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代官窑瓷器鉴别和特点 > 导航 >

弘治瓷器的发展和特点

弘治瓷器的发展和特点

宋代官窑瓷器鉴别和特点 古代瓷器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艺术特点

2020-10-27

宋代官窑瓷器鉴别和特点。

弘治瓷器的传世量很少,但从现有的弘治瓷器中可以看到,这种瓷器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其他方面都有成化官窑的特点,是其延续。弘治瓷器的器型多以盘子、碗为主,尊、罐、瓶类的瓷器很少。青料也是用的平等青,颜色签单,少有浓深色。弘治瓷器的纹饰装饰极为简单,一般就是云龙、穿花龙、莲池、折纸花等为主,线条纤细。

据相关史料记载,明弘治皇帝一生节俭,曾几次下令停止景德镇烧制瓷器,并且将内官窑厂也停止了。因此,在现代能看到的瓷器中,弘治瓷器极少,且多数官窑瓷器为无款识。

弘治瓷器中的青花红彩瓷器在宣德时期也曾烧制过很多品种,比如花盆、盘、高足碗等,红彩釉色凝结、暗沉,成化瓷器虽然与之差不多,但也存在一些不同,比如有一些颜色更为艳丽的瓷器等。弘治瓷器与成化朝时期的瓷器差不多,都是青花加红彩,不过烧制风格上更为柔和一些。

在弘治瓷器中还有一种比较精致的瓷器,即白釉酱花瓷器,这种瓷器是宣德时期创烧的,比较罕见。它是在白釉上刻填酱釉花,呈现出未经搅拌的芝麻酱色,比较光亮。成化时期延续了这一品种,到了弘治时期,该品种烧制更加精细,造型虽然与前两朝相似,但光泽度更强一些。

白釉绿彩瓷从成化时期就有出现,弘治、正德时期烧制的比较多,做法是在坯体上刻花一些纹饰,然后留出地彩部分,天上绿彩。弘治时期的这种瓷器延续了以往的造型和纹饰,色调娇嫩。

弘治瓷器的款识是两行六字的“大明弘治年制”,另外还有“弘治年制”四字款识,不过比较少。其他的像“弘治年制”“上用”也是弘治瓷器中的官窑作品。民窑作品多以“壬子年制”这样的干支年款为主,也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这样的吉语款。

总的来说,弘治瓷器制作还算精美,但因为数量非常少的缘故,所以市场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不过,也正因为数量少,市场价格高,市场中的仿品也不在少数。对于这一点,建议大家在收藏之时,一定要注意鉴定其真假,尤其是收藏之前,要找正规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弘治瓷器的市场价格在网上有参考价格,藏家们收藏之时,一定要先了解一下,以免因为贪小便宜吃大亏。

更多关于弘治瓷器的信息尽在,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想要获取更多与古玩瓷器有关的信息,欢迎搜索浏览。

弘治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尺寸:直径26.3厘米,估价:HKD 4,800,000 ~ 9,000,000,成交价: HKD 7,240,000 ,成交时间:2013.11.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通体黄地青花纹饰。盘心绘折枝栀子花,内壁饰折枝石榴、柿子、葡萄、莲花。外壁饰缠枝芙蓉七朵。底白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初见于宣德窑,至嘉靖窑仍有烧造,弘治及正德朝最为盛行。

2:明弘治青花云龙纹盘,尺寸:直径22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3,870,000 ,成交时间:2013.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二)。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

盘敞口,弧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盘心双圈内绘云龙纹,口沿下一周忍冬纹。外壁饰一对行龙赶珠。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弘治青花器传世品极少,其青花呈色淡雅和谐,是继承了成化器的烧造工艺。

同期青花器可能少于二十件。此器龙纹纤幼,神态平和,其他同期的龙纹器多绘荷塘游龙,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弘治皇帝主张节俭,曾多次敕令官窑停烧。例如《明史‧本纪第十五孝宗》记:「弘治三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然而减产并不代表质素会下降。弘治官窑所制青花器水平极高,几与成化器相等。

3:明弘治绿彩云龙纹盘,尺寸:直径22.4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3,160,000 ,成交时间:2013.11.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

盘敞口,弧腹,圈足。盘心绿彩五爪龙纹,间以瑞云纹。外壁绘一对游龙,衬刻花海水纹地。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此器纹饰先在素胎刻划,釉上绿彩绘云龙纹。这种手法始于成化窑,至弘治及正德朝尤其盛行。

4:明弘治青花栀子花纹盘,尺寸:26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2,900,000 ,成交时间:2012.04.04,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年春季拍卖会(一)。

钤印款识:《大明弘治年制》款。

5:明弘治黄釉碗,尺寸:直径20.2厘米,估价:RMB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RMB 2,530,000 ,成交时间:2011.11.1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弘治本朝。

黄釉,因其谐音“皇”,故素为明清时期严格控制的釉色,或为最高统治者们御用,或为祭神所用,《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可见黄色专用于祭地神。黄釉作为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发扬光大,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之成化的淡黄釉显得深厚,较之后来正德黄釉浅淡适中,遂成一代名品,代表着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因采用浇釉方法施釉,色彩淡而娇艳,如鸡油一般,故弘治黄釉也被称为“浇黄”或“娇黄”。本品即为此类黄釉名器。

碗造型、装饰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尺寸较之略大,烧制更为不易。侈口,深腹,圈足。内外满施黄釉,底施白釉,内以青花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双线圈栏。釉色匀净淡雅,釉面光洁似一泓清水,赏心悦目,不负弘治黄釉之盛名。

6:明弘治白地素胎划三龙盘,尺寸:19.8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2,720,000 ,成交时间:2016.04.06,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弘治年制》款。

此素胎云龙纹盘亦可经上彩及二次烧制而成绿彩云龙盘(如第30号拍品)。弘治款绿彩云龙纹盘少有,而素胎者更罕。然素胎作法,并非未上彩前之雏态,实属特意为之。

7:明弘治黄釉盘,尺寸:21.6厘米,估价: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32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弘治年制》款 。

8:明成化—弘治青花缠枝牡丹罐,尺寸:高29.5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1,610,000 ,成交时间:2012.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本品造型端庄大气,胎骨厚重坚致,口沿描绘锦地祥云纹一周,祥云纹装饰口沿为成化弘治瓷器独特的装饰手法,尤其多出现在彼时高档民窑器皿之上。肩部装饰六组云肩纹,云肩内绘莲托变形兽首纹,云肩之间点缀卷草莲纹。云肩装饰是元青花瓷器所始见,堪称元青花时代色彩最浓厚的特征之一,其形制正是摹自当时的贵族服饰。《元史·舆服一·仪卫服色》谓:“衬甲,制如云肩,青锦质,缘以白锦,衷以毡,裹以白绢。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明人杨子器在《元宫词》曾赋诗曰:“金绣云肩翠玉缨”,描述富丽堂皇的云肩使得佳人生香,尊贵有加。至明初官窑尚有运用,宣德之后便沉寂不见,直到成弘时期再度兴起,成为该时期瓷器最具特色的装饰技法,如此复古的装饰使得器皿益见尊贵古雅。腹部绘主题纹饰为六朵缠枝牡丹,但见牡丹花开正浓,妍美饱满,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轻盈,布局疏朗清新,笔意酣畅洒脱。胫部之变形莲瓣纹亦为此时始见之装饰,流行至正德嘉靖时期。纵观本品上下之装饰清雅可人,其牡丹枝蔓均以细笔绘就,空灵舒畅,尽显纤巧之柔美,犹见风姿之典雅。其青花一色最令人称赞,色调沉静淡雅,浅淡柔和,典雅宜人,陶瓷史上青花有“成弘不分”之说,此器即体现成弘特征。纹饰采取双线勾勒填色绘制技法,画工规整,笔触秀丽,疏密有致,线条优美自然,给人以清新悦目、幽雅脱俗之感,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展现出成窑轻盈秀雅的婉约之美。

9:明弘治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碗,尺寸:直径20厘米,估价:RMB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 ,成交时间:2016.12.06,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明弘治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圈足圆腹,口沿微外翻,器形周正。胎质细腻坚硬。釉下刻出龙纹轮廓,如同国画白描勾勒轮廓线,釉上施绿彩装饰。雕工粗犷豪放,釉光温润,为弘治时期官窑之精品,较为少见。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白釉绿彩器创烧于宣德朝,弘治、正德较为成熟。此器纹饰先在素胎刻划,釉上绿彩绘云龙纹,这种手法始于成化窑,至弘治及正德朝尤其盛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近似例子,以供参考。此碗龙纹为五爪,为宫廷御用。弘治时期,龙纹碗、盘为名品瓷器,龙纹圆眼怒睁,躯体粗壮,背部锯齿锋利,精神抖擞,它是宫廷皇权的象征。弘治流传下的龙纹瓷器较少,弘治皇帝主张节俭,曾多次敕令官窑停烧。例如《明史‧本纪第十五孝宗》记:「弘治三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然而减产并不代表质素会下降。弘治官窑所制瓷器水平极高,几与成化器相等。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弘治青花瓷”的特点


“弘治青花瓷”的特点。

弘治一朝共18年,从史料记载看,官窑的烧造活动并不多,传世实物也较少。从青花瓷器的特征看,弘治青花与成化青花诸多相似,界线不鲜明,如果没有年款,二者较难分辨,古陶瓷界历来有“成弘不分”之说,弘治青花瓷器的特征,只是与成化青花相比较而言,粗看不易察觉。

胎釉:洁白细腻、纯净轻薄。到弘治后期,渐趋厚实,已向正德时期厚胎过渡。釉也为肥厚滋润型,色泽白中泛青(有人又细分为灰青类、卵白类、亮青类,其实差别细微),特别在聚釉处闪淡淡的青色,这是与成化釉的不同之处。

器形与工艺:仅见盘、碗、三足炉、卤壶等少数几种,是明代各朝传世品中最少的。器形仍然规整精致,轻巧则不如成化瓷。工艺上,挖足比成化瓷略浅,足较矮。碗、盘底下塌成凹底,由于足较矮,所以有些碗、盘底部下塌部分跟圈足一样可接触台面,个别甚至比足还凹下,致使足接触不到台面。碗、盘的塌底现象是弘治瓷一个重要特征,为古瓷鉴定者们所重视。

青花料:青花呈色为青中偏淡,可能是继续使用国产平等青料的效果。其着彩方法,除少数用小笔触上色外,多数为一笔涂抹的办法。前期几乎与成化青花无区别,后期则色泽较浓,发灰暗色调,已向正德青花过渡了。

纹饰:大体与成化青花一样,构图疏朗,笔法纤细柔和。到后期,则见浓墨重彩似的粗犷的线条勾画。题材以花卉、动物、婴戏、仕女等为多,常见云龙、海水龙、双龙抢珠、莲池龙、团龙、飞翼龙、莲池游龙及松竹梅、月影梅、缠枝牡丹、花捧梵文、海马纹、折枝花果、折枝花鸟等。弘治青花纹饰画法有两个特征:一是所画缠枝花、折枝花,叶密而小;二是菊花、牡丹花叶画成“个”字。

款识:弘治朝官窑瓷器,都是“大明弘治年制”两行六字楷书双圈款,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刻款,但极为少见。

明弘治官窑黄釉瓷器特点


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中国瓷器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的瓷器最好,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弘治朝官窑瓷器以娇黄釉最为著名。其烧制水平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明弘治朝黄釉瓷器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明宣德黄釉釉面肥厚,釉色较深,不及弘治黄釉细润,弘治黄釉比成化黄釉显得深厚,而比正德黄釉又浅淡。弘治黄釉器胎白质细,器物颜色通体一致,均匀光润,釉色淡雅娇嫩,光润如鸡油,称为“娇黄”、“鸡油黄”,又因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

明弘治官窑黄釉瓷器鉴赏

我国传统低温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时产品最负盛誉。由于弘治黄釉瓷器一般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又因其黄色浅淡娇嫩,故亦称“娇黄”。明代黄釉瓷器以盘、碗居多,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此类黄釉描金罐除置曲带式耳者外,尚有置兽耳者,也有不置耳的,均属宫廷祭祀用器。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高4.2cm,口径26.2cm,足径16.5cm。

盘口微撇,弧壁,盘心略内凹。通体青花黄地,其法为先烧制出青花折枝花果盘,然后于花纹外白釉地上涂满黄釉,使浓重的青花与油亮的黄釉形成鲜明的对比。此盘里心绘折枝栀子花,内壁绘石榴、柿子、葡萄、莲实纹样,外壁有缠枝花一周。外底白釉上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

娇黄釉于成化时始出现,但数量较少,到弘治时取得突出的成就,器物以盘碗为主。弘治朝官窑瓷器以娇黄釉最为著名。这件青花盘就是以娇黄釉涂地,使鲜丽的娇黄与深艳的青花相映成趣,是黄釉瓷器中颇具代表性的官窑瓷器。

黄釉金彩牺耳罐,明弘治,高32cm,口径19cm,足径17.5cm。

罐广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肩两侧置对称牛头形耳。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外壁自上而下饰金彩弦纹9道。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明代黄釉瓷器造型以盘、碗居多,罐则少见,且为弘治朝所独有,除双兽耳罐以外,还有绶带耳罐。

明代黄釉瓷器除作御用餐具外,据文献记载,还被用作方丘(地坛)的祭祀用器。《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一载:“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

低温黄釉器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制作,但以弘治朝产品最受人称道,其烧制水平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因当时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又因其呈色娇嫩,故又有“娇黄”的美誉。 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

明弘治官窑黄釉描金双耳罐

顺治青花瓷的发展和工艺特点


清代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此间,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制度。“官搭民烧”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顺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朝历时十八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瓷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景德镇仍旧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虽然也曾令御窑厂生产,但基本上未能恢复,因此传世收藏品中署官窑款的器物很少见,常见的多数为民窑生产的日常用器和供器之类,大多制作欠精细,胎体厚重,釉面青白,器足高深,具有明显的明末初特征,造型及图案也较多地保留了晚明风格。然而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却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改变了明代以来的粗犷笔法,运笔时勾、染、擦并用,纹饰多能分出阴阳面和层次,已经显现出清代风格的面貌。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顺治建厂烧造御器始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先是饶州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英等督造龙缸未成。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再由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栏板、龙缸等大器,尽管花费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仍没有成功。这说明当时景德镇官窑生产虽处于低潮期,但始终没有停止过,官窑器数量较少,精细度也明显不高,个别还比较粗糙。顺治窑主要烧造了青花、五彩、白釉、黄釉和茄皮紫釉等几个品种,这其中青花占主流。清初景德镇的瓷器生产亦如明代晚期推行的“官搭民烧”制度,顺治二年(1645年),朝廷废除了明代官窑那种官办、官烧的制度,而采用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们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同时也无形中刺激了民窑青花的进一步发展。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和促进,因此,顺治青花民窑数量居多,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官搭民烧”的制度灵活实用,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弘治时期瓷器特征,弘治瓷器价格趋势


在明代,弘治帝(1488——1505)称得上是勤政恭俭的皇帝,他奉行保泰持盈的国策,瓷器烧造也在减禁之列。据史书记载,在弘治三年(1490)、十五年(1502)和十六年(1503)三次明文禁停烧制瓷器,这就使弘治官窑器远少于成化。因此,署“大明弘冶年制”款的官窑传世品比较少见,青花瓷尤其少。在工艺上,弘治官窑青花器继承了成化的特点,风貌与成化时的大体相同。

弘治官窑青花瓷器传世较少,无论从造型、纹饰、还是所用青料,都是典型成化官窑青花风格的延续。器型以盘、碗为多,瓶、尊、罐类少见。所用青料以平等青为主,呈色多浅淡,也有少数呈色浓深的。装饰题材较为单调,有云龙、莲池、游龙、穿花龙、折枝花果等,纹饰、线条尤显纤弱。

弘治瓷器特征:

◆胎质

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釉质肥厚滋润,釉色青亮中略带灰色调或泛白。

◆纹饰

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的方法,填色时一笔涂抹。线条更纤细柔和,画面布局更为疏朗,空间留出较多,主题纹饰更加突出。官窑盘、碗等陶瓷日用品均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后仿瓷多绘婴戏纹、海水龙纹、缠枝葡萄纹,在构图比例上不够均衡,线条生硬呆板。

◆釉色

瓷器的底釉色泛青,和器身稍有差异。弘治青花瓷器的器型更加规整、柔美。有的盘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盘类有塌底现象。与成化时期一样,弘治青花瓷的瓷胎细腻洁白,修胎规整,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仿品的胎足比真品的足径或宽大,或窄小,底多平整光亮,器身比例不协调。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款识

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画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疏写款。

弘治黄釉瓷器拍卖成交结果如下:

明弘治黄釉宫碗编号:2279成交价:RMB3,402,500拍卖日期:2014-12-09拍卖专场:骨董珍玩—瓷器·玉器·工

明弘治黄釉盘编号:1344成交价:RMB2,318,000拍卖日期:2016-05-28拍卖专场:中国瓷器工艺品

明弘治黄釉敞口盘编号:0224成交价:HKD5,687,500拍卖日期:2013-10-08拍卖专场:淳穆博远:私人珍藏主要明

明弘治黄釉直口盘(一对)编号:503成交价:RMB4,323,035拍卖日期:2010-05-02拍卖专场:主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据文献记载,明弘治一朝因从俭,几次停景德镇官窑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因此,署“大明弘治年制”款的官窑传世品比较少见,其中官窑青花红彩器多数无款,常绘有海水、海青兽、龙纹、鱼藻等图案,青花色调闪黑,或浅淡鲜亮。

弘治官窑瓷器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还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也是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想了解更多弘治瓷器相关信息,点击关注收藏 转发 小编更多精彩内容,小编长期推送艺术品市场相关信息

咸丰瓷器的特点和鉴定技巧


虽然咸丰瓷器不如康雍乾以及嘉庆时期的瓷器更有收藏价值,但作为清朝时期的瓷器,它也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因此,市场中收藏咸丰瓷器的人也不算少。那么,咸丰瓷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鉴定其真假好坏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咸丰朝时期,更是处于清朝没落时期,这时候的瓷器发展更加落败。不仅生产的官窑瓷器少,同时在创新方面也很少。不过,因为咸丰瓷器中官窑数量极少,这也导致咸丰瓷器官窑作品的市场价格反而略高一些。不仅如此,据了解,咸丰瓷器与道光瓷器有一部分非常难以区分,这主要是因为王朝虽然没落,但是制瓷工匠以及制瓷技术却并没有因此而衰退。再加上制瓷技艺都是家族式传承,只要工匠家族不曾断根,那么,这种制瓷技艺基本就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咸丰瓷器中精品不少的原因之一。

二、咸丰瓷器在图纹方面,除了传统的纹饰之外,还有一些新颖的存在,比如八仙、王母、蝙蝠寿、婴戏等,人物在鼻骨勾画上更加高挺,仕女也改为清装小脚。

三、咸丰瓷器中单色釉的颜色以天蓝、霁蓝、粉青、芸豆红、甜白、绿釉等为主,其中仿哥茶叶末釉、蓝釉描金等最为优秀。

四、咸丰瓷器并没有自己的特点,大部分都是仿制前朝时期的瓷器,比如仿康熙、仿乾隆瓷器,在青花瓷器的仿制方面,技艺比较不错,且成色稳定,因此在古玩市场中收藏咸丰瓷器,会发现有很多都是仿制康乾时期的瓷器,极少有自己创造的瓷器。

五、咸丰瓷器中彩瓷多以粉彩为主,其主要特点就是雪青紫色,而且少见压凤尾纹工艺。之前乾隆、嘉庆时期流行的万花堆粉彩器已经消失不见,斗彩制品数量也极少,且咸丰时期的斗彩和道光时期的官窑差不多,在鉴定方面要注意。

六、咸丰瓷器款识以六字楷书青花款为主,一般都是两行六个字,没有边框。

以上六点就是咸丰瓷器的特点,想要鉴定其真假,就可以从这六点中去考虑。不过,即使熟知这六点也并不意味着能百分百鉴定出咸丰瓷器。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造假艺术非常高,很多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因此,在收藏咸丰瓷器之时,除了要根据瓷器本身所处朝代的特点去鉴定之外,同时还要注意几个细节,比如价格、细节处理等,稍有疑惑的瓷器,不要轻易去赌,以免上当吃亏。

咸丰瓷器精品拍卖成交价格:

1:清咸丰青花粉彩开光草虫图茶壶,尺寸:高10.5厘米;直径6厘米;宽5.5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7,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咸丰辛亥仲春退思堂主人制。

咸丰瓷器上承道光,下启同治光绪,有明显过渡时期瓷器的特征。一些精巧之作无论是在工艺技巧上还是装饰纹样上,均有道光时期的遗韵,甚至部分无款识器物与道光时期难以区别,具有绘画工细、色彩绚丽、纹饰寓意吉祥的特点。多数瓷器胎骨仍然细润洁白,但已不似清中期坚密,稍显疏松,多数胎釉结合不紧密。大件器物胎体厚重,白釉泛青,釉面不平即『波浪釉』的现象多见,小件器物胎体轻薄却不够精致,处处显示出晚清国力渐衰的境况。

本件则属咸丰时期精细之作,壶直口,短颈,由于覆烧,口部无釉,平底,此壶造型在道光和咸丰时最为常见。壶身满饰青花缠枝莲纹,壶体两侧各有一处方形粉彩开光,一面绘蝴蝶玉兰山石,一面绘有菊花蝈蝈。玉兰花又称木笔花,山石即为寿石,合绘意味『必得其寿』,又有蝴蝶翩然,谐音为耋,故此幅图画有健康长寿之意。蝈蝈菊花则是清代常见吉祥纹饰,蝈与官音近,与菊花齐绘,寓意官居一品,仕途顺利,官运亨通。可见此壶纹饰吉祥,寄托了寿禄双全的美好愿望,并双面粉彩开光纹饰均为道光时期常见的花蝶虫草题材,也显现出此时精品与道光器物的沿袭关系。

壶底施满釉,上有青花篆书『咸丰辛亥仲春退思堂主人制』款识。在清代,堂名、斋名一般是帝王、王公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退思堂』款识是嘉庆、道光和咸丰时期睿亲王自用的堂名,除此以外,也有『养园仿古』、『友堂雅制』 、『竹韵山房』款等,或在『退思堂制』款前冠以『睿府』、『睿邸』二字者。此件器物极力摆脱了此时御窑厂日渐衰微的颓势,造型精巧,比例准确,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润而毫无『波浪釉』,粉彩彩料提炼精细,呈色亮丽,整件作品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2:清咸丰粉彩群仙祝寿图双蝠尊,尺寸:高23.4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530,000 ,成交时间:2014.12.09,拍卖公司: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咸丰年制”矾红两行六字楷书款。

此尊直口短颈,丰肩,肩饰双蝙蝠衔环耳,腹下渐收,圈足,器形新颖别致。瓶内及底部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一周,颈部及肩部以胭脂紫釉为地,上绘粉彩缠枝花卉纹,间以绿彩连珠纹相隔,与腹部纹饰以变形回纹相隔,肩部以墨彩描金饰蝙蝠耳,腹部主题纹饰一面为福禄寿三星图,福星手持如意,面露微笑在侍女的陪伴下悠然自得,禄星手持书卷,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寿桃,三星笑逐颜开,一小童双手持灵芝尽情玩耍。另一面绘八仙各自手持法器,齐聚一堂,空中仙鹤飞翔。整体寓意吉祥,色彩柔和典雅。咸丰一朝在位短暂,所烧官窑器更为稀少,粉彩瓷的烧造工艺,色彩运用虽已不及雍、乾粉彩,但此件粉彩瓶绘工精湛,保存完好,尤显弥足珍贵。

福禄寿三星是人们根据星相而寓意的,古人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居所,每一点星光都是一位星辰之神。星辰之神被认为是地上万物的主宰。其中有三位星官的职责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专门赐予福气好运的福星,负责加官晋爵的禄星,保佑人们长生不老的寿星,三位合称福禄寿三星。三星图亦是许多民间绘画的题材,此外还有象征画法,画上蝙蝠、梅花鹿、寿桃,用它们的谐音来表达福、禄、寿的含义。

3:清咸丰粉彩喜字双联瓶,尺寸:高24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HKD 2,070,000 ,成交时间:2009.11.30,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香港匡时 日本亲和联合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咸丰年制”。咸丰本朝。

瓶为圈足扁腹直颈,两瓶相连,器形罕见。一瓶以绿彩为地,一瓶以粉红彩为地,足外绘卷云纹,瓶腹绘缠枝莲托喜字,颈部绘缠枝莲纹,肩及口沿绘卷云纹和如意头纹为边饰。图案布局繁密,画工精湛细致。咸丰一朝为时不长,且连年战乱,官窑数量及品种稀少。因此,此瓶为咸丰官窑难得一见的精品。

4:清咸丰粉青地描金缠枝莲宝相花双耳瓶,尺寸:高30厘米,估价:HKD 1,600,000 ~ 1,800,000,成交价: HKD 1,888,000 ,成交时间:2016.11.28,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匡时香港2016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咸丰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咸丰时期的金彩作品,通体施以粉青釉,颈部、腹部饰描金西番莲纹,花卉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口沿下、肩部、足胫处均以如意云头纹及变形蕉叶纹描绘,器内壁与器底均施白釉,釉色莹润,微闪青绿色。瓶形造型规整,纹饰层次丰富,釉色均匀,于青釉上绘金彩,青釉与金彩相映成辉,使得整器典雅之至。器底矾红彩书「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纯净莹润的青釉色地与色彩明艳的金彩相配,更体现此器的高贵典雅,时代特征鲜明,乃咸丰朝难得官窑精品。 瓷器之美表现在其五彩缤纷的彩釉,优美多姿的器物造型,精致奇巧的装饰手法和细腻华美的装饰图案。彩釉作为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展示着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颜色釉瓷温厚而含蓄,呈现出明澈与幽静的意境,凝结着古拙与朴素的艺术精神。颜色釉瓷是中国瓷器烧制的品种之一,种类尤为丰富,釉色多达几十种,呈色不同、格调互异,却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

粉青釉上描金乃是乾隆朝御瓷之首创,是为清宫至为尊贵之名品,翻查当今公私典藏,运用此装饰技法者不过数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乾隆款粉青地描金莲蓬式花插」。本品承袭乾隆朝之式样、彩画、物料,造型隽秀文雅,装饰清新,粉青配以金彩,极见俊逸雅致之气,无红地描金之俗艳,少霁蓝描金之炫烁,淡恬含蓄,更为高贵,毫不逊色于前朝,而存世亦未见同类之作,犹为难得。

5:清咸丰青花芭竹石纹玉壶春,尺寸:高29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437,500 ,成交时间:2018.06.20,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咸丰年制”款。

本品撇口,细颈,硕腹,圈足。白釉为底,青花作饰,通体釉色润泽,闪青白釉上展现出色泽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部绘三层纹饰,依次为蕉叶纹、缠枝花纹、下垂云头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足外墙绘朵花纹。器底书青花“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腹部主题纹饰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南国的庭院景致,图中两块玲珑的湖石挺拔俊秀,依石而立的翠竹枝头微低,似在随风摇曳,围栏内外一片郁郁葱葱的萱草、兰花竞相开放,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四季常青的芭蕉叶又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南国色彩。山石、翠竹、蕉叶、萱草、兰花构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图”。

此类饰芭竹石纹的器物最早可见于明代洪武御窑瓷器之上,如一例日本松冈美术馆收藏的洪武釉里红芭竹石纹执壶。至永乐朝时,此纹饰进一步发展,风格更为自然明快,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例。不过,自此之后有明一朝便再未见到绘制芭竹石纹的器物,直至清雍正一朝御窑厂才开始仿照永乐原型烧制此类玉壶春瓶,孙瀛洲先生即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一雍正无款例。从传世品来看,清代制品中以乾隆及道光两朝制品最为常见,可分别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文物商店收藏的两例。咸丰一朝时局动荡,面临内忧外患,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使官窑生产受到严重冲击,生产量大不如前。据《清宫档案》记载,咸丰朝前后十年中仅元年至四年生产有御窑瓷器,而后两年所制瓷器未抵运京即毁于太平天国的战乱之中。故咸丰一朝传世的官窑瓷器均为元年及二年制品,颇为珍惜。本品与前代乾隆及道光两朝制品相比,在器形与纹饰上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传世量稀少,无疑系一件难得的珍品,上海博物馆亦收藏有一例咸丰器,可资对比。

6:清咸丰青花龙纹瓶,尺寸:高27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1,416,0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瓷瓶撇口,直颈,颈上有双螭耳,丰肩,敛腹,浅圈足,修胎规整,质坚厚重,器型周正;通体施白色釉面,釉水肥厚温润,色泽深沉;造型硕大简洁,稳重大方。颈部上沿绘垂珠纹,下沿绘变形蕉叶纹,两两照应。瓶腹绘云龙,所绘云龙皆为正面龙,一共五龙,皆张牙舞爪,高大威猛,腾云驾雾,栩栩如生。背景绘祥云图案,寓意吉祥,锦上添花。足部上沿一周蕉叶,下沿为垂云纹,圈足内有「大清咸丰年制」青花发色纯正亮丽,鲜翠明艳,整体构图有致,纹饰繁复,为清代瓷器之佳作。咸丰官窑由于在清咸丰执政期间,政权飘摇,经济衰退,又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兴起,景德镇处于交战地区,故御窑厂在咸丰五年(1855年)基本停烧,目前所见咸丰官窑瓷器多是在咸丰五年以前烧制的,数量极少。此件器物制作精美,仍显示官窑制作的精工细致,为难得之品。

7:清咸丰青花缠枝莲纹赏瓶,尺寸:高38厘米,估价:RMB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 ,成交时间:2019.01.09,拍卖公司:厦门博乐德平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 『大清咸丰年制』。

此瓶撇口,长颈,球腹,外撇圈足。底书『大清咸丰年制』青花篆书款。此类瓶最早被称为『玉堂春瓶』,始烧于雍正朝,乾隆朝大量烧制,是帝王用于赏赐的制器,故又名『赏瓶』。主题纹饰都为缠枝莲纹,以取『为官清廉』之意。口部饰海水如意纹;颈部饰蕉叶纹;颈肩处饰缠枝莲纹及如意云纹;腹下部饰莲瓣纹;外足墙饰如意纹。咸丰官窑赏瓶因存世量较小,在拍买市场一直以来都颇受藏家亲密。

8:清咸丰粉彩八仙人物图双蝠耳瓶,尺寸:高23.2厘米,估价:RMB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806,400 ,成交时间:2007.05.1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咸丰本朝 。

圆口短颈,丰肩,肩饰双蝙蝠衔环耳,腹下渐收,圈足,器形新颖别致。瓶内及底部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一周,颈部及肩部以胭脂紫釉为地,上绘粉彩缠枝花卉纹,间以绿彩连珠纹相隔,与腹部纹饰以变形回纹相隔,肩部以墨彩描金饰蝙蝠耳,腹部主题纹饰一面为福禄寿三星图,福星手持如意,面露微笑在侍女的陪伴下悠然自得,禄星手持书卷,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寿桃,三星笑逐颜开,一小童双手持灵芝尽情玩耍。另一面绘八仙各自手持法器,齐聚一堂,空中仙鹤飞翔。整体寓意吉祥,色彩柔和典雅。底部松石绿地上书红彩“大清咸丰年制”楷书款。咸丰一朝在位短暂,所烧官窑器更为稀少,粉彩瓷的烧造工艺,色彩运用虽已不及雍、干粉彩,但此件粉彩瓶绘工精湛,保存完好,尤显弥足珍贵。福禄寿三星是人们根据星相而寓意的,古人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居所,每一点星光都是一位星辰之神。星辰之神被认为是地上万物的主宰。其中有三位星官的职责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专门赐予福气好运的福星,负责加官晋爵的禄星,保佑人们长生不老的寿星,三位合称福禄寿三星。三星图亦是许多民间绘画的题材,此外还有象征画法,画上蝙蝠、梅花鹿、寿桃,用它们的谐音来表达福、禄、寿的含义。

绿松石釉瓷器的由来和发展


如果说有一种瓷器的颜色能够做到和宝石一样的话,那么你会选择瓷器还是选择宝石呢?雍正选择了瓷器。雍正时期成功烧制出来了和绿松石拥有同样颜色的瓷器,这就是绿松石釉瓷器。

绿松石釉瓷器的由来

自古以来,绿松石都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都非常的喜欢绿松石的原因就在于它的颜色,在绿中又带有蓝色,使得绿松石散发出了迷人的气息。但是绿松石毕竟只是宝石,无论是在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方面对于古人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同时绿松石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资源。

雍正皇帝一向节俭,虽然说本人十分的喜欢绿松石,但是由于其节俭的性格,在有了绿松石釉瓷器可以替代绿松石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瓷器。

根据史料记载,绿松石釉瓷器在制作的时候最为主要的就是使用铜为着色剂,需要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二次烧制才能够完成。而对于古人来说,在技术上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想要得到这种不蓝不绿的颜色,难度比较大,但是和绿松石的价值相比,烧制绿松石釉瓷器所花费的成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绿松石釉瓷器的发展

从雍正开始,在经过了乾隆时代的发展,在绿松石釉瓷器的烧制技术上已经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虽然说松石绿釉只是一种单色釉,但是在进行底色的烧制的时候,还会加上其他的一些釉色、图案以及工艺,使得这些混合非但是保留了松石绿釉的美感,同时还显得十分的和谐美观。

有不少的绿松石釉瓷器在整体上采用的是以绿釉为底,同时在周围出现有金色的纹饰,在瓷器的上下部位出现花卉、人物图案的绘制,还是使用的各种的颜色,包括金色、蓝色、红色、黄色等等,但是在瓷器上却能够完美的协调。

绿松石釉瓷器主要就是在雍正和乾隆年间进行烧制的,虽然说在乾隆之后的几个时期中也是有进行烧制的,但是不管是从颜色还是从瓷胎等方面,和前代都是有所差异的,当然,这种的差异只是相对来说,并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嘉庆以后的绿松石釉瓷器在颜色方面会稍微的比较深一些,但是依旧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绿松石釉瓷器价格参考: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1:清乾隆御制绿松石地粉彩花卉龙把多穆壶,尺寸:高45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4,767,750 ,成交时间:2004.04.26,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清嘉庆绿松石地粉彩番莲纹琮式瓶一对,尺寸:高16.5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614,100 ,成交时间:2002.10.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2秋季拍卖会。

3:清乾隆绿松石地粉彩八吉祥纹橄榄,尺寸:高35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1,407,750 ,成交时间:2003.10.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描金六字篆书款。

4:清乾隆仿绿松石釉花盆一套(两件),尺寸:盆长12.9厘米;奁长15厘米,估价:RMB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1,030,400 ,成交时间:2008.04.28,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花盆连盆奁一套,通体满挂仿绿松石釉,为乾隆朝以瓷仿他物的象生瓷特殊品种,极为珍罕。器形小巧,造型特殊,花盆、盆奁均为唇口,下承四足,做工考究。内外满挂仿绿松石色绿釉,釉质肥厚,并加墨彩勾绘,仿造天然绿松石特征,极为逼真。品相完美,新若未曾触手,且足部金彩未失,极为难得。仇氏原配布盒。

5:清中期仿绿松石釉粉盒,尺寸:宽10.3厘米,估价:RMB 10,000 ~ 20,000,成交价: RMB 74,750 ,成交时间:2015.06.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6:清道光绿松石地松竹梅纹盖碗,尺寸:直径11厘米,估价:RMB 50,000 ,成交价: RMB 57,500 ,成交时间:2013.09.28,拍卖公司:苏州东方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盖碗是清宫常用的茶具,因清帝多爱茗茶,故茶具亦制作得十分精细。本品碗盖落于碗内,柔美的各色花卉自碗壁悠然而出,绿叶、褐枝衬托得花朵异常娇魅,盖壁亦然。底以红彩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碗气息清新雅致,一改乾隆朝以来的繁缛风格,颇有几分雍正御瓷之姿,十分符合道光皇帝追求清雅的要求。

7:清代雕瓷绿松石釉笔筒,尺寸: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估价:RMB 50,000 ~ 80,000,成交价: RMB 55,000 ,成交时间:2006.06.18,拍卖公司:北京嘉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

8:清乾隆仿绿松石地粉彩花鸟图灯笼瓶,尺寸:45厘米,估价:GBP 20,000 ~ 30,000,成交价: GBP 25,000 ,成交时间:2013.11.06,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11月拍卖会。

洒蓝釉瓷器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制瓷史上,明代宣德时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时期。宣德皇帝痴迷于皇帝,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青花瓷工艺水平大有提高,并且出现了不少珍贵的瓷器品种,其中便有独具风格的洒蓝釉瓷器。

作为明代宣德时期首创的瓷器品种,洒蓝釉一经问世备受追捧,之所以叫做“洒蓝釉”,是因为它的釉面像洒落的蓝色会滴一般。洒蓝釉又称“雪花蓝”,这是因为蓝釉里面分布着白釉底斑纹,看上去如学画飘落在蓝色水面上,又因透出的白釉底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

说起洒蓝釉的由来,就不得不提明代宣德皇帝。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他自幼就灵敏好学,在一众皇室子弟中显得十分出色,故而后来继承了大统。朱瞻基在登基之后,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鼓励百姓垦荒耕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对外实行安抚政策,全力主张和议,维持社会局势的安稳。历史上对朱瞻基评价甚高,他和前朝皇帝朱高炽所开创的时代被统称为“仁宣之治”。

一方面,朱瞻基比较注重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他又很贪玩甚至可以是荒唐。朱瞻基平日里很喜欢斗蟋蟀,他玩的蟋蟀是每一年地方官员进贡的。除此之外,朱瞻基还很喜欢养各种各样的鸟儿,某次他和重臣游玩,他一时兴起给大家各自赏赐一笼鹦鹉。朱瞻基还很喜欢赌博,他命令官窑给他专门烧造一款用来掷骰子的瓷器,并且对釉色有一定的要求。官窑立马组织了国内最好的窑工,采用景德镇最好的瓷土。经过不断探索,洒蓝釉瓷器便问世了。

因为瓷器做工不一样,形成的效果也不一样。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洒蓝釉工艺很简单,但是事实上它的工艺是十分繁复的。洒蓝釉并不是蘸釉,而是人们使用管子吹出来的。匠人们首先白釉瓷烧好,然后在用管子蘸上蓝釉汁水,然后吹在器物的表面,从而出现厚薄深浅不一的斑点,接着再上一道薄釉,最后在高温下烧成。由于要烧两次,故而洒蓝釉的烧造难度很大。而人工吹釉工艺对制瓷人的水平有很大的考验,这是因为功夫不到家的制瓷人很难掌握釉面质量。在后来有人改进了洒蓝釉工艺,先烧出白釉瓷,然后把剪纸贴在表面,接着吹釉,拿开纸片就有了留白,大大提高了洒蓝釉的生产效率。后来,聪明的工匠在工艺上进行改良,瓷器烧完白釉后,先用剪纸帖于器上,然后吹釉,吹完后将剪纸拿掉即成留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明代宣德洒蓝釉瓷器的器型以钵为主,朱瞻基刚好用这种器物玩掷骰子游戏。由于洒蓝釉从问世到衰亡的前后时间只有十年,现在明代洒蓝釉瓷器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朱瞻基英年早逝,在位时间不长。在他去世之后,很少有人玩掷骰子。加上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成本太高,因此洒蓝釉瓷器生产量渐少直至停烧。

长沙窑瓷器的工艺特性和装饰特点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一、长沙窑简况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的石渚湖至铜官镇一带。历时千年,几经兴衰、唐代墨客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纪录和国表里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据,长沙窑可上朔于初唐,兴于中、晚唐,大抵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初唐(公元618一684年),瓷器大部门是开片青瓷和陶塑艺术品。如十二生肖、镇墓兽、侍女、乐俑、胡人、骆驼、车马等。

第二期:盛唐(公元684—756年),以素釉青瓷为主,并开始出现彩瓷。

第三期;中唐(公元756一840年),在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烧乐成的底子上,研制出釉下彩精堪瓷品,并以格言、警句与五言、六言句为内容的书法装饰瓷器,在陶瓷工艺中已形成新的情势,开创了一个极新的期间。

第四期:晚唐(公元841—907年),造型趋向纤巧多变,装饰盛行于花鸟画、印花、压花以及单情势的宣染画和彩釉画等特有风格。

五代,黄巢叛逆,外商横遭杀害,外销受阻;长沙窑产物大部门瓷化水平差,脱釉征象多,不如邢窑之细白和坚致,且湖南衡州地域的蒋家窑、瓦子墩窑及岳州洞庭湖一带,大量烧制雷同越窑的青瓷成品,给长沙窑的国内市场带来了很大威胁;再加之长沙窑规模很大,质料、燃料日逐匮乏,迫使窑主们不得不改迁窑址或另营生路,导致长沙窑晚期趋向衰落。 元末明初,长沙窑回光反照,继续和发扬了多色釉的传统武艺,特殊是对铜绿釉、宝石蓝釉、桔黄釉的研究很有造诣,并创制了器型多变,釉似流霞、色彩美丽的琉璃成品。清末民初,铜官镇陶业生产趋向高峰,发展到十二条龙窑、六百多制陶工人,号称湖南的陶都。但民国时期,长沙窑陶瓷又受到斫伤,艺术风格江河日下,濒于窑沉倒闭。解放后,在党的向导下,颠末四十年来的规复、改造,生产规模、制造技能都有了飞跃发展,良好传统武艺得以复兴和发扬,而且在国内首家研制乐成白炻器、芝麻釉炻器和精致铁炻器系列产物,沿着中古时期开发的陶瓷之路,远销美、加、欧、港澳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域,使历经千年沧桑的长沙窑又重展英姿。

长沙窑白釉绿彩枕

二、长沙窑陶瓷工艺特点

(一)胎、釉及釉彩特点

长沙窑成品有瓷胎与陶胎之分。陶胎土质不纯且带砂,烧成后呈褐色或铁灰色,断面粗糙、吸水性大,习称缸瓦胎。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含铁1.5~2.5%,含SiO272~76.34%,含Al2O316.67~20.73%,含TiO2在1%左右,SiO2/Ai2O3在4.09 ±0.5,化学组成相似于浙江青瓷和景德镇瓷器,是具有南边光显特性的一种属富氧化硅质的瓷胎。

长沙窑彩绘花鸟纹注子

产物烧成温度约在1150-1200℃,大多偏生烧,瓷胎断面较粗,无半透明性,吸水率2-7%,气孔率大于10%,釉α>坯α,多数遗物釉层出现龟裂,用当代分类法应归属于炻器(STONE WARE)类产物,或称半陶半瓷。 其釉大多呈色,少数产物在灰白色胎上施以微泛青色的白釉,有的还先在坯体上涂抹薄层白色或淡灰色化装粉,然后施釉,以增长釉色亮度,烘托彩画图案装饰结果。

釉有青、酱、白、绿、红和三彩釉等。

青釉:色是枣黄、枣青、榨菜青或虾青色,总的感觉是青中偏黄,概称“青瓷”。

酱釉:色浅者呈棕色、咖啡色、酱黄;色深者呈酱玄色。酱色釉每每先涂青色底釉后再施酱彩,也有先施酱釉后再覆罩一薄层透明青黄釉的。

白釉:长沙窑的白釉作乳浊式或微带浅灰色,状如凝脂,积如蜡泪,滋润而不甚光亮。不透明,有碎纹,或作大块冰裂纹。近似“哥窑”成品,逊色于“定瓷”之光亮、质坚。

彩釉:有宝石蓝釉、孔雀绿釉、红彩等。

宝石蓝釉:釉色似湖蓝而不透明,似碧水而不清亮碧绿。釉质浑厚素雅,或作宝石状天然纹理,而雷同宝石,故称“宝石蓝釉”。

孔雀绿釉:一种呈蓝绿色,它在枣黄色罩釉的覆盖下形成草绿色;另一种是铜绿,即以铜粉为发色基在氧化焰高温中烧成孔雀绿。

红彩:有紫红、褐红、红绿诸色。这种红彩当属铜金属在还原焰中烧成。

重彩:除了釉下彩绘与釉下块状釉装饰外,另有青釉上通体复罩蓝彩的。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

(二)制作特点

大多以辘轳轮制为主,附件和零件如罐耳、壶柄、贴花等用单模或分模、手捏制成,另有接纳镌刻、镂空、堆塑、范模压铸等伎俩。

器物造型除园形器外,还出现了花形、瓜果形、仿动物形态和顺应胡人喜好的金属器式样酒壶和酒盏。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前期产物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园润柔和,后期产物形态趋于隽丽,有一种出新意以应时宜之势,多数具有雄浑消洒的唐代韵律。

施釉方法重要用荡釉、浸釉、淋釉、滴釉和涂釉。

长沙窑褐釉模印贴花双耳罐

(三)装饰特点

以釉下彩绘花(包罗书法题字)、釉上彩绘(外表不罩釉)、块状浸釉(或附加模印贴片)、泼墨(彩)渲染等伎俩作为重要特色。别的,还出现剪纸和雕塑等别的工艺,很少利用刻划花。釉下多彩是长沙窑装饰工艺独具特色的新工艺。

详细地说,有以下独创之处。

1、素釉装饰:长沙窑早在中唐就在釉料中引入差别含量的铜或铁、锰金属做发色色基,经氧化焰或弱还原焰烧成而形成青釉、绿釉、酱釉、褐釉、红釉。举行素釉装饰。

2、模印贴花装饰。模印贴花是先用坯泥做成西方人制作琼浆的葡萄纹模印泥片,经低温素烧,贴后施青釉,再在贴花处浸上褐釉,举行综合装饰,颠末经心整修,产物规整光洁,是其时顺应外销的高级产物。

3、釉下装饰;是一千多年前长沙窑独步一时的巨大创举。釉下装饰有:

(l)釉下褐彩斑点图案。是运用含铁色料做成褐斑色釉先在素坯上点染揭斑图案,再施盖白釉或青釉,入1170℃左右窑中一次烧成,釉面平整光润,褐斑永不脱落。

(2)釉下绿色斑点。一样平常利用单一绿色料,也有效褐、绿、黑组成三彩,在胎上用斑点绘成斜方、四方、六方、环形、菱形等各种图案,再施盖青黄釉色,烧后色调极为调合。

(3)釉下绿彩。瓷工们运用铜金属发色制成绿色色料,在胎上恣意画几笔云霞或水波纹样,或瓜果、辣椒写意画,施盖透明釉,色调柔和,绿彩淡雅。

(4)釉下褐绿彩绘。习见于运用褐、绿色料在瓷枕胎上绘画花鸟题材。结构严谨,形态生动生动,春意盎然,富有气愤。

长沙窑釉下彩初创阶段,也有在坯体上接纳镌刻和绘画吞并伎俩,先刻划出花鸟纹表面,然后在表面线内填彩,使画面产生很好的立体结果。

四、笔墨装饰和款识。则又是长沙窑的始创,其情势多样。

(l)诗文装饰。在不少长沙窑青釉壶上,用褐色料誊写有: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着鸟哢着声。

自入新峰(丰)市.唯闻旧酒香;

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垂杨。

买民气难过,卖民气不安;

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

富从升合起,贫从不计束。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

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

明月家家有,黄金那边无。

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

洛阳来路远,不消几黄金。

(2)广告款识。四十多年前在朝鲜龙媒岛出上的长沙窑瓷品上烧有“郑家小口天下第一”,“卡家小口天下著名”的款识。1958年在长沙出土的青釉褐色斑点贴花壶也楷书“张”字和“陈家美春酒”。

更值一提的,发现一件壶上誊写了一首抒发心情的诗:“去去关山远,行行湖地深,早知本日苦,多与画师金”。此中的“关、远、与、师”四字,都是简化字体,可见一千多年前长沙窑瓷工们就孕育了改革笔墨的愿望。 综上所述,长沙窑产物釉色、造型、色彩、装饰丰富多变,又和谐同一,光显地体现出繁荣兴盛的唐代特色,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头脑运动、向往与寻求。同时还非常留意外洋的实用要求和文化欣赏习俗,突出了外销出口的顺应性、为发展后代陶瓷树立了榜样。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弘治瓷器的发展和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弘治瓷器的发展和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代官窑瓷器鉴别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