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意瓷砖 > 导航 >

战国彩绘陶鸭欣赏

战国彩绘陶鸭欣赏

陶意瓷砖 古代瓷器欣赏 古代彩绘瓷器大会

2020-07-16

陶意瓷砖。

【名称】:战国彩绘陶鸭

【类别】:陶器

【年代】: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0年)

【文物原属】:陪葬品

【文物现状】:现藏河南博物院

【出土时间】:1954年河南省郑州二里岗战国基出土。

【简介】:

通高30厘米,长34厘米。

陶鸭昂首张嘴,两翅作月芽形,尾部平直,双足呈扇形直立。双翅、尾部及双|足皆有榫头与腹部连接,可自由拆装。眼涂黄彩,口腔、下腹、双足涂红彩,羽毛以黑白相间涂染。

夏商周时期,人们更多地将艺术创造的才能投向青铜器的制作上,忽视陶瓷制作。这件陶鸭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为数不多的精美陶器工艺品之一。它的头与身部采用写实表现手法,而衔接上的双翅、尾与双足则省去细节采用了几何形的抽象表现手法。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形成了简与繁的对比,使陶鸭引颈鸣叫的主题更加突出。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在于它所反映的方式。它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文化舞蹈。这是由陶瓷的特性决定的。一件件作品,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像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这些旋律,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摄人心魄的中国陶瓷文化大型交响乐曲!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古瓷品鉴:汉代彩绘茧形陶壶


茧形壶又称“鸭蛋壶”,因器型似蚕茧,又若鸭蛋而得名。茧形壶又像渔翁身上背着的一只鱼篓,因此又称“鱼篓壶”。此类壶式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是这时期一种形状独特的器物,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江苏、山东、甘肃等地都有出土,纹饰一般为彩绘流云、几何纹或暗刻弦纹,纹饰简洁又不失生动流畅,体现出汉代时期豪放的艺术风格。

“茧形壶”在古代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容器,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贮水、盛酒等;二是作为战时侦听器,战国诸侯争霸时期,诸侯之间相互竞争,战争频发,此壶可被埋入地下,将士们用耳朵贴在埋壶的地方,可以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实时情况,观测敌军动向,随时准备应战。

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件茧形壶(图1),通高35.5、口径13.7、腹径41、底径11.3厘米;呈唇口(图2)、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泥质灰陶,胎质细腻。壶身为横置蚕茧形,颈部饰有两周凸起弦纹。壶周身以红、白颜色为主的彩绘花纹,给人以古朴、庄重、鲜丽之感。这是一件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出土器物,为研究汉代历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器物出土时为一对,形制、大小相同。这对茧形壶中的一件曾先后两次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珍宝展”,到过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受到外国观众的广泛赞赏,对我国古代深厚的文化艺术为之惊叹。

战国礼器藏身民间


专家正在对市民收藏的瓷器进行鉴定。

“这个碗是真是假?”“这块玉有没有收藏价值?”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山市博物馆组织该市博物馆系统和相关方面专家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广场举行免费鉴宝活动。众多古玩爱好者带着自家宝贝,前来一辨真伪。经专家鉴定其中约有七成为真品,其中个别品质较好。

现场,多位专家一字排开,分玉器类、陶瓷紫砂类以及杂件类为市民免费鉴定。一位来自古镇的收藏家小心翼翼地掏出三件“宝贝”,这三样宝物分别是一块陶瓷璧、三足鼎以及青花碗。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民间艺术院副院长余乃刚经过仔细辨认后表示,这三样古物分别是战国陶璧、春秋战国时期三脚鼎、明代晚期青花瓷碗,三件宝物均是真品,且都属于质量比较上乘的藏品,价值在数万元到十余万元之间。

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大多数带着“宝贝”前来鉴定的市民外,还有不少是来向专家“取经”交流的,想借此难得的机会同专业人士多多交流扩充自己在收藏爱好上的知识。热烈的讨论有时候可急坏了后面排队等着鉴宝的爱好者。

据粗略统计,当天上午有30多名市民携带30多件宝贝前来鉴别。经过专家初步判断其中七成为真品,三成是赝品或仿制品。

美陶欣赏:宋官窑粉青碗的鉴赏


宋代瓷器有五大名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官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官窑或官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官窑相媲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旧藏官与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以至个别官与哥窑名瓷破损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宋官窑瓷之名贵由此即可见一斑。由于宋代官窑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带有高贵族成分也特别适合文人与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官与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所以数百年来尤其明清两代皇家极力收藏。“蒋介石”在仓促逃往台湾的时候从故宫才总共带走了65件宋官窑器,且有大量的明清两代瓷器留在南京没有带走,可见宋官瓷在当时之真贵,精品大多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宋瓷是最精美艺术与精确工艺完美的结合。宋官瓷则是神韵文明与大众文化巧妙的融合与统一。因为各地名窑瓷器大量地生产,不仅供皇家贵族使用,还为官员学者们、及市民阶级所珍爱、使用,所以让所有见着的人都赞叹不已。宋瓷许多的工艺都已失传,宋瓷许多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宋朝的瓷器是如此的精美,可以说宋朝遗留下的官办瓷器几乎都价值连城。自宋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及古玩爱好者对宋代官窑津津乐道,撰文著书者众多,但历史上能够亲眼目睹并真正鉴赏宋代官窑真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有关宋代官窑的论述变地扑朔迷离,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便给人们留下了发挥自由想像的空间。对宋官窑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国古陶瓷学述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

提及宋代,官窑瓷业最为进步,在质料、颜色、装饰做工等方面均有神奇的造诣,在我国瓷业史上可谓登封造极。千百年以来人们均以宋瓷为楷模,虽然元、明、清各代帝王的极力模仿,还未能有超越宋官窑之佳品的,其精妙程度可想而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宋代是一个十分软弱的王朝,宋代统治者鉴于武人跋扈.藩镇作乱的教训,在努力加强专制中央集权同时,大力推行文制主义。固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繁荣,但武备松弛,也必然招致丧权辱国,结果面对强敌的入侵而无能为力。北宋建国后,虽然出现了一时的相对安定,然盛唐时期那样雄键尚武精神已经完全丧失。在这种特定的时代环境下,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为了逃避现实更是追求安逸与享乐。那些世俗、田园、花间生活熏陶产生的艺术情趣,已不具备盛唐那种绚丽、豪华的特色,强调的是平淡、自然之美,在艺术上爱好幽玄苍古之趣。北宋灭亡后被金人俘虏的宋徽宗,在“决”笔词中还在用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杏花之"清雅舒淡"之美。这种所谓高雅的艺术格调与文人趣味,典雅的审美情趣,也必然反映到工艺美术中来。

宋代官窑:一直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北宋"官"窑建立不久,宋室遭金人之乱,北宋官窑犹如昙花一现,消失在战火之中。在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埋藏在开封地下难从考证,开封地下水位很高,汴京官窑遗址之迷恐怕将成为永远千古之迷,只有南宋官窑有考古发现。宋官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皇家宫廷画院画样,选民间能工巧匠,不惜工本,精心制作。生产产品全部归宫廷所有,由皇家独享。再加上工艺对民间严格保密制造,使宋官窑越发显得神秘。关键问题是现在很多人还不能弄清宋官窑仿制品与真品之间巨大的差别,且宋代官窑瓷器历代从来没有出土过的记录。

据考:元灭南宋是用战争手段进行武力征服的结果。公元1276年,既元至元十三年三月,元灭南宋。元兵进城时不但烧毁了南宋临安京城(今杭州)的绝大部分宫廷建筑和皇家设施,而且还挖掘了南宋历代帝王的陵墓并全部破坏、捣毁。再加上元、宋之间的文化差异,元朝统治者喜欢粗犷豪放元青花瓷器,在推翻南宋王朝时连从南宋官窑窑厂一起摧毁,南宋宫廷用官窑器自然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殉葬品。

元朝相信武力制国,所以最高统治者大部分是“马”上皇帝,一般都会武功,骑马箭射战术精通。这是因为在元朝时战争频繁的缘故,为扩展疆土、平息叛乱而经常打仗,所以最高统治者无暇享受。统治期间由于元青花瓷器的出现,审美的转移。在加上元人不喜欢具有文人特点含蓄、幽雅的宋官瓷器,曾经传说在元大都[北京],元人武士用官、汝瓷器换牛肉吃的故事。作为主要是继嗣、观赏、陈设用官窑器本来生产量就少,这事实上是对宋官窑瓷器数量造成了空前的浩劫,但它在古代陶瓷历史地位和艺术光辉,是永远不能够完全抹杀的。

这件南宋官窑粉青碗来历:当年民国“总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想窜权当皇帝,引起国人公愤,北伐开始。袁世凯军队仓皇北撤,炸毁淮河大桥阻止北伐。后来战争结束,民国政府出资修复。我身为水力工程师的祖辈接揽工程,挣钱万于。后上世纪30年代,在济南拿一万五千银元,高价从一个日本人那里收来的不让国宝流失海外,由于悉心呵护和妥善保管,得以流传至今。

此碗口径15.2厘米、低径8.2厘米、高5.1厘米,仿唐代金银碗的造型底部稍撇。口虽宽撇,但不失度;碗腹虽鼓,但不觉臃肿,其造型简洁雅致、干净利落,一件器物的构思设计,要达到这一地步是极不容易的。开片自然,俗称“文武片”,{大小各异、自然美观,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俗称“大小片”或“文武片”文为小片,武为大片}纹片纵横交织如网,大小相若井然有序。从右上而左下的方向纹裂,腾挪自如,刚健富有弹性。在碗心中有一个半圆的象[ 欧姆]标志的“Ω”形开片(这是因为施釉均匀,受力均衡所致)在宋官窑中时有出现,与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传世官窑粉青碗,也有“U”形开片有惊人相似。

真正的宋代官窑精品尤其体现在釉质上:釉层滋润,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鱼子纹的晶莹奇妙之处不可言传,却与“做旧”后的乌光质感绝然不同。由于技术的保密,使得后世的收藏家与制瓷专家们,只能用各种方法去猜测它的工艺。像这种如玉的釉质,古朴淡雅蕴趣的“油酥光”仿起来非常困难,始终不知其密决。宋官窑器给人的印象是乍一看时并不起眼,但如长时间品味,则会被那份特别的历史沉淀与淡雅的含蓄之美深深吸引,令人回味无穷。

这件官窑粉青碗:体现出典型的紫口铁足特征(宋代官、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官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是鉴定官哥瓷的一个重要根据与明显标志),纹片曲折婉转十分醒目,其棕红色紫口与棕灰色铁足交相辉。仿唐代金银碗的造型,古朴秀美,平淡中显典雅。胎体甚薄,釉中气泡细小,有如聚沫攒珠状{釉层中还攒聚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形成唾液一样凝聚,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是辨别真假官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釉对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形成散射,有一种软玉般朦胧的乳浊感使人欲看不透。此碗有些变形,有宋官、哥窑特有的均而不匀现象(因而宋官窑多有变形),底部有相间的三个黑色细小的芝麻钉。

手感平滑细腻釉色莹润如玉青中泛红,象是涂了一层粉。表面虽然晶莹光亮却没有一般青瓷那种“贼亮”的浮光。闪现着含蓄温润的光泽,精光内蕴,有凝重深沉的感受。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呈现相对差异的色泽,强光线釉如翠一般透亮,弱光线如脂玉般润滑,也是宋官窑青瓷器的特点。便身鱼子纹,{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迎光斜视,闪着点点的结晶。釉象翡翠色呈酥蜡泪痕堆脂状,故器上常有无釉之处,显露出棕灰色胎骨,当时风尚颇以此种釉汁不均匀现象者为美观。

战国两汉时期漆器鉴识


战国曾侯乙墓鸳鸯盒

由于战汉漆器没有传世品,另外出水漆器的脱水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探索的新课题,因此自古以来至清末到1995年以前是没有仿制作伪的。

战汉漆器的脱水与保养

我们知道木器本身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过湿或过干的环境中易加速其老化、腐朽,再加上长时间的使用磨损,所以很难保持原貌。那为何同为木制的漆器却能在历经数千年之后依然光亮如新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战汉两代,人们大多使用当时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为胎制作漆器,而众所周知在明末就濒临绝迹的金丝楠木,具有不怕水、不怕潮湿的特点,而且多年用水浸泡也不损坏,同时在用漆上,战汉漆器选择了从漆树汁中提炼天然漆料具有非常强的耐腐功能。具体过程是先将金丝楠木旋削成型,刮漆灰打磨抛光后制成胎体,然后再反复多次涂漆,并以彩绘装饰,最后再涂一遍清漆上光再放入温室中烘干,最终完成漆器的制作,由此可见以具有防水能力的金丝楠木为材,涂以天然漆料的战汉漆器,不但色泽明亮艳丽、光彩夺目,而且因二者属性相近,木材与漆器结合得十分紧密,具有非比寻常的防腐、耐酸、耐碱、耐磨的能力,因此得以长久地保持光亮如新的形态。

另据史料记载,传世的战汉漆器,到宋代时就已基本绝迹,这是因为漆器虽比瓷器经久耐用,但毕竟是木制的,长久的使用必然会因为空气的氧化而损毁,以及自然磨损、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再加上瓷器的逐渐成熟并普及,漆器到了东汉时期就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没有像铜器一样实现流传有绪的传承,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战汉漆器都是出土(出水)品。从历年的考古发掘状况来看,作为陪葬的漆器并不能抗拒墓葬中的水分和土壤的侵蚀。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叫:“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漆器也是一样,土坑中出土的漆器不但漆面粉化、颜色暗淡、失去光泽,而且木胎经千年的埋葬后完全碳化,变成乌黑的木炭;水坑中出土的漆器则因为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而渗入大量的水分,呈饱和状态,并附有大量泥浆,但我们说恰恰是因为水的浸泡,才让漆器能够保持着2500年前的样貌。探究原因,首先是水能够隔绝空气,而水中的氧含量微乎其微,使得浸在水中的漆器的氧化速度得以延缓。其次是金丝楠木天然耐水,即便渗入了大量的水分但其内部的纤维结构并没有受到根本伤害,只是有机物蛋白质被水析出,更没有腐蚀。第三是因漆器的漆料取自于漆树,与木料属同宗同族,因而与木胎结合得十分紧密,有非凡的亲和力,因此经水浸泡后的漆面并没有出现起皮、起泡与木胎分离的现象。基于上述三点,令人仅需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将渗入大量水分的漆器予以有效的脱水处理后,即可恢复其本身的神采。考古人员通常采用物理的方法,比如冷冻法、真空热干燥法或将其放入离心机快速甩干,也可以用化学的方法配制特殊药液将饱水漆器中的水分置换出来达到脱水的目的。另目前已知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是自然阴干法,但需要特殊养护,且耗时较长,一年至三年不等,即便精心照料仍会有20%-30%的(程度不同的)损毁率。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战汉漆器没有传世品,当今所见之物均属出土品,而且只有出水坑的漆器,经过科学的脱水处理后可恢复原貌,但在收藏时应注意下述几点:1.最好用玻璃罩隔开,以防尘防灰。2.不宜阳光及强光直接长期照射,因光线中的紫外线可损害漆器的结构。3.不宜用手抚摸,如须上手时须带手套,防止酸及油污损伤漆器。4.冬季在暖气房贮藏时须打开空气加湿器,以保持空气的湿润度。5.环境温度以20度左右,湿度为60%为宜。

战汉漆器的鉴定

由于战汉漆器没有传世品,另外出水漆器的脱水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探索的新课题,因此自古以来至清末到1995年以前是没有仿制作伪的。因此鉴定漆器主要是需弄明白一件漆器作品可靠的制作年代,及它在整个漆器发展史中的地位,也就是说断代是主要任务,其次才是辨伪。另需加以说明二点:1、随着漆器的市场价值的逐年提升,这10年来做伪者也开始尝试制作伪器,但是无仿制假脱水漆器的,也就是将伪器入水浸泡再做脱水处理,因此观察是否脱过水,是鉴定一件战汉漆器是否为真品的重要标准。2、我们需要让收藏战汉漆器的收藏家了解的是,水坑出土的高古漆器,只要脱水这个关键环节处理得当,就不会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损害,可以长久保存以至传世,这也是笔者经过多年反复实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战国时期齐刀币的种类


春秋战国时期,铸行于齐国境内的刀币统称为齐刀。刀币形同实用的小刀,弧刃弧背,长柄,环首。刀币源于生产工具之刀,齐刀风格独特,类型多样,是北方刀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战国齐刀(即墨大刀)

战国齐刀(即墨大刀)形似弧刃刀,刀柄端有环。面文前两字“節墨”即“即墨”。长16厘米,宽2.5厘米,重37.5克

即墨为齐国大城市。“即墨”下一个符号,旧多释为“夕”、“邑”、“之”,均不恰当。有学者认为这一符号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字,而是一个注音偏旁“勹”,与“墨”字合体[24]。虽然这一解释尚未成定论,但相比较于其他观点更为合理。最后两字“夻化”旧释为“法化”,今人根据战国文字规律及特点重新释作“大刀”。因此面文可释读为“即墨大刀”。

战国齐刀(齐□邦□大刀)

齐刀(齐□邦□大刀)长18.2厘米,宽2.9厘米,重45.9克,面文铸六字。“齐邦”与战国早期齐威王、宣王两代败魏、击楚威震东方有关,而铸造的时间当在齐湣王灭宋疆域达于顶峰时期。

面文“齐”字后一字古钱币学者旧释有“通”、“徙”、“进”、“途”、“遅”、“建”、“造”等,均无法有效解释铭文内容。何琳仪先生根据一枚“甫反一釿”桥形布币文字,将此字释为“反”,训往返之“返”。于是此类刀币铭文可读为“齐返邦□大刀”。铭文实际上记录的是燕国灭齐,田单助齐襄王复国的历史事件,如此则此类刀币当铸于齐襄王时代,也就是战国中晚期。

战国齐刀币传世品

“齐造邦长大刀”刀币通长18.5厘米、宽2.9厘米,重45克

彩绘包头巾女俑(西汉)


彩绘包头巾女俑(西汉)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汉,高31厘米。

女俑以巾裹头,状如风帽,面容丰满,柳眉杏目,直鼻小口,双手抱袖置于腹前。身着白色深衣长袍,衣摆宽大形似喇叭,长垂曳地。俑身材修长,线条优美,比例匀称,神态端庄恬静。

根据文献记载,汉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是面容姣好,以唇红齿白,皮肤光洁为美。身材方面讲究体态轻盈,弱骨丰肌。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王桀《神女赋》中描述的“丰肤曼肌,弱骨纤行”,“肤柔曼以丰盈”。目前所见出土的大量汉代女性陶俑、木俑及画像砖石中的形象,无论是长袖曼舞的女子,还是吹竽抚琴的伎乐,大多为细腰袅袅,轻盈欲飞,即所谓的“窈窕淑女”,汉代著名的美女赵飞燕就是由于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而深得汉成帝的宠爱。与轻盈体态相应的是颀长身材,据汉应劭《风俗通义》载,东汉时入选后宫女子的标准之一是“长状妖契有法相”,从史书中记载的汉和帝邓皇后身高七尺二寸、汉灵帝何皇后身高七尺一寸看,所谓法相的身高大约是七尺一、二寸左右(相当于现代的165厘米左右)。这个身材高度高于当时女性的平均身高。各地出土的汉代女性陶俑身材也多表现为修长。可见身材修长是当时对女性审美评价的标准之一。对比汉唐女性之间的审美观,一般说法是“燕痩环肥”,给人们的印象是汉代以痩为美,但是汉代的痩绝不是枯瘦如柴,而是只讲究肌肉丰泽而不肥胖。强调体态轻盈而不滞重。

这件女俑人体比例匀称,面容秀美。制作工艺精细,衣着的形制和色彩都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将一个温婉娴静,端庄恭顺的汉代女性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显得栩栩如生。同时突出了人体美,充分反映了那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工匠还巧妙地利用深衣宽大的下摆做成形如喇叭裙一样的的底座,大大增加了俑的稳定性,同时形成轻盈飘扬的美感。充分显示了汉代制陶工匠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非凡技艺和智慧,是汉代陶俑中难得的别具风格的艺术品

鉴赏参考:陶女立俑(西汉)

釉下彩绘瓷水盂


唐 釉下彩绘瓷水盂

规格:口径16厘米 高9.7厘米

惯用的化妆土技法

此盂于湖南省长沙县出土。大口矮领,硕腹平底。胎体呈褐红色,胎上罩一层白色为底,既掩盖了胎面上的瑕疵,又增强了彩绘母题的效果,这便是瓷器中惯常使用的化妆土技法。在化妆土上,以含铁、铜成分的颜料勾画出几组极似飞鸟的蔓草,然后于整个器表施一层青黄色彩。这便是著名的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

釉下彩绘的滥觞

釉下彩绘的装饰技法是长沙窑的独创,在中国陶瓷史上,首先将花鸟草虫、山水诗词等题材作为装饰,将瓷器装饰与绘画诗文结合起来,开辟了工艺美术的新途径。经过对望城县铜官窑的考古发掘,人们了解到,长沙窑的彩绘瓷包括日用瓷具、文具和玩具多种品类,釉色以铜、铁金属为呈色剂,以青釉为主,兼有黄釉、黑釉作品,其烧造温度达1270℃。除了湖南地区有此类作品出土外,北到辽宁、陕西,南及两广的广大区域均发现有大量釉下彩瓷,唐代的商业都会和出口基地扬州和泉州的发现数量更大且质量更优,东南亚、西亚地区也屡有发现,说明长沙窑瓷器当时是出口产品,是唐代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陶牛车


收藏机构: 首都博物馆

大小尺寸: 车厢高17.6厘米,长20.7厘米,牛高17厘米,长22.5厘米

生产时代: 两晋

生产窑口或产地: 其它文化

品种: 红陶

陶瓷造型: 明器

说 明: 晋(265-420)北京房山区服装厂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明器。车为双辕(已失),舆箱呈矩形,前面敞开,后面右侧设一门,左右两面全封闭,上连卷棚式车盖,前后檐均较短,尤其是前檐较短是早期牛车的特征。舆箱底部有4个小孔用以固定车轴。车轮为模制,片状,外侧用双线刻辐条。每轮辐条共16根,集中于粗圆的车毂上。车毂硕大也是当时车辆的特征之一:古代车轴与车身相固定,行车时轮与毂转动,毂上承车厢,下纳辐条,还要耐得与车轴摩擦,故而体积较大。牛伫立于车前,作驾车状,埋首引颈,肩峰高起,体态雄健,有将欲发车之势,十分形象生动。此牛车塑造写实,比例中规。牛车模型明器多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