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四川古代邛窑瓷器 > 导航 >

古代瓷器:省油灯——邛窑出色的作品

古代瓷器:省油灯——邛窑出色的作品

四川古代邛窑瓷器 古代瓷器油灯 古代点油灯的瓷器

2021-07-06

四川古代邛窑瓷器。

你可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这句俗语了。省油灯到底是个啥呢?除了经常听到的那句俗语,好像谁也没见过啊,没准跟那宝莲灯一样,神话里才有的吧。直到有一天,在地下沉睡千年的珍贵瓷器邛窑破土而出,才揭开了一道道神秘面纱。

省油瓷灯唐代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

邛崃,即古临邛,一座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南来第一州的千年古城,也是才女卓文君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著名的天台山、平乐古镇等便是这里得天独厚的风景名胜,而后邛窑的发现,更是为这里添上了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邛窑酱釉癸酉绍兴廿三年铭文灯盏邛崃龙兴寺出土邛崃市博物馆馆藏

邛窑是我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也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然而,这珍贵的瓷器却在古籍中不曾有过任何的记载,因此邛窑的发现也着实惊天动地了一把,然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陶瓷史。经考古发现,邛窑瓷器烧造时代始于南朝,盛于唐,衰于宋,断于元,前后延续了800多年。自元代断烧之后,邛窑的烧制技术便逐渐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后来有民间艺人开始逐步恢复古窑,重拾这门失传多年的手艺。曾经闻名中外的省油灯应算得上是邛窑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一件作品了。

省油瓷灯晚唐至五代成都市区出土

油灯是起源较早、用途也非常广泛的一种日用品。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但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灯具亦在逐年发展和演变,同时也体现出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审美特征及礼仪风貌。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灯和十五枝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龙形灯,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羊形灯和当户灯,广西梧州大塘出土的西汉羽人灯,江苏邗江甘泉山出土的牛形灯,湖南长沙发现的东汉卧人形吊灯,山西襄汾县出土的东汉雁鱼灯等等,从历年出土的灯具便可看出一二。

邛窑绿釉瓷省油灯宋代成都人民公园西干道工地出土

后来随着青瓷技术的逐渐成熟,青瓷灯逐渐取代了青铜灯,在民间普及开来。省油灯一词最早源自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陆游曾经如此赞赏过: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由此看来,省油灯可不是无稽之词,而它省油的原理则在于此器为碗型夹层,中空,夹层内可注水降低油灯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据记载,邛窑生产的省油灯盏曾在唐宋风靡一时。当时的读书人贫寒清苦,常常挑灯夜读,而邛窑省油灯的创造为读书人提供了不少方便。也多亏了陆游写得一手好文章,从此让省油灯红遍大江南北。可这省油灯到底省油还是不省油呢,相关专家也为此特意做过试验,结果确实是相当省油的,可见古人的思维也是十分超前。

邛窑青瓷省油灯宋代邛崃十方堂邛窑遗址出土邛崃市博物馆馆藏

邛窑的省油灯这一创作,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享誉古今中外。这不仅是古代瓷器史的重大发展,也是古代科技与智慧的重要体现,无疑对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编推荐

古代瓷器:邛窑唐代三彩瓷欣赏


图1唐三彩水盂

图2玻璃绿釉水盂

图3唐三彩执壶与水注

说起四川古陶瓷,必然首先想到邛窑,因为它是四川盆地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古陶瓷窑。而且以邛崃十方堂窑为首,加上都江堰玉堂窑、成都琉璃厂窑、乐山荻坪山窑、雅安芦山窑、遂宁龙凤镇窑等等,组成了庞大的邛窑系。

从隋代开始,邛窑以其创烧的乳浊绿釉、铜红釉、釉下多色彩绘瓷和高温唐三彩而统领大西南陶瓷业700余年,给后世留下许多高古陶瓷珍品,其中,高温唐三彩就是邛窑留给我们的美轮美奂的奇葩。从图1的几件邛窑高温唐三彩水盂不难看出,色彩艳丽、釉面闪光多细片、修胎精细、胎体轻薄、形似金器这些正是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主要外在特征。为什么它们历经一千多年仍靓丽如初?这就取决于它们的内在特征了,其秘密就在釉和彩料的配方中。

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邛窑这种透明玻璃釉彩的成分如下:

透明绿釉:二氧化硅59.91%,三氧化二铝10.11%,三氧化二铁2.56%,二氧化钛0.73%,氧化钙17.52%,氧化镁4.27%,氧化钾1.54%,氧化钠0.32%,氧化锰0.47%,氧化铜1.48%,五氧化二磷1.87%.透明黄釉:二氧化硅59.92%,三氧化二铝10.76%,三氧化二铁2.96%,氧化钛0.72%,氧化钙16.54%,氧化镁4.50%,氧化钾1.38%,氧化钠0.43%,氧化锰0.37%,氧化铜0.08%,五氧化二磷2.34%.由于邛窑高温唐三彩不含氧化铅,无泛铅现象,烧成温度达1100℃以上。这样大大增加了釉彩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各种高档实用器,以替代需求剧增的金银器,所以邛窑唐三彩器型多为仿金银器型,依型断代要参照金银器才行。许多带足圈、甚至高足圈的邛窑三彩器,是唐代、最迟不晚于五代的制品。

图2的唐代高温玻璃绿釉水盂胎白、釉翠,润如宝石,很有视觉冲击力。它呈略扁的球状,体态优美。水盂、砚、洗、水注或砚滴等文房类器物是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一大门类,这类器物大都小巧玲珑,漂亮可爱,加之无铅无毒,令人爱不释手。图3的唐三彩执壶与水注,用作酒具和文房用具。它们色彩浓艳,由黄、绿、褐等多色组成。虽然胎体褐红,但厚厚的白色化装土形成了白色衬底,使得色彩格外鲜艳。图4-1、图4-2的唐三彩花口折壁洗体态灵动,色彩艳丽,给人以流光溢彩之感。这些高温唐三彩文房用具与珍玩,恐怕不是为一般百姓所制作,而是为因安史之乱而入川的高官显贵、财主富商或文人墨客专门制造的。从出土情况来看也能说明这一点,邛窑高温唐三彩几乎都出土于成都和邛崃城市中心地带,其他地区很少发现,即使在邛崃十方堂窑址高温唐三彩标本也很少见,而邛窑其他产品却分布很广,遍及四川盆地、西部周边省份及长江下游地区,这说明当时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供应范围十分狭窄。邛窑高温唐三彩往往跟乳浊绿釉瓷分布在同一地层,烧造年代主要是中唐到晚唐时期,可能延续到五代。众所周知,唐代有过两次皇帝入川,因避安史之乱唐玄宗于公元756年10月入川,在川呆了一年零两个月;124年之后的公元881年,唐僖宗避黄巢起义入川,并在川达四年之久。很可能正是这类重大事件给邛窑带来了烧制高温唐三彩的契机。邛窑高温唐三彩体现了邛窑兴盛期的烧造水平,是邛窑的代表作之一。

图4-1唐三彩花口折壁洗

图4-2花口折壁洗底部

图5唐三彩五足炉

图5的唐三彩五足炉足部为兽头状,增加了几分神秘。唐宋时期香炉不但用于敬佛、供祖、驱邪、避灾,而且还普遍用于士大夫阶层修身养性的香道。已故台湾著名学者刘良佑先生对香道研究极为精细,当他看到唐代邛窑有许多精美香炉时,曾不禁发出唐风香韵如此盛行的感叹。也许正是香道的盛行,造就出唐宋时期那么多的文化巨匠。图6-1的唐三彩净瓶式香具黄地绿斑,彩色靓丽。它的造型很是奇特,外形像净瓶,腹部有对称的两个穿孔,而且从图6-2的底部图可以看出它是无底的。这种奇特的造型用意何为?它是香薰上半部还是香插?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图6-1唐三彩净瓶式香具

图6-2香具底部

图7唐三彩玩偶

图8唐三彩胡人骑狮

图7的唐三彩玩偶和图8的唐三彩胡人骑狮都是优秀的捏塑作品。头部用模具成型,周身用手捏塑,组合后再加以刻划,通体施高温透明玻璃釉,十分生动传神。由于釉中不含铅,无论作为案头观赏还是儿童玩具,都不用担心铅毒。图8骑狮的胡人长衣小帽,似中西亚人模样。图9的玻璃绿釉胡人顶灯形灯座釉面极为光亮,图10的唐三彩胡人顶灯形灯座则色彩丰富。二者的胡人都是深目高鼻,长发披肩,穿着极少,似南亚人模样,跟图8骑狮的胡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当时四川不但通过北方的丝绸之路跟中亚、西亚有经济文化往来,而且还通过南丝绸之路跟南亚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胡人形象威武,像位大力士。这样豪华的灯具恐怕不是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的。

图9的唐三彩蹲式龙不但高达37厘米,而且塑造和雕刻细致入微。一条蓄势待发之龙蹲坐在一个圆形器盖上,龙首高昂,充满皇家风范。龙体中空,底部的圆孔与张开的龙嘴相通,看来它是一个大型豪华香薰的上半部分。能够使用这种顶级香具的人其社会地位恐怕非同一般。迄今为止,这样的龙饰器物仅仅发现这一件。

图9唐三彩蹲式龙

图10-1甘肃发现的邛窑唐三彩海棠杯

图10-2海棠杯顶视图可看出三芝麻钉痕

图10-1、图10-2是最近甘肃发现的四川邛窑高温唐三彩海棠杯,不但在金光闪闪的底色上绘有鲜艳的绿斑、褐斑,而且还在内表面九块斑彩处压制出九个花纹,图案为花朵、飞鸟、枝叶、果实等。这是一件邛窑唐三彩精品。如果仔细观察图10-2的中央部位,就会发现有三个均布的小圆点,这是三芝麻钉的支烧痕迹。除了这三点之外,整个器物满釉。许多邛窑高温唐三彩碗、盘、杯等都采用这种支烧方法,而且不少是覆烧。邛窑在唐代就大量采用匣钵、温标、三芝麻钉、覆烧等技术手段,显示出邛窑技术的先进性。

图11三芝麻钉支烧窑具

即使在四川,除成都、邛崃以外,很难见到邛窑唐三彩的影子,为什么它却在甘肃现身?是否跟唐肃宗李亨于756年在宁夏灵武即位有关?虽然这难以知晓,但这至少表明在唐代四川通往西北的蜀道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在蜀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西北大漠的文化营养。邛窑陶瓷文化无疑是伟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邛窑唐代三彩瓷欣赏


图1 唐三彩水盂

图2 玻璃绿釉水盂

图3 唐三彩执壶与水注

说起四川古陶瓷,必然首先想到邛窑,因为它是四川盆地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古陶瓷窑。而且以邛崃十方堂窑为首,加上都江堰玉堂窑、成都琉璃厂窑、乐山荻坪山窑、雅安芦山窑、遂宁龙凤镇窑等等,组成了庞大的邛窑系。

从隋代开始,邛窑以其创烧的乳浊绿釉、铜红釉、釉下多色彩绘瓷和高温唐三彩而统领大西南陶瓷业700余年,给后世留下许多高古陶瓷珍品,其中,高温唐三彩就是邛窑留给我们的美轮美奂的奇葩。从图1的几件邛窑高温唐三彩水盂不难看出,色彩艳丽、釉面闪光多细片、修胎精细、胎体轻薄、形似金器……这些正是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主要外在特征。为什么它们历经一千多年仍靓丽如初?这就取决于它们的内在特征了,其秘密就在釉和彩料的配方中。

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邛窑这种透明玻璃釉彩的成分如下:

透明绿釉:二氧化硅59.91%,三氧化二铝10.11%,三氧化二铁2.56%,二氧化钛0.73%,氧化钙17.52%,氧化镁4.27%,氧化钾1.54%,氧化钠0.32%,氧化锰0.47%,氧化铜1.48%,五氧化二磷1.87%.透明黄釉:二氧化硅59.92%,三氧化二铝10.76%,三氧化二铁2.96%,氧化钛0.72%,氧化钙16.54%,氧化镁4.50%,氧化钾1.38%,氧化钠0.43%,氧化锰0.37%,氧化铜0.08%,五氧化二磷2.34%.由于邛窑高温唐三彩不含氧化铅,无“泛铅”现象,烧成温度达1100℃以上。这样大大增加了釉彩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各种高档实用器,以替代需求剧增的金银器,所以邛窑唐三彩器型多为仿金银器型,“依型断代”要参照金银器才行。许多带足圈、甚至高足圈的邛窑三彩器,是唐代、最迟不晚于五代的制品。

图2的唐代高温玻璃绿釉水盂胎白、釉翠,润如宝石,很有视觉冲击力。它呈略扁的球状,体态优美。水盂、砚、洗、水注或砚滴等文房类器物是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一大门类,这类器物大都小巧玲珑,漂亮可爱,加之无铅无毒,令人爱不释手。图3的唐三彩执壶与水注,用作酒具和文房用具。它们色彩浓艳,由黄、绿、褐等多色组成。虽然胎体褐红,但厚厚的白色化装土形成了白色衬底,使得色彩格外鲜艳。图4-1、图4-2的唐三彩花口折壁洗体态灵动,色彩艳丽,给人以流光溢彩之感。这些高温唐三彩文房用具与珍玩,恐怕不是为一般百姓所制作,而是为因安史之乱而入川的高官显贵、财主富商或文人墨客专门制造的。从出土情况来看也能说明这一点,邛窑高温唐三彩几乎都出土于成都和邛崃城市中心地带,其他地区很少发现,即使在邛崃十方堂窑址高温唐三彩标本也很少见,而邛窑其他产品却分布很广,遍及四川盆地、西部周边省份及长江下游地区,这说明当时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供应范围十分狭窄。邛窑高温唐三彩往往跟乳浊绿釉瓷分布在同一地层,烧造年代主要是中唐到晚唐时期,可能延续到五代。众所周知,唐代有过两次皇帝入川,因避安史之乱唐玄宗于公元756年10月入川,在川呆了一年零两个月;124年之后的公元881年,唐僖宗避黄巢起义入川,并在川达四年之久。很可能正是这类重大事件给邛窑带来了烧制高温唐三彩的契机。邛窑高温唐三彩体现了邛窑兴盛期的烧造水平,是邛窑的代表作之一。

图4-1 唐三彩花口折壁洗

图4-2 花口折壁洗底部

图5 唐三彩五足炉

图5的唐三彩五足炉足部为兽头状,增加了几分神秘。唐宋时期香炉不但用于敬佛、供祖、驱邪、避灾,而且还普遍用于士大夫阶层修身养性的香道。已故台湾著名学者刘良佑先生对香道研究极为精细,当他看到唐代邛窑有许多精美香炉时,曾不禁发出唐风香韵如此盛行的感叹。也许正是香道的盛行,造就出唐宋时期那么多的文化巨匠。图6-1的唐三彩净瓶式香具黄地绿斑,彩色靓丽。它的造型很是奇特,外形像净瓶,腹部有对称的两个穿孔,而且从图6-2的底部图可以看出它是无底的。这种奇特的造型用意何为?它是香薰上半部还是香插?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图6-1 唐三彩净瓶式香具

图6-2 香具底部

图7 唐三彩玩偶

图8 唐三彩胡人骑狮

图7的唐三彩玩偶和图8的唐三彩胡人骑狮都是优秀的捏塑作品。头部用模具成型,周身用手捏塑,组合后再加以刻划,通体施高温透明玻璃釉,十分生动传神。由于釉中不含铅,无论作为案头观赏还是儿童玩具,都不用担心铅毒。图8骑狮的胡人长衣小帽,似中西亚人模样。图9的玻璃绿釉胡人顶灯形灯座釉面极为光亮,图10的唐三彩胡人顶灯形灯座则色彩丰富。二者的胡人都是深目高鼻,长发披肩,穿着极少,似南亚人模样,跟图8骑狮的胡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当时四川不但通过北方的丝绸之路跟中亚、西亚有经济文化往来,而且还通过南丝绸之路跟南亚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胡人形象威武,像位大力士。这样豪华的灯具恐怕不是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的。

图9的唐三彩蹲式龙不但高达37厘米,而且塑造和雕刻细致入微。一条蓄势待发之龙蹲坐在一个圆形器盖上,龙首高昂,充满皇家风范。龙体中空,底部的圆孔与张开的龙嘴相通,看来它是一个大型豪华香薰的上半部分。能够使用这种顶级香具的人其社会地位恐怕非同一般。迄今为止,这样的龙饰器物仅仅发现这一件。

图9唐三彩蹲式龙

图10-1 甘肃发现的邛窑唐三彩海棠杯

图10-2 海棠杯顶视图可看出三芝麻钉痕

图10-1、图10-2是最近甘肃发现的四川邛窑高温唐三彩海棠杯,不但在金光闪闪的底色上绘有鲜艳的绿斑、褐斑,而且还在内表面九块斑彩处压制出九个花纹,图案为花朵、飞鸟、枝叶、果实等。这是一件邛窑唐三彩精品。如果仔细观察图10-2的中央部位,就会发现有三个均布的小圆点,这是三芝麻钉(图11)的支烧痕迹。除了这三点之外,整个器物满釉。许多邛窑高温唐三彩碗、盘、杯等都采用这种支烧方法,而且不少是覆烧。邛窑在唐代就大量采用匣钵、温标、三芝麻钉、覆烧等技术手段,显示出邛窑技术的先进性。

图11 三芝麻钉支烧窑具

即使在四川,除成都、邛崃以外,很难见到邛窑唐三彩的影子,为什么它却在甘肃现身?是否跟唐肃宗李亨于756年在宁夏灵武即位有关?虽然这难以知晓,但这至少表明在唐代四川通往西北的蜀道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在蜀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西北大漠的文化营养。邛窑陶瓷文化无疑是伟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收藏界 李铁锤)

美轮美奂的邛窑高温唐三彩


图1 唐三彩水盂

图2 玻璃绿釉水盂

图3 唐三彩执壶与水注

说起四川古陶瓷,必然首先想到邛窑,因为它是四川盆地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古陶瓷窑。而且以邛崃十方堂窑为首,加上都江堰玉堂窑、成都琉璃厂窑、乐山荻坪山窑、雅安芦山窑、遂宁龙凤镇窑等等,组成了庞大的邛窑系。

从隋代开始,邛窑以其创烧的乳浊绿釉、铜红釉、釉下多色彩绘瓷和高温唐三彩而统领大西南陶瓷业700余年,给后世留下许多高古陶瓷珍品,其中,高温唐三彩就是邛窑留给我们的美轮美奂的奇葩。从图1的几件邛窑高温唐三彩水盂不难看出,色彩艳丽、釉面闪光多细片、修胎精细、胎体轻薄、形似金器……这些正是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主要外在特征。为什么它们历经一千多年仍靓丽如初?这就取决于它们的内在特征了,其秘密就在釉和彩料的配方中。

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邛窑这种透明玻璃釉彩的成分如下:

透明绿釉:二氧化硅59.91%,三氧化二铝10.11%,三氧化二铁2.56%,二氧化钛0.73%,氧化钙17.52%,氧化镁4.27%,氧化钾1.54%,氧化钠0.32%,氧化锰0.47%,氧化铜1.48%,五氧化二磷1.87%。

透明黄釉:二氧化硅59.92%,三氧化二铝10.76%,三氧化二铁2.96%,氧化钛0.72%,氧化钙16.54%,氧化镁4.50%,氧化钾1.38%,氧化钠0.43%,氧化锰0.37%,氧化铜0.08%,五氧化二磷2.34%。

由于邛窑高温唐三彩不含氧化铅,无“泛铅”现象,烧成温度达1100℃以上。这样大大增加了釉彩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各种高档实用器,以替代需求剧增的金银器,所以邛窑唐三彩器型多为仿金银器型,“依型断代”要参照金银器才行。许多带足圈、甚至高足圈的邛窑三彩器,是唐代、最迟不晚于五代的制品。

图2的唐代高温玻璃绿釉水盂胎白、釉翠,润如宝石,很有视觉冲击力。它呈略扁的球状,体态优美。水盂、砚、洗、水注或砚滴等文房类器物是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一大门类,这类器物大都小巧玲珑,漂亮可爱,加之无铅无毒,令人爱不释手。图3的唐三彩执壶与水注,用作酒具和文房用具。它们色彩浓艳,由黄、绿、褐等多色组成。虽然胎体褐红,但厚厚的白色化装土形成了白色衬底,使得色彩格外鲜艳。图4-1、图4-2的唐三彩花口折壁洗体态灵动,色彩艳丽,给人以流光溢彩之感。这些高温唐三彩文房用具与珍玩,恐怕不是为一般百姓所制作,而是为因安史之乱而入川的高官显贵、财主富商或文人墨客专门制造的。从出土情况来看也能说明这一点,邛窑高温唐三彩几乎都出土于成都和邛崃城市中心地带,其他地区很少发现,即使在邛崃十方堂窑址高温唐三彩标本也很少见,而邛窑其他产品却分布很广,遍及四川盆地、西部周边省份及长江下游地区,这说明当时邛窑高温唐三彩的供应范围十分狭窄。邛窑高温唐三彩往往跟乳浊绿釉瓷分布在同一地层,烧造年代主要是中唐到晚唐时期,可能延续到五代。众所周知,唐代有过两次皇帝入川,因避安史之乱唐玄宗于公元756年10月入川,在川呆了一年零两个月;124年之后的公元881年,唐僖宗避黄巢起义入川,并在川达四年之久。很可能正是这类重大事件给邛窑带来了烧制高温唐三彩的契机。邛窑高温唐三彩体现了邛窑兴盛期的烧造水平,是邛窑的代表作之一。

图4-1 唐三彩花口折壁洗

图4-2 花口折壁洗底部

图5 唐三彩五足炉

图5的唐三彩五足炉足部为兽头状,增加了几分神秘。唐宋时期香炉不但用于敬佛、供祖、驱邪、避灾,而且还普遍用于士大夫阶层修身养性的香道。已故台湾著名学者刘良佑先生对香道研究极为精细,当他看到唐代邛窑有许多精美香炉时,曾不禁发出唐风香韵如此盛行的感叹。也许正是香道的盛行,造就出唐宋时期那么多的文化巨匠。图6-1的唐三彩净瓶式香具黄地绿斑,彩色靓丽。它的造型很是奇特,外形像净瓶,腹部有对称的两个穿孔,而且从图6-2的底部图可以看出它是无底的。这种奇特的造型用意何为?它是香薰上半部还是香插?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图6-1 唐三彩净瓶式香具

图6-2 香具底部

图7 唐三彩玩偶

图8 唐三彩胡人骑狮

图7的唐三彩玩偶和图8的唐三彩胡人骑狮都是优秀的捏塑作品。头部用模具成型,周身用手捏塑,组合后再加以刻划,通体施高温透明玻璃釉,十分生动传神。由于釉中不含铅,无论作为案头观赏还是儿童玩具,都不用担心铅毒。图8骑狮的胡人长衣小帽,似中西亚人模样。图9的玻璃绿釉胡人顶灯形灯座釉面极为光亮,图10的唐三彩胡人顶灯形灯座则色彩丰富。二者的胡人都是深目高鼻,长发披肩,穿着极少,似南亚人模样,跟图8骑狮的胡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当时四川不但通过北方的丝绸之路跟中亚、西亚有经济文化往来,而且还通过南丝绸之路跟南亚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胡人形象威武,像位大力士。这样豪华的灯具恐怕不是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的。

图11的唐三彩蹲式龙不但高达37厘米,而且塑造和雕刻细致入微。一条蓄势待发之龙蹲坐在一个圆形器盖上,龙首高昂,充满皇家风范。龙体中空,底部的圆孔与张开的龙嘴相通,看来它是一个大型豪华香薰的上半部分。能够使用这种顶级香具的人其社会地位恐怕非同一般。迄今为止,这样的龙饰器物仅仅发现这一件。

图11 唐三彩蹲式龙

图12-1 甘肃发现的邛窑唐三彩海棠杯

图12-2 海棠杯顶视图可看出三芝麻钉痕

图12-1、图12-2是最近甘肃发现的四川邛窑高温唐三彩海棠杯,不但在金光闪闪的底色上绘有鲜艳的绿斑、褐斑,而且还在内表面九块斑彩处压制出九个花纹,图案为花朵、飞鸟、枝叶、果实等。这是一件邛窑唐三彩精品。如果仔细观察图12-2的中央部位,就会发现有三个均布的小圆点,这是三芝麻钉(图13)的支烧痕迹。除了这三点之外,整个器物满釉。许多邛窑高温唐三彩碗、盘、杯等都采用这种支烧方法,而且不少是覆烧。邛窑在唐代就大量采用匣钵、温标、三芝麻钉、覆烧等技术手段,显示出邛窑技术的先进性。

图13 三芝麻钉支烧窑具

即使在四川,除成都、邛崃以外,很难见到邛窑唐三彩的影子,为什么它却在甘肃现身?是否跟唐肃宗李亨于756年在宁夏灵武即位有关?虽然这难以知晓,但这至少表明在唐代四川通往西北的蜀道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在蜀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西北大漠的文化营养。邛窑陶瓷文化无疑是伟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感谢成都顺达博物馆、巴蜀古陶瓷博物馆以及胡维忠、栾强先生提供有关资料。(责编:雨岚)

古代瓷器:典雅实用的扒村窑瓷器


宋金元时期我国的制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瓷器有了新的需求。特别是近邻汝窑和钧窑两大名窑的扒村窑在宋金元时期民窑中不仅产品种类多,更以富有乡土气息与民间色彩而见称,在宋金元瓷器中别具一格。

金白地黑花西江月回文词八角枕

白地黑花西江月回文词八角枕,金代,枕面纵25.8、横17.2、高10.1厘米。2010年许昌市文物工作队移交。枕呈不规则八角形,枕面有两周粗黑线条为轮廓线框,内有西江月回文词一首。枕侧面为黑彩花草纹装饰。底部无釉。西江月回文词为雨过轻风弄柳,壶停映日春烟。晴芜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据资料考证,这首回文词作者是宋代人梅窗,采用的颠倒《西江月》回文,枕面上的文字仅把原文的湖东写成了壶停,把燕下的四点水写成鸟字外,其余与原词完全一致。

金白地黑褐花枕

白地黑褐花枕,金代,纵25.8、宽15、高9.8厘米。原许昌地区展览馆移交。枕呈不规则八棱形。体施白釉,用黑褐色绘花纹,底部无釉。枕面边缘以外粗内细三条线勾出不规则的八角形边框,内绘一折枝花叶。枕壁八面共绘六组花纹,下有一周粗黑线,后壁有一排气孔。花草纹是扒村窑美化装饰各类大小器物的主要内容,窑工们根据民间老百姓历来喜欢花草的传统,依据器形大小和装饰部位,描绘花叶,增添生活器物的自然气息。

金酱褐地绘黑彩卧虎形枕

酱褐地绘黑彩卧虎形枕,金代,纵38.5、横15、高9.9厘米。许昌市文化馆移交。体呈伏卧虎形,虎头平视。瞠目巨口,獠牙裸露,双耳倒竖,睫毛直立,鼻梁之上虎目之间有一王字。虎爪平伸着地,虎尾自臀部圆弯甩至虎颈。虎身稍弧,向右侧卧,通身酱褐地之上饰以黑色蔓草纹虎皮,虎背上是椭圆形白釉开光枕面,开光内饰莲花,荷叶和莲蓬清晰,周边点缀蔓草纹。扒村窑陶瓷工匠把凶猛的老虎塑成伏卧式,在酱褐色地釉上用黑彩绘虎皮纹,使其更接近自然的老虎毛色,再配以花卉纹饰,颇有意趣,使这类虎形枕不但具有纳凉助眠的实用功能,而且也成了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

金白地黑彩娃娃枕

白地黑花娃娃枕,金代,纵28、宽10、高10厘米。许昌市长葛县老城镇陈尧村出土。该枕整体造型为一娃娃右侧卧,其左臂及左腿侧面构成椭圆形枕面;头部微抬,下枕一圆枕,圆枕两侧用白地黑花勾勒出圆形方孔、钱纹,枕后侧有一小洞;右臂置于头下枕上,左手放于右肘上,两腿向后、屈膝,双脚上下交盘;人物眉清目秀,白地黑花勾勒眉眼,脑后挽有发髻。上身穿对襟大衫,施白地黑花勾勒人物装扮,层次分明。枕面为开光、白地黑花图案,绘双燕和一对鸳鸯及荷花。

金白地黑花四系瓶

白地黑花四系瓶,金代。口径4.1、底径7.8、高20.5厘米。唇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颈肩间附四系。系上均有数道竖纹。肩部饰四黑彩点,下有二圈黑线纹,腹上部绘黑花。腹上部施白釉,腹下部及底部施黑釉。宋、辽、金时期,北方磁州窑系曾生产过大量的四系瓶,或者叫四系罐。一般多小唇口,外撇。短直颈,颈外置四个圆环型双泥条系。瓶身修长,柳肩,圆腹,下腹内收。北宋时施白釉,多施半釉,底部无釉,为蘸釉法。金代多为两次蘸釉,先蘸白釉,晾干后再蘸酱釉,形成上白下褐两色釉的效果。底足内也施釉。

金白地黑花四系瓶

白地黑花四系瓶,金代,口径5.5、底径8.7、高26.2厘米,许昌县张潘乡古城村出土。器唇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颈肩间附四系。系上均有数道竖纹,腹上部绘有两组基本一样的像字又像花的黑色花纹装饰。腹部以上施白釉,腹下部及底部无釉。

金白釉花口瓶

白釉花口瓶,金代,口径15、足径15.5、高40厘米。瓶为莲花口,细长颈,天球鼓腹,腹下为亚腰形喇叭圈足。除足下部外,通体施白釉,无纹。花口瓶是流行于宋金时期的著名瓶式之一,因瓶口颇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始见于唐,宋金时期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均有烧制。各窑制品的不同点在于腹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制品特点为长圆腹,圈足;磁州窑和耀州窑制品特点则为圆腹,喇叭形足。扒村窑花口瓶虽然也为喇叭形足,但与磁州窑和耀州窑的花口瓶相比,花口长颈,丰肩收腹,圈足高起,线条有收有放,更显得挺拔玉立。

金白地黄褐彩风华雪月四系瓶

白地褐彩风花雪月四系瓶,金代,口径4.8、底径8.1、高28.5厘米。原许昌市文化馆移交。瓶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腹接处有二圈褐线纹。腹部以上施白釉。有草书黄褐色的风花雪月四字。腹下部施青黄釉,底无釉。风、花、雪、月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物象,早期可能与四时时令有关。但四字既能单独成义,亦可通过不同组合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风花、雪月、风月、风雪、雪花、花月等等均是古代诗词吟咏的对象。风花雪月四字较集中地出现在金元时期的酒类瓷器上,可能与酒令中诗词系至为密切,体现的也是一种俗中雅的文化情节。

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白地黑花罐,宋代,高11.5、口径9.5、腹围52.7厘米。许昌地区展览馆移交。罐直口,丰肩,鼓腹,圈足。肩部有三圈黑线纹。腹部绘三组写意黑花纹及一圈黑线纹。口沿及器内施黑釉,外部施白釉,底部不挂釉。

元白地褐黑花四系罐

白地褐黑花二系罐,元代,高18.7、口径15.1、底径10.4厘米。原许昌地区展览馆旧藏。此罐平沿外侈、丰肩、鼓腹、圈足。肩、腹间附二系,系上均有数道竖纹。除口沿及底外皆施白釉。肩与腹部各绘四组富有变化的黑花线条纹。肩、腹间有三圈黑褐线纹,腹下部有一圈黑线纹。

宋白地黑花纹罐

白地黑花龙凤纹罐,元代。腹径33.5、高31.5厘米。圆唇,直口,矮领,圆肩,鼓腹,下腹斜收,隐圈足。通体施白釉至底。用黑色彩在肩部绘一周花卉纹,腹部在弧形开光内绘龙凤纹,龙张嘴突目昂首卷尾,凤头前伸,羽翅展伸,龙凤周围间饰云气纹。白地黑花装饰工艺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遮盖住含杂质较多的坯体,然后用毛笔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妆土上描绘纹饰,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元白地黑花高足罐

白地黑花高足罐,元代。高19、口径10、腹围57.8厘米。该器唇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为高柄,喇叭形圈足。体施白釉,口沿及底部无釉。口沿下有一圈黑纹带,肩部饰水线纹及黑带纹,腹部满绘黑花纹,豆柄处绘水波状纹,底座施一周黑彩。

宋白地黑花瓷灯盏

白地黑花瓷灯盏,宋代。高3.5、口径7.9、足距11.6厘米,许昌市文物工作队移交。灯盏为圆唇,直口,宽折沿下卷,下附五个三角形足。除五个三角形足和灯盏足内底部外,通体施白釉,在盏口与折沿边沿有两个黑粗线圈带装饰,圈带装饰中间由数组黑色散草纹装饰。虽为随手挥洒,并无严格的布局设计,但线条粗犷,富有韵律,给人以刚健雄劲的美感。

在宋金元时期经济文化日趋世俗化背景下,广大民众对陶瓷制品实用功能要求与观赏性的追求发生了变化,扒村窑工匠适时适应北方民众需要,在力求强化各种制品实用性与外观美的统一上做出了努力探索。

古代瓷器:[图文]钧窑小碗


宋钧窑小碗

规格:口径8.9cm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禹县,古代属均州,钧(均)窑因此而得名。钧窑创烧于北宋,宋末是它的鼎盛期。钧窑历代都为宫廷烧制过瓷器。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新的突破。

它在釉中加入微量的铜,在还原的高温气氛下,使釉烧成青中带红的紫红色釉,如云霞般变幻不定、美妙灿烂,这种釉色就是著名的钧红。但它不是纯正的红色,里面有着程度不同的紫色。钧红的品种有海棠红、玫瑰紫,还有一种因为烧得不理想而成为红中带黑或带灰的叫骡肝马肺,这一技法在陶瓷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重大。钧窑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从而成为宋代著名的窑场。

使钧窑瓷有着与众不同风格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釉中掺有锡,使得钧釉成为乳浊釉。这是一种蓝色的乳光釉,按照颜色的深浅,还有月白、天青、天蓝等的区别。

这件钧窑小碗口沿内收,有紫色斑点,这就是所谓的钧紫,系红釉和蓝釉相融合而产生,这是因为制作时在蓝色的釉上涂了一层铜红的缘故。钧釉中存有大量的气泡,这使钧窑釉中红、白、蓝、紫多种色彩互相混合,产生出许多绚丽多彩的流纹,这就是窑变现象。在蓝、紫、白的背景色上有蓝白相错、紫红交织、红蓝相融,使得钧窑的釉色显得特别神秘莫测和高雅多姿。

古代瓷器:磁州窑:古代北方民窑最高水平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古称彭城,从北齐时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宋元时期发展为北方最大民间瓷窑,代表了古代北方民窑最高水平。

磁州窑的釉色较为丰富,尤以白釉最为出名。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早在隋代即已开始生产青瓷,到了宋代,磁州窑的制瓷工艺达到了高峰,此时的产品最负盛名。自宋以后,元、明、清至今一直生产着。磁州窑不仅品种多,产量大,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磁州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磁州窑的制瓷技艺得到广泛的传播,遍及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和南方各地,并传到国外。2002年5月8日,日本大阪市博物馆馆长蓑风一行到邯郸考察,在参观磁州窑展时惊奇地发现,日本家喻户晓的茶道文化标志一只古瓷碗,竟与磁州窑的一个古碗一模一样。而此前,这只日本茶道文化标志的瓷碗,一直认为是江户时代由当时的高丽王朝传入日本的。

从古老的磁山文化陶器源起,己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兴衰起复。到十世纪,以制瓷精美,一跃成为中国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当时州以磁名,乃窑场之兴盛而著名于世,并有十里彭城,日进斗金和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美称。

古代瓷器:元代枢府窑瓷器欣赏


枢府窑瓷盘元

枢府窑瓷盘元

元代初年,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主持陶瓷的烧造。其中有一种白釉瓷器,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常有枢府二字,因而称之为枢府窑,亦称枢府器。因其釉色介于白釉或青白釉色调之间,类似鸭蛋壳,故人们又称为卵白釉瓷。器型以盘、碗、洗为主;釉色白中泛青,不透明;装饰上以印花为多数,少有刻花;常见纹饰有缠枝花、双龙等等;款识有枢府、太禧、福禄等,皆为对称式的阳纹款识。

古代瓷器:马家窑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1.85传奇私服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

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在甘肃东部的泾、渭水上游与西汉水、白龙江流域都有不少遗存。兰州附近及黄河沿岸西至青海的贵德盆地以及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宁夏的清水河流域与河西走廊武威以东地区均有分布。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达300多处,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700年。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这一时期的彩陶展现了新的辉煌,数量增多,彩陶的比例占到20%50%。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马家窑类型彩陶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人们定居生活的稳定,陶器器形也出现了变化,虽仍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时的器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各部分的比例更加匀称,更加实用。这说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达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