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烧瓷器 > 导航 >

覆烧

覆烧

古代烧瓷器 古代瓷器烧造 柴烧瓷器的鉴别

2020-06-23

古代烧瓷器。

瓷器装烧方法之一,又称“伏烧”。相对正烧而言,是把盘、碗一类的坯件反扣在窑具上的支烧方法。可分为釉口覆烧和芒口覆烧两种。釉口覆烧至迟在南朝已经出现,为无匣裸烧,即在支烧台上置齿形垫圈,碗坯反扣在支烧台上,齿形垫圈(或三角垫饼,或无垫烧具的涩圈叠烧)顶住碗的内心,在朝上的碗底上置放一个垫具,然后依次反扣,如此重复可叠5至10层,唐以前使用实心柱状支座作支烧台,唐代始出现一种形如反扣喇叭形的支座。此种无匣裸烧覆烧法首先流行于四川一些窑场,起自南朝,延续至宋。此外,唐代山西平定窑、浑源窑,西夏宁夏灵武窑,五代至金河北磁县观台窑都曾使用过此法。另一种釉口覆烧发现于南宋四川瓷峰窑和河北磁县观台窑,称为砂垫覆烧,方式是以碗形支托为底,以五、六堆砂堆为间隔置于倒扣的碗足上,依次类推,其口沿悬空,故口沿有釉。芒口覆烧最早见于江西南朝洪州窑对口烧方式。北宋的芒口覆烧最早起源于定窑。最初的是多级碗形、盘形覆烧,用来覆烧规格大小不一的器物、后来又发现了筒形匣钵支圈覆烧,大大提高了装窑量。这种工艺宋、辽时期向四方扩散,在北方接受这一技术的有河北磁县观台窑,河南汤阴县鹤壁窑、新安窑、陕西旬邑县安仁窑、宁夏灵武窑、内蒙古辽上京窑、赤峰缸瓦窑等。北宋后期芒口覆烧南传,景德镇湖田窑和浙江泰顺玉塔窑同时接受了这一技术。北宋中期到南宋早期,湖田窑采用多级垫钵和多级垫盘覆烧,南宋中后期采用定窑的支圈组合式覆烧。芒口覆烧留下粗糙的芒口,从而导致了覆烧工艺不能持久,逐渐走向衰亡。 (见图474)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覆烧定窑瓷的魅力


宋代将瓷器生产技术推向一个高峰,名窑倍出,争奇斗妍。其中定窑以盛产白瓷著称,产品风靡一时,因瓷质细腻洁白,纹饰秀美,被宋代皇家宫廷选为贡品。

为了适应朝廷贡瓷及民间用瓷大量生产的需要,定窑工匠们发明了覆烧工艺。其优点是:一、节省空间,因为一器一匣,匣钵占了很大空间,采用覆烧工艺产量成倍增长,满足贵族及人民日常用瓷。二、能充分利用热效,节约燃料。三、由于覆烧时器口紧贴垫圈,瓷坯支撑范围大,重心稳,焙烧时收缩均匀,故不易变形。四、底心满釉。但覆烧也存在诸多弊端, 因烧制时器口紧贴垫圈,口部不能挂釉,而露出一线胎骨成为“芒口”。为了弥补芒口的缺陷,瓷匠们发挥聪明才智,巧夺天工,口沿包镶金、银、铜、锡等金属作为装饰,其身价顿显高贵。据《吴越备史》记载,宋太平兴国五年九月十一日,南方吴越王钱氏在崇敬殿向宋太宗敬献“金装定器”两千件作为朝廷贡品。

定州窑以烧白瓷闻名天下,国内一家博物馆藏有金代定窑刻花葵瓣碗,碗心刻荷叶花纹,质细胎薄,釉色莹润洁白,属金代贵族用瓷,有“芒口”,但底足内未见有“官”、“易定”、“尚食局”等字款。定州窑除烧白瓷外,还兼烧黑釉、酱釉等品种。定窑酱釉烧造数量少,因而备受收藏家重视。

宋代诗人陆游对定窑口沿无釉瓷器嗤之以鼻,认为登不了大雅之堂。在《老学庵笔记》中回忆:“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宋代《坦斋笔衡》也很不客气地记述了:“本朝以定州白磁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窑器”。北宋末年,其他窑系的崛起,宋徽宗率先“弃定”瓷选汝青瓷,一时间对定窑白釉、酱釉、黑釉瓷难定轩轾,遂被打入“冷宫”,售价一落千丈。但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却对“黑定”推崇备至,认为“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市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走在景德镇市区主要干道,看到最多的店莫过于陶瓷店,一个接一个的市场,一间接一间的店铺。从2002年到2012,这十年来,景德镇市的陶瓷市场越来越“吃香”,不管是艺术瓷价格的攀升、日用瓷的壮大,陶瓷市场有竞争有淘汰,更有希望。20日,记者对景德镇市的陶瓷市场进行走访调查,不少陶瓷业主都感受到这十年来,陶瓷市场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陶瓷店铺越开越多

在金昌利经营多年的一家陶瓷店主回忆着十年来店内的变化,他说:“十年前,外地的游客需要购买瓷器,都会直接奔向金昌利,那时他们那里可是独占鳌头。可是如今,往南直走便是国贸,继续向东走便是华阳,珠山南路是群英街,莲花北路道路两旁的店铺与莲花南路的陶瓷大世界。随便数数就有上百个店铺。”

当日中午,记者来到群英街南路。相对于国贸广场与陶瓷大世界,这条瓷器街起步较晚,一家家装修精美的陶瓷精品店,让整条街充满的浓厚的艺术气息。经营一年之久的一位陶瓷店主告诉记者,十年前,很多小作坊主都喜欢将自家的瓷器带出去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景德镇本地开店,证明市场逐渐壮大起来,外界许多商家都看好景德镇的瓷器,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几年日用瓷的销售也旺盛起来,很多外来商家都认准了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

随着商铺越来越多,现在想要在黄金位置找一间店面很难,看着越来越将店面开向市中心,一直在新厂开作坊的李先生有点蠢蠢欲动,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如今想要找一家合适的店面却相当难,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一直在景德镇寻访好的店面,但是一直都未果,要不是地理位置不好,要不就是价钱太过于高了,在十年前,想要在市区开一家陶瓷店,比现在要容易许多。

陶瓷品牌化深入人心

十年前,经营陶瓷商铺的人也许没有品牌化的意识,但是随着景德镇市陶瓷品牌的做大做强之后,不断的冲击市场,如今陶瓷品牌的羽翼日渐丰满。

在莲社北路一家陶瓷品牌店主陈女士告诉记者,这十年来,随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壮大,人们手中闲钱也多了起来,如今的陶瓷市场将越来越好,像她们那样的陶瓷店想要立足,必须从根本出发,做好自己的作品才是硬道理。

她还告诉记者,今后的陶瓷市场应该是品牌化发展,有利就有弊,生意好了自然想开店人就多了,店多了就有了竞争,但是陶瓷市场是一个优势劣汰的市场,只有将自身实力提高才能在这个市场利于不败之地。

“谈及这十年,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陶瓷市场的快速推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位在景德镇市经营十多年陶瓷店的店主余霞告诉记者。余霞告诉记者,近五年景德镇的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旅游人数逐年增加,随着前来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也让不少陶瓷商铺店主偷笑,采购陶瓷是旅游的重点项目,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景德镇市陶瓷行业发展逐渐壮大。

十年过去了,陶瓷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专业化、规模庞大的陶瓷商铺的建立,见证着景德镇市陶瓷行业的兴旺。

瓷器装烧方法


在《中国陶瓷史》第九章"明代的陶瓷"中论述到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与成化斗彩有明显不同的一节时,有这么一段文字:

"在清代康熙时期的釉上蓝彩发明之前,瓷器上的蓝色,只能用釉下青花来表现。五彩图案中,有了这种蓝色,就能增加色泽的对比感;没有这种蓝色,就显然减少了鲜艳的程度。在这里,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地位该用蓝色的地方,就用釉下青花来表现。在成化彩瓷中,就有这种表现手法。这一类成化彩瓷究竟仍称斗彩呢?还是应该称为青花五彩,甚至就称为五彩,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见《中国陶瓷史》384页。

这里,要把相同的表现手法用几个名称去归纳时,似乎产生了这样的矛盾,举棋不定而徘徊于几者之间,或者说,不知怎样去称呼这两个阶段中共同的表现手法。而这容易让读者感到迷茫-- 一种无所适从之感。

其实问题的解决也很简单。首先让我们把几个名称明确一下,同类的表现可归纳成一个概念,在这总概念下,同类的两个历史阶段再分别称呼。那么,凡是在明代先用釉下青花勾画出了图样,烧成后再以釉上彩彩绘了的彩瓷,不论是成化朝或是嘉靖,万历朝是以浓艳取胜的,可以一概归纳为"大明五彩,在这个概念下,根据成化年间与嘉,万年间的不同特点分别称之为"成化斗彩"和"青花五彩"。这样,概念清楚,关系分明,对于陶瓷史中明代彩绘的研究也就富于条理性。

根据明清时代彩绘史的发展,可知这样的概念成立的。

成化斗彩的主要成就,是成熟和较为普遍地烧制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新产品。由于是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互相争奇斗艳,故谓这斗彩。在这一阶段的彩瓷中,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主色。在以青花勾好图案的轮廊线,釉上色彩按青花规定的范围填入,或者先用青花画好图案的一部分,釉上再着色画色彩的部分,甚至有的图案,基本上由青花表现,釉上只是略加点缀色彩,有时这种点缀还是显得可有可无的。所以尽营成化斗彩的釉上色鲜艳,但从整个装饰风格与嘉,万年的彩瓷及清代康熙五彩比较来看,认疏雅为化成彩瓷的风格,这正是釉上釉下相互争春头斗艳的特点。所谓"争"、"斗"、当然要釉上釉下各有相当的"实力",才能争、斗得起来。正因为釉下青花的雅色分量占了装饰画面分量的相当部分,才显得清疏淡雅。再从釉上色的配方工艺来看,是溯自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以来的低温铅釉系统,主要着色元素为铁、铜和钴。这一点有别于西方传入我国的景泰图、珐琅彩那含硼、含砷等特点的釉上彩。

成化斗彩的高度工艺成就,历经弘治、正德两朝,发展成为彩瓷史上又一新阶段的嘉靖、万历五彩瓷器。这个阶段彩瓷装饰特点与成化彩瓷的区别在于,如果说成化彩瓷的釉下青花是决定性主色的话,那嘉、万时期的彩瓷只把釉下青花作为与釉上五彩同等的一种色存在,在需要蓝色的时候,就以釉下青花来代用。若需要釉上蓝色,那就有待于康熙时期的发明了。嘉、万时期彩瓷的这种特点,称为"青花五彩",意即青花与五彩作为色的价值在一件装饰上的同等存在,所以,这时期的彩瓷图案花纹满密色彩浓艳,釉下青花已失去与釉上色互相争斗的实力,再也不具成化斗彩那清疏淡雅风格。但其它,如烧成工艺和釉上色配方工艺与成化斗彩基本相同。仍先画釉下青花烧成后再彩绘釉上色,只是釉上色上得更多更满密而已。配方工艺也是沿袭成化斗彩的低温铅釉系统,只不过在着色剂、氧化铝和石粉(石英)配比上变化而得到更多的颜色品种罢了。

铅釉釉上彩,构成了"大明五彩"这个概念的基础;也标明了明代五彩瓷彩绘艺术的特点。由成化斗彩到青花五彩,则是大明五彩发展的进程。

如果上面所述条理清楚、言之成理的话、那么对于在两个阶段中出现的相同表现手法的怎样看待也就有了根据。

让我们先下不要拘泥于"成化斗彩"或"青花五彩"的名词中,走出这个圈子站在客观评价的立场,那么,对成化朝出现的青花五彩式的作品,在年代上从其本身出发如实地承认是成化朝的产品,在彩绘装饰上也从作品出发如实地归类于青花五彩;不过得指出,这是成化斗彩中早熟的嘉、万青花五彩的胎儿,启示着后者有反于前者风格的彩瓷新阶段之产生。同样,对在嘉、万朝中如出现成化斗彩式的作品,也是用上述方法在年代上归嘉、万朝,在装饰风格上归类于成化斗彩,而在彩瓷史上则体现了前后者表现手法上的因袭关系。如果说在今后还发现成化朝之前的斗彩作品,也可以此法分别归类。

由此看来,大明五彩中的成化斗彩和青花五彩除了作为成化朝和嘉、万朝两个彩瓷阶铝的名称外,还具备了装饰风格上的专业性名称的性质,这可能对于从整体把握明代彩瓷史不无裨益。不知然否,请同行们指教。

“复活”柴烧钧瓷


“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最初钧瓷是用木柴烧制而成。后因北宋南迁战乱频繁,柴烧钧瓷的制作工艺就此失传。柴烧钧瓷流传极少,目前台北故宫收藏钧瓷传世真品21件,北京故宫收藏有24件。而今河南禹州的民间制瓷工艺师任星航“复活”了这项绝艺。

与煤或天然气相比,木柴燃烧火焰长,火苗柔和,温差小,烧成速度缓慢,柴烧钧瓷在“窑变”中呈现出温润如玉和色彩斑斓的意境,其艺术效果远胜煤或天然气烧制的钧瓷。

1964年在禹州发现了北宋钧窑遗址,1991年任星航等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钧瓷研究所。任星航回忆说“记得在1991年冬天,我们试探着用柴烧制钧瓷。第一窑就用了四五吨立木,两毛钱一斤,一窑就烧掉了两三千元,但开窑后,发现没有一片是成功的。”后来,任星航仔细考察了北宋钧窑遗址细节构造,作了详细的技术研究。2004年隆冬的一个晚上,他结合自己祖传的一些秘密技术,在宋代钧窑遗址上,用了大量的立木,终于烧制钧瓷成功。

每次回忆起自己柴烧钧瓷成功,任星航总是说,他比他父亲任坚要幸运得多。1948年,任星航的父亲任坚到禹州主持一个钧瓷厂的工作,在钧瓷烧制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但像中国众多民间工艺所遭受命运一样,1966年后任坚几乎无法做一件事情,整天“搞运动”。“运动”结束后,任坚又回到了烧制钧瓷的职业之中。但这时的他更喜欢在一种釉料中用添加铜,因为钴为蓝色,铜为红色,他开始喜欢上含铜釉料在窑变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残阳如血般的殷红境界。对这种“红”的偏爱后来为任星航所继承。

任星航的那些钧瓷品,包罗万象,自然天成。钧瓷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一位老研究员说,钧瓷的窑变艺术神秘莫测,今天人类对科技达到了空前的自信,但对钧瓷的窑变之谜依然充满困惑。

一窑一乾坤。“钧瓷的窑变艺术太让人着迷了,由它你就知道人类的想像力是多么的局限。”任星航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最集中地体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核心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抗拒一种全部的“人为艺术”和“创作”。

西洋“宝烧”珍珠瓷


在我国古瓷烧造史中,有一种被称作“宝烧”的独特工艺。我国制瓷艺术传入西方后,欧洲在18世纪中叶创烧了一种“骨瓷”。所谓“骨瓷”,就是在瓷土中掺入四至五成动物类或海洋中的珊瑚、贝类骨粉而制成的一类瓷种。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还不惜工本,以海洋珍珠碾末为料,制成美轮美奂、专为皇家使用的“珍珠瓷”。

这类珍珠瓷,实际上与我国古代以玛瑙入釉的“宝烧”技艺异曲同工,只是成本更高,更为珍稀。这种欧洲骨瓷的顶级制品,由于仅为皇室特制,十分珍罕,一般民间难得一见。

这3件英国皇家珍珠瓷,是两件双面装饰圆盘和一件长方形椭圆形盘。两件圆盘中,口径26厘米,底径14厘米,通盘为釉里蓝彩。盘中主题纹饰为一幅精美的英国贵族庄园风景画。画的背景是一贵族田园风光。画中橡树高耸,鲜花盛开,草地花丛间,有4位身着盛装的绅士和贵妇,其中一男一女正在翩翩起舞。远处树丛花卉掩映处,隐约可见庄园楼影。在盘子的口沿四周,采用六开光图饰对称排列,各有骑士或对舞人物,画风细密精美。

图2盘口径稍大,径28厘米,底径15厘米,亦为釉下蓝彩。画中主题纹饰似为一皇室私人城堡,内有错落有致的恢宏塔楼、繁茂的树木、花卉和水中泛舟等人物场景,整个画面以精到的写实手法勾勒出一幅18世纪欧州上层社会悠闲的生活景致。

一长方椭圆形盘,长32厘米,以花卉为主纹饰,盘通体施釉下红、蓝相间釉彩,鲜艳夺目。这3件装饰盘均采用铜板工艺绘画装饰,盘内外施透明釉。瓷盘胎质薄而细腻,色呈象牙白,釉彩色泽艳丽,釉质莹润均匀,温润如玉,宝光内蕴,盘后有花纹图形章和外文注明产地,并有“pearl china”(珍珠瓷)之标记,可见是极为珍贵的“宝烧”珍珠瓷。笔者收藏的这几件西洋珍珠瓷,虽然没有确切的烧制年代,但从瓷盘的包浆等方面判断,应为18世纪末的产品。

京城现烧现卖


昨天,家在北京的陶瓷爱好者张先生拿到了自己亲手绘制的“”。原来,近日从景德镇来京的一位陶瓷大师把“现烧现卖”这项工艺带到北京来了。从此,北京市民不仅可以指名买到当代一些书画名家的亲手绘瓷,还可以自己大显身手。来京找画匠延续制瓷工艺。

“大家都知道景德镇生产的陶瓷好,可现在也只是瓷器的胎好,许多画匠已经不再讲究品质。”曾任景德镇古窑古陶瓷研究所所长的程羊仔先生说,“在北京,书画大家云集。我们来这里就是要抛开景德镇的画匠,重新找到能复兴景德镇瓷器的灵感。”

为此,程先生在北京专门投建了一个700平方米的豪华陶瓷展厅。“这里除了展示精美的宫廷陶瓷外,还为众多书画名家开辟了一个书画室。”目前,这里已经吸收了60余位文体明星成为会员,他们中甚至还包括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我们把泥胎烧制成半成品后,从景德镇运来,他们可以进行现场题字作画,然后再烧制成瓷器成品。”

这里还是陶瓷爱好者的活动天地。“大家可以在这里买到许多书画名家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也可以自己动手绘制。”程先生说,他们也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找到书画大家之外的世外高人。展出宫廷陶瓷样样皆为珍品

生于陶瓷世家的程羊仔,自14岁起学习制作陶瓷。此后,他又迷上了现代陶瓷之外的宫廷陶瓷。“我来到故宫,用三年时间专门来看这些国宝。景德镇曾因为皇宫制作宫廷陶瓷而享誉盛名,而现在,遍地皆是做工粗糙的现代陶瓷。”说到这里,程先生感慨颇多。目前,在景德镇制作宫廷陶瓷的,只有他们一家公司。

他在位于大钟寺太阳园14号的宫廷陶瓷展厅内展出了500余件珍品,许多是连博物馆都难见到的。“制作一件精美的宫廷陶瓷绝非易事。”程先生说,如果复制一件“黄地八卦转心瓶”至少需要12个人。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这些能工巧匠为了集中精神,必须自我封闭在深山老林当中。一呆就要三个多月,才能制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如果对作品不满意,往往会打碎后重新制作,约50件中才能出一件珍品。”因此,程先生的展厅里虽然作品不多,但样样皆是精品。12

瓷器大师来京开窑专程从景德镇运泥

昨天,家在北京的陶瓷爱好者张先生拿到了自己亲手绘制的“”。原来,近日从景德镇来京的一位陶瓷大师把“现烧现卖”这项工艺带到北京来了。从此,北京市民不仅可以指名买到当代一些书画名家的亲手绘瓷,还可以自己大显身手。来京找画匠延续制瓷工艺

“大家都知道景德镇生产的陶瓷好,可现在也只是瓷器的胎好,许多画匠已经不再讲究品质。”曾任景德镇古窑古陶瓷研究所所长的程羊仔先生说,“在北京,书画大家云集。我们来这里就是要抛开景德镇的画匠,重新找到能复兴景德镇瓷器的灵感。”

为此,程先生在北京专门投建了一个700平方米的豪华陶瓷展厅。“这里除了展示精美的宫廷陶瓷外,还为众多书画名家开辟了一个书画室。”目前,这里已经吸收了60余位文体明星成为会员,他们中甚至还包括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我们把泥胎烧制成半成品后,从景德镇运来,他们可以进行现场题字作画,然后再烧制成瓷器成品。”

这里还是陶瓷爱好者的活动天地。“大家可以在这里买到许多书画名家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也可以自己动手绘制。”程先生说,他们也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找到书画大家之外的世外高人。展出宫廷陶瓷样样皆为珍品

生于陶瓷世家的程羊仔,自14岁起学习制作陶瓷。此后,他又迷上了现代陶瓷之外的宫廷陶瓷。“我来到故宫,用三年时间专门来看这些国宝。景德镇曾因为皇宫制作宫廷陶瓷而享誉盛名,而现在,遍地皆是做工粗糙的现代陶瓷。”说到这里,程先生感慨颇多。目前,在景德镇制作宫廷陶瓷的,只有他们一家公司。

他在位于大钟寺太阳园14号的宫廷陶瓷展厅内展出了500余件珍品,许多是连博物馆都难见到的。“制作一件精美的宫廷陶瓷绝非易事。”程先生说,如果复制一件“黄地八卦转心瓶”至少需要12个人。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这些能工巧匠为了集中精神,必须自我封闭在深山老林当中。一呆就要三个多月,才能制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如果对作品不满意,往往会打碎后重新制作,约50件中才能出一件珍品。”因此,程先生的展厅里虽然作品不多,但样样皆是精品。

解析微晶石一次烧和二次烧的区别


微晶石从2011年开始逐渐在市场上兴起,时至今日,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了建筑陶瓷市场上的主角之一。微晶石材料色泽自然,晶莹通透,有着堪比天然石材的纹理,深受消费者欢迎。传统的微晶石一般是二次烧成,存在硬度差、易显脏等缺点,而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有不少陶企推出了一次烧微晶石产品。那么一次烧与二次烧的微晶石有什么区别呢?

一次烧微晶石更节能。二次烧微晶石先经过坯体高温素烧,后再铺上微晶玻璃溶块再次通过高温煅烧。其中素烧时间约70-110分钟,釉烧时间约120-150分钟,总时长超过3小时。一次烧成的微晶石是砖胚、花纹、微晶玻璃层经高温煅烧一次成型。烧成时间约为120分钟,总烧成时间比二次烧大大缩短,更节能。

一次烧微晶石更抗污耐磨。二次烧的微晶石坯体与微晶结合程度不佳,耐磨度较低,莫氏硬度为4-5级,而一般抛光砖的莫氏硬度为6-7级。一次烧的微晶石砖坯与微晶层结合度更好硬度更高(莫氏硬度达到6级)、耐磨度更好。另外,一次烧微晶石釉烧温度比二次烧微晶石高,烧成温度的提高使其热稳定性更高,产品能耐急冷急热,无后期龟裂隐患,更加抗污耐磨。

二次烧微晶石还是主流。一次烧微晶石的烧成时间短,坯体没经过素烧,在坯体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都要排出大量的气体。如果烧成过程操作不当,就会在釉层中形成较多或较大的气泡,抛光后就会吸污。二次烧坯体是经过素烧的,坯体吸水率接近零,这样在釉烧过程坯体就不会再有气体排出,产品表面的气孔数目能大大减少。在装饰效果的透明性与通透性方面,二次烧微晶石的效果也更佳。

德化窑也烧玩具


该瓷件为德化窑的象牙白瓷,高5厘米,底部宽4厘米,小巧玲珑,精致而且实用。

该瓷件塑有一灵猴,蹲坐于叶状底座之上,双肘支于两膝之上,左手挠着腮,右手正将一桃子往嘴里送,一副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此瓷件为砚滴,在叶状底座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小孔,可以贮水滴水之用。砚滴又称水注,是供研墨时在砚池中加水的一种蓄水工具。是书画家必备的文房用具之一。

砚滴在德化窑瓷中极为常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猴子旁边立有一棍棒,棍棒空心,并在半壁上开有一小口,此棍棒为装饰之用,还是另有用途呢?用嘴对着棍棒口吹,竟能发出清脆的哨声,莫不是哨棒?近年来,在德化窑瓷中曾发现过此类小玩具,常常是人物背有一哨棒,骑在各种动物背上,吹之清脆动听,其形状与《灵猴摘桃》大致一样,这些器物小巧精致,或许就是当时的儿童玩具。据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一书中所载,“福建德化瓷器除了出口大型的瓷塑外,还大量出口小型的瓷塑,它们大多是儿童玩具。这些儿童玩具大多有一个哨,吹气后可以发声,很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所以也就被他们的父母购买后供孩子们玩耍。这些18世纪初的德化瓷塑小玩具,有猴,小孩骑马,各种姿态的欧洲人,奔驰的马、公牛、狮子、老虎、骆驼、神话里的怪兽等,为孩子们所喜爱的题材,有些还用红、黑色釉彩绘,色彩鲜艳夺目,形象简练而有趣,更是逗人喜欢。”

此外,该砚滴最有特色的是底部还凸印“水月现身”四字楷书,字迹十分清晰,却不知为何用意。

细看该砚滴,此瓷件分三部分制作而成,猴子摘桃是合模而成,旁边的棍棒又是独立的一部分,底部又是一部分,制作完成后,再将印有“水月现身”字样的瓷片粘合。显然,“水月现身”是同一块模具印制而成的,这4个字并非顺手写上的,而是有意而为之的。那么,“水月现身”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是指出现了“水中月”猴子现身,还是其他内涵?都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印证。(郑金勤)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覆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覆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烧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