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 导航 >

晚晴至民国外销瓷收藏市场水涨船高

晚晴至民国外销瓷收藏市场水涨船高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民窑瓷器

2021-03-25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晚清至民国时期国内曾为外国一些大家族烧制的外销瓷,由于质量、运输、战争等原因,有很多并没有运往其定购人那里,便永远的留在了中国。

这一类藏品现在市场上有的还能见到,从被面的徽标便可识别其为哪个国家、地区、家族定烧的。当时日本的瓷器烧制工艺还远远赶不上中国,因此有很多日本的大家族也到中国来定烧正宗的瓷器。其实很多欧洲的国家很早便开始在中国定烧瓷器了,为其烧制之瓷器,有的细腻之精美程度甚至要超过部分官窑瓷器,因此现在外销瓷的市场价格也在一路盘升,外销瓷也渐渐的开始受到藏家的关注。

现在,随着国内收藏热逐步达到了高峰,官窑瓷器对于寻常藏家,已经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因此,很多藏家将目光放到了外销瓷身上。近几年来,很多中低档的外销瓷在拍卖市场上也是“水涨船高”,如2005年年底,一批在海底沉睡了数百年的海捞瓷首次登陆拍场,尽管都算不上官窑名品,但在中国嘉德第四季的拍卖会上大显身手,拍出了高价。因此,在市场上遇见图案精美、做工细致且价格合适的外销瓷器,不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外销瓷收藏投资有前景


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的粉彩描金鱼形汤盆以62.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折合人民币约810万元。外销瓷拍卖投资市场逐渐趋热。

瓷器界的“灰姑娘”

对于大多数的瓷器投资者来说,外销瓷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许多投资者认为外销瓷一般都是生活用瓷,而且一般都是专门为外国人定制的,图案多色彩艳丽、浅显,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外销瓷,这一瓷器界的“灰姑娘”,也逐渐开始成为了投资市场中的“公主”。

外销瓷的品种多是餐具、茶具、咖啡具,其器形、尺寸、图案,往往中西合璧,多以静物、山水、人物、西洋故事和圣经等内容为主题。虽然其中大多数是日常家庭用瓷,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输出,或按欧美上流社会乃至宫廷特需的订单制作的瓷器精品。众所周知,欧洲人的情趣爱好以及欣赏口味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口味,更大程度地增加财政收入,清王朝集中了大量的优秀工匠和画师生产外销瓷。由于中国瓷器在海外的名贵身价,其中不乏按照欧美上流社会乃至宫廷特需的订单制作的精品。据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收藏的中国瓷器即有3000多件,称得上是当时欧洲收藏中国瓷器数量最多、质量最佳的收藏家。

收藏市场由“冷”转“热”

对于外销瓷收藏以及投资,市场曾经走过不少“歪路”,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水下考古的蓬勃发展,许多沉船被打捞起来,大批的外销瓷纷纷“浮出水面”,曾一度沉重地打击了市场。上世纪90年代末,100件青花碗只要50美元,100件康熙青花盘大约100美元,这与当时的官窑市场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在这两年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2005年,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对带有菲利普五世纹章图案的外销瓷以245.76万元成交,在当时创下了外销瓷拍卖记录。在今年伦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件是清嘉庆外销葡萄牙青花瓷以约合358.7万人民币成交,该瓶具有鲜明的外销瓷特征,瓷器的上部有葡萄牙文,装饰也变得不那么繁琐,而且还配有一个合金的瓶盖;另一件是明早期外销到伊比利亚的青花长颈瓶,最终以311.3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两件外销瓷器的高价成交预示了外销瓷器价格的新空间。

民国瓷器收藏将成瓷器收藏新亮点 民国瓷器市场行情看涨


最近民国瓷器非常流行,是因为民国前的老东西都被收藏了。而民国瓷器离目前的年代很近,所以也能够常常看到一些好的,或者到代的。其实啊,民国的瓷器也有他自己的时代特点,细细品来,味道到是很不错的。

民国瓷器长期以来不受收藏界重视,直到多年前珠山八友的作品开始被人们看好;就是在最近,很多人没有把民国瓷器称“老”,目前收藏品市场可以见到的民国品种与数量不少;但是随着清朝及其以前的瓷器在市场的枯竭,人们正把收藏的目光转向民国瓷器;我们可以预见,民国瓷器将成为瓷器收藏的一个重点,价值也会不断提升。

民国瓷器从时期上划分应该有四个阶段

民国前期(北洋时期1912年——1927年):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事获得成功。1912年1月,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清帝退位为条件,孙文辞去总统位置,由袁世凯接任。2月12日,隆裕皇后发表退位宣言,清朝正式走出历史。袁世凯任大总统后妄图恢复帝制。此後,孙文发起护法运动与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1916年,袁世凯在称帝83天之后死去,中华民国进入北洋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时期,地方政府则由各个军阀派系占据。

这个时期,民窑产品占领市场,瓷器的风格与品质仍然具有清朝(主要是晚清)特征;虽然青花瓷中有些佳品,粉彩却由于市场的需要非常流行,花鸟纹相当多见;仿前期瓷器各类品开始普遍。景德镇是瓷器的主要生产地区,湖南瓷器、福建瓷器,广东瓷器也有一定市场。

民国早期(1927年——1938年)

粉彩,特别是浅绛彩为这个时期的主要流行类型;青花由于主要的青料为绿的‘洋蓝’不被特别看好;装饰的文饰多为表现福、禄、寿的世俗喜庆画面,仕女图特别普遍;目前主要见到的产品为,双耳瓶、帽筒、笔筒、碗、(有托盖)茶杯、提梁壶、冬瓜罐,小盖罐等生活用品。

抗战时期(1938年——1945年)

这个时期由于政治严酷,社会动荡,生活贫困,产品基本的只是为了窑工家人的糊口与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须用具,没有任何质量与艺术的价值。

国内战争时期(1945——1949)

产品主要目的的提供社会生活必需品,产品质量逐步恢复,从艺术收藏的角度说,价值不大。

所以,民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在是晚清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这段时期。当时主要流行粉彩与浅绛彩的也是我们现在最喜欢的收藏品;虽然民国时期的瓷器五花八门,但是,真正有收藏价值的青花瓷器与其他类型的瓷器并不多。

民国瓷器由于社会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性与质量比清 朝与明朝或者宋朝的良品有差距,更因为收藏爱老不爱新,还因为年代的相近而存世数量比较多,造成前几年没有被重视是很自然的;但是,由于民国瓷器有它自己的特点,再也随着其他时期的瓷器的枯竭而被逐步被关心是件必然的事情,很多高手早就预见到这一点。我在这里提请大家重视真是有点马后炮的味道了。

由于前一篇仅仅对民国瓷器做了简单介绍,感觉内容虚了些,所以今天马上就加了这篇小文。再,以这作为上下文章的衔接是因为 “官窑内造”款物品刚好处于清末民国初且有代表性的类型。

“官窑内造”款是民国时期特别是清末民国初的一种款识,属于底款。目前有该款的产品纹饰有一定数量,多出现在粉彩类。图案比较少,多为绿叶粉红牡丹矾红鸟带诗文。

“官窑内造”最早出现在清末,应该是官窑厂为了与上交的官品区分所写的特殊款。出现该款的原因可能如下:官窑厂为了下拨资金不足而向市场出售产品来贴补空缺;捞取外快;官窑在价格与名声上好于民窑。这个时期的款中的两字“官窑”或者一个字“官”缺笔画,大概是为了害怕上面的检查或者被别人捉住把柄而故意所为。我注意到这个时候的产品的质量相当好,或者说比不是这个款的同类产品的要好。质量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器型规正,画面清细,胎白致密,釉面白而平整。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就是釉面白,诗文比较潦草。笔者还注意到部分有盖的物品盖外面中有“八大山人”四字。

上面的产品在市场上可能很受欢迎,所以官窑厂开始大量生产。由于写款毕竟费人费时,所以“官窑内造” 款的开始有了变化,用一带矾红的四方印章款,印纹仍然模糊。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还大量出现了红牡丹黄拂手黑喜鹊的文饰,红色黄色鲜艳,色浓厚。

后来由于这种行为公开化,也许官窑场的体制开始瓦解,在官窑场内或者原来从事官品制造的工匠开始直接把“官窑内造”按当时官款的规矩用正楷明白的写了出来。诗文字体清楚;有些釉面色微青,厚,有油腻感(这其中的有些是质量比较高的真品,有些可能就是新品了)。

大概写此款的需要和动力消失,在后期其他类型的器物上就少见了。

民国瓷器——(3)

江西瓷业公司是民国期由江西省府与其他五省联合私人合资开办,报清政府成立的一家瓷业公司。

一,基本历史沿革:

江西巡抚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提议筹建;

清宣统二年(1910)在景德镇御窑厂内正式成立的官商合办瓷器经营公司。私人出资方有张季直、袁秋舫和瑞君华等,官fang资本由冀、鄂、皖、苏、赣五个省拨款,总厂在景德镇,分厂在鄱阳。 (另一说法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投入生产);

1911年,江西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业务蒸蒸日上,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不断提高,这段时期所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良,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后因战乱,景德镇、九江、汉口、上海等处分设发行所各发行所亏损,加上五省协款中断,鄱阳分厂逐步倒闭。残余资本,集中于本厂经营。

1938年由于战争生产水平低下;

1949年由政府收归国有。

二,质量

工艺瓷器,常常聘请名家绘画,质量高,有民国官窑之说法,款为规正手写款;

普通用品瓷,质量一般,为印款。(有少部分素体被其他民间画工购买,所以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文饰)

三,款

1,手写款

六字三竖行右到左,期早有双圈,有正楷与草体两种,‘业’字为繁体。款为“江西瓷业公司”。

青花款 发色为藏蓝或者浅蓝,红为矾红。

2,印章款

六字三竖行右到左,正楷,‘业’字为繁体。款为 “江西瓷业公司”;

八字横一行左到右,“江西瓷业公司监制”;

青花款 发色为蓝带紫色,红比较浅。

四,金纹

口沿大多有本金圈纹;后期金色发灰。

五,图纹

六,鉴定

除上面提到的各点需要注意外,外表过新,套件过全,纹饰过俗的都需要特别警惕。

民国瓷器——(4)居仁堂制

民国瓷器中高品瓷器主要出现在1911年到1938年间,(如果不算珠山八友的瓷器)它们与三种官窑(办)的为最好——原清官窑环境的“官窑内造”款瓷器,江西等五省办的“江西瓷业公司”款瓷器,和民国袁世凯授意办的“居仁堂制”款瓷器。

本文就“居仁堂制”款进行讨论。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10月14日任命袁为湖广总督,统领北洋军镇压革命。10月27日,又任命袁为钦差大臣,率水陆各军南下阻止革命党人的北伐。11月1日,清廷授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取得了清廷统治下的全部权力。孙中山以清帝退位,袁赞成共和为条件辞职,荐袁接任临时接任临时大总统。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应孙中山的咨请,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1913年初,袁密令总理赵秉钧派刺客将宋教仁(著名政治家,民主活动家,思想家,32岁,才华横溢,参议院议长,新的领袖级人物)暗杀于上海火车站。7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镇压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10月6日,袁在北京派出军警包围国会,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民国正式大总统。11月4日,下令解散国民党。民国3年(1914年)1月,又下令解散国会。5月,废除具有宪法性质的民国《临时约法》。民国4年(1915年)5月9日,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中旬,袁颁布帝位申令,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预定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后,于3月22日宣布取消民国政体。1916年6月6日早上窃国大盗袁世凯死亡。死后葬于彰德(安阳)。

居仁堂原名海宴楼(堂),是慈禧太后所建。后袁世凯称帝后将该殿作为寓所,并改名为居仁堂。“居仁堂制”款瓷,是正宗的“洪宪”瓷,是督陶宫郭葆昌邀集清朝御窑厂的高手,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瓷器为蓝本,精心 仿制,制作了一批共约(百件?)的高质量瓷器(为了应付大型活动与基本的生活需要,应该还有比较多有相当质量的日常生活用品瓷器),这就是所谓的“洪宪瓷”。

“洪宪瓷”民国后期至建国初期直到现在多有仿制,真品款被公认为“居仁堂制”款(为什么落堂款而没有按以前写款习惯落朝款还需要讨论)。伪品落款为“洪宪御制”、“洪宪年制”或“居仁堂制”。各种居仁堂制款的物品目前存在的有一定数量。

由于“居仁堂制”款真品的制造数量本来就相当少,又袁世凯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加上公众对袁世凯的无耻行为的鄙视,以及袁世凯垮台后时局的一直动荡,所以,能够保存下来的真品的数量确是少之又少。

基本特征:,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清官窑瓷器品质,主要画面应该是富贵喜庆,柴窑烧制,款为当时流行的四方手书红圈款。

目前存在的疑问: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故宫都没有收藏到“居仁堂制”款的真品;景德镇瓷器博物馆的收藏的一件“居仁堂制”款盘子,在画风上与清朝品有明显差异,最要命的是画中的荷叶是枯枝败叶,明显不复合喜庆场合的需要;目前一些被(专家或者拍卖公司)认为真品的物件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所以,到目前连款的准确式样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我注意到,种类数量最多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红的红底粉彩器物(见图2,该物品主人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从网选取该图作为说明),而且质地还不错。红与洪偕音,当时被选为主要色调是合理的。后来,参加实际制造的工匠与看见过了解的人后来才大量模仿,或者是袁世凯政权本来是准备作为主流的色调的毛胚在袁世凯垮台后被它人继续生产出来。

近期,“中山舰”上打捞出一件“居仁堂制”款的瓷花瓶,除画面不很喜庆外,质地相当好,由于中山舰是1939年沉已经离1916年有23年,且舰官级别不高,所以,到底该瓶是不是“居仁堂制”款的真品或者后仿品还很难说。

鉴别:很多物品是很容易被认为不真的,比如,风格不对,质量太次,款歪斜。对那些被某些人认可的真品也可以发现问题:因为真品数量极少,品质高,时期特殊,所以真品的价格应该相当可观,但是,就是那些拍卖品,只拍出几千元的低价,就说明拍卖公司与买家对物品的真假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气。

我看,对“居仁堂制”款的瓷器收藏界达成一致共认,被大家公认的真品标本出现还需要时间。

民国瓷器——(5)民国模仿款

四篇关于民国初中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瓷器就可以作为我关于民国瓷器中这一类的小结。关于其他的内容,以后有时间再分析研究。在讲个小故事我在一个夫妻小摊上看见两件民国间的瓷器,还算比较精美,画工,釉面,色料都很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可惜的是两个的款都是仿款,由于主人叫价还比较贵,所以买不买使我很犹豫。所以我今天想谈谈我对仿款的一点思考,希望这内容仍然有点价值。

见的第一只是满工粉彩花鸟纹微小方笔筒,大约4厘米见方,8厘米高,属于把玩器物,相当精巧,比较难得。总的说,除釉面玉质感略差,料色微浅,与乾隆官窑稍许有差别外,整个色调风格都属于清末民国初的一种,可惜款就是我上篇介绍的“居仁堂制”款,宋体,非常工整。主人落这个款目的,是想乱真呢还是表明自己的工艺达到该款的水平呢,还是“居仁堂制”款原来已经计划的一种物品,由于袁世凯倒台太快而没有生产,而作者了解这计划而继续完成的呢?

另一件是留白粉彩折枝红梅小笔筒,釉面较粗,黄中带灰,与风格与料色为典型的1945年——1955年的产品,我看也算有代表性的器物。可惜文字款明明白白写的民国六年(1916年)。如果为其它合理的款我就一定买下了。真是可惜。

民国瓷收藏的最大优势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过去不被重视的民国瓷器,开始成为藏家和市场的新宠。那么民国瓷的市场潜力有多大?何种民国瓷值得收藏?记者近日采访了瓷器收藏家罗世俊。他认为,因为元明清瓷器价格已高不可攀,所以价格相对较低的民国瓷开始活跃起来。

“僧多粥少”

罗世俊表示,虽然民国瓷的文物等级和经济价值都不算高,但却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瓷的经济价值会越来越高。“中国收藏队伍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今后,收藏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会越演越烈。在最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民国瓷每年的整体涨幅都超过了20%。”

“清王朝被推翻后,原来官窑的匠人开始在民间谋生,他们烧造了很多具有文人特质的瓷器,比如浅绛彩瓷、新粉彩瓷等。民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只是还需要时间的沉淀。”罗世俊说。

在罗世俊看来,民国瓷收藏最大的优势是流通量大,普通藏家容易玩起来。“首先,民国瓷年代不远容易找到,特别是散落在民间的东西比较多,不被重视的精品还有一些,所以有眼力的人还有捡漏的机会。以前我们重视的都是清三代官窑,所以现在还有民国瓷精品在民间流传,价格不高潜力也很大,仍处于‘价值洼地’,未来肯定还有上升空间。举个例子,和当代景德镇大师作品相比,珠山八友一些作品的价格还处在劣势,这些名家民国瓷的稀缺性还没有体现出来。其次,民国瓷受众面广,来源比较多,花费也不高,普通人容易玩起来,只有流通才能体现价值。那些价格高数量少的东西很难流通。从收藏角度来说,收藏民国瓷比较容易成规模成系统,普通藏家有几件青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可能形成收藏规模。”

尤其关注新粉瓷洪宪瓷

普通藏家如何选择民国瓷?罗世俊认为名家作品最具有收藏价值。“新粉彩是民国瓷的亮点,其中又以珠山八友为代表,他们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其作品也一直受到市场和藏家的热捧,他们的瓷板画也有挖掘空间。民国瓷中还有一枝奇葩——洪宪瓷。因为这段历史非常短暂,所以流传到民间的洪宪瓷非常稀少,物以稀为贵。此外就是民国时期仿制的清雍正、干隆的瓷器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什么样的外销瓷值得收藏?


值得收藏的外销瓷通常有这几类:

一类是明清时期西方需求者委托贸易商到中国特别定烧的纹章瓷,这类瓷器数量稀少,设计制作精细,历来有外销瓷中的官窑瓷之誉,甚至可以说代表了外销烧制的最高水平,也是收藏市场层位较高的一类瓷器,拍卖价格也较高。

第二类是表现西方的宗教、历史、文化、艺术一类的艺术性较强的瓷器,这类瓷器的数量也不多,但品类丰富,表现内容多姿多彩,价格也不低。

第三类是普通外销瓷中的精品之作,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用于装饰、陈设用瓷,其中以瓶、罐一类的立件行情最好,绘制有人物纹饰的精美盘、碗近年价格大涨。

纹章瓷国内不受重视按外销瓷在市场上常见的数量多少来排列,依次是:明代青花瓷、清代青花瓷、明清彩绘瓷(明代外销五彩瓷较少)、广彩瓷、色釉瓷、纹章瓷等等几类,后三类多见清代制品。实际上,欧美市场清代粉彩瓷器最多,明清青花瓷、色釉瓷、广彩瓷、德化白瓷亦不少。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距,纹章瓷在中国市场很少受到重视,少有人专门收藏,而在西方备受推崇。

董小明的“民国瓷”收藏


民国时期的仙槎盖碗。董小明收藏的“桃花美女系列”。董小明“误打误撞”进入收藏界。

深圳商报记者聂灿文/图

昨日,在深圳华侨城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女藏家董小明。只见她递上来的名片古色古香,“绛底金边”的纹路和她宽袍窄袖的衣饰搭配精巧。和一般女性喜欢的“浅粉、浓翠”不同,董小明喜欢“老东西”,好的就是“深檀、浅绛”二色,这不仅成为她独特的个人审美,更延续到她日夜痴迷的“民国瓷”收藏系列当中。

在深圳收藏群体中,鲜有女性参与,即便拥有数百件藏品,也难称得起一个“家”字。“董小明是个例外。这不仅和她玩收藏的年份有关,更与她沉稳好静的性情不无联系。”深圳艺术品投资人马道成表示,真正的女藏家不仅经济上绝对独立、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的收藏见地及超前的收藏远见。

“误入”收藏重地

谈及收藏,董小明用“误打误撞”来形容她十多年前初入行的窘境。“当时我只是一个20多岁的小丫头,对都市时尚非常着迷,喜欢的都是一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并以此为美。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一群爱茶的长辈朋友,从而经常出入茶室,有幸见到一些年代久远、制作精巧的陶瓷茶具,才知道之前的审美的确颇为流俗。”

董小明说:“跟着圈内师兄师姐品茶,他们说,瓷器密闭性好,可以复原茶的原味。于是,我也买些心仪的瓷杯放在家中做摆设。起初,我只是把它们当作搭配摆在不显眼处,可发觉,它们的出现为家里增添了一笔亮色,不停有朋友来家中细看,啧啧称赞,并提出转让的请求,让我大感意外。”

之后,若干次的亲密接触让董小明对陶瓷着了迷,尤其是“民国瓷”那份清淡秀美,让她爱得愈发不可收拾。从此,董小明一有机会就到收藏品市场里找瓷器,先是欣赏,然后到处看书查资料、请教老行尊,渐渐懂得分辨各种“民国瓷”的真假和级别高低。

“这是一个既悠闲又让人血脉偾张的过程。”董小明说:“不知为何,我总能意外收获上等的民国瓷器,这当然与民国瓷较之明清瓷器年代近而易获得有关,也与我内心深藏的‘民国情结’有关。”

如今,董小明过着与大多数都市女性截然不同的生活:做着与收藏相关的事业,每到一个城市不逛名店而是古玩市场,一有时间就往北京的潘家园、南京的夫子池这些地方扎;偶尔去到偏远的古镇乡村,也会不辞辛劳,找当地行家一起淘货。“为了淘货,经常会误了饭点,错过航班。不过,为了得到一件好瓷,都是值得。”

好瓷器只会升不会跌

年纪轻轻就进入收藏年代,董小明说这是投资与兴趣兼顾的乐事。“真正的好瓷器永远只会升不会跌。而对于我们这些只为收藏,并不在乎价位高低的藏者而言,最大的乐趣是在同行惊喜而炙热的眼神中。”

“刚收回的瓷器买回来,我都会小心细致地进行处理,尽量突出它的原色。当你看见彩釉的色泽很美,而且经过数十年的封存依然鲜艳夺目,这个过程带给你的惊喜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董小明说。

一开始收藏的时候,董小明总想把什么宝贝都往家里搬,而现在她学会了取舍。“经验告诉我,‘民国瓷’收藏,要有精品意识。虽然民国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但也只有三种瓷器才具备收藏价值: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这些器物可称之为民国宫廷瓷;其二,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这些瓷器可称之为民国仿古瓷;其三,民国期间以文人潘宇、汪晓棠以及‘珠山八友’等为代表的绘瓷名家创造了新兴的粉彩工艺,这些新兴的粉彩之作可称之为民国粉彩新艺瓷。此外,民国时期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大影响了手工艺品的发展,所以精品瓷器多出于民国初期,数量不多,如果是普通的一些日用品,价值还是相对偏低的。”

筹建“民国瓷”博物馆

董小明表示,在她收藏的众多瓷器当中,最为钟爱的便是“桃花美女系列”、清末民初著名浅降画师“仙槎盖碗系列”及“珠山八友”名家作品。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筹建一个“民国瓷器博物馆”,“把民国精品瓷器有别于前朝作品的独特之处,即难见前朝时宫廷瓷器的繁复纹饰,越发简单淡雅的风格与大众分享。”

董小明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萧条衰落的时期。但客观地讲,这30多年里也有不少精品瓷器。由于官窑的日益衰落直至关闭,一批原来供职于官窑场的能工巧匠另谋生路,他们在与民间匠人结合,创作并烧造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瓷品。特别是以‘居仁堂’、‘怀仁堂’、‘静远堂’、‘洪宪年制’、‘洪宪御制’等款为代表的民国‘官窑’值得购入。虽然这些瓷器使用的原料可能不如清代,但是由于制作瓷器的艺人已经摆脱了原来的匠气,因而使得瓷器更具有艺术价值。”

“你看这个茶盘,两个仕女,一株桃花树,地上一小片花草,一块或几块小假山石。画面人物多为深闰小姐贵妇,人物形象的表现,有坐有立,坐石倚栏、观花扑蝶、琴棋书画等,这与瓷器艺匠受清代文人崇尚美女情念标准有关,其求‘温婉’的气韵和现代审美大为不同,这就是风格,也是我独爱此款的缘由。”董小明表示,收藏民国瓷器以来,自己的审美也悄悄发生了变化,“由动至静,性情也如此,没有之前那么急躁,气定神闲,人也温和了不少。”

对于目前收藏市场常见的造假问题,董小明表示,收藏者只要多看、多“上手”,并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就有可能辨伪识真。同时,在选购时,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倘若对瓷器的纹饰、圈足、器肜、釉面、胎骨等稍有疑问,宁愿放弃也不必急于求成。

民国瓷几年内涨10倍 近代民国瓷收藏有诀窍


民国 粉彩开光人物图双耳瓶

十多年前,中国不少喜爱陶瓷的人把目光投向近代民国瓷,并逐渐形成庞大的近代民国瓷收藏队伍。一位经营者表示,近代民国瓷市场形成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价格就涨了10倍,而在“非典”以后,其价格又连续翻番。中国瓷器在清三代时达到顶峰,极尽精致奢华之能事的清代官窑经过从民国以来的市场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同时,现代陶瓷艺术又以近代民国瓷为发端,无论是清三代的收藏者还是对现代陶瓷感兴趣的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关注近代民国瓷,参与者的队伍显得格外庞大。

高价之中存在炒作成分来自宁波的近代民国瓷收藏者蔡先生2005年从当地的藏家手中买下一块王步的靑花瓷板,“对方是几千元买来的,卖给我的时候要价十几万,理由就是在这之前的中国嘉德拍卖中,有类似的藏品卖出14万的价钱。”蔡先生这样回忆。虽然是民国靑花大师王步的典型风格,这块瓷板却没有署名,再加上十几万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很多人都觉得蔡先生买贵了。几个月后,类似的瓷板分别在上海和南京拍出近百万和200多万元的价格。对于蔡先生手中的这块靑花瓷板,很多人“觊觎”已久,景德镇的行家多次给出百万元的价格,都被他婉言拒絶了。顶尖的作品可遇不可求,一旦出手,即便花费更多也很难再度拥有。王步作品的最高拍卖纪録已经达到三百多万元,一般的名家瓷版画也有几十万的身价,蔡先生提醒近代民国瓷的爱好者,高价的近代民国瓷交易确实有一定的炒作成分在,收藏时要格外留意。

影响市场价位的特殊指针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大师们,把艺术创作的载体从宣纸转移至陶瓷上,无论是观赏器还是实用器上的装饰和造型等都不再受到限制。这是近代民国瓷的特点之一,也是鉴赏的特殊指标。“就瓷版画而言,绘画水平成为较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名家的绘画风格、画面的布局等都可以作为鉴赏的指标,这一点与中国绘画有着共同之处,”陶瓷玩家杜育明介绍:“同时,收藏者也可以从胎釉和用彩等来进一步硏究。”近代民国瓷的创作者们给陶瓷以艺术的灵气,这一点得到蔡先生的认可,他举例说王步特殊的靑花技法是很难模仿的,一笔一划地对照画会显得很呆板,很难得其神韵。

与中国绘画等相似的另外一点是作者的落款。所有看到的人都认为蔡先生的那块王步的靑花瓷板是最能体现王步的风格与水平的,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落款,如果不是这一点,其价格会高出一半以上。市场上也有仿冒的近代民国瓷,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潜心学习,识别并非难事。港版的《瓷艺与画艺》与耿宝昌的《珠山八友》都是入门必备的书籍。目前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近代民国瓷数量极为有限,分布在各大古玩城的店铺中陈列的则是经过行家们筛选的上品,是最为可行的上手与赏玩渠道。加入近代民国瓷论坛,以瓷会友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稳妥方式。

近代民国瓷

一般意义上按照民国的时间段来划分。近代民国瓷之所以成为一个收藏门类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登峰造极的清代官窑不复存在,优秀的陶瓷艺人流入民间。不再有宫廷苛刻的要求,也不用按照特定的图案和器型创作,艺人们的个性得到发挥,民国陶瓷在胎釉、造型和装饰上都有较多改变;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从清末就已经活跃的瓷版画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艺术家是近代民国瓷的名片。

瓷器收藏 外销瓷灰姑娘变公主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全民收藏热潮,许多大师的瓷器在拍场上屡创天价,也使得声名显赫的历代官窑瓷和部分民窑瓷重现辉煌。但对于国人而言,“外销瓷”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鲜有人知道它真正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外销瓷生于中国,销于海外,数百年流转,汇聚中西方双重元素。”香港聚艺拍卖王总曾一言蔽之。

“我从朋友那里换来了一个瓶子,结果发现底款上竟然印着英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瓷器究竟是在哪儿烧制的?”玩家方先生拿着一件画面不像中国传统纹样的瓷瓶子犯了愁。专家称,这其实是件外销瓷。

在某些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即是CHINA(瓷器),因此,代表中国形象的瓷器亦可称为“中国名片”。据悉,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在浙江上虞制作出瓷器。唐代,中国瓷器沿着陆路和海路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宋代赵汝适撰写的《诸蕃志》记载,近20个国家与中国交易瓷器。元代,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受到广泛的欢迎。有观点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元青花本身就是一种“外销瓷”,因为钴料是从中东进口的,纹饰和颜色也符合伊斯兰文化的要求。

历史:

曾是全球贸易“文化使者”

在部分投资者眼里,外销瓷似乎是瓷器界的“灰姑娘”,因为他们觉得外销瓷一般都是生活用瓷,且一般都是专门为外国人定制的,图案多为色彩艳丽、浅显,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收藏价值不会太高。但事实证明“灰姑娘”也有变“公主”的时候,外销瓷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藏家的追捧。

香港聚艺拍卖王总、瓷器行家谷满仓曾经以“大买手”的身份出入世界各地知名拍卖行。他介绍称,外销瓷包括青花、粉彩等,特别是有外国皇室订做的、有徽章的,一直卖得很贵,比一般官窑瓷器的价格高。“当时欧美市场接触到的都是这些外销瓷,而不是中国的官窑。中国的官窑要在1860年之后才进入欧美市场。”原来,在晚明和清初时期出现的外销瓷,都是针对欧美市场销售的器物,数量大,有一些的质量稍微普通一点,但也有质量非常好的,特别是有族徽、皇室标记的外销瓷。

市场:

贵重外销瓷流出极少

总体来说,外销瓷市场的圈子不是特别大,而许多外国人对它的兴趣比较大,国内关注且懂行的人不太多。当然,近年也有不少买家陆续在海外市场购买,但买到重要瓷器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有族徽、皇室标记的外销瓷,流出市场的极少,一旦卖出其价格都很高,大多数留存在重要的收藏家或有收藏传统的家族中,市场上很少见。“国内的行家对外销瓷并未能有足够的了解。而欧美市场了解清楚,与包括拍卖行在内的各种机构对史料的整理清楚有很大关系。比如当时欧洲市场通过东印度公司,把图案、器型和皇室的徽记、英文缩写等送到中国,出样后再通过这些公司运回去,数量、史料等都非常清楚。”陈连勇表示。

专家观点

史料价值或远高于艺术价值

年代距离我们稍显遥远的外销瓷跟如今风靡全国的当代名家艺术陶瓷相比,史料价值更高还是艺术价值更高呢?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曾表示,外销瓷是研究中国瓷器历史和中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但目前国内对其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外销瓷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相信随着外销瓷学术地位的提升,其一定会迎来收藏投资价值的回归。

有行家认为,外销瓷价格相对便宜,且少有仿品,可以相对放心地购买或研究,南昌大学博物馆馆长余春明曾对其中的纹章瓷颇感兴趣。据悉,纹章瓷多半是欧洲贵族、皇室委托东印度公司定制的私人贸易瓷,很多家族的传承演变史正是通过纹章瓷得以厘清,而纹章又成为外销瓷在各个不同时期风格特征的断代依据。

事实上,在许多外销瓷不仅是展现了中国纹饰的民窑瓷,更具代表性的是“中西合璧”的纹饰。也就是外销瓷从中国运到欧洲后再由当地工匠加上各种装饰。一些外销瓷被镶嵌上了贵金属,一些则在原有图案上加彩绘画,这种改良是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审美情趣。

外销瓷是中国人针对欧洲市场生产的瓷器,一开始,他们开始并不了解欧洲市场,针对性不强。另一部分外销瓷是按照一些重要皇室要求的图案设计生产的,针对性更强。“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998年第一次去英国,看到一件青花撇口瓶,上面有英文字母和族徽,是明末清初的东西,质量比普通民窑还差,但在当时就能卖出十几万英镑的价格,约莫150万元人民币。”

谷满仓告诉记者,这种中国瓷器,很多中国人自己并不太了解。不过,新一代的收藏家英文好,对此了解有所长进。他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外销瓷的史料价值可能远高于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外销瓷的纹饰,不一定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其描述的历史和图案,中国人的兴趣也不会特别大。“买家从海外买回的普通的外销瓷,无论是广彩还是粉彩,作为装饰品的可能比较大。”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方法一:请点击右上角或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方法二:如果您想每天接收我们的资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并关注我们---------古董文物鉴定、拍卖、交易、征集(香港、大陆欧美等全球拍卖)金牌艺术品经纪人马经理:159-6266-9577送拍邮箱:[email protected]本站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传承中华文化,开发历史价值微信订阅号:mjj199312名称:时间里有价值

民国瓷几年内涨10倍 近代民国瓷收藏有诀


民国粉彩开光人物图双耳瓶(一对)资料图

十多年前,中国不少喜爱陶瓷的人把目光投向近代民国瓷,并逐渐形成庞大的近代民国瓷收藏队伍。一位经营者表示,近代民国瓷市场形成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价格就涨了10倍,而在“非典”以后,其价格又连续翻番。中国瓷器在清三代时达到顶峰,极尽精致奢华之能事的清代官窑经过从民国以来的市场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同时,现代陶瓷艺术又以近代民国瓷为发端,无论是清三代的收藏者还是对现代陶瓷感兴趣的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关注近代民国瓷,参与者的队伍显得格外庞大。

高价之中存在炒作成分来自宁波的近代民国瓷收藏者蔡先生2005年从当地的藏家手中买下一块王步的靑花瓷板,“对方是几千元买来的,卖给我的时候要价十几万,理由就是在这之前的中国嘉德拍卖中,有类似的藏品卖出14万的价钱。”蔡先生这样回忆。虽然是民国靑花大师王步的典型风格,这块瓷板却没有署名,再加上十几万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很多人都觉得蔡先生买贵了。几个月后,类似的瓷板分别在上海和南京拍出近百万和200多万元的价格。对于蔡先生手中的这块靑花瓷板,很多人“觊觎”已久,景德镇的行家多次给出百万元的价格,都被他婉言拒絶了。顶尖的作品可遇不可求,一旦出手,即便花费更多也很难再度拥有。王步作品的最高拍卖纪録已经达到三百多万元,一般的名家瓷版画也有几十万的身价,蔡先生提醒近代民国瓷的爱好者,高价的近代民国瓷交易确实有一定的炒作成分在,收藏时要格外留意。

影响市场价位的特殊指针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大师们,把艺术创作的载体从宣纸转移至陶瓷上,无论是观赏器还是实用器上的装饰和造型等都不再受到限制。这是近代民国瓷的特点之一,也是鉴赏的特殊指标。“就瓷版画而言,绘画水平成为较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名家的绘画风格、画面的布局等都可以作为鉴赏的指标,这一点与中国绘画有着共同之处,”陶瓷玩家杜育明介绍:“同时,收藏者也可以从胎釉和用彩等来进一步硏究。”近代民国瓷的创作者们给陶瓷以艺术的灵气,这一点得到蔡先生的认可,他举例说王步特殊的靑花技法是很难模仿的,一笔一划地对照画会显得很呆板,很难得其神韵。

与中国绘画等相似的另外一点是作者的落款。所有看到的人都认为蔡先生的那块王步的靑花瓷板是最能体现王步的风格与水平的,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落款,如果不是这一点,其价格会高出一半以上。市场上也有仿冒的近代民国瓷,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潜心学习,识别并非难事。港版的《瓷艺与画艺》与耿宝昌的《珠山八友》都是入门必备的书籍。目前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近代民国瓷数量极为有限,分布在各大古玩城的店铺中陈列的则是经过行家们筛选的上品,是最为可行的上手与赏玩渠道。加入近代民国瓷论坛,以瓷会友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稳妥方式。

近代民国瓷

一般意义上按照民国的时间段来划分。近代民国瓷之所以成为一个收藏门类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登峰造极的清代官窑不复存在,优秀的陶瓷艺人流入民间。不再有宫廷苛刻的要求,也不用按照特定的图案和器型创作,艺人们的个性得到发挥,民国陶瓷在胎釉、造型和装饰上都有较多改变;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从清末就已经活跃的瓷版画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艺术家是近代民国瓷的名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