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厦、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窑和改进(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厦、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窑和改进(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瓷器灯照绿和黄的鉴别 同治年瓷器鉴别

2020-08-14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厦、商、周、春秋时期又称奴隶社会时期,前后共约300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加大,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日益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更为繁荣,陶器的生产技术也因之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根据已发掘的资料,陶器的生产大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如郑州洛达庙商代早斯的窑(图1),它虽然具有馒头形的窑形,但对窑的结构有所改进。窑底部直径增到1.4m,火膛增高(0.8m),箅孔(即火孔)增多加大(直径0.1m)且分布均匀。窑室的窑墙向内呈圆弧形倾倒收缩,这样燃料既可以得到充分燃烧,又可使热气流均匀地进入窑内,这对提高窑内温度,改进陶器质量是有利的。

商化中期的窑型基本上与早期的差不多,从河南郑州铭功路商代中期的窑型(图2)来看[6],更近似于现代馒头窑型。它的整个窑室位于火孔膛之上,即火膛直径与窑室底部直径相同(1.15m),算孔直径为0.14~0.18m,火膛与支柱的高度约0.68m,从图中得知这座窑的箅孔直径较商代早期大。虽然这座窑的火膛和支柱较商代早期的稍低,但箅孔较大,使进入窑内的火焰较多,增强窑内的热量,对提高窑内的温度也是有利的。

商代晚期的窑的发掘较多,如郑州旭旮王烧陶的窑[7],与中期的窑相比,窑室底部直径更大,约1.8m,火膛亦增高约1.1m,直径1.7m。又如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一座陶窑(图3),在结构上除加大窑室和提高火膛外,最重要的是在窑室下面火膛中间的支柱取消了,这样一来,对于柴、草的充分燃烧以及提高窑内温度更加有利[8]。

总之,由于商代制陶工艺不断发展,窑炉结构继续改进,窑炉容积逐渐加大,烧成温度也随之提高,因而,陶器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均相应地提高和增多,所以商代初期的陶器产品多为质地粗松的砂质红陶和棕陶,而到商代中晚期,以质地较细腻的、制作精致的泥

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居多,而且许多产品表面均有花纹装饰,此外在郑州二里岗的遗址中还发现有质地坚硬的釉陶。

进入西周以后,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均有陶窑发现,在结构上的改进尤为显著。如在郑州董砦遗址中发掘的一座西周时期的陶窑,除了窑室容积和火膛较大外,其他结构部分与商代后期的馒头窑型相似。另在陕西长安沣东发掘的西周陶窑(图3),其结构与安阳殷墟发掘的商代后期没有支柱的窑型(图4)类似,所不同者为烟囱建于窑顶中部[9]。

此外,在西周时期发掘的陶窑还很多,如长安沣西客省庄窑和张家坡窑[10],其特点是在窑底部都设有若干烟道使烟气再汇入主烟道内,最后烟气再由烟囱排出,尤其是张家坡窑,在残窑上还摆留着残高0.9m的一截,肯定在窑后没有烟囱。窑上烟囱的出现,在窑炉结构的改革上是重大创举,从热工学的观点而论,对于燃料的燃烧,空气的调节,火焰流动的速度,窑室内温度和火焰性质的控制,都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张家坡遗址中出土的釉陶测定的烧成温度近1200℃,坯体已基本致密、坚硬,接近瓷器的特征。由此也可说明,西周时期我国陶器质量的改进与提高烧成温度是密切联系的。

综上所述,我国陶窑自西周开始在北方黄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附有烟囱的馒头窑型的结构。西周以后,春秋时期由于陶业继续扩大,促进了陶窑的改进,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均有陶窑的发现,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东南一带遗址所发现的窑炉[11],其特点之一是陶器可在陶制的炉条上烧成,二是在火门相对的后方有一个直径8cm的烟囱。烟囱由窑顶移至窑身后是烧陶窑炉的重大改进[12],对以后完善馒头窑的结构起重要作用。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气孔只有0.14%,烧成温度为1230±20℃[13],可以推知,窑的改进对提高烧成温度和釉陶质量是有显著效果的。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搭上科技动力快车 陶瓷挺进21世纪如鱼得水


陶瓷与科技的联姻成为传统陶瓷技艺的不二选择

21世纪,在人们尽享科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之时,一些传统文化却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二悄然没落,甚至永远的成为历史。在人们为其感到痛心的时候,也在努力的寻求生存之路。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在悄然进行着其革新之路,而与科技的联姻成为传统陶瓷技艺的不二选择。

青花妙彩瓷画在此时应运而生。青花妙彩瓷画是基于传统彩瓷工艺,利用现代科技简化、方便化原有的制作流程,是一种科技创新产品。其制作基材是已经成型的素瓷,而不是尚未成型的陶土或者陶胚,而素瓷则来源于传统瓷艺的煅烧而成。所以青花妙彩瓷画也有“不用烧的青花瓷”之称,就是因为其没有传统瓷器成型的煅烧过程,仅有后面的上彩过程。此外,青花妙彩瓷画的制作工艺也是借鉴传统瓷艺品的制作工艺,只不过将人工上彩用科技制式化流程取代,把窑烧用制作精密的设备取代,从而使整个流程更加简单。

青花妙彩瓷画是顺应当前主流消费的潮流,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大趋势影响而研发的。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科技创新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为当前中国传统瓷器提供一条发展思路,让中国的瓷器摆脱“生活用瓷”的地位,再现当年风靡全球的时光。

2008年著名专业制造商善耕堂在奥运期间,推出世界首款陶瓷U盘,此U盘将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达到炉火纯青的效果。期待藉奥运契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善耕堂遍访国内知名的瓷窑,遵循古法,经过素烧、上釉、釉烧等14道工序,三进三出瓷窑,以1600度的高温为您烧制出世界首款陶瓷系列U盘,善耕堂陶瓷系列U盘采用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与素有“瓷器中真正的贵族”之称的釉里红为基调,将中国传统吉祥物“四灵”图像:青龙、朱雀溶入创作主题,绚丽多姿、韵致精微。善耕堂陶瓷系列U盘使用最新COB封装技术,数据传输快速稳定,随机附送善耕堂智能软件。将原属于中国人智慧骄傲的瓷器再次发扬光大与创新的科技做一完美的结合。陶瓷U盘上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地展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创新设计让陶瓷U盘的出现,为高科技的U盘蕴涵进了更多彩的意义。

另外,科技与工艺的联姻也解决了一项项长期制约着生产的工艺难题,极大地提升了传统陶瓷工艺美术的文化附加价值。

比如,采用耐高温、耐强酸碱、无毒无害的天然大漆髹饰器物是我国的发明创造,但大漆慢干一直是束缚这项工艺的技术难题。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科学家与漆工艺家密切合作,研发出另一种能快干的功能接近的天然漆――腰果漆,突破了生产瓶颈,提高了生产工效。

又例如,过去陶瓷烧造使用柴窑,窑温前后不一致,烧成的时间全靠老艺人的眼观耳听,烧成质量参差不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通过窑炉的技术改造,实现了窑内温度的数据可控性,既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又提高了陶瓷品质的稳定性。近十几年来,我国陶瓷生产这一最古老的工艺领域里发生的科技革新称得上是日新月异,纳米陶瓷、陶瓷音箱、保暖陶瓷布料、发光陶瓷、陶瓷刀具、陶瓷发动机耐热部件、抗辐射陶瓷、陶瓷防弹背心等等,闻所未闻的陶瓷新品先后问世,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航空航天、军事、生活日用领域,极大地延续了陶瓷这一古老工艺美术品种的生命力。

釉下彩原本是湖南醴陵的陶瓷名品,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李游宇在学习澧陵釉下彩的基础上,不仅进行装饰图案的创意设计,而且大胆进行工艺科技创新。他采用现代科技高效除铁法,使瓷料中三氧化二铁含量降至0.1%以下,加上史无前例的六元配方等措施,使陶瓷的白度、莹润度、透光度、标准度等都大大超过德国名瓷“迈森”、“罗森泰尔”和英国名瓷“皇家道尔顿”、“韦奇伍德”等,树起了“汉光瓷”这一民族品牌的旗帜。江苏凤灵乐器厂在木材处理上采用了高新技术,使该厂机械制造的小提琴质量与意大利手工制琴不相上下。如今,依靠科技,手工辅助,该厂生产的小提琴已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份额。

陶瓷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是千百年的岁月沉淀下来的文化历史品牌,如今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如何把这些历史品牌重新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搭上科技这辆动力快车,陶瓷如鱼得水,在现代生活中的行进步伐也正在加速了。

原始社会的陶窑和陶器烧制(约60万年前~4000年前)


我国的陶器究竟始于何时?还难以定其上限时期,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还会不断有新的认识。根据距今约8000年前在河南新乡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和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陶器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能利用可塑性粘土,将其加水调合,手捏成坯体,干烧后再用火烧成陶器。至于是否用窑烧成,迄今无发掘资料实证,但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和西盟瓦族保留的原始制陶方法启示,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采用柴草就地篝火烧陶,此种烧陶方法现统称为"无窑烧陶"。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期间,始发现用泥土筑堆的简易穴式窑,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与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如图1和图2所示[8]。

从图1可以看出,半坡仰韶文化的窑型分横穴和竖穴两种。这两种窑的结构简单,都是就地用泥挖掘而成,窑室较小,略呈圆形,直径约1m.。烧时都是在窑底以柴草为燃料,火焰由窑室四周火道进入,无烟囱,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由于窑内热损失较无窑烧陶要小得多,故烧成温度亦较裴李岗和磁山文化的红陶稍高(约1000℃左右)。从热工观点分析,尽管窑型结构还较原始,但有了窑以后,不仅热损失小,而且当燃料燃烧时,进入窑内的火力比较集中,温度易于升高,坯体易于烧结,有利于提高陶器质量。故从无窑到有窑烧陶在技术方面是一大突破。

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基本上都改用竖穴窑烧制陶器,如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图2)。窑由火膛、火道、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较深,位于窑底的火道分三股主火道,两侧的主火道还有支火道,火道上还分布有25个火孔。窑室呈圆形,直径约1m。当燃烧时,由于火膛较深,一次空气供应充足,使柴、草等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火焰很均匀地从窑底的火道再进入窑室,使窑内的温度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窑壁上部往里收缩,窑室结构有利于窑内温度的提高(一般为900~1050℃),这对保持窑内温度的均匀以及减小窑内各部温差是有利的,也说明这种竖穴窑较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的横穴窑又前进了一步。

龙山文化的后期,由于烧陶技术不断改进,竖穴窑采用更加普遍,如河南陕县三里桥窑(图3),虽也属穴窑,但在结构上又有新的改进,较庙底沟窑更趋合理,它不仅加大了窑室容积,增设了四条间隔均匀的火道,而且燃烧室(火膛)也设在距离窑室较近的前面,这样对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窑室温度的提高和温度的均匀分布更为有利,因此这种窑型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后期。据资料分析[4],烧成温度可达950~1050℃,窑内气氛也便于控制,故对龙山文化晚期制陶技术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以后演变为馒头窑、倒焰窑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元、明、清时期瓷窑及其特征(公元1217~1911年)


自南宋以后,北方瓷业由于战乱影响,大都趋于衰落,各重点瓷区除承袭前人用的馒头窑烧成外,并无大的改进;相反,南方的瓷业则日益发达,如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的瓷业均生产兴旺,特别是江西的的景德镇和福建德化,都成为重要的瓷器产区。自元代开始,已着手对窑炉进行改进,据1976年福建德化古瓷窑址考古发掘队在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的简报中所载,这条龙窑应该称之分窑龙窑[40],其结构是:窑基依山而建,倾斜度在12~22° 之间,水平高度14.4m,全长57.10m,宽2.4~2.95m,窑室共17间,火膛呈半圆型,宽1.65m,深0.50m,火膛与窑床交界处残留5个通火孔,孔宽0.12~0.77m,窑室与室之间有隔墙和通火孔,每堵墙有通火孔5~8个,长约0.20~0.22m,宽约0.08~0.19m,高0.26m,每一窑室前端一边均开有窑门,宽0.4~0.8m,残高0.10~0.55m,这种分室龙窑无疑是阶级窑的前身。关于德化窑的演变,据资料称[41],宋代盖德碗坪仑窑是不分间的,窑身坡度较屈斗宫窑小,约10° 左右。从热工观点分析,坡度越小,抽力也越小,火焰流速则缓,很容易在窑室内产生正压或微正压,窑内气氛为还原焰或弱还原焰,所以宋代德化碗坪仑窑的瓷质多呈白里泛青色的影青瓷。自元代改进为分室龙窑后,窑内的火焰流向变为半倒焰,窑内的温度和压力易予控制;同时,当火焰由窑墙下的通火孔进入窑室后,窑内的压力也变成微正压,加上这种分室龙窑比较矮小,又称"鸡龙窑"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故瓷器多呈乳白色。到了明代,德化窑已由分室龙窑改为阶级窑,其窑型结构相同,所不同者是阶级窑比较高大,每间窑室容积也较大,故窑内气氛易呈氧化气氛,因之釉色呈独特的"猪油白"。近年来对历代德化白瓷研究表明,宋代为还原焰烧成,元代为弱还原焰和氧化焰兼烧,明代为氧化焰烧成[42]。

明代的阶级窑(又称串窑)是由分室龙窑演变过来的,它的热工特性是结构简单,适合以柴作燃料,具有升温快,冷却快,能充分利用窑内余热,减少燃料消耗,烧成周期短等一系列的优越性。解放初期,福建德化和湖南醴陵、四川等地区瓷业也用阶级窑烧制日用陶瓷和电瓷,它的结构也是依山而建,窑室一般5~8间,长约18~28m,8间窑室容积约200m3,窑身倾斜角为17~20° ,自1957年后,由于柴源缺乏和不利于大规模连续生产,故逐渐被淘汰了。

现代龙窑的结构一般与地平线的倾斜角为12~20° ,窑的面积为50~150m3,窑长20~40m,个别长的达80~100m,内宽1.5~2.5m,内高1.6~2.0m,窑背每隔1m左右开一排投柴孔,窑底每隔15.~2.0处挖一沟[43],如图1所示。烧成时,窑内制品不动,火焰自下而上移动,其热工特性除上述的种种优点外,另一特点是窑内有适当的压力分布,由于窑的前段倾斜度较大,后段较小,不需要烟囱,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因而可使全窑有1/3的长度(中间部分)维持零压,窑头冷却带负压较小,窑尾(约等于全窑的1/3长)维持较小的正压,故全窑能自然维持在近于零压下,其压力分布情况如表1所列。

表1 龙窑各外压力分布表

燃烧情况

项 目

负压段长

m

负压大小1.33×102Pa

负压段长

m

正压段长

m

正压大小1.33×102Pa

窑头预热8h

10

— 4~0

16

14

+2

窑头封闭开始,燃烧8h

16

— 4~0

10

14

+2

距窑头16m处烧煤气

16

— 4~0

10

14

+2

瓷器是中国的名片,产自公元14世纪的青花瓷,拍卖价2000多万英镑


世界如此美妙,我绝不后悔在美好的时光没有遇见你,因为遇见你之后,美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

瓷器是中国的名片,产自公元14世纪的青花瓷,拍卖价2000多万英镑

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的西边,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际市场,绸缎、工艺品等琳琅满目,各个店铺都门庭若市,精美的中国瓷器从这里被运往世界各地。

在王公贵族们的宴会中,瓷器也是必不可少的。欣赏来自西域的乐器演奏,用瓷器茶具饮茶,这时的瓷器已然成为兼具实用与美感的至高精品。许多达官贵人以收集瓷器为乐,唐朝有一位宰相,就足足拥有3000件的器皿。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等矿物质的瓷石或瓷土,二是烧制温度必须在1200摄氏度以上,三是在器皿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从单色釉到多色釉,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它们有些薄如纸、白如玉,有些粗如陶、黑如漆。

元代,瓷都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代表。这是一件产自公元14世纪的青花瓷,它的拍卖价高达2000多万英镑,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精美绝伦的瓷器,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走出国门,甚至走向世界,向全球宣扬我们中国独一无二的陶瓷工艺。

隋、唐、宋时期的馒头窑和龙窑(公元581~1279年)


隋统一中国后,历时甚短、虽然由隋墓中出土了不少质量较好的白瓷,但迄今尚未发现隋窑遗址。到了唐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陶瓷业在汉、晋制瓷基础上空前发展,南北名窑兴起,形成了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主,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主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文化生活上的享受,又在河南、陕西一带大量生产灿烂夺目的三彩釉陶作为陪葬品。这一时期的窑炉基本上仍延续着北方用圆形馒头窑,南方用龙窑的两大结构类型。所不同者是各地根据制瓷工艺条件的不同,在窑的结构上都有新的改进和发展。

1、北方馒头窑

隋唐时期,在北方烧制陶瓷的窑炉虽然均属于馒头窑型,但窑的结构上有一定的改进。根据近年来在河南巩县白冶附近调查的资料[26],同在一地就有三种结构形式的窑:(1)直焰馒头窑(图1),(2)在窑底上设有台柱的直焰窑(图2),(3)带有热底的原始倒焰窑(图3)。这三种类型的结构与现代北方使用的馒头窑极为接近,都由火膛(燃烧室)、窑室、排烟孔和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半倒焰式,都是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窑内上下温差大大减小,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据调查,唐代烧唐三彩的窑与此相类似,迄今仍采用此种类型的窑烧唐三彩。

隋、唐时期的窑炉,北方除巩县窑外,已发掘的还有晚唐时期河南的鹤壁集窑[27]和河北曲阳涧磁村的定窑[28]等,如图(4)所示。窑的容积较小,窑床长约2.2m,宽2.6m,近于方形,窑室前高后低,坡度约为10 ,火膛竟达1.6m深,烟囱甚宽大。据晚唐定窑残片鉴定结果[29],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20℃,系采用还原焰烧成。

由于定窑产品质量高,受它影响地区甚多,如辽宁赤峰缸瓦窑屯的辽代仿定瓷窑[30](图5),两个烟囱分设在后窑墙的两侧,容积较大,与定窑结构基本相似,其他如抚顺大官屯窑(图6),与定窑更相似,容积约为定窑的6倍,烧成温度约为1230℃。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由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所以陶瓷业突飞猛进,是我国陶瓷鼎盛时代,名窑迭起,各具特色,将我国陶瓷业的生产推向新的高峰。瓷器质量的提高与窑炉和烧成技术的改善和熟练掌握是有密切关系的。北方仍在沿用馒头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据已有的发掘资料可见,陕西的耀州窑[31](如图7),河南的临汝严家店窑[32](图8)以及河南禹县的钧台和八卦洞窑[33](图9和图10)等等,都是在馒头窑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成的。

从上述各窑型结构来看,除钧台窑为双火膛外,其他三种窑型仍比较近似于馒头窑型,其排烟孔与烟囱部分的设置稍有区别,窑室容积也都大致相近。耀州窑、临汝窑基本用还原焰烧成,所产青瓷大部分呈青色,部分呈黄色,这与窑位气氛分布不匀有关。以Cu+离子着色的钧红釉表明钧窑亦烧还原焰。各窑烧成温度有差别,耀州窑为1280~1310℃[34],临汝严和店窑约为1270℃[35],钧窑的烧成温度约为1250℃[36]。这三种窑的燃烧室(火膛)的深度也不相同,耀州窑的火膛深度为1.35m,临汝严和店窑为1.05m,禹县八卦洞窑为0.8m。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炉坑深度越低,通风越差,燃料的燃烧程度就越小, 窑内温度不易升高。钧窑烧成温度较低,估计与炉坑较低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有 关资料报道,宋代已以煤为燃料,其所以能采用还原焰烧出质量甚高的产品,从 当时的窑炉结构来看,一般窑室较小,火膛较深,炉栅面积较大,这使燃料层厚 时还能够充分燃烧,窑和烟囱抽力较小时容易造成正压,室内火焰易产生还原气氛,有利于过渡元素的低价离子着色,故宋代名窑的颜色釉又称"还原釉"。从古代 样品的分析判明,宋代定窑烧氧化焰,这是由于在窑炉结构上,烧窑方法上或燃烧技术上有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氧化烧成所致。从大量名瓷的出现可以说明,我国宋代在陶瓷窑炉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熟练掌握上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

2、南方的龙窑

自战国出现龙窑以后,我国南方的陶瓷生产一直到目前还有不少地区广泛地采用龙窑烧成。龙窑之所以有较长的生命力,其特点是可以依山建筑,靠窑的坡度形成窑内自然抽力,不需较高的烟囱,窑内气流和温度则可自然上升,

又可利用烟气预热坯体,节约燃料。龙窑升温快,冷却也快,可以缩短烧成周期,增加产量,且建造费用低廉;以柴作燃料,火焰长,灰分溶点高,渣不结块,柴源供应方便,适合高质量瓷器烧成工艺要求。

随着瓷业的发展和窑工的不断改革,到宋代,对战国、东汉时期的龙窑在长度和窑身的坡度等方面存有的一些缺点已作了改进,南朝时期*,为了增加产量,节省燃料,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的倾斜度,以满足生产需要的措施,使龙窑的结构更趋合理。如浙江丽水吕步坑发掘的龙窑[37],窑身残长39.85m,宽1.7m,倾斜度10~12 °。宋代龙窑窑身的长度和倾斜度不仅合理,而且基本上已达到完善阶段,如1960年浙江文管会在龙泉金村、大窑两地发掘的北宋龙窑[38],窑长30m,窑宽1.85~2.0m,全窑倾斜度为17 。到了南宋、龙泉已成为国内重要窑场,窑的结构和烧成技术更臻成熟,据大窑发掘的南宋龙窑,窑身长度达46.5m,窑宽为2.5m;另在龙泉金村发掘的两条龙窑[39],其中一窑残长50.36m窑宽2.25~2.80m,头尾高差13m,倾斜度中前段为13° ,后段较陡,斜度为18 °。窑壁残高0.45m,用长方砖砌成,窑的后部下端有8个出烟孔,孔高0.26~0.28m,宽0.13~0.16m,壁外有半圆形土穴,以排泄烟气,穴高1.75m,最大直径0.65m。南宋时期的龙窑不仅窑长增长,坡度减小,从龙泉青瓷质量之高,可说明其结构对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控制已达成熟阶段。

日本17世纪在纽约展出


为中国陶瓷文物估价的最重要的标准是“看情况”。无论收藏者如何欣赏一件瓷器的美感,他知道与任何看得见裂纹、豁口或磨损迹象的陶瓷文物相比就要掉价,除非它是中国陶瓷某种特殊风格的一件代表作,比如17世纪景德镇为日本市场生产的陶瓷。江西省景德镇市1004年就成为中国陶瓷的主要产地,特别是青花瓷。

美国纽约“华美协进会”(ChinaInstitute)的一个展览为“看情况”下了新定义。“陶瓷品味及其演变:1620-1645景德镇为日本生产的陶瓷展”展出了100余件中国出口日本的瓷器。这些瓷器以故意的裂纹为特征,包括不纯的土、不标准的釉、故意的歪曲不平、小孔、裂痕和脱釉(日本人称为“嘴啃边”)。

华美协进会美术馆(ChinaInstituteGallery)馆长WillowHaiChang说,“这些出口日本的与中国传统陶瓷的审美品味不同。传统的中国陶瓷强调精细、完美的艺术技巧和对称性。”她指着一个瓷盘中的画,画中一竹筏在激流中解体。绑竹竿的绳子松了,四根竹竿已经散架。Chang女士说,残竹筏是日本人认为世俗存在短暂观念的反映。“也许我们中国人生活态度更积极,我们喜欢吉祥。”中国人喜欢完美、对称、平衡和光滑的瓷器。

展览馆嘉宾管理员朱莉娅.柯蒂斯(JuliaB.Curtis)说,“直到开始写目录时,我才认识到日本人的不同品味。中国画家在这些景德镇花瓶上随意画画的方式可能不适合中国人。”

日本从7世纪就开始进口中国瓷器(他们自己直到1650年才会制瓷)。直到16世纪,他们见到市场上的瓷器就买。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

研究中国陶瓷的学者玛莉.安.罗杰斯(MaryAnnRogers)说,在日本1467-1477年内战期间,中国艺术收藏品遭失散,中国瓷器在日本的中心地位丧失了。

日本人就使用便宜的并容易买到的日本瓷器。这些日本国产的不美观的瓷器很快因其粗犷和不加修饰的格调而受到赞赏。16世纪的日本兴起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在茶道中崇尚简单、质朴。茶艺师促进了日本当地自然材料的使用。

与此同时,在中国,明朝统治也是情况不妙。1573-1619年期间在位的万历皇帝几乎要垮台。在征得大量景德镇瓷器后,1608年朝廷命令关闭官窑。这迫使陶工们寻找新的市场。

为迎合日本茶道迷的审美格调,中国陶工开始创新陶瓷形状:乡土风格的水壶、水罐、香炉、炭炉,花、动物、人甚至富士山形状的盘子。他们在盘子上画马、牛、鹰和斗鸡,用松树和山脉代表大自然。他们用天然蓝色画人物的效果使人们联想起法国印象派画家马蒂斯(Matisse)的画。

他们建立了一条生产线,使用了几百年,可以生产成本低廉的瓷器销往日本。万历皇帝死前与日本做贸易是非法的。1620年后,陶工们可以得到详细订单,日本人也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瓷器。

这些景德镇瓷器几乎全部出口日本。在中国人的收藏品中是看不到这种瓷器的。事实上这些瓷器在中国不为人知。然而这些瓷器在日本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后来被日本制陶者仿造。

华美协进会还安排了两个相关活动:3月26日的研讨会和3月31日晚的座谈会。展览6月10日闭幕,并将在7月19至10月8日在夏威夷檀香山美术馆展出。

18世纪的盛行瓷像画的欧洲


外销瓷的使用不但是当时欧洲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题材的选择、图案的描绘更成为他们思想表达的载体。不管是尊敬君主,还是讽刺君主,他们几乎都希望把相关的题材绘在瓷器上,而宗教题材除了《圣经》故事,当时的宗教改革也成为追捧的对象之一。当时的外销瓷几乎涵盖了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一个专为刮胡子用的瓷盘,收藏家感叹,欧洲贵族把这种乐趣做得实在精致。

五彩开光人物剃须盘布鲁塞尔皇家历史艺术博物馆藏

18世纪不少欧洲君主肖像被制作在外销瓷上

瓷器上的肖像画、名人画像或名人纪念图纹在18世纪的欧洲十分盛行,君主肖像或纪念图纹是较为常见的瓷绘标识。欧洲民众对18世纪各国君主褒贬不一,但多有瓷器留名。一个漂亮的珐琅彩瓷盒盖子上绘饰着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的肖像,母模可能来自于一枚银币。有人认同他的作为,将其肖像制作在精美的瓷器上。

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夫妇寄希望于外国势力干涉与奥地利勾结,被国民议会以叛国罪于1793年先后处以死刑。国王的支持者及其逃亡贵族们受王室委托到中国定制了一批瓷器,有大瓷盘、带盖的瓷瓶等,秘密纪念路易十六及其家庭。模板来自于一幅具有传奇色彩的版画,画面是一个墓地,墓地上长着两棵像人物头像的垂柳,大的一棵直接从墓地里长出,是路易十六的剪影,小的一棵是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树下一位妇人神情悲伤作缅怀状。

此外,还有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世袭执政威廉四世的肖像瓷瓶、里斯本达夫收藏的葡萄牙女王玛利亚一世与丈夫彼得三世伉俪肖像对碗、丹麦和挪威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肖像画装饰的瓷盘等等。

青花圣经图案纹盘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宗教改革纪念图像成瓷画装饰重要内容

宗教故事题材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从中世纪起,《圣经》一直启发着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圣经故事成为外销瓷喜用的题材之一。且值得注意的是,宗教题材在外销瓷上的绘制,除了参考《圣经》外,还会与社会发展下的宗教现状进行紧密结合。

在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瓷商看中了新教广泛的社会群体和广阔的欧洲市场,因此,新教领袖和宗教改革的纪念图像也就成为了瓷画装饰的重要内容。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个乾隆时期的外销瓷盘,就是为纪念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宣扬路德新教而特制的。

宗教改革类瓷器针对性强,往往在信徒集中的区域或国家定向销售,如德国北部、法国南部、英国、荷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等,也有宗教团体委托定做,在教派内部分销。瓷绘创意使日常生活用具蕴含了欧洲人不同的宗教生活的灵魂和精神。

十八世纪欧洲仿中国克拉克瓷盘

动物图案和造型的设计也是欧洲人追捧的题材

在图饰和瓷塑造型方面,除了欧洲人颇为关注的事件、典故、神话、人物以外,对各种动物图案和造型的设计也乐此不疲,流露出早期畜牧经济的遗风。

在瓷塑造型艺术中,欧洲人似乎更喜欢清素淡雅的宠物狗,作为把玩或居室摆设,以昳丽取胜的雍正瓷窑也一反增华饰美的风格,投欧洲人所好。欧洲人制瓷业发展起来以后,各国都制作了一些不同姿形的瓷狗。

欧洲狩猎经济的遗存在瓷器图饰方面最集中的反映是纹章瓷,纹章瓷是17-18世纪很重要的一类外销定制瓷,这种瓷器以英国为主,荷兰、瑞典、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均数量不等的定做过一些。有动物图案的纹章几乎占到了纹章瓷的三分之一,纹章瓷中的动物图样有狮、豹、狼、熊、马、牛、羊、鹿、鹰、鹳、鹤、鹭、鸥、燕、鹅、鸭等等,还有臆想和传说中的怪物,如双翼狮、双头鹰、独角兽、美人鱼等,真可谓百兽千禽,千奇百怪。

21世纪传统陶瓷的功能化将有新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陶瓷制品的质量与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性能优良的各种功能陶瓷(或特种陶瓷)。综观传统的陶瓷行业的发展,我国陶瓷行业也随着国际上陶瓷的竞争趋势,传统陶瓷也逐步趋向功能化。近年来传统陶瓷功能化的发展方向大体为保健抗菌陶瓷、磁性日用陶瓷和发光陶瓷。

1、保健抗菌陶瓷

90年代以来,材料学专家们开始研制绿色环保建材,其中就有很多是保健抗菌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这些陶瓷制品具有抗菌、自洁、保健的功能。国内外的抗菌陶瓷制品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是釉,釉料配方的设计最关键,直接影响陶瓷的抗菌效果和釉面质量,另外,烧成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使抗菌效果达到最佳,一般采用熔块釉,选择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优配方和烧成条件,其中低温一次快烧是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2、磁性日用陶瓷

主要特点是制品本身就具有磁性,这样就避免了对永磁体的使用,使得制品的应用更加广泛,不但可以制成各类器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经测试表明坯体的磁性强度很高,磁化率在3×103~8×103范围内,与强磁性矿物的磁化率相比较接近,退磁时间可达几十年,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另外,可以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

3、发光陶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铕激活的铝酸锶(SrAl2O4Eu)。这种新材料具有发光强度高、性能稳定、余辉时间长,无放射性等特点,它的余辉强度和余辉时间均为硫化物发光材料的10倍以上,其余辉时间可长达10h倍以上,各种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对比见下表。于是随之就出现了以铝酸锶作为发色剂的陶瓷制品,不过这方面的应用刚刚开始,正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山东轻工业大学成功地用铝酸锶铕研制了蓄能发光搪瓷釉,这种釉被激活后,经过12h在暗室里肉眼仍能看到。

传统陶瓷的功能化为传统陶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增加传统陶瓷的性能,充分利用各种矿产资源与新材料,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开发前景。这将是传统陶瓷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厦、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窑和改进(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厦、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窑和改进(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