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失传千年的青瓷工艺重现

失传千年的青瓷工艺重现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古代青瓷器

2020-09-03

瓷砖的工艺。

青瓷在世界陶瓷界中获得了首个“非遗”称号

昨天是世博会浙江活动周的最后一天,很多参观过浙江馆的人都对馆内最核心的那个青瓷大碗印象深刻。这个直径8米多的龙泉青瓷大碗,不仅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浙江印记,更让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国粹——龙泉青瓷,携着世界陶瓷类首张“非遗”名片,在这个全球盛会上备受关注。而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的瓷坊里,更有9位青瓷艺术大师轮番进行现场表演并与游客互动,让千年瓷韵成为一段可以触摸到的历史。

世博会上瓷坊人气最旺

青瓷被西方人称为“雪拉同”,在世界陶瓷界中获得了首个“非遗”称号。

很多人听说过龙泉窑,知道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质量最高的名窑,却对这有着千年历史的国粹并无多少了解。世博会上青瓷艺术大师们的现场表演,让大家有机会亲近这千年古瓷。

在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的瓷坊里,总是人头攒动。因为徐朝兴、毛正聪、张绍斌、徐定昌、陈石玄根等9位青瓷艺术大师,正在世博会上“秀”绝活呢。

大师们先后在瓷坊现场表演拉坯、刻花、修坯、跳刀等传统制瓷技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全球陶瓷界首张“人类非遗”名片的独特魅力。

大师现场表演活动为期1个月,每天都会安排1位大师,三天一换。为吸引人气,瓷坊还安排了青瓷大师与游客的互动节目,中外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瓷技艺,自已动手制作陶瓷。

热爱青瓷技艺的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大师们常被中外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既要为游客做解说,又要指导制瓷技艺,大师们忙得不亦乐乎,纷纷表示能有机会代表龙泉青瓷的制瓷者到世博会现场展示技艺感到自豪,要向游客展示出自已最高的制瓷技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世博上海演播室”也对此作了现场直播报道。

失传千年的“冰裂纹”重返人间

这次在世博会上亮相的青瓷艺术大师,一个个都身怀绝技。其中一位青瓷艺术大师陈石玄根,就曾让失传千余年的青瓷冰裂纹釉重返人间。

龙泉青瓷“哥窑”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产带有裂纹青瓷器皿为世所珍,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井片”,它是龙泉青瓷“哥窑”产品独有的装饰风格。

“哥窑”产品釉面出现裂纹,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却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来成为装饰纹,而且效果奇特、精美绝伦。根据釉面纹片的不同形态,裂纹分为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百级碎等。

据史料记载,“冰裂纹”在龙泉“哥窑”产品的各种纹片中排名首位,素有“纹是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中独特的效果,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如鱼鳞,层层叠叠,最多可达十余层,世上只有龙泉出产,深受人们钟爱。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该技术已失传一千多年,传世作品也十分罕见。

重现古代冰裂纹青瓷珍品,挖掘、抢救龙泉青瓷遗产一直是陈石玄根的心愿。

作为龙泉古窑研究所所长的陈石玄根,组织成立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不断进行试验,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历经6年努力,终获成功。

在日本东京陶瓷博览会上陈石玄根大师精心制作的龙泉青瓷冰裂纹釉青瓷作品,技惊四方,参观者赞叹不已,使失传千余年的青瓷冰裂纹釉重返人间,获得新生。

创新让千年古瓷添新彩

陈石玄根出生于青瓷世家,祖父陈福财就开始烧制青瓷,陈石玄根的父亲陈裕行制作的青瓷在海内外已颇有名气。祖传绝技加上自已的勤奋刻苦,46年的瓷艺生涯,使陈石玄根练就了一手釉水配方、设计成型、原料加工、窑炉烧成等青瓷制作本领。

一位著名的国际艺术大师说过:“艺术最大的进步就在创新,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而龙泉青瓷千余年来,大件作品的烧制在工艺上一直难以突破,陈石玄根在继承古瓷艺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终于突破了大件龙泉青瓷制作的三个难题。

首先他是对青瓷坯料加工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其次是釉料加工工艺;三是哥窑釉成色配方。青瓷原料、釉料、釉成色配方工艺的突破,为制作大件龙泉青瓷奠定了基础。

陈石玄根大师大件龙泉青瓷的制作成功,使龙泉青瓷这颗古老璀璨的明珠,又增添了新的亮色。

陈石玄根又对青瓷大件产品的设计烧成工艺进行了创新。由他设计的“‘青瓷’80厘米迎宾大挂盘”、“1.4米特大梅瓶”、“48厘米特大茶壶”三件作品。被誉为龙泉青瓷盘、瓶、壶产品的“三大王”(最大件)。其中,陈石玄根用了3年时间精心研制的“‘青瓷’80厘米迎宾大挂盘”,荣获杭州西湖博览会“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赛银奖”。20只挂盘是龙泉青瓷有史以来烧制成功的最大挂盘,作品既古色古香,又具现代气息,被评委及陶瓷界称为“当代国宝”。而“48厘米特大茶壶”造型优美古朴、新颖巧雅,形态端厚玉立,釉色纹片拙朴自然,荣获了全国第六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保护千年古镇 重现瓷都风采


沿河置窑、依窑而作、依作而居。6日,记者在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旁看到,作坊、民居依次排开,200多栋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交相辉映,成为长江经济带上底蕴深厚的璀璨明珠。

“要让千年景德镇重焕容光。”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说,近年来,景德镇致力做好老窑厂的保护工作,让惊艳世间的景德镇再创辉煌。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前身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职制造场所,也是现存唯一古御窑厂遗址。御窑博物馆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即将完工的主体工程由8个酷似古代柴窑的多曲面拱体结构组成。这些拱体半藏于地下,使博物馆巧妙地融入周边历史街区。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景德镇对话世界的新名片和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的新地标。

据介绍,博物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保留原有遗址现状、采用原有建筑材料、修复建筑群原貌。承建方还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经过反复论证试验,将总重量734吨的明清窑址完整取出并安全运抵5公里外的场地进行保护,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窑址群体迁移的成功案例。

几年间,一个完整的古代窑作体系逐步修复,成为展示陶瓷艺术的活态博物馆,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感受陶瓷文化。数千“洋景漂”常驻景德镇,深入感受、学习陶瓷技艺和文化。

在一个已经修缮复原的作坊院里,10余位制瓷传承人忙着拉坯、雕削、雕镶、画坯,制瓷过程在这里完整呈现。在画坯车间,制瓷传承人熊梅花妙手翻飞,寥寥数下,碗坯上即出现一幅生动图案。

“这些传承人都是几十年来精研一个或几个工序,在各自领域有着非常独到的造诣。”刘子力告诉记者,工匠精神在制瓷传承人身上得到发扬,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窑作群的道路也已原样修复,中间用青石板、两边用窑砖铺就。这种路方便人力独轮车行驶,能将瓷器源源不断地运往码头。古往今来,数不清的瓷器和中华智慧从这条路通往鄱阳湖,通往长江,通往全世界。

教授恢复失传千年技艺:天目瓷


讯:大自然中的真实树叶经过一千多度的高温烧制,能叶脉清晰地出现在黑色陶瓷碗内——这一失传千年的宋代吉州窑“天目木叶”技艺,现身“艺脉相承——鄂湘赣皖当代漆艺、陶艺作品展”上一件名叫《秋声》的陶艺作品中。

此展览正在湖北美术馆展出,这件作品的作者是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秋声》由16只黑釉碗排列组成,从外表看,这些黑亮的陶瓷碗并无特别,技巧都在碗内。每只碗的一侧内壁上,均“烙”有一片金黄色的叶子,叶脉上的“虫蛀”也清晰可辨。

李正文教授说,碗内的叶子是采自大自然的真实树叶。

烧制陶瓷需要上千度高温,按常理,这些叶子早烧成灰了,何以还能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碗中?“这种工艺不是我的发明,它是已经失传千年的宋代吉州窑‘天目木叶’绝技。”李正文介绍,江西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窑场,金兵犯境时,大批北方工匠南迁至此,创造了这种烧瓷工艺,即将真实的树叶烧制于碗内。当地人称之为“木叶碗”。吉州窑在元初消亡,“木叶碗”传入日本后,备受珍视,被称为“天目”。时至今日,日本人仍将此物视为“国宝”珍藏。

年届七旬的李正文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曾任湖北美术学院陶艺研究所所长。他告诉记者,关于“天目木叶”仅在史料上有记载,技艺早已失传。2000年,他带学生到吉州窑遗址考察时,有学生从当地人手中买到木叶碗的残片。残片上纹脉清晰的、临风飞舞的树叶让他震撼,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实物。李正文由此决意重现“天目木叶”技艺。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成百上千次的反复试制,李正文找到了“窍门”。从树上采摘的叶子,经过特殊处理后,将之粘在瓷胎上,喷上釉,然后采取1264度的高温烧制。“说起来简单,其实烧制过程极为艰难。”李正文说,不是所有的树叶都能烧制成功,试过上百种叶子,成功的仅有桑树、枫树、桂花树、菩提树等十余种树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叶酸含量多。

展览上,李正文教授的另一件作品《幻—叶如花》则是将此技艺用于陶艺造型的尝试。据悉,这是“天目木叶”技艺试制成功后,首次在省内公开展出。

千年瓷都的遭遇


环绕市区海坛广场摆满了景德镇来的瓷器,瓷器之多可谓“汪洋大海”。这好像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城市生活中一道新鲜景观。上半年,在时代广场和绣山公园也能看到这庙会般的壮观场景。悠闲的场合,容易看到这忙忙碌碌城市中另一群悠闲的人,看起来睡眼惺松不修边幅,以退休或失业的中老年人为主。他们背着手目光炯炯的样子,总让我不详地联想到甘南见的天葬台旁踱步的秃鹰。一个朋友告诉我,为最近这海坛广场的瓷器,他父母每天往那边赶场子,一件件地往回拎瓶瓶罐罐,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真是让人欣喜而忧虑。

满城区新盖的居室迫切地需要寻找形式感。欧陆风情明清家具或中西合壁是大众的三大选择,我们的大艺术家们每天念叨的艺术方向无非也是此三种。可见人的智慧相差无几,世界上事情的丰富也很有限。自然,欧陆风情与古典中国摆到地摊上时,基本上已作了易装的功夫,它们离最初的理念相距甚远。满场的青花瓷彩瓷釉里红在我这外行看来,型制好看的已经不多了。描绘的花样从喜气的神仙仕女牡丹芙蓉到文雅的大写意四君子一应俱全,画得好的毕竟也少。这瓶上的功夫多是民间能手的妙笔,本来不能和纸上的绘本媲美。但我前几年在皖南收到一个极普通的民窑青花,上画俩童子,虽简朴,精气神却十足。称得上是“民间”艺术。再顺手翻开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的《中国民间青花瓷》,里面作品都是朴茂且生气的。看来那是一两百年前景德镇瓷器的普遍水准。

传统手工艺的衰落不可逆转,我们的“老行当”以每天数种的数量在消失。效仿日本的柳宗悦们发动保护民艺运动,效果估计也难尽人意。景德镇瓷器是CHINA的来历,自然坐定国粹的一把交椅,当前它该不至于消失,可是江河日下的事实亦历历在目了。《南方周末》报载,今年景德镇建镇千年的寿辰,轻工业部让人辛酸地将“中国瓷都”的帝号封与广东潮州。理由是潮州瓷作为实用瓷,它的产值出口额远高于景德镇。在实利至上的时代,评价事物的标准已经变易,千年瓷都的辉煌已终结。

可海坛广场的人潮提醒着,这一民间工艺在大众中依然拥有惊人的影响力。瓷器的温润和平使得内心一块柔软的地方充满温暖的想象,我们在骨子里对青花对瓷片有感情。人的欲求复杂,不能简单地纳入数字和理性。此情此景,真该用荣格的集体记忆的复活来解释。

进一步揣度妄想。人们对待景德镇瓷器的态度,实际上体现了当下审美选择的两难处境:一是象潮州瓷一般的产品,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理性曲线,呼应我们的现代生活与节奏,隐含全球化世界一体的追求;一是如景德镇瓷器,是千年技艺的延续,民族情绪的载体,满足我们的祖先崇拜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前一种趋势自是成为潮流,是世界公民的时尚。可后一种追求也不可小看,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传统绘画在经历长时间的式微后重新受人尊重,中国字画的学习和拍卖很是热闹。千年瓷都再造辉煌,只能借助这复古之力了。

攻克千年名瓷绝技 宋代“油滴釉”重现潮州


已失传近千年的“油滴黑天目”结晶釉技术,最近由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杨光远研制成功,使这种宋代名瓷得以重现世间。据了解,这种古代结晶釉复原技术的成熟程度,在广东乃至全国均属罕见。

据有关资料记载:“油滴釉”是宋代最著名的结晶釉技术,烧制十分困难,尤以“油滴黑天目”烧制难度最大。这种釉烧成后,在黑色釉面上满布闪烁银光的小圆点,酷似“油滴”、“雨点”或“滴珠”。由于烧制难度高,元代以后这种技术便逐渐失传,使得传世作品极为稀罕。潮州市工艺大师杨光远从有限的古书典籍上获得启发,自主研制配方,反复摸索出一种可靠的烧成曲线。历经无数次失败,杨光远终于近日研制成功“油滴黑天目”。

经杨光远之手研制出来的“油滴釉”瓷品,表面呈现黑色光泽,亮丽却不滑手,质地坚硬如玉,表面呈规则的小圆圈花纹,犹如凝聚于莲叶之上的颗颗雨滴,非常精致漂亮(上图)。据史料介绍,用“黑天目釉”制成的茶具来泡茶,赏心悦目,更能维持香气持久。

何谓“千年脆弱”


读了“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脆弱”一文,如骨卡在喉,不吐不快。我历来鄙弃依靠版面位置、大字标题、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本文的标题即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该文的作者或读者可否为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脆弱”?如果拿不出其他站得住脚的解释的话,那就是说:景德镇瓷业千年以来都是脆弱的了。这种对于历史的漠视,难道不值得驳斥吗?产区的逐渐落后,仅仅是这十几年的事情。这一十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得太快了,我国的陶瓷产业发展得太快了,景德镇没有相应发展,所以逐渐落后了。20年前,景德镇生产的日用陶瓷在国内名列前茅,就是墙地砖的产量也是国内首屈一指,其三角牌瓷片就占全国总产量的20%之多。景德镇日用陶瓷的品牌和建陶的品牌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历史大约真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景德镇瓷业一下子被人说成“千年脆弱”了,真是无奈得很!产区确实落后了,而且令人堪忧。但仍然有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优势,这不仅是指作者不得不提的千年品牌,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教学科研基地。景德镇的陶瓷市场(日用瓷和陈设瓷)也是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人气最旺的。德化和潮州加起来还不如它的一半,临沂和淄博也远不能和它相提并论。我不想说今天的工业园建设得怎样怎样了,市容市貌交通又怎样变化了,但是我要说:即使是已经落后的景德镇日用陶瓷,器型和品种仍是最为丰富的,也不乏精品之作。可惜的是在规模化生产和销售上大为落后了;未能像广西北流、福建德化那样依靠出口,一招制胜。这,绝不是无药可医的。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无论是器型、花色、品味、甚至是数量至今还是首屈一指的,见多识广的南庄镇副镇长、华夏陶瓷博览城董事长冼永恒先生曾感叹的说:至今为止,天下各大名窑的瓷器没有一个可以和景德镇相提并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易生易灭,难生难死。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必将凭借艺术陶瓷价值独占的强大优势延续下去、不可磨灭,甚至中兴光大,胜者为王!“千年脆弱”一文还说景德镇“不计成本的‘贡品文化’、成就了它的历史,也使得这座城市在工业时代迅速由优雅滑向衰败”。这又是我决不然接受的错误观点。有将近500年历史的北京六必居酱菜既是宫廷和达官显贵的宴上佳品,也深受百姓欢迎,因而成就了它的百年品牌。谁会说它是贡品文化?同样的道理,成就景德镇辉煌历史的还是市场,是民生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宫廷。景德镇历来是民窑为主,官窑的瓷器也流向市场,请不要想当然。如果你真的是英雄、是智者,你可以在人家繁荣强大的时候指出人家的危机隐患;更可以在人家迷茫困惑的时候,指出人家的希望和出路。我决不信:最关爱、关切、着急景德镇的是记者和媒体,而不是今天景德镇市的政府和市民。

千年风流磁州窑


在英语中,中国的名字叫China,而china也是陶瓷的意思。这足以说明外国人最早认识中国是从认识陶瓷开始的,可见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而磁州窑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在邯郸地区文联任副主席,曾为保护和开发磁州窑文化而奔走呼号,建言献策。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到磁州窑的重要遗址观台镇去实地考察,拙劣的汽车沿着太行山陡峭崎岖的山路行驶,我们受尽颠簸之苦,临近中午才赶到目的地。

我站在漳河西岸,对面是山势嵯峨高入云天的太行峰峦,眼下是奔腾东进的漳河之水,峭壁如斧劈刀削,河床深不可测。我脚踩着无数瓦砾和陶瓷碎片,用心感受着历史沧桑和磁州窑往日的繁华,情不自禁地叹慨万千。月岁如歌,时光如水,尽管昔日的炉火熊熊,车水马龙的窑场变成了长满蒿草的废墟,尽管邈远的时光已使往事如烟,但透过已被打碎却记载着历史的年轮的陶瓷碎片,穿越日升日落的时光隧道,让人仍能依稀想象出当时繁荣情景。

磁州窑的陶瓷烧造史,源于南北朝时期,同去的热心于考古的朋友告诉我,脚下的这片早已废弃的窑址,从北朝时便开始生产瓷器,创造了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是磁州窑的开端。到了唐代,磁州窑声名远播,中国瓷器生产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分布格局,磁州窑变成了北方窑系的代表。宋金时代,磁州窑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一九八七年北大考古系和河北省及邯郸文保所联合对观台窑进行考古发掘,历时四个月在总面积四百八十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九座瓷窑和作坊,碾槽等重要遗址,出土各种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二千多件,瓷片数万片,基本弄清了观台窑在宋金元时期的发展脉络。

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庞大的民窑体系,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和较大区域传播,蜚声中外,深深影响中国的陶瓷生产的发展。从南北朝时期起,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千年风流,绵延不断,充分体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它的支脉分布到西起宁夏灵武,东至山东淄博、枣庄,北至蒙古辽上京,南到安徽的白土窑,江西的古州窑,均属磁州窑系。

磁州窑扎根于民间,具有独特的乡土特色,它以崇尚自然,率真朴实,豪放粗犷,潇洒典雅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创造了中国古代民间瓷艺的最高成就,凸现出人民群众的创造和民间工艺的强大生命力。

回来的路上,我应朋友之邀参观了磁县文保所,在一座古庙的大殿内,堆满了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瓷器,有碗、钵、壶、罐、缸、瓷枕、砚和高足盘等民用瓷器,也有为皇家烧造的瓶、罐、坛等大型酒器和祭器。《大明会典》记载:“宣德间题准,光禄寺每年缸瓶盖共五万一千八百五十只。”分派河南布政司,均磁二州,可见磁州窑在朝廷中的位置。年迈的老所长不无自豪地说:“我这里的每件瓷器都比进口的皇冠、尼桑要贵上几倍”,我给县长开玩笑,你的坐骑上海轿车太破了,从这里端几只破碗,给副县长以上的干部一人换辆皇冠坐坐。县长直摇头说,不敢,不敢,我还是坐我的破上海吧,免得叫公安局把我当成出卖国家文物罪犯抓起来了。

在大殿的一角,堆放的是一些瓷器精品,有价值连城的元代白地黑花葵花纹大,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宝金代三彩伽枝频迦脊饰,有宋代的白地篦划花牡丹纹叶形枕。

看着这些无价之宝,使我这个自认为不孤陋寡闻的人眼界大开,惊叹不已。从琳琅满目的藏品中,可以看出:磁州窑产品种类繁多,器物造型新奇古朴,俊秀挺拔,装饰艺术生动豪放,装饰技法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可是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宝贝就这样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堆放在破壁残坦,漏雨透风的古庙里,若是被那些想盗古墓致富的文物贼盯上,麻烦可就大了。忽然我想到了有文献记载:在辽宁绥中沉船、磁县南开河沉船、元大都遗址、朝鲜新安沉船、日本出土的众多白地黑花龙凤罐、鱼藻盆等器物表明,宋元时代磁州窑生产的器物已经作为走俏的商品远销海外和成为皇家贡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担心和惊悸已成为历史。在各级领导和政府的努力下,在磁州彭城已建成了磁州窑博物馆,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磁州窑不但是历史重要的见证人,而且也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友好使者,它的文化内涵成为一门国际性的研究课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界上各大著名的博物馆都收藏有磁州窑产品,磁州窑不但是古赵邯郸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磁州窑已由漳河流域转向了滏阳河流域。明清至今彭城已成为令人瞩目的陶瓷圣地,如今这里依然炉火熊熊,千年古窑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在往日辉煌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建筑瓷、工业瓷、卫生瓷、特色瓷、艺术瓷。它以适用广泛的品种,精美绝伦的工艺和独特高超的质量闻名遐迩,向世人招手,谱写着历史新篇章。

龙泉青瓷千年哥窑弟窑结合出创新


“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陶瓷“龙泉青瓷”蜚声海内外,龙泉“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大名窑。目前龙泉青瓷南下,正登陆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开展,传统的哥窑、弟窑和创新哥窑弟窑结合瓷器一起亮相,市民可现场尝试复杂的青瓷制作过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五年间高端龙泉青瓷受到市民追捧,升值近10倍。

现代科技兄弟窑合二为一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昨天,记者在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看到,龙泉青瓷呈现出不同的青色,粉青色如同雨后乍晴的秋日长空,梅子青如同青涩的梅子,又如同翡翠,呈现出不同的风情。

现场记者看到一件哥窑和弟窑结合的产品,上半截是光洁的弟窑,下半截则是有裂纹的哥窑。“这是创新工艺,古代是没有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永德告诉记者,要将两者结合非常困难,因为哥窑和弟窑的泥料配方是不同的,收缩比也不同,如果硬粘在一起往往容易断裂。必须找到一个临界点,让两者能融合在一起。这种作品的成功率不到10%。

80道工序百件胚只烧出三成

现场有两名工艺大师表演了青瓷拉坯、素胎刻花等技艺,不少小朋友亲手玩陶艺。烧制龙泉青瓷要经过揉泥、拉胚、晾干、修胚、刻花装饰、素烧、上釉、多次喷釉、烧制等80多道工序,再经1300℃高温才能烧成,成功率仅有30%。

陈永德告诉记者,烧制青瓷要经过14个小时左右,用1300℃的高温烧制,冷却又要经过十几个小时,工艺师们忙活了一个月能否做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往往就要看最后这一天一夜的烧制。很多工艺师不眠不休地守着炉子,15分钟检测一次炉压。当温度降低到200多摄氏度的时候,允许将窑门开个小缝观察陶瓷的成色,每个工艺师都会等不到最后揭宝盒的一刻,总是忍不住拿着手电筒打开个小缝观察陶瓷的一角。“如果是粉青、梅子青,心里就落了地。如果是黄色、黑色、灰色,烧坏了。”

据陈永德介绍,最难得的精品是胎薄釉厚的官窑作品,胎薄如纸,很难成型,成功率只有1%。在龙泉只有一位大师在烧制,往往一年只能烧成功几件,今年更是至今未烧出一件作品,巴掌大的茶壶价格已经飙涨到40万~50万元。

深山存宝过去五年升值近十倍

“艺术无国界,龙泉青瓷是人类共同的瑰宝。”龙泉青瓷行业协会会长徐定昌告诉记者,龙泉青瓷之所以能留存至今,是因为龙泉地处大山,一度交通闭塞,近年来才开通了一条高速公路。

迄今龙泉已发现烧制龙泉青瓷的古窑址达360多处。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介绍,过去5年,龙泉青瓷的价格年均升值20%~30%左右,精品龙泉青瓷更是升值了近10倍。即便在去年全球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遇冷、大幅萎缩之际,当代龙泉青瓷的大师作品仍逆市大涨了30%~50%。龙泉共有9名国家级大师,5年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还能找到1万元左右的,现在很多已经达到了10万元以上。徐定昌表示,由于宣传少、产量低,目前龙泉青瓷仍在中低价位运行,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历程千年烧青瓷

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达到鼎盛。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

工艺千度火淬精

烧制龙泉青瓷要经过揉泥、拉胚、晾干、修胚、刻花装饰、素烧、上釉、多次喷釉、烧制等80多道工序,再经1300℃高温才能烧成,成功率仅有30%。

成色一色万种青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龙泉青瓷呈现出不同的青色,粉青色如同雨后乍晴的秋日长空,梅子青如同青涩的梅子,又如同翡翠,呈现出不同风情。

类别兄弟两风情

龙泉青瓷有哥窑与弟窑之分,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带有神秘的瓷裂纹。而弟窑瓷器则是光滑的,以粉青色、梅子青为主。

哥窑与弟窑的传说

传说古代时在龙泉曾有兄弟二人烧窑。哥哥的烧造技术比弟弟高明,招致弟弟的忌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就偷偷地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而哥哥全无察觉。烧好后开窑一看,瓷器釉全裂开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心地善良的哥哥见此情景惊呆了,怎么办呢?只好拿到市场去处理,没想到一到市场,人们对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产生极大兴趣,一抢而空,于是哥窑便由此而闻名天下。而弟弟仍烧造青釉瓷器,质量总是略逊于哥哥一筹,人们称其为弟窑。

河南文传创新获重大突破 失传千年的唐花瓷浴火重生


近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平顶山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梅国建主持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12102310052)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耿宝昌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东先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级教授刘兰华先生,郑州大学教授李国霞先生,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张树伟先生,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馆长、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金伟先生七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代民、平顶山市副市长郑茂杰、科技局局长张留成、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清廉等出席鉴定会。鉴定会由河南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杨岭主持。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技术报告,审查了技术资料,鉴赏了研发产品,经过质疑答辩,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继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填补了目前我国陶瓷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研究挖掘了唐代花釉瓷的传统工艺技术,根据唐代花釉瓷残片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数据,通过反复研究和试验,揭示了唐代花釉瓷的液--液分相结构和分相液滴散射呈色机理,选用鲁山当地的全天然原料,采用柴窑、煤窑、液化气窑等烧成工艺,成功仿制出唐代花釉瓷品种。其研发的仿古类成品如细腰鼓、壶、罐、豆等,其形、色比例得当,收放自如,造型优美,品相优良,形象逼真,可与出土和存世的唐代作品媲美;现代类成品如瀑布石、豹、水盂等,集形、色、质、艺、文于一体,自然飘逸、豪放透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显著。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技术工艺独特,达到了国内研究领先水平。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广阔。

唐代花釉瓷产于河南鲁山段店,釉色为黑地、乳白蓝斑,其中腰鼓系皇宫用瓷,始于唐初,盛于开元、天宝年间,以后失传,存世稀少,其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颇高。唐代花釉瓷烧制技术为我国首创的液---液分相釉技术,并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改变了唐朝中国瓷器“南青北白”的单色釉局面,为钧瓷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鉴定会结束后,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清廉主持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经济导报等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

平顶山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梅国建先生长期致力于鲁山唐代花瓷复仿制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的《中国历代钧瓷釉色》、《二十世纪中国传统钧瓷》等学术专著,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收藏。其陶瓷代表作品鲁山花瓷“豆”和汝瓷“钵”亮相第十七届巴黎(卢浮宫)国际文化非遗展,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失传千年的青瓷工艺重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失传千年的青瓷工艺重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