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长沙王觉东爱瓷成“痴”

长沙王觉东爱瓷成“痴”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8-19

瓷砖墙面。

湖南省建工集团49岁的职工王觉东20年来收集了2000片碎瓷片。近日,长沙市古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张一兵听说后,主动提出为王觉东的藏品做鉴定,发现其中有许多是历代珍贵的瓷器,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朋友影响领进门

王觉东喜欢收藏碎瓷片是受朋友的影响。20多年前,一位梁姓朋友的一个小瓷件卖了1万元,这引起了王觉东对瓷片的兴趣。从此,他开始在业余搞起瓷片收集。

现在,在王觉东简陋的家中,到处都放着从各地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瓷片。据王觉东介绍,他现在拥有碎瓷片2000余片。由于太多了,他把珍贵一点的和好一点的用柜子存放,稍差一点的就索性用塑料袋装在一块,放在床底下。

爱到痴迷终不悔

王觉东开始收集瓷片时,看重它们的经济效益。但后来,他逐渐摆脱了这种意识,真正喜欢上了这些历尽沧桑后越发光彩照人的东西。

王妻说,王觉东喜欢碎瓷片到了痴迷的程度,平时要是没事,他就到工地上或河滩上寻找碎瓷片,有时脚被刮得鲜血直流也痴心不改。有一次,他听常德石门的一位熟人说,那里有人有两块耀州窑产的瓷片,他硬是专门坐车去石门,把两块瓷片买了回来。

“淘金”炼就慧眼

王觉东一有时间就爱琢磨碎瓷片,现在,他俨然是一个行家了,一看见瓷片就能说出它是哪朝哪代的。

为了掌握更多知识,王觉东看了大量研究瓷片的书。但他认为了解瓷器光看书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实践,而找寻、琢磨瓷片就是最好的实践。据王觉东介绍,他收藏的瓷片,主要是唐代以后的,唐以前的只有两片。不过他觉得所有瓷片中,最有价值的是明代青花瓷片,而且他收藏得较齐全。

愿意捐献部分所藏

长沙市古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张一兵看了王觉东收藏的碎瓷片后评价很高。他说,目前民间收藏古瓷片的人很多,但像王觉东收藏得这样全面的不多见,而且王觉东收藏的瓷片品位也很高,对研究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价值。

另据了解,一个全国性的瓷器展览不日将在长沙举行,长沙市有关部门将向王觉东借一些瓷片去展览。王觉东说,如果国家需要,他愿意献出一些自己的藏品。

带出一家瓷片迷

在王觉东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和小孩也都喜欢起瓷片收集来。以前妻子对瓷器一点都不懂,现在却能说出不少门道了,还帮助王觉东收集。

王觉东的妻子笑着说:“我觉得老王收集瓷片,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他再也不去打麻将了!”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秘色瓷”现身长沙


面似男像的“秘色瓷”观音坐像11月15日晚,长沙市八一路。记者像往常一样来到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专家黄念曾的家里。在闲聊的不经意间,敲门声响了:神秘的人物,神秘的古瓷,神秘的鉴定,神秘的展现!男观音神秘展现来人无语,红绸子包着的是一件青铜器般的人物坐像。“观音面似男像,颜色青灰,缨络纹,瓷体未开片,未脱釉。底胎灰白,越窑青瓷无疑!”黄念曾细看坐像自语,来人坐下抽烟,无语。“不是唐代的,就是五代的,因为宋以后观音逐渐变成女像。”黄念曾兴奋地说,“宋代青瓷颜色青灰中开始偏绿带黄,这个观音青灰色,最迟也是五代,甚至就是‘秘色瓷’!”他放下瓷器,转身小跑到卧室,拿来一个笔记本,取出一张小卡片。“你看,这是温州博物馆的那个龙泉窑的观音,太像了,坐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温州的已经丰满流润起来,明显开始女性化了。”

千年才破的谜题“1991年就听说新出了‘秘色瓷’,但一直无缘见到。”黄念曾用惊异的目光盯着来者,来人回答:“祖传下来的!”从黄念曾与来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秘色瓷”的一般知识。相传最迟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了一种青瓷,“臣庶不得使用”,因其釉色秘而不宣而得名“秘色瓷”。后人只能从诗文里领略它的风姿,但“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缺乏实物证实。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从而破解了“秘色瓷”的谜底。至今不解的色惑“与后来宋代的五大名窑相比较,越窑‘秘色瓷’不但年份更早,而且数量更少”,黄念曾说除陕西法门寺出土了16件“秘色瓷”外,国内外各大小博物馆均未有“秘色瓷”器物藏品。“这个观音还变色,冬天全部青灰色,夏天青灰中偏黄绿。”来人说。“对!这正是‘秘色瓷’最大的特征,不过至于为什么变色,直到现在还没有公认的研究成果”。黄念曾肯定地说,“像这样的观音菩萨塑像千年难见!值得好好珍藏下去!”事后,黄念曾对记者说,“这件‘秘色瓷’在国内交流价格不会下于100万。”

景德镇瓷为何长沙遇冷


据《长沙晚报》报道,最近,在省人民体育场举行的景德镇瓷器展销,遭到了空前的冷遇,一个月的展销期限将满,近8万件瓷器才卖掉200余件。景德镇瓷器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的品牌,但这个本不愁嫁的皇帝女儿,却在长沙初冬的寒湿中打了近一个月的冷颤。

细究景德镇瓷遭受的冷遇,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来自湖南本土瓷器品牌的竞争抗衡。景德镇瓷固然全球知名,但湘瓷却可与之分庭抗礼。湖南古有湘阴窑、铜官窑(长沙窑),代表着当时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近现代有蜚声中外的醴陵瓷,不仅拿过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的金奖,而且曾为毛泽东和中央机关烧制专用瓷长达20余年,有着“红色官窑”之美誉。如今,景德镇瓷要在“主席瓷”的故乡分一杯羹,受点冷遇,并不委屈。又比如说,展销组织者可能忽视了长沙人的精明劲。长沙消费者的精明,体现在务实、致用、谨慎、不图虚名上。景德镇瓷名声大,品牌硬,但消费者却绝不因此而迷信、盲从。购买时,不仅会考虑自己的购买能力,还会考虑购买有无必要、是否实用,在这样的理性消费面前,要形成预期的抢购热潮,很难。

然而,景德镇瓷长沙遇冷的最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价格诚信的缺失。瓷器价格虚高,连展销方负责人都不得不承认:市民实际购买价至少在标价的一半以下,高档的甚至可以打一至二折。在小件数百元、高档数万元的虚高标价面前,大多数消费者不敢问津。即使有心购买,也难以鼓起砍价的勇气,拦腰一刀注定要成为“冤大头”,往死里压价,不仅考验购买者的狠劲、毅力和耐心,购买后,还会时时折磨人的疑心:这价格的泥潭到底有多深?自己真买得划算吗?

长沙的冬天愈来愈冷,笔者以为,景德镇瓷的展销要想热起来,首先还得展销商家彻底地诚实起来。在这个崇尚商品合理利润的时代,即使抱着知名品牌漫天要价,也是会吓退顾客的。只有将价格恢复其本真面目,展销方才不会在寒风中抱着大大小小的瓷器瑟瑟地走人。

古瓷成投资收藏新宠


作为极具品位及格调的知识型学者,《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在收藏方面的眼光也可谓极其“正点”,家藏的古瓷、古籍堪称不计其数,而这些古玩在储财怡情方面的价值也绝对不容小觑。虽说剧中都教授的白瓷收藏看似信手拈来、使用随意,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千金易得,好瓷难求”。近年来,古瓷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一直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行情,被许多专业藏家视为储值投资、陶冶情操的新宠。投资古瓷器,概括起来可从下面几点着手。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韩国历史上盛产李朝白瓷的时期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明朝,韩国人对它们极为珍视,品相上乘的李朝白瓷常常会被韩国人视作传家宝贝。目前,李朝白瓷佳品的拍卖成交价多在数百万元人民币,一般白瓷也有数十万元人民币的落锤价。虽说其在拍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同时代的明朝青瓷,但相比现代的爱马仕瓷器而言,400多年前的古瓷显然更具收藏价值,使用起来也更显“高大上”。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器少、人无我有,这样的古瓷便是人之所欲。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在当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多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而剧中的李朝白瓷因在16世纪被韩国部分民窑模仿烧制,因此在总体稀缺性上尚不算极为罕有,都教授使用它们做餐具也不算太过暴殄天物。

第三,古瓷的价值还在于瓷器是不是“美”。器物精美、制造工艺复杂或别有艺术情趣的作品自然受人追捧,其收藏价值也就愈高。具体而言,古瓷器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型,看古瓷的器型是否完整、端正,是否能给人以堂堂大气或秀丽典雅的美感;二是装饰,判断古瓷还在于它的刻划、模印、贴塑、施釉、绘画、题词等装饰手法是否得当,装饰效果是否能产生相应的艺术美感。越是造型完整端庄、装饰得当的古瓷器,其市场价格也越高。在剧中,女主千颂伊在打扫客厅时不慎打破的瓷罐正是因有朝鲜16世纪著名才子许筠先生的亲笔题词,所以其装饰之“美”、身价之高便不比寻常,所以也难怪“八风不动”的教授亦心疼得不能自已。

此外,由于瓷器属于易碎品,因此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防千颂伊这样的“女主”。在存放地点的选择上要避免“都教授式”的无保护性摆放,—般建议将古瓷存放于有软囊的锦盒或有玻璃门的橱柜中,橱柜的托板应考虑选用木质搁板,以降低拿取时的碰擦隐患。另外,木质搁板上最好不要涂抹油漆,以防止油漆和涂料粘连陶瓷藏品的底部。摆放时,瓷器底下也不宜垫放厚纸等物,以免发生倾倒等意外。

骨质瓷餐具成新宠


目前在深圳市场上销售量比较大的骨质瓷餐具大都产自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等中国传统的瓷器重镇,比较畅销的品牌有山东华光、唐山隆达等。

消费势头猛过京沪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在深圳人的日常消费的瓷质餐具中,最普通的是几元钱的白瓷,中档一些的是几十元到上百元一套的锂制高白瓷、象牙瓷,而一套价格在千元左右的骨质瓷餐具则是最高档的。

据业内一位专业人士分析,目前深圳人一年消费的骨质瓷餐具总件数在3000套以上,销售额应该在2000万元以上。专门负责华光陶瓷深圳片区销售工作的周乐军介绍说,深圳人在消费骨质瓷餐具方面的势头比北京、上海等城市强,光是华光一个品牌的骨质瓷产品,一年销售量就在600万元以上。谈到深圳人购买骨质瓷餐具的心理,周乐军则说:“现在,一些有消费能力的家庭拥有一两套较高档的瓷质餐具很正常。有的时候,有些消费者见到喜欢的餐具,虽然家里已经有了一套,还是会多买一套,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在时尚消费观念方面,深圳的消费者比北京的、上海的要更强一些。”周乐军同时还指出,骨质瓷餐具在深圳出现还不到5年的时间,这个市场还只是刚刚萌芽,远未达到高峰期。

不仅贵族,而且健康

据记者了解,骨质瓷餐具具有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瓷白如玉、雍容华贵等特性。因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皇家、贵族用瓷,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

此外,骨质瓷餐具不仅具有华美的外表,还具有维护人们健康的品质。一般来说,瓷器中的彩瓷在装饰贴花中需要加入铅、镉等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经过一定的彩烤和工艺烧制,可使陶瓷画面鲜艳明快、线条清晰。但是,陶瓷制品在人们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酸碱的腐蚀而有微量溢出,若污染的食品被人食用,日积月累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而骨质瓷是在传统的陶瓷原料中添加了兽骨粉后烧制而成的,胎薄透亮,具有较大的韧性。骨质瓷不含铅和镉,釉中彩骨质瓷是将画面熔在高温通明釉中,不但无铅、镉溢出,而且画面不易磨损,不脱落,可当之无愧地称为“健康陶瓷”。

知多一点

骨质瓷是世界公认的高档瓷种,号称“瓷器之王”。它具有观赏、收藏和实用价值。骨质瓷的诞生与发展有一段美妙的史话。

早在16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明朝中叶,中国陶瓷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并迅速在欧洲市场走俏。许多贵族和有钱人把它视为身份的标志,并作为珍贵的家产收藏。于是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瓷器进行研制。直到1756年,一位英国人在陶瓷原料中意外地加入动物骨粉,竟出奇地烧出如脂似玉的瓷器。从那时起陶瓷的档次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此骨质瓷被定为英国皇家宫廷用瓷。

骨质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于高档骨质瓷工艺复杂,制作困难,目前世界只有英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国家的少数工厂可以生产。

王大凡款瓷板扇面画赏析


王大凡 (1888年—1961年),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大凡为儒商后裔,纵观王大凡一生的创作,其瓷艺“文人画”的风格和追求,均以“雅俗共赏”贯穿。在“珠山八友”的十位画家中,除王琦属大写意外,其他均为兼工带写、婉约内敛的小写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

王大凡在长达六十年绘画生涯中,其兼工带写、构思严谨、用笔流畅的特点把逍遥自在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其人物画的线条,精细而不失力度;灵动、准确、飘逸、凝重、流畅、顿挫。笔笔到位,条条见功。王大凡凭借自己的画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人文情感和人格的魅力作为他的艺术底蕴,使其作品俊雅飘逸、超凡脱俗的画风尽展无遗。

其作品无论大小,均遵循构图严谨、设色淡雅、用笔考究的原则,画面庄重典雅,给人以清丽而甜美的艺术感受。其作品不管是大件还是小件,可以说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其笔下的人物,充满了人性、人情味、有血有肉的人。

近些年来王大凡瓷板画拍卖市场上价格相当不菲,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交纪录。

这幅王大凡款瓷板扇面画,上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整个画面呈现扇形,瓷极平整,釉面润泽,王大凡凭借过人的画技在扇面上以瓷作纸画画。运用浅降和粉彩工艺,画面淡雅、古朴、稚气可爱,局部见有蛤蜊光,边框完整、精美是为传世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

纵观画面,五个孩童在嬉戏不同的玩法,个个生动活泼、憨态可掬,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中间一个穿着黄色的衣袍的皇子,手持着玉如意。尤其线条飘逸洒脱、自然、动感十足,再加上周边环境的衬托,使得整个场面更显和谐,充满着勃勃生机。将孩童的天真浪漫用一种釉色轻快明丽的方式展现出来,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奇妙感觉,此时此景非常令人神往。

寓意深刻,采用古粉彩法着色,淡雅古朴,人物形态逼真,将历史典故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装饰性极强、釉面见有晕光、光泽柔和,扇面瓷板画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

现在收藏界已将瓷器的搜索目标从明清官窑转向民国精品。而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收藏家竞购的热门藏品,成为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民国瓷板画目前在艺术市场中仍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今后无疑将成为一大热点及亮点。

珠山八友瓷板画三大王—王琦、王步、王大凡


王琦(1884-1934),祖籍安徽,后迁居江西信江,字碧珍,号陶迷散人,早年以捏面人为生,1901年来景德镇后,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很快就超过碧珊先生。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赠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1916年王琦、王大凡赴上海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扬州八怪,尤喜欢黄慎的画风。黄慎,号婴瓢子,专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人物画以狂草笔法作画。王琦因捏过人像、雕塑、画过瓷像、又吸收了西洋画阴阳彩瓷技法,并确定了用西画明暗画人物头像,以写意笔法画衣纹的画风。在此之后,王琦的画风,始终没有摆脱黄慎画风的影响。因此,王琦的绘画风格虽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也是他率先在陶瓷绘画上使用西洋画技法,但他狂放崎岖,典雅飘逸的画风,仍保留黄慎的画风,而尚未自成一格。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祖籍山西省太原市。擅长陶瓷人物画,兼写山水、花鸟。他的画风古朴,构思严谨、气势洒脱。能巧妙地把中国画中的“意兴”与陶瓷绘画有机结合起来,作品画风纯正端庄。

赏析:作品色调淡雅,人物刻画生动细致,笔法粗细相间,兼工带写,充分将诗、书融会贯通与画面之上,为作品平添了不少高洁的意境。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以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等方法都创作过瓷器,尤精于青花。享有“青花大王”之称。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品。瓷坛巨匠,青花独步。百年世纪,唯成其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步是那个时代弥足珍贵的记忆,哪怕放任于历史的任何支流之中,他的“青白”之作都无所比拟。王步不仅是景德镇,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一位功勋著的艺术伟人,他势必为历史所永记,这一点,毋庸置疑。

王琦作品:粉彩人物瓷版画,长120cm,宽36cm,*4条屏。

拍品由四条屏组成,长方木框精致,上配镂雕团寿铜钩,内嵌白釉瓷板,胎质缜密坚实,釉面细腻润洁,其上以粉彩绘人物与自然相融合,构成情景交融的悠远意境。

该藏品已通过香港中国艺海拍卖审核将在中国艺海秋拍中拍卖,如对该藏品有兴趣可留言咨询,拍前如要购买收藏该藏品,低价可出手,可到珠海征集处看实物。

王大凡作品:长124cm,宽39cm,*4条屏

该藏品已通过香港中国艺海拍卖审核将在中国艺海秋拍中拍卖,如对该藏品有兴趣可留言咨询,拍前如要购买收藏该藏品,低价可出手,可到珠海征集处看实物。

王步作品:长120cm,宽36cm,*4条屏

王步青花是景德镇陶瓷艺苑中一枝奇葩,其作品以笔意简练、博大精深和水色莹澈、淋漓尽致的艺术特色而独树一帜。王步一生致力于青花艺术的研求与实践,数十年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制技巧,又能熟悉和掌握原材料的性能,因材施艺,运用自如。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青花艺术一代新风,展示出青花绘画的新姿彩,形成了自身鲜明的青花艺术特色——淳雅、简洁、清雄, 从而独步近代百年,无人可步其后尘。

该藏品已通过澳门澳门中信拍卖审核将在澳门中信秋拍中拍卖,如对该藏品有兴趣可留言咨询,拍前如要购买收藏该藏品,低价可出手,可到珠海征集处看实物。

喜欢该藏品的可留言咨询,或咨询红太阳华艺国际—交易中心。

长沙窑


瓷制生活用具。隋唐已有烧制,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形状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园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

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据说最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谈瓷枕,离不开宋。我见过的宋枕十有八九是磁州窑的。形容宋枕,得用许多话,简单一点说,就是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八方、椭圆、银锭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随意造形……

宋朝有“张家造”,此外还有“赵家造”、“王家造”等等。今天看来,千余年前宋人生产的瓷枕仍可谓之“美不胜收”,比如一鹭鸶置身芦苇之中,双腿岔开,回首相望,用笔寥寥,一派生机;一孩童持竿垂钓,神情专注,几条小鱼欲咬欲溜,意趣盎然;两束萱草,丰满柔韧,舒展大方……

这些图案都让我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瓷枕发展总的来说是年代越早尺寸越小。唐枕中常见不足一拃长(张开拇指和中指间的长度)的,人称脉枕,是否为号脉专用有待考证。宋枕尺寸适宜,辽金以后,尺寸加大,可达尺半,显得笨拙。瓷枕为生活用器,常随亡者下葬。因历史淘汰,极少见传世品。瓷枕为平民百姓所用,皇帝老子大概嫌硬,另有所枕。于是,瓷枕中透着一股市井气,说白一点是俗气。这股俗气使后人得以窥见宋人的情趣。宋人图安逸,不尚浮华,干不出唐人那等辉煌热烈的事来。两只鹌鹑,一行飞雁;顽童蹴鞠,赶鸭捉鸟,无不流露宋人知足常乐的人生观。你可以想见宋人在人口增殖、物阜民丰之际,陶醉于这种“小家碧玉”的气氛之中,自得其乐。

瓷博览:精密陶瓷成主要亮点


正在景德镇举行的陶瓷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其他主要陶瓷产地的陶瓷精品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陶瓷产品大都是骨质瓷器,造型优雅,质地轻薄(bao)。这些骨质瓷器是在瓷土中混入大量牛羊等食草动物骨骼粉末烧制的。特别是德国迪邦公司的骨质瓷器,混入的骨骼粉末比例高达百分之47,质地也更轻、更薄。

俄罗斯彼得堡皇家瓷器厂生产的骨质瓷器则处处显露着高贵的身份。这套镶嵌金箔的蓝色网格纹瓷器曾获得国际金奖,目前市场售价高达6万元人民币。

展会工作人员高传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套餐具的感觉,就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俄罗斯的风格。我们看到这网路网纹,就可以想到俄罗斯的尖顶(建筑)的感觉,所以说俄罗斯他已经把这种建筑风格融入到它的瓷器日常生活里面来。

英国的著名陶瓷厂商威基伍德公司展出的是18世纪风格的仿古陶瓷产品,质朴而尊贵。

韩国的青釉瓷器,则让人深深体味到中韩文化的紧密关系。

日本陶瓷在工艺方面的创新让人赞叹。特别是这个名为“耀彩壶”的陶瓷作品,采用了最新的工艺,晶莹剔透,超越了人们对陶瓷的一般概念。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长沙王觉东爱瓷成“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长沙王觉东爱瓷成“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