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世界各国陶瓷市场分析

世界各国陶瓷市场分析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7-06

陶瓷艺术。

德国仿古瓷和咖啡具走俏

对中国陶瓷的评价很高,是比较畅销的商品。在日用瓷中,咖啡具较酒具好销,德国消费者大多数人喜欢淡雅的颜色;对艺术瓷一般喜欢明快淡雅,艺术性高的,喜欢

小动物的造型;各类瓷瓶中喜欢细长扁肚瓶。目前一部分知识阶层,热衷于原始艺术瓷,因而仿古瓷较好销。德国对铅溶出量限制很严,喜欢釉下彩。客商建议在花色图案上多搞些东方色彩,例如好的瓷雕人物,销路可增加。

法国铅镉高含量日用瓷滞销

法国也生产瓷器,从中国进口除陈设瓷外要申请许可证。法国人喜欢马的图案,马在法国象征着幸福。孔雀有祸鸟之说,因而法国人不喜欢。另外,法国人不喜欢黄色和绿色的花,大象鼻子朝下认为不吉利。在法国市场上,有不少我国澳门仿制的粉彩、广彩花瓶,是从日本进口后在澳门加彩。在法国,消费者喜欢我国出口的花瓶台灯,以s6英寸-18英寸产品最好销。因欧洲房间一船只有2.5-2.6米高,台灯高了不相称。法国市场对仿造欧洲风格的人物、动物、花鸟图案的瓷器较好销,瓷动物造型小尺寸的比大尺寸的适销,含铅镉量高的日用瓷滞销。

西班牙偏爱东方特色花面

对日用瓷没有严格的含铅量的限制。该国商人反映我茶具、咖啡具配套方法较适合西班牙人的使用习惯,但花面不大受欢迎。按客商的说法,当前我国对其出口的花面没有特色,他们要求能反映东方特点产品,如东方的亭台楼阁,或龙、凤图案等。从上海进口的青花玲珑瓷比较受欢迎。西班牙进口瓷器按重量征税,重量轻的税就轻。我景德镇的瓷花瓶在西班牙较受欢迎。

英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

英国是欧洲生产陶瓷较早的国家,陶瓷在英国使用较普遍。英国除自己大量出口陶瓷之外,也大量进口陶瓷。英国陶瓷市场大部分由18头、21头茶具所占据,很小部分是茶壶、杯碟之类。中国生产的陶瓷品在英国市场享有盛名,消费者对我产品的瓷质洁白、造型优美、图案富有东方民族物色颇为欣赏。我国的18头茶具在英国已家喻户晓,因为配套完全适合普遍四口之家。英国进口陶瓷有含铅量的限制。我陶瓷品有些出现“斑点”,不合质量要求在包装装潢上现虽有所改进,但仍不如其他国家产品考究。英国除进口艺术瓷外,还进口大量美术陶瓷,我企业如在这方面开发新产品,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意大利钟情紫砂陶壶

意大利本国也生产瓷器,供应本国市场外,还有出口。意生产原胎石瓷数量较大,大多数是颜色釉或釉下彩。对我江西产糖缸、奶盅嫌太大,与茶杯不相称,很多商人拆零来卖。意大利对含铅量检查很严。对花瓶的花面图案,人物、花鸟较好销,山水图案次之。葫芦梅瓶和四方瓶受欢迎。无论陈设瓷和日用瓷,白瓷很受欢迎。意大利人喜欢鸭的图案,不喜欢黑色和菊花的图案。艺术瓷的仕女人像的小手指不能单独翘起,据说这种动作不雅。紫砂陶壶较好销,但要藤把的,不要金属和塑料把的。

澳大利亚流行铁瓷和铁石瓷

我对澳出口的陶瓷的比重较小,日本、英国的产品在澳占优势,但我对澳出口陶瓷制品很有潜力,特别是艺术瓷有一定销量。澳对我陶瓷品的反映是:①质量不过关,杯和碟花面颜色不均匀,不能配套,有的有疵点,盘底粗糙,划桌面;②包装不够考究,纸箱过重,破损率大。③有的产品含铅量超标。④交货还不够及时,常常错过销售旺季。澳市场近年来流行铁瓷和铁石瓷,在陶瓷品进口总额中已占50%左右,目前仍在发展中。这两种瓷与我河南、山西、山东等地棕釉陶相仿,可以努力试制出口。

新加坡管制严销路窄

我瓷器在新加坡的销售以家族为主,而饭店等各饮食行业则因新加坡的卫生法限制,多用塑料器皿。新加坡是陶瓷的铅溶出量不得超过7PPM,此外凡有崩裂破损的陶瓷均禁用,一经查获,除禁止使用外,并有被罚款可能。因此小饭店、茶楼酒楼、小吃店均采用塑料用具。一些高级饭店酒楼采用陶瓷器具,一旦出现崩裂破损即更换新的。

日本青睐旧瓷新包装

日本人夏季喜欢用瓷器,冬季喜欢用陶器,因冬季使用陶器有温暖的感觉。日本一般家族、饭店、旅馆喜欢使用陶器的餐茶具、茶壶、茶碗、盘、花盆、瓶、罐等颜色都是一道釉的,如灰色釉、均红、窑变等。规格要求小型的,茶壶要求4英寸-5英寸的,一般都是直把的,而不喜欢提梁的,壶嘴喜欢朝下。日本人喝酒以前都习惯把酒杯扣着放,所以底要大,另一种敞口茶碗(不带把)也受欢迎。日本人还喜欢仿旧陶器的艺术品。日本本国出生产陶器,但生产能力小,远远不能满足本国市场的需要。由于本国职员工资高,生产陶瓷成本高不如生产其他产品划算,因此陶瓷的生产的和出口有逐渐萎缩之势,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市场,但要很好解决铅溶出量的问题。日商建议我对其多出口旧瓷,配上高级包装,既可防碎可卖高价。日本喜欢仙鹤乌龟图案,这有延年益寿的意思,茶具配套,要避免“四”这个数字,因“四”与“死”音很相近,日本人认为不吉利。

加拿大要求质优价廉

加拿大市场的瓷器销售以艺术瓷居多,雕塑类以人物为主,器皿以花瓶为主。加拿大客商反映,中国大陆产品价格较高,不好销,如一件12厘米高的“五子佛”,大陆产品卖180加元,而我国台湾地区产品只卖60加元。日本产品较受欢迎,主要是釉彩很光亮。我产品要打开加拿大市场,一是要提高质量,二要降低出口价格。加拿大要求瓷器图案色泽淡雅,以纯朴的底色衬以鲜艳的翠绿、梅红、金色、孔雀蓝等图案花纹为好,售价每件为30-40加元左右,色装精美,适合作礼品,可馈赠亲友的产品适销。

墨西哥喜欢中国产陈设瓷、花瓶

墨西哥人把中国瓷器视为珍品,据记载中国瓷器在400多年前就成套的出口墨西哥的阿格布尔哥港,当时在一些贵族中以占有中国瓷器的多少来衡量其财产的多少。现在中国瓷器在墨西哥市场很有发展前途,特别是陈设瓷、花瓶等颇受欢迎。

美国要求花面淡雅明快

美国是国际上最大的陶瓷市场,目前我国产品在美市场的占有率不高,但发展潜力很大,只要我产品提高质量,加强宣传,入世后,销售前景看好。美国主要行销一个人用的5头,四人用的20头,八个人用的45头、92头大套茶具、咖啡具较好销。画面要求清淡素雅、线条简洁明快。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世界各国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世界各国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骨瓷国际化的众家之长

世界上瓷器生产国,以英、法、美、日、德、意等为知名,其中,英国、美国及日本的瓷器又以骨瓷着称。

所谓骨瓷,就是骨粉加上石英混合而成的瓷土,质地轻盈,呈乳白色,将瓷器置放在灯光下,可隐隐透光。骨瓷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动物的骨粉、穴灰、雪,现在用的是牛骨粉,这一成份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与透光度,且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所以可以做到比一般瓷器薄。骨质含量越大,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所以成品就越贵。

骨瓷以英国的最有名,世界十大名瓷:穴骨瓷、雪全在英国。许多厂牌的历史,已有好几百年,而这些瓷盘的彩绘图案及色调,较趋于传统风貌,在瓷器界中,它们已是富有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法国是浪漫的国度,这样的人文风情反映在瓷盘彩绘上,表现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及图案。德国瓷器虽不若英、法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其现代感、个性化的造型,鲜明大胆的用色,同样为人称道。

日本在近廿年才有骨瓷的发展,也出了不少的名品,中低价的骨瓷大都是日本制的。从设计而言,日本的造型及图案较保守,强调典雅。

瓷盘的级数不同,价格各异。通常它的定价取决于瓷土的质地、制造技术及彩绘设计。级数高的瓷盘,虽然价格令人为之怯步,但细细欣赏它的质感彩绘,即可明了高价位瓷器的确物有所值。

目前,世界上着名的瓷器厂家有英国的韦其伍德、道尔顿,德国的罗森塔尔,日本的鸣海等。据说英国的皇室、唐宁街十号用的就是本国产的瓷器。美国中上层人士饮茶,也多用骨瓷杯。

台湾法蓝瓷大自然的味道

来自台湾的“法蓝瓷”西方新艺术,完美融入了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将大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的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极佳的视觉效果将艺术带入生活。

“法蓝瓷”采用高品质细致瓷土及独家配比,运用釉下彩技术,在1200℃~1350℃高温下锻烧完成。在环保理念上,法蓝瓷产品坚持不加骨粉,以技术达到与骨瓷同样的通透效果。成品温润通透,色泽晶莹典雅。

“蝶舞系列”,以轻舞飞扬的蝴蝶为主题,融入盛唐“飞天舞”的人文律动——传说中,喜乐天女由亘古西方沿着丝路飞入敦煌画中,扬手散花,仙乐飘飘,以玉树临风之姿,缓缓轻舞飞扬。这优美的欢乐景象,化成大唐“飞天舞”的幕幕场景。

“蜻蜓系列”,以御风而上的蜻蜓为题,刻画朴拙间见精致的兰阳风情。兰阳平原的夏天得令人惊艳,骤雨初晴后的冬山河畔,天际呈现淡淡的一抹黄橙,将迎风摇曳的稻穗晕染成一片金黄。层层稻浪中,闪着彩光的蜻蜓轻点其间,忽而直冲云霄,忽而凌空回首。混合着稻香的空气清新而甜美……

江西郎窑红传统式的精致

清康熙时,江西巡抚郎廷极兼负景德镇督陶之责。当时所生产的官窑瓷器俗称郎窑器。

假如说豇豆红淡雅柔润,祭红釉深沉含蓄的话,那么最为名贵的郎窑红釉色为莹澈浓艳,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仿佛初凝的牛血般猩红,所以它也有“牛血红”之称。

郎窑红另一个特征是釉的流动性大,垂流的部分更是色浓釉厚,然而恰好中止在底足周围,整齐如削,决不流过。口部边缘由于釉层较薄,多湿露胎骨,一般呈粉白、淡青之色,它与器身浓艳莹澈的釉色交相辉映,形成郎窑红的独特风格。“朗窑红”被内行人称为瓷器中的红宝石,由于制作过程的神奇和艰辛,几百年前的工艺限制,成功的作品非常稀少。

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追求有点传统、有点文化的东西,为自己的家增添些温馨。于是老家具被请进家供在各个角落里,老药铺里的放药的柜子也成了CD的栖身处。真正“玩”旧家具的腕儿要懂得漆木和样式,真正“玩”瓷器的人对各代的胎、釉、器型和纹饰都要通晓……不过,如果是喜欢就容易多了。幸福村中路的这家有红酒和陶瓷的小店,有很多主人淘来的宝贝,还有几样你一定喜欢的“郎窑红”。

英国韦其伍德宝石般的骨瓷

在英国,提起韦其伍德陶瓷公司很少有人不知道。约瑟夫·韦其伍德是英国陶瓷制造业之父。他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

位于世界领导品牌地位的韦其伍德,创立240多年以来,将陶瓷的制作提升为艺术的创作。旗下的名品有质地细致的“FineBoneChina”系列、由王妃命名的“QueenWare”系列,还有最着名的“JasperWare”系列,精美如宝石,有古董级的作品,价格昂贵,也有一般的作品,以合理的价钱就可买到。很多WedgwoodJasper的浮雕形象是取材于希腊神话,有维纳斯、丘比特、大力士赫尔克里士、十二星座神等。丰富的构图、耐久的质材,使得它经历两个世纪之后,仍是瓷器中耀眼的明星。

法国LIMOGESCASTEL

法国“LIMOGESCASTEL”杯身上的图案为罗密欧与茱丽叶,熏其蓝色为钴蓝,且金色部分为22K金。LIMOGESCASTEL的皇家瓷器中有瓷瓶、瓷盘、水壶、糖果盒等,此外还有胸针、项坠等各种精美挂饰。LIMOGES是世界着名的法国古典工艺瓷器品牌,历来都以最传统的方法、以路易十四的宫廷图案手工镶绘22K黄金为装制,每件精品都有一份工艺质量保证书。

1921年,LIMOGES瓷器曾获得伦敦世界工艺艺术品博览会金奖,同年在法国工艺艺术品博览会评为银奖。在每一件精心制作的产品中,设计者传达着法国人所特有的浪漫,每款设计都述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这件浙江上虞县面官镇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为我们展示了瓷器烧造工艺发展的初期情况。 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清时期彩瓷的种类很多,从烧造工艺上来区分,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两大类。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此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肇始于西汉,从当时的首府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楼兰古城,过阿拉山口,出中亚、西亚抵安息、大秦等地,当然这是“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一条通道;此外在中国的西南、东南沿南也存在。故“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域风貌有:沙漠、草原、高原、高山、平原、海洋等,蕴含着说不尽的艰辛和酸楚。“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发,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文化之路,现代将其命名为“亚欧大陆桥”,使之成为世界上诸多文化的母胎。在这条路上,传播得最为成功的是宗教。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这公元前60年的历史时刻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闪烁光辉。其后的岁月,“春风度过玉门关”,也有了“劝君少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新型外交关系。是这条路,让中国人认识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日本人、朝鲜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欧洲人……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其后的“文化使者”——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着同行者的足迹,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为此,许多无价之宝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无知的看守佛教寺窟的中国道士——王圆箓 ,区区几个铜板,拱手奉送了敦煌几乎一半的文化财富,所幸这些文物现已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我想现世的中国人是否应该好好看看西方人如何对待文化、对待传统,在这些文物面前难道真的若无所思吗?可喜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开始实施了“丝绸之路考察”的十年规划,其主题是“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的综合考察”,进一步奠定了这条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在这条商路沿岸洒落的中国瓷片象闪闪明珠,照亮着整个东南亚、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主要是两条: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从长安体现出来,在东南的扬州也更是如此,扬州时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则就不会有李白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16、17世纪以后的“陶瓷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了殖民掠夺之路。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道》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其意义深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陶瓷之路》同时也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

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物宝,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然而这两条路的命名都为西方学者所为,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

日本:

日本与我国东不沿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早在战国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倭人就已与位于今中国东北部、朝鲜北部的古燕国有往来。(《山海经·海内北经》记:“倭属燕”。)秦灭燕时,有一些汉人逃亡朝鲜,进一步去日本;随后,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的汉字、儒学,中国的书画、佛教,中国的学制、典章制度等,都对日本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越窑瓷器原产地的浙江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密切:余姚河姆渡的水稻、宁波的佛教、天台的茶艺、浙东的绘画等都与日本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史实证明中国与日本的海上通道公元前2世纪就已开通。越窑青瓷输往日本,是在唐代中后期,这时输入日本的瓷器品种很多,有唐三彩、青瓷、白瓷和釉下彩瓷等。越窑青瓷在日本的发现地主要有:鸿胪馆遗址共发现近2500多个点片,数量非常巨大;西部沿海地区共发现近50处有越窑青瓷的遗址;奈良法隆寺,保存着一个高26.4cm、口径13.6cm、底径10.1cm的越窑青瓷四系壶;京都仁和寺出土有唐代的瓷盒;立明寺发现唐代三足等;平城京遗址出土有敞口斜直壁、窄边平底足碗;于治市发现双耳执壶;此外在福冈、久米留市的山本、西谷等地也有出土。

朝鲜:

中国与朝鲜交往历史悠久。《尚书大传》、《史记》、《三国逸事》等中朝两国文献中记有箕子“走之朝鲜”的传说。考古也证实:中国与朝鲜的交往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参照《朝鲜古艺术与中国的关系》载《文物参考资料》1950年第12期)由汉到唐,中国文化对朝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朝鲜相继经历了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历史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汉字、佛教、建筑以及制瓷技术等都传入朝鲜。朝鲜出土中国陶瓷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三、四世纪的墓葬里出土了越窑青瓷羊形器。百济第二代首都忠靖南道公州发现的武宁王陵(公元523年卒、525年葬),出土了越窑青瓷灯、碗副研究员、四耳壶、六角壶等器。在新罗首都庆州(庆州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古新罗时代的墓葬里出土了越窑青瓷水壶。1940年在开城高丽王宫发现北宋早期越窑青瓷碎片;在忠清南道扶余县扶苏山下发现有早期宋代越窑青瓷碟。

泰国:

泰国,古称暹罗,位于中南半岛中部,是一个由泰族为主体的民族组成的国家;泰族是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至迟在公元初已定居于泰国北部。早在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我国的青铜器就已从云南传入泰国。(《东南亚》1984年第四期)汉代开始我国丝绸和陶瓷开始传入泰国。考古发现在泰国出土的瓷器主要是长沙窑器。近年来也出土了一些越窑瓷器,如在马来半岛苏叻他尼州的柴亚及其附近地区发现了大量残片,其中有越窑钵、水注及壶等。

印度:

印度,古称天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就象嵌在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印度河与恒河流经境内,孕育着这古老的文明;印度与中国一样同是既有优秀古老的文化传统而又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早在汉代,印度的佛教、文学、艺术、天文、医药等就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尤其是佛教对中国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造纸、养蚕缫丝、制瓷技术等也相继传入印度。中国瓷器对印度的影响较大,20世纪以后在印度的迈索尔邦、詹德拉维利等地均出土有越窑青瓷。印度科罗德海岸的阿里曼陀古遗址本地不冶里以南三公里,是罗马时代南印度的对外贸易港口,1945年在英国、1947~1948年在法国政府先后在此进行挖掘,出土有唐末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在南方的迈索尔帮也出土过越窑青瓷瓷片。我国瓷器销往印度,在《诸蕃志》、《岛夷志略》中均有著录。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与印度仅一水之隔,古称“锡兰”,是区分印度洋上的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湾的重要区域。斯里兰卡在印度洋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基地和中国陶瓷的出土地,古代中国人也称它为“狮子国”。在印度阿育王时代,它是联系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枢纽,从东西两方驶来的船舶,都在这里停泊。考古证实:在迪迪伽马遗址的佛塔处发现了越窑青瓷残片;在马霍城塞出土有越窑青瓷狮子头;在马纳尔州满泰地区的古港遗址,发现有9~10世纪的越窑青瓷。

菲律宾:

菲律宾(古称吕宋)是太平洋西部的群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菲律宾与我国的交往,最早见于宋赵汝适的《诸蕃志》,至迟在公元3世纪已经开始。陈荆和在《16世纪菲律宾的华侨社会》一书中谈到:公元3世纪中国人已到菲律宾进行开采金矿的活动。瓷器是中、菲交往七、八百年的历史见证。在菲律宾群岛出土的中国瓷器数量居东南亚地区之首。据统计,菲律宾在先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共出土大约四万件瓷器。以至菲律宾东方陶瓷学会前任会长庄良有女士在《在菲出土的宋元德化白瓷》一书中说:“菲律宾的每一个省,每一个岛屿都出土过中国古陶瓷。”

从巴武鄢——巴丹尼土岛到北吕宋、伊老多海岸、班丝兰、邦邦牙、中吕宋那福塔示、马尼拉、黎刹及内湖、宿务及苏禄岛等地均有出土,这些越窑青瓷分别是唐越窑青瓷钵、宋刻花青瓷钵、壶、水注及刻有花纹的瓷片;以及有刻花粗细条莲花纹瓣的宋代瓷罐及有浮雕纹小罐。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很多居民具有中国血统。自古以来,马来西亚是中国通往印度的海上要冲。考古学家在柔佛河流域发掘的古文物中,有中国秦、汉陶器的残片;史实证明:这条商路在公元1世纪前后就已开通。刘前度在《马来西亚的中国古瓷器》一文中说:“甚至今天,在柔佛河岸还可见到荒芜的村庄跟营幕的遗地,在黑色的泥土上四散着中国碗碟碎片……”

越窑青瓷在马来西亚的发现主要是沙捞越河口的各遗址,出土过9~10世纪的越窑器:此外在马来西亚西部的彭亨也发现过唐代的青瓷尊。这些瓷器大多收藏在沙捞越博物馆。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及亚洲大陆和澳洲大陆之间,自古以来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十字路口:中国和印尼群岛之间的联系早在史前时代就已开始。古印度尼西亚人沿着两条路线从亚洲大陆南部南下:一是中国云南经缅甸、马来半岛到印尼列岛:一是中国东南部经台湾、菲律宾、爪哇到印尼各列岛,出土的青铜器等可以为证。印尼人对中国的瓷器十分重视,将其视之为“珍贵的文物和传家宝”。1963年据苏来曼的《东南亚出土的中国外销瓷》一文中说:“印尼全境都发现了青白瓷,它仅次于青瓷。”可见青瓷在印尼也有大量发现。考古证实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加里曼丹及其他岛屿均出土过越窑青瓷,品种有青瓷钵、壶、水注等。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位于阿拉伯海北部,是我国唐宋以来商舶到西亚地区的必经之地。早在19世纪这里就出土过中国唐宋时期的瓷器标本。

巴基斯坦的布拉明那巴德(Brahminabad),是7~11世纪印度河畔的商业中心,宋真宗天(1020年)毁于地震。出土有唐越窑青瓷残碗,也有五代、北宋时期的瓷器。卡拉奇东南的巴博,是13世纪衰落的古港,1958年巴基斯坦考古部在这里发现了9世纪的越窑水注和北宋初期的越窑刻花瓷片等。

阿拉伯:

阿拉伯(中国史书上称为大食)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合处,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世界交通史上的特殊地位。阿拉伯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中国与阿拉伯民族的交往在公元前后就开始了公元前2世纪末,汉朝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得知条支,并谴使该地。到8~9世纪时达到高潮。中国的丝绸与瓷器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所喜爱的奢侈品,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这条商路上,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驼队,还是“海上陶之路”上的舟舶,精明强悍的阿拉伯商人无不显示这个伊斯兰民族顽强的生命力,阿拉伯商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邻近阿曼湾,是印度和中国商船进入波斯湾的通道。阿曼的苏哈尔是阿拉伯商人和印度、中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著名港口,古有“通往中国之门户”之称。80年代在此地出土过越窑青瓷片。此外,在阿拉伯的巴林,50、60年代也出土过唐越窑青瓷残片。

伊朗:

伊朗,古称“波斯”,位于中亚腹地,南靠波斯湾,是古代东西方海路交通的要道;中国与伊朗是世界上两个拥有悠远历史的文明古国,据史记载:两国的交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就已开始,西汉的张骞奉命向西方“凿空”以后,汉朝使臣已到达安息(安息即是伊朗的古称)。唐代与外国的交通共有七条线路,其中一条便是“安息道”。中国的造纸,蚕丝、制瓷、指南针等对伊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伊朗的宗教、农作物、金银器等也传到中国。伊朗人民特别珍视中国瓷器,把中国瓷器称为“秦尼”,并且伊朗历代帝王都大量地订购中国瓷器。伊朗出土的越窑瓷器主要有:伊朗东部的内沙布尔遗址,出土有越窑青瓷罐;在中部的雷伊遗址出土过越窑内侧划花钵残片;最著名的要数古代港口席拉夫,是近年来出土中国陶瓷的重要遗址。1956~1966年英国伊朗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唐代越窑系青瓷等。此外,在达卡奴斯、斯萨、拉线斯、内的沙里等遗址也发现有越窑瓷器残片。

伊拉克:

伊拉克位于古代文明发祥地的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腹地,土地肥沃,生活富庶。这片土地曾被东方学家普拉丝塔命名为“肥沃的新月行地带”,这一地区在古代既是东方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的枢纽。自1910年以来法国人贝奥雷就在此地进行发掘,巴格达以北120公里处的萨马拉遗址因出土中国陶瓷而闻名。萨马拉位于低格里斯河畔, 公元836~892年,这里曾作为首都,先后经过三次发掘。出土有唐越窑青瓷等器;裾专家分析,与浙江余姚上林湖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此外在阿比达(有译为阿尔比塔)等地也发现过9~10世纪褐色瓷,晚唐、五代越窑青瓷。

埃及:

埃及是“陶瓷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位于地中海东南部、非洲的东北部和亚洲的西部,扼红海和地中海咽喉。尼罗河自南向北流贯全境,著名的古城遗址福斯塔特(今埃及首都开罗)位于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建于公元641年,当时是埃及工商业中心,9世纪时相当繁荣。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埃及悠久而古老的文明,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始于中国的秦汉时期。早在战国七雄之一的商鞅正在进行雄心勃勃的变法之时,远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也已经建立了辉煌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地志》中是这样描述这座名闻遐迩的城市:“它有优良的海港,所以是埃及唯一的贸易地,而它之所以也是埃及的唯一的陆上贸易地,则因为一切货物都方便地从河上运来,聚集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随后埃及的命运无论是文化、艺术、商业还是精神都被写进了世界历史。埃及从9世纪前后就源源不断地进口中国陶瓷。自1912年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三上次男、小山富士等古陶瓷学者对这座遗址进行发掘以来,福斯塔特共有六、七十万片瓷片出土,其中有一万二千片中国陶瓷,时间跨度从中国唐代~明清时期。

在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的越窑瓷器主要有:9~13世纪初期的越窑青瓷,有些刻有莲花、凤凰等纹样;还有比较典型的属于唐代平底小圆凹式的玉璧底碗。20世纪60年代在库赛尔和阿伊扎布等遗址也出土过唐末到宋初青瓷器。

除埃及以外,非洲的其它地方也出土有越窑瓷器。如20世纪60年代在苏丹的埃哈布、哈拉伊卜等地出土有唐末五代青瓷;50年代中期在基尔瓦岛也出土唐末到宋初青瓷,据统计,该国出土中国瓷器的遗址有46处之多。40年代末在肯尼亚的曼达岛出土有9~10世纪的青瓷。

陶瓷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烧造陶器和瓷器的工业通称陶瓷工业。

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并广泛使用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掘的陶器,经科学测定,约为8800年前的遗物,是当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器。瓷器则发明于商周时代,到现在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龙泉瓷与辨伪

要说龙泉瓷,就要先说说龙泉窑。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此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

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

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2.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

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3.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4.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宋代哥窑瓷工艺特点及市场分析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它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此外,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元、明、清的记载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解之谜。但无论如何众说纷纭,哥窑瓷器珍贵的珍贵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宋代哥窑瓷特点

哥窑以其“金丝铁线”独领风骚。所谓“金丝铁线”,主要是指器身上分布着众多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其中纹片大小结合,大片纹线呈深黑色,小片纹线呈褐黄色。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哥窑仿品辨析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的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鉴定哥窑瓷器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之外,还有就是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但又极易被人忽视的特征——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一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气泡比攒珠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攒珠聚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市场分析

哥窑的存世量很少。据统计,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其中,北京故宫藏有几十件,台北故宫藏有190多件,再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全世界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在拍卖市场上,只要有宋代哥窑精品出现,就一定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就拍出了1000多万港元的天价。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这件瓷器的价格还要高。这两年在内地的拍卖市场上也有标明为“宋哥窑”的瓷器露面,但由于市场对拍品的争议,成交价格总是维持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美国陶瓷市场分析:多用在精密科技工业


据悉,美国对陶瓷的需求量将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其中,电子陶瓷元件仍为市场主流。2013年到2015年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碳化矽、氮化矽等涂层、复合制品的生产情况,都会应用在电子器件、工业机械、化工、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而为了提高陶瓷后加工的效率,朝着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微波烧结、连续烧结或快速烧结等新技术及装备也应运而生。

从2000年开始,美国先进陶瓷协会与美国国家能源部更联合资助了为期20年的美国先进陶瓷发展计划,这个计划主要运用在先进陶瓷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品使用,共同推动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应用发展。

美国陶瓷市场分析:多用在精密科技工业

目标是到2020年,先进陶瓷以其优越的耐高温性能、可靠性以及其他独特性能,成为经济又适用的首选材料,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能源、航太、交通、军事及消费品制造等领域。如目前美国格鲁曼公司正在研究大气层超音速飞机发动机的陶瓷材料进口、喷管和喷口等部件。杜邦公司也已研制出能承受1200℃-1300℃、使用寿命2000h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动机部件。在台湾,和成公司近年来亦针对抗弹陶瓷研发有重大进展。

我国锆下游主要用量产品是陶瓷,占总用量的53%;其次是化学锆制品如复合氧化锆、工业级二氧化锆、电熔锆以及锆金属等,占27%;第三是耐火材料及铸造用锆方面,占14%;玻璃添加剂方面约占6%。陶瓷的用量及动向很大程度的牵引锆业市场的发展。

2013年1-6月,我国陶瓷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累计出口额占22.59%,同比下降13.21%,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日本、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列2-10位,分别占3.92%、3.89%、3.85%、3.68%、3.65%、3%、2.96%、2.91%、2.85%。

2013年1-6月,我国陶瓷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其中,累计出口亚洲金额同比增长21.66%,占33.57%;北美洲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2.38%,占25.55%;欧洲同比下降21.46%,占24.03%;南美洲同比增长4.6%,占7.19%;非洲同比下降1.8%,占6.94%;大洋洲同比下降3.0%,占2.72%。各大洲中,仅亚洲、南美洲出口同比上升,其他各州同比均下降。

国内外高岭土状况及市场分析


“高岭土(Kaolin)”一词来源于中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产的一种可以制瓷的白色粘土而得名。高岭土矿是高岭石亚族粘土矿物达到可利用含量的粘土或粘土岩。高岭土因具有许多优良的工艺性能,广泛用于造纸、陶瓷、涂料、橡胶、塑料、耐火材料、化工、农药、医药、纺织、石油、建材及国防等部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陶瓷制品的种类愈来愈多,它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如电气、原子能、喷气式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半导体、微波技术、集成电路、广播、电视及雷达等方面几乎都需要陶瓷制品。可见高岭土矿产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资源状况: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岭土资源,美国、英国、巴西、乌克兰、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的高岭土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8%。2002年全世界高岭土的探明储量大约在320亿t左右,其中美国以86亿t居第一位,主要是佐治亚州的一条绵延800km矿带,其含矿量超过70%—90%,资源非常丰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高岭土生产国,2002年生产高岭土1080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25.60%;其中煅烧高岭土240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68%。

近几年来,巴西高岭土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其储量据报道为23亿t。储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因矿山集中,含矿量高,矿物天然品质好,享有“21世纪的佐治亚州”之称,在国际市场上渐有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号强国之势。

世界高岭土储量不小,但大多只适合于制造陶瓷或填料,真正适合用于纸和纸板涂布颜料的天然单片状高岭土资源并不多见。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目前造纸涂料用高岭土资源十分紧缺,原最著名的英国ECC公司在英国本土康沃尔郡已基本无矿可采。

中国是世界上高岭土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截止2001年底,保有高岭土矿产地212处,保有矿石储量143169万t,其中B+C级34497万t。矿石储量大于100万t的大、中型矿区有97处,保有储量为134410.2万t(B+C级30230.7万t),占总储量的94%,小型矿区111处,保有储量为8759万t(B+C级4266.3万t),占总储量的6%。

目前我国高岭土矿点有700多处,对200处矿点探明储量为30亿t,矿点较为分散。其中煤系高岭土16.7亿t,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的石炭一二叠纪煤系中,以煤层中夹矸、顶底板或单独矿层形式存在。

另据近期煤炭部门报道,对中国北方石炭纪–侏罗纪、第三纪煤系地层中沉积型高岭土的预测其远景资源可达180亿t,由此可见,中国高岭土的资源总量有可能超过190亿t,仅次于美国、原苏联、英国,居世界第4位。

我国高岭土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六大区21个省、市、区,但又相对集中,广东省是探明高岭土储量最多的省,2001年底保有矿石储量为44215万t(B+C级11791万t),占全国总量30.9%。其次为陕西、福建、江西、广西和湖南等省,保有储量分别占总储量的26.75%、11%、7.7%、7.64%和3.73%。

1996年,我国高岭土的总产量突破200万t,2000年突破300万t,2002年突破350万t。其中水洗、精选和煅烧高岭土的产量只有70万t左右。

景德镇举行陶瓷艺术品市场分析与投资收藏论坛


1月26日下午,景德镇市紫晶宾馆会议厅座无虚席。由景德镇市一画苑陶瓷艺术馆主办的首届艺术论坛在此举行。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驻会主席罗杨,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以及包括陶艺泰斗周国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院教授李菊生在内的众多陶瓷艺术家、收藏家、陶瓷艺术爱好者和陶瓷圈内资深人士参加了论坛。

记者在论坛现场看到,本次论坛以“当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分析与投资收藏”为主题。到场嘉宾纷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想畅所欲言,展开了积极、深入的探讨,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论坛组织的主题发言中,罗杨站在艺术民族性,艺术价值的角度对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特别强调了在当前许多民族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困境时,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展现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为众多收藏家勾画了美好的未来。他认为景德镇的陶艺家应该把握好当下这个陶瓷艺术大发展的时代,为后人留下更多的陶瓷艺术瑰宝。

作为到场艺术家代表,周国桢和李菊生的发言更多地站在艺术家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在发言中,周国桢突出了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同时,作为陶瓷艺术前辈的他,也呼吁当下投资者不应该盲目地追随价格,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研究、探讨艺术本身。李菊生的发言则是站在一个陶瓷艺术从业者的角度,希望陶瓷艺术能在艺术宝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陶瓷艺术家们的付出能够得到市场相应地认可。

对于一场以陶瓷艺术和投资为主题的研讨会,资深投资人士的发言自然不可或缺。作为多年来深入研究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资深人士,西沐在发言中对陶瓷艺术品的投资做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和谏言。他从“供求关系结构”、“交易体系”、“定价机构”、“退出机制”、“商品制度”、“市场支撑体系”等6个方面入手。对当下陶瓷收藏市场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发言的最后,他以分析陶瓷艺术品的价值为引子,提醒收藏家应该正确评估艺术品价值,他尤其强调陶瓷收藏家要正视市场、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切不可将其他艺术领域的成功收藏经验生搬硬套至陶瓷收藏,要懂得审视价值、发现价值,把握市场规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景德镇一画苑是陶瓷文化推广战线中的一员“新兵”。在稍早举行的一画苑成立仪式上。众多到场嘉宾发言致辞,纷纷对画院的成立表达了祝贺。尤其是周国桢教授满怀期待的发言,以及李菊生大师激情澎湃的讲话,都对一画苑的未来寄予厚望。他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陶瓷艺术创作、交流的队伍中来,为陶瓷艺术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国日用陶瓷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陶瓷卫浴两相连,陶瓷既可以作为卫浴产品生产使用,也可以作为日用品使用。像我们生活当中的盘子、碗等日用陶瓷,这些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琳琅满目,但是真正具有质量的却比较少,虽然说对于实用性而言也不需要它们具备很高的质量。但是具有一定的品质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不仅仅关系着企业的未来,而且还关系着国内企业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状况。

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国内的高档日用陶瓷大部分都被国外企业占据着,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陶瓷企业占据的市场主要是低端市场而已。在国际高端市场上,中国企业的影子真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到底如何才能够搞好发展成为当前中国陶瓷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知道靠着低廉产品是无法真正形成品牌的,哪里有几个品牌企业是靠着低价策略而雄霸市场的?中国出口日用陶瓷的平均价格竟然仅仅只有进口陶瓷价格的十分之一都不及,如此之大的差距说明了什么情况?就是反映出当前中国陶瓷企业在这些方面面临着重大的问题。

首先,日用陶瓷企业和卫浴陶瓷企业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就是陶瓷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大的污染,这些污染导致了环境遭受到不小的破坏。而且这些问题还导致从事陶瓷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过大,从而使得企业没有一批长期性的熟练工人作为基础,那么何以保持一种稳定的人才素质了?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产品的直接生产上,因而产品的质量也就变得无法保证了,而质量方面有所欠缺的产品还能够成为真正的品牌吗?

其次,国内日用陶瓷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牌企业,而且销售的价格都非常低,这样使得中国陶瓷企业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品质度的形象,那么何以获得较好的市场关注度了?消费者购买中国日用陶瓷图的只不过是价格方面的便宜而不是因为它属于某个牌子。因此,如果能够使得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第一原因是因为它属于哪个牌子,那么才能够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并且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陶瓷出口世界主要市场情况分


中国陶瓷的生产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产品现已销售到德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英国、日本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出口统计,2000年1~9月份累计出口额已达7.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给中国陶瓷出口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世界各国风俗习惯、消费水平的不同,我出口企业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才能达到适销对路的目的。

德国仿古瓷和咖啡具走俏

对中国陶瓷的评价很高,是比较畅销的商品。在日用瓷中,咖啡具较酒具好销,德国消费者大多数人喜欢淡雅的颜色;对艺术瓷一般喜欢明快淡雅,艺术性高的,喜欢小动物的造型;各类瓷瓶中喜欢细长扁肚瓶。目前一部分知识阶层,热衷于原始艺术瓷,因而仿古瓷较好销。

德国对铅溶出量限制很严,喜欢釉下彩。客商建议在花色图案上多搞些东方色彩,例如好的瓷雕人物,销路可增加。

法国铅镉高含量日用瓷滞销

法国也生产瓷器,从中国进口除陈设瓷外要申请许可证。法国人喜欢马的图案,马在法国象征着幸福。孔雀有祸鸟之说,因而法国人不喜欢。另外,法国人不喜欢黄色和绿色的花,大象鼻子朝下认为不吉利。在法国市场上,有不少我国澳门仿制的粉彩、广彩花瓶,是从日本进口后在澳门加彩。在法国,消费者喜欢我国出口的花瓶台灯,以6英寸-18英寸产品最好销。因欧洲房间一船只有2.5-2.6米高,台灯高了不相称。法国市场对仿造欧洲风格的人物、动物、花鸟图案的瓷器较好销,瓷动物造型小尺寸的比大尺寸的适销,含铅镉量高的日用瓷滞销。

西班牙偏爱东方特色花面

对日用瓷没有严格的含铅量的限制。该国商人反映我茶具、咖啡具配套方法较适合西班牙人的使用习惯,但花面不大受欢迎。按客商的说法,当前我国对其出口的花面没有特色,他们要求能反映东方特点产品,如东方的亭台楼阁,或龙、凤图案等。从上海进口的青花玲珑瓷比较受欢迎。西班牙进口瓷器按重量征税,重量轻的税就轻。我景德镇的瓷花瓶在西班牙较受欢迎。

英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

英国是欧洲生产陶瓷较早的国家,陶瓷在英国使用较普遍。英国除自己大量出口陶瓷之外,也大量进口陶瓷。英国陶瓷市场大部分由18头、21头茶具所占据,很小部分是茶壶、杯碟之类。中国生产的陶瓷品在英国市场享有盛名,消费者对我产品的瓷质洁白、造型优美、图案富有东方民族物色颇为欣赏。我国的18头茶具在英国已家喻户晓,因为配套完全适合普遍四口之家。英国进口陶瓷有含铅量的限制。我陶瓷品有些出现“斑点”,不合质量要求在包装装潢上现虽有所改进,但仍不如其他国家产品考究。英国除进口艺术瓷外,还进口大量美术陶瓷,我企业如在这方面开发新产品,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意大利钟情紫砂陶壶

意大利本国也生产瓷器,供应本国市场外,还有出口。意生产原胎石瓷数量较大,大多数是颜色釉或釉下彩。对我江西产糖缸、奶盅嫌太大,与茶杯不相称,很多商人拆零来卖。意大利对含铅量检查很严。对花瓶的花面图案,人物、花鸟较好销,山水图案次之。葫芦梅瓶和四方瓶受欢迎。无论陈设瓷和日用瓷,白瓷很受欢迎。意大利人喜欢鸭的图案,不喜欢黑色和菊花的图案。艺术瓷的仕女人像的小手指不能单独翘起,据说这种动作不雅。紫砂陶壶较好销,但要藤把的,不要金属和塑料把的。

澳大利亚流行铁瓷和铁石瓷

我对澳出口的陶瓷的比重较小,日本、英国的产品在澳占优势,但我对澳出口陶瓷制品很有潜力,特别是艺术瓷有一定销量。澳对我陶瓷品的反映是:①质量不过关,杯和碟花面颜色不均匀,不能配套,有的有疵点,盘底粗糙,划桌面;②包装不够考究,纸箱过重,破损率大。③有的产品含铅量超标。④交货还不够及时,常常错过销售旺季。澳市场近年来流行铁瓷和铁石瓷,在陶瓷品进口总额中已占50%左右,目前仍在发展中。这两种瓷与我河南、山西、山东等地棕釉陶相仿,可以努力试制出口。

新加坡管制严销路窄

我瓷器在新加坡的销售以家族为主,而饭店等各饮食行业则因新加坡的卫生法限制,多用塑料器皿。新加坡是陶瓷的铅溶出量不得超过7PPM,此外凡有崩裂破损的陶瓷均禁用,一经查获,除禁止使用外,并有被罚款可能。因此小饭店、茶楼酒楼、小吃店均采用塑料用具。一些高级饭店酒楼采用陶瓷器具,一旦出现崩裂破损即更换新的。

日本青睐旧瓷新包装

日本人夏季喜欢用瓷器,冬季喜欢用陶器,因冬季使用陶器有温暖的感觉。日本一般家族、饭店、旅馆喜欢使用陶器的餐茶具、茶壶、茶碗、盘、花盆、瓶、罐等颜色都是一道釉的,如灰色釉、均红、窑变等。规格要求小型的,茶壶要求4英寸-5英寸的,一般都是直把的,而不喜欢提梁的,壶嘴喜欢朝下。日本人喝酒以前都习惯把酒杯扣着放,所以底要大,另一种敞口茶碗(不带把)也受欢迎。日本人还喜欢仿旧陶器的艺术品。日本本国出生产陶器,但生产能力小,远远不能满足本国市场的需要。由于本国职员工资高,生产陶瓷成本高不如生产其他产品划算,因此陶瓷的生产的和出口有逐渐萎缩之势,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市场,但要很好解决铅溶出量的问题。日商建议我对其多出口旧瓷,配上高级包装,既可防碎可卖高价。日本喜欢仙鹤乌龟图案,这有延年益寿的意思,茶具配套,要避免“四”这个数字,因“四”与“死”音很相近,日本人认为不吉利。

加拿大要求质优价廉

加拿大市场的瓷器销售以艺术瓷居多,雕塑类以人物为主,器皿以花瓶为主。加拿大客商反映,中国大陆产品价格较高,不好销,如一件12厘米高的“五子佛”,大陆产品卖180加元,而我国台湾地区产品只卖60加元。日本产品较受欢迎,主要是釉彩很光亮。我产品要打开加拿大市场,一是要提高质量,二要降低出口价格。加拿大要求瓷器图案色泽淡雅,以纯朴的底色衬以鲜艳的翠绿、梅红、金色、孔雀蓝等图案花纹为好,售价每件为30-40加元左右,色装精美,适合作礼品,可馈赠亲友的产品适销。

墨西哥喜欢中国产陈设瓷、花瓶

墨西哥人把中国瓷器视为珍品,据记载中国瓷器在400多年前就成套的出口墨西哥的阿格布尔哥港,当时在一些贵族中以占有中国瓷器的多少来衡量其财产的多少。现在中国瓷器在墨西哥市场很有发展前途,特别是陈设瓷、花瓶等颇受欢迎。

美国要求花面淡雅明快

美国是国际上最大的陶瓷市场,目前我国产品在美市场的占有率不高,但发展潜力很大,只要我产品提高质量,加强宣传,入世后,销售前景看好。美国主要行销一个人用的5头,四人用的20头,八个人用的45头、92头大套茶具、咖啡具较好销。画面要求清淡素雅、线条简洁明快。对其出口的花面没有特色,他们要求能反映东方特点产品,如东方的亭台楼阁,或龙、凤图案等。从上海进口的青花玲珑瓷比较受欢迎。西班牙进口瓷器按重量征税,重量轻的税就轻。我景德镇的瓷花瓶在西班牙较受欢迎。

英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

英国是欧洲生产陶瓷较早的国家,陶瓷在英国使用较普遍。英国除自己大量出口陶瓷之外,也大量进口陶瓷。英国陶瓷市场大部分由18头、21头茶具所占据,很小部分是茶壶、杯碟之类。中国生产的陶瓷品在英国市场享有盛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世界各国陶瓷市场分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世界各国陶瓷市场分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