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龙泉窑瓷器 > 导航 >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古代龙泉窑瓷器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古代龙泉窑观音瓷器

2020-06-05

古代龙泉窑瓷器。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36.4cm,口径18.4cm,足径15.5cm

生产时代: 明代陶瓷

生产窑口或产地: 龙泉窑青瓷

品种: 青瓷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明

尊口沿刻菱形纹,沿面刻卷枝纹,外环凸起乳钉纹。颈中部凸起,上半部刻缠枝花卉纹,下半部刻缠枝如意云头纹。肩上刻钱纹。腹部刻缠枝菊纹,辅以叶纹,空间饰篦划纹。近足处刻菊瓣纹。里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圈足宽厚。

此器纹饰精细生动,釉色莹澈明洁,清新雅致,是传世明代龙泉窑瓷器的珍品。其造型摹仿石榴的形状,但不拘泥,而是结合瓷尊造型的特点,力求使造型附合瓷器的特有本色。

明代龙泉窑的生产仍很兴旺,成为景德镇以外较大的窑场。明初的龙泉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与元代基本一致,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明代龙泉窑瓷器一般胎体厚重,造型雄浑粗犷,在明代瓷器中别具风格。其釉层肥厚,色调虽不如宋代粉青和梅子青那样青翠,却也保持了龙泉窑釉色淡青泛灰、明艳沉着的特色。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


在古代青瓷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历史中,有一种青瓷不以华丽繁复的纹饰为炫耀,而以施釉肥厚、釉色苍翠、淡雅温润而见长,追求一种含蓄内敛、大器天成的自然之美。其窑火延续千年,一直为世人,尤其是文人雅士所追逐赏识,这就是位于浙江龙泉瓯江之畔的龙泉青瓷。

龙泉窑始烧于三国两晋时期,结束于清代,延续时间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浙江龙泉地区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土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瓯江水穿流而过,使其不仅有充足的原料、燃料,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取瓯窑、婺州窑之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龙泉窑青瓷迅速发展起来。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曾经为宫廷烧制贡品的浙江上林湖越窑由于原料、燃料耗尽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败,大批越窑窑工转向龙泉地区寻求发展,带来了先进的制瓷工艺,这为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龙泉青瓷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龙泉青瓷的质量迅速提高,从北宋开始逐渐取代越窑成为南方青瓷中的翘楚。

早期的龙泉青瓷不论从器型以及刻划花装饰手法,都明显烙有北宋时期其他优秀窑口如越窑、耀州窑以及湖田窑的印记,如早期的针刻划牡丹花纹瓶与剔划牡丹花纹瓶等。到南宋时期,龙泉窑在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上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型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方法,南宋龙泉釉色纯正,釉层加厚。

到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粉青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梅子青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南宋龙泉梅子青代表作包括琮式瓶、鬲式炉、渣斗、水洗等。龙泉窑青瓷的琮式瓶、鬲式炉等器型是古代封建王朝青铜礼器的器型,这类器型以及制作工艺在龙泉窑自身发展脉络中是找不到相应轨迹的。而粉青、梅子青釉等清淡恬静的审美倾向也与南宋当时整个王朝的审美情趣相吻合。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很难想象民间瓷窑敢于私自仿制与当时南宋官窑型制的、釉色相同的产品,最大的可能性是南宋龙泉窑与宫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南宋王朝的灭亡,龙泉青瓷经历元、明、清几朝发展,终究由巅峰走向衰败。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曾大量仿制龙泉产品,但无论是工艺水平,抑或器型与釉色把握终究无法超越南宋龙泉青瓷。南宋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釉也成为中国青瓷史上一段空前绝后的回响。

这件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出自南宋龙泉(大窑),高11.5厘米,口径13厘米。胎体灰白,坚硬。施梅子青釉,釉面光滑肥厚,色泽清淳滋润,有玉质感。平口,短颈,扁腹。腹底有等距离三足,呈三足鼎立。肩部有一道出筋,三足外侧有突棱。鬲炉造型端庄古朴,色泽典雅,纹饰简洁,给人一种坚实有力之感,充分表现了南宋龙泉窑高超的制瓷技艺。 李家明

元代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


龙泉窑是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一般认为创烧于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代,明清时期继续烧造,产品以青釉瓷器占绝大多数,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贴塑等。本篇来介绍一件元代龙泉窑典型产品——青釉双鱼纹洗。

这件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图1),高3.7、口径13.3、底径6厘米。洗作折沿,弧腹,圈足,胎体较为厚重。器身内外均施青釉,釉层釉厚,釉面有开片。洗的外壁(图2)塑一周细密的菊瓣纹,内底(图3)模塑两条相向环绕畅游的小鱼。

青釉双鱼纹洗是龙泉窑一种常见的品种,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卷十九中列举笔洗时,就已提到“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古龙泉有双鱼洗、有菊瓣洗”。民国时期许之衡的陶瓷名著《饮流斋说瓷》中也说:“洗也者,在古时以之属盆,双鱼洗之类是也。”说明在他们那个时代“双鱼洗”已是被收藏界追捧的名品。《饮流斋说瓷》接着又说:“浣笔之器,浅者曰洗,深者曰盂。”这是说“洗”的用途,是文房中的“浣笔用具”。古人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以毛笔蘸墨书写,用完后须洗笔,洗就是一种盛水洗笔的用具。

双鱼纹作为洗内底的装饰,至少起源于汉代,汉代就已有双鱼纹铜洗。1956年,安徽合肥西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过一件青瓷双鱼纹洗。早期的这类双鱼纹铜洗或瓷洗,器腹较深,应该是作为盥洗用具。宋代以后,好古之风盛行,北宋吕大临编撰的《考古图》、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中都着重介绍过汉代的双鱼洗。两宋文人注重文房雅玩,文房用具特别丰富,也更加注重装饰性与艺术性,这种有仿古风味的双鱼笔洗便流行于宋元时期,南宋景德镇窑也生产有青白釉印花双鱼纹洗。另外,鱼纹也是古代的吉祥纹样,“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无论是作为盥洗用具还是浣笔用具,洗都是用于盛水,鱼与水总是容易联系在一起的,在洗的底部装饰鱼纹,盛水使用时,好似鱼儿在水中游嬉,平添了不少雅趣。

腹部外壁装饰菊瓣纹也是龙泉窑很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这种装饰风格出现于南宋后期,整个元代都相当流行。除了青釉洗之外,宋元时期龙泉窑还有一类深腹、小圈足青釉碗和一类浅腹青釉盘的外壁也常见装饰这种环绕一周的菊瓣纹。

最后,讨论一下这类龙泉窑模塑双鱼纹洗的年代。很多人认为它们属于南宋,但从出土材料看,龙泉窑双鱼纹洗的流行年代主要还是在元代,有几个重要的纪年墓材料可供参考:1.199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岗头村元元贞二年(1296)张弘略墓出土的多件龙泉窑双鱼纹洗。2.陕西省西安市元至元三年(1337)刘达墓出土的数件龙泉窑双鱼纹洗。这两处元代纪年墓葬中都有多件双鱼纹洗出土,说明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也为我们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不久前,安徽博物院推出了一个名为“幽香氤氲——香具、香品、香文化”的展览。展览以中国传统香文化为主题,展出了众多古代香具和香料。展品中不乏精致的文物,其中一件秀雅的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见图)格外引人注目。该炉高8、口径11.6厘米,上世纪50年代由繁昌县文化部门上交入藏安徽博物院。炉作敞口,折沿,束颈,鼓腹,腹下有三足,足内中空与炉体相连,三足外侧各有一道出筋,也称扉棱。炉通体施青釉,三足足尖部不施釉,露出深褐色胎体。器身釉面布满细密而自然的冰裂纹,沁色十分别致,平添几分神秘的美感。

鬲式炉俯视图和底图

中国人对香的使用,至少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人在祭祀、礼佛、文房陈设中都会使用到各式精巧的香具,比如汉代人使用的博山炉,明清时期的宣德炉,都非常经典。而鬲式炉则是南宋时期一种经典的香具造型。所谓“鬲式炉”,是一种仿商周青铜鬲造型的香炉。鬲是商周青铜器中一种常见的器型,原先的用途是炊粥器,起初造型最大特点就是足空与器腹相通,也称为袋状足或袋形腹,以增加腹部的容量和扩大受火面积,便于较快地煮熟食物。宋代是一个好古之风兴盛的时代,北宋中晚期以后,皇室与士大夫皆热衷于古物收藏,比如宋徽宗赵佶就曾组织人员编写《宣和博古图录》,欧阳修撰有《集古录》、吕大临写过《考古图》、赵明诚著有《金石录》等。在这一背景下,北宋晚期和南宋时期出现了很多仿古造型的瓷器,瓷质鬲式炉就是其中之一。

宋元时期是香文化相当繁盛的时期,香已遍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著名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招牌的店铺。宫廷宴饮、婚礼庆典、酒肆茶馆、书房闺阁等各类场所都会用香。焚香、煮茶、挂画、插花是那时文人的“四艺”,当鬲式炉中焚香的青烟袅袅升起时,文士们或品茶、或赏画、或插花,举止的优雅与内心的宁静,共同编织出一幅意境完美的画面。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县,是宋元明时期著名的青瓷窑场。龙泉窑创烧于北宋,南宋时达到鼎盛。南宋龙泉窑在北宋石灰釉的基础上发展出石灰碱釉,使釉层变得更厚,获得青玉般的效果。另外,龙泉窑瓷器胎色普遍较深,是因当地瓷土含铁量较高,有的掺入紫金土,胎体呈深褐色或黑色。

宋代瓷器有著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而其中最为珍贵的首推汝窑瓷器。汝瓷以其绝美的天青色而为世人称道,另外很大一部分汝窑瓷器烧造时,窑内温度略低于正烧温度,一般称之为“生烧”,这使得它们的釉面局部会呈现青灰色以及米黄色的斑点,同时汝瓷釉面也布满自然天成的开片纹理,又称为“冰裂纹”,这些共同让汝瓷更具神秘的美感。而这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与汝瓷有异曲同工之美,其釉面的开片,釉色青中闪米黄的斑驳,让人领略瓷釉的变幻莫测,这或许才是古瓷最大的魅力所在。

元代龙泉窑青釉暗花菱花形盘


龙泉窑是继越窑之后兴起的又一个重要青釉瓷窑场。形成于北宋早期,衰落于清中期。北宋时期龙泉窑青釉瓷尚保留着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遗风,釉呈浅青或青黄色,釉层薄而透明。南宋为龙泉窑发展时期,产品形成独特的风格。元初龙泉窑无论制作工艺还是釉色、造型和装饰都是南宋的继续,没有多大的变化,随着内外销的发展,产量的增加,窑场数量和生产规模空前绝后,窑址群超过宋代几倍,从大窑、金村、溪口等地,扩展到邻近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龙泉窑为中心的龙泉窑系,呈现出“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的繁荣景象。元代中期龙泉窑器物造型多样,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新的品种,如菱形盘、高足杯、蔗段洗、环耳瓶、凤耳尊、荷叶盖罐、动物形砚滴等。

元代龙泉窑在装饰风格上继承了南宋龙泉窑的装饰方法,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在胎釉工艺上,胎料中掺入了更多的紫金土,提高了胎料中铁的含量,在二次氧化的作用后,器物的露胎部分,呈现铁锈红色。釉层从薄胎厚釉的多层施釉改变为一次施釉, 釉色呈豆青、青黄色,豆青滋润如玉。装饰主要有划、印、贴、堆等,题材内容较为广泛,有各种花果、花卉、鱼纹、人物和吉祥图案等。

此时无论大小器物几乎都有花纹装饰。印花是元代龙泉窑运用最广泛的装饰手法,印花可分阳纹和阴纹两类,大多印饰于盘碗内底。如盘是龙泉窑产量较多的品种之一,器型普遍较大,30多厘米到40多厘米的盘常见,盘内壁和内底一般均有纹饰,如印牡丹、荷花、鱼等。金坛城基下出土9件青釉暗花菱花形盘,有的釉色为豆青色,釉层薄,乳浊滋润,圈足底心无釉,呈铁锈红色。内底印牡丹、折枝花卉,纹饰清晰,釉色翠绿润泽。

元代龙泉窑青釉“仁山”款印花碗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晚形成的、文化内涵庞杂、生产规模宏大的青瓷窑系,其生产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县(今龙泉市),故名“龙泉窑”。龙泉窑装饰技法丰富多样,既有刻划花装饰,亦有印花装饰,且模印纹饰清晰,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本文来介绍一件元代龙泉窑烧造的青釉“仁山”款印花碗(图1)。

这件龙泉窑青釉印花碗,高7.4、口径18.9、底径7厘米,敞口,弧腹,圈足,高度较矮,这种造型的碗俗称“墩子碗”。碗内外通体施青釉,外壁施釉至圈足,圈足内不施釉露灰红色胎体(图2),胎体较厚重,釉面较匀净。碗内心(图3)戳印一枝折枝花卉纹装饰,花朵呈盛开状,花瓣、花蕊、花丝皆清晰可辨,既十分写实,又体现清新的美感。图案的右侧印一“仁”字,左侧印一“山”字,款识清晰,此“仁山”印款较为少见。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时期,南宋是龙泉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以石灰碱釉取代传统青瓷的石灰釉,釉层变得肥厚,釉面更加滋润,达到青玉般的效果。“釉肥胎厚”成为南宋以后龙泉窑瓷器的一大特点,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中记载:“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元代龙泉窑在南宋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装饰风格更为丰富,特别是印花装饰极具特色,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运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印花装饰早在三国两晋时期的早期青瓷中就已流行,到北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将模印技术进一步发展。元代龙泉窑广泛采用印花装饰,其制作工艺是用带有纹饰的印戳或印模在成型的瓷胎上印出花纹,再施釉入窑烧造。而元代龙泉窑印花产品又分为阴纹细线条印花、阳纹凸印花和露胎阳纹凸印花等,本文介绍的这件印花碗属于阴纹细线条印花,其采用的印花工具为印戳。这类印戳使用时像图章一样戳印于瓷胎上,印戳不会太大,一般用于局部纹样的装饰,多运用于碗、盘、高足杯的内底心,装饰面须平整。

元代龙泉窑印花装饰的瓷器中,部分见有文字题记。这类文字题记有的是吉祥语,如“福”“寿”“大吉”“天下太平”“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有的刻上窑主的名字,也有的印上广告语,亦有印蒙元统治者推行的八思巴文字。那么,这件印花碗内的“仁山”二字印款是何含意呢?笔者认为还是可以归属于吉祥语类,《论语》中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句,“仁山”应是出自此句,意为:仁者的快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仁山”应表示一种对高尚德行的向往。

虽是一件较为普通的龙泉窑青釉碗,但不仅采用了印花装饰,而且有文字题记,反映出元代龙泉窑注重产品文化内涵,既有实用性功能,又蕴含了审美和道德教化的功用。

名瓷欣赏—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名称】: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类别】:瓷器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宋代龙泉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31cm,口径10cm,足径11.3cm。

瓶洗口内敛,细长颈,斜肩,扁圆垂腹,圈足外撇,颈上凸起弦纹3道,腹中部凸起弦纹4道。里外满釉,胎体洁白,圈足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通体所施的粉青釉,青翠碧绿,汁水莹彻,温润如玉,特别是器身凸起的7道弦纹,凸出的部分釉薄处显现洁白的胎骨,形成一条白线,俗称“出筋”,是有意识地突出坯土的白度,衬托出青釉之美。

此青釉弦纹瓶代表了南宋龙泉窑在其鼎盛时期极高的烧制水平。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造陶瓷的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瓷油灯赏析


我国照明的历史十分悠久。《楚辞》:“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文子》:“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销。”战国秦汉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油灯的基本造型是由油盏、灯柱和承盘三部分构成,南京市青凉山三国吴墓出土的一件青釉瓷熊灯,灯柱做成熊形,蹲坐在承盘内,头顶和前肢托着油盏,承盘底部刻有“甘露元年五月造”铭文。唐代出现一种无柱盏式油灯,移动起来比较方便。此后油灯继续烧造,造型趋于简朴,灯柱细长,把放光体托高,便于照远。镇江扬中永鑫堂藏有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瓷油灯(见图),高7.7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4.8厘米。呈盏形,圆唇,浅腹,内底为一圆管,中空,灯芯从圆管里出来,盏下承柱,柱中有一突棱,喇叭形足。碗腹刻划仰式莲瓣纹,莲瓣丰腴肥厚,立体感强。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继越窑之后兴起的又一个重要青釉瓷窑场。形成于北宋早期,衰落于清中期。龙泉窑分布于大溪河两岸,产品经大溪入青田溪,自温州出海,北上进长江运抵各地。北宋时期龙泉窑青釉瓷尚保留着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遗风,釉呈浅青或青黄色,釉层薄而透明。南宋为龙泉窑发展时期,产品形成独特的风格。在镇江市南宋文化地层、古井中出土的龙泉窑青釉瓷及残片较多,其次是南宋墓葬。器物品种繁多,工艺精湛,釉色晶莹润澈。器物有碗、盏、盘、洗、钵、盆、炉等。如碗,一般为敞口,深腹,圈足。有的外壁刻划仰式莲瓣纹,莲瓣丰腴肥厚,立体感强。有的碗底心印有方印,内楷书“金玉满堂”、“河滨遗范”,另还在遗址中出土有“上陈新范”戳记。南宋时期龙泉窑形成自己的特色,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称于世。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种“石灰碱釉”,这种釉在高温中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小,釉层较厚,釉面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的玉石效果。装饰手法有刻花、模印、贴、堆等。北宋流行的划花、篦花少见。因为此期器物一般为薄胎厚釉,划花纹饰在厚釉下不明显,而在胎上用模印纹饰、戳记和贴、堆花纹饰,施釉后入窑烧造,釉在高温中产生流动,凸起的纹饰显得清晰。

北宋官窑青釉琮式瓶


这件北宋官窑青釉琮式瓶(图1),高32.9、口径13、足径15.2厘米;敛口(图2),拱壁方形体,圈足(图3),四委角间饰简化兽面纹。通体施青釉,色泽青中微闪灰,釉面肥厚、温润,有大小纵横纹片。足际刷紫褐色护胎汁,磕碰处可见胎骨呈浅灰色,胎质较南宋官窑显粗。肩部的四角端面署有出窑后加刻的楷体“观、音、庵、记”铭文,当属庵堂的标志。

汴京官窑继汝窑而发展,靖康之难后停烧,因黄河改道致窑址被深埋六公尺地下。但其产品依然可从承传脉络上得到确认:此瓶造型典雅,口与颈的曲面优美、流畅,硕腹于方中见圆,圆中有方(注:目前已面世的南宋官窑、龙泉窑琮式瓶,均呈直壁的方形体),整器取古琮之形,却能准确地再现良渚文化玉琮之精髓(拱形壁、小委角及兽面纹),符合宋徽宗赵佶雅好古玉艺术的个性;纹饰以四委角为中心,每排垂直雕琢兽面纹五节,纹样古朴大气,对照传世器可知,五节兽面纹系宋代官窑琮式瓶唯一的纹样,例如,被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南宋官窑琮式瓶,以及1995年10月北京翰海1016号拍品的那件宋官窑琮式瓶,它们的纹饰均为五节兽面纹;胎体完美无瑕,叩之却声音如瓦,此为最独特,不同于南宋官窑的清脆声,也有别于明清仿官器之金石声,尤其是略泛光泽的浅灰色胎骨,质地虽不及南宋郊坛下官窑细腻,却较其坚致,也远较北宋汝窑滋润,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和汴京所处地域的胎土状况;釉厚滋润若堆脂,釉面略显高低不平,有少量破泡和缩釉斑现象,不同于雍乾仿官器釉面的平整与晶亮,当属北宋青釉应有的时代风貌;釉层内密布大小气泡,参差不齐若“聚沫攒珠”状,不同于明清仿官器的釉内气泡大小较整齐、疏密有序;圈足宽厚、修足圆润,足脊显清晰的竹刮痕,此为汝窑、龙泉窑圈足的常见制式,亦是北宋官窑在汝窑四方委角盒及大圈足汝窑洗基础上的演绎;足际涂护胎釉,色泽深沉,当属宋朝名窑的工艺特色,典型者有北宋钧窑、龙泉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常用芝麻酱色釉或赭红色釉料涂足抹底作修饰,并以此避免粘窑;款识系凿刻而成,字体苍劲、规范,至于是否属北宋时所刻,尚须进一步考证。然而,单就铭文的“记”字而言,历代王朝中数宋朝运用频率最高,应运得最经典亦数宋朝,不仅仅瓷器,还多见于印章、书画等,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此外,该琮式瓶的口部与器身四壁,遗有多处不可伪造的自然磨损痕:器里器外原本透明的无色开片,已显出不同程度的浅黄色;底足内的釉面则崭亮如初,冰裂纹依旧无色透澈。前二项,大抵与“观音庵”的日月供奉与香火浸染,及供养人与收藏者的拂拭触摸有关;后一项应与器物自身的直墙圈足无意间起到了阻隔外界沁入的屏障作用有关。这些亦都载有大量信息,是该琮式瓶的本相,及其历经九个世纪的有力佐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