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文化 > 导航 >

仰韶文化彩陶的鉴定

仰韶文化彩陶的鉴定

陶瓷文化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老古代瓷器鉴定

2020-06-13

陶瓷文化。

l、从手感上看

仰韶彩陶多是细泥红陶,手感非常的滑润、细腻,彩陶的正面较为光滑,反面的光滑程度稍差些,手上如果有汗会明显地感觉到被它吸收,而其它陶器就没有这种感觉。另外,多数彩陶通体光滑,但也有些彩陶的表面有一些非常坚硬如“铁锈”般的小斑点,集中处手下的感觉密密麻麻,但同时也能在没有“铁锈斑”的地方感到十分光滑。

2、从彩绘上看

从彩绘上看仰韶彩陶,较为简单,以红色为主,有的彩陶通体红色,但多数器里颜色较器外深一些,看起来和黄土的颜色相近似,但也有少数恰恰相反。还有一些仰韶彩陶的颜色通体浅黄。仰韶彩陶的纹饰色彩是仰韶彩陶鉴定中的重点,在仰韶彩陶中,以黑彩为主图一 ,少数为红彩。黑彩涂抹中,很少有没有涂到的地方,而且色彩耐磨性非常强,我曾用仰韶彩陶标本做过实验,无论洗过多少遍都不会退色。另外,黑彩并非纯黑,而是有些地方的黑彩较淡,可以透过淡淡的黑彩看到红陶的颜色。

3、从纹饰上看

仰韶彩陶上的纹饰全是几何纹。在这一类器物当中,写实纹饰器物的年代要相对早于抽象纹饰的器物。所以,仰韶彩陶上的纹饰图案,越是抽象的时代越晚;而靠近写实的作品,在年代上要早。仰韶彩陶上的抽象图案是鉴定仰韶彩陶真与伪的最重要依据,它以曲线勾画为主,流畅的线条,富有动感的画面。虽然构图规整,但笔道潦草。这样的作品是不容易仿制的。

4、从器形上看

仰韶文化彩陶的器形并不是很复杂,以彩陶碗、彩陶钵图二 、彩陶瓶、彩陶罐、折腹罐、彩陶盆等器形为主,其中彩陶钵的数量最多,器形变化也最为复杂,有平底和圜底两种,其中平底的彩陶钵大多鼓腹或腹微鼓斜收至底;圜底的彩陶钵一般没有斜收至底的现象。仰韶文化彩陶钵的器形繁多,但器形与器形之间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别,并且这种细小的差别没有一个定式,所以鉴定仰韶文化彩陶钵关键是要掌握住它的基本器形,而不是钻到细节里去。

仰韶文化彩陶器,虽然每个器形都不同,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那些是钵那些是瓶,这就是因为它们在大的特征上是相同的。另外,仰韶文化陶器当中的器形与它的功能有着极大的关系,最简单例子是在仰韶文化彩陶中的这些陶器由于施有彩绘,所以,不可能是蒸煮器,因为,如果与火接触,那么施彩的意义就失去了,所以,在仰韶文化彩陶中很少有支足的存在,如果读者见到有支足的仰韶文化彩陶存在的话,那么这件彩陶就很有可能是伪造的。所以,搞清楚仰韶文化彩陶中功能与器形的关系相当重要。

5、从其它特征上看

1 在早期仰韶文化彩陶中弧线圆点纹上的圆点大部在弧线纹的中心下方,有的紧靠着弧线,也有的略有分离,但相差距离都不远,而且都是圆点纹在弧线纹的下方图三 。

2 在早期彩陶中,仰韶彩陶钵的器形越大,腹越鼓。

3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弧线圆点纹,粗犷豪放、苍劲有力,流畅的弧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甚至有的弧线会越过最下面的一周黑彩,但越过黑彩的地方不会太多。

4 彩陶上的圆点纹,实际上并不太圆。一般情况下,同一器物之上圆点大小基本相同,并且越小的圆点越圆。

5 彩陶上的纹饰由于全都是人工所绘,所以,在仰韶彩陶上没有任何相同的线条,即使同样的线条和圆点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区别。

现在假造的仰韶文化彩陶特别多,这是因为彩陶有观赏性,有很多人明知道是假的陶器也要买回去观赏,再加之,仰韶文化彩陶的制作成本不高,所以,利润助长了作伪之风的兴起。不过仰韶文化彩陶的鉴定不是很难掌握,只要我们依照以上所述的鉴定方法,基本上就可以辨别出仰韶文化彩陶的真伪。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真的仰韶文化彩陶基本上都是出土文物,不但不能买卖,仿造、流通是也有严格规定的,造假是违法的,这一点买家卖家都应该知道。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仰韶彩陶主题图案之三:巫术和图腾


1954年发现的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补充。它是公元前4800—前4200年一个原始村落的整遗迹。在半坡类型的彩陶中,存在大量动物、人面、鱼、鹿等图案,有些与原始宗教中的巫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将陶壶制作成两侧呈上翘尖角的形状,再在壶体上绘出鱼网图案,这是模拟一条首尾翘起的原始独木舟,浮游在水面上张网捕鱼,表达了人们对收获的期望。还有一些神秘的人面图案,至今仍无法获知其确切含义。它们都呈现为圆脸、直鼻、细目,头上戴有三角形的高帽子,嘴的左右两侧常常各衔一条鱼,有的额头两侧还各簮一条小鱼。有学者认为,这是巫师在衔鱼作法,以祈求捕获到大量的鱼儿。

另一些描绘天象的图案,应与原始农业生产有关,反映出史前居民对天文学的朦胧认识。有的采取写实的手法,将光芒四射的太阳与新月摹写于图中;更多的是采取象征的手法,用鸟和蛙的形象代表太阳和月亮,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鸟、蛙分别是主宰日、月的精灵。最迟在距今7000年前,鸟、蛙就已经出现在彩陶图纹中。早期作品中鸟和蛙的形貌相当写实,特别是蛙纹,缩颈大腹,有着长满圆斑的脊背,步态蹒跚,饶有兴趣。后来,鸟、蛙形象逐渐图案化和神秘化。彩陶纹饰中鸟和蛙主题图案延续了3000多年,后来,象征太阳的飞鸟演变成金色的乌鸦,象征月亮的蛙演变成三足的蟾蜍。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金乌”和“蟾蜍”就多是指太阳与月亮。

彩陶艺术中鸟和鱼的图像也有可能曾被视为氏族的图腾。氏族不同,图腾崇拜的祖源也就不同。氏族之间的争斗和结盟,在艺术品中可表现为不同动物间的斗争或结合。河南临汝县曾出土一件用作成人葬具的大型彩绘陶缸,缸外壁绘有一幅奇特的图画,人们根据所画内容命名为《鹳鱼石斧图》。此图高37厘米,展开宽44厘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画面左侧,一只高大的白鹳挺胸伸颈,高傲地昂起头,大眼圆睁,长喙衔着一条鱼;鱼体僵直下垂,显然已丧失了挣扎的能力;在衔鱼鹳鸟的右侧,立放着一柄粗大的石斧,斧柄上有缠扎的织物或绳索,并饰有“×”形符号,它大约是氏族首领权威和力量的象征。此画色彩鲜艳,大鸟用白色绘出,但不勾轮廓,只用黑色画出眼睛,显得分外有神;而它衔着的鱼则用粗墨线勾勒轮廓,石斧的外轮廓也用黑墨勾勒,呈现强烈对比。这显示出,史前艺术家已能用

不同笔法,来增强画面气氛。

其他史前文化彩陶

与仰韶文化同时或稍迟的其他史前文化遗迹中也常有彩陶发现。例如分布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及更晚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南方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东南沿海地区的昙石山文化,甚至远到新疆、西藏的一些史前文化遗址,都有彩陶出土。中国大陆以外,分布在台湾岛上的史前文化遗址,例如台北的大坌坑和圆山、高雄的凤鼻头等遗址,也曾发掘到少量的彩陶,它们被认为是台湾海峡两岸诸原始氏族部落间密切联系的历史见证。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彩陶,在器物造型和装饰图案方面各有特色。

浅议原始彩陶的鉴定


我国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制造和使用陶器。早先陶器一般不施釉,少数施釉者也属于低温釉。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600-900℃,也有1000℃以上的。陶器具有吸水性,陶胎一般为红色、 灰色、土色、或褐色粘土。

原始社会的陶器一般根据它的色质可分为红陶、灰陶和彩陶。彩陶鉴定时,首先要对各文化类型陶器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确认被鉴定的陶器属于何种文化类型,细心观察陶器的制法、器型、彩绘、图案花纹等各方面是否都符合该文化类型陶器的特点。

史前彩陶中马家窑、 半山、马厂等类型的厂家尤受藏家青睐。

马家窑类型(公元前3300-前2900年)的彩陶,多为细泥橙黄陶质,陶器表面打磨光滑,陶质坚硬,造型优美。大多使用黑彩,色彩单纯。其纹饰变化丰富,线条柔和流畅,构图变化多样,给人一种浑厚、坚实又细巧明快的艺术感觉。马家窑类型是彩陶史上的繁盛期,器型有壶、罐、瓶、钵、盆等, 纹饰常见的弦纹、波纹、漩涡纹、网纹、圆圈纹等。口沿施彩也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特点。

使用黑红两色是半山类型(公元前2650-前2350年)盛行的风格, 常以黑锯齿带和红带并置,具有繁缛华丽的特色。 造型有盆、钵、壶、罐等。主要以壶、罐为主,腹部近似球形,显得饱满。纹饰大多饰于大型器物的腹部、有网纹、方格纹、葫芦形纹、漩涡纹、以漩涡纹、水波纹为主题,看上去如奔腾的黄河,有波浪翻滚,一泻千里的气势。

马厂类型(公元前2350-前2050年),器形和纹饰的种类更加繁多,缤纷多彩,早期的彩陶还有着半山类型的风格,最多见的纹饰有四大圆圈、蛙纹、十字纹、波折纹、回纹、至于舞蹈纹、鸟纹、兽纹,以及鸭形壶、彩陶鼓、人头像壶等器型,则及罕见,属于高等级品。

由于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彩陶艺术价值较高,所以,造价者为了牟取高利润,常挖空心思复制一些器形怪异、纹饰新奇、器形较大的彩陶。特别是甘肃临夏复制的彩陶,往往让人感到真伪难辨,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笔者所见过的仿品有几十种、几百件以上。造假者以马家窑、半山类型居多,常见的仿品有壶、罐、盆、钵、碗、鼓、提梁罐等,只要有利可图,造价者没有不伪造的。但只要藏家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看纹饰,掂重量,手摸,鼻嗅,用水冲洗,就不难看出破绽来。

仿品好像由种做贼心虚的心理,从绘画上看,不敢大胆放笔,笔不流畅,纹饰拘谨,滞待,线条生硬,没有灵动感,更无气韵。从胎骨看,陶胎显得粗松、笨重。从外表看,不光滑、没有腐蚀和虫草纹。

但也有高仿的,胎薄,器型匀称,表面打磨的很光洁,但一眼看上去,纹饰很刺眼浮躁,色彩沉郁。

赝品的锈蚀是造假者有意用胶、水泥、石灰、油灰、沥青等粘合物粘上去的,很粗糙,不光洁,不自然。

赝品的彩绘,可用水去冲洗,有冲洗不掉的,可烧加热水浸泡,就有扑鼻的臭胶味,用手一摸,彩即可掉下来。

有比较才能鉴别,真伪往往在比较中现出原形,古彩陶鉴定也是这样。

中国古陶瓷彩陶鉴定方法


自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发现以后,中国彩陶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世界,亦成为收藏市场上的宠儿。由于彩陶的造假比较多,其总量已经大于真品,如无本而仿、有本而仿、真器伪纹、拼接作伪等作伪手段都有见,收藏时应注意分辨。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图案逼真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1912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

彩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特别是在文字没有产生的原始社会,彩陶就相当于一部浩瀚的史书,忠实地记录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新石器时代彩陶在考古、人类学、博物馆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是博物馆、大学以及全球的众多研究机构便成为重要的收藏群体。正是因为彩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彩陶才具有了相当意义上的经济价值,产生了价格。

菱格纹彩陶双耳壶(半山)

水波纹彩陶盆(马家窑)

弧带纹双耳壶

四大圈纹双耳壶

变形蛙纹壶双耳壶

横直线纹单耳罐

菱格回纹小耳罐

新石器时代彩陶在市场上表现活跃,主要存量于大型古玩市场,如北京的潘家园、北京古玩城、琉璃厂等大型的古玩市场上就常见到彩陶的身影,而且从数量上看不在少数;专卖店倒是很少,只有几家,零散地夹杂在一些小摊位之中。

从文化类型上看,在大型古玩市场上新石器时代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彩陶基本都能见到,如大地湾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后岗类型、姜寨类型、大河村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沙井文化类型等都有见。

各个文化类型的彩陶数量则与新石器时代彩陶的鼎盛和衰落有关:初始期的大地湾文化类型彩陶很少见;鼎盛期的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彩陶则经常可以看到,而且数量比较多;后岗类型、姜寨类型、大河村等类型彩陶多数只是偶见;马家窑文化中的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则最为常见;而在马家窑之后的齐家文化彩陶则是急剧减少,衰落期的四坝、沙井等文化类型彩陶出现的概率也比较小。

中国民间收藏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小古玩市场星罗棋布,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如省会城市、地区级城市和县级市里都有一到两家古玩市场,甚至更多,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古玩市场都有很多彩陶,而是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如甘肃多数以马家窑彩陶为主,西安就是以半坡彩陶为多,河南的一些城市多是以庙底沟类型彩陶为多,等等,而在南方的一些小的县级市古玩市场找不到彩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古玩市场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不仅仅是只限于街市的形式。在中国,民间交易也是一种普遍方式,就是在藏友和熟人之间私下的交易,这种交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另外在农村可能会碰到很多上门收购的贩子,这应该说也是一种交易;文物部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艺术品的需求,近年来也增加了文物商店文物的数量;还有就是拍卖行里也有很多彩陶供交易,总之中国彩陶收藏古玩市场多而复杂。

从真伪情况看,无论是大型古玩市场还是小型古玩市场或是拍卖行等都有许多彩陶珍品,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伪器在里面。真伪鉴别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伪器充斥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收藏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先辨明真伪,另外还要调整好心态:是作为艺术品欣赏而购买,还是作为文物真品来购买。

从收藏人群来看,彩陶的收藏人群很庞大,这源于彩陶自身的价值所在。彩陶开中国绘画之先河,在造型艺术、审美艺术、绘画艺术以及色彩艺术上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对现代艺术更是有着借鉴的作用,是每一个画家和艺术工作者所追求的。

虽然彩陶产生的历史很长,但彩陶在收藏市场上的历史却不是很长,应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每一件彩陶能够保存到今天都是历经了岁月长河的考验,是相当珍贵的艺术品,鼎盛期彩陶的数量更是稀少,那么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价格原则,彩陶一旦在收藏市场上以价格的形式出现,那么必然会是一浪高过一浪,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彩陶的收藏渠道有很多,如拍卖行、文物商店、群众自发艺术品市场等都有见,都是有效的收藏渠道。而在这些渠道当中最可靠的无疑应属文物局系统中的文物商店,一是开店时间比较长,有一些老底子;二是货物真品比较多;三是自发性的艺术品市场,三五户成群,出售的彩陶真伪参半,难以辨认,全凭自己的眼力,难免有失。

彩陶产生需要的条件


制作彩陶需要的条件

陶瓷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鉴证,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精深。陶制品中有一种是彩陶。彩陶并不是和制陶工艺一起诞生的,彩陶需要制陶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各方面的技术都成熟以后,才能制作彩陶。那么,制作彩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条件一:对原料的要求。

彩陶因为对原料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用耐高温的材料,这种材料必须在高温下保持原有的性能。另外,还需要对原料产生的颜色有成熟的经验。比如什么样的原料能烧出什么样的颜色,都要熟练掌握。这样烧制出来的彩陶才能漂亮。如果颜色出了差错,烧制出来的彩陶就成为废品。

条件二:对陶器表面的要求。

彩陶因为要加入颜色,所以对陶器的表面有比较高的要求。陶器的表面必须是光滑的,细致的,这样颜色才能很好的很器物融为一体。如果表面粗糙,颜色不容易渗透,就无法形成彩陶。

条件三:温度的要求。

彩陶是两次烧造,第一次成形,第二次上颜色。所以在第二次烧造的时候需要特别高的温度,这样才能将颜色和陶体融为一体。如果温度不够高,两层不能很好的融合,彩陶的外面这一层就容易脱落。所以彩陶在温度上有比较高的要求。

总体来说,彩陶的产生是在制作工艺和制作技术成熟以后才诞生的,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在表面的光滑程度上,在烧造温度上都达到高的技术才行。

仰韶时期尖底红陶瓶


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类型,距今有5000~7000年的历史,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长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成为中国新石器文化的一枝主干。仰韶时期的陶器表现了高超的技艺,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闪烁着原始人智慧的光芒。

在河南省巩义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仰韶时期的尖底红陶瓶。这件尖底红陶瓶直口、方唇,上腹近直,下腹稍鼓急收至尖底。泥质红陶,陶质较细,使用泥条盘筑法制成,内壁有拍捏痕迹。口沿下有几周弦纹,近口处有六组捏制而成的附加堆纹,划纹布满整器,从一侧斜下盘旋至底,感觉犹如一个水中的漩涡。腹中部有一系,系上面有一不规则的圆孔,一侧有一刻划的倒“曰”字。

据专家们考证,这是仰韶时期较为常见的汲水器,它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理和平衡原理。使用时将尖底瓶放置于水中,等水自口流满时,尖底瓶会自动竖起。瓶身有一系,可系绳,倒“曰”字刻划文应为族徽,是氏族部落之间相互区分的标志。

在我们发现这个尖底红陶瓶时,里面有幼小的人类尸骨。这件器物除实用外,口沿处盖一鼎或盆可做葬具,这就是当时流行的瓮棺葬。据说,夭折的婴孩放在此瓶中,埋在父母住处的房基下,寓意骨肉不分离,瓶身上的圆孔用来供灵魂自由出入。

北大前任文博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曾到巩义博物馆考察,对此瓶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求我们提供资料共同研究。这件尖底红陶瓶有助于我们研究仰韶时期的制陶技术,折射出原始人强烈的情感、思想和宗教观念。

彩陶的收藏与辨伪


三足圜底彩陶钵(老官台文化)

鸟纹瓶(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

大锯齿纹彩陶盆(仰韶文化)

水波纹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叶纹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彩陶收藏的现状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至今仅有85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试以近十年价格为参数对彩陶价值进行评估。仰韶文化彩陶因近十年发现数量不大,民间流通很少,普通彩陶价格增值比较稳定,十年前的一件半坡类型彩陶钵(有一周红彩)大约在2000~2500元,如今大约在10000~16000元。其精品如半坡类型细颈瓶目前已达到80000~150000元,庙底沟类型完整的彩陶瓮大约在80000~130000元之间(十年前大约是20000~30000元)。由于发现和存世量少,制作精美,仰韶文化彩陶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一件绘有满彩的普通的盆,十年前大约在3000~5000元,现在在40000元~60000元左右。一件马家窑类型饰满彩的精品瓶,十年前大约在12000~20000元,现在应在100000~120000元。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旋纹大罐,十年前在5000元左右,现在大约在30000~40000元之间,精品今年已达50000元。半山类型稍大一些的鸟形罐,十年前大约在5000~6000元,如今在40000~60000元,精品已达80000~120000元。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高12~18厘米的小罐,十年前在40~80元,如今已达600~1000元,马厂类型四圈纹大罐,十年前在800~1200元,现在约8000~15000元。

总之,彩陶的增值空间大小与其文化类型、艺术价值、史学价值、存世量、知名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件精品彩陶更离不开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从目前彩陶的价位来看,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价位,增值空间还很大。

近几年喜爱彩陶的人越来越多,但彩陶造假、贩假之风的盛行使一部分艺术家、收藏者望而却步。

彩陶造假常见的六种手段

1. 照猫画虎

以已发表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为范本进行仿制,其制作成本在10元至30元之间,但要价一般几百元至几千元。对行家来说,从器形、胎质、色彩、图案和烧制火候上一看即可识破,但一般收藏爱好者却很容易上当。有少量伪作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报价也较高,有些比真彩陶的价格还高,欺骗性极大。

2. 老胎新画

行里叫“后画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彩后描,分整体描和局部描。受地下水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彩陶出土时色彩脱落非常严重,造假者往往是在保留原彩的基础上进行后画彩、后描彩。方法是:1.用丙烯颜料画,看上去感觉新,色彩明快,不易洗掉;2.用矿物颜料画,即采用古人所使用的颜料绘制,色彩上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局部描彩则更难辨认。

另一种是老胎后画彩,也分两种情况:1.把脱落严重的彩陶上残存的彩用砂纸打磨掉,然后抛光修整,重新绘彩;2.直接在出土的素陶上用前面的二种画法绘彩。彩陶上如绘制动物、人物等图案,价格都很高,因此作伪者在真彩陶的几何形图案的空白处或只有外彩而没有内彩的盆或钵内,填画动物、人物和怪异图案,再用喷灯加温固定颜色,或重新回炉,用水擦洗不掉色。这是目前见到最多的一类。

马家窑彩陶的真伪鉴别


彩陶真伪的外表特征:

一、白色粉末状碱性皮壳鉴别

白色粉末状碱性皮壳在彩陶上的出现,多因彩陶在含碱性、酸性化学物质较严重的地下埋放之故,形成时间长达千年以上,浸蚀从外涉内。反复清洗都会重复出现,只有用利器反复刮取,后用盐酸力口水清洗,方可达到满意的清除效果。

伪造这类皮壳者,多使用农药中的二铵、尿素、化肥或醋类含碱较强物质,再掺上水,进行多日浸泡后也会出现类似状况的皮壳,但存有刺鼻的气味,而真品内含泥土和湿阴造成的地气味,不呛人。此外,选择含碱性较强的阴湿地带,埋下伪品,经多日后也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皮壳。两类伪造方法都时间短,浸蚀浮浅,稍加清洗便会清除掉。

二、合成皮壳(俗称土锈)鉴别

地下潮湿形成的泥浆、土类、沙粒含碱物质合成后浸蚀到彩陶上面,致使彩陶局部表层出现颗粒状皮壳。由于形成时间较长,浸蚀较深,清洗很难,用酸加水反复清除方见底胎和色彩。如不得法会损坏外部绘制的颜色和纹饰。

伪造这类皮壳,多用木胶、乳胶稍加水稀释成浆状,外用不规则的刷子刷上去,内多用灌浆方式以饰其表。这类也分两种,即回窑类和不回窑类。所谓回窑,即色彩与皮壳处理后,再回到高温炉窑内烧制,这样一来,后上的色彩、皮壳坚实牢固,不易清除。而不回窑就是不经过高温炉窑处理,皮壳与色彩易清除。

鉴别此类伪造也不难。首先要知道木胶、乳胶经高温会被吸收或熔化,惟有搅拌的沙土物质尚存,但因没有浸蚀性,清洗两三次很容易掉落。用盐酸加水清洗,可以一次性清除。而不回窑一类用热水清洗就可清除。

三。自然草根纹鉴别

彩陶上草根纹多见,这是因为彩陶与各种植物茎根常年在地下共存,年复一年,草根生长的痕迹在彩陶表面留下纹理,并且浸透很深,有压印上去的感觉。有的草根纹已深入胎内,对彩陶的色彩、胎质有所破坏。

伪造草根纹,首先在器表伪造一层土状皮壳,再手工压印草根纹,因此没有深进底胎的感觉,而是轻浮于皮壳之上。如果用水反复冲洗,草根纹会随着伪造皮壳的消溶而脱落。而真品的草根纹形成时间需要千年,不易清除。有的伪造者也将伪品埋在多草地带,经过一段时间草根生长的痕迹也会浮现在器表,但与真品相比,浅显轻浮,没有凹印的力度。所以鉴定此类纹理多以入木三分、犹如凹印其内为标准。当然也有一些形成年限短、草根纹浅浮的彩陶,这多为后期形成,比例很小。此外鉴别这类草根纹要注意它的局部性特点,它的埋放地理环境是否存在草根生长环境,这直接决定着彩陶哪个部位出现草根纹或草根纹的形成数量。

四、胎质鉴别

早期胎质,因受手工制作或慢轮兼制局限,胎质厚度不均匀(贴敷、捏制、泥条盘制、轮制),器形多不规整,有歪口、左右腹凸起、凹进变形或整体外倾现象,其内胎多见轮行轨迹、手工盘制痕迹,外胎光滑透亮。此外老胎在地下经几千年埋放,其陶质中许多化学物质已经被其他物质吸收,胎质显得疏松、轻盈,有可透性。另外这种现象与原始的用柴火烧制有直接关系。

伪造的新胎给人的感觉首先是胎质光滑、坚硬,陶质密度较高,外观整齐、规整。在重量上比真品沉重,并且其内有高速轮制留下的痕迹。其次表面有伪装白色粉末状或土浆状皮壳。整体迹象,没有几千年的沧桑感,多是现代人高速轮制,煤火、电力高温技术的产品,尽管伪装得很真实,但经仔细辨别我们依然会找出它的破绽。

五、色彩鉴别

真品器表与色彩之上的草根纹、白色粉末状或黄土浆状皮壳有浸蚀脱落现象。也有因黄土高原气候干燥,自然保护条件较好,浸蚀现象较少。不过陶器色彩经历几千年沧桑,有陈旧感,色彩毛孔似的、斑点似的脱落到处可见。此外真品多用吸附性较强的矿物质颜料,色彩的脱落会造成底胎脱落现象。

新彩第一感觉是鲜艳,自然脱落现象少见。也有用手工打磨其表制造脱落现象来作旧,但多为通体而做,均匀、呆板如刷墙状,缺少真品自然脱落现象。有的色彩绘制上以后,再通过回窑高温烧制,其彩绘不易脱落。不过用盐酸加水清除的力、法可以解决此难题。色彩的新艳、伪造的外表看上去多不自然,略加分析就会一目了然。也有绘彩后不经回窑处理,颜色多用植物颜料剂,但见热水后即易溶化掉落;也有使用矿物颜料的,但没有经过回窑高温处理,反复冲洗就会出现大面积掉落或完全消融。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对彩陶真伪的外表特征进行了分析,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多种现象同时存在,环环相扣,在鉴别时应层层分析,不能固执其一点而辨真伪。

彩陶作伪的几种形式:

一、新胎新彩

所谓新胎,就是用现代高速轮制技术所制的底胎。坯胎成型后,再经过煤火、电力高温处理,胎质牢固、坚硬。有的伪造者也仿古人,制作时在陶土内加植物、旷物如木屑、陶粒、黄色金属粒(铜状物),用来增加胎质的牢固性和疏松感。加入黄色颗粒的矿物质主要是模仿早期彩陶胎内存在的黄色物质(陶土中备有的黄铜颗粒)。

所谓新彩,是指现代人模仿早期彩陶图饰花纹,用现代绘制材料经后期加工的色彩纹饰。色彩分植物性和矿物质颜料。绘制工具多用尖头毛笔,其绘制过程中多出现锋芒。而古人多使用齐头笔,不易显出锋芒。制作工艺又分回窑和不回窑两类。部分高档伪品绘制纹饰后,回窑进行高温烧制,其彩不易脱落。

鉴别新胎新彩应多分析制作工艺特点、彩质特点,多与正品彩陶比较。

二、老胎新彩

老胎指在真品素面陶的基础上经打磨、纹饰绘制、皮壳伪装,再经高温烧制而后出现的伪品彩陶。其胎质与年代和真品陶器相当,约有几千年时间,而色彩纹饰则是现代人新力口绘上去的,出现千真半假的情况。对彩陶收藏而言,仍视为伪造品,不宜收藏。

三、老胎老彩修复

这类指色彩纹饰脱落后再进行修复,分局部修复和全面修复两种,又分回窑或不回窑两类。其表有伪造皮壳、草根纹处理,其中一部分是原有的,从而出现真伪混杂的情况,可以假乱真。鉴别此类多看草根纹,色彩修复后的陶器,其草根纹多在彩色花纹之下,而真品彩陶上的草根纹多在其上。在颜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有不同,并且底胎存有残渣,有脱浮现象。从这一点人手足可辨其真伪。

真品彩陶的几种情况:

一、老胎老彩相对完整的彩陶

这里指破坏很小,自出土以后其胎质没有破裂,色彩纹饰没有脱落,完好程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彩陶,对收藏者而言可算为上品。

二、修复保持原貌的彩陶

彩陶出土时已破碎,但碎片又都保存着,经专业人员修复后,可恢复其形状。但不加修饰,保持拼接处的裂隙和色彩图饰残缺的原貌。

三、修复添彩的彩陶

残破彩陶经修复后,再加以修饰。裂缝内填加密封胶状泥土,然后根据原器上保存的花纹样式进行修饰复原。

四、残缺不整的彩陶

因种种原因彩陶出土时已遭破坏,仅残存部分残片,经拼接修复后,尚有部分残缺处,保持残缺原状。

上述分析过程中多以单独现象为例举,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同时遇到几种现象并存,我们必须一项一项进行认真分析,不能执其一而忽视其他方向。另外,鉴定工作除了掌握一般规律外,还存在个别特殊现象。例如,彩陶真品也有绘彩不回窑的特殊情况。

白彩陶盆鉴赏


留白彩陶盆

这只彩陶盆(见图),名叫“留白”,直径约20厘米,宽边,折口,腹上圆而下敛。腹内一半彩绘,一半空白。该器是5年前从甘肃临洮一施工现场发现的,现藏于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留白”腹内是水漩涡纹图案。水漩涡纹在盆腹部的下方,一个水漩涡,慢慢旋转,向左右上方扩散发展,变成两个水漩涡。两个水漩涡,继续扩散,形成了三个水漩涡。但画面上只有三排水漩涡纹,其余部分为半边空白,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水漩涡纹是马家窑时期的典型特征。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为水崇拜,多水漩涡纹;半山类型为土地崇拜,多锯齿纹;马厂类型为蛙崇拜!老子曾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理,5000年前的马家窑人就懂了。这或许就是留白的价值之所在。

陶器中最多者为素陶,其次为彩陶。就价值而言,彩陶高,满工彩绘的彩陶则更高,而绘一半、留一半的留白彩陶盆却一反常态,令人惊疑。难道是半成品?不像,画工精细,笔力娴熟、老到。一气呵成。怎会是半成品?留白本是后人用在易经、书法、绘画、文章中的技巧,没有想到,先民们不仅掌握,还用得如此娴熟、大胆。

据介绍,当初发现者见到这只彩陶盆时,以为是一件当时还未完工的次品。而藏家搞收藏多讲究品相,器型完整、画工精美等等这些才是首选,又怎么会将一个只画了一半的彩陶盆看在眼中!留白无疑是一种智慧。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即为此意。世间懂得留白的人多,识得留白的人少,会用者更是寥寥。在笔者看来,留白还是距离——有了距离,则产生令人遐想的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