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导航 >

彩绘包头巾女俑(西汉)

彩绘包头巾女俑(西汉)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1-20

瓷器鉴别。

彩绘包头巾女俑(西汉)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汉,高31厘米。

女俑以巾裹头,状如风帽,面容丰满,柳眉杏目,直鼻小口,双手抱袖置于腹前。身着白色深衣长袍,衣摆宽大形似喇叭,长垂曳地。俑身材修长,线条优美,比例匀称,神态端庄恬静。

根据文献记载,汉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是面容姣好,以唇红齿白,皮肤光洁为美。身材方面讲究体态轻盈,弱骨丰肌。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王桀《神女赋》中描述的“丰肤曼肌,弱骨纤行”,“肤柔曼以丰盈”。目前所见出土的大量汉代女性陶俑、木俑及画像砖石中的形象,无论是长袖曼舞的女子,还是吹竽抚琴的伎乐,大多为细腰袅袅,轻盈欲飞,即所谓的“窈窕淑女”,汉代著名的美女赵飞燕就是由于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而深得汉成帝的宠爱。与轻盈体态相应的是颀长身材,据汉应劭《风俗通义》载,东汉时入选后宫女子的标准之一是“长状妖契有法相”,从史书中记载的汉和帝邓皇后身高七尺二寸、汉灵帝何皇后身高七尺一寸看,所谓法相的身高大约是七尺一、二寸左右(相当于现代的165厘米左右)。这个身材高度高于当时女性的平均身高。各地出土的汉代女性陶俑身材也多表现为修长。可见身材修长是当时对女性审美评价的标准之一。对比汉唐女性之间的审美观,一般说法是“燕痩环肥”,给人们的印象是汉代以痩为美,但是汉代的痩绝不是枯瘦如柴,而是只讲究肌肉丰泽而不肥胖。强调体态轻盈而不滞重。

这件女俑人体比例匀称,面容秀美。制作工艺精细,衣着的形制和色彩都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将一个温婉娴静,端庄恭顺的汉代女性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显得栩栩如生。同时突出了人体美,充分反映了那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工匠还巧妙地利用深衣宽大的下摆做成形如喇叭裙一样的的底座,大大增加了俑的稳定性,同时形成轻盈飘扬的美感。充分显示了汉代制陶工匠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非凡技艺和智慧,是汉代陶俑中难得的别具风格的艺术品

鉴赏参考:陶女立俑(西汉)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百戏俑(西汉)


百戏俑(西汉)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西郊出土。

西汉,高19-20厘米。

此组陶俑为三个正在歌舞的百戏俑,中间的俑头梳椎髻,张口吐舌,扮相滑稽,其上身裸露,两臂前伸,下身着宽口长裤,身体略向右倾。左右两边的俑头戴帻[音ze,包头发的巾],穿宽袖长袍,居左者头扭向左侧,双臂伸张,右腿前跨,左腿后伸,整个上身向后倾仰,作舞蹈状。居右者俑头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左腿直立,右腿抬起前迈,作舞蹈状。陶俑塑造手法质朴生动,将手舞足蹈的“百戏”艺人表现得活灵活现。

汉代是我国乐舞、杂技等“百戏”艺术空前发展的时期,《乐府诗集》卷五十二云“自汉以后,乐舞寖盛”。“百戏”乐舞的繁荣与上层统治者的喜好有关,《史记》记载高祖刘邦回家乡与父老乡亲宴饮到酒酣耳热时击筑[古代击弦乐器。左手握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声,有5、12、13弦之分。]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唱大风歌,并叫在场的儿童都跟他一起合唱。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乐舞表演艺术在前代基础上有较大进步,并出现了专职的歌舞艺人。同时国家乐舞机构--乐府也十分重视民间采风活动,除了搜集大量的“赵、越、秦、楚之歌”外,还搜集黄河与长江流域各地的民歌一百三十八首,并进行加工提高和演出,这对促进“百戏”的繁荣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国势空前强大,人民生活安定,这为广泛开展“百戏”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时民间的歌舞活动已很普及,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桓宽的《盐铁论》中提到当时在荆州南部,“虽然白屋草庐,歌讴鼓琴”;在赵国的中山地方,“田筹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屑,鸣琴在室。”有钱人家是“钟鼓五乐,歌几数曹,”中等人家是“鸣竽调瑟,郑舞赵讴。”人们不但喜欢观看“百戏”乐舞表演,而且在闲暇时也自娱自乐。司马迁外孙杨恽在《报会宗书》中也谈到“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烝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古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诚荒淫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这种状况在达官显贵那里更是有增无减,几乎宴宴都有歌舞、杂技相伴,以助酒兴,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陶俑、壁画、石刻、砖刻等文物中常可看到“百戏”表演形象。

由于社会上喜好百戏,不仅是送葬用品里要安放乐舞、杂技俑,而且还有为活着的人玩耍而作的。王符《潜夫论•奢浮篇》 载“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优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可见当时就有专门制造和买卖玩具的作坊。

这组陶俑从五官、身体比例等各方面,都不如汉代早期陶俑那样写实,符合人身解剖结构,但其却注意人物神情的把握与刻画,追求神韵的塑造。以面部五官而言,已脱离汉初陶俑面部神情严肃之束缚,显得生动活泼,或许是为了表现说唱、舞蹈的特点,俑的造型比较夸张,形态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鉴赏参考:陶戏弄俑(唐)

彩绘陶武士俑


收藏机构: 首都博物馆

大小尺寸: 左:高23厘米,右:高21.5厘米

生产时代: 南北朝陶瓷

生产窑口或产地: 其它窑口

品种: 灰陶

陶瓷造型: 雕塑

说 明: 北朝(386-534)

首都博物馆藏。左:高23厘米。泥质灰陶。上有白陶衣,有红彩。明器。头戴武冠,敛下颌,上身内穿紧身宽袖衫(褶衣),外披裲裆铠,铠上有鱼鳞形甲片、上施朱红色彩。铠甲内衬厚实的裲裆衫。腰束带。下着裤管宽松博大的缚裤。身背箭壶,内盛数枝长箭。裲裆铠是南北朝时将士的主要装备,士兵与军官皆用。因其曾经被指定为武官甲制,结合起所戴之冠分析,此俑表现的应是一军官形象。右:高21.5厘米。泥质灰陶。上有白陶衣,陶衣上原有红彩已脱落。明器。站姿。头戴小冠,挺胸昂首,上身内穿圆领折襟左衽及膝褶衣,外着对襟窄袖套衣,腰束带,下着缚裤,双手垂于体侧,右手执物已失,左手持盾。盾为圭形,四周有凸起的边廓,中间有一条纵向凸棱,起加固作用。

红陶高髻女立俑


红陶高髻女立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9cm。

女俑圆脸丰润,高髻,双手置于胸前。内着抹胸,外穿对襟大衣,衣外加云肩华袂,腰系丝带,长袖下垂,裳外微露出上翘的鞋头。

从其华丽的服装、雍容的气质分析,此女俑象征着一位地位相当尊贵的妇女形象。在塑造手法上,它继承了唐朝雕塑的优秀传统,如敷粉、施朱、面庞圆润等,依稀可见唐朝风韵。此女俑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祖堂山南唐烈祖李昪的钦陵,所以其不仅是五代雕塑的珍贵遗存,也为我们研究南唐宫廷生活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撰稿人:冯贺军)

名词解释:

高髻

唐代妇女发髻十分丰富,有十几种之多。这件女陶俑发髻象单刀一样高高耸起,略微偏梳一侧,大概是文献中提到的偏梳髻。

中国古代用来代活人殉葬的偶人。始见于春秋时期,战国以后,殉俑之风日趋兴盛,清初以后消失。俑之质地以陶、木、石为主。形象有奴仆、乐舞态、持仪仗者等。传统考古学也将鞍马、庖厨用具、建筑模型涵纳其中。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昪

李昪(888—943年),五代南唐国的创建者。字正伦,徐州人。少孤贫,后为徐温养子,改名徐知诰。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即帝位子金陵(今南京),改年号升元,国号大齐。升元三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笱南唐。

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唐)


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唐)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85年陕西长武县枣元乡郭村出土。

唐,女俑身材颀长,削肩蜂腰,头梳双鬟望仙髻,柳眉凤目,高鼻朱唇,颈戴项链。身穿阔袖襦,外罩贡领翘肩半臂,下着曳地长裙,前腰佩绣花蔽膝,臂饰钏镯,双手抬举至胸前,食指伸出,神态虔诚。雕塑家捕捉住了她飞舞游移之中静止的一瞬间加以雕刻,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意境,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是研究唐代舞蹈艺术和服饰文化的重要资料。

女俑以朱红点唇,白粉涂面,色彩稳定沉着、疏淡自然,衣褶的线条既有雕塑的立体感,又有绘画的平面效果,流动的线条贯通衣裙,使女舞俑呈现出飘逸流畅的气势,如音乐一般富有节奏感,极具东方女性的神韵。

作为唐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唐代乐舞艺术,以其丰富多彩而著称于世。其乐舞可分宫廷乐舞和非官方乐舞,前者是专为朝廷服务的礼仪性和娱乐性乐舞,演出多在庆典、宴飨、迎宾、节日、祭祀等场合进行,场所多在宫廷殿堂;后者则是在宫禁和官衙之外的士大夫私宅及长安城中市井巷陌里表演的乐舞,一般分为健舞和软舞。官方及非官方乐舞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量地吸收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的成份,并与汉族乐舞融为一体,有的甚至把域外音乐舞蹈直接引进、移植了过来,唐太宗时的十部乐舞中除燕乐、清乐为传统民族乐舞外,其它均为外国和国内少数民族乐舞;而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源自西域“胡腾”和“胡旋”舞,都是由普通百姓的喜好开始,先流传于民间,逐步变成了朝廷内外达官显贵以及文人墨客的共同爱好而风靡一时的。据《新唐书•礼乐志》载:“唐自制乐凡三。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旧唐书•音乐志》载《九功舞》:“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裙襦。”此女舞俑即着大袖裙襦,可见其所穿舞服乃是唐代传统舞蹈所服,故其应是一位表演轻柔、温婉、抒情软舞的私宅乐舞伎形象。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位将《霓裳羽衣曲》舞毕,“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的舞娘形象。

鉴赏参考:女舞俑(隋)

揭秘丝绸之路上的女神:文物女俑


1/14 彩绘陶女立俑(四件)

近日,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京开展,这是目前有关丝绸之路的数量最多、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汇集了中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4家文博单位的490件文物珍品。在众多展出文物中,造型各异、面部表情生动活泼的各色陶俑萌翻了参观的观众。

展出女俑多为唐朝女性形象,曲眉丰肌,侬丽多态,多着胡装,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胡汉融合的体现。唐朝宽容开放,妇女可以抛头露面到市街游玩,还可以参加打球、射猎等活动。这些女俑有的身着女装,妩媚婀娜;有的身着胡服或男装,英姿飒爽,展现了唐代女子开朗自信的精神风貌。

下面小编就为您盘点盘点那些或妩媚婀娜、或英姿飒爽的唐朝女俑,找找是否有您心中的那款女神。

三彩釉陶胡女俑

三彩釉陶胡女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胡女俑,唐,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俑头梳双垂髻,修眉深目,高鼻丰颐,很可能是西域进贡来的侍女形象。

三彩釉陶女立俑

三彩釉陶女立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女立俑,唐,1995年陕西省富平县节愍太子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女俑头发高拢,结成“翻刀髻”,为汉人形象,但下身着条状拖地的“波斯裙”,展现了异域文化对唐人的影响。

彩绘陶胡服女立俑

彩绘陶胡服女立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胡服女立俑,唐,彩绘陶胡服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木身锦衣群侍女俑

木身锦衣群侍女俑

丝路文物,木身锦衣群侍女俑,唐,1973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女俑身为木胎,双臂为纸捻,裙内衬纸。这类女俑是在长安制造,而后沿丝绸之路东段运至西州的。这件女俑描汉式妆,着胡风衣服,正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胡汉融合的体现。

彩绘陶男装女立俑

彩绘陶男装女立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男装女立俑,唐,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女俑绾髻包裹在黑色幞头之内。身穿圆领直裾曳地袍服。幞头、袍服、靴子为当代男子服装。唐代妇女穿男装是流行风尚,不仅穿着汉式男装,有时也着胡服男装。如此开放的审美和着装观念与唐代开放和交融的文化有着很大关系。

三彩釉陶女立俑

三彩釉陶女立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女立俑,唐,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纺织厂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女俑为盛唐女性形象,曲眉丰肌,侬丽多态。身穿的无领尖口襦裙上的纹饰充分利用三彩点釉的自然流动效果,在白地上点染绿彩,长裙上为一朵朵排列有序的宝相花,点釉的设计繁简得宜,相映成趣。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戴胡帽骑马女俑,唐,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越王李贞墓出土,昭陵博物馆藏。

妇女骑马在唐代绘画、雕塑和文学中都有生动的表现,且常着胡服,如这件骑马女俑。该女俑所戴的胡帽在玄宗时最为流行,上面的装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多以皮毛制成。

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

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

三彩釉陶胡服骑马女俑

三彩釉陶胡服骑马女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胡服骑马女俑,唐,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上层妇女着胡服骑马出游是一种社会风气。该女俑身着深绿色圆领窄袖长袍,下穿绿裤,腰束带,足蹬尖头软靴,秀美中又充满了潇洒英气,体现了大唐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彩绘陶女立俑(4件)

彩绘陶女立俑(4件)

丝路文物,彩绘陶女立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唐朝宽容开放,妇女可以抛头露面到市街游玩,还可以参加打球、射猎等活动。这四件女立俑有的身着女装,妩媚婀娜;有的身着胡服或男装,英姿飒爽,展现了唐代贵族女子开朗自信,雍容华贵的精神风貌。她们可能是墓主的化身或与其身份相同的贵妇形象。

彩绘陶女立俑(四件)

彩绘陶女立俑(四件)

丝路文物,彩绘陶女立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这些女立俑为侍俑,是服侍主人生活起居的女婢。其中的胡女俑头梳“刀形”高髻,疑是唐诗中描绘的“胡姬”俑。

彩绘陶骑马出行女俑

彩绘陶骑马出行女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骑马出行女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彩绘陶骑马奏乐女俑

彩绘陶骑马奏乐女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骑马奏乐女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五个陶俑从左至右分别为骑马弹箜篌女俑,骑马弹琵琶女俑,骑马吹筚篥女俑,骑马敲钹女俑和骑马击腰鼓女俑。唐代社会爱好音乐之风甚盛,宫廷中设置有各种乐舞机构。展出的这5件骑马伎乐俑皆汉人,身着男装,骑在马上演奏。

陶制说唱俑


收藏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大小尺寸:高51.6厘米、宽36.2厘米

生产时代:汉代

生产窑口或产地:其它文化

品种:其它陶器

陶瓷造型:雕塑

说明:东汉1954年成都羊子山出土,由西南博物院收藏,现陈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代艺术展厅。

巴蜀地区的说唱俑,是汉代陶塑艺术中尤具神韵,造诣极高的作品。三峡博物馆珍藏的这件说唱俑即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这位二千年前的民间艺人,袒裸上身,高耸双肩,左手抱鼓于腰,右手(握槌已掉)指着嘴角,眉飞色舞说唱正到精彩处。那俏皮、戏谑而极尽夸张之情态,将其娱悦谐趣,发挥至极。说唱俑形象即汉代的民间艺人“俳优”,多为矮胖身材的侏儒作谐戏表演,“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汉代的俳优表演有说有唱,有乐(鼓)有曲辞,已具古代戏曲艺术的诸多重要因素,其传承演变,对古代话本小说的兴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将军俑(秦始皇陵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

高197厘米,陶质,此俑形体魁梧高大,头戴燕尾长完,身穿双层战袍,前披细密甲,昂首挺胸,两足分立,穿方口鞋,下有踏板,双臂微抬,双手自然相搭于腹前,右手在上,食指翘起,作按剑状。脸形长方,扬眉瞪目,鼻翼阔大,嘴微张,下颏略长,嘴上胡髭整齐,两腮留有短须,表情沉静庄重。冠戴、装束和服饰的描绘展示了人物的将军身分;面容、双手动作和体态的刻画,表现了人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态和大将风度。全俑整体感强,体面转折有力,局部处理精当;须发蓬松,铠甲坚硬,战袍厚重,脸与手骨骼清晰,肌肤似有强性,皆显出应有的质感。刻画细致的头部、甲纹、小臂衣纹、双手和双脚,位于俑像上、中、下三处,同塑作简约平展的胸肩、袍摆和小腿相间而布,形成一种紧中有松的节奏,而富有装饰性的胸前冠带和甲带又在这平稳的节奏中增添了几分变化。其整体造型好似立地铜钟,垂直线的左右对称均衡,上拢下放,两足持重均等,具有庄严稳定不可撼动之势,是秦俑中的佳作。

推荐阅读:跪射武士兵马俑(秦)

陶女舞俑(东汉)


陶女舞俑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陶女舞俑,东汉,高29.5厘米,宽18.6厘米。

陶俑脸形丰满,面带微笑。所穿可能是专门用来表演的舞衣。舞衣衣袖宽大,旋转起来有当风之感。左手正曳起裙衣一角,露出抬起的左足,一个漂亮的舞姿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唐代舞蹈与音乐结合紧密,特别是从中亚、西亚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乐舞,深受人们的欢迎,成为时尚。不仅在节日庆典上有歌舞表演,富贵之家外出郊游也要带上伎乐。乐舞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此女舞俑上穿翻领半袖衫,下著长裙,束腰,头微侧。两臂一上举,一下垂,双腿一侧伸,一屈曲,腰肢轻扭,翩翩起舞。从服饰与舞姿看,属于传统汉族舞蹈范畴内的“软舞”。

与女舞俑相伴而出的还有乐俑5件。其中立者3件,分持排箫、琵琶、笙;坐者2件,分持钹、腰鼓。身份仿史籍中所称的立部伎与坐部伎。立部伎与坐部伎同时出现,在唐代考古中尚属罕见,它表明此组乐舞俑具有很高的等级。同时也说明,在高水平的乐舞表演中,软舞仍占有相应的位置。从雕塑技法与风格分析,它与洛阳孟津岑氏墓俑接近,出土地点应在洛阳邙山一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