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瓷器的特点 > 导航 >

刷花瓷的特点

刷花瓷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艺术特点 全瓷的瓷砖

2020-11-12

古代瓷器的特点。

刷花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极具艺术性和装饰性。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由浓到淡,或两种和两种以上颜色的过渡与衔接,均可通过刷绘的形式达到色彩连接柔和自然、渲染细致匀称的艺术效果,这是其他手绘工艺技法所无法达到的,它表现出来的刷花瓷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其他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娴熟的运刀技法使之有神奇的金石味和剪纸艺术中的质感和动态。在光滑的瓷面上单刀刻纸,是刷花技艺中相当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运刀如用笔要一气呵成,小刀笔在瓷面上运行易滑落,轻、重方向难以控制,一刀刻错就会破坏形象,故不能复刀。独特的颜色配方是釉上色彩薄而透明的关键环节,陶瓷胶、水、色料的恰当配比,俗称“标水”到位,是刷花艺人们千百次实验的结果。

其次、刷花表现内容广泛,器型多姿。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静物等,只要是手绘方式能表现的刷花均能表现;器型大到几百件大瓶小到汤匙,无论是瓷板、赏瓶等陈设瓷还是杯、碗等家用瓷,琳琅满目,多种多样。

第三、题材丰富,贴近生活。有神话传说、典故野史、民俗风情、田园风光、花卉鸟兽等脍炙人口的题材;主题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松鹤延年”、“三阳开泰”、“鹿鹤同春”、“多子多福”、“喜上梅梢”等,并大多配有题诗,书法流畅,笔意潇洒,诗情与画意协调,整个作品散发出清雅明丽的文人画韵致。

延伸阅读

陶瓷上的“东洋振染”-刷花瓷


刷花是用特别的瓷用刷笔,蘸颜料在铜丝网上反复涂刷,漏下的颜料附着在瓷器或坯胎上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称筛色瓷。

刷花术是清末从日本传人中国的。它是受西方搪瓷喷洒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和剪纸艺术形成的,传人时称之为“东洋振染”。一个叫张筱耕的美术师在日本求学时,见到了刷花术。张筱耕回国后,曾在湖南醴陵试制到瓷器上,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到江西鄱阳陶业学校任教时,期间进一步研究。他将从日本带回的一些画谱中的折枝花鸟画,移植到瓷器上,几经努力,终于成功,后将此技术传授给学生:其中一个叫冯完白的学生毕业后到江西瓷业公司工作,将刷花技术传到了景德镇。其后,景德镇的艺术家们不断的发掘,变革,完善着这一新的陶瓷装饰品种-

刷花的工具有笔刷、小刀、镊子或小钳子,画笔、铜丝网制成的小筛。操作中,将事先按瓷器形状设计好的图稿帖到瓷器或坯胎上,干后,用非常锋利的小刀依样刻出花纹图案,然后陆续剔出有纹样的地方。这样,瓷面上呈现出空白的地方.再用笔蘸颜料,隔着筛网来刷。小的颜料粉末就会附着在瓷面或坯体上。根据需要表现的意境、题材来达到浓淡深浅。虚实的变化,全凭画师筛色时的轻重缓急,高低俯平的手上感觉。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刷花工艺也能表现,需要将五种不同的颜色一层一层刷上去,厚薄适中。最后,在刷好的颜色面上用料笔勾线调整,经电炉或窑炉烧制,就形成了色泽明丽,别具一格的刷花瓷。

刷花瓷极具艺术性和装饰性。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由浓到淡,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过渡衔接,均可以通过刷绘的形式达到色彩连接柔和、自然,渲染细致均匀的艺术效果,是其它工艺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刷花艺术讲究点与线的结合,色块与色阶的交汇,形似与情感的融合。形象概括,简练,既有没骨画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画境。

刷花瓷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刷花术传人景德镇后,以程大有的刷花技艺尤为突出。程大有之前的刷花常见的是一些简单的花鸟图,层次不多,较单薄,缺少变化,主要是装饰在小件日用瓷上,艺术装饰瓷较少运用。在色彩的使用上远远没有发挥出它的丰富的表现力,操作技术上也不够成熟。程大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刷花技术,他不仅开创薄刷法的表现技巧,而且采用了釉上人物刷花瓷的技艺。创作的刷花人物,线条平整洁净、流畅而有节奏,人物外在的形貌、内在的气质以及动感.都表现得丝丝人扣,用色也极为考究。程大有的薄彩人物刷花,可谓前无古人,堪称陶艺界一绝。程大有在花鸟、山水、静物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民国时期创作的刷花瓷板画《松鹤图》,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这也为刷花瓷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靓丽的一页,标志着刷花瓷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解放后,刷花这门技艺得到继承与发扬。比较著名的艺术家有程斌、杨子敬、陈先水、喻海根等,他们中有的作品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这项技术在东风瓷厂的日用瓷及艺术瓷厂的艺术瓷上都得到了运用。

改革开放后,喻冬华、宁勤征等一批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传承了前人的这一宝贵陶瓷技艺。他们创作了数量不少的花鸟,山水刷花陶瓷作品。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景德镇市陶研所制作的一对超万件的综合装饰瓶《百荷图》,所有花的花头都是喻冬华采用刷花工艺装饰而成。这对花瓶作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礼品,已存放在澳门特别行政区。2002年,由宁勤征完成的《荷塘月色》刷花瓷板,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西湖博览会金奖。2006年,《荷塘月色》刷花瓷板被文化部、外交部选送赴俄罗斯、巴林王国等友好国家巡回展出。如今,宁勤征已经把刷花艺术延伸到了釉下彩绘,作品更加亮丽,在自然状态下保存不会被氧化,千年不变,永葆青春。

刷花艺术是一门较新的陶瓷装饰技艺。我们相信,在景德镇这片陶瓷沃土上,它一定会绽放得更加艳丽,更加光彩夺目。

瓷文化:台湾汝瓷的特点


每当我们在说起陶瓷茶具中的汝瓷茶具,相信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河南的汝瓷茶壶,但是小编表示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河南汝瓷之外,台湾汝瓷茶具也是非常优秀的,台湾汝瓷是一种衍生的汝窑茶具,集合了河南汝窑的传统制作精华,再加上台湾本地的特色加工和审美,所成就了不一样的汝窑茶具。

台湾汝窑茶具的特点有哪些,其实早在宋代的时候,汝瓷已经成为了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原产于河南临汝,其中隋炀帝曾就将临汝为汝州,而汝瓷也因此得名。汝瓷开始烧制时间为唐朝中期,但是在北宋时期开始著名,在我们国家瓷器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战乱不休,其中兴衰也不过短短二十载,所以说汝瓷也格外珍贵。

台湾汝瓷茶具的做工非常精致美丽,在众多宋朝汝窑茶具的作品中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值得一提的就是,很多人都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汝窑瓷器,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台湾汝窑瓷器,因此可以见的台湾汝窑瓷器的受欢迎程度。

现如今的汝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大部分都是完全使用汝窑传统工艺,经过制作者的精雕细琢之后,才可将汝窑的气派和高尚品位再次重现。汝窑瓷器同时也不断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古典文化有机结合期待,制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具有现代的气息。

汝窑茶具蕴含着古朴风味,在充满现代元素的今天显得尤为尊贵,茶具显得稳重优雅而大方,让人们对此倍加珍惜,以上便是小编对于汝窑瓷器的分析,汝窑瓷器在现代元素中衬托出自身独特魅力,使得人们叹为观止。

耀瓷儿童纹样的艺术特点


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称:“或干华文之间以龙凤狮兽及化生之类,随其所宜,分布用之。”梁思成先生解释作:“装饰图案种的小儿称化生,‘化生之类’指人物图案。”在古陶瓷学界则多称为“婴戏”,取其以游戏为主的特征。

在画面构图上,耀州窑儿童题材纹样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平面剪纸式构图方法,以二度平面的空间来表现立体对象,画面饱满,人物形象不加重叠。所刻、印儿童题材纹样均以流畅、犀利的轮廓线条加以表现,而略去人物的面部和其他细部特征。这种造型方法一方面是受到刻、印花装饰手法的限制,另一方面应是受到商周青铜器纹样、片状玉雕、汉画像砖(石)人物及剪纸等传统工艺的影响,既节省了工序,又达到了简练传神的艺术效果。

在人物造型上,耀瓷儿童纹样均为大头,身体肥壮而敦实,裸体或半裸体,比较符合儿童的身体特征。儿童有其独特的人体比例和风格,《宣和画谱》在记述唐代画家张萱事迹时就曾指出:“(张萱)又能写婴儿,此尤难为,盖婴儿形貌态度自是一家,要于大小岁数间定其面貌髻稚。世之画者,不能失之于身小而貌壮,则失之于似妇人。”这种未能准确掌握儿童生理特征而导致作品中“体小貌壮”的不足,也是唐以前儿童图案的重要缺陷。反观上述耀瓷儿童题材图案,其人体比例都比较准确合理,动作符合儿童特征,肢体肥圆而柔韧,这种写实描绘应是匠师们长期注意观察生活的结果。

景德镇陶瓷釉上彩——刷花工艺


程大有薄彩刷花《松鹤图》瓷板画

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洋人传入的搪瓷喷花和西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刷花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讲究色块与色阶的交汇,形与情感的融集,既有没骨法用笔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化境;色彩明朗悦目,层次分明,民间艺术风韵浓厚,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

冯完白刷花《双鸽图》瓷板画

一、刷花瓷的制作过程

刷花工具主要有笔刷、小刀笔、小铁钳、画笔和铜丝制成的小筛。它以绘有花纹图样的薄纸用胶水贴在瓷器表面,待胶水干后再用小刀笔依照图样刻出花纹,然后陆续剔去有纹样的地方,用笔刷蘸着所需要表现的各种新彩颜料,隔着铜丝网筛涂刷,使色料通过铜丝网以雾状透过呈现出的空白花纹而附着在瓷面上,直至刷完整个画面,细节部分用料笔勾线调整,最后经700-800℃“红炉”彩烧而成。人物刷花工序最为复杂,操作时先从深色衣服凹处的衣纹开始,暗部的色彩常用复色多次上色,使色泽厚重,逐渐向亮面过渡。亮面色彩单纯,上色一次完成,借白瓷地呼应托出色彩。衣服的上色从深色到淡色,方法依此类推,刷完衣服,再刷脸和手的颜色,脸部先刷头发和嘴唇,次刷暗部和皱纹,最后刷亮部,从深暗处逐渐向亮凸处刷色。颜色上好后,用单料画笔按需要颜色蘸胶水料或油料调和,在色面上勾画出五官、胡须和手部轮廓线以及领边、腰带和头巾等。在色面上画五官非常难,如有一笔失误,作品全败。因此,要有扎实的人物造型能力和书画基础。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刷花工艺也能表现,需要将五种不同的颜色一层一层刷上去,厚薄适中,根据需要达到浓淡深浅变化。

刷花工艺过程

二、刷花瓷的特点

刷花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极具艺术性和装饰性。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由浓到淡,或两种和两种以上颜色的过渡与衔接,均可通过刷绘的形式达到色彩连接柔和自然、渲染细致匀称的艺术效果,这是其他手绘工艺技法所无法达到的,它表现出来的刷花瓷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其他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娴熟的运刀技法使之有神奇的金石味和剪纸艺术中的质感和动态。在光滑的瓷面上单刀刻纸,是刷花技艺中相当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运刀如用笔要一气呵成,小刀笔在瓷面上运行易滑落,轻、重方向难于控制,一刀刻错就会破坏形象,故不能复刀。独特的颜色配方是釉上色彩薄而透明的关键环节,陶瓷胶、水、色料的恰当配比,俗称“标水”到位,是刷花艺人们千百实验的结果。

程大有茂叔爱莲图瓷板画

其次、刷花表现内容广泛,器型多姿。无论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静物等,只要是手绘方式能表现的刷花均能表现;器型大到几百件大瓶小到汤匙,无论是瓷板、赏瓶等陈设瓷还是杯、碗等家用瓷,琳琅满目,多种多样。

民国刷花花鸟瓷板(一对)

第三、题材丰富,贴近生活。有神话传说、典故野史、民俗风情、田园风光、花卉鸟兽等脍炙人口的题材;主题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四爱图”、“四美图”、“松鹤延年”、“三阳开泰”、“鹿鹤同春”、“多子多福”、“富贵白头”、“喜上梅梢”等,并大多配有题诗,书法流畅,笔意潇洒,诗情与画意协调,整个作品散发出清雅明丽的文人画韵致。

程大有薄彩人物刷花《俯首春思图》帽筒

三、刷花大师

刷花工艺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刷花大王”程大有1937年创作的刷花瓷板画《四美图》,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归国后画瓷价格一度超过“珠山八友”。这为刷花瓷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写上了光辉靓丽的一页,也标志着刷花瓷达到的相当高的水平。

程大有薄彩人物刷花《渊明爱菊图》瓷板画

程大有(1902--1945年),江西浮梁新平人,原名桂森,字子辉,号程鹏,又号新平野叟,赣浮野叟,开办大有美术图画馆,出身于书香门弟,接受过西洋艺术理论学习和技法训练,能书善画,擅长刷花艺术,其陶瓷刷花作品斐声中外,时称“刷花大王”。他不仅开创了薄刷的表现技法,而且独创釉上人物刷花技艺。创作的刷花人物,线条平整洁净、流畅而有节奏,人物外在的形貌、内在的气质以及动感,都表现得丝丝入扣,用色也极为考究。程大有的人物刷花,可谓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堪称陶艺界一绝,他在花鸟、山水、静物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陈先水刷花瓷瓶

陈先水(1923--1997年),江西临川人,擅长陶瓷刷花装饰和中国画创作。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画师。从40年代就潜心研究中国水墨画与陶瓷装饰相结合的新方式,并一反传统刷花技艺的旧模式,大胆地实行了以画为主,以刷为辅的工艺创新,给瓷上刷花装饰注入新风,将刷花瓷推向又一高峰。在景德镇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买薄胎瓷莫如买皮灯,买人物莫如买金鱼,买陈先水的刷花金鱼皮灯纵费千元也不足惜。”

宁勤征刷花“春夏秋冬”瓷板(四件)

宁勤征 1957年出生,江西景德镇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现任景德镇陶瓷馆艺术室主任,他在刷花品种创新上研制出了青花刷花山水、花鸟作品,给陶瓷刷花这门艺术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欣赏他的刷花作品,深感其细腻的手法、柔和的色彩、极富生活气息和装饰意韵的自然情调,给人一种安祥、宁静、幽远、恬淡的美感,每件作品无不洋溢出难以遏制的生活活力和时代气息。

夏鼎臣刷花《牧童牵牛图》冬瓜罐

此外刷花作品独具特色的还有夏鼎臣的动物刷花,程斌的牡丹刷花,方庭的博古刷花,杨子镜的花鸟刷花,喻海根的瓜果、金鱼刷花,王隆泰的花鸟刷花,邹文富的花鸟刷花,他们的力作都是收藏投资的选择。后起之秀陈先水之子陈晓林、陈晓亮,喻海根之子喻冬华,他们的作品刷花作品也别具风味。

王隆泰刷花《一生无事为花忙》瓷板画

刷花《三阳开泰图》冬瓜罐

民国冯完白刷花瓷板

程斌秋菊图刷花瓶

程桂森刷花丹凤来仪图一对帽筒

精华瓷社刷花《贵妃醉酒图》瓷板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