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新老瓷器是怎样鉴别的 > 导航 >

中国瓷器是怎样被西方超越的

中国瓷器是怎样被西方超越的

新老瓷器是怎样鉴别的 什么是瓷砖 怎样鉴别瓷器是不是均瓷

2020-10-27

新老瓷器是怎样鉴别的。

1683年,刚刚收复台湾的康熙皇帝宣布开放海禁,对日本、东南亚、中亚、东欧等地陶瓷业来说,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中国瓷业领先世界上千年,几项核心优势令竞争者望尘兴叹。当然,中国工匠的技艺与创造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他们设计的造型、图案常被中亚匠人们抄走,并传向西方,只是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形。

比如龙,中亚匠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它添上了翅膀,并与格里芬(中亚传说中的怪兽)嫁接,故有了狮尾和硕大的肚子,这种改造过的龙在西方一度颇受欢迎,但随着“十字军东征”,它变成了恶的象征,从此被污名化。

再比如中国人常见的花鸟,其中往往含有寓意,比如:鸳鸯象征夫妻和美,松鹤象征长寿,大雁象征婚姻,猫捕蝴蝶隐喻“耄耋”……但这些很难被不同文化的匠人所了解,故仿品常常是有猫无蝶,或是单只鸳鸯,而与牡丹为伴的也不再是锦鸡,而是变成了夜莺,西方购买者不明就里,误认为中国人更喜欢“自然主义”和“写实”。

明代时,西方商船开始携带纹样来中国定制瓷器,其中也闹出许多误会。比如一位英国客户要求在定制的餐具中烧制上自己家族的徽章,并在图纸中用拉丁文特别标注了徽章各部分的具体解释,可中国工匠不懂拉丁文,以为这也是图案的组成部分,便忠实地烧在了成品上。这还不是笑话的全部,这些瓷器流入中亚后,当地匠人以为是新的时髦图样,结果又做出了仿品,只是拉丁文被创造性地改成蕾丝花边。

幸亏明清易代,中亚陶瓷匠人们终于喘了一口气,连日本瓷器、东南亚瓷器都得到追捧,德国、匈牙利等地的匠人们也趁机大发其财,虽然从外表看,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很像中国瓷,甚至还能模仿青花瓷,但由于烧制温度不够,一经水洗,立刻掉色。正因为如此,中国瓷器回归国际市场不久,便迅速夺回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英国纬致伍德等公司的崛起,中国瓷遇到了真正的对手,纬致伍德完全抄袭了景德镇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并将机械引入,使成本骤降,论质量,纬致伍德并无优势,但论创新,景德镇完败。通过创新,欧洲匠人找到了更好的控制窑温的方式,成品率大大提升,在器型、配方、图案等方面,景德镇的更新节奏显然太慢。

其实,景德镇匠人们历来不缺乏创新意识,青花瓷采用的就是来自中亚的钴料,后来又引入西方的珐琅彩,在器型与图案上,他们也不断在模仿中亚和欧洲的设计。

然而,在清朝皇帝眼中,景德镇不过是自己的日用品和礼品制作基地,为突出皇家至高无上的尊严,必须将所有尖端技术、优秀匠人集中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做出来的产品稀缺与珍贵。于是,行业中最优质的资源很少用来创新,而是用来为皇帝个人的审美趣味服务,就算有创造,也无法流向社会,皇家定制的东西必须留在宫中,多余的一律被打碎。在垄断思维的影响下,景德镇的创新冲动被抑制了。

更麻烦的是,虽然在3个世纪中,中国外销瓷年均超百万件,可在外贸收入中很少能超过10%,因整体市场化不充分,劳动力价格偏低,民间投资能力不足,只能选择薄利多销、快速回本的低端经营战略。景德镇匠人们辛苦一生,仅能勉强维持温饱,为了烧瓷,景德镇周边地区的原生树木被砍伐殆尽,穷尽人力、物力,只为换取海外白银,而银价一跌,则半生血汗白白流失,这种发展模式又怎能长久持续?

关于瓷器的历史,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优点在作者对世界史特别熟悉,帮助读者从东西方互动的视角去理解中国瓷的辉煌与衰落。事实证明:技术优势再明显,也会有被超越的那一天,要长治久安,最终还是要靠市场与制度的力量。

延伸阅读

官窑瓷器是怎样流入民间的


中新河南网郑州9月7日电中国民间留有官窑瓷器,是被多数收藏家认可的,无论皇家采用什么手段来垄断官窑瓷,在今天看来,只能是愿望和神话。

中国官窑制度形成于明清两代,而早在唐朝后期,瓷器已走进宫先廷与王室,北宋虽有固定的官窑,其制度如何,因缺乏史载而不明。从文献的记载来看,宋时定、汝、钧等窑烧造的瓷器通常是先由官方(朝廷所派专员)挑选,其余的产品则由工匠上市销售。元代有元官窑,期形制如何,至今仍是个谜。明朝宣德皇帝和成化皇帝重视制器,不仅创制了五彩、霁蓝、霁红、娇黄、斗彩等新品种,而且能把青花釉里之红色烧得极其鲜艳,为明代瓷器史上的两个高峰。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制度也在此时逐步形成。

官方指定专门窑品为宫廷烧制御用瓷,而不准烧制商品瓷。这些规定其实仅为皇家的美好愿望,企图以独特、独有的礼器、日用器、赏品向人们显示独有的皇家气派,即企图垄断天下最为精美的瓷器,其实是做不到的。明代官窑通常是皇帝派太监督管窑务,而太监专制凶狠的管理,严重地盘剥窑户窑工,其中一项做法为搭烧,即强令窑户搭烧官窑器,以完成皇家的差使。搭烧就是使民窑烧制官窑器合法化,至少民窑可以在搭烧时多做出官方所索要器皿的数量,即为了保证烧制成功一件,需做三四个坯。由于搭烧,明代的景德镇就出现了被称为“官古”的窑户,即专门仿古官窑器的窑户。其中名噪一时的为陆子顺,他于正统元年进献瓷器5万余件,英宗命“送光禄寺充用,赐钞偿其值。”陆氏进献的瓷器可以充用,肯定其精美程度可比官窑。此例足以说明民间确实在造官窑瓷器。

督陶官的营私舞弊也是使官窑器流向民间的一条途径。明宣德年间,太监张善督陶,“贪黩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官窑瓷器多以分馈其同列,事闻,上命斩于都市,枭首以徇。”张善犯有两大罪状,其一便是把官窑瓷器分赠同列,可知此为官窑瓷器走到民间的一条途径。本来督陶官以职务之便送几件瓷器给同僚是平常事,可是这个张善做得太过分,再加之“酷虐下人”,引起了民愤,才两罪并罚而至处斩、枭首示众。其后的督陶官还会不会把官器送给同僚、亲友,应该还是禁而不止的,不过做得隐晦、适当一些罢了。唐英在乾隆八年二月二日的奏章中说:“故厂造成供御之瓷,则有黄器及锥拱彩绘、五爪龙等件。此等器皿,非奉赏赐,凡在臣下不敢珍藏擅用,以滋违制之戾。”唐英为督陶官确实谨慎勤敬,不敢擅用和珍藏御用瓷器(专指黄器、珐琅彩瓷和绘有五爪龙之器),那么,唐英的前后任怎样,则不得而知。然而在唐英辩白的背后,却说明了皇帝知道督陶官有把御瓷外赠之事。再说黄器、锥拱彩绘、五爪龙以外的瓷器又怎样,其或有流传至民间,当无疑问。

装箱、运输中的纰漏致使官窑瓷器品质降低、流向民间时或有之。乾隆六年五月,怡亲王谕字唐英:“烧造上色瓷器甚糙,釉不好,瓷器内亦有破的”。唐英上奏作了言辞恳切的辩解。乾隆阅读奏疏后,作朱批:“不但去年,数年以来所烧者,远逊雍正年间所烧者,且汝从未奏销,旨到,可将雍正十、十一、十二、十三等年所费几何,所得几何,乾隆元年至五年所费几何,所得几何,一一查明,造册奏闻备查,仍缮清单奏闻。”唐英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做成报销清单,结果却是“以所造瓷器釉水、花纹远逊从前,又破损过多,因分条核减,共银二千一百六十四两五钱五分三厘三丝五忽二微,奏令赔补。”说实在的,这一处罚是很轻的,因为参与审核和奏议的和硕怡亲王、果毅公讷等都知道有些责任不该由唐英来负。唐英“实有鞭长莫及之势”,在出窑、挑选、装箱、运输诸环节都可能出纰漏。这也是官窑器流向民间的一条途径。

更有甚者,乾隆皇帝曾下旨将不符宫廷御用器的作品在景德镇公开销售。用土窑烧造瓷器较难保证质量。康熙、雍正两朝选剩之件向无解交之例,随散贮厂署,听人匠使用。唐英因要奉旨造清单奏销,于是要设法让乾隆皇帝知道落选之次色瓷与正选的上色瓷的比例:上色瓷十中难得四五;有时他又说次色脚货及破损等数几与全美之件数等。大概上色瓷仅得三到四成,难得五成,次色瓷也是如此,其余的是破损变形者。唐英以黄器、五爪龙等为理由,欲将次色瓷全部运抵京城,交朝廷处置。乾隆的朱批为“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所谓黄器,指单色釉娇黄瓷器及外黄里粉彩之瓷。所谓“仍照原议行”,即可将次色瓷在当地销售,包括绘有五爪龙图案的次色瓷。此例一开,官窑生产的次色瓷就合法地出现于市场,而且数量很大,还有可能夹杂着一些上色瓷。到光绪时,皇家干脆在景德镇创建了销售瓷器的公司。这是一条官窑瓷器流向民间的合法途径。

唐英是一位甚得窑工窑户爱戴的督陶官,可他也不得不感叹:“工匠之弊,又不胜防也。”工匠为了过日子、过好日子,就会想方设法占有自己所烧造的官窑瓷器,甚至占有最上等的器皿。这也是一条官窑瓷器流向民间的途径。

此外,由于战乱与朝代更替,一些皇族流落了普通民众,为了生计,时常拿出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便卖,也让宫先廷御用瓷器流向民间。

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屈辱,西方列强的入侵,至使皇宫王室储存的大量瓷器被掠夺,后经国人努力,重新回国,并流落民间。

有了上述途径,应该说民间有数量不少的官窑瓷器,只不过没被官方认可罢了。

西方瓷器的发展与特色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后来,瓷器及瓷器的烧造工艺流传的西方国家,渐渐的在欧洲国家也开始出现仿制的中国瓷器。这些仿制的中国瓷器又融合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类瓷器,像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珐琅彩咖啡杯、欧式釉下五彩餐具等等。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下西方瓷器的发展与特色。

对于仍使用铁制品的欧洲人来说,中国瓷器的轻巧、美丽、干净和实用令人惊诧。那时,只有富裕的欧洲上层人士才能买得起中国瓷器。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昂贵,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瓷器。

中国陶瓷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瓷。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却为英国和法国所广泛应用。17、18世纪制造代尔夫特陶器的厂商们都广泛仿制了中国瓷器的样式。

在这些瓷器中,我们能够看到欧洲人学习模仿中国瓷器的纹饰图案。如这件18世纪英国产代尔夫特式“青花”花果纹盘,就是欧洲人模仿中国陶瓷的早期产品。据了解,欧洲画家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花卉和水果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混了各种元素,制成欧洲人较为熟悉的图案。所谓的“洋葱”,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桃子和石榴的变体,由此产生了闻名遐迩的洋葱系列瓷器。

17世纪中国瓷器开始大批涌入欧洲。一方面,欧洲工厂仿制中国瓷器最流行的图案,也立刻开始尝试研发属于他们自己的釉料及样式,并发明了装饰物品的新用处,通过创新,欧洲瓷器逐渐脱离“中国风”,制造了一系列欧式艺术装饰风格的崭新瓷器。

“丝绸之路”是怎样将瓷器打包运输的?


唐代,我国瓷器销量不少,而外销的陆路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波斯的。

起初,古代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在西安、北京等地采购了大量的瓷器,用马车装载运回。从西安到波斯,路途万里,坎坷不平,十分不便。坚脆易碎的瓷器经不起长途的颠簸,一到目的地,大都成了瓷片。商人们哪个去干赔本的买卖,于是他们想尽了办法,终于试验成功了一种很有趣的瓷器包装方法:他们把采购来的瓷器先放置在潮湿的地上,在每件瓷器里灌满了沙土,再在沙土里撒上一些豆种或麦种,按照瓷器的不同品种和规格,十件十件地叠起来,用绳子紧紧地缚成一片。然后,撒些沙土,把其中的空隙填没,再播些豆种或麦种。接着,在这些“土”方方上不断地喷洒清水……慢慢地,撒播的沙土里的豆种和麦种生根了,出芽了。根根芽芽,互相交错,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等到“土”方方粘结到差不多了,商人们就开始对它们进行“考验”:把这些方“土”块,放在比较结实的地上摔,摔不碎的就称初步合格,可以装车起运。

古人就是用这种有趣的包装方法,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中国的瓷器。他们的运输路线据资料介绍在德黑兰南面约十公里之处有个叫做累伊的古城遗址。累伊城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建立了,曾为首都,繁荣一时,有人认为在东方它是仅次于巴格达的豪华城市,十三世纪毁于战事。累伊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必经之地,就在这里发现了唐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南宋龙泉青瓷等。这说明至迟在九世纪以前中国瓷器已经由沙漠之舟一一骆驼运到伊朗中部来了。不过,瓷器陆运由于包装费事,运输途中损耗又多,而且骆驼的装载量又有限,所以我国的瓷器通过陆路输出的数量还是不多的,大批的输出瓷器还是靠海路运输。

世界的硬通货是中国瓷器


中国几千年来在世界上扬名的,正是中国的瓷器,英语"china"的本意就是瓷器。远在几百年前,中国瓷器就是欧美和阿拉伯国家皇室竞相购买的贵重艺术品。

现在,中国书画已经创出了近4.5亿的天价,这一纪录还有望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不断攀升。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山水人物书画在中国人心目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但在世界上的地位却十分可怜,基本没有赢得一席之地。

而中国瓷器得到了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青睐、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看,巴比收藏认为,中国瓷器就是世界的硬通货!

这些年来,中国的瓷器也拍出了四五千万的高价,更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出了上亿的价格。但巴比收藏认为,这还仅仅是中国瓷器的低谷。想一想,中国一幅画在国内就能拍出近4.5亿,作为全世界认同的收藏硬通货,中国瓷器在世界上能不创造出让所有人震撼的价格来吗?

巴比收藏提醒,买艺术品一定要买真品,买精品,买能升值的好艺术品,只有精品才能大幅升值。

青花瓷的由来是怎样的?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原始青花瓷于唐宋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景德镇康熙款青花瓷龙纹将军罐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元代在景德镇成熟发展。明代诗人周晋的一首《咏瓷花》词:“如轻云宿墨,似春葓泛幽;甚可夸,浮梁瓷器白无瑕,巧借蓝色写青花。”

另外青花瓷在中国是最优良的瓷器之一,也就是良瓷,良瓷在汉语当中的发声和“良知”相近,听一听自己敲出来的青花瓷的声音,意思是入行以后,要时刻不忘记听听自己的良知是否还在。

青花瓷传说: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中国精瓷:借现代工艺超越传统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同为CHINA,据说明代有一段时期,正处鼎盛年代的瓷器之都景德镇曾名“昌南”,精美绝伦的“昌南瓷器”出口到海外,洋人赞赏不已,竞相购买收藏……结果,昌南(CHINA)不仅成了瓷器,也成了中国的洋名。如今,历史中的陶瓷与当代陶瓷的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陶瓷亟待用现代文化传承并超越历史。

创新带动中国陶瓷超越

中国陶瓷的鼎盛时期在唐、宋、明以及清代前期,清代末期到如今的百年间能够提及的为数不多,最能与古时媲美的是7501毛主席用瓷,当时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

中国瓷器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世界各大拍卖行瓷器拍卖创下天价纪录的,都是中国的瓷器。最著名的,当数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钧窑、哥窑、汝窑、定窑)。如今,凡是这5个窑口出产的瓷器,件件价值连城。许多宋代的瓷器都是不可仿制的,比如现存日本的“耀变天目”,产于吉州窑,那只碗初一看并不起眼,乌漆漆的,但细细观赏,会看到碗内闪烁着一圈圈幽幽的光。到目前为止,这一圈圈的光因何而生,还是个未曾破解的谜。难怪日本奉“耀变天目”为国宝,每年只公开展出几天,保护措施严密得不得了。

然而,曾经的辉煌只能代表着中国陶瓷的过去,百年的止步不前早使原本站在鳌头位置的中国陶瓷逐渐失去了原有地位,产业腾飞是当代陶瓷业欲实现的梦想。就其产业目前最大弱项设计而言,“品位低下、制作粗糙”一度成为中国制造的软肋。中国陶瓷好似雄鹰缺少了“灵动的翅膀”。

“7501之所以成功,成为经典,就是它打破了历史成规,有独创性,而中国陶瓷的出路就在于超越前人。”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教育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遊宇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苦心钻研多年的李遊宇深知创新对于中国陶瓷意味着什么。“中国高端陶瓷的发展,面临两座大山,一座是中国古代的官窑,一座是世界著名奢侈品牌。对于这两座大山,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攀越。”

中国陶瓷的现状是,虽然拥有自己的牌子但却不为外人所知,虽然拥有较高产量却是在成就人家的名牌。打造自主高端品牌、重新树立中国陶瓷全球领先的地位似乎成为当代陶瓷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中国陶瓷期待高端品牌

曾几何时,世界第一的美誉也曾是中国瓷器的“代言”,然而,事实是从晚清到现在的100多年间,瓷器在中国逐渐走着下坡路。目前,世界级的名牌瓷器,产在德国、英国和日本,而中国的瓷器只能在国内外的普通商场、超市,甚至地摊上廉价出售;出口数量非常大,创汇却很少。

在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平均单件换汇仅为0.32美元,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单件出口价格0.87美元的水平,为英国、日本的1/7,法国的1/3,而且近年来国外高端品牌陶瓷大举进入中国。在那些销售奢侈品的百货公司,人们可以看到皇家道尔顿、麦森、皇家哥本哈根、威基伍德、爱马仕、范思哲等顶级品牌的陶瓷,尽管价格高昂,仍然受到国内奢侈品消费族的追捧,而国内品牌少有可与之匹敌者。

“中国急需解决的是产业升级和附加值的提高,更需要高端产品的出现。”李遊宇介绍。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家有汝瓷一片,中国的古陶瓷名声远扬,然而现代陶瓷却令人汗颜。尽管陶瓷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包括景德镇、怀化、唐山、邯郸等多达11个产区,全世界2/3的陶瓷也是中国人生产的,然而庞大的产业里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品牌,这是很遗憾的。”李遊宇坦言。

“两会”前夕,在北京金融街(000402)购物中心大堂与百盛购物中心五楼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看到,181件“纯如脂、透如晶”汉光瓷珍藏版吸引着中外游客及“两会”代表的关注。

“汉光瓷就是要走高端路线,《盛世奇迹》181件汉光瓷已经能够代表现代中国陶瓷的高端瓷器水平,我们用15年的时间,攻克无数难关,终于在瓷器材质、工艺技术、美学效果等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作为汉光瓷创始人的李遊宇教授向记者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