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白釉的发展与重要性

白釉的发展与重要性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2020-05-08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我国瓷器烧造历史悠久,瓷器种类繁多,颜色缤纷鲜艳,是感官上的视觉盛宴。一切彩色瓷器的基础是白釉,尤其是优质白釉。今天小编九为您介绍下白釉的发展与重要性。

宋代定窑白瓷闻名天下,但它是一种牙白色,白度不够高,瓷化程度也不高,无法跟后来景德镇的白瓷相比。明代福建德化还有一种特殊的白釉,被称为“猪油白”,感觉非常腻,西方人管这种白釉叫“中国白”,当时大量出口,担它也无法跟景德镇的白瓷相比。因此,景德镇元代白瓷的出现,是导致景德镂瓷器最终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保证。元青花之所以占据霸主地位,也是因为有景德镇白釉的出现。如果没有优良的白釉,就不可能在上面画出那么亮丽的青。我们设想一下,瓷器的底子颜色发黑发闷,青花就不可能显得青翠悦目。

元代以后白釉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跟元人的统治有关。元人尚白,就是崇尚白色、提倡白色。究其原因,有人认为:蒙古人以奶食为主食,所以尚白。我最主要的食物是白的,我就崇尚白色。另外,蒙古人所重视的金属银,也是白色。“蒙古”的本意就是“银”,“女真”的本意是“金”,可见少数民族对金银的酷爱。

元代还有白琉璃瓦。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元朝人烧过白色的琉璃瓦,但今天没有看到一件实物。今天看到的琉璃瓦主要是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少量黑色的,就是没有见过白色的。所以当你碰见一块白琉璃瓦,一定是元朝的。此外,北京白塔寺的白塔,就是元代所建造的白色建筑,跟元人国俗尚白有极大关系。元代人对白色的追求,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个精神贯穿到物质,要在物质上体现出来,导致元代白釉应运而生。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感受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日用陶瓷由于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化,良莠不齐,产品的选择性与产品的淘汰性增大,人们对日用陶瓷艺术化的要求与日俱增,产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因此,日用陶瓷传统“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观念,需要回炉更新,补充新的内容,建立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系统的艺术理念来协调现代日用陶瓷。

景德镇欧式骨质瓷咖啡具

陶瓷艺术设计中造型自身的装饰性是十分重要的,以实用为主的日用陶瓷,就应该在符合功能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结构比例的调整,线条的变化。这与陈设性的艺术陶瓷设计注重造型自身有所不同,细微的结构、釉面、装饰技巧都会出现不同效果,也决定了陈设性的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追求的艺术效果有所不同。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功能设计的合理,也有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与发挥。

日用陶瓷器物的造型和装饰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地分割开进行设计,要建立整体设计的观念和应用,必须考虑到造型的特点参照造型装饰部位和适应面的要求才会取得统一和谐的效果。

1、陶瓷设计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设计的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日用陶瓷产品的出新,离不开设计师对生活的观察,一套好的餐具、茶具等都同样离不开设计师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要观察时代发展潮流,色彩的变化和对比,陶瓷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艺术美等。生活是想象的土壤,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设计师的创造性想象活动,必须依靠生活中所积累的大量的感性材料, 即记忆中的表现。只有把设计融入生活,多做、多看、多听,才能发挥设计灵感,设计出更好的佳作。

2、日用陶瓷的装饰造型艺术美

艺术美不是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们精神的影响。好的陶瓷产品是设计师现实美的代用品,是设计师经过构思、想象和用材质工艺的创造,去满足人们的渴望。日用陶瓷的装饰美是在于实用造型、 线条、色彩、烘托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趣味,从工艺上是装饰材料的发挥表现。

陶瓷造型的对称协调表现更多的严肃、完整的情调;不对称的均衡显示了变化统一。使人们感觉更活泼流畅一些。如色彩的暖色和冷色的对比,红色表示热烈、蓝色则表示平静、黄色表示欢快、 白色则表示纯洁,这种对比形成种种不同的美,这种美不是明确的具体的认识的再现,而是洋溢着宽泛的含蓄感情表现的美。陶瓷器型反映出设计师再现艺术美的内容,它的外观线条流畅与曲惋,都包含了设计师对产品的认识市场的地位,日用陶瓷外观艺术美,就是以其外在形式烘托气氛,格调韵律趣味等来表现情感,并以此来影响人,感染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陶瓷设计是艺术美的创造

美的创造和一般实践中创造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为都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两者的区别是美的创造是在人类一般实践创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以实践为基础, 以审美理想为指导,运用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一种活动。设计同样是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的需要,根据民族和地区的习性和特点,从实用适宜出发,考虑发展趋势,时代感要强,设计出新颖时尚的陶瓷新产品。

人们在创造美的长期实践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逐渐形成各种不同的审美理想,并在一定审美的理的指导下,运用形式规律去创造美的事物。在满足人的实用需要的基础上,一切好的日用陶瓷新产品,都离不开设计师的精心实践和创造。

总之日用陶瓷在造型与装饰二者的主次关系是十分明确的造型是首要的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装饰是从属的。要根据造型的特点来考虑装饰的适应。日用陶瓷的发展在历史上随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实践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经济和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设计平台空间。改革开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日用陶瓷设计的新潮流也在向多元化、高度技术化、材料综合化、主题鲜明化的方向发展。日用陶瓷设计是生活、科学、艺术结合的产物,人们的需求起着主导作用,设计师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保证,把人们的心理需求变为现实。一个时代审美趣味的形成,总是在总结和吸收了当代和以往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造型、装饰设计的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努力挖掘自身潜力,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就能成为创新意识的时代倡导者,而不仅仅是追随者。

论瓷砖颜色的重要性 浴室空间划分如此easy


在卫浴间装修时,我们常常需要对空间进行区隔,有的通过幕墙、屏风,而这些都是硬性的将空间一分为二。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卫浴间瓷砖“做手脚”来营造空间感十足的浴室,一个房间里,因为瓷砖而有了空间穿越的感受。只要掌握这些小知识,你也可以做到。

论瓷砖颜色的重要性 浴室空间划分如此easy

小知识:用瓷砖将干湿空间分隔开

分隔干湿区域的目的就是让浴室根据不同的功能各自独立起来。运用不同颜色瓷砖来装饰墙面或地面,让干区和湿区产生明显的分隔,是个让浴室看起来既清爽又具有设计感的好方法。根据自己浴室的空间大小、结构、采光度和实际需求来选择与之搭配的瓷砖。

小知识:对比色瓷砖分隔沐浴区

用瓷砖冷、暖色的对比来装饰浴室,绝对是一个好方法。蓝色瓷砖对光的反射似乎让人有置身海洋的梦幻感觉,用在干区呈现的效果冰冷清冽。橘色系的瓷砖散发温暖柔和,平衡了浴室色彩,整个色彩环境让置身沐浴的人体会温暖中的一丝舒爽。

小知识:瓷砖“混搭”拼接法

在同一个空间里,您可以使用三到五种的同色系瓷砖进行搭配,要点很简单,那就是如果下面的墙体使用大块的单色瓷砖,上面的墙体就可以活跃一些,或者用两种颜色的瓷砖间隔着铺、或者换成小规格的同色系瓷砖;您还可以在一面面积较大的墙上使用大尺寸的瓷砖,而在它对面或者相邻的墙面上使用小规格的瓷砖,这样看起来富于变化。

瓷砖腰线的重要性:决定家居装修风格的瓷砖腰线


精致腰线 打破装修单调窘境

一般空间墙面只使用一条饰线,安排在离地面0.8米至1米的位置,也称腰线。瓷砖腰线的位置就好像服装的腰线一样,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如时装的流行发布一般,决定家居装修风格的瓷砖腰线,亦有着自己的潮流变化。

竖贴腰线:空间魔术

在以前,腰线一直都是横排。但在今年的很多装饰中,腰线设计将会打破常规,走竖排路线。据专业人士介绍,相对横排腰线而言,竖排的腰线在线条上将更加流畅,而且比横排腰线要更节省材料。而在图案花纹的选择上,鲜艳、耐看,又具有文化味或现代感的竖排腰线,是最佳选择。

极细腰线:雅致秀气

大小一致,整齐划一,是以前铺设瓷砖的标准要求。传统的腰线都是长方形的花砖,除了花色的变化以外,观感上再无其他变化,而小尺寸细腰线的设计,近年来逐渐出现在时尚的新品当中。细腰线,既可以和普通腰线一起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

粗粗腰线:花纹取胜

与喜欢细腻风格的人相对,喜欢色彩艳丽大图案的人也有了个性化的选择,用大面积花片代替腰线,除了花色的冲击力更为强烈以外,不同的拼装方式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陶瓷知识:草木灰在中国古代陶瓷业中的重要性?


草木灰是中国历代高温釉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中国古代陶瓷业中有句行话,叫做“无灰不成釉”,意思是说,没有草木灰就无法配釉,草木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草木灰含有高温釉所需要的一切成分,包括Si02、A1203,、助熔剂氧化物、着色剂Fe20,以及少量P205等。P205在一定条件下,能促进釉的液相分离,产生奇妙的艺术形象。唐代郏县窑的花釉、宋代钧窑的窑变和月白、吉州天目、建窑的兔毫和曜变以及长沙窑的乳浊釉等等名贵色釉都和它们选用的特殊草木灰有关。

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俑的发展与演变


白釉红绿彩是鹤壁窑烧造白釉瓷器中一个独特的品种,古代先民从白至黑,走过了慢长的路途。面对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与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窑匠们也在烧造过程中苦思冥想,能否将大自然中所见之色,转置于瓷器之上呢?在无色的季节里也能看到春夏之色、秋冬之万彩呢?在长期的实践中,鹤壁窑工也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借鉴兄弟窑场的经验,寻找矿物颜料。白釉红绿彩技艺的掌握,让瓷器妆点了人们的生活,也增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饰种类有花卉类、动物类、人物类、文字类;品种有碗、碟、盏等等器皿。尤其人物瓷塑,烧造技艺上采用温烧造和低温釉上彩;制作技法上,采用模具塑造人物形象。鹤壁窑人物俑从白釉瓷到白地黑花直至白釉红绿彩,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可谓陶瓷界的一朵奇葩。

一、鹤壁窑白釉红绿彩始于宋金时期

从宋初的白釉人物俑到白地黑花及宋(中后期)金时期的红绿彩,鹤壁窑一步步迈进了绚丽夺目的色彩世界。其类型有:

1、宋代鹤壁窑白釉瓷人物

这一时期,为宋代初期,采用模具塑造人物形象,以白釉装饰技艺。其胎质有土黄色、褐色等,以灰白色居多,外施化妆土,再罩透明釉。

​白釉盘坐抱猫妇人俑高4.6厘米底宽3.3厘米现为鹤壁私人所藏

釉色乳白,胎质坚硬。妇人盘坐,头部前倾,颜面丰满,身着开襟衣,腰间系宽带,下着褶皱莲瓣束裙,胸前依偎小猫一只,老媪眉目慈祥,神态自若,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白釉缚捆婴儿俑体长8.3厘米现为鹤壁私人所藏

婴儿呈卧姿状,在左掩襁褓中缚捆着,胸、腹、腿、脚脖部系四条蝴蝶结带。釉色灰白,背部未施釉,胎土淘洗不纯,烧造出留有崩瓷现象。婴儿眉清目秀,甜甜美美睡在襁褓之中。

2、宋金时期鹤壁窑白地黑花人物塑像。

在白釉塑俑的基础上,为强化俑像的视角效果,使用毛笔蘸黑褐色点画,衣褶眉目,既克服了模板纹饰交代不清楚的弊端,又增添良好的艺术感染力。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应运而生。

​白地黑花“春来秋去”读书童子俑残高8.6厘米现为鹤壁私人所藏

其造型为童子端坐捧书而读,读“春来秋去”之大书,虽塑像头部残缺,但能观其之神态。童子端正的坐姿,身着左衽服饰,寥寥几笔就连盘结纽扣小小的细节也点缀的十分到位,展现出浓郁的宋金时期民族融合的服饰文化和工匠的传神之笔。

​3、宋金时期鹤壁窑白釉黑花红绿彩人物塑像

进入宋代中后期,人们在白釉黑花的基础之上,逐步掌握了如何使用红绿彩来装饰瓷器的技法,以白釉黑花为素胎涂画颜色,采用低温釉上彩,第一次在瓷器上出现了大红大绿绚丽明快的色彩。到了宋金时期,人们在实践过程之中不断完善制瓷工艺,基本掌控了红绿彩全部的技艺,使得这一独特的红绿彩技艺走向成熟。

二、鹤壁窑白釉红绿彩制作工艺

1、制作手法。

采用模具制作人物俑。陶模胎取自当地的红黏土,制作成两个前后的合模坯,烧造成陶模范。这种陶模的制作方法是:事先雕刻一个独立的人物俑形象来,或坐或立,用泥巴糊涂于上面,拍打成形,分前后两半,阴干后,用950度左右的窑火烧成陶模具(一般厚度在1至3厘米之间)。有了模范,就能制作成批量的俑具(19-2拓出俑像)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节约了成本,这种陶俑通过压模、合模、粘合、阴干,施化妆土后,进行第一次烧造,成为素胎。

2.烧造方法。

红绿彩属釉上低温烤彩,从鹤壁窑发现的素胎标本来分析,宋代初创期,其采用的烧造工艺为三次进法。第一步先烧造素坯,在施化妆土的素胎上,墨线勾点,再罩透明釉;第二步进行1200度左右高温烧造,成品白地黑花俑,然后涂红绿彩;第三步再进窑实施800度左右低温烤彩即釉上彩。烧造工艺到了宋金成熟期后,将三次进器法改为二次进窑法,既节省了成本和资源,又提升了工艺水准,由于前期红绿彩矿物质原料性能不稳定,造成使用过程中出现易脱彩现象,为了使红绿彩保持颜色的亮丽,通过工艺上的不断提升与改进,采用矾红并在黄彩和绿彩之中函加铅融琉璃釉,克服了彩釉易脱彩的现象,这一缺陷的克服,使得红绿彩更加鲜亮明快。

3.装饰技法。

鹤壁窑从白釉装饰到白地黑画直至红绿彩,从无彩到有彩,把三者的优点集合为一体,如在宣纸上做圆一样,大胆落笔,悉心收拾,展现了中国容匠把中国画运用于瓷器之上,充分体现出瓷上水墨的艺术效果,红绿彩以其大红大绿的色彩,墨彩点睛,画眉、饰发,勾线,红彩饰唇、泽衣,绿色饰边,黄彩点缀,这种明快的色调。尽显中原地区人文情怀,受到了大众的喜欢,也影响到簪缨贵胄们,玩赏这种土而做的红绿彩小儿玩具,有宜子之祥也,以时间风磨宋金时期,时人有诗为证:“捏塑彩画一团泥,枚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已成为当时“七夕”供养“乞巧”的一种析求多子多福节令性风俗现象。

三、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物俑的文化内涵

红绿彩在黑白釉瓷器中,其颜色鲜丽,色泽明快,富有浓郁的大红大绿的色块,艳而不俗,既符合中原人欢快豪放的性格,更显现出宋金时期中原人与游牧民族相融合而形成的审美趋向。

​这些白釉红绿彩人物俑在宋代,时称“磨喝乐”,是梵文音译,又称之为“摩词罗”、“摩雎罗”、“磨合乐”等,是佛经中的一位尊者,或者神名。这位神者能出神入化,化为牡熊,人少妇之梦,宜男宜子之。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兢夸鲜丽。”又见宋代诗人许棐的《泥孩儿》诗云:“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双罩红纱厨,娇立花瓶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岂知贫家儿,生子瘦如鬼。弃卧桥巷间,谁复顾生死?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这就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到了金代,女真族入驻中原,逐渐融人了汉文化,家族添丁,香火延续,仍然是一个家国的头等大事。“七夕”男女相悦之机,女真人依然入乡随俗,享祭“摩喝乐”之俗。从白釉红绿彩人物俑的服饰装束上,不难看出左衽与汉族右衽服饰的区别,以及外着开襟衣与内穿左衽衫,足下蹬翘头履与骑马着勒靴等等,这些都与其民族长期生活习惯戚戚相关,农耕的汉民族与游牧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相互融合、吸收、互补,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盛。​从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物俑整体造型上研究考证,它不仅仅折射出的是窑匠的烧造技艺,而且反映出宋金时期民族融合的具体精神体现。再从一个个人物俑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等来看,譬如婴儿、童子、仕女、妇人、贵妇、胡人、官吏、武士、道士及仙子等各式人物,采用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从其装束打扮上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等级差异,装束穿戴,闲逸雅玩,宗教信仰。他(她)们或礼佛问道,或持莲读书,或抱子执扇,或托宝捧酒,或骑马玩物等等,都表现出世俗与宗教之间多彩的人间万象,给人们描绘出一幅现实版的宋金时期社会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卷。

让这些传至近千年的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物俑活起来”,也让今天的人们,从中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升腾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就是其研究的价值所在。请点关注予以笔者支持!

陶瓷知识:为什么草木灰在中国古代陶瓷业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草木灰是中国历代高温釉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中国古代陶瓷业中有句行话,叫做“无灰不成釉”。董思是说,没有草木灰就无法配釉,草木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草木灰含有高温釉所需要的一切成分,包括SiO2、Al2O3、助熔剂氧化物、着色剂Fe2O3以及少量P2O5等。P2O5在一定条件下,能促进釉的液相分离,产生奇妙的艺术形象。唐代郏县窑的花釉、宋代钧窑的窑变和月白、吉州天目、建窑的兔毫和曜变以及长沙窑的乳油釉等等名贵色釉都和它们选用的特殊草木灰有关。

执壶——实用性与美观性皆具的瓷器


执壶最初是通过青铜器转换而来的,在我国的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当中就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之后在唐宋两朝时期则主要作为金银器中的一种酒具,这是从唐宋绘画上很容易看到的,特别是宋朝时期的青白瓷的执壶尤为的珍贵。

执壶,又称为“注壶”,是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酒具,在唐朝前期呈现为盘口、短颈、鼓腹的形态,在唐朝中晚期时开始了大量的烧制其流传度也大大提升,基本上取代了鸡首壶、凤首壶等,这一时期的执壶样式较为的繁杂多样,有短流、长流以及曲柄等树种,发展至五代时期,执壶的器型开始偏高,通体会出现四到六条的瓜棱,趋向细长微曲的形态,平底变为圈足,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明朝时期的青花执壶是执壶发展中最为秀丽、美观且实用的,采用了金银器执壶制造的有点,因为其瓷的质料和青花绘画的关系,青花执壶变得高庙隽雅,如同明朝时期的仙盏瓶一样,浓浓的梦幻之感。壶身主要采取了瓶的形状,花瓶口较小、颈部较长、足底短小呈现为蜷缩的状态,犹如一只玉壶春式的花瓶,瓶的重心主要是在其下半部分,造型较为的沉稳。

壶嘴的设计是执壶最有特色的地方,将线条的运用可谓是达到了极致,在其造型上是一条向上斜挑起来的弧线,壶嘴的顶端和壶身保持着较大的距离,顶端上较细,增加了自然飘洒之感。而且大部分的执壶都存在着大量的立体图案的加入,将其主体部分凸显的更加明显,壶盖将壶嘴以及壶颈之间的云形托子,还有壶身下面的底足都衬托了执壶的主要部分,将其整体的美观性以及协调性融入较好。

执壶的种类较多,例如:辽代的白釉盘口瓜棱执壶,通高为二十一点六厘米,口径在七点二厘米,底部为七点八厘米,颈部较长、腹部呈现为圆形且有瓜棱的形状,在其肩部以及颈部都有着曲柄的出现,制作的工艺较为精致,色泽饱满且圆润度较高,将辽代契丹族制作执壶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青花执壶则是在其造型的变化中保持了均衡,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外部轮廓线构成了整齐流利的规律感,外部的轮廓包括了长、短、粗、细几种不同的线条,但是这些不同线条组织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却是极度的舒适、稳定。

青花的执壶许多部分都是相互对称的,壶身的附件以及壶嘴和把手将其融为一体。在国外的拍卖市场上以六百七十万的价格成功拍出。

明清瓷器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瓷器史上,发展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明清时期,这两个朝代的瓷器不仅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顶峰,且确定了景德镇瓷都的名气,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瓷器的美,中国瓷器的魅力。此后数百年,甚至到现在,景德镇瓷器依然是中国瓷器中最有名气、地位最高的存在。

明朝时期,瓷器发展非常快速,种类也非常多,比如青花、斗彩、五彩等都是明朝时期发展起来的。明朝时期的青花,前期敦厚,中期秀巧,后期随着技艺的提升,生产量也大大提高,满足了当时明朝人在生活、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对青花瓷器的需求。明代之前的瓷器都是青色的,到了明代之后,瓷器才开始出现白色,自此之后,中国瓷器的装饰也越来越丰富。

明成化时期出现了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色彩的结合,这种瓷器制作工艺在如今依然深受喜爱,而且明成化期间烧制的斗彩瓷器在现代收藏中价值不低。五彩为嘉靖、万历年间出现的瓷器种类,这种瓷器色彩多样,制作精美。

到了清朝初期,制作瓷器的技艺更进一步,到了中期,更是进入一个繁盛时期,达到历史高峰。凡是明朝已有的瓷器种类和工艺,在清朝都得到提升和创新,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时期的瓷器创新种类更多,出现了受世人欢迎的珐琅彩、粉彩、黑瓷、织金等,这些瓷器丰富了瓷器品种,也让中国瓷器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

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了前面朝代瓷器制作的技艺,也对其有新的创新和发展,使得所有的瓷器从清朝之后都进入了精致化的程度。

纵观明清时期的瓷器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两个时间段的瓷器都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后者经过帝王的喜爱和投入,更是推动了中国瓷器的大发展,让外国人都为之倾倒。可惜的是,后期的战乱让我们损失不少精品瓷器,文物的流失也让中国失去很多优秀的瓷器,不过,好在现在通过拍卖、网络等途径可以欣赏收藏。

如今,市场中的明清瓷器价值都很高,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瓷器,比如成化斗彩、康雍乾三朝时期的瓷器,价格都很高,仿品也越来越多。对此,小编也提醒大家,在收藏这些瓷器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瓷器特点和发展变化,掌握收藏技巧,这样才能收藏到真品。

明清瓷器精品拍卖成交价格:

1:元末明初青花「八吉祥」缠枝莲纹罐,尺寸:50.5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9,620,000 ,成交时间:2011.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2:清雍正青花仿明缠枝卷叶莲纹大盌,尺寸:,估价:HKD 1,500,000 ~2,500,000,成交价: HKD 1,840,000 ,成交时间:2013.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3:明万历五彩八仙祝寿图大盘,尺寸:直径29.8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3,14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4:明万历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缸,尺寸:直径56.5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2,660,000,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元/明或更早官釉贯耳尊,尺寸:宽17.5厘米,估价:HKD 88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1,012,000 ,成交时间:2015.04.0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5春季拍卖会。

6:清18世纪天蓝釉地粉彩「福耋图」菊瓣式盏托,尺寸:直径18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0.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7:清乾隆青花矾红彩夔凤纹尊(一对),尺寸:高12.7厘米×2,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15,22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8:清料彩青山水纹碗,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白釉的发展与重要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白釉的发展与重要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