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陶意瓷砖 > 导航 >

宋代陶人款

宋代陶人款

陶意瓷砖 鉴别宋代瓷器 怎样鉴别宋代瓷器

2020-11-26

陶意瓷砖。

宋代耀州窑及受其影响而生产青釉刻、印花装饰瓷器的河南临汝、宜阳、新安、内乡等窑,多在器内模印阳文、阴文或刻划姓氏,这些姓氏可能是作坊主或陶工的记号,也可能是订烧者的标记。如耀州窑的“赵家”、“王”等;临汝窑的“童”、 “吴”、“段”、“赵”等;宜阳窑的“吴”、“和”、“吉”、“思”、“刘” 等;新安窑的“吴”、“杨”、“惠”、“张”、“同”等;内乡窑的“田”等。另外,鹤壁窑发现书写、摸印的姓氏铭文有:赵、杨、张、刘、李、宋、褚、柳、林、金、苏、崔、郭、马、孔、何、赵一盘等。扒村窑发现书写的姓氏铭文有:张、秦、花、纪等,广西藤县中和窑瓷器及匣钵上刻划或模印的姓氏和姓名款有:刘五盘子、梁四个、梁四、莫三郎、林、程、李、谢、黎、刘、梁、朱、伍、任、马、周、莫一、莫十、莫一立、陈三、文三、林四、刘四、李伍、李六、李九、欧二、欧小二、区二、龙二、龙六、程八、黎司、小二、小三、小六、小七、二金、而知、李公造、李小一等。广西永福窑遗址出土的宋代花腔腰鼓,鼓内书写蒋四、蒋小八等工匠名,出土的青釉炉残器,腹刻“蒋子弟供口舍”等款,福建建窑黑釉盏的外底有阴刻“张一”名款的。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发现的姓氏、姓名款有:赵小二、陈立、崔十四、张、刘十、吴口、李、好七、封立、木、肖、王、王口口、小田、赵口口、洪立、洪四、本、小本、重、刘立、崔、白又口等。l980年2月广东南雄苍石发现的宋代陶坛盖上刻有“绍圣四年十六日钟博士谨记”。1976 年浙江武义岩坞墓出土的宋筒形陶器腹壁刻有“九政自造火口元丰六年八月十九日元”。 tAoci52.cOM

精选阅读

公司款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新办瓷业公司(工场)达三十多个。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个,即醴陵“湖南瓷业公司”和景德镇“江西瓷业公司”

(一)湖南瓷业公司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熊希龄在湖南醴陵姜湾,创办“湖南瓷业学校”。在此基础上,又筹股5万银元组建“湖南瓷业公司”,由熊希龄充任经理,下设圆器厂、琢器厂、机械室、电灯室、化学室,规模较大。创釉下五彩,并于1907—1912年间'先后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博览会和意大利世界博览会,获得奖章。l918年(民国七年),遭战火重刨,后经艰苦重建,可惜无法恢复元气。

(二)江西瓷业公司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巡抚逢时向清廷上疏开办景德镇瓷业公司,建议“官方筹银10万两,余由该道自行集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奏改商办:。江西景德镇瓷器公司,原拟官商合办,至今未有切实办法。去年’李嘉上海道会商,该公司不如改归商办较有把握”。

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对江西景德镇瓷业公司核准立案。

宣统二年(1910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正式成立,性质依然为官商合办。由张季直、袁秋舫和瑞君华认私股。官方由冀、鄂、皖、苏、赣五省协款。原拟集资40万银元,实 际只筹集到20余万。主持公司业务的是祁门贡生康特璋。公司设本厂和分厂两处。本厂设于景德镇,沿用传统制瓷工艺。分厂设于鄱阳,进行实验改良。聘请从日本窑业学校毕业归国的张浩采用机械制瓷,试验煤窑烧炼。并在九江、上海、汉口等处设立发行所。初创阶段,窑业一度繁荣。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五省协款中断,元气大伤,鄱阳分厂中缀。残余资本集注于景德镇本厂而为局部经营。

年号款


宋代已经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但相当少见。明、清两代在瓷器上题写的年号,习惯上称为年号款。年号款自明永乐开始普遍使用,有六字、四字两种。明代年号款最后一字又有“制”和“造”之分,因此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明代:□□年制;□□年造;大明□□年制;大明□□年造。

清代:□□年制;大清□□年制;□□御制等。

对于瓷器上题写的年号款,明清两代都有一些规定。宋以后瓷器制造有官窑、民窑之分。瓷器的形制、装饰、题铭都有严格的区别,对年号款更有限制。如明成化官窑用“大明成化年制”而民窑瓷只用“大明成化年造”。明隆庆、万历官窑瓷均在底面中心青花双重圈内题“大明隆庆年造”和“大明万历年制”等字样,同期民窑瓷款字相同而不加青花双圈。清处康熙、雍正年间,政府曾禁止民窑产品使用年号款。《浮梁县志》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由于这在实际上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做到,故不久即解禁。

年号款在题写书体上有篆书和楷书之分。从明朝来看,明永乐年号款全部是篆书(现在已经出土了楷书款的题铭),明宣德、万历瓷中有一小部分是篆书,其它各朝均是楷书款。清代年号款的书体大体上可做这样的概括:

1、 顺治瓷款皆为楷书

2、 康熙、雍正两朝楷书盛行,篆书偶一见之。

3、 乾隆瓷款篆、揩皆有,而篆多于楷。

4、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篆书盛行,楷书偶一见之。

5、 光绪、宣统两代除仿古瓷外,款字楷书多于篆书。

清中期民窑产品上的篆书年号款,篆字的写法往往不规范,与官窑器写法有很大差异。

纪年款


(一)宋代纪年款

1、宋“景德年制”款

按照文献记载,景德镇窑以皇帝年号命名官窑纪年款,始自宋真宗景德年。但以“景德年制”为款识的景德镇宋官窑实物,至今未能发现。

2、宋“至道元年”款

“至道元年”(995)款为宋定窑器署款,而且刻饰在瓷器外壁上,具有题铭记事性质。

3、宋“明道元年”款

“明道元年”(1032)款为宋代虎纹瓷画的署款。由于受绘画载体材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宋代纸绢画遗存甚微,因而此器显得十分珍贵。

(二)元代纪年款

1、“至正十一年”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磁州窑菊纹罐上的“至正十一年(1351)七月二十九日河东陈家翔造”款铭,为元磁州窑民窑器款。

2、“至正年制”款

近年,吉林省扶余县古代墓葬出土的釉上彩缠枝番莲纹碗碗底“至正年制”款为明代嘉靖——万历间的仿款。

(三)明洪武款

明洪武年间,皇廷御器,按照需要临时下达国内几个重要产瓷区烧造。如果需用量大,则调工匠赴京(今南京)置窑烧制。对此,明万历版《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作了具体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

九十年代,南京明故宫故址出土了洪武官窑残器。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洪武”纪年款的官窑器。

(四)明永乐款

1、永乐官窑款

永乐初年,明代皇廷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烧造的御器,书写“永乐年制”四字款识。永乐官窑款,大多为篆体。或用青料书写,或在胎骨上刻饰,再用透明釉罩盖。

(1)青花书写篆体“永乐年制”官窑款

笔道浑厚圆润,起落笔处呈尖状,折角处为圆角,结构严谨整饰,气象雄浑豁达,款外围双圆圈,或围图案,或围花纹(例如鸳鸯、狮子滚绣球、团花)。

(2)刻或印篆体“永乐年制”官窑暗款

篆体“永乐年制”暗款,刻或印饰在器内底心或内壁,字体风格与青花书写篆体款相近,款识外围单圈,有的单圈外围花饰几何纹。

(3)楷体永乐四字官窑款

明景德镇御器厂故址出土的永乐釉里红残器口沿,用釉里红书横式“永乐元年”或“永乐四年”。

2、历代寄托永乐款

后世仿款,笔道生硬折角。

(1)明万历寄托永乐款

半行书半篆书,朴质稚拙,有的仿款“年”字犹似“季”字,款铭外围一圈链条般的装饰带,款字大多安置在器内底。

(2)明天启 崇祯寄托款

字体犹如万历寄托款,款铭外围的装饰带,或由延绵的涡纹组成,或由双排练条般的花式构成,装饰带比万历寄托款的装饰带更为宽阔。

(3)清康熙寄托款

康熙寄托款的字体,具有明万历-天启的遗风,但比万历-天启时流畅自然,款铭外不加圈栏,也无花饰。

(五)明宣德款

1、官窑楷书款

宣德官窑款,好似出自一人之手,清秀端庄,浑厚遒劲。“德”字沿袭汉碑中的古体,字的右半边“心”上没有一横,而成“德”字。而且双人旁的两撇,斜度较大。字体风格深受明初书法家沈度的影响。

宣德官窑款,以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为常见,其次为青花“宣德年制”楷书款。

2、官窑篆书款

篆书款极为少见,但景德镇明代御器厂故址出土了两件双圈篆书“宣德年制”四字青花款残器,款识料色浓淡不匀,刚朴肃穆,富有永乐官窑四字篆体款的遗韵。

3、官窑款的色相

宣德官窑器载款的器底釉面,白中闪青,晶莹滋润,并有橘皮纹。

宣德官窑款,一般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或在进口料中适当掺入一些国产青料写就。呈色多为浓重的纯蓝,深邃处有铁的结晶斑,但款铭色泽浓淡不一,并同覆盖款铭的透明白釉紧密结合,使得笔划的四周,好像蒙上了一层白雾。用八倍以上的放大镜在强光下审视,款色多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内、足内釉薄处,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淡青色。

4、宣德官窑款的布局

宣德款,落款位置变化多,或底足,或器内心,或口沿,或肩部,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宣德款识遍器身”。

(I)宣德官窑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

多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双圈是用毛笔借助旋转陶车在圈足上写就,显得工整规矩,但圈线的色料浓淡不一,圈线的粗细也不一致。如果落款位置在器壁上,则多采用单行横排,外面不加圈栏。

(2)宣德官窑楷书“宣德年制”款

有的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有的单行横排,无圈栏。

5、历代仿宣德款

自明嘉靖至民国,历代都有仿宣德款的窑器,但仿款的字体风格与宣德款,特别是宣德官窑款有明显的差异,笔法走势不是过硬,就是太软,或者过于工整,或者草率行事。仿款色泽涣散、浅淡又浮于上面。

(1)明嘉靖仿宣德官窑款

嘉靖仿宣德官窑款为楷书,敦重而缺乏宣德官窑款那种刚劲浑厚的神韵。“年”字写法又与宣德款截然不同,而与“正德”款中的“年”字相近。有的学者把它视为“正德”仿宣德款的作品,但从仿款的呈色上分析,青中泛灰蓝,属嘉靖时回青与石子青混合使用的色相。另外,载负款字的器底釉面,白中略泛灰黄,釉薄而平滑,无橘皮纹,也富于嘉靖器物的特征,加之瓷画的构图、色相无不闪烁嘉靖瓷器的风采。

(2)明万历仿宣德款

万历仿宣德款识的器件较多,仿款一般为楷书,但属信手写来,与宣德本款相去甚远。

(3)清康熙仿宣德款

多为楷书,字体结构有的富有宣德款的遗韵,但款字书写偏瘦。有的康熙仿款,“德”字与宣德款迥异,其右半边“心”上有一横。有的康熙仿款,采用行书而与宣德款迥然有别。

(4)清雍正仿宣德款

楷书,多采用竖排三行构图方式,有的径直写“大明宣德”,规矩有余,活泼不足;敦重有余,浑厚不足。

(5)清乾隆仿宣德款

格调不一,有的过于浑厚而显得臃肿,有的单薄,缺少阳刚之气,与宣德官窑款相去甚远。

(六)明天顺款

英国戴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的“卵白釉印花凤纹盘”的盘心间印饰的“天顺年造”款,乃属目前所知的天顺朝惟一带纪年款瓷。对于它的年代,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元代“天顺”年(1328年)枢密院在景德镇御土窑定烧的器物。因为此盘盘壁的印花凤纹间,印有“枢府”二字;第二种意见则认为它是明代天顺年间(1457 -1464年)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官窑器。

其理由:①元代创烧的卵白釉瓷,一直延烧到明代天顺年间;②其型制和底足与元瓷不合,而与明瓷接近;③款识的布局与排列也不具备元瓷特征。由于笔者未看到实物,对于他们的是与非,无法下结论。只好向读者客观介绍这两种点。

(七)明成化款

1、官窑款

(1)字体特征

明成化官窑款,犹如出自一人之手。用笔自然,肉中骨,柔中见刚,既挺拔瘦劲,又笔道圆润。孙瀛洲先生在谈到成化官窑款识的字体结构时说得好“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七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字窄平年应悟,成字一点头肩腰”。

孙先生说的第一句是指“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不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撇直而生硬。第三句是指“化”字的单人旁和“七”旁上端相平,或接近相平。第四句是指“制”字的下部“衣”的第二笔一横,很少越过右方的立刀以外。第五句是指“明”字右边的“月”,上窄下宽,“年”字呈肥胖状。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的与头平,有的与肩平,有的在腰际。

(2)色相特征

成化官窑款,大多采用青料书写,少数以色釉拔白的技法来表现。青花书体款字的青色,沉淀浓淡不一,青料四周好像浮雾欲盖,在强光下,用放大镜审视,款字上隐现一层云雾和如珠的气泡。

(3)布局

成化官窑款常以竖排双行形式来构图,一般安置在器底,外围双方框或双圆圈。围饰的方框用手工画成,线条规整度欠精密,并遗有因运笔轻重不匀而留下的浓淡不一的色料痕。围饰的圆圈,由于在陶车上操作,较为规整,但也往往遗有色料浓淡的烙痕。明成化官窑款,也有少数横排一行或单排作半环形排列,安置于器物外壁口沿处。

2、民窑款

成化民窑款,一般分为“大明成化年制”和“大明成化年造”两种署款方式。民窑款识多为楷书,但与官窑字体有别。其中“化”字书写较别致:字的左边单人旁中的一撇长而刚劲,撇下的一竖较短;右边的“七”旁,笔划转折有力而呈锋刃状。

3、历代仿成化款

成化官窑器,胎骨细润晶莹,造型玲珑秀奇,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画面淡雅幽婉。早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成化窑器就身价显赫。对此,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野获编》有所记载:“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历代仿成化款的窑器很多。

(1)明嘉靖仿成化款

半楷书半行书的字体,其中“成”和“化”,颇得成化款的遗韵,但“年”字书写独特,中间一横特别长,与嘉靖某些本款较为接近。仿款外围双圆圈或不加圈栏。

(2)明万历-崇祯仿成化款

万历-崇祯仿成化款,书写草率,“成”字中的一点,大多点在腰际,少数点在肩上。仿款的写法也多,有的写成“大明成化年制;有的写成“大明成化年造”;有的写成“成化年制”;有的写成“成化年造”。“年”字中间,往往写成三横。

(3)清康熙一乾隆仿成化款

清代仿款,多为楷书,规矩端方,缺乏成化官窑款那种柔中见刚的神韵。

(八)明弘治纪年款

1、官窑款

弘治官窑款多为楷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篆书官窑款。

(1)楷书官窑款字特征

弘治官窑楷书款,字体工整灵秀,笔划纤细柔和,一改成化瘦硬劲挺之风采。从款字的结构来看,“大”字的横划较短,结体瘦长,“弘”字左边的“弓”大,右边的“厶”小;“治”字的水旁三点,绝大多数低于“台”傍;“台”傍的“口”部底下一横常突出,形如“口”。“制”字下面的“衣”部的横划常常超过上面的“制”部。

(2)官窑篆书款的字体特征

弘治官窑篆书款,存世已不多见。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地绿彩高足杯上的篆书“弘治年制”官窑款来看,其字体,特别是“年”、“制”二字,有永乐、宣德官窑篆体款的遗风,显得浑雄健、挺拔秀美。

(3)官窑款识布局

从存世的弘治官窑器来看,其款识绝大多数为“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书双圈款,款字书写比宣德、成化官窑款要小,但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较大,因而整个款识所占器底的面积要比宣德、成化官窑款大。款识外面双圈的笔线比成化款细微工整,接笔痕也不像宣德、成化官窑款那样粗犷泼辣。

2、民窑款

弘治民窑纪年款,有“大明弘治年制”和“弘治年造”两类。字体稚拙,与官窑款相去甚远。

(九)明正德纪年款

1、官窑款

明正德官窑款,以楷书“正德年制”四字和“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为主,其中又四字款为多。

(1)款字特征

正德官窑六字款的“大”字,一横笔划稍短,开脚均匀。“明”字的“日”旁和“月”旁不齐头,“日”比“月”稍微低些。“正”字上面的横划较短,底横最长,而且上中下三横都平整。“德”字同宣德官窑一样,“心”上缺少一划。“年”有两种写法。

(2)布局

正德官窑款,以四字或六字楷书款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有的用青料书写,有的用红彩描成,有的用刻款来表现。

正德官窑款大多安置在器底,其字体比弘治款略大,布局也比弘治官窑款更为疏朗宽松;其款识所占的底足面积比弘治款还要大些。安置在底足上的“大明正德年制”六字官窑款的排列有两种方式:一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图;一为双行竖排,外围双方框。民窑款也为双行竖排,一般外围双圈。四字官窑款,款识大多安排于底足,少数横排一行布列于器口外或内沿下,或直排一行于器壁,个别作半环形安排于圈足内口沿下。横列于器口沿下的官窑款,则以横列一行,外围双方框的形式展现。安置于底足的六字官窑款,字体较大,布局疏朗开阔,外围双圈或双方框。不少双圈六字官窑款,开阔到近足墙下。

(3)款字色泽

正德官窑青花书写款,色泽分深浅两种。浅淡者色呈灰暗,与青花器纹饰的色调一致。正德官窑红彩款,深者黑红,浅者艳丽。

2、民窑款

正德民窑纪年款,有三种表现方式:一为“正德年制”四字款,外围双圈;一为“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款,外无圈栏;一为“正德年造”四字款,外无圈栏。(十)明嘉靖款

1、官窑款

(1)字体特征

明嘉靖官窑款,多为楷书,未见篆书。运笔遒劲,笔粗色浓,结体健美,刚柔相济,苍劲中飘秀逸。

从款字结构来看,“大”字通常开脚较宽,一撇一捺均顿笔明显。“明”字的“月”旁一撇,弯曲明显。“嘉”字中部的“吉”字,下面的“口”部较为宽扁。“靖”字左边的“立”旁位置较高,常与右边“青”旁的上半部看齐。

由于嘉靖皇帝掌国长达45年之久,明代后期,景德镇御器厂掌写款识的陶艺家另换他人,尽管其署款沿用前辈字体,但字体风格毕竟有所变化,例如“靖”字左边的“立”下移,“嘉”字中间一横加长。

(2)布局

嘉靖官窑款大多以“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为常见,很难见到四字官窑款。款识大多安排于底足,少数横排一行,布列于器口外或内的沿下,或直排一行于器壁,个别作半环形安排于圈足内口沿下。安置于底足的六字官窑款,字体较大,布局疏朗开阔,外围双圈或双方框。不少双圈六字官窑款,开阔到近足墙下。

2、民窑款

嘉靖民窑款,虽为楷书,但与官窑款的字体有别,笔力欠苍劲。嘉靖民窑,除了“大明嘉靖年制”外,还有“大明嘉靖年造”,但不见“嘉靖年制”四字款。

3、清康熙仿嘉靖款

康熙早年,一度禁止民窑在瓷器上署本朝年号,不少窑户权且寄托前朝款识。他们的仿款,不去临摹原款,而是按照书写者自己的功力信手写来,圆润有余,刚气不足,因而与嘉靖官窑原款相差甚远。

(十一)明隆庆款

1、官窑款

(1)署款方式发生变化

明隆庆在历史上只存在六年,景德镇御器厂的制瓷工艺与艺术风格,相去嘉靖朝无几,但署款方式却发生重大变化。嘉靖官窑款,绝大部分都是“大明嘉靖年制”,而“造”字款(即“大明嘉靖年造”)仅见几例。隆庆官窑款,则一律改署“造”字款,即“大明隆庆年造”。

(2)字体特征

隆庆官窑款字,笔划挺拔劲利,顿挫有力。款字中的“隆”字,书写独特。

(3)布局

多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或双方框,也偶尔可见一行竖排。围饰款识的双圈或双方框,往往线条粗细不一,转折也不太规整。

2、民窑款

隆庆民窑款有“大明隆庆年造”、“大明隆庆年制”和“隆庆年造”三种署款方式。民窑六字款,无论是“大明隆庆年制”还是“大明隆庆年造”,均无圈栏。民窑“隆庆年造”四字款,一般外围单圈或单方框。 隆庆民窑字体自成一格,与隆庆官窑截然区分开来。(十二)明万历款

l、官窑款

(1)字体特征

万历官窑款,端庄中寓瘦劲,但写款时往往横划轻,竖划重,显得拘谨刻板。

(2)布局

万厉官窑款多用“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万历官窑款的布局,继承嘉靖官窑的遗风,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宽松。万历官窑款落款的位置变化较多,有的写在足边,有的写在口边,有的写在肩部,有的写在器底。

万历官窑款布局颇具特色,有的上以覆莲映衬,下以折枝莲托护,好像一块招牌;有的则用花形来表现:正中署四字篆书“德化长春”,围以方框,框外再以钱纹形式,环以“万历年造”四字。

(3)色泽

万历官窑款,大多用青料书写。前期青花官窑款的色泽与隆庆相似,色调浓艳;中期除部分浓重外,大都出现浅淡或灰暗的色调。

2、民窑款

万历民窑有“大明万历年制”和“大明万历年造”两种,字体写法受官窑影响,大多行书带草,与官窑相去很远。

(十三)天启-崇祯纪年款

天启-崇祯时期,处于多事之秋,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因而后世很少见到署官窑款的瓷器。天启民窑款有二种格式,一为“天启年制”,竖排双行款;另一类为“大明天启年造”,竖排双行款。均用半行半楷的字体在器底或内底正中书写,或用双圈围饰,或用简笔花卉组成的装饰带围饰,字体风格闪烁着嘉靖、万历民窑款识的遗风。

崇祯民窑署款多为“大明崇祯年制”,六字竖排双行,外以双圈或单圈围饰,款识字体,特别是“年”字书写,沿用明代中期的格式。

(十四)清顺治纪年款

据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景德镇陶录》载:“国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未成。十六年,奉造栏板……亦未成。十七午巡抚张朝磷,疏请停止”。因此,传世的顺治官窑器较为少见。

顺治款,一般以青花钴料书写,笔势有明代遗风,字体工整,柔中见刚。其格式有两类,一为“大清顺治年制”。一为“顺治年制”。前者,双行竖排,外围以双圈;后者,也为双行竖排,但无圈栏。

(十五)清康熙纪年款

1、官窑款

(l)类型

据文献记载,康熙十九年,清廷才正式于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御用瓷器。

康熙官窑款,以青花钴料书写为多,其次为珐琅彩款,印款和刻款较少。青花书写款,青花呈色纯净明艳,深沉于透明釉之下,如同写于胎骨之上。

(2)字体与布局

康熙官窑款,楷体占95%,篆体只占5%。

康熙前期,官窑楷书款,笔划粗重,苍劲挺拔,古拙浑厚。布局宽大;后期字体渐趋清秀。楷体“康熙御制”官窑款,多用进口珐琅彩料写就,字体遒劲敦厚,外围双方框,方框的外边线较宽。蓝色珐琅彩料款,因釉料厚,色调比雍正时深重。

六字楷书官窑款中的“清”字,有两种写法。“康”字下部的“水”多断开为“水”或“水”。“熙”字上部多由一撇和目字状的“臣”与“已”或“巳”组合而成。康熙篆体官窑款,则为细硬的铁线描。

( 3)应用

康熙珐琅彩瓷,一般书“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康熙色釉瓷、青花釉里红和彩瓷,大多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揩书款。小型精致的康熙豇豆红瓷、天蓝釉瓷等宫廷文房用具,往往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2、民窑款

康熙早期,民窑器多书本朝年号,但是款字草率,缺乏艺术性。

3、历代仿款

晚清和民国时期,有些作坊产品仿写康熙年号,但徒有形似,缺乏康熙真款的神韵。(十六)清雍正纪年款

雍正官窑款,由专人负责书写,字体基本一致。青花楷书款与篆书款同时并用。楷书六字三行横排,双圆圈体式官窑款“大清雍正年制”为早期流行的款式,字体柔弱、略草。雍正晚期官窑款,多为宋椠体的正宗小楷,工整秀丽。青花色调大多纯正。也有少数深浅不一的。篆书款书体变化较多,有的方正规矩,有的草率不恭,有的笔路圆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圆圈官窑款,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窑款,多用于颜色釉瓷器上。“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官窑款,多用于仿钧釉、炉均釉,或茶叶末釉瓷器上。“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官窑款与“雍正年制”四字楷书堆料款,只用于珐琅彩瓷。雍正堆料款的蓝料色彩较康熙时为淡,字体也小。

(十七)清乾隆纪年款

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又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乾隆官窑器的款式变化较多。从总体来看,乾隆官窑器与雍正朝一样,楷书与篆书同时并用。但是,乾隆官窑款却以篆书款为主。

乾隆官窑楷书款,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布局与雍正官窑相同;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乾隆早期篆书款,多作四字两行或六字三行排列,往往围有单圈。中晚期流行的格式,大都作六字三行排列,无圈栏。乾隆官窑篆书款的字体,变化万千,风格柔丽而工整。乾隆官窑款的色调,以青花为主,也有抹红或珐琅料。青花料款色调深沉,蓝料款呈色则清新悦目。

(十八)清嘉庆纪年款

嘉庆官窑款以“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为主,结体方正平稳,外无圈栏。楷书款较少。嘉庆官窑白釉器多书篆体刻款。施豆绿釉的粉彩器,常见篆体抹红款。霁蓝描金器,则书金彩款。

嘉庆民窑,篆体与楷书款兼有,有“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也有“嘉庆年制”四字篆书款,有的带方框。

(十九)清道光纪年款

道光官窑款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为主,行笔圆润流畅。道光官窑窑变釉、茶叶末釉和炉均釉瓷,常用篆书刻款。

官窑白釉器,篆书刻款与青花款兼用。个别官窑粉彩器,偶见“道光年制“四字红底描金款。

道光民窑器,则“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与“道光年制”四字款间用,书体一般不太规整。

(二十)清咸丰一宣统纪年款

咸丰官窑改变了过去官窑款以六字篆书款占主导的局面,而转以六字楷书“大清咸丰年制”青花款为主。少数官窑器也用六字篆书款。另外还有少量抹红款、刻款和描金款。

同治青花与白底红彩官窑器,多用两行六字“大清同治年制”或四字“同治年制”青花楷书款。官窑粉彩器,大多为四字楷书款。茶叶末釉和窑变釉,多见刻款。

光绪官窑器,往往“大清光绪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与六字青花楷书款同时并用,但楷书款见多。其字体修长,工整清秀。部分色釉瓷,特别是茶叶末釉,则用刻款。光绪民窑器,多见“光绪年制”款。

宣统官窑器,以“大清宣统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为主,也有抹红和墨彩款。

供器款


在古代,有些佛道信徒往往在窑厂定烧供器,并请制瓷匠师在供器上书写敬献供辞,及其进献时间。烧成后,奉献给寺庙。

我国元青花的发现,就是从对一件供器款铭瓷的研究而揭开其面纱的。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了两件带有至正十一年铭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其中一瓶,颈部自右至左,用青料题记5行62字“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献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殿胡净一元帅打供”。另一个花瓶的型制、纹样和题铭,与前瓶近似,仅题铭中有一字之差,即前瓶的奉圣弟子为张文进,此瓶的弟子为张文身。这两件花瓶后被英国伦敦戴维德基金会收藏。

美国人波普博士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依据英国伦敦戴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这两件花瓶,对照伊朗阿德别尔寺和土耳其伊思坦布尔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瓷进行研究,分离出一批元代烧造的“至正型”成熟的青花瓷,并出版了两本书,从而激起了海内外研究元青花瓷的热潮。

唐英供器款,记录了唐英的籍贯、官阶、职务:“养心殿总监造,钦差督理江南淮宿海三关,兼管江西陶政、九江关税务,内务府员外郎,仍管佐领加五级。沈阳唐英敬制,献东霸天仙圣母案前,永远供奉。乾隆六年春月谷旦”。这段供辞,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对研究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督陶官唐英的业绩和景德镇瓷器艺术的发展,都有重大参考价值。

陶瓷仿款


仿款,就是在当代所制的瓷器上,仿写前代的款识。有些仿款并不一定是存心作假,而是因羡慕前代著名瓷器或其他原因。如清初的康熙、雍正两朝曾有过仿写前代款识的旨意。仿款由明正德年间开其先河,以后无论官窑民窑,仿者越来越多。入清以后,制瓷技术迅速提高,为仿古瓷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当时统治者嗜古成癖,使仿古之风更加盛行。

实烧年代:明代嘉靖年要分辨仿款和真款,必须仔细观察款识的风格、笔法、字体、位置、款色、和字数、结构,并结合器物的造型、胎质、釉色、装饰等方面互相印证,认真推敲。辨伪,首先可以从研究各代款识不同风格入手,将真假款识相互对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款字的书写笔法、字体结构、排列形式、落款的部位。

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其次,注意款识的用料和颜色。以青花写款为例:元代和明初的颜色深厚下沉,有黑色结晶斑点和凝而不舒的现象;尤其宣德时,蓝色中有黑、灰等色杂夹其中。成化款则舒展清晰,蓝色优美;嘉靖事青中泛紫,十分浓艳;万历以后色调匀净,但发色不深,清初作品也大抵如此。康熙款色调明快,幽倩艳丽;道光以后则蓝色涣散,浅淡上浮。

印纹陶概述


一、概说印纹陶

1、印纹陶定义

印纹陶是指表面压印几何纹饰装饰的陶器,也称几何印纹陶器。几何印纹陶可分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两种。印纹硬陶烧成温度比正常陶器较高,远超普通陶器烧制1000摄氏度以下,达到了1150-1200摄氏度左右。因此敲击胎体有铿锵之声,有的陶器表面还有透明釉状体。

2、印纹陶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印纹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陶瓷,除了制作工艺有别于一般的陶器,重要的一点是,印纹硬陶(这里强调一下是印纹硬陶,不是其它的印纹陶)是陶与瓷的联结点,或者说是印纹硬陶孕育了之后的中国瓷器。

在商周时期,南方居民在烧制印纹硬陶的同时发明了原始青瓷,其后,陶与瓷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序列,各自发展,但相互也有影响,举个例子,商周原始青瓷除了原料比硬陶有所调整、外表上了釉,其它的成型工艺,包括烧制都是一样的。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陶与瓷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二、印纹硬陶的前世今生

印纹陶是汉以前中国南方普遍使用的—种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器形十分丰富,包括有鼎、釜、甗、豆、罐、盆、尊、缸、钵、碗、盂、杯等等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印纹陶最早发现于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山背文化跑马岭遗址、福建昙石山文化下层及广东石峡文化下层均发现有印纹陶。商周时代,印纹陶得到较大的发展。印纹陶在南方产生的同时对北方中原制陶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战国时开始衰退,到东汉基本被原始青瓷代替。但实际上,印纹陶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换了某种形式出现,如江南地区最为普遍使用的酒缸,水缸,米缸等等,其使用的技术很多工序延续了印纹陶的做法。在云南四川等相对偏远的地区,如傣族等少数民族他们还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印纹陶制作技术,只是烧制方面有所不同,因为数量的原因等基本不用龙窑来烧,而是用了更为简单方便的所谓馒头窑,所以在温度上就达不到印纹硬陶的1150度以上了。另外一个让人担忧的是,随着塑料,金属、玻璃等容器的大量使用,那些缸瓦器也原来越少见于生活中了,我们小时候还有见的缸窑厂几乎都陆续倒闭了。这一门手艺也许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三、印纹种种

各类印纹的产生跟当时南方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个人以为,艺术源于生活是很有道理的。南方百越人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习俗,就是断发纹身,断发可能是为了生活的方便,就像我们现代人,经历了那么长的蓄发时代最终还是选择不留长发了,(爱美的女生除外)。百越人的纹身我们是看不到了,相信也会是各种各样有丰富的纹饰。陶器上的各类纹饰,没有人精确统计过,估计不下一百种,本人见过的起码也有几十近百种,里面很多如水波纹,编织纹,绳纹,云雷纹、席纹等等每一种又有很多种变体纹,这些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印纹陶上多见贴塑,有类似蛇形、鸟形、爬虫形,牛头羊头形种种。

细心的藏友会发现,在各个时期,印纹与器形是有所不同的,如商到西周的,就常见云雷纹,饕餮纹、回纹、曲折纹,方格纹,绳纹等。到了晚期就常见麻布纹,米字纹、水波纹、编织纹等。

比较有趣的是战国时期的细麻布纹,很多朋友都曾经问起过,这个纹是怎么做的,怎么浑然一体连个接缝都看不到?是不是裹了麻布直接拍在陶器上的?很早以前我看到过一个视频,有一位目前很红的鉴定专家,在央视一个节目里,主持人拿了一个麻布纹的四笔小罐问专家怎么做的,专家就煞有其事的介绍,这个工艺是代表了战国制陶最高工艺,先用极细的竹篾编好一个小罐状,然后想办法从里面涂泥巴,等干了一烧,竹篾烧没了麻布纹罐子就出来了,这个专家忘了罐子上的四个耳朵是怎么装上去的了。其实麻布纹的罐子还是与其它纹饰一样的工艺,泥条盘筑,然后一边拍捏成形一边陶车慢轮修整,等陶土半干时陶拍按印,只是因为印纹很细,稍有差落,上下纹路还是基本能对上,但我们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一个很清楚的印纹周边还是会有纹饰交叠的现象,只是不太容易发现,其实这个就是拍印的最好注释了。

四、赝品印纹

现在作伪的印纹陶也不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遇上。下面罗列一些赝品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自己来区别它的纹饰与真品的差别。

宋代香炉欣赏


龙泉窑青釉三足炉。这件三足炉是南宋龙泉窑的重要作品, 通体表面无纹饰,凭借丰厚釉层使釉色莹润葱翠,属典型的梅子青色调;微露白色胎体,造成边角转折处的楞线出筋,使之具有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烧造技术之高,可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青瓷的最高水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宋,高8.5cm,口径8cm,足径8.3cm。盖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敛口,直腹,折底,下承四足。盖面隆起呈盔状,上饰宝珠钮,四周各饰一长条形镂空,盖面上部饰褐彩。器身施青釉,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黄,温雅柔和,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此种炉又名香熏,为熏香之用。炉盖多作镂雕装饰,将所燃香料置于炉内,袅袅轻烟从镂空处飘出,有如云雾缭绕。瓷香熏始见于东吴,六朝时较流行,多有托盘,炉身大,盖面镂孔,式样大方。唐以后将托盘改为三足或五足,镂空小而密。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望成窑、瓦渣坪窑,因属长沙市管辖,所以有长沙窑之称。

长沙窑创烧于中唐,盛于晚唐、五代,是一处规模宏大、技艺极高的大型民间瓷窑。长沙窑瓷器的装饰技法有刻划花、模印贴花、雕塑和釉下彩饰等,其中以釉下彩最为著名。所用彩料主要为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绿彩和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褐彩。按彩绘技法可分为釉下褐彩斑点图案、釉下绿彩斑点图案、釉下绿彩彩绘和釉下褐绿彩彩绘4种。此器造型规整大方,胎体厚重,盖面以釉下褐彩装饰,釉色深浅不一,装饰性极强。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白瓷镂空熏炉。宋,高11.6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4厘米。炉内燃香时,香烟袅袅自莲瓣形镂孔飘出,既实用又美观。胎质细腻,釉色洁白,是山西地方窑——介休窑的产品。现藏于山西博物馆。

哥窑青釉鱼耳炉。宋,高9cm,口径11.8cm,足径9.6cm。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玉云龙纹炉。宋,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三代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黄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龙泉窑三足炉。宋,高12.4cm,口径14.5cm,足距9.2cm。炉折沿,短颈,扁圆腹,下承以三足。肩部饰凸起弦纹一道,腹部与三足对应处饰有三条凸起的直线纹。通体施青绿色釉,三足底部显露酱黄色。此炉釉色为典型的梅子青色,青翠幽雅。炉腹至足部凸起的三条棱线原系仿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因凸起处釉层较薄,呈浅白色,形成了出筋的装饰效果,翠玉般的釉色中显露出数道规整的白线,分外醒目。此炉造型仿青铜鬲,因此又称鬲式炉,是龙泉窑的上乘佳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宋,高9.3cm,口径14.5cm,足径5.5cm,足距7.9cm。炉口沿较宽,直壁,圈足,足下承三个云头形足,三足与圈足在同一平面。器身凸起弦纹四道,上下各一道,中间两道。通体施梅子青釉。此器造型古朴大方,以釉色取胜,梅子青釉胜于一般青釉,可与翡翠媲美,尤为难得。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钧窑天兰釉瓷炉。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高13cm、口径14.3cm,炉之内外均施天兰色釉,炉内有对称的三块未施釉,乃其内套烧小件器物所致。釉质晶莹,釉色纯正。现藏于河南博物馆。

景德镇窑影青刻花牡丹纹筒式炉。南宋(公元1127~1279年),通体施釉,圈足砂底见“锅巴红”。炉呈筒式,大圈足。靠口沿处一周饰回纹,中部主题纹饰为牡丹花卉,底部饰水波纹,均用刻划手法。布局繁而不乱,刻纹精细、清晰,现藏于常州博物馆。

耀州窑青釉刻花五足炉。北宋,瓷,高7.6厘米,内径6.5厘米,外径14.1厘米。炉为直口,折沿,宽边,深腹,圜形凹底,五足。施青釉,内壁和底部露胎。口沿上刻牡丹花一周,五足为模制,呈象首形。胎体致密,釉色纯净,炉体雍容华贵,是耀州瓷中的精品,现藏于甘肃博物馆。

“易定”铭款定瓷


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碗底刻有

“易定”款的定窑碗,为五代时期物。据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7年年会上发表文章介绍:“此碗高6.8厘米,口径19.8厘米,足径7.3厘米。敞口,斜直壁,圈足,胎体轻薄,内外施白釉,光素无纹饰,足内亦施白釉,外底以尖状工具刻划“易定”二字,字体瘦劲,笔画流畅,顿挫有力。系五十年代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与此碗相同的另一件作品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二者应出土于同一墓中,刻铭亦出自一人之手”。

关于“易定”的涵义,汪庆正先生和吕成龙先生均曾有过论述。汪庆正先生从“易”是“阳”的古体考虑,认为“易定”似可解释为“曲阳定瓷”,而吕成龙先生根据“易”在古代有“交换”之意,认为“易定”似可解释为“用来交换的定瓷。”据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易定”在这里是一个联合的地方名称,即古时的易州和定州,包括今天的易县、涞水、满城、容城;定州、望都、曲阳、无极、深泽等县市。刻在碗底是作为定烧标志,表示此碗是领有易州定州的统治者在定窑定烧的瓷器。

以地名或具体机构名来作为定烧标志的地名款识在定瓷上已屡见不鲜,如早年出土流散到英国,现藏于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的一件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盘,盘底刻有“会稽”二字,即是位于会稽郡的吴越钱氏等上层统治者向定窑定烧的瓷器标志。另外,在定窑窑址发现的刻有“尚食局”、“尚衣局”、“五王府”等铭款的瓷器,均是宫廷机构向定窑定烧的瓷器标志。

邢窑瓷器上亦有以代表具体机构的地名款识来作为定烧标志的,如在1991年第5期《考古》上发表的《河北内丘出土“翰林”款白瓷》一文中,介绍了一件唐代的邢窑瓷器,其上有“翰林”款识,应为当时的官署机构翰林院在邢窑定烧时所作的标志。

“易定”作为一个联合的地方名称,古代文献及出土文物中多有记载,如《新唐书》第七卷德宗本纪七中:“丙辰,宣武、河阳、淮南、涂泗、山南东西,鄂岳军讨吴少诚。十六年正月已巳,易定兵及吴少诚战,败绩。”《旧五代史》第三十二卷庄宗纪六中记载:“同光二年冬十月戊辰,契丹寇易定北鄙。”《宋史》太祖本纪一中记载:“已酉,执易定节度使,同平章事孙行友,削官勒归私第。”另外,在曲阳发现的五代时期北平王王处直墓的墓志上亦有“易定”一词,铭文内容为:“唐故易定祁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平王太原郡王公府君墓志铭。”

五代时期是定窑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从诸多此时期的出土文物证明,此时的定瓷品种日益繁多,造型秀丽典雅,胎体坚细轻薄,釉色莹润洁白。装饰上出现了刻、划花技法。邢窑白瓷独霸天下的局面到五代时已被定窑白瓷取代。随着定窑产品的不断完善和畅销,来窑场加工定货的自然也就增多,尤其是掌握着国家权力和财富的宫廷和地方行政机构等单位,更是以拥有精美的定瓷为荣。为了防止混淆,在定烧时以地名或机构名称作为标志刻划在器物底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就出现了诸如“易定”等地名款识。

宋代青白瓷盒子


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印花盒子

宋代陶瓷器物,最具性别特征的是妆奁用的盒子。宋代瓷盒产量巨大,越窑、龙泉窑、耀州窑、吉州窑、磁州窑等窑系均有烧造。从出土情况显示,数量最众,器形纹饰最丰富,质量最为精美的还是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盒子。

盒子主要是用于盛放脂粉的容器,属妆奁具的一种。妆奁具成熟于商周,战国时期在上流贵妇间已广为流行。其时妆奁具主要是漆盒,以大小形状不一的小盒组成套奁,分“七子奁”、“九子奁”不等。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妆奁瓷盒,经隋唐的逐步发展,至宋代步入瓷盒生产使用的高峰时期。

五代景德镇窑青白瓷果形盒子

唐宋墓葬出土,凡女性墓葬则必有奁具,尤其是宋代墓葬,几乎都有瓷盒出现。作为日常用具,奁具是陪伴女子一生极私密的物品。《左传》言:“夫有尤物,足以移人。”精致新颖的面部妆容,成为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生存手段。

奁具演变,与妆容形式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楚辞·大招》有“粉白黛黑,唇施芳泽”句,描述了先秦时期女子简洁明丽的素妆风貌。汉时已使用“铅粉”和来自西域焉支山的“胭脂”。“胭脂”在当时是极为重要的商贸物资,霍去病攻克焉支后,匈奴人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唐代崇尚雍容华贵之气,开元进士万楚诗云:“眉黛将夺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时女性浓艳张扬的妆容,是与其金戈铁马、万国来朝的霸气相匹配的。此时虽已有较为成熟的瓷盒,但唐人主要使用的还是追求华贵气质的漆器奁具和金银盒子。经五代入宋,妆奁具与妆容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化妆材料的极大丰富与面饰技法的日益成熟,使得宋代女性的妆容形式多姿多彩且风格独具,奁具特别是瓷盒的发展也步入了全盛时期。

作为伴身物品,瓷盒不仅是闺房用具与把玩之物,更寄寓了日常生活中的喜忧情怀。在承袭五代简洁素朴风格的基础上,宋代瓷盒造型更趋丰富多样。与前朝单一的几何形不同,宋代青白瓷盒子已有各类仿生的瓜果形、鸟兽形、花瓣形及丰富的多边形等,盒盖顶部有加塑钮扣形、瓜蒂形、石榴花托形等,另有平足卧足、高足矮足不等;除单体形外,亦有双联盒、三联盒之分;装饰纹样有婴戏、花卉、鸟兽、龙凤、摩羯等,其剔刻划花工艺愈显精美。宋人惯称盒子为“合子”,我们今天常见青白瓷盒子有标“段家合子记”或“吴家”、“潘家”等底款者,都堪称瓷盒中的精品。据统计除前面三家外,北宋标底款的作坊另有许、张、朱、余、陈、汪、蔡、蓝、程、徐等约十余家。至南宋已少见标底款者,瓷盒工艺质量较之北宋亦相去甚远。

宋代景德镇窑刻花瓜形盒

青白瓷盒子式样繁多,与宋时女子繁复而独特的妆容样式相对应。宋人妆容虽尚素淡,其化妆过程却极为考究。根据妆容寓意不同,化妆颜料的组合又各有不同,大体包括了傅粉、胭脂、额黄、贴花、扫眉、斜红、妆靥、点唇等程序。

宋代女子往往根据出行或社交性质定其妆容,其中不乏传承自前朝者,然更多为当朝新创。有“梅花妆”、“寿阳妆”、“酒晕妆”、“桃花妆”、“泪妆”、“佛妆”等数十种之多,故需诸多不同形状大小的盒子分装“铅粉”、“胭脂”、“鹅黄”等。“鹅黄”也称“额黄”,是“佛妆”的主要材料,王安石有“汉宫娇额半涂黄”之句,可见其传承之久远。汉魏以来佛教盛行,女信徒因虔诚之心以“栝萎草”饰容,模仿佛像金面。宋时女子“额黄”浅傅,与唐人的浓艳“佛妆”已截然不同。南宋词人周密在其《声声慢》中有“妆额黄轻,舞衣红浅”句,是对宋人“额黄”妆容的诗意描述。

依据瓷盒尺寸大小,化妆材料的盛放皆有讲究,寸半小盒一般用于盛放朱砂与胭脂,故称“朱盒”、“胭脂盒”。二至三寸盒子多为“傅粉”、“额黄”所用,故称“香粉盒”,其量最众。北宋时期“香粉盒”形制多以瓜果为主,偶有内衬小碟者,可加置花瓣状“香绵”即“粉扑”。四五寸间则为“花盒”,用于放置贴花钿的各种材料。宋代花钿不同于唐代以金银贴片为主的华丽,追求的是清新出奇的风格,一般用云母片或彩纸等制成薄片,剪成花鸟虫鱼等形,贴于眉心或面颊。有追新求异者,往往选材奇巧。据《宋史·五行志》记载,淳化年间,京师里巷有妇人以鱼腮饰面,号“鱼媚子”,堪称创举。深腹盒子亦有作“油盒”用,即盛放“木犀油”、“蔷薇油”或“花茶子油”等头油。多层叠装的是瓷奁盒,另有盒中捏塑荷叶托起三小杯者,可分装“朱”、“粉”、“黛”三物,最为精巧考究。因盛放量小,其陈设玩赏性已多于实用性,可助闺阁间鉴赏攀比之趣。

宋代景德镇窑瓜形盒子

尺寸更大者有内装多个小瓷盒的子母套盒,扁平者则为装铜镜之用“镜盒”。因宋人多以墨为黛,故又有描眉的“墨盒”。此外还有装香囊与香料的“香盒”,闺中文房之“印盒”、“药盒子”等。青白瓷盒子极得闺中宠爱,是与其独特的质地及精湛的工艺分不开的,从中也体现出宋代女子追慕先秦素妆之意趣。

“古淡有真味。”追求有内涵的雅致是复古思想的体现。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云:“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范温《潜溪诗眼》亦有“行于简易闲淡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句。宋代文人最喜闲雅生活,对女子的妆容,及至对闺中妆奁具的喜好,自然是偏爱柳三变所咏“嫩脸修蛾,淡匀轻扫”般的简逸。而莹润如冰玉的青白瓷盒子,恰恰迎合了宋人崇尚风骨清盈之状、娇柔素雅之美的慕古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