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多少钱一块 > 导航 >

钱汉东,遍访中国名窑第一人

钱汉东,遍访中国名窑第一人

瓷砖多少钱一块 铺瓷砖多少钱一平方 瓷砖多少钱一平米

2021-05-11

瓷砖多少钱一块。

钱汉东不是考古界人士,是上海一家语文类杂志的主编。钱汉东却完成了一件令考古界惊讶的大事:行程10余万公里,走遍中国名窑。这位普通的文化人,于是乎成为新闻的“焦点”。

CHINA—瓷器,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走遍中国名窑”,钱汉东在4年前许下这个心愿。不在专业内,又不是有钱人,什么样的缘由让这个年近半百的人如此冲动?喜欢陶瓷,文人的一种雅趣。然而,对于钱汉东来说更有一种气节和情感。他听说,中国的陶瓷研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由英国人、日本人说了算。“一个人活着,总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现在,终于到了中国陶瓷由中国专家做出科学界定的时候了,我应该为其做点什么?”这样的自问,使他不能自持,倾己积蓄,舍弃假日,踏上漫漫寻访路。

哥、宫、定、汝、钧、邛、婺、越、邢……4年中,他踏访了50处古窑遗址。当年的窑址,如今大多在荒野处。不言而喻,漫漫寻访路,险象环生。在西藏曲贡,差点翻车丧命;在宁夏灵武,脚面被灼伤;在河北定窑,被困机场20小时;在新疆吐鲁番,顶着47度高温;在安徽繁昌,颠簸十几小时山路,腰椎病犯……

寻访中国名窑,是以身和心去触摸历史,感受文明。站在几近废墟的古窑前,遥想当年的辉煌,钱汉东感慨良多。兴兴衰衰,起起落落。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人类又是文明的刽子手。保护文明,和创建文明同样重要。每至一处,钱汉东细心考察,还忙着采访,忙着记日记……回来后,又一头钻进故纸堆,忙着求证。他将自己的感慨写出来,将自己的见解道出来。日积月累,他几乎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中国古名窑田野调查”。

今天,钱汉东将这项“调查”,切换成一部图文并茂的《寻访中华名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病中的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汪庆正,看到这本书,欣慰地说:“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闻知后致函道:“中国瓷器在国际上地位非常高,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早就应该有人来做这项弘扬中华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工作。钱汉东先生以一己之力,寻访古窑遗址,实在是为国家为民族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遍访中国名窑第一人。钱汉东的贡献,在于他对古窑址的保护。在他的呼吁下,有些废弃了的古窑址,得到重新修葺。在于他对古陶瓷研究上的一些新知。龙山文化为何一夜间消失?唐三彩为何有灰白底色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人们对陶瓷文化的兴趣。在于他首次以人文理念将万年陶瓷史分成5个阶段:蒙昧、萌芽、建制、高峰、独秀。在于他散文化的笔调,使更多的人读懂陶瓷艺术。

可以说,从此中国陶瓷研究史上,记下了钱汉东这样一个“圈外人”的名字,而且十分地出彩。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岳玉明:四川瓷器收藏第一人


近日,记者有幸走进西南岳氏会所,在这个以古陶器、瓷器为陈列主体的会所内,摆满了各种精美的瓷器。这些精美的瓷器,几乎涵盖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其中不乏一些精品、珍品。“这是清代早期的青花梅瓶,此瓶大气高雅,胎体致密,手感好,其画面富有强烈的乾隆官窑特点;这是明代的香炉……”听西南岳氏会所创办人、著名瓷器收藏家岳玉明讲述各朝各代古陶瓷不同年代的特征,就像是在看一本古陶瓷的百科全书,让记者心生佩服。当记者问其是如何走上收藏之路以及如何走向成功时,岳先生用他的故事,将他与古陶器、瓷器的缘起缘生娓娓道来。

十四岁开始涉足收藏

“我是无形当中喜欢上收藏的。”岳玉明告诉记者,“14岁那样,我跟当地的师傅学跟班(学徒弟),一天我遇一个出售珊蝴、玛瑙的人,称如果把头发丝缠在上面,用火烧,头发丝都不烧断,那么就是真品。我当时觉得好奇,就花了几角钱买了一些。”据岳先生介绍,后来这些珊蝴、玛瑙经当地一位老收藏家鉴定为真品,而且转手后,还赚了一些钱。“那时,我就认为搞收藏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从此我就和收藏家、古玩商接触,从他们那里学习古玩收藏知识,同时开始尝试收购古玩。就这样,我便与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18岁那年,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我就开始从事建筑业,但喜欢收藏的我,对收藏也更加青睐,就在那年,我无意间收购到一个铜碗,重量达1.6斤,后来经当地日杂公司的一个鉴定师鉴定为金碗,当时感到特别兴奋,然而,正是这一件藏品,对我的收藏事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收藏的信心。”

据了解,岳玉明在建筑业上摸爬滚打7年后,积累了部分财富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时25岁的岳先生便开始在自己的收藏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始至终地朝着一个收藏大家的方向努力着。

投师著名专家李知宴

“开始的时候,古陶瓷收藏对我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岳玉明回忆道,“那时,我什么也不懂,又没有老师指点,只能靠与其他收藏爱好者交流意见来相互学习。由于没有老师,收藏方面的知识不够丰富,吃了不少亏,交了不少学费,特别是在18岁至25岁这段时间,我买了不少赝品、假货,上当受骗的事对我来讲是家常便饭,损失高达几十万元。虽然在这期间有过放弃收藏的念头,但我一直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成为一名收藏大家,所以才一直走到今天。”

正因为这种零散接收的知识并不全面,加之对中国历史和陶瓷研究不多,这对岳先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阻碍。不过,岳玉明决心要做一个职业的古陶瓷收藏家,希望得到国内著名瓷器专家指点。“最后,我有幸认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先生,并拜李先生为师,在李先生的精心指导下,我苦学了三年。在这整整三个年头里,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把《中国历史》、《中国陶瓷史》等书籍看得滚瓜烂熟,而且我还经常到国内很多博物馆去参观,并找机会与博物馆的专家相互交流、学习。”

岳先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收藏名家,不仅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藏品,而且必须对每一件藏品进行研究。“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件瓷器的真假,经常一个晚上不睡觉,遇到疑惑的地方,不是请教老师,就是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总之要对瓷器的釉面、胎质、画工等进行仔细研究,并把真品与赝品进行对比,直到弄清楚为止。”

据了解,岳玉明为了使自己能够迅速成长,有一段时间,仅用于观察、鉴别瓷器釉面、胎质的高倍放大镜就用坏了几十个。现在的岳玉明跟记者聊起古陶瓷时,信手拈来的就是各朝各代的年号、年份和古陶瓷不同年代的特征,听他介绍,就像是在看一本古陶瓷的百科全书,让记者心生佩服。

2006年,岳先生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书画、铜器杂件以及古陶瓷鉴定估价师专家证。2007年1月,还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特聘为《鉴定估价师》专家顾问。不过在岳玉明的眼里,这些并不满足。“古陶瓷收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知识无穷,非常考验人的悟性和耐性,只有勤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古陶瓷的意义。我永远是学生。”岳玉明告诉记者,自己会一边做收藏,一边不断充电。打算活到老,学到老。

搞收藏苦中有乐

据记者了解,岳先生经过30多年的精心收藏,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藏了各类瓷器数千件,其中不乏一些精品、珍品,而岳先生创建的西南岳氏会所也正在申报成立博物馆。“瓷器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之一,我组建一个瓷器博物馆就是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30多年来,为了使自己的博物馆能够早日建成,我几乎没有出售过一件藏品,所以现在才会有这么丰富的藏品。”

当记者问及30多年来,收藏这么多藏品是否容易的时候,岳玉明叹息道:“苦哇!有时很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件藏品的真假,还得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时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为了购得一件藏品,还得自己亲自外出,特别是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时候,还得走一两天的路程……你说其味不苦吗?不过每当想起在收藏过程中结识的众多收藏家、专家以及看到自己心爱的藏品,自己又感到了无限欣慰和快乐!”本报记者 卢建波 文

藏家档案

岳玉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人,从14岁开始涉足古玩收藏,曾投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苦学三年后出师,以鉴赏为业,渐有声名。历经近40年的学习和研究,他从一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已经成长为收藏界赫赫有名的瓷器收藏家、古玩鉴定专家,被誉为“四川瓷器收藏第一人”。200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书画、铜器杂件以及古陶瓷鉴定估价师专家证。2007年1月,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聘为《鉴定估价师》专家顾问。现任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四川崇州市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雅安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双流县工商联藏品商会事理等职务。

中国名瓷介绍


名瓷介绍:磁州窑

在磁州境内(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 故名。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 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

名瓷介绍:龙 泉 窑

在今浙江龙泉,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中期以后有发展,南宋是其极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胎质洁白,质量显著提高;与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为南宋宫廷烧造仿官窑的黑胎器物,在金村、溪口等窑址都有这类仿官标本出土。元代在烧大件器物上取得很大成绩,近三尺的大盘与大瓶,烧成后盘心坦平,瓶身不偏不倚,极其难得,除供应全国各地外,还大量行销海外,在今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的古港口及遗址都有龙泉窑瓷器出土,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龙泉窑瓷器达九千余件。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明代前期产量仍很大,中期后渐衰。

名瓷介绍:德化瓷器

福建德化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产品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畅销国外。

名瓷介绍:钧窑

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历宋金至元代。境内有窑址近一百处,以小白峪历史最早,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绝大多数窑均烧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量最好。

名瓷介绍:越 窑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规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鳌唇山东晋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的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瓯”。许浑“越瓯秋水澄”,皮白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已“巨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辄万件;入宋以后,瓷贡数量有增无巳,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名瓷介绍:汴京官窑

北宋后期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由官府直接经营的瓷窑,故名。官窑专为宫廷服务,有南北之分。宋代顾文荐《负喧杂录》有 "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记载,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袭此说。此窑继汝窑之后为宫廷烧制瓷器,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胎骨深灰或紫色,釉色有粉青、月白,釉质晶莹润泽,有纹片,有紫口铁口特征,底有文钉烧痕。 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名窑介绍:醴陵瓷器

湖南醴陵所产的瓷器。有日用瓷与陈设瓷,薄胎注浆,瓷质洁白,装饰的主要特色是釉下五彩,闻名中外。另除有釉上贴花和喷花等外,1958年还试制成功一种感光晒花的新装饰法。建国以后,这个地区的瓷器在技术方面不断革新创造,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瓷区之一。

名窑介绍:龙泉务窑

在今北京门头沟龙泉务村,故名。建于辽代,所烧器皿有碗、盘、瓶、壶和盂,碗盘所占比重最大,而以白瓷为主,青釉、黑釉次之。白瓷有租细之分,有浮雕菊瓣纹碗,有葵瓣口盘、折腰盘,与邻近的河北、山西白瓷有类似风格。支烧方法与各地不同,盘碗里心或足部多数有四个支烧痕,此法仅见于山西浑源窑。

名窑介绍:邢 窑

在邢州境内(今河北临城祁村),故名。建于唐代,盛产白瓷,与同代着名越窑所产青瓷齐名,陆羽《茶经》有"邢瓷类银类雪"记载,因质白如雪,被选为唐代宫廷烧制贡瓷。《旧唐书·地理》也有" 邢州……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 "记载。邢窑白瓷曾畅销各地和深受人们欢迎,李肇《唐国史》载:"凡质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草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建国后,陕西西安地区唐墓出土有邢州白瓷; 唐大明宫遗址也有不少胎釉洁白的邢窑白瓷出土。

一瓷一剑一茶一水一人家 龙泉元素融入上海世博会


“一瓷一剑一茶一水一人家”拥抱世博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浙江丽水市凭借“一瓷一剑一茶一水一人家”拥抱世博,成为浙江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最大赢家之一。

剑瓷:世博会上赚足眼球

世博会开幕后第1个月的30天时间里,9位浙江龙泉青瓷界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丽水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将在世博园区的中国元素活动区内,现场表演拉坯、修胎、刻花等技艺,19件代表当代龙泉青瓷最高水平的精品也随同展出,这也成为继2009年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龙泉青瓷最大规模的一次亮相。

世博会浙江馆中还展出了一只精美的龙泉青瓷碗。这只青瓷碗放在中厅,直径8米,可升降,是浙江馆最核心的部分。除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外,这只碗同时又是一个影像装置,参观者通过它能看到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景色和人物等。二楼的后厅,还有11个直径1米左右的青瓷碗,用影像不断地展现着浙江11个市的风貌。

6月18日至6月22日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浙江周”活动期间,龙泉青瓷入选具有浓郁浙江特色、集中浙江优秀的民间传统“物华天工”浙江民间工艺精品展。此次展会期间,共有20件优秀龙泉青瓷作品,其中国家级大师作品4件、省级大师作品7件、地市级大师及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9件,将与全世界人们面对面,展示龙泉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短兵相接的年代里,龙泉宝剑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1915年,龙泉宝剑被带到了巴拿马世博会上,将其所蕴含的中国诚信高洁的美德、高超精湛的铸造工艺呈现在了大洋彼岸。此事过后近百年,古艺铸剑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汤汝平制造的“圆梦奥运之剑”又一次亮相世博。该剑长2888毫米,重56公斤,剑身最宽处140毫米,钢护手最宽处380毫米,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定为中国最长最大的宝剑。世博会上,龙泉也通过这把巨型宝剑,向世界展示了龙泉宝剑的风采和独特魅力。

张家:成为世博“居民”

2009年,世博会浙江馆在全省寻找“最浙江”的六户代表家庭,几经选择,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张绍斌家庭有幸入选。

张绍斌出生在一个制瓷世家,祖父张高礼和叔公张高岳都是制作仿古青瓷的高手,从1996年开始,张绍斌开始龙泉青瓷胎釉的研究。期间,他曾多次对大窑、溪口等古窑址作实地考察,精研古窑瓷片,并对龙泉地区的瓷土矿源进行了千余次的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绍斌终于烧制出理想的弟窑粉青、梅子青、天青和哥窑薄胎厚釉、米黄色釉。这些釉的釉层厚、釉色纯,米黄釉如冻石一般,为青瓷界所惊叹,这也推动了我市制瓷技术发展。

2009年9月份,张家突然得到通知,被告知已经入选“最浙江”世博家庭,年过六旬的他不禁激动万分。张绍斌对青瓷艺术的痴迷还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子女。如今,他25岁的女儿张英英也步入陶瓷制作行业,且小有成就,被认为是龙泉青瓷界新秀。儿子则就读于陶瓷学院,也立志当一名制瓷艺人。

茶水:对接世博经济

世博会期间,浙江丽水除了在浙江馆展示自已的魅力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场合参与世博。

龙泉金观音是继青瓷、宝剑后的丽水第三宝,目前在全市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以上,成为兰巨、龙南、竹垟一带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今年的上海豫园茶文化节上,龙泉金观音首次亮相上海市场。丽水举办的“龙泉金观音”推介宣传活动以“龙泉茶瓷,韵添世博”为主题,通过茶艺表演、展示展销、专家论坛的互动交流,展示了龙泉优越的生态和深厚文化底蕴。

上海世博会上,龙泉产的披云高山活水称为浙江馆唯一指定饮用水。184天世博会期间,来自原始森林的披云天然水和馥郁鲜爽的龙泉金观音,将成为浙江馆内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各国政要的专用茶水。

艺术品市场炒作"短平快" 炒一人只要3个月


如何判断陶瓷是否有收藏价值

炒一个领域周期3年,炒一个人只要3个月

为求将手中收藏的艺术品或古董高价卖出,卖家与拍卖行暗箱操作……熟悉电视剧《青花瓷》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炒作的套路。实际上,这些炒作手法在当下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市场真实存在且比比皆是,当代瓷能够卖出千万元的高价,正是炒作之风的印证。

"我接触的艺术品作者当中,很多是自己炒自己。"小赵(化名)在一家拍卖公司工作了近十年,深知这其中的门道,"一位艺术品作者,如果每年能挣100万元,他一年花在炒作自己的钱上就得有60万元。"据小赵介绍,艺术品作者自买自卖、假拍假卖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每场拍卖会上,似乎都有人对同一件物件频繁举牌,而在圈外人看来,这位大师的作品可能会拍出天价,应该具有收藏及保值的价值,殊不知,举牌竞拍的人却是大师自己。

北京古玩城首席科技顾问关海森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拍卖行留下这件物件拍出的记录,"时间长了,记录多了,价格也高了,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或这种物件就是行情,就会有人跟风购买。"

对于圈内人来说,自己炒自己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却无奈的秘密。"如果今天不炒,那么明天你的东西就可能卖不出去,会被别人所取代。"小赵介绍,对于作者而言,宣传自己的渠道无非就是拍卖和图册,既可以显示价格,又可以彰显品位。据了解,多家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册也成为炒作园地,花少量钱将艺术品刊登于图册上,其价钱将有可能翻倍。

拍卖行炒 就像投资原始股

一般来说,如果一件拍品拍卖成功,买卖双方均要交给拍卖行成交价格的14%作为佣金。也就是说,如果一件拍品拍得1500万元,拍卖行将会拿到420万元的佣金。但如果是作者自买自卖的话,会事先跟拍卖行打好招呼,交给拍卖行几万元就可以参与拍卖。

而在每场拍卖会之前,各家拍卖公司都会举行预展,将此次拍卖的拍品提前展览出来,让有兴趣的人士先睹为快。然而,"猫腻"往往就从此开始。"作法很简单,在预展上也有私下交易的,但这些私下交易的艺术品还会上拍,只不过最终要让其流拍,用这些私下成交作品的价格为假拍充数。"小赵称。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高价对作者和拍卖行而言,都是扬名的大好时机。"小赵表示,看起来少挣不少的拍卖行,心中却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拍卖公司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就像电影明星的经纪人一样,拥有将某人或某个领域捧红的能力。

"如果拍卖行们决定捧红某个大师,那么拍卖行就可以以这人没红之前的价格,拿到作品,然后再进行炒作、再卖出。就像投资原始股的道理一样。"小赵表示。

游资乱炒 不问艺术只问价钱

已经在业内有近20年经验的关海森介绍说,艺术品市场炒作的特点就是"短、平、快",对某一领域炒作的周期往往仅有3年,而对一人的炒作,往往仅需要三个月到半年。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游资,他们不看艺术价值如何,就看这东西名头是不是大,作者是否年事已高,作品升值是不是很快,是否可以快速赚钱。"关海森表示,当代瓷与古瓷不同的是,它没有古瓷的不可复制性及工艺的稀缺性,所以其升值空间并不如古瓷高。但如今天价当代瓷器的出现,正说明这其中具有炒作的成分。

据关海森介绍,古时做瓷器,作者是必须参与瓷器制作的每个环节,包括拉坯、配料等等,而如今由于工艺技术的成熟,以前只能凭经验和技术的活儿,如今都可以智能化完成,也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在景德镇就有提供坯子的很成熟的产业链。而所谓的大师只要将画儿画在纸上,交给这样的工厂,最后再落个款即可完成。

"现在陶瓷本身的稀奇性越来越弱了,如今纯是看是谁在上面画画的,如果是当红的画家,价格就会高些。"

行业内炒作风行,高企的虚幻泡沫最终谁来买单?无疑是民间的一些陶瓷及收藏爱好者。中国古陶瓷博物馆馆长李有臣表示,这些收藏爱好者往往对行业一知半解,能够慧眼识物的人凤毛麟角,只听卖家忽悠,最终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旁白1

民间瓷器商:

"没有收藏价值,肯定会崩盘"

"现代瓷?没听说过!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只买卖古董,也就是说至少是民国以前的瓷器"。在北京开一家茶叶店的赵先生已经兼营瓷器买卖生意近20年了,当从记者口里得知现在市场炒作"现代瓷"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显得十分惊讶,显然,现代瓷这个概念对他而言十分陌生。

因为长年浸淫在这个市场中,赵先生对目前市面上各种瓷器的行情可谓了如指掌,市场出现什么热点,他都"不可能不知道",但说起现代瓷,他有点发蒙,"你是说新中国成立后、活着的人烧造的瓷器?这东西也能值钱?太邪门了吧。"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大家只认"老东西",也就是说最晚也得是明清的东西,现代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就是赝品"。对目前现代瓷拍出的大价钱,赵先生告诉记者,"这可能是一种炒作,肯定会崩盘的,因为它没有收藏价值。"

"瓷器这个圈子也会经常炒概念,但通常都是真东西,比如一段时间"唐三彩"比较火,一段时间宋代"五大窑"瓷器比较热,偶尔明清的东西也会大涨价,这些东西价格一旦涨上去就很难再下来,因为真东西确实越来越少"。

他认为,收藏是讲究稀缺性的,如果是现代人制造的,那么就不具有稀缺性,理论上他可以无限量地制造,除此之外,现代窑烧出来的瓷器跟过去的质量根本没法比,虽然仿造的工艺水平也很高,可是毕竟是赝品,禁不住时间的考验。

旁白2

景德镇瓷商:

"谁说仿造就造不出真价值?"

在陶瓷的故乡景德镇,往日收藏者们口中的"假货"仿古瓷器如今不仅摆上了台面,更成了大受欢迎的收藏品。

目前在景德镇的瓷器市场上,"仿古瓷器"已经成为重要品种之一,被称作"仿古瓷器一条街"的樊家井,每天可出售数万件仿古瓷,价格在数千到数万元不等。

有不少收藏者将仿古瓷器与"假货"划上等号,景德镇瓷商廖英认为,这样显然欠妥。"我们所说的假瓷器,通常都是粗制滥造的,以旧化、假造印章等手段来冒充古代瓷器;而现在的仿古瓷做工精良,署名用的也是现代陶瓷大师的印章,"仿古"只是表达对古代陶瓷艺术品位的追求。"

廖英告诉记者,随着古瓷真品日渐稀少,仿古陶瓷已经成了收藏者们的新宠,一家较大的瓷店每天的出货量可以达到三位数,而商家也采用各种方法来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更好的收藏价值。

据介绍,现在制作仿古瓷器的陶瓷师傅往往是古代陶瓷技艺的传承人,不少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可算是陶瓷界的"国宝级人物",而仿古瓷器的烧制也往往在相应朝代的古瓷窑中进行。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商品不会"滥大街",每件仿古瓷器都是限量制作,最多只烧100到200件。

据了解,不少做工精美的仿古瓷器现在已经开始升值。"造成仿古瓷器升值的因素很多。"据廖英讲,制作者去世、古瓷窑倒塌,都会让一批仿古瓷器身价倍增。今年有一座宋代的古窑因暴雨而毁,这座窑烧出来的瓷器现在就已经涨价。"谁说"仿造"就造不出真价值?"

瓷·中国瓷·汉光瓷


好几次逛商店,每回走近卖进口瓷器的柜台,大家总会立即掉头走开,一边嘀咕:“咱们中国的瓷器不是世界第一的吗?还看这个干嘛!”其实,如果你静心看看那些来自德国、英国、日本……的洋瓷器,你会感觉到:中国瓷已经不能说是世界第一的了。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早就知道,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同为CHINA;这次采访李游宇,又听说了有关CHINA“辞源”的一种说法---据说明代有一段时期,正处鼎盛年代的瓷器之都景德镇曾名“昌南”,精美绝伦的“昌南瓷器”出口到海外,洋人赞赏不已,竞相购买收藏……结果,昌南(CHINA)不仅成了瓷器、也成了中国的洋名。

李游宇说,中国瓷器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世界各大拍卖行瓷器拍卖创下天价纪录的,都是中国的瓷器。最著名的,当数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钧窑、哥窑、汝窑、定窑)。如今,凡是这5个窑口出产的瓷器,件件价值连城。许多宋代的瓷器都是不可仿制的,比如现存日本的“耀变天目”,产于吉州窑,那只碗初一看并不起眼,乌漆漆的,但细细观赏,会看到碗内闪烁着一圈圈幽幽的光。到目前为止,这一圈圈的光因何而生,还是个未曾破解的谜。难怪日本奉“耀变天目”为国宝,每年只公开展出几天,保护措施严密得不得了。

李游宇每到国外讲学,讲起唐、宋、明以及清代前期的瓷器,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从晚清到现在的100多年间,瓷器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现在,世界级的名牌瓷器,产在德国、英国、日本,而咱们中国的瓷器只能在国内外的普通商场、超市,甚至地摊上廉价出售;出口数量非常大,创汇却很少。

1989年,李游宇到日本讲学,正大谈唐、宋瓷器的辉煌,讲台下忽然有人发问:中国当代的瓷器发展得怎么样?他一时语塞。情急之下,只好搬出建国以来瓷器制作的一大高峰“7501”(毛泽东主席用瓷)权作回答,但心底里的那份失落和黯然却久久挥之不去。也就是在那时,李游宇萌发了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档艺术瓷器的念头。

李游宇在日本拿来“救急”的“7501”(主席用瓷),是建国以来最好的瓷器。它在民间被称为当代“官窑”,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李游宇说,那时,为了制作质量上乘的生活用瓷,湖南、江西两地的专家分别埋头研制,终于在1975年获得成功。这套瓷器以白色为主调,绘制了老人家喜爱的梅花等浅红色的淡雅图案。因为是两地身怀绝技的技师分头研制,时隔多年之后,如今竟已无法再次制作出同样的作品。1975年湖南制成的成品,全部送北京了;一些次品,则送给了参加研制和制作的技师们,后来渐渐散落到民间。再后来,这些次品被拍卖行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经一番策划宣传,身价大增。单一个盖水杯,就卖出60万元,比乾隆官瓷还贵。

无论是宋瓷还是“7501”,都是从前的事了。1999年3月,李游宇历时3年亲手创制的汉光瓷终于问世。李游宇说,汉光瓷可说是如今中国堪与世界级名瓷媲美的瓷器,尽管大家对它还很陌生;又说以后再到国外讲学,讲到中国当代瓷器,他不会语塞了。

在汉光陶瓷艺术馆,我见到了晶莹剔透的汉光瓷:淡红色的枫叶斗笠碗、枫叶贡碗,淡蓝连枝纹的大直身瓶和正德碗、白瓷旋纹金彩直口瓶……忍不住拿起一只白瓷镶金边的小杯子,分量很轻很轻。再看价格,天呐,800元!我有些不信,问李游宇,他点头。还说,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起步,还没有成为世界品牌,因此价格只能暂时放低。什么,这还是低价?李游宇拿出德国“罗森泰尔”牌的一件造型完全相同的杯子让我看,标价竟然是2300元。他告诉我,“罗森泰尔”是当今瓷器中的“王牌”,但汉光瓷的质量毫不逊色。

大话“世界杯”与“中国名牌”


足球世界杯与陶瓷中国名牌这两件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今年却凑在一起了,不仅时间上几乎同时出现,而且在陶瓷行业的影响和受关注程度也不相上下。

足球世界杯四年一次,谓之群雄逐鹿也好、豪门盛宴也罢,一旦获胜则风光无限;三年一评的陶瓷中国名牌也是众多陶瓷企业追逐的对象,一经获得,产品则光芒四射,陶瓷中国名牌如果从今年起改三年一评为四年一评,则与足球世界杯完全同期、同步,以后的陶瓷中国名牌就是陶瓷的世界杯了,广告包装也可以做得更直接简单。

足球世界杯的附加值高,不少名不见经传的亚洲、非洲选手一有上乘表现,立马成为欧洲俱乐部的热门货,从此身价倍增,前(钱)途无量,为了这些,所以有服禁药的、打假波的,球队也是如此,1982年沙特放水5个球,最终将中国队堵在足球世界杯决赛的大门之外,又如最近爆料的2002年巴西对巴拉圭的预选赛内幕;陶瓷中国名牌的附加值也高,也使一些企业、甚至知名企业虚报产值、税收等。

足球世界杯有预选赛,各大洲赛区通过激烈的角逐,产生32支决赛球队;中国陶瓷名牌评比没有预选,谁都可以直接进入主赛场,因此造成不少一般的企业也粉墨登场,如果陶瓷中国名牌也设有预选赛,是不是可以使参加决赛角逐的陶瓷企业更具代表性、先进性?更客观性?政府基层组织及地方行业协会是否可以更容易地、更客观地把好这一关?

足球世界杯决赛名额各大洲的分配是不均等的,目前是:欧洲区:13、南美洲区:4、非洲:5、北美及加勒比地区:3.5、亚洲区:4.5、大洋洲:1、东道主:1,32个席位;理论上陶瓷中国名牌在各个产瓷区是没有名额的分配的,可不可以在各产瓷区也设一定的名额分配作为预选赛出线的名额,再最后角逐决赛。

足球世界杯影响参赛者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如球队状态、队员伤病、裁判执法、赛程安排等等,但在世界杯赛场谁都不愿意公开说我是影响球队成绩的人;陶瓷中国名牌影响参赛者成绩的因素也不少,如数据填报、推荐机构、评委等等。而在中国名牌评选过程中,就不断有机构公开或者半公开地对外宣称:我们可以影响评比结果,我们有评委参加评选。其潜台词就是:你们都来找我吧!

中国陶瓷第一镇争当专利大镇


今年南海市专利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1至10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1662件和1266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87%和24.73%。而作为陶瓷产业大镇的南庄,今年头十个月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457件,是去年全年申请数的两倍多。另外两个专利申请量居三甲之列的镇(区)分别是:大沥190件、沙头117件。

今年初,该市知识产权局在原专利办的基础上成立后,适应“入世”后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针对我市中小型制造企业多的特点,依托近年陆续组建的各大支柱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扫盲”工作,企业家群体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专利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据介绍,该市近年专利申请有两大特点,一是申请的含金量有所提高。与早年绝大部分是外观设计不同的是,近年的专利申请中,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两个类别有明显的增长,其中,今年的发明申请有23件,实用新型有335件。另一个特点是产业大镇争做专利大镇,专利申请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比如,今年头十个月以457件申请量跃居首位的南庄,是陶瓷产业大镇,去年全年以174件申请在全市各镇区中排名第三;而去年以315件专利申请排名首位的大沥,则以有色金属加工业为主,目前以190件暂居次席。在市场竞争的砺练下,该市专利申请数量的持续稳步增长表明,该市企业和个人的专利意识在不断增强,不少企业逐渐学会了运用专利战略促进技术创新,维护自身权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个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正在我市逐步形成。

“7501毛泽东用瓷”水点桃花瓷的第一次拍卖


1996年12月14日,有人把68组88件“毛主席用瓷”委托北京的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次在京城进行了拍卖。这场“毛主席用瓷”的拍卖活动,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新华社、美联社、法新社和国内外许多电台、电视台、报纸的记者,都来到预展和拍卖现场采访报道。挪威国家电视台还制作了一部有关“毛主席用瓷”的电视专题片,当年圣诞节前在挪威播出。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到:“这是在购买一段历史。”;香港的《大公报》和《文汇报》都说:“这批瓷器的拍卖和天文数字之价格,显示人们对这位革命领袖极大的崇敬。”

这次拍卖会是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举行的,拍卖场上有数十人参与了竞买过程,当首件拍品“中号水点桃花合器”以6.2万元落槌时,场上即刻沸腾了。在每一件瓷器的竞买过程中,号牌林立,此起彼伏,每件瓷器的成交价格都超过了原来8,000-10,000元的估价许多倍。最终,68组“毛主席用瓷”全部成交,总成交价达870万元,平均每组瓷器12.8万元,最贵的一组拍出了66万元,创下了当代新中国瓷器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

“毛主席用瓷”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拍出这么高的价格?

这就要说到“文革瓷”。在我国当代陶瓷史上,文革是一个重要时期,陶瓷界和收藏界常常将这一时期的瓷器称为“文革瓷”。“文革瓷”的制作工艺、造型和风格均有独特而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革后期的1975年,江西景德镇曾专门为毛泽东主席制作了一批“毛主席用瓷”,这是中国当代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当时对外严格保密,因此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毛主席用瓷”代表了新中国“文革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这一史实就是因这场“毛主席用瓷”拍卖会才得以大白于天下的。

“毛主席用瓷”的由来是这样的:

1974年,江西、山东、湖北等五大名窑所在地的省革命委员会接到了中央指令,要为毛泽东主席设计、制作一套生活用瓷,要求它超越前代,代表出当代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各地都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设计方案和样品,经选定,设在景德镇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提交的设计样品一举夺魁,它是以明朝正德官窑瓷器的器型为基本造型蓝本,采用半薄胎高白釉新工艺制作,瓷器通体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在白色釉面上饰以粉红色桃花并有绿色相衬的“水点桃花”图案。后来,景德镇陶研所又采纳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建议,对原设计进行了三项重大修改:

1、传统的釉上彩的原料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因此要改为釉下彩的生产工艺;

2、因为毛主席政务繁忙,饮食无定,所有的食用容器都要加配盖子;

3、将“水点桃花”的图案改为毛主席喜欢的梅花图案。

此方案确定后,经当时的“中央文革”审阅,报毛主席批准,于1975年初,由中央正式下达了有关生产文件,代号为“7501工程”。

“7501工程”生产文件正式下达后,江西省公安厅厅长带领工作组亲赴景德镇监督此项工程的实施。轻工业部陶研所集中了一批景德镇最优秀的陶瓷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及高级工程师徐亚凤、刘平和彭召贤等人。此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极其严密,窑场四周都设立了岗哨。

1975年底,景德镇烧制出千余件“7501瓷器”。这批质地极佳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它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从这批上品中又精选出两套,每套138件,并派专人护送到中南海。每套中包括:9-15厘米盖碗48件;15-30厘米盖碗(又称合器)40件;1号和2号茶杯各10件;调羹10只;布碟10只;醋壶、酱油壶、胡椒筒、牙签筒、香烟筒、烟灰缸、饭锅、品锅、大汤勺、茶叶罐各1件。

毛主席水点桃花7501专用瓷合盒器

陶研所接到上级指示:生产“7501”余下的产品要全部就地销毁,不得保留。但实际上当时陶研所只销毁了以盖碗为主的一小部分瓷器。余下的除一部分陈列在该所贵宾室的珍品柜以外,其余均封存入库。

文革后的1982年,陶研所将所封存的部分“7501瓷器”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其中也包括试验时留下的釉上彩“水点桃花”。不过,分发瓷器时,只分了碗、盘、杯、勺等小件物品,像饭锅、品锅等大件产品和盖碗等均未分发。

1986年,国内一位陶瓷收藏家开始注意到“毛主席用瓷”的特殊价值,因此开始在景德镇陶研所的职工中进行收购。在最初两年里,他所收的产品中大部分是釉上彩试验品“水点桃花”,只有少部分为釉下彩产品中的碗和盘,但均无盖子。直到1989年,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落成时,轻工部举办了一次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陶研所来京参展,带来一批所藏的“7501”珍品,有碗、盘、壶、合、锅等容器,并均配有盖子。这是当时除中南海藏品之外人们所能见到的最多、最全的一套“毛主席用瓷”。这位陶瓷收藏家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不失时机地将其全部买下。

1992年,新加坡一位商人也得到了消息,开始在景德镇收购散落民间的“7501”瓷器。一年后,他把收到手的瓷器运往新加坡展出,引起了轰动。

这次“毛主席用瓷”的拍卖会使得景德镇人也高兴异常,他们认为,这场拍卖会的成功,为中国的当代瓷器争了光,也为那些年萎靡不振的景德镇瓷器的推广销售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钱汉东,遍访中国名窑第一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钱汉东,遍访中国名窑第一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多少钱一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