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黄釉瓷器 > 导航 >

8年前意外淘来的汉代黄釉狩猎纹陶钟

8年前意外淘来的汉代黄釉狩猎纹陶钟

古代黄釉瓷器 古代黄釉瓷器鉴别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2021-04-26

古代黄釉瓷器。

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局部

藏友求鉴:10月14日上午一大早,我接到熟人薛总的电话,问我不忙的话他带我去见一位藏家。电话里薛总说对方很低调,藏品颇丰,却不轻易示人,他已到我楼下,让我赶紧下来。放下电话,我们驱车直奔目的地。

藏品名称: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

藏家感言:我的收藏纯属误打误撞,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白鹿原上捡到一块瓦当,当时觉得上面有文字,挺古朴、好玩,像是有些年头,便抱回了家。后来让一位教书先生看过后,说是汉代的文字瓦当:与华无极。我心想汉代这么久远的东西,应该收藏着。从此,便深深地爱上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瓶瓶罐罐。没想到,点点滴滴,如今竟也颇具规模,有行家看后大加赞赏。如今收藏对我来说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是精神支柱,更是一份钟爱的事业。

专家点评:这件陶钟通高47厘米,口径19.5厘米,为泥质红陶。圆口,口外侈,长颈,斜肩,深腹,腹向下敛,近底向下垂,平底。肩两侧为对称的铺首衔环耳,肩有浮雕狩猎纹带一周,一人骑马弯弓待射,山野有虎、羊、鹿、马等兽及飞禽纹饰。器身施黄色釉,光泽均匀,造型精美。因长期受水土侵蚀,器身有水锈痕迹。外壁施釉不到底,有部分剥落,釉面大面积反“银光”。低温铅釉在常年的氧化过程中,其釉中的铅元素会渐渐淅出。整体制作精细、简洁、明快、大气磅礴。其中一匹飞奔的马背上骑着回首持弓引箭的射猎者,瞄准飞驰而来的野牛,奔马前有一只回首奔逃的幼鹿;野牛身后是两只头长犄角的山羊,奔腾跳跃,山羊后则是一只大熊与扑上来的野猪搏斗,再后边是一条肩生翼、头长双角的应龙,应龙张口翘尾,四爪腾空,应龙下面是一只引颈张口、口含丹珠、头长长冠的朱雀;最后是一只张口奔走的老虎。将这一圈浮雕图案纹饰展开后,俨然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狩猎动物图画长卷。其狩猎场面,气势宏大,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器身肩外侧饰二道环带齿纹,整器硕大无比,饱满、古朴、厚重,为典型的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藏品来历:藏家赵羽程是陕西大荔人,大学毕业后在一科研单位供职,后无意间爱上收藏。在赵羽程的家里,我见到他十几年来的收藏战果。他收藏的种类很杂,有陶瓷、书画、文房用具、鼻烟壶、水烟袋、瓦当、拓片、古籍善本、奇石等等,其中不乏精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博古架上放的一件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个头之大,纹饰之精美,着实让人惊叹。问及来历,赵羽程感慨:此乃缘分。

赵羽程说那还得从8年前一次和几位画家在太白县采风说起。在太白县城附近,他在路边遇上一个老农在放牛,他热情地上前打着招呼,递上一支香烟,询问谁家有过去老人留下来的古董?老乡说城东头的老刘家有。在老刘家的院子里,他见到几个半大孩子在玩耍,并没见大人,他问家里的大人呢?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说,他爸妈在地里干活呢。他从口袋里摸出几块糖来,塞给孩子们让给他带路,孩子痛快地答应了。见到孩子的父母,他说明了来意。老乡高兴地放下手中的锄头带他回家,拿出两个灰陶罐问要不,说他家猪圈后面还有好多呢,都是他捡的。赵羽程问有没有带纹饰的,老乡憨厚地说,哦,想起来了,去年在一个坍塌的窑洞里捡回一件挺大的陶罐,你等等,我去给你拿。赵羽程说在见到器物的那一瞬间,他惊呆了!觉得这件器物好像在哪里见过,好像一直在等他这个真正的主人把它抱走。就这样,赵羽程给老乡留下了一沓厚厚的人民币,把这件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和几件素面陶罐一并收编,满载而归。

taoci52.com小编推荐

8年前30元捞回的雍正鸟食罐


清雍正豆青釉裱花堆塑“喜登梅”鸟食罐

藏友求鉴:8月1日上午,一老哥家的孩子结婚,我同几位朋友前去道贺。席间一朋友给我引见了一位叫于隆刚的先生,朋友说,这位大哥不光生意做得大,其收藏更是了得,你应该采访采访他。于是我们交谈,聊得十分愉快。吃罢酒席,于先生邀请我去他家里看看他的宝贝。我一听是鸟食罐的专题收藏,也很是期待。于是,我和几位朋友一同前往。

持宝人:于隆刚

收藏主项:陶瓷器

藏品名称:清雍正豆青釉裱花堆塑“喜登梅”鸟食罐

藏家感言:我搞收藏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有个嗜好就是爱养鸟,于是就莫名地爱上了鸟食罐的收藏与研究,没想到,如今竟小有收获,完全是我的运气好。说白了,我的收藏纯粹是一种玩乐!玩乐中感受和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鉴宝专家:崔涛(文物鉴藏家)

专家点评:小巧玲珑的鸟食罐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最为讲究,其形状、纹饰千变万化。最早的鸟食罐创烧于东汉时期,至今已快两千年了。从目前发现的各类鸟食罐形制来看,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种类最为丰富,有钵式、瓜式、横向竹节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鸟食罐的一侧均有固定用的环状系,古玩市场上能见到的以明清鸟食罐最为常见。这件鸟食罐通高4厘米,直径5.5厘米,为瓷质,豆青釉,裱花堆塑,整器呈鸡心形,胎质淘洗细腻致密,为糯米胎。圆口、内凹,一侧有一小耳,其间有缩釉。罐通体施豆青釉,罐身高浮雕一鲜艳夺目的梅花,梅花枝头上站立一只喜鹊,翘着尾巴,引颈欢快地鸣叫着,造型生动、传神、寓意“喜登梅”,表达一种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该件鸟食罐制作精美,工艺高超,纹饰简洁雅致,十分可爱,拿在手上,小巧玲珑,手感极好,极具赏玩价值,是民间难得一见的典型清代雍正时期代表之作。

藏品来历:藏家于隆刚是陕西西安人,早年在西安承包各类工程,如今开办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生活好了,品位高了,平时喜欢养鸟的他,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专题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各类鸟食罐。我见他博古架上摆着不同年代,各类形制的鸟食罐竟多达百十件,不由得感慨,收藏真可谓包罗万象。于隆刚笑着从里屋的一个锦盒里取出一件小巧精致的青釉鸟食罐告诉我,这是他所有鸟食罐中来的最便宜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件。

说起这件鸟食罐的收藏来历,于隆刚说,那是8年前的一个周六上午,天还没亮他就应约来到了西安中北古玩市场。此时约见的朋友还没来,他便在市场上几个零星的摊位间独自搜寻。在一个摊位前,他发现了一只小青釉罐,他拿起看罐上面雕有一只小鸟,还有一些花卉,鸟的神态很传神,像只喜鹊,小罐挺别致的,就是釉面脏兮兮的,沾满了污垢和灰尘。他翻过看器底儿,有很自然的使用磨痕,他用手掂了掂,感觉像是个老物件,于是他漫不经心地把小罐放回原处,故意又去搜寻别的器物。摊主仔细打量了他一番问:“你觉得小罐咋样?若是喜欢价钱好商量!”“那你要多少钱?”摊主说:“您给100元怎么样?”于隆刚说他当时摇着头要走。摊主忙说:“那您给个价。”“小玩意儿,最多30元,你觉得行,我就拿,不行就算了!”摊主顿了顿忙说:“开门生意,30元就30元。”看来小贩也不懂,于隆刚说他当时立即掏钱走人。过了约莫有十多分钟,朋友来了,朋友是个行家,他一看东西,兴奋地叫了起来:“你小子捡大漏了,是清代雍正时期的鸟食罐,最少值2000元,这回你该请客了!”于隆刚说他当时那个乐,真是无以言表。

5年前朋友送的珍贵生日礼物


[提要] 藏品来历:藏家刘万忠是西安城南人,早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政府机关工作,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说起眼前这件元代青花一束莲纹盘的收藏来历,老先生眼睛湿润了。二人一阵拥抱寒暄后,老胡从包里取出一个青花瓷盘,说是送给老刘的生日礼物。

元代青花一束莲纹盘

藏友求鉴:上个周末下午,天闷热得厉害,几个朋友打电话来让出去坐坐,我都婉言谢绝了,刚睡着,迷迷糊糊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六楼的李姐带了一位老人来,说是她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晚报《收藏天下》的忠实读者,一直想见见我,今天是周日想必我一定在家,所以没打电话就把人给带来了。我只好让他进屋聊聊。没想到,我们一聊还很投机。这位叫刘万忠的老先生再三说他家离这里不远,让我去他家看看他的宝贝,我心想,看来今天这觉是睡不成了,于是和李姐一同前往。

持宝人:刘万忠

收藏主项:陶瓷器

藏品名称:元代青花一束莲纹盘

藏家感言: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爱上了收藏,从此,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一下子也好像年轻了许多,收藏给我的收获远大于收入。我搞收藏纯粹是一种精神寄托。

鉴宝专家:孙洪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研究会)

专家点评:莲花又称荷花,是佛教的“圣花”。它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一向被认为是圣洁与美好的象征。莲与“廉”同音,又引申为“清廉”。明永乐、宣德年间瓷盘中开始出现“一束莲”纹样,寓意“一生清廉”。缠枝纹又称缠枝花或缠枝莲,属青花图案中应用最广的一类图案,通常由缠绕交结的荷花、牡丹或菊花等组成,这种花纹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到明初永乐宣德两朝已很成熟。这件盘通高4厘米,直径16.2厘米,为瓷质、敞口、弧壁、广底、圈足,通体为青花装饰,内口沿绘卷草纹,内壁绘缠枝花卉纹,盘心绘莲花、莲蓬、浮萍等水生植物,并用绸带扎束在一起,随着水流动波纹轻轻荡漾,如诗如画。整器纹饰线条流畅,画意清新,轻巧典雅,胎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纯正,构图疏简有致,高雅大方。束莲纹,又称为“把莲纹”,该盘外部也是缠枝莲花纹。无款,器底无釉,胎质细致、烧造极佳、玻化程度较好、轻敲声音清脆。青花的钴蓝色泽浓郁,透明釉则微呈淡青。从整体造型及装饰风格来看为典型的元青花瓷,极具收藏观赏价值。

藏品来历:藏家刘万忠是西安城南人,早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政府机关工作,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十年前就喜欢瓷器收藏的他退休后,经高人指点,开始专题收藏、研究历代各类老窑瓷盘。据刘万忠讲,刚开始他也买了不少假货,如今慢慢步入了正轨,时不时还能买到让同行惊慕的好藏品。走进刘万忠的居室,我大吃一惊,让我意外和不理解的是刘老先生的居室不同于别的藏家,首先面积很小,不足40平方米,到处都是一些瓶瓶罐罐,有真有假,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再就是他家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我问老先生为什么把家搞得这么简陋,老先生说:“不瞒你说,我就靠那点退休金收藏,只是想有个事干,图的就是个乐和!”说起眼前这件元代青花一束莲纹盘的收藏来历,老先生眼睛湿润了。

老先生说那还得从5年前他的一次生日宴会上说起。那年他本没打算过生日,可他拗不过几位同窗好友和发小的热情张罗,他觉得那年生日是他一生过得最有意义且最难忘的一次生日。那天生日宴会刚开始不到十分钟,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刘老先生说他老远看见一位熟悉的身影――老胡。老胡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老胡很感激。老胡说他多方打听知道老刘今天在这里举办生日宴会,他给谁也没有打招呼,想给老刘一个惊喜。二人一阵拥抱寒暄后,老胡从包里取出一个青花瓷盘,说是送给老刘的生日礼物。老刘说他当时接过来一看,竟是难得一见的元代青花一束莲纹盘,他觉得这个礼物实在是太贵重了!忙说,咱哥俩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你人来就好,还带这么贵重的礼物?老刘再三推辞,老胡说,您当年对我的帮助,我一生都感激不尽,我现在情况好了,您就收下吧!同时,老胡还有一段回忆他们二人之间难忘的点点滴滴的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把整个生日宴会推上了高潮。老刘喃喃地说,他会好好珍藏这件见证他们二人友情的生日礼物。收藏于他,收获永远大于收入,他感谢收藏,感谢生活。

5年前3万元账抵得五代天青釉高足杯


藏友求鉴:上个周末我突发感冒,高烧不退,去市一家大医院就诊,在输液大厅,认识了临位的一位叫左晓庆的老先生。他说自己也感冒了,我们同病相怜,天难海北一通狂聊,好像久违的老朋友。当他知道我是西安晚报的冰儿时,很兴奋,说他每期都在看我编辑的收藏版面,等我病好了以后,无论如何他也要请我去他家小坐一下,因为他也喜欢收藏,近十年也收藏了不少瓷器,其中一件五代天青釉仿唐金银器刻花高足杯是他的镇宅之宝。就这样,打了多天吊瓶后,我感觉好多了,就随同左晓庆去他家里看了他的藏品。

持宝人:左晓庆

收藏主项:陶瓷器

藏品名称:五代天青釉仿唐金银器刻花高足杯

藏家感言:收藏的过程酸甜苦辣,更多的时候是在和人打交道,在斗智斗勇、斗眼力、斗运气,更重要的是在斗做人,人做好了,好事自然会上门,好东西也自然会垂青于你。

鉴宝专家:丘小君(著名文物鉴定家)

专家点评:该杯通高6.1厘米,直径8.5厘米,足径5.2厘米,为瓷质,整器为天青釉色,釉色绿中带蓝,温润有玻璃质感,釉面有出土以后风化干裂的细小开片。该杯胎为白胎,高足,直壁,下腹收,杯口外一圈旋纹,杯外壁刀刻仿唐代金银器杯的莲瓣纹,整体刀法细腻娴熟,在不到2毫米的杯壁上,刻去约1毫米左右,使杯胎壁最薄处仅有0.5毫米,几乎刻透,用灯光一照,如同清代的“玲珑瓷”般晶莹通透,令人爱不释手。可见在一千年前,北地窑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该杯足外撇,足底旋削露胎,有“氧化铁”析出的土褐色,在民间能见如此的完整器,十分难得,可谓是民间的“稀世珍品”,对我们研究了解当时达官显贵的生活品味及审美,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明和参考依据。

藏品来历:藏家左晓庆是陕西汉中人,早年从军,退役后当起了个体小老板,在当时曾红火过一阵子,但谁会想到,一夜之间一场大火无情地把他的店烧个精光,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万,那段时间他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他曾一度消沉,两次自杀未遂,是一位搞收藏的老哥救了他,开导并帮助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左晓庆说在这位老哥的影响下他开始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各类老窑陶瓷器有着一股天生的痴爱和着魔。虽然他收藏总是慢半拍,刚开始收来的几乎都是赝品,好在他肯学习,爱总结,善请教,慢慢的眼力也提高不少,开始能买到一些真家伙,不过几乎都是普品,上档次的几乎没有。在他的博古架上,笔者见到最多还是明清瓷器,虽然真的不少,但都是一些存世量大的大路货,就这,笔者打心里暗暗为他叫好,对他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参观中,左先生从里屋的一个锦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个五代天青釉仿唐金银器刻花高足杯来,向我娓娓地道出这件高足杯的收藏来历。

老左说那是5年前的一天,熟人老胡打来电话说他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几年前他借老左的那3万元实在是没钱还,老左说他为此催过好多次。老胡家里确实出了事,他告诉老左:你看这样行不,十年前,我意外得到一件高足杯,听一个行内人说是件上了年头的老东西,万不得已,我用这件高足杯顶那3万元账,你看行不行?老左说在他见到器物的那一瞬间,心跳不由的加快,手都有点颤抖了,果然是件好东西。于是他告诉老胡,算你命好,碰上我这个“瓷疯子”了,若换了别人,绝对不会跟你用这破瓷器顶账完事。老左说他当时怕老胡变卦,忙让老胡写了个顶账的字据。就这样,二人各了却了一桩心事,可谓皆大欢喜。老左说这件器物后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典型的五代天青釉仿唐金银器刻花高足杯,是难得一见的民间重器。

明弘黄釉不愧为黄釉瓷器典范,黄釉暗纹盘釉色厚重包浆老道


明代黄釉瓷器看弘治,清代黄釉瓷器看同治,明清两代黄釉器因具有特殊含义而被皇家所垄断,是宫廷中祭祀和陈设的专用器物,一般官宦和普通百姓绝不允许使用。在明代,弘治时期的黄釉瓷器颇具代表性,其制釉色娇嫩,色彩淡雅,无论是制胎刻花,施釉光色,还是烧造工艺,都是明代黄釉器中的最高水平。

黄釉暗纹盘盘为撇口,浅壁,足圈露胎。全器里、外面均施黄釉,色调沉稳,黄彩饱满,为少见的黄釉器中佳器。盘里心暗刻正龙图案;盘外壁为素面,近足部暗刻海水波浪纹,线条虽较为简单,刻画却逼真生动;盘底部为白釉地,底心中央有青花小双圈,内楷书“大明弘治年制”6字2行款。

大明弘治年制 青花官窑款

3年前几套小人书 换回北宋四童戏莲盏


北宋耀州窑四童戏莲盏

藏友求鉴:8月18日上午我回宝鸡老家接小孩,在回来的路上,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我看小孩穿得单薄,就在县城一商场给小孩买件衣服,在付钱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老周,我很诧异!问他一个大忙人,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个小县城来?他说和几个朋友一道过来逛逛。他告诉我,3年前,就在我们县城他用几套小人书换来一件北宋四童戏莲盏,很完整,很特别,让我晚上到西安了去他家里坐坐,顺便看看他的宝贝。一听北宋四童盏,我很感兴趣,晚上8点,我敲开了老周家的门。

持宝人:周晓方

收藏主项:陶瓷器

藏品名称:北宋耀州窑四童戏莲盏

藏家感言:搞收藏要有一个健康、阳光、向上的心态,千万不能抱着赌博的心理。好多人都败在一个固执的贪念上,我的收藏随遇而安,遇到上好的器物,我会想办法争取收入囊中,但不会刻意死钻牛角尖,那样搞收藏会活得很累,我的收藏在追寻一切开心就好。

鉴宝专家:孙洪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研究会)

专家点评:瓷盏是一种饮茶用具,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较饭碗小,较酒杯大。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显示,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所见实物器形为直口直腹壁,饼状平底足,施青釉,开细碎纹片。宋代斗茶之风大盛,盏型大致有两种:一为小浅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种为撇口,如喇叭,小浅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装饰,书“寿山福海”字样。除建窑外,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耀州窑、吉州窑都普遍烧制。

这件盏直径15.3厘米,通高5厘米,为瓷质,该盏里外施青绿色釉,也有称其为橄榄色。瓷胎,胎质坚硬细致,广口、斜腹、圈足;外壁有手拍痕迹,内壁模印印花工艺,印在一束莲的图案中,有四个活泼可爱的小胖童在荷花莲池中嬉戏玩耍的热闹场面。每个小胖童都手戴项圈,围着肚兜,脚蹬小靴,右边一个双手扳动着一大莲叶,似乎在有意恶作剧;左边一个骑马莲枝,手扶莲花,被摇动的悠然自得;另一个则双手吊上莲茎,似是在荡秋千;最讨人喜欢的是右上角的倒挂孩童,双脚倒勾着莲蕾秆,手持莲蓬,仰头向上,满脸嬉戏,十分传神、生动。寄寓着世世和谐、丰收有余、家庭美满、多子多福的祈盼。耀州窑的童戏盏,以双童的较多,还有单童、三童的。而四童嬉戏莲盏则极为少见。该盏模印、釉色、釉水均为一流,更是少之又少,为典型的北宋耀州窑制品,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藏品来历:藏家周晓方是一位地道的西北汉子,早年大学毕业后在南方一美丽的城市闯荡多年,如今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古城西安开始从头打拼。很早就喜欢收藏的他这些年在闲暇之余从没放弃他的瓷器收藏与研究,尤其,他对陕西耀州瓷充满着浓厚兴趣和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偏爱。在先生刚买的新房里,我见到了他这些年陆陆续续收藏的近50余件耀州瓷精品,像碗、盘、瓶、壶、盏,应有尽有。说句心里话,宋耀州童戏盏双童和三童的我见过很多,但眼前这件北宋耀州窑四童戏莲盏真是让我大饱眼福。谈起这件盏的收藏来历,先生直言这一切都是天意。

先生说那是3年前夏天的一次宝鸡之行,早就听朋友说宝鸡麟游县,山清水秀,古时就是几代帝王避暑胜地。带着好奇心,他们一大早就驱车前往。在不大却很精致的县城,他们吃午饭时认识了一位县文化馆的老先生,先生得知他们是从省城来的,很是热情,甘愿免费当导游——给他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麟游县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逸闻趣事。末了,老周问老先生是否知道县城谁手上收藏有古代留下的老物件,只要东西好,价钱好商量。老先生说你们算是问对人了,县城西边的老胡就是个收藏家,你们感兴趣我可带你们过去看看。就这样,老周说他在这位胡老先生的家里见到了一些瓶瓶罐罐,还有很多小人书,以及一些碑帖、拓片和古籍善本。老周说他唯独看上了先生博古架上的一件瓷盏,他上手一看竟有四个小胖童,着实可爱,他大喜。忙问老先生转让不?老先生坦言,他深知这是件上了年头的老东西,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小人书,碰到稀有的,品相好的他会不惜一切也要收为己有。老周说他当时一听乐坏了,忙告诉老先生他手头收藏有一些小人书,全是老早的版本,问若愿意,他愿用1920年的《文天祥》《阿Q正传》《雷雨》《八仙过海》《水浒108将图》来换老先生的这个瓷盏?老先生一听这么多早期的小人书,当即表示成交,但必须得先看东西。就这样,他们二人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让圈子里的朋友也都羡慕不已。

"泥鳅背"特征的雍正黄釉莲瓣纹盘(清)


清雍正黄釉莲瓣纹盘

封建时代曾以全黄为皇家至尊之色。因此,除宫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黄之色。明代黄釉瓷器产生于明代宣德年间,到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水平。这种黄釉以铅为溶剂,以铁为着色剂,在低温下烧成。由于黄色娇嫩欲滴,亦称“娇黄”。浙江省博物馆编《徐龙珍藏历代名瓷》收录一件“明宣德黄釉盘”,极为珍贵。

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已使用从西洋引进的锑黄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柠檬黄釉始创于清代雍正年间,由于这种黄釉的颜色比传统浇黄釉更为浅淡幽雅,故又称为“淡黄釉”。柠檬黄釉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清代文献称之为“西洋黄”、“洋黄”。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五十七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

雍正黄釉器虽不像弘治时期施釉肥润,色泽明快却胜弘治一筹。此盘内外施黄釉,施釉细腻而均匀。釉色为柠檬黄色,清朗明快,是典型的“中央正色”,是传世所见雍正朝柠檬黄釉盘中质量最好的。

雍正时期的御窑瓷器达到了最精巧、最细致的境地。此盘花口,折腰,浅圈足。内外壁由口沿到足底边呈18片仰莲形,盘心亦呈18片莲瓣形,正中浅浮雕16孔莲蓬,纹饰精巧细致,别有新意。盘内外壁刻绘的线条,婉转流畅,极富动感。器型比例协调,尽显“曲线之美”。整器宛如池中盛开的一朵莲花。微风过处,仿佛送来缕缕清香。

此盘盘形规整,径29.3cm,胎质洁白、细腻,修削精细。底足处理略带圆型,具备典型的“泥鳅背”特征,同时底足的内、外墙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足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清代雍正年间,六字双行双圈款时间出现略晚。雍正官窑楷款的笔画有两种:一种横细竖粗如宋体;一种横竖粗细一致,此盘当属后一种风格。细察此款,笔画横平竖直,“清”字两右斜点后上提;“雍”字首点为短竖且向左倾斜;“衣”字略去一点;“制”字提笔和短撇相连。款识青花发色纯正,结构平稳,字体书写爽利,笔力雄健。综合分析,此盘款识当属成熟的雍正御窑款识写法。

用花形做器物造型是我国瓷器的传统装饰风格。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雍正时期佛教纹饰较为常见,这与雍正皇帝笃信佛教有关,据史料记载,雍正年轻时曾雇人替自己出家,并出资修建了西山大觉寺。即位之后雍正继续尊佛,自称破尘居士、圆明居士,公开招募了十几个门徒谈佛说经,甚至直接任命寺院主持,赐佛以封号,刊刻佛经,亲自为经卷作序等。故雍正御用瓷器上用莲花纹装饰,自有其渊源和依据了。

3年前几套小人书换回北宋四童戏莲盏


北宋耀州窑四童戏莲盏

藏友求鉴:8月18日上午我回宝鸡老家接小孩,在回来的路上,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我看小孩穿得单薄,就在县城一商场给小孩买件衣服,在付钱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老周,我很诧异!问他一个大忙人,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个小县城来?他说和几个朋友一道过来逛逛。他告诉我,3年前,就在我们县城他用几套小人书换来一件北宋四童戏莲盏,很完整,很特别,让我晚上到西安了去他家里坐坐,顺便看看他的宝贝。一听北宋四童盏,我很感兴趣,晚上8点,我敲开了老周家的门。

持宝人:周晓方

收藏主项:陶瓷器

藏品名称:北宋耀州窑四童戏莲盏

藏家感言:搞收藏要有一个健康、阳光、向上的心态,千万不能抱着赌博的心理。好多人都败在一个固执的贪念上,我的收藏随遇而安,遇到上好的器物,我会想办法争取收入囊中,但不会刻意死钻牛角尖,那样搞收藏会活得很累,我的收藏在追寻一切开心就好。

鉴宝专家:孙洪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研究会)

专家点评:瓷盏是一种饮茶用具,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较饭碗小,较酒杯大。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显示,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所见实物器形为直口直腹壁,饼状平底足,施青釉,开细碎纹片。宋代斗茶之风大盛,盏型大致有两种:一为小浅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种为撇口,如喇叭,小浅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装饰,书“寿山福海”字样。除建窑外,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耀州窑、吉州窑都普遍烧制。

这件盏直径15.3厘米,通高5厘米,为瓷质,该盏里外施青绿色釉,也有称其为橄榄色。瓷胎,胎质坚硬细致,广口、斜腹、圈足;外壁有手拍痕迹,内壁模印印花工艺,印在一束莲的图案中,有四个活泼可爱的小胖童在荷花莲池中嬉戏玩耍的热闹场面。每个小胖童都手戴项圈,围着肚兜,脚蹬小靴,右边一个双手扳动着一大莲叶,似乎在有意恶作剧;左边一个骑马莲枝,手扶莲花,被摇动的悠然自得;另一个则双手吊上莲茎,似是在荡秋千;最讨人喜欢的是右上角的倒挂孩童,双脚倒勾着莲蕾秆,手持莲蓬,仰头向上,满脸嬉戏,十分传神、生动。寄寓着世世和谐、丰收有余、家庭美满、多子多福的祈盼。耀州窑的童戏盏,以双童的较多,还有单童、三童的。而四童嬉戏莲盏则极为少见。该盏模印、釉色、釉水均为一流,更是少之又少,为典型的北宋耀州窑制品,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藏品来历:藏家周晓方是一位地道的西北汉子,早年大学毕业后在南方一美丽的城市闯荡多年,如今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古城西安开始从头打拼。很早就喜欢收藏的他这些年在闲暇之余从没放弃他的瓷器收藏与研究,尤其,他对陕西耀州瓷充满着浓厚兴趣和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偏爱。在先生刚买的新房里,我见到了他这些年陆陆续续收藏的近50余件耀州瓷精品,像碗、盘、瓶、壶、盏,应有尽有。说句心里话,宋耀州童戏盏双童和三童的我见过很多,但眼前这件北宋耀州窑四童戏莲盏真是让我大饱眼福。谈起这件盏的收藏来历,先生直言这一切都是天意。

先生说那是3年前夏天的一次宝鸡之行,早就听朋友说宝鸡麟游县,山清水秀,古时就是几代帝王避暑胜地。带着好奇心,他们一大早就驱车前往。在不大却很精致的县城,他们吃午饭时认识了一位县文化馆的老先生,先生得知他们是从省城来的,很是热情,甘愿免费当导游给他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麟游县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逸闻趣事。末了,老周问老先生是否知道县城谁手上收藏有古代留下的老物件,只要东西好,价钱好商量。老先生说你们算是问对人了,县城西边的老胡就是个收藏家,你们感兴趣我可带你们过去看看。就这样,老周说他在这位胡老先生的家里见到了一些瓶瓶罐罐,还有很多小人书,以及一些碑帖、拓片和古籍善本。老周说他唯独看上了先生博古架上的一件瓷盏,他上手一看竟有四个小胖童,着实可爱,他大喜。忙问老先生转让不?老先生坦言,他深知这是件上了年头的老东西,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小人书,碰到稀有的,品相好的他会不惜一切也要收为己有。老周说他当时一听乐坏了,忙告诉老先生他手头收藏有一些小人书,全是老早的版本,问若愿意,他愿用1920年的《文天祥》《阿Q正传》《雷雨》《八仙过海》《水浒108将图》来换老先生的这个瓷盏?老先生一听这么多早期的小人书,当即表示成交,但必须得先看东西。就这样,他们二人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让圈子里的朋友也都羡慕不已。

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荷纹罐(唐)


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荷纹罐(唐)

现藏扬州博物馆。

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底径19.5厘米。

罐大口、侈唇、高颈、窄肩、深腹呈圆筒形,肩部置对称的扁环形模印纹饰的双系,其中间为阳文“王”字,其两侧为阳文云纹。罐外壁满施均匀黄釉至底,露出米黄色胎,而外底内周(即内芯)向器内凸入处则满施黄色釉。此罐以褐、绿两色的圆点相间排列组合成联珠状云荷纹,云荷纹即是以五朵小如意云为主,组合成一朵大如意云纹,并于其两侧云梢处饰以亭亭玉立的莲花各一枝,又在对称的两组云荷纹之下的间隙,各补上一枝荷叶纹,这样,就使此罐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其相间排列的联珠状云荷纹的两种色彩线,在黄釉衬托下,显得更加醒目、突出。此罐特点为:第一是彩釉瑰丽,形体大,纹饰满。第二是构图奇异,别具一格,绘画显示出一种气势美,纹饰采用的联珠纹与波斯萨珊王朝工艺上的珠纹相同,颇有异国风格。第三是色调明快、和谐,意趣横生。第四是制作工艺精湛。在出土的唐长沙窑器皿中极为稀见,一九九四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文物。

鉴赏知识:长沙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