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全瓷的瓷砖 > 导航 >

仿生瓷的起源

仿生瓷的起源

全瓷的瓷砖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2020-08-05

全瓷的瓷砖。

从四川邛窑的植物果实类仿生陶瓷说起

有说法认为,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浙江上虞的牛头罐等就曾令世人惊叹。如果说,大量的以动物为对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现在两晋的青瓷系窑口,那么,大量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器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唐、五代时期,釉色计有深浅不同的色彩三十几种,加之模制、雕刻、镂空、捏塑等技术成熟,催生了大量的“荔枝、核桃、石榴和橘子”。

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 三国两晋的虎头罐牛头罐“前所未见”

仿生瓷也叫象生瓷,是指仿制生物形态的瓷器,或是貌似某种生物形态的瓷器。

这类的瓷器究竟起源于何时?

2006年11月,考古人员对位于浙江上虞东山边的尼姑婆山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虎头罐、鸡头罐、牛头罐、马头罐、鹿头罐等仿生瓷器,瓷罐上的各种动物头首的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前所未见”。这是我国考古发掘出土最多的一批仿生瓷。浙江上虞作为越窑青瓷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之一,制瓷历史从东汉至宋代长达1000余年,在东汉及唐以前的越窑发展早期,上虞占据了制瓷业的统领地位。在三国西晋时,曹娥江两旁有160多处窑址,尼姑婆山窑址也是其中之一。因此,认定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实上,至少在东晋时期,东南沿海的江、浙、闽,长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赣,都相继设立瓷窑,著名的越窑、固驿窑、青羊宫窑、德清窑、洪州窑、瓯窑等先后出现,均生产了以鸡首壶为典型代表的仿生瓷器。

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釉 四川邛窑有首创之功tAoCi52.coM

如果说,大量的以动物为对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现在两晋的青瓷系窑口的话,那么,大量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器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

在2001年4月召开的中国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上,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说:“唐代邛窑在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创之功”;对邛窑遗址考察研究长达数十年的陈丽琼教授说:“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彩绘瓷的故乡”,是中国陶瓷制作史上的“一朵奇葩”;南京博物馆研究员张浦生先生说:“邛窑在着色用料上品种俱全,除常见的酱色、绿色外,还有铜红、钴蓝”;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认为:“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是邛窑的代表作品,均较早烧制成功。”

大量实物证据表明:邛窑最早烧制成功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釉,到唐、五代时期,釉色计有青绿、青黄、青灰、绿、深绿、浅绿、油绿灰白、乳白、蓝色、酱褐、黑、黄、米黄、茶黄、茶子黄等,深浅不同的色彩三十几种。据史料记载:“黄者如金,黑者如漆,绿者如玉,青绿苍翠可爱最为贵重,棕釉而有花纹,或釉彩如窑变者最难得,其釉水无美不备。”

在中国陶瓷史上,用铜着色的高温釉彩品种中,最少见的是乳浊绿釉。中国古代掌握乳浊绿釉生产技术的只有邛窑和长沙窑,但乳浊绿釉是邛窑在南朝时首先烧制成功的。此外,邛窑还烧制出了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高温铜红釉”也是四川邛窑和湖南长沙窑最早创烧的,至今在古陶瓷研究界对此还没有不同意见。

素胎类仿生水果或供百姓祭祀 彩釉类则多供上层人士享用

四川邛峡窑是古代著名瓷窑,因邛峡在唐代属于邛州,故而也成为邛窑。邛窑在唐宋时期就烧制出了颜色种类各异的单一颜色瓷器和多彩瓷器,加之制瓷的模制、雕刻、镂空、捏塑、堆贴、刻划等工艺技术相当成熟,于是大量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应运而生。

邛窑生产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陶瓷有以单一果实为创作对象的,也有以多个果实的集合体为对象的,主要分为两大类:素胎类和彩釉类。如荔枝、干核桃和石榴果就是以灰胎、深灰胎和红胎为基本色烧制的素胎类仿生瓷。这类瓷器制作工艺简约,造型朴实无华,成本低,想来是适应普通百姓供奉祭祀所用。另一类是供社会统治阶级和上层人士享用的彩釉仿生瓷,工艺比较讲究,除了素胎类仿生瓷必需的工艺过程外。还必须根据果实颜色、质感的不同,运用素胎类仿生瓷所没有的配釉、施釉、加彩等工艺技术。毫无疑问,彩釉类仿生瓷的烧制体现了邛窑高超的彩瓷烧制水平,如带叶桃子和集束状带叶橘子就是明证。

邛窑两类仿生瓷器共同的特点是灵活运用模制、雕刻、镂空、捏塑、堆贴、刻划和彩绘等工艺加工制作,形态逼真,造型生动。

浙江上虞仿生瓷衰败之谜

北方望族迁至上虞 封山占水使窑址荒芜

2006年,浙江上虞尼姑婆山窑址曾发现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虎头罐、鸡头罐、牛头罐、马头罐、鹿头罐等仿生瓷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郑嘉励就此曾对媒体说,考古人员从该窑址中发现了刻有隶书“朱君”两字的器物,估计这是姓朱的一个地方豪族的产业,可见当时制瓷盛极一时。后来到东晋南朝时,曹娥江两岸却只有14处。这些窑址为何急剧减少?据郑嘉励解释,东晋初,大批北方士族,如王羲之、谢安等望族都迁到上虞、绍兴一带,这些士族在政治上有特权,每到一地,便封山占水。“谢安东山再起的东山,就在不远处。”这些士族没有制瓷的传统。很多窑址处于这些贵族的领地上,当地地方豪族没有发展瓷器的空间,也就从此荒芜了。

小编推荐

陶瓷文化鉴赏-汝瓷起源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骨瓷的起源及一些小知识


骨质瓷英文名称“BoneChina”,原中文名称为“骨灰瓷”,只是出于对“骨灰”一词的忌讳而通称为“骨质瓷”,国家标准名称仍然为“骨灰瓷”。

骨质瓷是在陶瓷原料中掺入动物骨灰,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成为白度高、透明度好、瓷质细腻、釉面光亮平整的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

骨质瓷最早产生于英国,大约于1800面左右发明对于发明者世间争议颇多,有说为乔夏·斯波德(Josiah·spode),亦有说为的。骨质瓷发明历程颇有喜剧色彩是在制造过程中偶然掺入动物骨灰,后经继续研究而得,最早其基本配方是六份骨灰和四分瓷石但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五十份骨灰二十五份瓷石和二十五份粘土,直至今天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标准配方。

两百多年来,骨质瓷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陶瓷珍品。骨质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指标均要求极高。由于高档骨质瓷工艺复杂,制作较普通日用瓷困难,其生产技术只是近年才得以普及。骨质瓷因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质地洁白而细腻,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贵族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

骨质瓷的挑选与养护

将杯子罩在灯泡上(当然也可以对着光就好),你就能看出杯子成分的细致与否,好的应该透光较佳且无杂质,现在所有的骨瓷杯都是加入牛骨粉的。重量轻、透光性强、色泽柔和为上品。选择时在灯光下看色,好的应该透光较佳且无杂质,现在所有的骨瓷杯都是加入牛骨粉的,而且敲打时有清脆声音。以前,骨质瓷因其耐急冷急热性较差而不适合高温蒸煮、微波炉快速加热等,但是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它现在除了可用作一般餐具使用外,还适合微波炉使用,成了当之无愧的绿色健康陶瓷餐具。骨瓷质地十分轻盈,一般底色呈天然骨粉都有的乳白色。如果将骨瓷器置放在灯光下,可以看到骨瓷隐隐地透着通亮的光。骨瓷成品质地轻巧,细密而坚硬,适度的透光性赋予了骨瓷美感,而上佳的保温性则让骨瓷成为杯中物最好的呵护。

保养呵护

1、一定用手清洗,不可用洗碗机。若真不愿意用手洗,则要选择有“瓷器及水晶类”洗涤功能的洗碗机。

2、勿放入微波炉加热,否则腐蚀金边。

3、洗剂PH值必须在11~11.5之间。

4、用清水洗净时,水温不超过80℃。

5、勿将热杯直接浸入冷水中,以免温度迅速改变损伤瓷质。

6、如有刮花,可以用牙膏略打磨。

7.如果有茶渍,可用柠檬汁或食醋清洗

中国瓷器的起源


摘要:中国瓷器的发明年代及发源地,多年来一直是中外陶瓷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有的从考古学角度进行探索,有的用现代科学对古陶瓷及烧造工艺进行研究,都存在不够全面之弊,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全国古窑址的深入调查和多片古陶瓷片的化验证实,综合研究了陶瓷考古、陶瓷工艺、陶瓷科学,得到了以下结论: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青瓷又是从釉陶发展过来的;我国由陶向瓷的演变过程在汉代完成,真正的青瓷瓷器起源于1800年前的东汉;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最早烧制成功的青瓷产地是浙江省的上虞市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源于陶器,而精于陶,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制造和使用陶器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进化。但是,关于瓷器的发明年代及发源地,一直是中外陶瓷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瓷器起源地区而言,有人认为源于北方,依据是郑州商代遗址出土过一件带釉的灰白色尊;一种意见认为源于南方,依据是南方出土的几何印纹硬陶,认为这种硬陶是瓷器的祖先。在南方起源地上又有两说,一说是江西景德镇;一说是浙江绍兴或温州。就瓷器起源年代而言,一说是诞生在1600年前的晋代,依据是晋代出现“瓷”字,并出现有关瓷器颜色的描写和瓷器产地的记载;一说是在1300年前的唐代,认为唐代越窑青瓷是瓷器,悠悠历史,千古之谜,因此揭开中国瓷器起源之谜,是本研究的宗旨和主要内容。

1、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考诸史籍,陶字可包括瓷或用以称呼瓷。如元、明、清三代叙述景德镇瓷业的著作——《陶记》、《陶说》、《天工开物》、《景德镇陶录》和《陶冶图编次》等,均以“陶”称呼景德镇真正的瓷器。本文从现代角度探讨陶与瓷的区别及真正的瓷器出现的年代。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人认为“凡是坯体以高岭土原料制成的是瓷器,以粘土原料制成的是陶器”,并据殷商时期一些釉陶用高岭土原料制成,而将其定为“瓷器”。实际上,我国传统日用陶瓷的主要原料都是粘土,高岭土仅是粘土矿物中的一个大类品种。高岭土可制陶,也可制瓷,因此以是否采用高岭土判别陶或瓷,失之片面。又如,以胎骨中是否含莫来石晶体作为区别,认为“陶器的胎骨中没有莫来石,瓷器中有莫来石”,并根据殷商釉陶的胎骨内含有莫来石晶体,而将釉陶定为“瓷器”。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一下观察,温州精陶和宜兴精陶以及宜兴紫砂陶的胎骨均可清楚见到许多发育良好的莫来石晶体,只是其含量较现代龙泉青瓷和景德镇细瓷少。研究表明,当高岭土和一些粘土烧成温度达1000至1l00℃时,莫来石晶体生成很快,一般陶器或瓷器的烧成温度均在1100℃以上,故坯体内是否含莫来石不能作为区别陶或瓷的标志。

根据笔者实践体会及对陶和瓷的认识,归纳起来,大体可按表1所列加以鉴别。表l表明,陶与瓷的区别主要有4点:烧成温度,吸水率,表面施釉,釉与胎的结合。

2、陶器向青瓷的演变

我国陶瓷的发展,经历了泥质或夹砂陶器、白陶器、印纹陶、釉陶(或称原始青瓷)、瓷器几个过程。

一般瓷器形成应具备:原料选用高岭土或瓷石,其主要表现是胎内Al2O3含量提高和Fe2O3含量降低,胎质呈白色或灰白色;经1250℃以上高温烧成,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击之发清脆的金石声;器表施釉,并经高温烧成,胎釉结合牢固,釉面均匀。三者中,原料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和施釉是外因,三者缺一不可。

出土文物考证,中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且青瓷发展的历史也长,因此对青瓷起源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瓷器起源的研究。

2.1原料选用

原始社会,先民用田泥、地表等表面易熔粘土为原料,这种表面泥土含杂质多,含铁量高,烧结温度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出土的该时期陶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之一,以偏光显微镜观察其刻纹陶和彩陶的岩相,结合化学分析,可知胎泥所用原料取自沉积的地表易熔粘土并渗入较多的谷壳、稻杆或植物种子,说明陶器是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发明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部分彩陶也采用田泥等表面易熔粘土,含铁量高达8%~9%。至龙山文化时期,则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红土、黑土和河谷沉积土等粘土为原料,更适于制陶,铁的含量也降到6%左右,并淘洗掉泥土中的砂粒、石灰、草根等杂质或掺和适量的砂,以增加制品的热稳定性,提高耐火性能。4000年前,先民已开始以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制造出精美的白陶。

商、周时代,我国已进入奴隶社会,手工业分工和发展促进了制陶技术的提高,原料的选用、淘洗以及精炼都较龙山文化时期认真,并出现了釉陶及瓷器的某些特征。这部分釉陶胎的含铁量已降到3%左右,杂质含量也较少,但氧化铝含量提高,这标志先民对陶瓷原料认识的深化,氧化铝含量增加,坯体能在较高温度下烧成,这对陶向原始青瓷的演进极为重要,它可使坯体中生成较多的莫来石针状晶体,从而提高釉陶的机械强度和在烧成中制品不易变形,从西安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以及安徽屯溪西周釉陶的显微结构看,已有较多量、发育较大的莫来石晶体存在,这种釉陶实际上就是原始青瓷。

春秋战国时,现今浙江地方已大量生产釉陶,其中一部分制作精美,胎质较坚实,胎呈灰白色,以含铁量3%左右的瓷土为原料,且施一层薄薄的青中泛黄的釉,只是烧成温度较低,胎质气孔率较大,泥料淘洗还不够精细。此即原始青瓷,烧造的窑址在萧山进化区和绍兴富盛区都有发现,窑址也较密集,这表明早在2600多年前,浙江已有相当集中的生产釉陶或原始青瓷的窑场。至东汉,浙江上虞上浦镇石浦地区的小仙坛窑场选用含铁量2.5%以下的原生高岭土或瓷石。用水碓粉碎,提高了颗粒细度,经淘洗、精炼,去掉砂子、粗粒、可溶性杂质,提高了原料的纯度,增加了可塑性,氧化铝含量也相应提高,为制品在较高温度下烧成创造了条件,这是由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发展的内在因素。

对浙江瓷土的分析表明,瓷上多为原生高岭土或瓷石。含铝量14%~24%,含铁量0.5%~3%,含硅量65%~80%,上虞、余姚、绍兴、萧山、东阳、兰溪、龙泉和温州地区都盛产瓷石。瓷石是云母和石英等的集合体,相当于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三者的混合矿物,含有机物质较少,粘性和吸附性较小,并多杂有水云母系矿物。这类矿物的含铁量较我国北方的次生高岭土和耐火粘土高。适宜于用还原焰烧成,因为在还原气氛下,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低价铁比高价铁助熔作用强烈得多,能降低瓷坯的烧成温度,有助于瓷坯在较低的温度下浇结。可见,浙江青瓷虽烧成温度较低,但其化学物理性能均较我国北方的同期青瓷为优。

现代精细白瓷的原料要求含铁量0.4%以下,含铝量20%以上,含硅量70%以下。浙江瓷石由于含铝量低,含铁和含硅量高,制造白瓷很困难。精泥的铁含量和钾、钠含量较高,是由于瓷土中含有云母矿物成分的缘故。采用这类瓷石作原料,在还原焰中烧成时釉呈青绿色,在氧化焰中烧成时釉呈黄色。这就说明了我国最早烧制成功的瓷器以青瓷形态出现的原因。

东汉、三国、两晋及南朝以一类或二类瓷土为原料,瓷胎内氧化铝、氧化硅及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青瓷制品成形和干燥性质以及成瓷性能.氧化铝含量低时,易发生变形;有机物质少时,粘性和吸附性较差,成形和上釉就较困难;氧化铁含量决定胎和釉的着色及青瓷质量的优劣,如瓷胎氧化铁含量超过3%时,工艺上若不采取措施,想获得翠青色调是很难的。浙江几个名窑,除了造型和装饰风格不同外,胎和釉的呈色也有区别,这是由于所用瓷土不同,东汉越窑胎内含铁量仅1.5%~1.9%,釉呈较纯的青色;晋代越窑一部分产品胎内含铁量2.5%~3%,釉多呈青中带灰;晋代瓯窑瓷胎含铁量较越窑和婺州窑少(2%左右),呈色较白,釉多呈淡青色。晋代婺州窑创用化妆土美化制品,先在坯体上挂化妆土再挂釉,化妆土系用精选后氧化铁含量低的白色瓷上,经认真淘洗而成,这个方法一直沿用到唐朝,化妆土的作用为:使较粗糙的坯体表面光滑;坯体烧成后呈现的猪肝色得到覆盖;制品釉面较饱满;制品釉色较美观。

德清窑由于原料含铁量较高,制瓷工艺上也和上虞的汉代窑一样选择了另一途径,即在烧制青釉时兼烧黑釉。从晋代起,含铁量低于3%的原料制青瓷,3%以上的原料则用来制黑釉,所以德清窑灰白色胎制品多为青瓷,猪肝色制品多为黑釉,这是在同一窑内烧制不同颜色高温釉的宝贵经验。

隋时,胎釉原料无多大变化,如湖北博物馆的隋代8件青瓷,胎内含铁量3%左右,釉呈较暗的青灰色,唐越窑和五代的秘色窑,胎、釉原料淘洗、练泥较好,气孔率较少,胎骨薄而致密,瓷音较前更为清脆,由于胎内含铁量在2.5%~3%,胎呈灰白色,釉呈灰青色,青的色调较隋代多,俗称艾色。

南宋龙泉弟窑胎的含铁量较唐、五代越窑少,为2%~2.5%,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胎用紫金土配成,含铁量3.5%~7%,含铝量22%~29%,胎呈猪肝色或黑色,釉呈灰青色,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釉面呈现开片。龙泉窑胎的化学成分也发生明显变化,东汉上虞越窑氧化硅为77.42%,氧化铝为16.28%,氧化钾2.67%;南宋龙泉弟窑氧化硅69.76%一73.95%,氧化铝18.36%一21.54%,氧化钾3.16%~4.54%。由于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莫来石晶体与机械强度均提高,同时龙泉窑胎料通过认真粉碎,淘洗精制,胎内石英颗粒和莫来石晶体分布比较均匀,石英颗粒大部分在20μm以下,所以南宋龙泉青瓷胎质比汉越窑青瓷大为提高。元、明龙泉青瓷胎和釉的原料淘洗也很精细,胎内氧化铝含量20%~21%;三氧化二铁含量1.6%一1.8%,比南宋时减少,而氧化钾5.5%一6.5%,比南宋时增加。所以,胎色灰白,胎质也比南宋时细腻致密。

2.2成型工艺

原始社会,古人在平地上将粘土搓成泥条,圈叠或盘叠成形状简单的陶器粗坯,然后修饰整形,小件器物则直接捏塑而成。仰韶文化前期,始将粘土放在木板上搓成泥条,然后不断转动木板,用盘塑法成形,较大的陶罐大体用8层泥条盘塑,是陶轮的雏形。这种成形方法,在云南勐海县曼贺地区现在还可见到。整个过程采用光拍、斜纹拍和直纹拍3种木拍。以制陶罐为例,先在木板上用光拍拍打泥片成陶罐底部;再用泥条盘塑成粗坯,经阴干、拍打整形,然后用带花纹的拍板拍印出兰纹、方格纹或水浪纹,这种方法不方便,在木板下加一个倒截的圆锥木墩,成形时能在地上转动,这是陶轮的前身。后来在木墩中心开洞,地面上再安插一根木头支杆,木墩装置在支杆上转动,即成陶轮。在云南景洪曼斗寨还可见到这种慢轮成形的工艺,这种慢轮,成形一只陶罐粗坯,要30min左右,整形加工和拍打花纹图案,要15min左右。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开始采用快轮拉坯成形,上虞横塘王家村古窑出土的战国几何印纹硬陶,就是用泥条盘塑成形,用花纹拍拍印出方格纹、米筛纹。

汉代沿用这种成形方法,上虞汉代窑址遗物中,印纹陶罂、双系泡菜罐、盘口壶、五管瓶等较大的器物,大多用泥条盘塑法成形,经整形后拍印波浪纹、斜方格网纹等纹饰,有的在肩部划双线弦纹、耳面布杉叶纹。碗、盏等小件器物系用快轮拉坯成形和修坯。

三国、两晋、南朝时期快轮拉坯成形已广泛应用,拍坯成形大为减少。成形方法的改进,能在堆贴、压印各种人物、动物或刻划各种花纹图案,同时还采用模印成形以提高工效和统一规格。如上虞皂湖公社宋家山晋代青瓷窑址出土的狮形水注陶模和鸡首陶模,是采用陶土素烧而成,鸡首陶模表明,胎泥是压印成鸡首形状后再安装在壶上的,鸡首壶的鸡首是实心的,仅起装饰作用。1973年衢县上圩街路村出土的晋元康八年(公元298年)的长方形九格隔是拍片成形的。绍兴出土的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高达47cm的青瓷谷仓,主体是用快轮拉坯成形的,谷仓上堆贴的乐伎人物、鱼龙水龟、守卫门犬、飞禽走兽和佛象亭阙,部分用手工捏塑成形,部分用陶模压印成形,也有拍片成形的,各种小件还需经刻划修饰后再安装在坯体上,工艺十分复杂,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成形技术水平。除成形工艺较为繁复的鸡首壶、谷仓、灯、鬲、蛙形水注、香熏和兽圈之外,还有品种较为特殊的具有双领的泡菜罐、盖钮成铁锚状的盖罐、盘口斜肩的直腹罐,江苏宜兴周墓墩出土的造型新颖的西晋青瓷神兽尊(现藏南京博物院)和南京林口梁代大墓出土的造型宏伟、装饰复杂、高达85cm的南朝青瓷莲花尊(现藏南京博物馆)等,充分反映出瓷器成形的各种技巧方法和匠师们的创作成果。南京赵士冈出土的上刻“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铭文青瓷虎子和江苏金坛县白塔公社出土的“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坤者也”铭文的青瓷扁壶,是十分难得的有当时制瓷名匠袁宜和范休可姓名的珍贵作品。

唐代,由于拉坯成形的技巧不断提高,并已采用匣钵装烧,所以日用青瓷规格基本一致,胎骨显著减薄,品种增加,器形更为规则端正,坯体均匀光洁。五代吴越钱氏,在余姚上林湖(现属慈溪市)建立“御窑厂”,烧造秘色瓷,造形技巧又有发展。如五代越窑青瓷鸽盒,有在盖上浮雕的狮与凤、镂空的花与草以及画着人物的一个局部,反映了我国瓷器最早的雕刻、镂空和开光等技法。

南宋龙泉青瓷在造形上又有新的成就,对器物的形态极为讲究,器形简练,结构谨严,线条流畅,曲直有致。如双鱼耳瓶和双鱼洗的双鱼是用精细陶模压印成形。龙虎瓶瓶身是拉坯成形,龙虎雕塑成形后粘接在瓶身上,鬲炉的3只炉足用手捏成形,在器身边缘及足部的转折处,凸有棱角线,使釉呈色较淡,成为一条白线,产生“出筋”现象,由于成形技巧熟练,器形多幽雅庄重,规格一致,特别在器物口缘部分坯体较薄,给人以端巧工整、秀丽挺拔的感觉,器物的底足不施釉部分呈血红色,形成“朱砂足”,与青釉相衬托,使器物更为美观。

元明龙泉青瓷在成形上又有进展,最突出的是高1m以上的大花瓶和直径60cm以上的大盘等大型器物制造成功。大花瓶系分段拉坯成形,各段坯体厚度比例掌握极为恰当。瓶身下部较厚,中部次之,上部较薄,各段的粘接工整,修坯极为认真,瓶体表面光滑。青瓷大盘用拍坯成形,各部厚度也颇合理,靠近口缘部分较薄,接近盘底部分较厚,以承载荷重,减少变形。此外还在盘心堆雕大枝的花果,使青瓷的造塑别开生面。

2.3釉的创制和施釉方法

原始社会陶器无釉,表面粗糙,易吸水,又易污染。到山东龙山文化和浙江良渚文化时期,古人用各种工具修括、磨光,仍不能解决防水去污问题,到商代才创制石灰釉。从无釉到有釉为从陶向瓷演进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由于标本收集不易以及釉层较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仅分析了少数商周及汉晋时期的青釉,氧化钙含量介于16%~20%间,而战国山西侯马二个釉陶的釉含氧化钙分别为15.71%和20.59%。釉料中大量氧化钙是加入石灰石的缘故,氧化钙在釉料中是助熔剂,使釉的熔融温度降低,能在较低温度下玻化。

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硬度大等优点,适于作青瓷的釉料,坯体上刻划的花纹图案和浮雕的人物,可以通过釉的透明性清晰地映现出来。我国历代烧造青釉陶瓷器物的窑,如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汝窑、临汝窑、耀州窑、官窑和龙泉窑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剂,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越窑釉内二氧化硅含量约57%~61%,三氧化二铝仅11%~15%,氧化钙含量16%~20%,二氧化钛0.52%~1.14%。

从东汉到北宋,青瓷一直沿用石灰釉,氧化钙含量是愈早愈高,釉层厚度却愈早愈薄,早期仅0.10mm左右。南宋时,随着技术的改进,釉中氧化钙含量不断减少,从汉晋16%~20%,减少到9%~12%;氧化钾含量,汉晋在4%以下,南宋提高到5%左右。因此南宋龙泉窑除用瓷上和石灰石外,又加入草木灰配制青釉,成为石灰-碱釉。石灰釉的主要特征是高温粘度较低,流动性好,釉面光泽很强,石灰-碱釉的高温粘度则显著提高,在适当温度下烧成时,釉面光泽柔和,没有强烈的浮光感,南宋改用石灰-碱釉,使釉厚而不流,釉内气泡不致太大,从而获得晶莹丰满、翠青如玉的色釉。南宋用含铁量4%以上的紫金土原料,创制成官窑和哥窑的碎纹艺术釉,是中外陶瓷史上杰出的创举。

石灰釉用还原焰烧成,釉内铁含量1%~3%时,釉呈青绿色;铁达到4%~5%时,釉呈暗灰青、茶叶末或墨绿色;8%左右时,釉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釉厚lmm以上或釉内铁含量10%左右时,釉就变成黑色了。

石灰釉以铁作着色剂外,钛和锰也是很强的着色剂,上虞越窑远在汉代就开始利用石灰石和紫金土等原料配釉,烧成酱色釉。晋代德清窑用含铁量高的紫金土甚至掺和含锰粘土来配制黑釉,在制瓷工艺上是巨大的进步。

釉陶为陶向瓷演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初期釉料配制工艺尚未成熟,刷釉法上釉施釉简单,釉层极薄,釉面不匀,有裂纹或失透现象,釉的玻化不良,釉色不纯,胎釉结合不好,由商周到春秋战国,施釉技术有所提高,萧山县进化区和绍兴具富盛区出土的战国釉陶及原始青瓷,釉层虽薄,只有10~50μm左右,釉色浅黄,但胎釉结合比前稍好了。汉代开始浸釉法施釉,浸釉法上釉难度比刷釉法高,制品的釉面较均匀,釉层也较厚,釉色大有提高。上虞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全体施釉,釉呈较纯的淡青色,釉面色调和釉层均匀一致无裂纹,釉厚0.2mm以上,玻化良好,胎釉结合牢固。1972年湖北当阳出土四系罐,釉呈淡青色略泛黄,色调上下基本一致,厚度0.lmm以上;二件四系坛,釉呈虾青色,厚度0.5mm左右,光泽中等;钵,釉面略有不匀,青中稍带黄色。这些器物烧结良好,已是成熟的青瓷。

三国、两晋时期已较普遍用浸釉法上釉,釉层厚而均匀,呈色亦较稳定,西晋青瓷的釉层厚度一般已在0.lmm以上。但莲花尊是刷釉法上釉,釉层较薄。1958年在南京电力学校发掘的甘露元年东吴墓出土的一对青瓷羊,用浸釉法上釉,釉层厚而均匀。青瓷谷仓釉色呈现较深的绿色,釉层也厚,离开了原始青瓷釉薄和釉色淡绿带黄的阶段。南朝有一部分制品胎泥以含铝量较高和含铁量很低的白瓷土做原料,氧化焰烧成,这样胎质的烧结温度提高了,但没有相应调整釉的化学组成,结果烧成后,釉已完全玻化,胎尚未烧结,造成胎、釉结合极为不良,产生龟裂和严重剥釉现象。

隋唐时期,我国的瓷器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北方的邢窑白瓷和耀州窑青瓷,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浙江青瓷生产,尤其是越窑青瓷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由于施釉技术的提高,唐、五代的越窑青瓷,釉层厚度达0.2~0.5mm,釉面比晋越窑均匀滋润,青的色调增多,釉色也较稳定,有“千峰翠色”之誉,对国内外瓷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南宋龙泉窑在施釉工艺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用对器物里面荡釉和外面浸釉的方法,通过素烧,经过儿次上釉来提高釉层厚度,厚度普遍达到lmm。偏光显微镜观察,胎和釉间,可清楚看到有一层约0.lmm的中间层,中间层处有石英晶体和莫来石的微细晶体,它们是高温时坯和釉相互扩散和熔融产生的。中间层可使坯釉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得到补偿而结合牢固,消除裂釉和剥釉现象。同时,釉内含有5%~10%肉眼不易看到的小而均匀的气泡,大小在0.01~0.05mm之间,并有5%左右均匀分布的石英晶体,还能较好掌握釉料配比,一般能控制三氧化二铁在1%~2.5%,三氧二化铝在14%~16%,二氧化硅在65%~69%,氧化钙在9%~12%之间。釉面均匀,釉层增厚,呈色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但釉层丰满,而且晶莹润澈,出现“似冰”、“类玉”的粉青、梅子青等翠青色釉,为世所称颂,被誉为“青瓷之花”,驰名中外。

到了元、明,龙泉窑的大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有的用浇釉法上釉,中、小件产品仍沿用浸釉和荡釉法。釉料组成仍然采用石灰-碱釉,釉层厚度减薄,为0.5~0.8mm,釉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均比南宋时提高,釉色以豆青色为主,粉青和梅子青少了。总的来说,釉色不及南宋。

2.4窑炉型式

最初烧陶是没有窑的,仅是用柴草把陶器围盖起来,点火焙烧,烧成温度700℃左右。后来采用在草上抹泥的办法,烧陶器时于平地建一个临时性窑,烧成温度800℃左右,这种窑,由于在烧成过程中窑体开裂,冷空气进入窑内,烧成温度较低。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竖穴式窑和横穴式窑,烧成温度950~1050℃。竖穴式窑,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窑室和火膛之间有数条火道。横穴式窑,窑室圆形或方形,窑底有箅,上开有火孔。火膛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

横穴式窑,到龙山文化时,窑室扩大,火膛加深,火口缩小,支火道和窑箅孔眼增多,这样,既加强了火力,又使窑室受热较为均匀。

殷代有直焰式的圆窑和方窑,烧成温度1200℃以下,能烧成硬陶和釉陶。窑炉分前后两部分,前火膛,后窑室,窑室平面呈圆形或方形,箅长宽各约lm,上面约有9个火眼,火焰通过火通进入窑室。西周晚期张家坡及洛阳王湾两座陶窑又进一步改进,窑床呈平台形,火膛从窑床下面移到前面,使火焰直接进入窑床,可提高烧成温度,但窑仍建在地下。战国中期以后,窑炉有了较大发展。1956年发掘的洛阳陶窑,窑床面积从西周的2m2左右增加到l0m2,土坯砌成,已有用草拌泥制的窑顶,烟囱位置移到窑腔后面,有利于减少窑内上下温差和提高窑内温度,烧成温度可超过1200℃。春秋战国湖北江陵毛家山陶窑是目前发现最早把窑建在地面上的馒头窑。

浙江萧山进化区也有战国时代的窑,窑的平面呈马蹄形,窑室为半圆形,前面设火门和火膛,窑室后面设置烟囱,窑体较大,壁高lm,上口横宽4m。

横穴式窑的结构不断改进,除发展成马蹄形外,还向龙窑方向发展。浙江在商周时期已有龙窑和马蹄形窑,上虞和余姚、永嘉东汉时已较普遍使用龙窑。

古仁虞县的陶瓷业十分发达,在上虞境内已发现的古窑址有200余处,其中汉代40余处,三国34处,西晋63处,东晋29处,南朝10处,唐宋118处,窑型基本上都是龙窑。

龙窑需一定的倾斜度,一般都建在山坡上。窑址选择在燃料和原料资源较为丰富、交通和水源都比较方便的地区。龙窑的优点有:(l)利用山坡建造龙窑,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有自然抽力,可不设烟囱,且不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2)当时青瓷系采用明火叠烧,生坯的机械强度低,不宜叠高,龙窑较矮,适合要求;(3)龙窑的窑床面积较大,火焰流通比直焰窑均匀,产量较高,质量较好;(4)龙窑具有一定的长度,可利用部分余热,热效率较高,单位燃料耗用省,产品成本低;(5)龙窑结构简单,建筑材料要求不高,造价低,适合当时手工业窑场的发展;(6)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便于快速烧成。浙江还因原料中含铁量较高,应以还原焰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减轻铁的二次氧化,龙窑适应这种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的工艺要求。

由于龙窑的这些优点,故在浙江发展迅速,炉窑结构也逐步完善和合理。

明代开始采用阶级窑,在龙窑中间用墙把窑床分成若干室,每间前面近隔墙处有燃烧室,每间隔墙下有通气孔,使火焰成为半倒焰式,阶级窑比龙窑较易控制还原气氛与正压。

2.5烧成技术

选好制瓷原料,掌握原料化学组成,对原料进行精细加工,施釉,是成瓷的内在因素。但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时,也不能烧成瓷器,如现代的精陶就是这样。制造青瓷还要恰当地掌握还原气氛,才能烧成翠青色釉。到了东汉,上虞窑场已解决了原料选用,龙窑的出现又为提高烧成温度创造了条件。所以,部分原始青瓷的窑址中,发现有成熟青瓷。如上虞联江大湖岙的窑址中,有原始青瓷和青瓷残片堆积在一起,是原始瓷与青瓷同窑合烧的。在大湖岙附近的石浦小仙坛瓷窑遗址,作者选取了3个瓷片进行吸水率测定。其釉层厚度均在0.2mm以上,釉呈淡青色,釉面无裂纹;胎以含铁量2%以下的瓷石为原料;烧成温度在1250℃以上,瓷化良好,胎质较白,细腻致密,胎的薄片微透光,胎釉结合牢。吸水率分别为0.5%、0.26%和0.16%,基本上已达到现代瓷器的要求。

东汉以来,一些窑址除烧成温度已达1300℃左右外,对烧成气氛也能较好地控制,进入三国后,烧成技术更为熟练,上虞县帐子山的西晋青瓷片,烧成温度1280℃,上虞县鞍山的西晋青瓷片高达1300℃,烧成气氛也控制得更好。

烧成气氛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增加或减少入窑的空气量。青瓷在烧成时的火焰性质,取决于产品胎釉的还原比值。还原比值越大,气氛的还原能力越强;反之,还原能力越弱,釉内还原比值低于0.3时,气氛性质逐渐由还原转向氧化,0.2以下时即成强氧化性质。

据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分析,殷代晚期安阳釉陶胎内FeO含量0.35%,Fe2O3含量1.28%,它的还原比值为0.27,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东汉上虞越窑瓷胎内FeO含量1.26,Fe2O3含量0.30%,它的还原比值为4.2,是在较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还原比值大于殷代釉陶15倍,证明已能较为成功地控制烧成气氛。

3 结语

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可知,浙江在由陶向瓷演变和在陶瓷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最早有关瓷器的文字记载,是晋人泮岳在《笙赋》中说:“披黄苞以授甘,倾漂瓷以酌”,晋人杜毓在“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东阪即今之浙江温州、永加、瓯海一带。东瓯窑被誉为“东瓯漂瓷”,可见当时浙江青瓷具有相当的影响,浙江远在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已有青釉器的生产。春秋战国时期,至少在浙江萧山的进化区、绍兴的富盛区已大批生产黄绿色釉和青釉的碗、杯、盘、盂、鼎等青釉器。分析当时浙江和全国等地的青釉器,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已具备了瓷器的某些特征。但还不能达到瓷器的标准,而只能算作原始青瓷,因为当时的青釉器经测定,胎泥所用原料有两种:一类含铁量在3%以上,多属陶土,淘洗也不够精细,只能算釉陶;另一类是高岭土或瓷石,含铁量低于1.5%,淘洗也较精细,在提高烧成温度后,可以成为瓷器,但高岭上耐火度高达1730一1770℃,烧结温度在1400℃左右,而当时受窑炉结构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温度,所以不能烧成瓷器。同时当时不仅烧成温度低,而且烧窑的操作技巧也不成熟,还不能按照陶工主观愿望,控制烧成气氛,采用还原焰来烧成制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烧成温度,就成了当时由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演变的决定因素。在这方面浙江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龙窑是在浙江首创的,用龙窑来烧制高温釉陶(1200℃)是古陶瓷技术的一次飞跃。1984年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在上虞县城南的樟塘乡严村,发现了两座约6m长的商代龙窑,这是我国古窑址中最早的龙窑。龙窑既可烧陶器又可烧瓷器,特别适宜于浙江地下水位较高这一特点,同时又为以后烧窑技术发展为用还原焰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创造了条件,因此春秋战国尤其是东汉时期,龙窑在浙江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浙江境内的越国,注重经济发展,绍兴地区原始青瓷的生产已相当发达,这种青釉器,后来统称为“越器”,这就是后来誉满中外的我国越窑青瓷——越瓷的始祖。

在考古工作的配合下,自70年代开始,作者调查了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古窑址或省级博物馆。调查中,古窑址数量多且密集,首推浙江上虞。上虞位于浙江绍兴地区以东,秦时为会嵇郡辖县,它北靠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东邻余姚、慈溪,南接奉化、嵊县,西邻绍兴,境内山岭起伏,水网纵横,8大水系,条条相连。曹娥江贯穿南北,上接嵊县剡溪,下通杭州湾,水路、陆路交通都很方便,瓷土矿藏和燃料资源丰富,且瓷石的含铁量在2%左右,“水土宜陶”、“人皆冶陶”,具备了发展瓷业生产的优越条件。近年来,在上虞已陆续发现古窑址278处,其中汉代古窑遗址有40余处,且普遍使用龙窑。小仙坛、帐子山等地的东汉龙窑,长度已在l0m以上,有的达到13m以上,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300℃,烧制真正瓷器的所有基本条件,浙江上虞在东汉时期已经都具备了。

在浙江省文物研究工作者朱伯谦,任世龙和朱瑞钱以及考古学者冯先铭、宋伯胤、蒋赞初等同志协助下,对我国自商代以来有代表性的青釉陶瓷器标本,尤其是浙江境内古窑址标本——古陶瓷片,共一千多片进行外貌观察,吸红试验,并选取一部分有典型的标本进行吸水率测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东汉、三国和西晋、唐、宋等时代的标本,送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建材研究所、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进行理化性能等测定,证实浙江上虞小仙坛地区东汉青釉瓷片等标本胎质均较坚硬细腻,有贝壳光泽,呈淡灰白色,不吸水,不吸红,断面均匀光滑没有气孔,釉呈青色,透明光亮,厚薄较均匀,釉层厚度在0.lmm以上,有晶莹如玉的美感,胎釉结合良好,无剥落现象,无纹片;瓷器残片击之有铿锵声,瓷胎0.5mm的薄片有微透光性,符合现代瓷的外观标准。

胎的化学组成分析表明,上虞青瓷胎内含氧化硅75%~76%,氧化铝16%~18%,氧化铁仅1.5%~1.8%,碱金属氧化4.8%,可见胎内氧化铝和铁的氧化物含量较低,系采用瓷石为主的烧结温度较低的瓷土,由于胎内含有0.8%~1.0%的氧化钛,在钛和铁共同着色影响下,胎呈淡灰白色并降低了透明性。

釉的化学组成分析表明,含氧化钙18%~20%,较德清西周釉陶的氧化钙含量约高一倍,显然是属于石灰釉的。石灰釉透明度高,硬度大,光泽好,有利于呈现青的色调和增强釉面抗磨损的能力,所以以松柴作燃料时,石灰釉作青瓷的釉料比较合适。

东汉时,采用龙窑,烧成温度高达1260℃至1310℃±20℃,吸水率分别为0.28%、0.16%和0.22%。此外,对东汉越窑瓷胎化验,是在较强的还原焰中烧成的,说明用还原焰烧制青瓷的操作技巧在东汉已趋成熟。另外,对抗弯强度测定也可看出,其指标高达710kg/cm2,超过康熙厚胎五彩花觚(7ookg/cm2)的抗弯强度,比德清西周青灰釉陶抗弯强度仅200kg/cm2,要增强3倍多,也可证明东汉上虞小仙坛地区烧造的青釉器已达到了瓷器的要求。

对小仙坛古瓷片进行岩相观察,可见残留石英颗粒较细,分布也均匀,石英周围有明显的熔蚀边,梭角均已圆钝,说明烧结温度较高,长石残骸中发育较好的莫来石到处可见,偶尔亦见玻璃中的二次莫来石,玻璃态的物质也较多,还有少量闭口气孔。在瓷胎的显微结构中还观察到少量云母残骸。显微照相可见釉内已无残留石英,其他结晶亦不多见,釉泡大而少,这是这种釉特别透明的原因,胎釉交界处可见多量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长形成一个反应层,胎釉结合较好,无剥釉现象。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和物性测定,发现东汉晚期越窑青瓷的胎釉质量不比唐和五代时期差,从而可以肯定,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小仙坛一带烧造的青瓷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中国瓷器的创制时代应为公元一至二世纪的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比西方创制瓷器要早15个世纪。最先创造瓷器的地方是浙江省上虞市。东汉青瓷实物有湖北当阳出土的两件东汉青瓷坛,一件青瓷四系罐和一件青瓷钵,它们均是随葬品,从造型和装饰分析系浙江越窑器物。上虞文化馆收藏的一件东汉四系罐,青润如玉,作为一件成熟的早期青瓷正是在东汉古窑址中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

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关于我国瓷器起源可有如下结论:

(1)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青瓷是从釉陶发展来的。

(2)我国由陶向瓷的演变过程在汉代完成,真正的青瓷瓷器起源于1800年前的东汉。

(3)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最早烧制青瓷成功的地点在浙江上虞小仙坛、帐子山一带。

青花瓷的起源辩及真假之辩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青花瓷器是继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后,被公认为瓷器艺术的一朵奇葩。从古至今为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所青睐。而唐宋青花瓷更被陶瓷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胎体、釉质、彩色均为上乘,但较完整的上品瓷器却难得一见。近日,笔者有幸拜见了唐宋青花瓷民间收藏家王俊选先生,听他讲述了20多年来研究唐宋青花瓷发展史,饱览了他收藏的唐宋以来的青花瓷珍品,令人耳目一新。

青花瓷起源之辩青花瓷是以钴土矿为着色剂,用钴料直接在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施以透明釉,在1280℃的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钴料在高温作用下呈现蓝色,习惯上称为“青瓷”。至今研究青花瓷发展史不过百年,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列克塞·波普博士根据一只高63.6CM、带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题记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伊朗德黑兰阿迪拜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收藏的众多青花瓷器进行比较,划出74件与之风格相似的景德镇青花瓷,定名为“至正型”青花瓷,并写了两本书,由此就有了青花瓷起源于元代的说法。1975年南京博物馆在发掘扬州唐城遗址时,在江苏农学院基建工地晚唐地层中发现了一块用蓝料绘有几何形图案纹样的枕片,推测是“唐青花”。三年之后的1978年,香港毛文奇先生撰文说,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白釉蓝彩三足罐是唐青花。这是首次将一件完整唐青花披露于世,引起极大震动。五年之后国家文物局在扬州举办的陶瓷培训班中,四届学员在唐城遗址拣到20多块青花瓷残片,其数量、品种、烧造工艺都超过青花枕片,这就使我国青花瓷起源于唐代的看法渐趋成熟,成为我国古陶瓷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收获。1999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国青花瓷”一书,该书作者马希桂先生写道,唐宋青花瓷一说,目前已被陶瓷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亦有个别的尚持有不同意见。鉴于目前对实物资料掌握太少,研究工作有一定困难。我相信,随着新资料的不断被发现和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青花瓷的起源问题,终将得到解决。“胎是瓷之骨,釉是瓷之衣”北京民间唐宋青花瓷收藏家王俊选先生从事青花瓷收藏近30年,对唐宋元青花瓷颇有一番研究。20多年前王俊选先生经常到北京后海的古玩市场去“闲逛”。一天他在一个小店铺见到一个又黑又旧的小罐罐,有盖,很完整,透着那么深沉厚重,经过几番交涉,终于低价购得。回到家中,他用两瓶消毒液长期浸泡,终于把小罐上的土沁生生地给拔了出来,青花的颜色也呈现出来了。当时,店主卖时说是永乐或洪武年间的,现在看来,这只青花小罐是唐代的,要比元青花早好几百年,收藏价值自然很高了。王先生认为,对于古瓷釉面的研究,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探讨而得来的,“胎是瓷之骨,釉是瓷之衣”。研究高古瓷,不但要研究古瓷的胎,更要花大精力去反复揣磨,潜心研究古瓷的釉。往往“看走眼”就在于对釉研究得不透,张冠李戴,谬论百出,甚至出现连自己也搞不懂的似是而非的谬误来。辨别真伪的钥匙王俊选先生告诉笔者,通过老化与裂变看年代,甄别唐代的釉下彩,本身就像是欣赏一幅唐代的历史诗画。唐代青花瓷的发色有些已经是很纯正的了,虽然画工过于简单些,但用笔设色不低于现代的水平。据记载和专家论述,唐代中早期就有青白釉了,但解释青釉、青白釉总是含糊其辞。其科学解释应该是:白釉的含铁量在0.63%-1%之间。在唐代只讲白瓷或青瓷,没有青白瓷一说,这就给后人带来模糊的认识,影响了对陶瓷的研究。对高古瓷的研究要从胎和釉两方面进行,不能只考虑造型或纹饰,主要研究胎釉的老化与裂变的特征、特性、规律,如果发现釉下有钴做原料的蓝彩,就能确定是唐代的青花瓷。确定了年代再进行纹饰、彩绘的研究,也不能凭纹饰、彩绘和造型去判定年代,因为纹饰、彩绘和造型可以仿画仿造,而胎釉之间的老化与裂变到目前为止,还很难造假,能工巧匠也做不出来,这一点就让造假者过不了关。俊选先生说到这里,显得很有把握,“掌握了这关键的一点,你对高古瓷与现代仿品的根本区别,心里就有底了,高低也就见分晓了。现在用的是波普测试仪,电子眼帮了我大忙,是这把‘钥匙’打开了古陶瓷年代久远的‘锁’,揭开了唐青花瓷的神秘面纱。”“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古人用诗句表达窑工用了九年时间研磨、淘洗瓷石或瓷土,才烧出越窑的“秘色越器”,所以才有“秘瓷览来不看胎,瓷父要数秘色器”的诗篇。可喜的是,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在河南巩义黄冶进行考古发掘唐三彩窑址时,首次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的产地,引起了考古界和陶瓷史专家、学者的重视。这次发掘为唐、宋青花瓷的悠久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唐、宋青花瓷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梅瓶的历史起源


“梅瓶”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中属于单一器型,延续时间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一种造型秀美、受到颇多赞誉的器物。但在目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中尚未对其起源和造型的演变过程提出系统的看法。本文意在提出“梅瓶”的北方起源说,并通过宋、辽、金、元、明、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进行排比对照,阐述它的起源,对其逐渐南传的经过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梅瓶的造型也经过不断进化发展过程,直至清代末期“梅瓶”这个被文人雅士冠予的美誉,才成为人们对这种器物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一、梅瓶的起源

任何一种艺术品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演变进程,起初人类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制造出一些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器具,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才逐渐发展变化成被后人赏誉的艺术品。“梅瓶”是一种自宋代以来在陶瓷造型方面比较常见的器物。它以小口、翻唇、短颈、颈肩之间形成近90度的硬折角,瓶腹鼓圆、腹胫瘦长,形成一种体态秀美的造型。对其优美的造型,每当人们谈起时,无不津津乐道,赞口不绝。然而正是这种器物,它的产生是与我国少数民族契丹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契丹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过着游牧生活。在《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有“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的记载。他们原居今内蒙、辽河一带,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后因经济发展,“筑城而居”乘五代之乱“浮掠汉人”引起契丹族的内部分化,加之汉族高度封建经济的影响,进入了初期文明阶段。在唐代就与我国北方汉族和人民多有交往,对唐朝有朝贡,也有冲突,到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才又与唐朝恢复臣际关系。唐代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公元916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契丹建国之前,唐昭宗天复二年(902)秋,阿保机率领骑兵40万侵入长城以南,在今山西、河北一带掠夺汉人95000多人,驼马牛羊不计其数,都被赶到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岸,这些人、畜全部成了契丹的财富。

陶瓷器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具。“契丹人”正是运用了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也就是目前被陶瓷界经常称作“鸡腿瓶”的。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器身保留有成型时的沟痕,肩部有的刻有类似契丹文的文字。在辽代墓葬中的壁画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契丹人”使用鸡腿瓶背水的画面。鸡腿瓶设计的初衷是契丹人运输和储藏水的工具,因此,它的胫部作成近似于楔形(倒梯形),口部为短颈的翻卷形式,这就为在瓶上系背带留下伏笔,口部的形式系结不会脱落,胫部的倒梯形可使套在上面的带扣越往上提越紧。修长的瓶身也符合当时人们用于背水需要,小口装水不易外洒,长腹硕肩盛水较多。为了增加瓶身的稳定性,鸡腿瓶的底足制作得比较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笔者曾经去过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的猴头沟乡,那里曾经是著名的辽瓷窑址,缸瓦窑的所在地。在它的附近,曾经发现有辽穆宗(耶律璟)应历九年(959年)辽驸马赠卫王萧婆姑(即萧室鲁)墓,墓室在缸瓦窑附近,墓中出土的瓷器多系此窑的产品,据此可以推知缸瓦窑的始烧年代大约为辽太宗(927年)或辽世宗(947年)间,早于北宋的建国时间(960年)。本人在缸瓦窑调查时,见到过许多鸡腿瓶的残器,这就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辽代鸡腿瓶的出现要早于宋代的梅瓶。

二、梅瓶的演变

现收藏于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唐代邢窑白釉瓶,是一件器型上近似于梅瓶的器物,属于大口器的一类。另外在唐代的岳州也有一种近似梅瓶的盘口瓶出土。将它们与梅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牵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结果。

契丹人虽然是我国漠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从事着以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文明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生活习俗。在与唐王朝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吸取和丰富了他们的文明进程,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促进了契丹人的手工制瓷业发展。就陶瓷的生产制作而言, 由于唐三彩的盛行,辽三彩的生产就比较繁荣。同样唐代北方白瓷生产趋于成熟(如在陕西西安市火烧壁出土的白瓷),辽代白瓷近似于完美。任何一种陶瓷器型的出现是离不开生活的,唐代瓷器多仿制金银器的器型,辽代则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生产陶瓷器物,鸡腿瓶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梅瓶”在北宋出现时,还保留辽代鸡腿瓶烙印,例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刻划梅瓶,1974年河南省镇平出土的磁州窑白地黑梅瓶,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它们的肩部虽然较鸡腿瓶隆起,但口部、胫部与鸡腿瓶十分相象。在宋、辽对峙时期辽代缸瓦窑生产的梅瓶与宋代的风格才十分接近,这就是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墓出土的白地褐彩刻花牡丹纹梅瓶。北宋中晚期是陶瓷生产的繁荣阶段,在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后,逐渐形成了梅瓶的自身进化和发展,并出现了自己的风格。此时的梅瓶千变万化,口部变化也比较多,肩、腹的变化也呈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说此时的梅瓶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鸡腿瓶模式的束缚,成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造型品种,完成了演变过程。

金代的梅瓶造型继续保留了北宋初期的北方时代风格,其代表作有:1972年河北省献县出土的金代磁州窑“芦雁图”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金代磁州窑“清沽美酒”梅瓶以及金代扒村窑黑地白龙“正八”文梅瓶。

南宋的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这与梅瓶造型的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造型在被南方的各窑厂接受时,摒弃了北方粗犷伟岸的风格,给人以小巧精悍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梅瓶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景德镇窑影青刻花梅瓶,1972年江西省吉州窑出土的黑釉剔花梅瓶,1979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墓葬出土的龙泉窑带盖梅瓶。

元代的梅瓶造型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特别是景德镇生产青花梅瓶为明、清梅瓶的造型延续奠定了基础。此时的梅瓶又是恢复到北方梅瓶的原有风格,只是肩、腹、足等部位变粗,口部工艺细腻,这一时期的器物以江西省高安窖藏的青花梅瓶与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的青花八方梅瓶为代表,同时还有现藏江西省扬州博物馆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造型的变异方面元末明初梅瓶出现特有的圆肩束胫式样,其代表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元代龙泉窑刻花带盖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洪武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

明代的梅瓶虽然在装饰上有釉里红、青花、红釉、祭蓝釉、白釉、龙泉釉、仿哥釉等,但是此时的梅瓶造型风格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一些变化,但总的风格还是统一的。它们包括1957年江西省江宁宋琥墓出土的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盖梅瓶、明正统青花梅瓶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款青花缠枝花梅瓶、现藏定陵博物馆的明万历青花龙穿花盖梅瓶等。明代梅瓶除了传世品外,有一大批是从墓葬中出土的,这些梅瓶无疑成为鉴定梅瓶的标型器。

清代的梅瓶基本上是以传世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此时的瓷器生产多以御窑厂形式生产,并带有皇帝好恶的色彩,此时的梅瓶造型基本上延续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有风格,给人以沉稳庄重,但略带浮华的感觉。清代的梅瓶一改明代梅瓶肩部圆垂的造型,多以丰肩平直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总之,梅瓶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中国紫砂起源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年__公元1521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石器时代。宜兴是个古老的县,始设县于秦,远在新石器时代,勤劳的人民就在这里开创了原始陶瓷生产活动。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七处,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处。古窑址近百处,其中有汉代窑址三处,六朝窑址三处,隋、唐、五代窑址九处,宋、元窑址二十处,明、清窑址六十多处。因此民间传说,把越国的范蠡奉为"宜兴陶瓷创业的祖师"或"陶朱公"是不真实的。

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公尺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二公尺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翁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二至三公尺,多为瓯窑缸、缶、翁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另外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所堆积是元未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1.5公尺,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约十公尺、宽约一公尺余的龙窑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大部,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型分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而是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他陶土性能,而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的子(俗称壶盖、壶顶)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型。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以及壶把上带有小孔的处理等,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绝非免强而为之的处女之作。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认为是宋代酒壶。从用泥粗糙,制型朴素,比较古老看,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不过今后还得作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