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剔刻花瓷器鉴别 > 导航 >

民间艺术奇葩:山西平定刻花瓷背后的故事

民间艺术奇葩:山西平定刻花瓷背后的故事

剔刻花瓷器鉴别 怎么鉴别黑淘刻花瓷器 珍珠地刻花瓷器真伪鉴别

2020-09-01

剔刻花瓷器鉴别。

始于唐代的平定古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平定窑刻花瓷因其特殊的材质、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名扬天下。

2006年9月25日,在阳泉市平定县召开的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展演暨中国刻花瓷艺术节上,平定县被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中国刻花瓷研究基地”。从此,平定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献名邦”,又多了一项“刻花瓷之乡”的桂冠。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荣誉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刻花瓷”这个近乎失传的民间艺术奇葩如何艰难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平定窑: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

平定砂器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秦代就已有生产,唐代始有记载,明清盛名于世,亦有康熙帝御赐“龙字盖”的典故。平定黑釉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以其黑亮的釉面、古朴的花形、精炼的造型,为古今中外众多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喜爱。

《中国陶瓷史》载:刻花瓷,其工艺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生产。上世纪,中国陶瓷考古专家在山西平定发现了大规模的黑釉刻花瓷古窑址。

《大明统一志》等明清两代诸文献均载:刻花瓷平定窑址始于唐,经五代兴于宋,最终因金国入侵战乱而失传。平定刻花瓷,这一珍贵的民间瑰宝,就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烟云中,在平定黄土地上悄然隐匿。素有“文献名邦”美誉的古州平定,从此空留下了一方不竭的黄土。

时光飞转。上世纪60年代,在山西古陶瓷研究所专家水既生教授的帮助下,平定冠庄陶瓷厂终于恢复了平定刻花瓷手工工艺的烧造。平定刻花瓷这种民间瑰宝终于在平定大地上复生,卜同举、张聪、王根正等一批刻花瓷能手经教授之手培训而出。他们挖掘、继承和发展,一鼓作气,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中,创作了一批黑釉刻花瓷珍品。并以其黑白相间、对比强烈的艺术特色而在同类产品中崭露头角,不仅在国家及省、市相关评选中屡获大奖,而且漂洋过海,远销到了东南亚及欧美诸国。

然而,平定刻花瓷在新纪元中奏出的强音未能延续多久。1988年,山西相关部门以工艺美术为立项,为平定冠庄陶瓷厂投资后,资金却莫名其妙用在了建筑陶瓷上。刚刚焕发生机的平定刻花瓷,就这样因资金不足而再次夭折。

“别人不做,我做。不能把老祖宗传下的宝贝,就在咱这代人手里弄没了。”

1995年,赋闲在家的工艺美术师张聪遥想当年烧造黑釉刻花瓷的盛况,再看看平定、阳泉乃至山西全省手工艺瓷的惨状———原先的艺人们有的改做镜框了,有的改做硫璃瓦,还有的做起了锅碗盆瓮。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难道就真的在咱这代人手里失传了吗?

张聪心有不甘,于是,他把黑釉刻花瓷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张文亮、伟亮和宏亮三个儿子身上,决心把这一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张文亮17岁初中毕业后到冠庄陶瓷厂做了个专职“玩泥巴的人”,在那里,他跟父亲学会了黑釉配料,跟大爷学会了烧窑,跟舅父学会了手工拉坯,跟厂里聘请的江苏师傅学会了雕塑,跟省工艺旅游纪念品设计班的老师学会了设计,后来还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周淑兰教授为师,系统学习了传统陶艺的装饰技巧。每天,同事们下班后都去玩耍了,只有张文亮独自在厂石头轮子上练拉坯。轮子旋啊旋,泥巴转啊转,飞溅的泥巴像雨点般落到脸上、衣上、裤上,他却觉得那是一段最为幸福的时光,乐在其中。

1994年,张文亮设计制作的手工铁锈梅瓶参加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名人作品展。同年秋,他又被北京美院周淑兰教授介绍去北京一家陶艺礼品厂任陶艺师。张聪这时才惊喜地意识到,昔日里那个拖着鼻涕跟在屁股后挖土取乐的小儿,已在快乐的玩耍中从当代制瓷后生里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手工陶瓷工艺样样精通的全能人物。

1997年,54岁的张聪带着28岁的张文亮,在自家破旧的老院里开始了创业,经过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后,经过年年月月的拼搏,张文亮终于在山西陶艺界有了一定名气,他常常接到外地陶艺坊的邀请,有的愿出高薪聘请他合伙去做老板,可张文亮总是说:“刻花瓷的手工技艺好不容易传到我这里,身为刻花瓷传人,决不能让这一民间技艺再次遗失。”张文亮坚持了下来,他还同时带动起了他的两个弟弟宏亮和伟亮以及妻子和弟媳。

如今,张聪被山西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被评委会称作“传统技艺的承传者,新技法、新材料的开拓者”。2007年,在全省召开的首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表彰大会上,张聪荣获“首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而张文亮也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优秀杰出传承人、平定刻花瓷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协会理事、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陶瓷家学会副会长。

目前,张聪的《平定刻花陶瓷传统工艺的著作及授徒培训》项目已被列入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项目。

让“瑰宝”——刻花瓷在传承中永远灿然

平定刻花瓷采用当地黏土,历经几十道工序,用传统而特殊的烧结技艺,纯手工制作而成。该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高。采用“湿作法”,以刀代笔,在坯体未干之前刻花,讲求“刀刀见泥”,一气呵成,具有亲切自然、朴实无华的泥土本色。充分展示了陶瓷本身的材质美、装饰过程的技巧美、装饰形象的简洁美以及与造型紧密相依的整体美,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

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教授周淑兰女士评价平定刻花瓷为:“纯粹地道的陶瓷装饰语言。”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张守智先生评价其为“中华陶艺奇葩,山西民间绝活”。

近年来,在张聪、张文亮父子的努力下,平定刻花瓷作品收获了一系列的殊荣:2005年2月,三角刻花瓷瓶获得首届山西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被省民俗博物馆永久收藏;同年9月黑釉刻花“富贵平安”获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2006年6月,在国家第一个“非遗保护日”活动,刻花瓷“缠枝牡丹天球瓶”被民俗博物馆收藏;同年11月,在第二届北京“文化创意”博览会上,平定刻花瓷张氏传人的作品引起了“国家文保基金会”和“国家博物馆”的高度关注,并达成了收藏刻花瓷意向。2008年4月,张聪的刻花瓷作品“剔花黑釉瓶”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性珍藏,这是平定刻花瓷第一次进入国家级殿堂……

更让张聪、张文亮父子欣喜不已、倍感振奋的是,2006年10月,在刻花瓷的传承地,平定冠庄村张家老院——平定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成立了。这个研究所以致力于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平定刻花瓷精品为己任,旨在保护和发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刻花瓷,更好地将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2007年6月,“平定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被省文化厅确定为“非遗保护单位”和“申报主体”进行国家级非遗的申报。

该所成立以来,在保留原有刻花瓷种类的基础上,釉色和品种上又有新的突破,先后推出了窑变刻花瓷、亚光瓷艺、仿古开片、窑变结晶等品种。其中,刻花瓷《龙凤对瓶》、《窑变刻花瓷》工艺已分别申报了相关的专利保护。

前不久,山西省文化厅向平定刻花瓷传人张聪、张文亮父子颁发了镌刻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工艺”的金字牌匾。自此,张氏一家对传承、保护、发展和壮大平定刻花瓷事业肩负起了神圣的历史使命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


蓓蕾挂枝头,花开满园闹处州。对于有着1400多年建州历史的丽水而言,民间艺术宝藏,种类繁多且弥足珍贵。“艺术之乡”的桂冠,戴在丽水的头上再合适不过了。8月中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丽水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地级市级别的“艺术之乡”。

翻开丽水民间艺术的珍贵画卷,丰富程度让人惊喜。其中有以“丽水三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有以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松阳高腔和丽水鼓词为代表的民间戏曲和曲艺;有以处州古廊桥为代表的民间古建筑艺术;有以青田鱼灯舞、畲族稳凳等为代表的民间舞蹈和杂技;有以畲族三月三歌会等为代表的民间习俗;还有以刘基、仙都传说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和传说。

龙泉宝剑,名扬天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万里横戈探虎,三杯拔剑舞龙泉”,不知不觉,龙泉早已成为宝剑的代名词。相传春秋末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遍访江南名山大川寻找铸剑佳地,最终在龙泉秦溪山下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龙泉铸剑用材讲究,良工锻炼,工艺独特。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著称。欧冶子开创的龙泉宝剑传统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社会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在我国历史上,属龙泉青瓷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龙泉青瓷起始于南朝。宋代,龙泉的哥窑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弟窑被誉为青瓷民窑之巨掌。“哥窑”产品釉面布满纹片,胎色灰黑,古朴而庄重。“弟窑”产品釉面无纹片,胎白或底色呈朱红,青润如玉,莹澈剔透。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为我国瓷器制作技术提供了丰富经验。

“国宝”青田石雕最早问世于魏晋时期,以青田本地所产的蜡石为原料,精细雕琢成为名贵的工艺品。如今,青田石雕早已名闻世界。其石材质地细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其中以灯光冻石最为名贵,价等黄金。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俏,造型新颖,层次丰富,形象逼真,为石雕艺术之奇葩。

东方陶瓷艺术瑰宝之一的遂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艺术,具有胎质细腻、精雕细镂、纯朴庄重、无釉无彩、古色古香的特色。缙云河阳剪纸工艺精巧,带有浓郁的江南风格,在全国剪纸艺苑中独树一帜。字串7

西夏瓷器上的剔刻花艺术


西夏瓷器上的剔刻花纹一般采用开光构图,巧妙地处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主题纹饰和地纹主次分明、疏密有序,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

西夏剔刻花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刀具型的刻刀,一种是用圆锥型刻刀。不论是用刀或者用锥,都是“刻花”;刀具型刻刀,在运用上主要有剔、削、刮三种技法,统称为“剔花”。两者可以混用,谓之“剔刻花”。

如这件茶叶末釉剔刻花经瓶,就是一件典型的剔刻花工艺。该瓶高30.5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10.2厘米;平折广口,口部刮釉,束颈,宽折肩,深腹,暗圈足;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色绿中泛黄,米黄胎,分上下两个圈带,上部为开光牡丹花,以叶脉纹、弧线纹陪衬,下部由忍冬纹组成一圈,图案粗犷豪放并有大雅之美感。该件瓷瓶釉色莹润,剔花刀锋犀利,线条流畅,是西夏窑中少见之物。

再还如这件白釉刻牡丹花纹大罐,是一件典型锥形刻具刻出的。该罐高31.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6.5厘米;唇口,短颈,圆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内圈足,器身由四道双弦纹组成三个图案带,肩部图案带由三个半圆开光牡丹花纹组成,周围空间用弧线纹添补,腹部图案带由三个连弧开光刻牡丹花纹和二个叶脉纹组成,周围空间也用弧线纹添补,腹下部图案带由忍冬纹组成;通体施优雅高贵的白色釉,胎质细腻,呈浅黄灰色。图案完全被刻花填满,显得十分的雍容华贵,线条流畅,造型质朴逼真。

用刀刻花就是在瓷器的坯胎上直接用刀刻出花纹的纹饰工艺技法,刻花的特点是纹饰轮廓或图案内部线条清晰,图案层次分明,由于刀痕宽窄或深浅不一,又可使图案具有一定的浅浮雕效果。比如石嘴山博物馆收藏的黑釉刻花扁壶,就是用刀刻出的牡丹花纹。此壶高32厘米,肩部有仿制四个耳系周边用圆珠形做装饰,两边安有四个耳系,耳系有铆钉痕迹,腹部用刀刻出牡丹花纹。

用锥刻花就是在瓷器的坯胎上直接用圆锥形的锥子刻出花纹的纹饰工艺技法,刻花的特点是纹饰轮廓或图案内部线条清晰,图案层次分明,由于锥刻痕宽窄一致、线条均匀,图案也有一定的浅浮雕效果。西夏的瓷器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果用刀再剔去多余的釉面,就更加地突显出了花朵。

总之,西夏瓷器制作及其装饰艺术,就像西夏的秃发一样,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

绚烂瑰丽的刻瓷之“花”


有这样一种书画类工艺品:内容多样,有飞鸟走兽,生动活泼;有人物肖像,惟妙惟肖;有山水风景,清新隽永;还有花草、书法、篆刻等各种题材。乍一看,似乎与普通的纸质书画无甚区别;然而仔细看,我们却发现它是雕刻于瓷板之上的书画,这就是刻瓷。

刻瓷是指在瓷器上以刀代笔雕刻动物、山水、人物、花草、书法、篆刻等各种图案的美术工艺。据史料记载,刻瓷这一民间工艺源于明朝,发展于清代,但是刻瓷作品存世量却非常少。究其原因,一是瓷器釉面光滑,既硬且脆,用刀刻画,稍有不慎就会爆裂,工艺难度极大;另外,刻瓷是一门集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刀法取胜,但是制作过程漫长,完成一件作品需经数千甚至数万刀的精雕细刻,要花费数日甚至数月的时间,所以,对于制作者来说,终其一生所能完成的精品也是屈指可数的。由于刻瓷的难度大,技艺要求高,这一工艺曾一度绝迹。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还可以看到如此技艺精湛、完美的刻瓷工艺品,这要感谢我们的民间刻瓷艺人袁文潮。袁文潮,别号拜石,南昌市人,出生于工艺美术收藏世家。受家庭文化熏陶,袁文潮自小酷爱各种传统工艺,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对古玩、篆刻、书法等均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并拜民间肖像画老艺人万裕和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弟子,在万老先生的传授下,苦心钻研刻瓷技艺,并大胆尝试多种刀法制作作品。

刻瓷是瓷釉面上的“绣花艺术”,而袁文潮正是用他对刻瓷工艺执著追求和日益精湛的技艺绣出绚烂瑰丽的刻瓷之“花”。

刻瓷艺术的发展


这是一幅清末出品的烟画,画上刻瓷师傅正在依照顾客的要求,在其新购买的茶具上雕刻书画。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无釉的“原始瓷器”出现于商代,有釉的古瓷出现于东汉前后。到了明代,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已是“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当时,我国已有了“瓷器之国”的美名。

刻瓷,是在精美洁白的高级素瓷茶具、餐具、文具上,用金刚石刀雕刻书画的一门艺术。刻瓷所用的特制刀具,是用高碳钢和金刚石制成的,顶端呈锥状,便于在坚硬的瓷器表面雕刻。

刻瓷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首先,在白瓷器上用墨写字或绘画。其次,依据瓷器上的墨稿用刀雕刻。传统技法有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钻刀法是用小锤子均匀地敲打高碳钢钻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浅不同的点的排列,构成所需要的画面或字体。双勾法是用锐利的金刚石刀沿字体或画面的外轮廓刻画,用双线表现字体和画面。刮刀法是先用双勾法刻出字画轮廓,然后再将双线间的瓷釉刮去,以便填色。刻瓷十分讲究刀法,要既能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形成独特的效果。最后是打蜡,如此瓷器上便能现出轻描淡写、宛如绘画的山水人物及花鸟虫鱼。真草隶篆、诗词歌赋,亦可跃然瓷上,经久不褪。

刻瓷,在清代已发展到十分完美的程度,从业者众多,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刻瓷与绘画类似,也有南派北派之分。广州、上海为南派刻瓷,风格清秀飘逸;北京、天津为北派刻瓷,风格较粗犷豪放。到了清末,南北两派互相学习融通,使刻瓷艺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