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柴烧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柴烧:让陶瓷真正回归本源

柴烧:让陶瓷真正回归本源

柴烧瓷器的鉴别 柴烧瓷器鉴别 古代烧瓷器

2020-02-12

柴烧瓷器的鉴别。

讯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陶技艺,它用土、火、柴、窑来烧造出自然的味道。位于吴山广场西侧的鸿印堂艺术会所(四宜路35号),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埏埴为器——贺博文、蒋马祥柴烧陶瓷艺术展”(展览将持续到6月15日)。展出的46件柴烧陶艺作品以器皿类陶瓷为主,包括茶具、茶碗、花器等。与人们印象里那些白胎厚釉、温润如玉的陶瓷作品不同的是,这些粗犷得像岩石一样的柴烧作品,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些作品是都市快报签约青年陶艺家贺博文与蒋马祥,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烧制出来的。

蒋马祥介绍说,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蹿入窑内,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上面,而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会在其表面形成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烧窑的成果。通常,每烧一次需要用掉3吨重的木材,开窑后仅有十几件作品让人满意。

贺博文则觉得自己投入心力追求柴烧,是因为这门古老的技术可以由他天马行空地发挥创造力,比如他的一组作品《围城》,就是由泥片拼接形成,而没有传统的坯体形状,“柴烧很像一注镇静剂,让浮躁的世风复归平静,让陶瓷真正回归本源。”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让民艺回归“民艺”


自从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非遗”技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传统手工艺,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各种手工艺品,比如脸谱、剪纸、陶瓷、泥塑、糖人、刺绣、木雕、石雕等等,频频出现在各种节会、庙会、博览会甚至是文创展览会上,虽然琳琅满目,但似乎少了很多“精气神”。不同品类之间大量的抄袭和模仿,制作工艺粗糙,让本来应该“百花争艳”的草根艺术缺少了生机。

一、何为民艺?

民艺泛指民间艺术,是相对于所谓的“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而对乡野艺术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日用问题或为满足民俗民风的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品或者文化艺术形式的总称,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地方)音乐、民间(地方)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狭义的民间艺术则偏向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包括了乡土美术(绘画)、乡土手工艺等各种物的表现形式。民艺创作者(民间艺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艺方式满足日用和仪式需要。作品往往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使得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比如元宵节的灯笼、端午节的龙舟、盛产竹子之地的竹刻、社火之乡的脸谱等等,饱含着手艺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多样,按照取材材质可以分为纸布皮艺类、竹木石艺类、面泥陶艺类、柳藤编艺类、金漆镶嵌类等;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民间工艺美术又被分为编织类、印染类、雕刻类、绘画类等等。从生产方式看,民间工艺美术多年来基本上传承的是父传子、师带徒的家庭式、作坊式的手工作业或半手工作业方式。从实用功能看,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范畴既涵盖了侧重实用性和生活性的器物和装饰品,也涵盖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性的民间艺术和美术作品。民艺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大都来源于民间或民俗生活,集中反映了民间社会劳动群众共性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民间艺人用粗犷拙朴的造型,浓郁饱满的色彩,既从客观上满足了对物品美观实用的物质需要,又从主观上表达了祈求吉祥如意、趋吉避凶的精神追求。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先生也是知名的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他在《民艺是什么》一文中这样给“民艺”下了定义:所谓民艺,即民众日常使用的工艺品之意。日常用品并不能脱离审美范畴而存在,真正的美是不可能在单纯的艺术(artforart)中产生的,而必须是在为满足生活所用而真挚地进行制作的物品中才能够呈现。基于这样的理念,柳宗悦先生认为民艺就是一条通向“美的王国”的道路,路上的风景状态是诚实自然、简洁实用、质朴牢固、健康闲适的;而经过的路人则应该拥有一双清澈直觉的眼睛和一颗自在不羁的心灵,这种和谐的人物对照才是民艺的根本。

二、民艺的现状

中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源远流长。但是在机械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等现代化生活的语境下,民间艺术的现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在生命力的延续上不容乐观。

首先,许多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甚至绝迹,民间艺术的政策生存空间无限大,而实际的生活生存空间却无限小。虽然国家和政府制定了很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非遗”技艺传承人,但是普遍的现状是后继无人,一些“非遗”技艺面临着“人去艺绝”的尴尬境地,处于自生自灭的“瘫痪”状态。

其次,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仍然散落于民间,亟需民艺研究人员进行整理和保存。很多地方政府搞文

博会、文创展和“非遗”技艺培训,但是对当地的民艺资料的整理、民艺博物馆的建设等关注不够,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有限。

第三,民间艺人的“自闭”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民艺的发展。大多数民间艺人的技术已比较精湛,但在艺术审美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产品过于传统呆板,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最后,现代设计产业的浮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艺的发展。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和设计师在做民艺产品的设计研发,但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某一个或者某一系列产品,采集些表面的设计元素,不是以研究、传承的心态来对待民艺;也有一些所谓的“大牌”服装和箱包设计,用拼凑的所谓“中国风”系列来吸引眼球,其实也误导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价值观。

三、“民艺”的回归

值得庆幸的是,大众对于民间各种工艺品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认祖归宗”,文化的认同感无需置疑,只是对产品的实用性、审美性、大众性等还不甚满意。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对于传统民艺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众所周知,日本的民艺以“匠心精神”闻名世界,工匠们用一生追求着一件事物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民艺家柳宗悦先生自1926年开始致力于倡导日本民间艺术的复兴,1936年创建日本民艺美术馆并创办《民艺》杂志至今。我们在惊叹日本手艺人对于作品的执着时,这份代代流传的“文脉”更值得我们尊敬。中国的民艺似乎缺乏“匠心精神”,虽然中国也有很多为民艺鼎力付出者,比如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2009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曾经对我国56个民族遗存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进行了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坚持做了10年。

中国的民艺,有很悠长的历史渊源,历史长河中“匠心精神”的传承者中亦有中国人的面孔。只是我们只顾着赶路学习和赶超发达国家的艺术和技术,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复兴中国的民间艺术,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是不可能的。

(一)普及民艺教育

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烧)艺术交流展开幕


11月9日上午,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烧)艺术交流展在德化三班洞上陶艺村举行开幕式。

市人大洪泽生副主任,县领导欧阳秋虹县长、陈金忠常委、黄耀昆副主任、林祖传副县长、徐文福副处级干部,日本陶艺家二十步文雄先生、韩国陶艺家金优石先生台湾陶艺协会理事长丘永祥先生,以及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开幕仪式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泽生、县领导欧阳秋虹县长、日本陶艺家二十步文雄、韩国陶艺家金优石、台湾陶艺协会秘书长丘永祥在月记窑窑口共同为柴烧龙窑点火。

随后,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还参观了陶瓷(柴烧)艺术交流展,并参加了慕龙窑开窑仪式。柴烧是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这种土与火的直接对话,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流传于世。面对一件件精美的柴烧陶艺作品,嘉宾们不禁大赞德化柴烧作品技艺之精湛。

据悉,本次德化柴烧陶艺作品展,涉及范围广,参展人数多,征集的柴烧陶艺作品100多件,从不同主题、以不同形式再现了柴烧陶瓷的精湛技艺。此次作品交流展的举办,既是亚洲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也是德化传统陶瓷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个重要表现,必将有力推动陶瓷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亚洲艺术文化兴盛注入新的力量。

根据活动安排,柴烧陶瓷艺术作品展将持续到亚洲艺术节11月15日结束。本次艺术交流展还有陶瓷艺术讲座、陶艺现场创作、参观考察德化窑等活动。

让民艺回归“民艺


自从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非遗”技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传统手工艺,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各种手工艺品,比如脸谱、剪纸、陶瓷、泥塑、糖人、刺绣、木雕、石雕等等,频频出现在各种节会、庙会、博览会甚至是文创展览会上,虽然琳琅满目,但似乎少了很多“精气神”。不同品类之间大量的抄袭和模仿,制作工艺粗糙,让本来应该“百花争艳”的草根艺术缺少了生机。

一、何为民艺?

民艺泛指民间艺术,是相对于所谓的“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而对乡野艺术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日用问题或为满足民俗民风的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品或者文化艺术形式的总称,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地方)音乐、民间(地方)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狭义的民间艺术则偏向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包括了乡土美术(绘画)、乡土手工艺等各种物的表现形式。民艺创作者(民间艺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艺方式满足日用和仪式需要。作品往往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使得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比如元宵节的灯笼、端午节的龙舟、盛产竹子之地的竹刻、社火之乡的脸谱等等,饱含着手艺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多样,按照取材材质可以分为纸布皮艺类、竹木石艺类、面泥陶艺类、柳藤编艺类、金漆镶嵌类等;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民间工艺美术又被分为编织类、印染类、雕刻类、绘画类等等。从生产方式看,民间工艺美术多年来基本上传承的是父传子、师带徒的家庭式、作坊式的手工作业或半手工作业方式。从实用功能看,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范畴既涵盖了侧重实用性和生活性的器物和装饰品,也涵盖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性的民间艺术和美术作品。民艺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大都来源于民间或民俗生活,集中反映了民间社会劳动群众共性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民间艺人用粗犷拙朴的造型,浓郁饱满的色彩,既从客观上满足了对物品美观实用的物质需要,又从主观上表达了祈求吉祥如意、趋吉避凶的精神追求。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先生也是知名的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他在《民艺是什么》一文中这样给“民艺”下了定义:所谓民艺,即民众日常使用的工艺品之意。日常用品并不能脱离审美范畴而存在,真正的美是不可能在单纯的艺术(artforart)中产生的,而必须是在为满足生活所用而真挚地进行制作的物品中才能够呈现。基于这样的理念,柳宗悦先生认为民艺就是一条通向“美的王国”的道路,路上的风景状态是诚实自然、简洁实用、质朴牢固、健康闲适的;而经过的路人则应该拥有一双清澈直觉的眼睛和一颗自在不羁的心灵,这种和谐的人物对照才是民艺的根本。

二、民艺的现状

中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源远流长。但是在机械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等现代化生活的语境下,民间艺术的现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在生命力的延续上不容乐观。

首先,许多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甚至绝迹,民间艺术的政策生存空间无限大,而实际的生活生存空间却无限小。虽然国家和政府制定了很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非遗”技艺传承人,但是普遍的现状是后继无人,一些“非遗”技艺面临着“人去艺绝”的尴尬境地,处于自生自灭的“瘫痪”状态。

其次,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仍然散落于民间,亟需民艺研究人员进行整理和保存。很多地方政府搞文

博会、文创展和“非遗”技艺培训,但是对当地的民艺资料的整理、民艺博物馆的建设等关注不够,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有限。

第三,民间艺人的“自闭”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民艺的发展。大多数民间艺人的技术已比较精湛,但在艺术审美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产品过于传统呆板,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最后,现代设计产业的浮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艺的发展。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和设计师在做民艺产品的设计研发,但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某一个或者某一系列产品,采集些表面的设计元素,不是以研究、传承的心态来对待民艺;也有一些所谓的“大牌”服装和箱包设计,用拼凑的所谓“中国风”系列来吸引眼球,其实也误导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价值观。

三、“民艺”的回归

值得庆幸的是,大众对于民间各种工艺品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认祖归宗”,文化的认同感无需置疑,只是对产品的实用性、审美性、大众性等还不甚满意。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对于传统民艺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众所周知,日本的民艺以“匠心精神”闻名世界,工匠们用一生追求着一件事物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民艺家柳宗悦先生自1926年开始致力于倡导日本民间艺术的复兴,1936年创建日本民艺美术馆并创办《民艺》杂志至今。我们在惊叹日本手艺人对于作品的执着时,这份代代流传的“文脉”更值得我们尊敬。中国的民艺似乎缺乏“匠心精神”,虽然中国也有很多为民艺鼎力付出者,比如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2009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曾经对我国56个民族遗存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进行了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坚持做了10年。

中国的民艺,有很悠长的历史渊源,历史长河中“匠心精神”的传承者中亦有中国人的面孔。只是我们只顾着赶路学习和赶超发达国家的艺术和技术,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复兴中国的民间艺术,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是不可能的。

现代柴烧陶艺的特点与创作


柴烧陶艺的特点

柴窑烧成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的电窑,瓦斯窑最大的差别在于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药不同;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若是横焰式窑,则具有方向性。因此烧成的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正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而投入庞大心力去追求的原因所在。

窑的角色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火膛(firebox燃烧室),窑室(chamber),烟囱(chimne),烟道(flue)。烧窑的原理是:木材于火膛中燃烧,其产生的热度,灰烬,火焰,经过窑室,对摆在其中的陶坯产生作用与效果,再经过白烟排出。因此窑的设计重点必定是:

1.有利于燃烧(包括升温及保温)

2.有利于火与灰(flameandash)在坯体上的火痕

3.火的排出路径(侧焰、倒焰或直焰)

窑的建构不单纯是技术问题,窑的形式更决定了火的路径,也就是决定了落灰,火痕的方向性。更确切的说,窑将确立作者不可变更的窑火风格。不同形式的窑有着不同的特性,甚至于同一形式的窑,有不同窑的个性,我们对一座柴窑窑性的掌握,除了顺应与驾驭外,也包括烧成的效果的掌握。然而所谓烧成的效果其实是随作者的主观因素而有不同的评价,尤其以创作为出发点时,无论如何,一座窑仍要有相当的掌控度和适量的落灰及火痕的效果。如果不求落灰及火痕,就没有必要千辛万苦的去烧柴窑了。不当的窑室设计将导致效果不彰,不易掌控,甚至于温度烧不上去,蓄温不良,灰和火都留不住等等缺憾。

瓷坛里的“老明星”:德化烈焰柴烧陶瓷技艺


跃动的火焰,将木柴的能量传递给陶土。万年前,陶器在柴火中诞生。如今,崇尚自然的人们又重拾这种古老的对话方式。柴烧陶瓷技艺烧制的陶器质朴、古拙,再次成为瓷坛里闪耀的“老明星”。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将在德化县举办柴烧陶瓷艺术交流系列活动。海内外艺术家学者走进德化洞上陶艺村,展示柴烧陶瓷技艺的过去、现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古老龙窑再新生——德化柴烧协会副会长徐春荣

在三班镇蔡径村,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月记窑所在地周边,新中国成立后还保留着7条规模不等的龙窑。龙窑烧起来,窑炉周边都像蒸汽火车开过一样,烟雾四散开。再加上耗费材木,龙窑逐渐被电窑、气窑所取代,传统的龙窑,慢慢拆得只剩下月记窑了。

我是德化最早开始重新研究柴烧工艺的人之一。为什么会重新回到传统道路上?其实也是受景德镇、台湾朋友的影响,再加上七八年前,月记窑来了一批海外艺术家研讨柴烧的话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重新探索的领域。

在台湾朋友的帮助下,我们一起设计窑炉,模仿传统窑的烧制原理。可是由于不了解柴烧陶瓷的稳定性、耐温程度,最初的探索都不成功。一直到了第五炉,才大概对路。我的曾祖父曾经是清朝时月记窑的老板,父亲也在从事陶瓷行业。我兴冲冲拿着作品给父亲看,谁知他答了一句:“又黑又笨重,我想把它丢了。”目前柴烧陶瓷茶杯的销量还不算大,毕竟量产的程度还不高。

但是我们设计的柴烧炉比传统龙窑环保经济了许多。一次可以烧制700个茶杯,需要的柴火量从传统的6吨减少到2吨多,而且只需要木柴的边角料就可以了。释放的烟尘可以小到如农家烧饭那种水平。让树皮与树木间的油脂可以自然附着到陶土中,也因为陶土本身含的元素差异,烧制出来的茶具就会呈现自然古朴的颜色。

借亚艺塑柴烧盛名——德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清清

德化柴烧陶瓷艺术交流展将于11月8日至12日举行。活动以“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为主题,内容包括艺术交流展开幕式、讲座交流、陶艺现场创作、参观考察等。

德化向全国各地柴烧陶瓷产区发出邀请。在活动主要进行的洞上陶艺村,已设立陶艺工作室15间,已经完成展厅和工作室大楼主体工程,正邀请专业设计公司对展厅的布展和外围进行整体设计。

我们已经向本土陶艺师征集了作品近百件,有人物造型,如达摩渡江、十八罗汉、关公、张飞;有主题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春禅”“千年窑缘”;还有实用的香炉、花插、茶具等。布展时还会根据展厅布置的情况,增加作品的展出。

在亚洲艺术节开展柴烧陶瓷艺术交流,主要是看到德化本土的艺术家正在积极探索,而且这门艺术重新受到外界的影响,希望借此宣传德化柴烧陶瓷的成果。

柴烧是德化新产业——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张南章

柴烧虽然是德化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方式,但宋代以来一直烧制的是白瓷,很少用于烧陶。对于德化来说,实际上是新兴的产业。在亚洲,柴烧陶瓷火得最早的是日本、韩国,后来影响到了中国台湾,这几年在中国大陆也开始受都市白领追捧。背后的原因是人们追求慢节奏生活,柴烧的茶具、香炉因为颜色、肌理充满个性,使得人们放松心情。

德化选择在亚洲艺术节的契机开展柴烧陶瓷技艺的研讨,是希望在这个领域找到陶瓷发展的新增长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柴烧陶瓷使用的陶土是本地的,而白瓷的高岭土大都是外地产。提倡柴烧的同时,对于本地的优质高岭土资源的保护也有益处。

德化目前制作柴烧陶瓷的大都是家庭作坊,通过这次亚洲艺术节的子项目,期待可以提升认知水平。我认为德化柴烧陶瓷未来的出路在于加入现代设计元素。因为以目前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看,他们还停留在生活陶器的制作上。若德化能找到柴烧陶瓷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则可能成为我们的优势。

必备!云陶柴烧复兴之大理祥云土陶合集


本次受大理州祥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邀请赴祥云大营村,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傅们共同探讨交流、改进祥云土烧烧制及制作技艺。

云南其实陶土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也比较悠久,不仅是中国三大青花产地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陶产地,云南境内各民族陶土资源、技艺丰富,品种繁多,民族风格多彩,却因历史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一直未被重视,未成体系发展,以至成为资源大省,产业小省。

以至于提及陶瓷,大部分人只知道景德镇、龙泉、德化、宜兴、河南汝窑等,却鲜有人知晓云南的陶瓷,现在建水紫陶发展比较好,慢慢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云南其实有非常好,非常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制陶文化和丰富的陶土资源,而且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各族人民均有颇具特色的陶瓷技艺。比如,藏族黑陶,傣族曼伦陶,白族土陶以及祥云土陶等。

因为各种原因使得云陶发展受阻:

1、云南是中国的边疆地区,地理空间相对封闭,造成历史文化缺失。

2、官府不重视,不倡导,不扶持。云南民间有许多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都是非常值得传承的,比如这次到祥云大营村所接触到的,全手工石轮拉坯,这种全手工拉坯成型的技艺在景德镇也是寥寥无几,而大营全村基本都会。

3、销路问题,云南地理位置偏僻,居民住在大山里,交通不便,运输成问题,销路就自然成了问题。

4、手艺人的格局,当地多数手艺人收教育程度低,对外界美的认知少,不愿改变、不愿尝试。

这一次祥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对祥云土陶、祥云土锅等进行泥料、制作工艺,烧制方法等进行研究、改善,传承保护传统工艺,引进新工艺,提升制陶工艺,做出具有祥云特色的土陶,共同推动云陶柴烧发展。

当前的中国正在出现手工艺复兴的现象,继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显示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同过去相比,现在互联网变得无所不在,移动性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崭露锋芒。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必然会引起一场文化上的变革。如果说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模式则将会是扁平化、分散化、个体化、个性化的。高科技是可以不断创新而高歌猛进的,但文化却常常要回到其原点重新思考未来的路标。

现在的我们应该是从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变成新的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把以前多数作为日用器具的云陶,经过改善和提升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每一个工匠把日复一日重复单一的机械式工作,变成注入思想、带有创造力的创作,推动云陶柴烧发展,我们义不容辞。

陶艺家结合漆艺柴烧 创造陶色缤纷


台湾土、生漆味,足以让陶色缤纷夺灿。陈金旺、李仁嵋、徐玟玫三位陶艺家,一位结合漆艺、喜欢用三脚鼎立挑战窑烧难度。

两位致力於柴烧表现,尤其徐玟玫,以女性纤弱特质从事男性惯有孔武有力的柴烧创作,不禁让同道望之兴叹。三个臭陶匠即日起至三月廿六日止,在台中市文化局举办联展,值得爱陶人士细细品味。

任教於侨光技术学院的陈金旺,从陶艺中涉猎手捏、泥条、陶板、泥塑,乃至手挤胚,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自我挑战。作品以系列性作为创作题材,诸如人物篇、神兽篇等等。

尤其最近几年不断地挑战窑烧极限,从国家工艺奖「丰之祭」;全省美展「阶梯饗宴」、「神听」,乃至最近完成的巨型作品「黑色神蹟」,七八十公分高、二三十公斤重的的胚体,藉由三足鼎立来挑战高温窑烧时可能坍塌的风险,成为个人作品「风格」。

除此之外,近来致力於漆器的研究,把传统漆艺的「润」,延伸让表面可以成「镜」,也可以成「雾」;配合手挤胚造型,让传统漆器变得很现代也可以很古色古香。

李仁嵋、徐玟玫是陶艺界的夫妻档。李仁嵋贴切的让陶瓷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让陶瓷的美不仅能欣赏,更能与生活实用结合。

尤其最近几年,致力於柴烧创作,作品「金银烧」独匠具心,透过土质的不同,以及窑烧火侯的控制,甚至整座柴窑的设计,足以让窑烧后的作品可以掺杂金色、银色金属光般的美,价值不斐。

夫唱妇隨,陪老公走过五、六个年头的徐玟玫,因本身具有室內设计美术底子,所以很快地成了陶艺界的一员,经常与老公二人通力合作,轮流看守窑烧,而柴烧,搬运粗重的木头、丟柴,从不假他人之手,以女性纤细的特质,烧出朴拙雅趣的作品,其中乍看像机车排气管的「深情」就是她的代表作,真的会令人会心一笑。

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工艺重新面世


河南省禹州市星航钧窑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日前开窑。99件钧瓷作品的宋钧神韵征服了钧瓷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专家赵青云说,这些钧瓷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宋钧神韵的作品,失传近千年的宋代柴烧钧瓷工艺获得重生。据《许昌日报》报道,宋钧官窑遗址于1964年在禹州市东北隅古钧台附近被发现。它的发掘解决了钧瓷生产年代、命名、位置等问题,极具研究价值,现为许昌市唯一的一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被命名为1号窑炉遗址的双火膛窑,是北宋能工巧匠根据历代窑炉特点创造的专为皇室烧造钧瓷贡品的窑炉。随着宋室南渡,这种柴烧钧瓷工艺从此失传。此次星航钧窑投资10万多元兴建了一座仿宋代双火膛钧窑,复原了它的整个烧制过程。整个过程历时18个小时,共用柴4000多公斤,窑内最高温度达1300℃。

经过之前的几次小规模试验,柴烧钧瓷的成品率由10%迅速上升至50%左右。这次柴烧钧瓷,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将宋代工艺技术用现代手段记录下来。据悉,经有关部门批准,这里将成立一家古窑炉博物馆,还将把中国北方历史上存在过的10种窑炉悉数还原。(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柴烧:让陶瓷真正回归本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柴烧:让陶瓷真正回归本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柴烧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