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佛山陶瓷抱成团

佛山陶瓷抱成团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5-20

陶瓷艺术。

大洋网讯广州日报报道,“整合!整合!整合是佛山陶瓷做大做强的出路”一直以来佛山陶瓷业界都存在这种强烈的声音。记者从昨日下午佛山市禅城区召开的“佛山陶瓷”品牌推广动员会上获悉,一个整合佛山陶业界的实质性措施将出台:“佛山陶瓷”品牌体系正在构筑,凡贴有“佛山陶瓷”标志的产品,会受到佛山陶瓷品牌管理条例的保证。记。

佛山墙地砖占世界年产量1/4

在昨日的动员会上,佛山市禅城区区长林邦彦介绍,近三年佛山市的墙地砖实际年产量12亿平方米以上,约占全世界总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其中禅城区墙地砖年产量占了全市产量的85%。

戴一民副区长说:“今年可以说是佛山的陶瓷年,在建陶12个中国名牌企业中,有7个是佛山市属下的企业,其中有6家在禅城区,这是佛山人民的骄傲,也为今后推广佛山陶瓷的整体品牌奠定了基础。”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了中国第一条现代化墙地砖生产线和第一条现代化卫生洁具,发展到今天,佛山已拥有一流的陶瓷生产装备、完善的陶瓷生产链。佛山在中国陶瓷行业中拥有生产人力最大、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集聚度最高、市场集散辐射能力最强等一系列优势。

集体品牌凝聚行业力量

然而,佛山的陶瓷品牌虽多,却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始终未能涌现统领全行业的品牌。在短短20年间,石湾成就了“鹰牌”和“东鹏”的辉煌,南庄打造了“中国建陶第一镇”。

但近年来一河相隔的这两大陶瓷产区都是“各自各精彩”状态,甚至存在恶性竞争。年初这两大陶瓷产区同归禅城区所辖,陶瓷资源整合问题迫在眉睫。

昨日禅城区戴一民副区长称:“企业在极不情愿的状况下一个一个被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大家都期盼尽快找到可行办法达到多赢。”戴副区长表示,行业内耗既浪费珍贵产业资源,也滞慢了行业升级。

“发展到今天,是关乎佛山陶瓷进与退的关键!施行‘佛山陶瓷’的集体品牌就是要把行业力量聚起来。”戴副区长说。

贴“佛山陶瓷”商标有保证

“看到‘佛山陶瓷’的商标图案,就相当于该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受到佛山陶瓷品牌管理条例的保证。”昨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陈帆说。

据介绍,“佛山陶瓷”品牌体系主要有三方面,包括经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佛山陶瓷”普通商标;以“佛山陶瓷”品牌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品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品牌管理体系。

陈副理事长称,在此品牌下,让国内外买陶瓷的人更有信心,会为佛山陶瓷开拓市场带来好处,等于给买瓷人一张“信用证”。

提升“佛山陶瓷”档次

禅城区区长林邦彦还说:俗话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我们就是要把“佛山陶瓷”的品牌标准的价值附加在陶瓷产品中,提升佛山陶瓷的档次。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陈帆副理事长表示,佛山陶瓷今后更应着重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建陶产业的独特道路。现在佛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和装备产区,要持集体品牌走出去,建成东方的、世界的建陶产业中心。TaOCi52.CoM

小资料:

佛山制陶历史渊源流长,陶瓷产业实力雄厚,产品质量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介绍,佛山陶瓷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石湾和南庄镇,两地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被全国各地誉为“佛山陶瓷”。(周靖宜)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佛山陶瓷博览交易会 促进佛山陶瓷产业升级


在昨天的第九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佛山市副市长李子甫表示,陶博会正在向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佛山将加快陶瓷业优化升级的步伐。

趋势:总部经济会促陶瓷产业升级

佛山作为千年陶都,陶瓷业是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陶瓷业要成为佛山继续保留以及优化升级发展的重要传统产业,继续成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佛山陶瓷产业正往总部经济的方向发展,陶瓷企业特别是附加值低的企业外迁正成为趋势,而其总部留在了佛山并在发展壮大。通过总部经济的外延延伸产业链条,延伸的产业链条反过来又在促进该行业的做强做大。

佛山陶瓷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综合性陶瓷产区和进出口贸易基地。目前,佛山的陶瓷企业已经发展到400多家,年产值达到5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佛山陶瓷行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占全国陶瓷行业的60%以上。

影响:佛山渐成世界新兴会展中心

会展经济是弘扬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依托佛山陶瓷丰厚的产业资源,陶博会从20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8届,并成为一个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陶瓷尤其是佛山陶瓷的窗口。

在产业蜕变的同时,展会的蜕变也成为亮点。本届陶博会因国际专业会展公司的承办,为陶博会增添了市场活力和国际色彩;组建的独立形象设计团队,彰显了其服务水准与国际接轨;会展上多种语言营销,为佛山会展业特别是陶瓷会展业跨入全球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来自德国的汉斯(音译)先生是代表公司专门来参展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年佛山陶博会在国际陶瓷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与同行的融合中,将会赢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看点链接

概念化成“陶交会”新时尚

昨天,第九届陶交会在中国陶瓷城分会场同时开幕。概念化成为今年陶交会的新时尚,也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方向标。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新的创意概念更主要体现在城内的商家产品展示。今年流行时尚个性化,处处吹起一股概念意向风,各个企业纷纷推出极具自我特色的系列产品,铺张概念、张扬个性、力争自我风格与时尚同步,引领潮流。如金意陶的概念馆。全新阵容的诺贝尔展厅以及绅士德的SPA泳屋,别出心裁,将产品的特性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点:与佛山陶瓷


5月23日下午在江西景德镇财富大厦参加了题为“千年窑火,梦想交融”的景德镇、佛山陶瓷文化交流论坛。论坛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装饰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办,两地陶瓷协会、美术家协会协办,广东东鹏陶瓷承办。论坛上著名设计师陈万里与东鹏陶瓷总经理陈克俭的主题讲演极具吸引力与鼓动性,期间还举行了景德镇、佛山两地大师与两地设计师的互动对话。笔者客串主持了两地设计师的互动对话环节。有江西省各地的300多位设计师参加了这次两地陶瓷文化交流论坛,因此可以说这次论坛不仅是一个两地陶瓷文化交流的项目,而且渗透有企业设计师营销的内涵。

说起景德镇、佛山两地的陶瓷文化交流,应该说是非常不够的,回想起来,大量学院的毕业生在佛山陶瓷行业工作大概是两地陶瓷行业的最大交流。当年(六、七十年代)佛山一些瓷砖厂都曾前往厂学习瓷片生产制造技术。最近几年景德镇、佛山陶瓷行业之间的交流增加:去年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与景德镇浮梁县湘湖镇缔结为友好乡镇,金意陶陶瓷、箭牌卫浴、特地陶瓷等佛山地区的知名陶瓷企业纷纷在景德镇市投资建厂;两地政府间的互访也在不断增多。但是景德镇、佛山两地的陶瓷文化交流却是很少,而且两地的陶瓷文化差异也较大。从历史上来讲两地都有过千年的陶瓷制造历史,但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官窑御瓷文化,而佛山石湾公仔则是民窑工匠技艺,在宋代两地都已同属中国四大名镇;从现在来讲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沿海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迅速,景德镇地处内陆交通信息相对闭塞,整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几百家企业、几千家作坊其产值约为佛山陶瓷的十分之一;千年瓷都,仅一个陶瓷研究所就有十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比佛山陶瓷的全部国家级大师的还多,省市民间陶瓷研究所众多,文化历史沉淀厚实,佛山陶瓷名闻遐迩,建筑陶瓷生产制造在全国举足轻重,在世界占有重要份额;绘多过塑,釉色、技法、瓷质等均为天下之绝,石湾公仔以雕塑见长,神似重过形似;佛山陶瓷以建筑陶瓷为核心,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艺术成设瓷为主,辅以部分日用瓷,艺术瓷产业化刚刚起步;景德镇瓷博会已举行五届,是商务部、贸促会国家最高级别的展会,佛山陶博会已举行了十三届,仍是名分较低的地方展会;景德镇有中国唯一的陶瓷学院高等学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往佛山了,不仅为佛山陶瓷输入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而且创造了一批具有高等学历的陶瓷专业的千万富翁亿万富豪,而佛山仅有的一所陶瓷学校却在建陶高速发展时期夭折;是合法注册的区域品牌,世界闻名,但在终端略缺完整的营销运营,佛山陶瓷产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虽也是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却不是获得注册的区域品牌……与佛山陶瓷极具差异、各具特色。

与佛山陶瓷纵有千差万别,终究都是围绕着陶瓷,所喜的是两地陶瓷的交流正在不断扩大,合作正在不断加深,华夏陶瓷研发中心就是两地陶瓷专业方面产学研合作的有力佐证,特地陶瓷的系列产品“景德镇风”有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系列,就是这方面成果的具体写照。最近佛山市政府正在策划今年十月份在佛山举行“中国陶瓷节”,如果在这方面两地政府两地陶瓷行业能够全面合作,联合举办一个国家商务部、文化部批复注册的“中国陶瓷节”,两地轮流举行,不仅能够提高及佛山陶瓷的影响力,而且使“中国陶瓷节”更具有“中国、陶、瓷”诸方面的整体概念与内涵。相信与佛山陶瓷在差异中能找到更多的相互学习之处,进一步促进两地陶瓷的发展进步繁荣。

佛山陶瓷进京“求合作”


佛山与北京在产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在近日举办的佛山陶艺文化暨产业经济发展交流会上,佛山和北京当地企业共有12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并签约,项目内容涉及陶艺文化、科技平台、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金融等多个行业。据统计,2013年至今,佛山与北京产业对接合作总额达320多亿元。

据悉,“十二五”期间,佛山市提出要完成产值万亿规模的九大产业链,将重点推进“补链”、“建链”、“强链”三大产业工程,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佛山市寻求跨区域的产业互补、产业对接合作伙伴,而依托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基础的北京,成为其主要谋求合作的伙伴。

佛山市市长刘悦伦表示,佛山与北京在产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佛山拥有庞大的民营资本,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都需要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服务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方面聚集了大量专业人才,既能满足佛山制造业的需求,也能带动佛山当地人才水平的提升。

另外,刘悦伦还指出,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佛山陶瓷走向世界。资料显示,佛山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装备制造业基地,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80%以上,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年产量约占全国的40%和16%。

政府采购“青睐”佛山陶瓷


财政部和环保总局日前联合发文,公布了中国第一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佛山陶瓷大获全胜,列入采购清单的15种建筑卫生陶瓷中,佛山陶瓷企业占了12种。

在这份涉及到十四大类产品的采购清单中,入围的建筑陶瓷产品共9种,其中,以禅城企业为主的佛山陶瓷企业占了8种,包括新明珠、鹰牌、东鹏、蒙娜丽莎、兴辉、嘉俊、欧神诺以及新中源,在入围的6种卫生陶瓷产品中,佛山企业占了4种,包括乐华、法恩、安华以及鹰牌。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希然认为,佛山陶瓷能够得到“青睐”,无疑是佛山陶瓷实力的一个准确反映,“佛山建筑陶瓷历来是强项,卫生陶瓷这两年发展也相当迅猛,整体质量相当不错,出口量很大,有多家入围也是意料之中。”

黄希然说,由于佛山本身城市化程度较高、佛山陶瓷大量出口海外等原因,最近几年,很多佛山陶瓷企业都相当注重环境标志认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产品两个方面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这应该是佛山陶瓷大量入围的最直接原因。业内有人乐观地认为,佛山陶瓷将在未来的政府采购中,以其强大的产业实力,形成行业“垄断”态势。因为,按照要求,今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在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必须优先选择“绿色产品”,不得采购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产品,不按规定采购的单位,财政部门有可能拒付采购资金。

据记者了解,政府绿色采购实际上已经是国际趋势,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国都制定相关法律,要求优先采购经过环境认证的产品,日本政府甚至实行了强制采购政策。

“政府采购历来是众多企业重点抢夺的一个领域,政府以‘清单’方式列出指定企业,对企业来说,其无形价值将难以估量。”新明珠陶瓷集团有关负责人相当兴奋地说。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可以把财政部与环保总局联合公布的“清单”看作一个信号,以后国家对“绿色产品”将会更加注重,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佛山当地,仍有不少陶瓷企业对清洁生产、环境认证等方面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淡薄,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未来失去的,将不仅是政府采购的市场,而且可能是整个市场。

佛山陶瓷能走多远?


有人说,佛山陶瓷作为一个区域品牌,它的生命力一般只维持在行业发育时期,而当行业洗牌基本完成后,都是企业品牌担当主角,此时区域品牌退居二线,甚至渐渐被人遗忘。到时候,终端消费者购买瓷砖时,只知市场上的一流品牌,谁管你厂址在佛山还是在四川呢?照此说来,佛山陶瓷企业的迁离,是很自然的事,念着佛陶历史的诸位爷们情感太丰富,放不下而已了。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有相当一批专家学者指出,保住佛陶这一区域品牌的地位,对佛山文化的延续非常重要,不能让佛山成为世界名城之后反而把老本给丢了,数典忘祖只会让佛山在闻名之后又走向无名。对于佛陶的污染严重的事实,专家呼吁以科技重振佛陶声威,再续佛陶神话。专家的话,似乎一下子成了解决佛陶出路的突破口;可是,如果解决不了,佛山陶瓷文化便会断层。专家的话再次证明了佛山陶瓷的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而且随着陶瓷企业外迁的加剧愈演愈烈。

佛陶能走多远,所有喜欢佛山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的有识之志再次陷入深思。企业无语,生存是头等大事。困境的佛山陶瓷,再次考验着佛山人的智慧。

“佛山陶瓷”将与淮北“联姻”


3月8日至9日,广东省禅城区副区长梁炳军带队,远赴安徽省淮北市,就共建淮北“佛山陶瓷工业园”事宜进行实地考察、洽谈。

考察团由佛山陶瓷著名企业新明珠、新中源、能强、金意陶及华夏陶瓷城等企业负责人组成。原安徽省副省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宋明,淮北市委副书记、市长梅劲及市委常委、副市长孔晓宏、副市长张占军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这个经济区覆盖20个省辖市,人口1.8亿。每个城市都有多个大型建材市场,需求旺盛,每年陶瓷消费量在5~8亿平方米之间,目前周边尚无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

据了解,该市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充足的煤电资源、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良好的人力资源,且该市已将陶瓷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并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

禅城区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淮北市周边的黑泥、瓷石、伊利石、高岭土等陶瓷原料,并对原料储量、产量、品位及陶瓷市场和烈山陶瓷工业园选址、规划等进行了科学考察,并就与淮北市建立“淮北佛山陶瓷工业园”相关事项进行座谈交流。

考察团对淮北市的陶瓷原料、陶瓷市场、能源供给、人力资源、交通等发展陶瓷产业的条件和环境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淮北作为陶瓷生产基地的硬件基本具备。

淮北市委副书记、市长梅劲指出,淮北地域优势突出,具备承接发达地区资本、产业转移的巨大潜能,特别是发展陶瓷产业,具备承接佛山陶瓷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是佛山陶瓷挺进中原最好的桥头堡。他说,为尽快建立淮北“佛山陶瓷工业园”,他们进一步做好有关资源的勘探和调查,更深入地研究有关支持政策,强化陶瓷工业园建设的基础工作。

梁炳军表示,本次考察还只是小分队,打前阵,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对淮北的优势条件将向佛山陶瓷企业广泛宣传,于6月份前再组织更大规模考察团考察,两地政府将本着资源共享、共谋双赢的原则加强联系,进一步推动禅城区与淮北烈山区友好区的建立,促成“佛山陶瓷”与淮北的“联姻”。

佛山陶瓷遭遇成本危机


在陶都佛山,原材料、燃料、运输的涨价使陶瓷业遭遇成本危机,陶瓷产品行业性的涨价如箭在弦。

记者昨日获悉,自4月份开始,广东佛山不少陶瓷企业的营销部门和经销商都接到各公司总部的通知:部分墙地砖的市场价格将执行调整后的新价目,此次价格上扬的幅度在8%—10%.此次调价,不仅使陶瓷产品内销的价格有所上升,而且其出口的价格也在攀升之中。将在4月中旬举行的春季广交会上,佛山展示的出口产品,除卫生瓷片的价格暂不触动外,其余产品如抛光砖、仿古砖的价格等都将全线上扬。

生产成本上涨15%业内人士分析,商品涨价最常见的有“市场需求型涨价”和“成本推动型涨价”,而佛山陶瓷这次价格的抬头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涨价。

据介绍,陶瓷产业链条对燃油、燃煤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据了解,整个陶瓷生产线窑体的工序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燃料成本占生产成本近30%,运输成本也占三分之一。

近一年来,与建筑陶瓷成本构成相关度非常大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工釉料、交通运输等价格居高不下。据介绍,目前佛山煤价最高的每吨达680元,粗略测算,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涨价使建筑陶瓷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15%.佛山一大批陶瓷生产营销也由此在成本线附近运行。

涨价犹如带刺玫瑰成本上升导致建材企业效益大幅滑坡,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部分企业不敢轻言涨价。面对“只升不降”的燃料价格,高耗能的陶瓷产业迫于成本压力,整个产业链条不得不掀起“科技节能”运动,以期消化油价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可最终依然面对的却是产品成本的刚性上升。尽管上调产品价格要冒着丢失市场份额的巨大风险,但还是有一批企业选择了上调价格这无奈之举。

针对这一现象,广东省建材协会副会长陈环认为,绝大部分建陶企业都不想把由于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和利润摊薄的困难转嫁到市场和终端消费者身上。但是,一个产业的盈利如果长时间且大面积地徘徊在成本线附近,那是非常危险和脆弱的。一个微利或无利的企业不可能有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有投入,这对一个产业和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伤害也是十分明显的。佛山部分企业选择涨价,是对原材料和能源涨价所带来的成本刚性上升状态,最本能最直接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地区的墙地砖产业占全国产量近2/3,去年产量超过18亿平方米。佛山陶瓷在国内外建筑陶瓷市场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业内资深陶瓷营销专家表示,佛山陶瓷市场价格的上扬,不仅对全国建筑陶瓷市场有一定影响,而且也将令国内建筑业的市场洗牌提速。

佛山某大型陶企有关人士认为,在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下,一般来说,陶瓷产品提价必须具备两种因素,一是技术标准提高;二是品牌内涵增加。

而真正具有这两种“实力”的佛山陶企大概只有3成左右,另外7成企业由于提价无力将再次面临生存考验。 

佛山陶瓷面临全线亏损


11月7日,刚进入秋天的佛山不久依然有点热,但对于佛山的陶瓷行业来说,似乎提前进入了一个寒冬。因为自从今年5月以来,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佛山不少陶瓷企业开始不堪重负,企业倒闭,许多老板不得不来个人间蒸发,一走了之。

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来,石湾和南庄两镇至少有10多家陶瓷企业倒闭,老板神秘失踪,而还有更多面临倒闭的陶瓷企业的老板,和债主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干脆晚上也不回家,躲在酒店或者夜总会。“今年的全行业亏损已经成为定局。”业内人士梁先生的语气极为肯定。

原材料涨价是致命的一刀

电力供应不足、电费上涨、柴油涨价、原材料涨价……似乎今年所发生的一切不利因素都是冲着陶瓷行业来的。由于多年来的发展积累,目前陶瓷行业在发展成为佛山的一大支柱产业的同时,也迎来了受能源制约的瓶颈。而今年5月以来珠三角地区的电荒和7月份的油价上涨更是直接把陶瓷企业推向了一个绝境。

据统计,目前陶瓷行业成本涨幅为10%~20%不等。除上游燃料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外,梁先生认为,国家对陶瓷产业的上游———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也对陶瓷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房地产业被调控的情况下,一些工程款不能及时到帐导致陶瓷企业的资金链周转不灵,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说还尚能挺过去,但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就不亚于一场浩劫。

此外,佛山陶瓷行业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也是造成出现行业全面亏损的原因之一。目前,佛山共有大大小小580多家陶瓷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靠低廉的价格和低附加值产品来占据市场。低成本和高性价比是这些中小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在研发、营销等方面不存在什么优势,产品的跟风和恶性价格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因此,在成本上涨的冲击下,它们的“死亡速度”便被加快。

大洗牌后的出路何在?

“佛山现在有580多家陶瓷企业,但是5年后我估计能活下来的就那么50家左右。”作为佛山最大的陶瓷企业之一,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对佛山陶瓷企业的未来作出了这样的预测。如果张旗康的预言成为现实,将有90%以上的佛山陶瓷企业将在今后几年中被淘汰出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曾一度有佛山陶瓷行业将因为高能耗和高污染等原因集体搬迁的传言,但后来均被当地政府所否定。“现在我们面临的处境是不想走也得走。”石湾某陶瓷企业负责人陈先生说。

出走也并非上策,因为外省许多地区,虽然原材料和燃料成本相对比佛山低很多,但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佛山好几个去外省投资建厂的陶瓷企业都没有给家乡的同行带回好消息。

有业内人士认为,佛山的陶瓷行业应该“把大脑留在佛山,手脚伸到外地”,即把佛山作为企业的研发和运营中心,而生产则扩张到外地。对于已经成熟的大陶瓷企业来说,这一方法或许可行,但对于众多中小陶瓷企业来说,在生死尚不能自己决定的情况下,扩张更是无从谈起。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佛山陶瓷抱成团》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佛山陶瓷抱成团》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