色鲜明,绘画工巧,底部落“公司”款。这些器物同雍、乾之珐琅彩器相比,毫不逊色,陶瓷界称之为“中国瓷业史中仅有的一朵复兴之花”。湖南瓷业公司,日用器物也以青花为主,胎质极簿,底多写楷书款“醴陵瓷业公司”6个字。

清末民初,由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商大贾,自命风雅,大量收藏中国古瓷。古董商们为适应古董市场,牟取暴利,大量仿古,致使仿古器物应运而生。无论什么年代,什么窑口无所不仿,仿古范围包括瓷质、釉色及彩绘等诸方面。少数器物在技巧上达到了“乱真”的地步,如民国孙瀛洲先生专仿明代前朝青花器,他仿制的永乐、宣德青花盘、碗类,其凝重结晶的青花斑点深入胎骨之间,效果与真正永乐、宣德青花器神似,极难辨识。

“只有错看,没有错仿”这说明伪品的精到之处,然而,商业性仿古必然免不了露出破绽,如民国仿弘治青花缠枝莲、松竹梅等纹饰的撇口盘,署“大明弘治年制”楷字款,而字体无弘治款清秀、纤细柔和;民国仿嘉靖青花器,往往底部有明显的旋纹,青花色调灰暗,有飘浮感,全无明代风格;民国仿制的天啟青花鱼藻纹鱼缸和署“大明天啟年制”款的青花缠枝花盘,虽造型逼真,但胎体较重,青花色调有现代青花器的特点;民国仿康熙青花品种最多见,有花肌棒锤瓶、冰梅罐等,某些器物青花色泽、纹饰近似康熙,而胎体无康熙时坚细、厚重、修胎不够规整,特别是口沿、底足处理草率;民国仿雍正赏瓶,器型外观显得笨拙,胎体过于厚重,比例不协调,青花色调飘浮,纹饰呆滞;民国仿乾隆青花折枝三果花卉蒜头瓶,器型略拙,胎体加厚,青花色调过于浓艳,款识字体松散,运笔无力。还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文物市场,出现大量的赝品,除极少数可以乱真,绝大多数是商业性的,特别粗糙,甚至大量仿民国时的瓷器,尤其是仿“居仁堂”、“洪宪”等款识的。

民国瓷器作伪方法主要有后加款,即将旧款填入新器上或切下同一时代的器物底款,嵌于器物底部,这就要注意圈足衔接处胎釉是否有异常痕迹;还有打磨做旧,把器物上的浮光去掉,另外还有浸泡做旧、土埋等方法。

鉴定一件瓷器,不能只觉得刺手,瓷器上有毛刺儿。就断定是新出窑的。因为,库存三百年的原包装瓷器,到民国才开封,这也是常有的事。正如古人讲道:“瓷器之新旧真伪本不难辨识,但世人多受其蒙蔽者特因不仔细考察耳,各代之瓷器,其式样颜色花纹及作工皆有其特长,伪者无论如何用心仿制,绝难与真者维妙维肖,真伪相去极为悬殊,如能详细检查,绝不致为人所欺也”。

民国瓷器收藏正在兴起


近来,随着明清瓷器价格不断上涨,曾经被市场冷落的民国瓷器拍卖行情也迅速升温,民国瓷器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

民国瓷器作为一个门类很早就进入拍卖市场,但一直是配角。近年来,民国瓷器异军突起,从不温不火到身价攀升,民国瓷器在艺术市场上进入迸发期,日益成为瓷器收藏领域的投资新宠。

民国瓷器火爆拍卖场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民国“珠山八友”之一王琦绘制的瓷板画《糊涂即是仙》拍出了350万元的高价。有关专家表示,王琦的作品拍出350万元的高价还是比较合理的,民国早期景德镇的瓷器,从造型、釉色各方面来说档次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珠山八友”等名家绘制的作品,很具有时代的代表性。

近年来,民国瓷器的价格逐步攀升,渐渐从拍卖会的附庸品,跃升为主角之一。在2007年北京翰海迎春拍卖会上,一对民国粉彩百花不露地开光花鸟纹天球瓶,以22.55万元成交;同年3月,中国嘉德“瓷器、佛像、玉器、工艺品”专场中,汪野亭创作于1930年的一件绘粉彩山水方笔筒,估价仅3.5万至5.5万元,成交价竟达25.3万元。

2012年3月23日,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估价在800-1200美元的“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暗刻松石绿釉如意双耳尊民国粉彩双耳尊”瓷器在中国买家的竞相举牌之下,最终以180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8亿元)的高价落槌,成交价是估价的2.25万倍。

近来,随着收藏队伍的日益扩大和收藏理念的多元化,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民国瓷器,近年开始在艺术品市场走俏。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把瓷器收藏的目标转向民国精品瓷器。

民国瓷器年涨幅达20%

在中国陶瓷史上,目前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而市面上出版的陶瓷书刊图录,也极少把民国瓷器作为专类记叙。

然而,有关专家指出,与动辄创下千万元天价的明清官窑相比,民国瓷器显然要平实得多。民国瓷器精品之所以被逐渐看好,是因为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都不亚于清晚时期的官窑瓷器。

所谓民国瓷器,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的总称。民国期间,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停办,为了生计,一些制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在百业萧条、唯有古玩行业兴旺的背景下,为中国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介绍,民国瓷器可分为4大类: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这些器物可称之为民国宫廷瓷;其二,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这些瓷器可称之为民国仿古瓷;其三,民国期间以文人潘宇、汪晓棠以及珠山八友等为代表的绘瓷名家创造了新兴的粉彩工艺,这些新兴的粉彩之作可称之为民国粉彩新艺瓷;其四,民国期间为抵制洋货,兴我国货,厦门福建宝华制瓷有限公司、萍乡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等30多家公司纷纷成立,它们生产的是日常生活用瓷,这些生活用瓷,可称之为民国生活瓷。

民国时期仿古风盛行,无论什么年代、什么窑口无所不仿,仿古范围包括瓷质、釉色及彩绘等各方面,青花器也不例外。少数器物在技巧上达到“乱真”的地步。如民国孙瀛洲先生专仿明代前朝青花器,他仿制的永乐、宣德青花盘、碗类,凝重结晶的青花斑点深入胎骨之间,效果与真正永乐、宣德青花器相似,极难辨识。

民国初期出现了新粉彩。新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无论在造型、线条、光泽、色彩等方面都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作品以工见长,色彩浓艳,更符合大众市民的欣赏水平。1928年,在画师王琦的倡导下,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刘雨岑成立了“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而在当时与珠山八友齐名的著名画师还有张志汤、方云峰、汪大沧、余翰青、张沛轩、汪小亭、程芸农等人。

这些画师以瓷当纸,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笔法、墨韵、色彩均极为精妙,加上题款、印章,构成了完整的绘画作品,而当时又流行绘瓷名家个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诚然,民国瓷器精品不多,质量也难与明清瓷器比肩,但也不乏精品。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时间推移,民国瓷的投资价值可能会越来越高。

民国瓷器赝品难鉴别

虽然目前民国瓷器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但总体来说,还处在相对较低的价位,升值潜力被藏家看好。民国瓷器投资的前景虽然很好,但投资者在选择收藏对象时,仍应避免盲目性。

民国瓷器仿前朝的东西价值不高,比如青花;反映本时代特点的瓷器艺术水平却很高,比如浅绛彩和定烧瓷。因此,应将兼具艺术和文物价值的民国瓷器精品作为投资重点。

收藏界认为,投资民国瓷器应首选名家名作。如以“珠山八友”(即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八位顶级画师)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瓷器,一直深受投资者的热捧。

其次,“洪宪瓷”也是不可多得的藏品。因为这一类瓷器是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烧制的一批以水彩和粉彩为主的御用瓷器,常打有“居仁堂”款和“洪宪年制”款,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专家称“是景德镇瓷业在衰退中产生的一朵奇葩”。

另外,定烧瓷在民国瓷器中独具魅力,包括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有关的专用瓷器,一些达官贵人、地主富商、社会名流定制自用和相互馈赠的礼品瓷。因为这些瓷器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其升值潜力不可低估。

由于民国瓷器升值空间大,市场关注度高,民国瓷器的新仿赝品也层出不穷,给涉足瓷器投资的新手设下重重陷阱,这要引起投资者的警惕。受利益驱使,近年来景德镇出现数十家仿古旧瓷器作坊烧制民国瓷器仿品,冒充真品投入收藏市场。越来越多的古玩鉴定行家参与其中,少数作坊的仿品绘画和作旧非常逼真,难以辨别。仿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不仅在景德镇直接销售,还在北京潘家园等处设立了多个营销点。

有关专家表示,20世纪50年代,一些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瓷艺工匠就仿制了不少民国瓷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收藏不断升温,加之民国瓷器的生产已经融入了一些现代制瓷工艺,仿制难度不大。近年来,民国瓷器价格不断攀升,制假者受利益的驱使,赝品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如何鉴别民国瓷器呢?有收藏专家认为,可从造型、胎釉、纹饰、款识等方面综合鉴别。例如,民国瓷器真品胎质粗松,手感适中;赝品胎质细腻,所以手感较重。民国瓷器的堂名款与人名款都很规整清晰,款识自然流畅;赝品仿款十分拘谨不自然,方章仿款松散无力不清晰,且题句常常出现简化字。

有关专家表示,民国瓷器的胎和釉是有时代性的,现在仿品很多都很粗糙,尤其是民国名家作品,他们绘制的瓷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精神,仿制也只能仿大概。陶瓷是有内在精神的,仿制最多只能形似,很难神似。

怎样鉴识民国瓷器(图)


民国粉彩人物纹瓶

民国瓷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的总称。在这38年内,江西景德镇仍然是中国的制瓷中心。民国建立后,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停办,为了生计,一些制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在百业萧条、唯有古玩行业兴旺的背景下,为中国的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虽不足40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其中比较精致的有洪宪瓷、新粉彩瓷、仿古瓷以及一些书堂款的瓷器。

民国初年景德镇所制瓷器中不乏精品,而洪宪瓷更是光彩夺目,堪称这一时期的官窑瓷。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活动的需要,命郭葆昌为陶务署监督,赴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郭葆昌到景德镇时袁世

凯尚未称帝,最初即按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居仁堂的称谓先烧“居仁堂制”款瓷器。居仁堂即清代慈禧太后修建的海晏堂。“居仁堂制”款瓷器是郭葆昌邀集了清朝御窑厂的各路高手,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粉彩、珐琅彩为蓝本,制作的一批高质瓷器。同时郭葆昌在景德镇利用职权也为自己烧制了一些同类器,这些瓷器和“居仁堂制”款作品统称为“洪宪瓷”,其胎质白润,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玲珑轻巧。目前所能见到的传世洪宪瓷中有书“洪宪年制”和“洪宪御制”款的器物,它们都是民国时期古董市场泛滥,为迎合收藏者猎奇的心理,一些瓷商、高匠烧造出来的,主要是粉彩、珐琅彩碗、盘、瓶一类作品,有的很精美,有的水平很差。因为据郭葆昌本人透露,未曾烧过带“洪宪”款的瓷器。当时袁世凯称帝总共只有83天,全国反袁之势日盛,郭葆昌在遥远的景德镇根本来不及烧制署款为“洪宪”的瓷器,帝制政权就已被声势浩大的革命洪流冲垮了。

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其画师都出身艺匠,以工见长,作品浓艳俏丽,更符合市民的欣赏习惯。新粉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技法,实现了“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的全盛时期是在1912年至1940年间,其代表为第一代新粉彩画师潘匋宇和汪晓棠。潘匋宇民国初年曾任江西省立甲种窑业学校图画教员。汪晓棠曾为袁世凯画过洪宪瓷,与潘匋宇同为民国初年的新粉彩大师。第二代新粉彩画师是“珠山八友”。珠山系景德镇市中心的一个小丘,是前清御窑厂所在地。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王琦倡导下8位画师成立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前后共10位画师参加,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第三代新粉彩画师活跃于30年代以后,有的到五六十年代仍在创作,大多师承珠山八友,有方云峰、刘希任、万云岩、汪小亭、张沛轩、王锡良等人。这几代画师以瓷当纸,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笔法、墨韵、色彩极为精妙,加上题款、印章,构成了完整的绘画作品,恰好当时流行绘瓷名家个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各种仿古瓷是这一时期的又一看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景德镇的仿古瓷红极一时,所仿古瓷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从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隋、唐、五代的白瓷,到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以及元、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瓷等等,其中清雍正、乾隆两朝的彩绘瓷器是最为热门的仿制对象。因为没有了官方限制,民国仿古瓷中随意书写明清两代纪年款的瓷器大量出现,而且有的款识仿写得惟妙惟肖,不仔细分辨,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把这些民国仿品看作清代官窑瓷,这在无意中抬高了民国瓷的档次。此外,署“静远堂制”款的瓷器,为徐世昌所定制,专门摹仿清代雍正瓷器釉面精细的特点,其风格大体与“居仁堂”款器物相同。署“延庆楼”款的,为曹锟定烧的瓷器,以北京中南海延庆楼为名,品种较少。

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一路走高,民国瓷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也表现出强势,日益受到国内藏家重视,甚至超过了晚清官窑精品瓷。民国瓷器精品之所以被逐渐看好,是因为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它都不亚于晚清官窑瓷器,加之民国距今也不过百年,有不少仿品也完全可以和清三代官窑媲美,这些都为民国瓷的收藏和升值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