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青白釉瓷器特征 > 导航 >

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青白瓷特征与装饰图案

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青白瓷特征与装饰图案

古代青白釉瓷器特征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出土瓷器鉴别技巧

2020-11-26

【www.taoci52.com - 古代青白釉瓷器特征】

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莲素爽之感。五代时期,中原动乱,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窑的工匠逃往南方,与南方以青瓷见长的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青白瓷”这一创新瓷种。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室南迁,河北定窑的许多窑主和制瓷工匠也随着南下。北方工匠又带来了定窑瓷品新的制作技术。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其间亦有刻花,受定窑工艺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代替。

青白瓷作品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其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薄胎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两宋即成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同时还大量出口外销。

一、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通济渠通航的七百余年间,由于各种各样的事故,为大运河留下了大量的遗存,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在大运河所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中,尤以宋金时期的青白瓷数量最多。以下介绍几件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

青白釉莲纹葵口碗 高7.2厘米 口径20.3厘米 底径5.9厘米

碗敞口,口沿呈六葵口,斜直腹、浅圈足。内外施满釉,底足内无釉,釉色青白。内壁刻划出的莲纹潇洒、纯熟、有力,构图严谨,一气呵成,可见刻工的技艺十分高超,莲花的刻划深浅把握恰到好处,与积釉的翠蓝配合得天衣无缝。莲花纹是景德镇青白瓷最流行的一种装饰题材,常以莲花或莲瓣纹作为主题纹饰,有缠枝莲、折枝莲,或盛开的朵莲,充分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象。

景德镇青白釉瓜棱花口瓶 通高15.4厘米 口径13.6厘米 底径7.6厘米

瓶花口束颈,腹部有比例适中的指沟,圈足外撇。胎薄,可透指影,通体施青白釉,釉色晶莹。此瓶造型别致,呈波浪起伏的口部,强化了“花”的造型,使瓶子更加秀丽优美,而且富有生活情趣。

青白釉褐彩三连盒 通高5.3厘米 三盒的口径各为4厘米 底径各为3.3厘米

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三根花茎缠绕在三盒的盖顶,其中一盒盖面上捏塑有一朵盛开的花朵,另两盒的盒面各捏塑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蕾,布局疏密得当,制作工艺十分精巧,显得格外美观。该三联盒子母口无釉,里外施满莹缜如玉的青白釉,花蕊、花蕾及花茎都以褐彩点缀。盒盖和盒身用深而宽的刀痕刻划出花瓣纹,刀法简洁熟练,纹饰清晰,增加了三联盒的立体感。这种瓷盒子主要用途为盛装药品、化妆品和香料等。

青白釉瓜棱形执壶 通高9.5厘米 口径5.3厘米 底径4.9厘米

执壶的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让人感到柔软和亲切。丰腴饱满的壶体,在极薄的坯体上勒出十六道筋纹,稍短的颈向上渐渐放大直到呈花形的口部为止,与此同时宽而薄的壶柄从颈部划一道圆弧搭至腹上,细而修长的壶嘴自壶腹部直出到与口部相平。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唐代瓷器已开始仿金银器,宋代更甚。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日用器皿为主,在造型上吸收金银器的特点并加以创造,这件青白瓷执壶明显带有仿金银器的某些特征,不仅造型优雅秀美,而且腹大流长,既便于存储水和酒,又便于倾倒。

青白瓷盏托 通高9厘米 杯口径7厘米 足径3.5厘米 托腹径12厘米 足径6.4厘米

此套盏托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光素无纹饰。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带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较厚,器形清秀典雅,传递给我们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盏托,亦称茶托,是一种以“托”和“盏”配套使用的茶具,是宋人饮茶的必备之物。

二、运河遗址出土青白瓷的特征

运河遗址出土的青白瓷器时代长、数量多、器型全、纹饰美、品味高,有以下几点特征:

1.得天独厚的胎料、釉料

景德镇青白瓷的胎骨一般较轻薄,而且莹白,得益于可塑性较强、得天独厚的胎料,用“洁白匀净、坚致细腻”八个字,大致可以概括。其胎质精良,胎骨极薄,造型轻巧,源于有高品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胎坯内所含的铁、钛物质极少,因此胎质白洁;所含的硅、铝、钾、钠适量,可塑性较强,才会使胎质致密、韧度高,有半透明感,所谓“薄如纸”恰恰是对其作品的胎坯轻薄的真实写照。从瓷片的断面中可见,其胎细腻、油润,状若初出屉的热年糕,如玉类脂,巧薄似脱胎,透光见影。其胎质之精细,是宋代其他所有窑口都不可企及的。

景德镇宋代的青白釉的釉质,在化学组成上属石灰釉,其钙含量比之其他窑口略高,釉料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恰到好处,加之,国内顶尖的窑工汇聚,具备高超的窑炉气氛、温控技术,主观、客观万事俱备,条件成熟,怎能不生产出精品?故而,器物在入窑焙烧后,釉薄处泛白,聚釉处呈现湖水绿色,釉面玻化程度较高,色泽如玉,有晶莹剔透、光可鉴人的效果,积釉处碧如湖水,似蓝盈盈的波光水色,素有“青如天、明如镜”的赞誉。 有得天独厚的胎、釉料,有集天下之大成的窑工技艺,才造就出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饶玉”之瓷。这种釉色于宋初一面世,即迎合了传统的文人“君子以玉比德”,追求玉质美的心态,成为风行世界的“饶玉”。

此次大运河考古发掘的青白瓷比之窑址出土的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少见“糊米底”。过去很多鉴藏书籍中,把“糊米底”作为辨别景德镇窑青白瓷的一个典型特征,而大运河出土的青白瓷作品中,除北宋时的部分作品有“糊米底”外,南宋所生产的作品就很少见有“糊米底”了。这应该是南宋时期工匠对于胎料的漂淀和淘洗过程中,去除铁质和杂质的技术明显提高,当然,也可能与覆烧技术、提高产量有关。总而言之,运河考古发掘出土的景德镇青白瓷,是不能以糊米底的有无,作为可以一票否决的鉴定标准的。

2.精妙绝伦的纹饰

大运河柳孜遗址考古发掘的青白瓷的纹饰,多以淡雅、高贵之图案为主。胎体薄的青白瓷作品,能通过光照和纹饰深浅,映射出阴阳明暗、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它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胎釉的各自优势互补,使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既增加纹饰的立体感,又使其外表依然平滑洁润。

青白瓷图案装饰手法有划花、刻花、印花、蓖划(点)、堆贴、镂雕等多种技法,线条有力、构图精美。刻花多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半刀泥”法雕刻,纹饰简洁流畅、生动活泼。划花以尖锐而纤细的竹篦工具划出篦划纹,线条流畅,优雅清晰。印花装饰均为阳纹,大多印于碗盘之内或盒盖面之上。

青白瓷装饰图案有人物、婴戏、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菊花、莲瓣纹、菊花纹、石榴花、芙蓉花、栀子、兰草、萱草、柳条纹、海浪纹、云龙纹、凤穿牡丹花、龙穿缠枝花、麒麟、鸿雁、狮、龟、鱼、鸭、鹅等纹饰,其纹饰运笔舒展,疏朗有序,富具神韵。

由于长期受厚达数米的运河沙土掩埋,运河遗址出土的青白瓷釉下及胎骨中有土碱沁入,严重地影响着刻划花纹饰的通透效果和立体感,尤其影响影青瓷中若隐若现的效果,影响装饰图案的流畅和完美。根据长期保护的经验,可用稀释的“84消毒液”适度浸泡,即可脱去影响胎骨通透性的土沁,还原影青瓷的纹饰神韵。

3.典雅的造型,精湛的工艺

运河遗址出土青白瓷的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以各种日用品为主,有各式精美的碗、盘、碟、钵,有各式美观的茶具和酒具,如执壶、注子、注碗、杯、盏、盏托,容器有优美的瓜棱形罐、盖罐、四系盖瓶,此外还有各式花瓶,各式印花枕,炉有镂空香熏,丰富多样的盛放化妆品、香料或药品的盖盒,以及造型多种多样的人物和动物雕塑等,可谓造型精美,应有尽有。

隋唐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青白瓷很多,但其中不乏福建众多窑口和安徽繁昌、泾县窑的青白瓷作品。经与窑址出土瓷片标本比对,除在胎釉的质地方面有先天差别之外,在造型、工艺方面亦有质的区别。

总体上说,景德镇窑、福建窑、繁昌窑的青白瓷的造型,都具有江南人的清秀、细腻、优雅的性格特质,但在形制的细节上、工艺上,还是突出了其各自不同的人文内涵。在成长发展的路上,景德镇窑具有创烧青白瓷和产地原料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窑口则是以沿海外销的地利为优势,在南宋、元时期,迅速扩展起青白瓷的外销出口加工,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同样的天时,不同的地利,给它们带来了不同的压力、不同的质和量的努力方向,自然在造型和工艺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取向。长此以往,距离就会拉开,造型与工艺的精湛与粗放、典雅与拙俗,就会显而易见。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放在一起比对,就会立见分晓。

景德镇自古至今,独占天下制瓷原料和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它在千余年的制瓷业中长盛不衰。青白瓷无论是从窑口之多、地域之大,还是器形之众、装饰手法之广,都是令人叫绝的。这些青白瓷器的出土得益于隋唐大运河的博大久远,才机缘巧合地为我们留下这些宝贵的财富。

延伸阅读

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赏析 古代瓷器知识


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莲素爽之感。五代时期,中原动乱,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窑的工匠逃往南方,与南方以青瓷见长的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青白瓷这一创新瓷种。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室南迁,河北定窑的许多窑主和制瓷工匠也随着南下。北方工匠又带来了定窑瓷品新的制作技术。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其间亦有刻花,受定窑工艺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代替。

青白瓷作品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其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薄胎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两宋即成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同时还大量出口外销。

一、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通济渠通航的七百余年间,由于各种各样的事故,为大运河留下了大量的遗存,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在大运河所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中,尤以宋金时期的青白瓷数量最多。以下介绍几件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

1.青白釉莲纹葵口碗(图1)

高7.2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5.9厘米。

图1

碗敞口,口沿呈六葵口,斜直腹、浅圈足。内外施满釉,底足内无釉,釉色青白。内壁刻划出的莲纹潇洒、纯熟、有力,构图严谨,一气呵成,可见刻工的技艺十分高超,莲花的刻划深浅把握恰到好处,与积釉的翠蓝配合得天衣无缝。莲花纹是景德镇青白瓷最流行的一种装饰题材,常以莲花或莲瓣纹作为主题纹饰,有缠枝莲、折枝莲,或盛开的朵莲,充分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象。

2.景德镇青白釉瓜棱花口瓶(图2)

通高15.4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7.6厘米。

图2

瓶花口束颈,腹部有比例适中的指沟,圈足外撇。胎薄,可透指影,通体施青白釉,釉色晶莹。此瓶造型别致,呈波浪起伏的口部,强化了花的造型,使瓶子更加秀丽优美,而且富有生活情趣。

3.青白釉褐彩三连盒(图3)

通高5.3厘米,三盒的口径各为4厘米,底径各为3.3厘米。

图3

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三根花茎缠绕在三盒的盖顶,其中一盒盖面上捏塑有一朵盛开的花朵,另两盒的盒面各捏塑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蕾,布局疏密得当,制作工艺十分精巧,显得格外美观。该三联盒子母口无釉,里外施满莹缜如玉的青白釉,花蕊、花蕾及花茎都以褐彩点缀。盒盖和盒身用深而宽的刀痕刻划出花瓣纹,刀法简洁熟练,纹饰清晰,增加了三联盒的立体感。这种瓷盒子主要用途为盛装药品、化妆品和香料等。

4.青白釉瓜棱形执壶(图4)

通高9.5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4.9厘米。

执壶的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让人感到柔软和亲切。丰腴饱满的壶体,在极薄的坯体上勒出十六道筋纹,稍短的颈向上渐渐放大直到呈花形的口部为止,与此同时宽而薄的壶柄从颈部划一道圆弧搭至腹上,细而修长的壶嘴自壶腹部直出到与口部相平。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唐代瓷器已开始仿金银器,宋代更甚。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日用器皿为主,在造型上吸收金银器的特点并加以创造,这件青白瓷执壶明显带有仿金银器的某些特征,不仅造型优雅秀美,而且腹大流长,既便于存储水和酒,又便于倾倒。

5.青白瓷盏托(图5)

通高9厘米,杯口径7厘米,足径3.5厘米,托腹径12厘米,足径6.4厘米。

此套盏托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光素无纹饰。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带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较厚,器形清秀典雅,传递给我们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盏托,亦称茶托,是一种以托和盏配套使用的茶具,是宋人饮茶的必备之物。

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


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其中常见的有下列一些:

1、回纹,因其线条形式如“回”字一样整齐排列而得名。回纹给人以回环往复和方正、庄重、连绵之感,多用于器物内外口边沿或下足部。

2、忍冬纹,即金银花,多年生攀缘类植物,花可入药。所绘枝蔓花叶按一定规律弯曲缠绕,有绵长不断之意。这种二方连续的图案呈现一种运动姿态,绵长的连续曲线流畅而有节奏,形成旋律线,产生优美的韵律感。

3、缠枝花纹,由忍冬纹发展而来,一般采用二方连续成四方连续的形式,绘以活泼多变、错落有致的缭绕藤蔓和饱满丰茂的各式花朵。变形枝蔓常常连接缠绕着菊花、莲花、牡丹等花卉,图案分别称为缠枝菊、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4、卷枝纹,又有卷草纹之称,也是忍冬纹派生出的一种辅助纹饰。图案为变形植物枝蔓作连续卷波状,枝叶线条往往概括抽象,不出现花。

5、蕉叶纹,以芭蕉叶的上仰或下垂的方式整齐排列形成的纹饰,有单叶排列,也有双层复叶排列。蕉叶纹是元明清青花瓷大器上,颈肩部或近足部的常用纹饰。

6、莲瓣纹,用莲花瓣为单位,整齐排列形成的纹饰。有仰莲、覆莲、变形莲之分。元、明青花器的肩、足部常用辅助边饰。其莲瓣内多绘以其他简单图形,为花卉、杂宝、葫芦、圆圈等。其中元代莲瓣多自成单元,瓣间留有空白;明代莲瓣间互借边线,不留空当。

7、云头纹,云纹的一种,形似如意,故又称为如意云头。多为瓶罐大器肩部的装饰图。云头下垂上仰,一实一虚,内部绘上海水、莲花、牡丹、花鸟、瓜果、动物等,以丰富其装饰效果。

8、菱形交叉几何纹、朵梅纹、连钱纹等。

9、锦地纹,仿照锦缎织成的花纹,显得华贵而富丽。在青花瓷上有时作为衬托主纹饰的底纹出现。

10、龟背纹,以六边形的基本图案组合而成,形成为乌龟背部的几何图案,有长寿吉祥之意。 11、金钱纹,以圆圈为基本图形、四方连续交叠组合而成为带方孔的圆形钱币形状。寓意富贵进财之意。

12、海水纹,以波涛起伏的形状绘制而成,生动而有韵律感。常起到底纹作用,以衬托主纹饰中的花卉、鱼龙、神兽等主纹饰。

13、八宝纹,又称为八吉祥。是佛教常供奉的宝物,作为装饰佛教文化,寓意吉祥如意。青花八宝纹主要有法轮、法螺、华盖、宝伞、宝瓶、金莲、金鱼、盘长八种。后来又融入汉文化,发展为表示富贵吉祥的“杂宝纹”:主要增加了银锭、犀角、双钱、珊瑚、如意、灵芝、祥云、圣火、方胜、书卷、画轴、艾叶、蕉叶、宝鼎、笙磬、宝葫芦、宝盒、宝珠等。

14、暗八仙纹,以道教八位仙人手持之物作为标志而形成的图案。有汉钟离手持之芭蕉扇、吕洞宾身背的宝剑、铁拐李的宝葫芦、曹国舅的阴阳板、蓝采和提的花篮、张果老拿的渔鼓、韩湘子吹的竹笛、何仙姑持的荷花等。

15、莲托吉祥纹,在清代的青花瓷上,流行以莲花托衬吉祥纹样或文字的图案。为:莲托八宝、莲托杂宝、莲托暗八仙,莲托“福”字、“寿”字、“喜”字,莲托梵文等等。另外,还有“灵芝”、“寿桃”等托吉祥图案。

16、五福捧寿纹,清代青花上多用蝙蝠寓意福气。一圈五只蝙蝠,中间书以“寿”字,谓之“五福捧寿”,是常见的图案。另外还有以蝙蝠寿桃组成的“福寿双全”、以蝙蝠和云纹组成的“福气临门”等纹饰。

17、十字宝杵纹,宝杵为佛教法器之一,代表着佛教的一种文化,为元明清青花碗盘心中常见的装饰图案。有的宝杵缠绕飘带,故又叫“结带宝杵”。其中明代成化官窑青花碗中的十字宝杵绘制得最为精细,民窑青花则画得草率且随意。

18、太极图纹,太极图为古代阴阳太极的纹饰,是古人观察日月星辰形成的意象。圆圈内由一黑一白、首尾相连、环抱而成的“阴阳鱼”组成。青花上的太极图在圆外常绘以八卦、火焰、弦弧纹等。青花瓷上的太极图是表示“驱凶避邪”的吉祥图符,为中国道教的标志物。

19、云纹,用云朵组成的装饰图案。有吉祥如意、青云直上、步步高升的寓意。可单独用作装饰,多为衬托龙、凤、飞鸟、蝙蝠之类。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十字形云、“三角”形云、“壬”字形云、“如意”云、“灵芝”云、风带云等等。不同时代,云形略有区别,可作辨识的依据。

20、月华纹,为青花瓷上的传统纹饰。以优美的曲线绘成,如同菊花花瓣,从一个圆心出发,回环旋转,连绵不绝。民窑多绘在盘、碗内心。

21、冰梅纹,康熙时创制的一种装饰图案。特点是以浓艳的钴蓝青料作器物的底色,留出白梅的轮廓和冰裂纹的线条,然后沾淡青花料勾勒出梅花花瓣和枝干。

22、博古纹,博古图纹为明末和清早期流行的青花图案。它是一种集合式纹饰,包括各种古代青铜器、玉器、瓷器、画卷、书函、盆景、书案、花架等,可以单个作款识,也可多种集于一个画面上,作主纹饰以寓高雅。

23、开光纹,又称作“开窗”,是仿照园林建筑中的各式各样花窗的形式,形成青花瓷器上的构图方式。瓷器上的开光,多巧妙地绘于瓶罐等器物肩部或碗盘内壁上,在二方连续图案中等距离留出空白,然后用线条勾勒出各种几何形边框,如圆形、扇形、葫芦形、菱形、云形、桃形等。可根据留窗多少,在开光中写上吉祥文字,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等四字吉语;也可在开光图形内绘上不同的图案,使装饰效果更突出,更明显。

24、缠字纹,以松树、桃子、竹子细枝弯曲缠绕,组成吉祥文字,这种图案清新可人,别开生面。

25、团花纹,将动物、禽鸟等绘在一个圆内,更具图案性。

寻访隋唐大运河:沉睡地下的中华海洋文明


小片:安徽省宿州泗县的乡村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乍一看它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对当地历史感兴趣的有心之人却知道:这是一条已经默默流淌了上千年的人工河流,它就是曾经消逝在历史中的隋唐大运河遗存。

串场:中国有两条巨龙,一条是盘踞在高山峻岭上的长城,一条呢是横跨五大水系的大运河,这两条巨龙是世界级的人类伟大工程。但是一提运河呢,人们大多数会想到明清之际开通的从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却对曾经辉煌一时、目前大部分埋藏在地下的隋唐大运河知之甚少。隋唐运河修建于隋代,它分为好几个河段。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段是流经河南、安徽,沟通隋都洛阳城到江南地区的通济渠,又被称为汴河。虽然这条河道已经淤弃了几百年,但是近些年来的一些考古发掘,却时刻提醒人们它曾经的辉煌。智慧东方节目组近期走访了隋唐运河通济渠这条古河道有考古发现的几个地方:河南的洛阳、安徽的淮北和宿州。透过这些重见天日的运河遗迹,让这个模糊在岁月中间的人间奇迹多了一些清晰的显影。

主持人:这个运河的开凿是什么时候开始?然后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馆长:是公元605年大业元年,就是隋炀帝上任以后,用了152天。

主持人:150天能完成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肯定动用的民夫是相当多。

馆长:百万,一百万。

主持人:同时在这个沿线展开吗?

馆长:全线展开。

主持人:那肯定也会利用一些旧河段,否则150天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平地凿一条河。

馆长:台湾一个学者,他有一本书,他讲得比较详细,就是每一段自然河道,多少公里,这个都有,基本上全部是利用自然河道,然后把它取直,拓宽。

小片:隋唐运河通济渠的线路至今仍是争议颇多的话题,但结合近年的考古发掘可大致推断:它西边以黄河水为水源,经今天河南开封、商丘、永城,穿过安徽宿州、灵壁、泗县,以及江苏的泗洪县,至盱眙县注入淮水,整个线路全长近1300里。

民间野史记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就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方便自己“扬州一日看琼花”。但这仅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之一。事实上,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一统天下,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而经济文化中心却在南方,为了沟通南北,势必需要一条交通要道来巩固自己的大一统江山。

小片:当时作为大运河交通枢纽的古都洛阳城,在2005年,城市中心马路拓宽时,一个形制结构少见的地下遗迹象打哑谜一样出现在人们眼前。

纪实:这个就是在北宋时期为了保证咱们京杭大运河的这种畅通,它要把沂河的水,洛河的水集中调度,使得下游的水能够承载。

记者:能够承载,能够浮起船来。

嘉宾:对,所以说把这个地方修了一个河堤,来保证这个水量不至于在这个地方流失掉,那么这个建筑,应该就和这个河堤一起,就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持人:修通了以后好像使用的频率也很高,成为了一条沟通东西的一个很重要的一条交通命脉。

馆长:是的。它主要是运粮食,运粮食这个粮食呢,实际上过去就是一种财政的调拨,过去不是运钱是运粮食,租庸调,对,历史记载上最多的是每年运到700万担。

小片:上个世纪70年代,洛阳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隋唐故城、与大运河结下不解之缘的古粮仓纷纷出土。

这是建于隋大业元年的含嘉仓,它口径近12米长,深7米,一个粮仓就可囤积25万公斤通过大运河漕运的粮食。

记者:这些粮食显然都是通过运河漕运过来的,有没有记载表明这些比如说含嘉仓里头这些粮食,来自于哪些地区哪些省份呢?

嘉宾:它这个仓窖里边出有许多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铭砖,就是砖上刻的有字。

记者:在仓库里头?

嘉宾:在这个窖的底部,刻铭砖上面都写有时间,哪一年,这个地点,地点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从哪个省来的,然后它是这个,到这之后放到哪个窖,这个窖是在第几层,第几点,是哪个窖,人物,谁管的谁守的。

小片:刻铭砖上标志唐代的文字,佐证了运河在唐朝还担负着漕运的重要功能。同时运河的漕运制度比之于前朝也更加完善。唐代还特意设置了专管漕运的官员叫转运史,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专门从事漕运行业的漕夫、漕丁各司其职。完善的漕运系统是漕运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

馆长:漕运呢,在宋代有一次改革,就是把这个整个隋唐大运河分成江,河,渠,漕,还有一个渭,分成四段,就是它水性不一样,江南的船只跑江,然后这个漕运就是漕渠,运河,汴河的只跑汴河,渭水只跑渭水,黄河只跑黄河。

主持人:这个是因为每一段要修仓,

馆长:它就要转运。

主持人:要不江船进通济渠的话,通济渠就显得小了,通济渠里头走的船要去走黄河的话,当然黄河的话这个水流很急的,船的安全性和坚固性,好像走黄河又显得不够。

馆长:它就像现在的一种分工,细化了,分工了。

隋唐大运河 全国人民的粮仓

从洛阳含嘉仓到安徽宿州、淮北运河码头遗址沉睡已久的隋唐运河不再缄默,沉船古物、名窑瓷器、至今依然流淌的泗县河段,串起古运河的前世今生,智慧东方,寻访隋唐大运河。

串场:洛阳城出土的大量的粮仓,成为当时大运河漕运繁忙的见证。另外根据它当年作为一个航运系统来看,我们有理由推断除了洛阳这个当年的交通枢纽城市外,在运河的沿线势必有很多的河道、河床、河堤、码头等等遗存。果不其然,继洛阳粮仓出土之后,一些与运河有关的遗址也接二连三地浮出了水面。

主持人:咱们知道中国的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一个伟大的一个杰作,那么这个大运河,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路段,特别是隋唐大运河很多地方它已经淹没了,这种运河的考古,在我们新中国以来它进行地多吗?

嘉宾:从我们搞考古的所了解情况来看,这个原来呢,好像有些省市,做过调查,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好像最近几年只有我们安徽,一个是柳孜考古发掘,一个是宿州境内的我们两次考古发掘。

小片:安徽淮北、宿州是隋唐运河通济渠的重要流经地。1999年初,安徽省改造303省道,线路穿过淮北柳孜。在前期改造工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唐宋时期的文物。经考古挖掘,人们发现这里是一座东西长14.3米、南北宽9米、高5.5米的宋代运河石砌码头。今天我们可以进入复原的柳孜码头,把对隋唐大运河的种种猜想化成直观的认知。

主持人:当时候运河上头的船如果在这个地方要是装卸货物或者人上下船,就到这个地方靠码头。

馆长:对,靠过来,靠过码头以后呢,这边是这个货运码头,那个是作的是客运码头。

主持人:这个都是刚刚在柳孜。

馆长:发掘的,保存好以后,就是处理过以后,放在这里,当时一共是八条,出土了八条船。

馆长:因为这个隋唐大运河它是以黄河水为水源,黄河水水性是。

主持人:含沙量大。

馆长:含沙量,善淤,善徙,它是很容易决堤的。

主持人:很容易把河床淤高淤高就变成一个悬河。

馆长:我查了一下《宋史》,《宋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汴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隋唐大运河在北宋169年间,一共是泛滥了15次,就单单是北宋,这160多年,有记载,就是明确,宋史上有明确记载的。

主持人:每一次泛滥肯定都会造成运河上的很多船失事,或者是倾覆了,或者是沉没了,甚至是给冲出河堤之外。

馆长:对对。

主持人:这个独木舟是一根整木做出来的。

馆长:整木挖出来的。

主持人:那是什么木头呢?

馆长:这个好像是樟木吧。

主持人:它的直径我看有一米多吧。

馆长:直径好像最宽处是一米三吧。

主持人:这么大的樟木,我们这个地方产这么大的樟木,这樟木是江西那一带出。

馆长:对对对,应该是外地运过来的。

馆长:过去这个皇帝,这个要往京城运东西,它时限很紧。

主持人:限期要到。

馆长:那么在天气气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比如说风暴,大水过来的时候它还要走,如果不走的话,过期到达京城,那是要杀头的。所以这个几百年了,我算了一下大概是隋唐大运河运行整个通航是720年,这720年多少次事故,在这个挖掘发掘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骨,就是当时那个拉纤的那些船夫死亡也是不得了,这个宋史上有一段记载就是说,这个浮尸,整个这个河面上浮尸千余。

主持人:主要很多的纤夫,得了病的,或者当时就暴毙在这个河堤上头的,就抛尸到这个河床里,还有时候失事的船只,上头的一些船工甚至是乘客都完全可能的。

小片:古老的隋唐运河埋藏了多少人世沧桑?在淮北以东不到100公里的宿州,从2006年到2007年之间,进行了两次运河考古发掘。在2007年的一次发掘中,考古人员沿南北方向开了一个梯形截面,上面是37米,下面是20米,深10米,小小一块探方就出土了四千多件成型的器具和数十万文物碎片。

纪实:

主持人:这现在做一个临时的库房。这也就是这次运河咱们宿州的出来的一批东西?

工作人员:对,这是宿州段运河第二次挖掘的一部分东西。

主持人:基本上我看也是各个窑口的陶器,瓷器,瓷器为主。我看这一次好像景德镇窑口的东西不少。

工作人员:对对对,这一次有一些比较好的。

主持人:这是一个詹字姓詹的人订购的东西。

工作人员:对。带这个款的,尤其带这个姓氏款的不光是景德镇烧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第二次有好多这种碗底,它都带有文字。

运河铸造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小片:遗留在古书典籍字里行间的隋唐大运河不再缄默。淮北、宿州这三次运河考古发现,揭开了一个沉睡在地下数百年的运河博物馆。

纪实:

主持人:这个是青铀,隋的了,这是比较早的了吧

馆长:对,这是隋代的。

主持人:就运河现在发现的文物,真正属于运河文物的应该最早只能是隋了。不可能超过。

馆长:对,它是605年开掘的嘛。

主持人:这个青釉罐挺漂亮的。

馆长:俯莲,莲瓣朝下。

主持人:下面是仰莲,上面是俯莲。

主持人:这个据说隋炀帝一共有三下江南,是吧,三下江南,每一次来的时候,都是浩浩荡荡,在这个汴河上。

馆长:200里,船队200里。

主持人:不知道多少人要吃要喝,要吃喝都得有东西来装上,就是要有一个盛器,盛器,沿途肯定都是沿途的百姓,地方的官员来准备这些东西,所以这条运河你们在考古发掘中间会发现那么多隋代的瓷器用具,是不是和这个有关系。

馆长:是的,《隋书》记载隋炀帝下江南的时候,船队列了200里,另外当时就是令500里之内,皆来献食,全部要来献吃的,献吃的就要有容器,要有酒,有装酒的,装汤的,装粮食的,装菜的,然后500里以内呢,就太多了,《隋书》记载就是说,“将发之际第二天”,将要开拔的时候,“多弃埋之”,就是把它丢弃了。

主持人:就是今天这顿晚饭我比如停在柳江这个地方,然后柳江周围500里的地方来献食,明天一大早我就开始往宿州走了,那么你们来献食的时候,东西肯定吃了,没吃反正也都放在这个地方,你不可能再带着盆盆罐罐的东西再500里回去。

馆长:下一站还有嘛,就丢了。

主持人:这些碗啊盆啊盘啊就丢了,丢在运河里头。

馆长:对。

小片:在宿州文物管理所的小院里,有一块在隋唐运河考古挖掘中从堤坝上发现的残碑。石碑的每个侧面都有一些地名,它在当时就是一个翔实的运河交通指南。

嘉宾:这个在,实质上它是在隋堤上。运河,开凿了运河以后,运河的南堤形成一个御道,像御道一样,形成一个像现在的高速公路一样的东西,这个就是反应了当时它的运输的一种发达。

串场:这块残碑佐证了在唐宋年间大运河依然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另外有史料记载:唐宋年间,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开发和利用。运河的疏浚、扩建工程一直没有间断过。淳化二年六月,汴河的一段河堤决了口,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去视察,步辇行走在泥淖中,十分的艰难。宰相、枢密院使等等大臣连忙劝阻回驾,宋太宗却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于是下令调步卒数千来堵塞,直至看到缺口被塞住,水势稳定之后,他才回宫。由此可见,大运河不但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且还是国泰民安的生命线。

小片:交通的便利,必定促使人员的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唐宋年间,运河还成为了一些城镇的催生婆,宿州就是因运河而生的城市之一。

主持人:我们看很多隋唐的一些历史的记载,包括古人他们写的留下的诗文,很多都要从这来来回回往返几次的,像白居易好像就从这往返过好几次是吗?

嘉宾:对,白居易,苏轼,好多大的文学家,诗人,都是从这个地方通过,而且有很多的诗作。

主持人:白居易好像还在咱们宿州这个地方居留过。

嘉宾:白居易他的成长期事实上就是在宿州渡过的,在宿州前后有二十多年。

主持人:在宿州有这么长时间?

嘉宾:对,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宿州。就是以前在唐代,属于符离县,他的非常著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这个唐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描写的古符离的风景。

小片:过去我们可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想象置身于古汴京运河沿岸的市井生活:隋堤垂柳、拱桥路人、街头叫卖声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还能从这些运河码头遗址里出土的各种文物上,体会当年运河周边的风土人情。

纪实:

主持人:这还有生活用品,这是一把骨质的透雕的一种古箅。

嘉宾:这个纹饰制作得非常细腻。

主持人:很漂亮,有花,有鸳鸯,还有什么什么动物,还有一些小瓷雕的东西,这个是一个小娃娃。

嘉宾:这个是宋代的一个瓷塑,它应该说是非常细腻的,包括它这个皱纹,包括它衣服上的褶皱,都交代得非常清楚。

主持人:包括衣服上是绸缎,上头还有一些花纹,左手执这个牙板,是一个击乐俑。

嘉宾:这个应该是恐怕反应当时宋代的时候经济非常发达,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比较丰富,当时在一些,当时的一些娱乐场所,有一些艺人,在表演,就反应这些现象。

沉睡千年的盘碗竟然“瓷烧美如玉”

小片:淮北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运河出土的各大窑口瓷器,其中一部分来自于考古挖掘,一部分来自于民间的捐赠,丁仰振先生就是捐赠者之一,他乐衷于通过瓷器来研究消失的古运河。

纪实:

主持人:这个完全是一个玉造出来的一样。

嘉宾:对。我都喊它玉碗。

主持人:就叫玉碗。这完全就是那种有上千年以上的盘碗,售罄以后,

嘉宾:徽宗皇帝一直说“瓷烧美如玉”。窑工可能在这个方面去追求,这个玉质感烧制我认为它是从温度控制变化研究出来的,或者是三天烧成,或者是两天烧成,什么时间多少火能达到玉质感。我认可它还是在火上的艺术造出来的,慢慢地摸索。对,你猛烧可能就不会出玉质感。到底怎么造出的还要有待研究。这都是很见不到的,只有这个运河上几百年的运输都从这过,每年七八次的黄水泛滥,它不是沉船,船一撑帆掉一部分,留下了这些宝物。没有这个运河,没有这个自然灾害,可能这些东西咱们今天看不到。

小片:从这些出土于运河的精美瓷器来看,运河除了运输粮食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商运物资就是这些极易破碎的瓷器。

主持人:那么从隋一直到元,南北的应该代表性的窑口的瓷器在我们大运河的河道的发掘中间。

馆长:全部都有,宋代的六大窑系,五大名窑,唐代的南青北白,这些都有。

纪实:

主持人:这个鹤踩的花鸟纹,这些鸟画地很生动啊。

馆长:这全部是柳孜遗址发掘出来的。

主持人:按理说它是外销应该走海了,但是它也往北方走。

馆长:它要评优啊,,要进贡啊。现在就像我们留学都到美国一样,要中国的京城认可。

主持人:实际上瓷器是一个又很沉重又易碎的一个商品,它要走旱路的话呢,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依赖于水运,所以我们南北窑口的这种交流,互相影响,就和这个运河是有关系的。

馆长:唐代和宋代是我们国家呢是瓷器大国,也是瓷器出口大国,是世界的贸易中心,那么陶瓷在世界范围内。

主持人:19世纪以前世界上只有中国能造出瓷来。

馆长:只有中国能造出瓷器,那么中国的瓷器呢是一种奢侈品,大量要出口,北方出口要路过这里,所有北方窑口到扬州,到宁波,泉州这三个地方,南方呢,所有的窑口,进贡到开封,到洛阳,到西安进贡又必须经过这里,南来北往留下很多遗存。

纪实:定窑的所有出口的东西,北方路过这里一般是外销的,外销东西有个特点,就是小,它考虑运输成本,空间,套装。因为北方本来是北方大汉,大气,那是它的风格,但是它要外销的话,它做成很小。很精致。

主持人:我们过去讨论中国历史的时候,常常说到中国是一个内向型的国家,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那么它的整个历史的主旋律一直没有离开大陆,而且一直好像似乎有意地在回避海洋。

馆长:那是近代。

主持人:事实上我们看实际上中国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明这个东西一直像海浪一样拍击着这个大陆,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重新认识这个隋唐大运河,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角度,它是对外交往。也就是说隋唐大运河这个将近一千公里的这么一个人造的一个人工运河,大大的缩短了中原和我们西北地区同海洋的距离,同时也是大大的拉近了海洋同我们中原。

馆长:世界各国与中国的距离。

主持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隋唐大运河的这个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小片:盛唐时期,各大名窑的中国瓷器,浩浩荡荡地通过运河,辗转反侧走上了通往国外的的海上“瓷器”之路,运河促进了中外贸易交流的实现,给大唐盛世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纪实:

主持人:这件琉璃悬胆瓶吧,这个显然是一件外来的东西。

馆长:外来东西,大概是,应该是欧洲那一带的。

主持人:这是在我们运河也是。

馆长:运河出土的。

主持人:哪一个时代的?

馆长:我们认为是唐代的。

主持人:这个是绿玻璃加白玻璃,这个造型这么完整的琉璃器,这个镜子应该是唐代的。

馆长:从纹饰上看是唐代的。

馆长:中国是最强盛的时期呢,应该说是两汉和唐宋,两汉时期呢,发展了往西去的丝绸之路,然后唐宋呢,就是它的强盛时期呢,就是主动把水路打通,走向世界,这个那么唐宋要打通这条出海口,要把这个唐宋时期的强盛送到世界各国,它就必须有,必须有这个隋唐大运河来做它的等于是它的,应该说是它的一个先决条件吧,那么隋唐大运河我就认为是隋代成全了大唐盛世。

主持人:就是隋炀帝自己没享受到,而且还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像史书所说的那样成了一个隋末的农民大起义和社会动乱的引火索。昏君,但他真的是由于他而造就了李世民的功绩。

解开运河废弃时间的历史未解之谜

小片:然而,随着北宋的灭亡,隋唐运河也走到了即将瘫痪的低谷。但是运河是从什么时候停止使用?至今还是历史上争论颇多的未解之谜。

馆长:在我们这个正史上没有记载,正史只记漕运,什么时候断漕运,断漕运是在北宋亡,1126年,北宋亡,这个就不再疏浚了,就没有记录了。

主持人:基本上就是以淮河为界,南北分治了。

馆长:分治了它就不需要再送粮食了,南方的粮食也不会再送过来。在这个北宋以后呢,它还再继续使用,我在《金史》上查到了它的一些记载,就说明这个河还在用。

主持人:就是官方的漕运瘫痪没有用了以后,民间其实还是把它作为交通的一个要道,在进行水上的各种各样的运输。

馆长:东西交流啊,另外还有个贸易,还得从这条河走,还要走。

纪实:你看这就是马上民族的东西了,对。带有皮具的这个东西。皮囊头。

小片:从运河中出土的少量金代和西夏王朝的窑口瓷器来看,随着国家的分裂,隋唐运河已因疏于管理而不复当年的繁华,只是偶有商旅从此通过。

馆长:另外呢就是,在这个战争史上也可以查出来,就是几次,南宋进攻金国,就要收复失地,进攻金国全部走的是这条河道,

主持人:其实就是要利用这条运河解决军队的运粮问题,运兵运粮。这个都说明了金代是通的。另外,元代呢记载就比较少一些了,但是最终湮塞是《宿州志》有一段记载,宿州制记载就是说到元泰定年间,黄河水,重新改道,向北又回到渤海去了,回到渤海去以后,泗州这里隋唐大运河就开始湮塞了。

主持人:因为它没有水来了是吧。

馆长:水量少了,它在荥阳这个地方,河南荥阳,黄河黄口那个地方,就是进这个隋唐大运河的这个入水口那个地方呢,也是逐渐失修,抬高了,它这个入水量也减少了.

小片:隋唐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500多年的重要作用,直到元代才渐渐失去效用,并且逐渐淤积。但是就在宿州东边的泗县,还有一段运河幸存了下来。

纪实:

主持人:你看这一段,这个看上去直直的一条这边就是公路这边是村庄,这应该就是当时候的那个隋唐大运河的一段是吧。

嘉宾:对,这是保留下来的一段古河道。现在这条运河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这是非常难得。

主持人:对,现在这个作用主要是什么作用。灌溉了吧。

嘉宾:主要是灌溉和水利作用。

小片:这条已经变得很细窄的河流,是古运河遗留下来的一段最写实的印记。如今来到这里仍会有出其不意的新发现。

纪实:

主持人:这个就是河里出来的?

嘉宾:有有,宋代的。宋碗。一会到下面洗一洗。还挺完整。比你们挖出来的还完整一些。在这喂鸡了。

主持人:当时在河里头的时候像这个挖的多吧?

嘉宾:多。还有罐罐,盆盆罐罐都有。

串场:走访了几个运河遗址,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条埋藏在地下的古运河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它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还是一道埋藏在地下的文化长廊,留给了我们数之不尽无法再生的文化宝藏。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我得知几天前河南的商丘又发现了一个运河遗址。可见这个被岁月掩埋的人类奇迹,像一串埋在地下的断了线的珠子,它们将接连不断地从泥土中脱颖而出,逐渐地串联出它曾经的模样。

南宋官窑装饰方法与纹样特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件陶瓷器,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其他用品,人们都会想到给予装饰使其艺术化。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里,先民们制造陶器时,也末忘记给它们装饰一下。陶瓷器装饰的手段很多,有堆塑、捏塑、刻花、印花、划花、锥刺等等。陶瓷上的这些装饰,无论从题材内容上说,还是从表现手法上说,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或那一地区的风格特点。南宋官窑从设立到停烧,自始至终属于南宋皇家御窑,其制品的形制、釉面品质、釉面呈色及釉面装饰都决定于宫中意愿,器形图由宫廷画师按皇上喜爱的图谱设计,并按产品的不同用途制作。南宋各代帝王多文才少武略,对南宋官窑瓷的要求几乎到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的地步。经多次上釉多次烧成的薄胎厚釉多层结构的青瓷,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瓷器中的奇苗。 南宋官窑青瓷是一种以釉面的色泽、质盛和纹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色釉瓷。釉面纹饰以釉自然产生的裂纹为基础。少量器物的胎体表面有浅浮雕、搂雕和堆贴装饰。南宋官窑瓷的釉色变化风情万种,从青蓝、青绿、青灰到青黄、米黄、蜡黄等各种各样的颜色,丰富多彩,至于何种釉色最美,则要由使用者的兴趣爱好而定。古人有“粉青为上,月白次之”之分,但从历代宫申传世的器物看,釉色并非只有粉青和月白两种,淡青、青灰、米黄色的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见,南宋官窑的釉色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十分丰富的。南宋人追求的是自然美,这是美学申的最高境界。南宋官窑瓷釉面质感是中国历代名窑名瓷申最具玉质盛的。这种玉质盛主要产生于厚釉多层结构。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釉中多层釉申间层聚集大量的微晶和部分气泡。从而使光线入射到釉表面时产生多重的漫反射、散射等光学现象,表现出与硬玉内多结晶结构相似的光学性能,因而达到了瓷釉玉质感的奇妙效果。玉器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睬,南宋小朝廷立国初需大量的玉质用器,但江南又缺少玉料资源,不得不使用瓷器代之,而南宋官窑不论从色、质都达到了替代玉器的效果,这就是南宋宫廷大量使用官窑青瓷的原因。关于南宋官窑瓷釉表面开片纹饰的特征,这原本亦是青瓷制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当坯体进人龙窑内加热、高温烧成,停火后封窑。自然冷却至室温,釉面裂纹是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产生裂纹的本质原因是胎、釉经高温烧成后其胎、釉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冷却时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胎、釉间产生应力,使釉层产生裂纹。这种裂纹是古陶瓷生产中经常产生的一种现象,或者说,在当时制瓷水平下是一种尚无法控制的工艺缺陷。从西晋的越窑青瓷、唐代长沙窑到宋代的汝窑、钧窑、龙泉窑等都有这种现象。这种缺陷后来被用来作为南宋官窑青瓷的釉面装饰,不能不说是南宋人的一大发现。由于这种釉面裂纹的形成肌埋比较复杂,影响其纹片形态的因素除了胎、釉本身配方外,还与施釉工艺、釉层厚度、烧成温度、高温下冷却速度等有关。因此,要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两件釉面纹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件好的官窑瓷变得十分珍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人的文献记述中,并没有把这种釉面产生的纹片奉为至宝加以喧染,而仅仅是当作一种自然美的组成部分。常见的纹片多为自然形成,有的纹细似丝。有的里外两层开片,呈冰裂状,亦称冰裂纹。有的开有大片,有的开有小片,亦有的不开片。一般是厚胎薄釉的釉面呈细裂纹,薄胎厚釉的釉面呈大纹片。米黄色瓷多为单层釉,开片细密。厚釉多层釉结构多为粉青或淡青色,开片稀疏。关于南宋官窑瓷另一个特征“紫口铁足”,亦有人认为是一种人为的刻意装饰。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记载:“官窑在凤凰山下,其土紫,姑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个,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成不及此也。”把“紫口铁足”现象作为南宋官窑瓷的一种人为的装饰,这是一种理解的误区。“紫口铁足”的记述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文献申,值得注意的是 “紫口铁足”现象并没有在宋人文献记载申作为特证加以描述。历代仿品为了达到这一 “特征”效果,特地在器物烧成前的口与足上涂上一层含铁量高的涂层,人为地造成 “紫口铁足”的装饰效果。从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并非所有的南宋官窑瓷都具有这一特征,有许多器物是没有这一特征的。特别是早期一些小件日用器采用支烧方法。底足裹釉,无铁足现象。从南宋官窑瓷独特的制瓷工艺技术的角度分析,南宋官窑多为黑胎,这是产生“紫口铁足”的内因。有的器物的口沿修埋成“人”形,胎体又较薄,上釉时不易挂住釉,高温烧成时釉面出现液相,口沿的釉自然流动的现象,造成口沿釉层减薄,使胎色影露,烧成后便出现 “紫口”。至于 “铁足”,是指黑胎青瓷的胎体中含氧化铁量较高,器物刮釉露胎部分圈足在烧成后呈现铁灰色,即"铁足"现象。由于南宋官窑器中有许多为大件产品,最大的尺寸超过40厘米,加之采用多层釉工艺,釉层丰厚。用支钉支烧,高混烧成时,支钉的高温免荷强度不够。因此,装烧方法也由早潮的支钉支烧改成垫饼垫烧,所以与垫拼接触的器底或圈足底端的釉层必须刮去,烧成后无釉部分的胎体因经二次氧化变成铁灰色,通称“铁足”。后代人用含铁量高的泥浆水刷涂器口和底足的方法人为地制造 “紫口铁足”的装饰效果,这正好作为鉴别真假的依据。

磁州窑陶瓷装饰的纹饰与特征


磁州窑装饰内容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故事等,其中也随着磁州窑装饰工艺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磁州窑前期,即北宋神宗时期(1068一1085),以剔、划为主要装饰方法时,装饰的纹样内容,以植物类的各种花卉、草叶最为多见,如缠枝忍冬纹、缠枝牡丹纹、缠枝蔓草纹、连续草叶纹、莲花荷叶纹。其次为动物类的鸦鹊、鸭、鹿、虎、鸳鸯、鹤、龙纹、凤纹、鱼纹等,还有文字。北宋晚期,特别是在金代成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由于装饰材料和技法的改变,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艺术引用到瓷器装饰上,并影响了中国陶瓷装饰的审美趋向,增强了装饰技法的表现力,由此也极大拓宽了装饰题材的领域,便装饰纹样涉及更加广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装饰内容不仅继续保持原有的花草类图案,一些新的纹样内容如吉祥图案、山水、书法、福寿以及人物故事均成为很受人们欢迎并十分流行的题材。1.植物类图案纹样牡丹纹 此类纹样为磁州窑陶瓷使用最多最久的纹样,也是宋代手工艺美术、建筑装饰、整体装饰最流行的纹样。牡丹在中国传统装饰中被称为“富贵花”,自唐以来见诸于各类装饰。牡丹寓意幸福美满,富贵昌盛。现实生活中,唐宋之际牡丹曾被封为花中之王,牡丹花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磁州窑装饰将牡丹纹高度概括,并予以充分地展现,将牡丹最完美的形态精心提炼出来,无论是彩绘还是刻划,都以流利洒脱、豪迈奔放的笔法表现了牡丹的活力与生机。装饰中所用牡丹纹品种极多,绘工根据牡丹花生长规律,从多种不同角度描绘牡丹,尽力表现它的娇艳和雍容华贵。仅牡丹花头形象的画法就不下几十种。有大叶折枝牡丹,茎蔓相错两枝相交的交枝牡丹,花朵盛开、枝叶茎蔓缠绕纷呈、穿插自由自在从不间断的缠枝牡丹。也有单枝牡丹配以繁茂枝叶组成的菱形图案式牡丹。牡丹花头有两层多瓣式,三层多瓣式,宝塔形牡丹,三层向心式,三组折枝式牡丹纹。元代磁州窑缠枝牡丹纹,使用三瓣叶形,不画叶筋。莲花纹 磁州窑陶瓷装饰主要纹样之一。莲纹的出现和中国佛教盛行于民间有关。自佛教传人中国后,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佛教文化中,舒展的荷叶上配着盛开的莲花,缠枝莲纹也很常见。在民间老百姓咏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含有神圣的意义。莲纹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中被广泛地使用,更大意义在于取其吉祥的含义,莲花纶鱼取谐音“连年有余”、儿童戏莲寓意“连生贵子”。莲花常用于碗、盘造型中,一盛开之莲花辅助一叶,圆形构图丰满充实,还有仰覆莲花,一上一下,两相呼应。三组莲花图案,采用莲叶向心武,花头朝外,茎叶弯曲似有转动感,紧紧环绕布满造型中心,显得生动活泼 。茶花纹 在磁州窑装饰中常用,特别多见于白釉黑彩、红绿彩的装饰中。在民间常用来表示祝福,或寄以美好企盼。菊花纹 中国传统花卉纹样。菊深秋开花,不畏寒。据传以其花泡水可以治病,朱孺子长饮用于菊和梧桐子泡的茶,以后成了神仙。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菊花还被看成是群花中的隐逸者,并赞它凤劲斋逾远,霜寒色更鲜。故常喻为君子。菊花是文人喜爱的花,将菊花纹样赋予多种含义,磁州窑陶瓷装饰中经常使用。忍冬纹 古代寓意纹样,多作为佛教图案使用,可能取其“益寿”的涵义。磁州窑常用做边饰。忍冬是一种缠绕植物,俗称金银藤,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伴,凌冬不凋,所以称为忍冬。卷草纹 在唐代开始流行,宋代陶瓷装饰中使用普遍,磁州窑陶瓷以卷草纹做边花的装饰,白釉黑刻在玉壶春瓶,以卷草、卷叶的纹样装饰造型,图案纹样丰满,张力十足。蕉叶纹 磁州窑装饰中常用纹样,做主花纹时装饰在造型腹部,以卷叶形式用做边花。常青植物,叶形宽大舒展,具有象征青春美好的寓意。2.动物类图案纹样

动物题材的装饰纹样在磁州窑瓷器上被大量使用,·许多有趣的动物形象使用频繁,如狮、虎、龙、凤、鸭、牛、鸳鸯、芦雁、喜鹊、蜻蜓、雀鸟、游鱼等。

虎纹 虎的雄健、威猛是许多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容。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中虎纹被描写得生动有趣,弓起的背部,表现出时刻蹿跃的架势,静中寓动,以简洁凝炼的笔法画出虎纹,并以虎纹的变化表现出动感,概括了猛虎的气势。有趣的是虎的面部画得俏皮而滑稽,反映了民间陶瓷装饰的特征。

龙纹 磁州窑装饰使用很多的纹样之一。龙在中国是人们意念中的神兽,有至高无上的力量,龙的形象也是一种组合的形象。磁州窑装饰中的龙纹是具有无限能量的蛟龙,但又是具有平民色彩的龙,龙的形象并不凶恶,显得和善而俏皮,这和许多工艺装饰上的龙纹不同,与后世明、清瓷器装饰的龙纹也不同。龙的形象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含义,龙代表皇帝,皇帝是龙的化身,被称为“真龙天子”。龙的形象在很多时候是威严的,然而在磁州窑装饰中它反映的是另一种情趣,是一种和普通人能够沟通的形象。这也鲜明地证实了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对皇权的看法,传达着平和、质朴的情怀。

凤纹 凤凰和龙一样,是古代人民想象中的传统的造型,每一个人都有他心中的凤凰形象。凤凰是代表皇后的,龙凤配被人们认为是最佳的组合。凤同样是人们想象中的形象,也是以现实生活中多种飞禽、动物组合而成的。如鹤鹅头、孔雀尾、仙鹤爪、大鹏翅、锦鸡身。使用凤纹象征高贵、吉祥。同龙纹一样,出现在磁州窑陶瓷上的凤纹,简洁、生动并带有几分稚气。在表现凤展翅高飞时,画了几朵云来烘托其轻盈直上,任意翱翔之态。以借意的方法传达给人们“牡丹飞凤”的视觉感受如“凤回首”纹。(1982年扬州出土的磁州窑龙凤纹罐,采取立式画法,凤凰的腹部呈螺旋形,羽毛全部由放射线状的细线条构成,整个凤纹的形状有如一个等边三角形,画面简洁,生动活泼,是元代磁州窑凤纹应用中的时代性突破。)

鹿纹 鹿纹在磁州窑装饰中经常出现,主要是传统文化中借鹿的谐音寓禄,来表示一种祝福。鹿在民间传说中被视为瑞兽,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代表吉祥和财富。在磁州窑瓷枕上鹿纹图案使用更加普遍。画法也更为生活化,有在山林中奔跑的小鹿,也有漫步于草丛之间回首顾望的子母鹿。

鹤纹 传统寓意纹样,《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的年寿长,常用为祝寿之辞。因此吉祥纹样中多有鹤纹。磁州窑装饰中的鹤纹,通常用笔线条简练。纹样画得充满童稚气,有的鹤抬腿伸脖,注视水中的食物,有的鹤双腿伸直,振翅高飞 。

花鸟纹 磁州窑装饰的主要题材之一,在瓶、罐上,特别是陶枕上最为多见。通常用笔精练,线条劲挺流畅,风格活泼,以展翅飞翔的小鸟、小雀,喜鹊登枝等图案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情景。这些都表现了磁州窑画工对生活的熟悉、观察的细腻探人,达到了意到笔到,表现了非常生活化,非常生动的绘瓷图案。

鱼纹 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装饰纹样,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大量出现,也许曾经是部族的图腾符号。这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器物装饰上。磁州窑装饰中鱼纹的品种是非常丰富的,表现了不同的色的形象,最常见的有鲤鱼、草鱼、鲢鱼、鲶鱼。在磁州窑陶器上的鱼纹,多为肥壮,鳍、尾上翘,表现出很强的动感,看似像在水中游动。有的鱼纹写实、有的鱼纹写意,寥寥数笔。生动活泼。有时几根线条就组合成一条或几条抽象的鱼,鱼和水波纹融于一体。表现出高超的借意装饰技法。以相反的方向,插绘鱼纹和水草。表现出鱼在游动的感觉。磁州窑的工匠还用绘间或兼剔、刻的手法,把生存在漳河里的各种鱼的动态很写买地表现在陶瓷的瓶、罐、钵、盆上以一种纯真、浪漫的情感描出或溯水而上、或在荷莲中静息、或跃出水面争食嬉戏的各种鱼,用水草的飘拂暗示水的流动,静中寓动。鱼藻纹是元代装饰中非常典型的形式,鱼藻纹中鱼形象繁多,各种各样不下几十种形式,有藏肚鱼、藏尾鱼、藏头露尾鱼(这种纹洋比较少见)。水草尖逆向对着鱼头,看上去像鱼儿在逆水行进,给人感觉鱼在游动,这是典型民间装饰艺术的借景寓意法,用风动的水草给你视觉提示,让你产生联想:鱼在动。双鱼交叉纹,与现代装饰语言相同,鱼纹的广泛使用说明了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是磁州窑陶瓷彩绘主要表现的内容。鱼的寓意好,装饰效果生动,多用在大盘或大盆里面,具有象征意义,达到了民间艺术要求精神和物质达到完美的统一的目的。

鱼纹在磁州窑陶瓷上的运用,还有其他寓意。传统民俗文化中,“鱼”与“余”谐音,以“鱼”来比喻富裕、充足之吉祥美好之意。同时鱼多子,以鱼来暗示多子多福,兴旺发达的意思,表示对后代繁盛的祝福。这种借意祈福在民间陶瓷装饰上非常普遍。

鸳鸯纹 磁州窑陶瓷中普遍使用的纹样。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鸳鸯鸟是爱情的象征,雌雄偶居,形影不离,成双成对在一起,是甜蜜美好爱情最形象的表征。磁州窑陶瓷的盘碗,特别是瓷忱上用此类图案最多。画面通常表现荷莲叶、荷花,或垂柳水纹。鸳鸯一前一后,

或以其他水禽、植物形象,如水草或野鸭来打破构图,从而丰富图案的装饰性。

3.人物纹样装饰

婴戏纹 磁州窑陶瓷中十分重要的题材之一,主要用于瓶、盘、碗、罐、枕等造型上,通过对人真无暇儿童嬉戏的各种生活场景、动作的描写,表现对一种无忧无虑美好生活的企盼向往,叙说对生活的热爱,或对一种美的事物希望。婴戏纹样的构成了除了将活泼、健康、胖胖的大头娃娃动态刻画外,同时画面一定陪衬有意味的背景或有吉祥寓意的植物、动物。如婴停竹马、池塘赶鸭、双婴戏鸟、打陀螺、放风肇、就鞠等。婴戏纹样没有一些陶瓷装饰纹样的含蓄和神秘,只有童稚的明朗和健康。

4.情节人物纹样

带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纹装饰多用于瓷枕,特别是在元代磁州窑器物上,有些纹样是著名的历史故事,有些则是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元代戏曲艺术发达,纹样中的题材,表现了磁州窑窑工和当时社会民众对元代杂剧,以及杂剧中所歌颂的历史人物的喜爱。元代戏曲的流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也加速了各种思潮的传播,因此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人物,出现在陶瓷装饰上是十分自然的。将人物故事题材的装饰用在陶瓷上,要求陶瓷画工不仅有精湛的画功,还要具有相当的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关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是画院画师分样本,陶工摹绘于器物上。笔者认为,有两点很值得商榷。一是画院,据美术史记载,元代宫廷不设画院,因此就不存在画院画师分样本的可能。二是磁州窑属民间窑,它的装饰题材不受官方任何限制,用什么纹样来装饰器物,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流行的题材,磁州窑为民间窑,它的制品主要是销售于市场,顾客主要是普通名百姓。从商业角度看,什么题材是大众关心的、喜闻乐见的,瓷器装饰上就用什么,这是符合逻辑的。因此,笔者认为,此类纹样的出现,一是磁州窑画工的自身创作品,另一种可能是受民间年画、画本的影响,被摹描于陶瓷上,同时也不排除其他瓷窑对其的影响。因为在磁州窑陶瓷发展的同时,耀州窑、定窑的陶瓷都在发展,类似于此类内容的纹样也出现在耀州窑、定窑的产品上。而耀州窑和定窑为宫廷制作陶瓷,受到官方在工艺技术上的关照,是极有可能和顺理成章的。再者耀州窑、定窑、磁州窑在某些装饰技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综合起来看,窑场与窑场之间的影响是极有可能的。

总之,带有故事情节的人物装饰纹样,不但丰富了磁州窑装饰的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更强烈的人文色彩,使磁州窑装饰融合了更多的艺术精神。

5.文字装饰

文字是磁州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金、元时期磁州窑装饰的又一主要特征。在陶瓷器上题诗写字为装饰,最早应始于唐代长沙窑,磁州窑陶瓷产品继承了这个传统,并加以弘扬,大大扩大了这种装饰形式,以不同书体的汉字为装饰,这不仅丰富了陶瓷装饰的题材,而且密切了陶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升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品位。

陶瓷装饰上书体多为行草,大多字体道劲,结构严谨,运笔有力,很显然这些绘工是有相当功力的书家。有的字体略有黄庭坚的笔意,也有颜体风格,有些是魏碑,绝大多数题字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有学者认为,磁州窑器物上的书体,是受宋朝被称为“楷法行草为本朝第一”的蔡襄的影响,很显然书法是有意味的装饰。书体装饰的文字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方面记述了宋代社会的民俗风情。书法装饰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略带看破红尘、退居乡野的隐士或仕途受阻的失意文人情怀的诗文,也有词牌、曲牌;一种是反映市民意识,带有谈谐调倪的市井打油诗。如河北彭城出土的瓷枕,上书《朝天子》诗文:“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另一件六方枕上题有:"驾踏花飞,乱红铺地无人扫。杜鹃醒了,菜底青梅小。倦拨琵琶,总是相思调。凭谁表!暗伤怀抱,门掩青春若。”一些反映市井文化,并带警世色彩的句子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招财利市”,“天下太平”,“月照他中月,人观镜内人”,“无枝不黄叶,有山得翠影”,“绿叶追凤长,黄花向日开,香因风里得,甜向苦中来“,以及“家国永安“,“风花雪夜”,“寿”等。这些诗、词、题、赋反映了宋元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流行文学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青白瓷的纹饰与造型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釉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青白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其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薄胎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莲素爽之感。五代时期,中原动乱,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窑的工匠逃往南方,与南方以青瓷见长的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青白瓷”这一创新瓷种。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室南迁,河北定窑的许多窑主和制瓷工匠也随着南下。北方工匠又带来了定窑瓷品新的制作技术。 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其间亦有刻花,受定窑工艺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代替。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通济渠通航的七百余年间,由于各种各样的事故,为大运河留下了大量的遗存,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在大运河所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中,尤以宋金时期的青白瓷数量最多。以下介绍几件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

青白釉莲纹葵口碗 高7.2厘米 口径20.3厘米 底径5.9厘米

碗敞口,口沿呈六葵口,斜直腹、浅圈足。内外施满釉,底足内无釉,釉色青白。内壁刻划出的莲纹潇洒、纯熟、有力,构图严谨,一气呵成,可见刻工的技艺十分高超,莲花的刻划深浅把握恰到好处,与积釉的翠蓝配合得天衣无缝。莲花纹是景德镇青白瓷最流行的一种装饰题材,常以莲花或莲瓣纹作为主题纹饰,有缠枝莲、折枝莲,或盛开的朵莲,充分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象。

景德镇青白釉瓜棱花口瓶 通高15.4厘米 口径13.6厘米 底径7.6厘米

瓶花口束颈,腹部有比例适中的指沟,圈足外撇。胎薄,可透指影,通体施青白釉,釉色晶莹。此瓶造型别致,呈波浪起伏的口部,强化了“花”的造型,使瓶子更加秀丽优美,而且富有生活情趣。

青白釉褐彩三连盒 通高5.3厘米 三盒的口径各为4厘米 底径各为3.3厘米

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三根花茎缠绕在三盒的盖顶,其中一盒盖面上捏塑有一朵盛开的花朵,另两盒的盒面各捏塑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蕾,布局疏密得当,制作工艺十分精巧,显得格外美观。该三联盒子母口无釉,里外施满莹缜如玉的青白釉,花蕊、花蕾及花茎都以褐彩点缀。盒盖和盒身用深而宽的刀痕刻划出花瓣纹,刀法简洁熟练,纹饰清晰,增加了三联盒的立体感。这种瓷盒子主要用途为盛装药品、化妆品和香料等。

青白釉瓜棱形执壶 通高9.5厘米 口径5.3厘米 底径4.9厘米

执壶的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让人感到柔软和亲切。丰腴饱满的壶体,在极薄的坯体上勒出十六道筋纹,稍短的颈向上渐渐放大直到呈花形的口部为止,与此同时宽而薄的壶柄从颈部划一道圆弧搭至腹上,细而修长的壶嘴自壶腹部直出到与口部相平。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唐代瓷器已开始仿金银器,宋代更甚。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日用器皿为主,在造型上吸收金银器的特点并加以创造,这件青白瓷执壶明显带有仿金银器的某些特征,不仅造型优雅秀美,而且腹大流长,既便于存储水和酒,又便于倾倒。

青白瓷盏托 通高9厘米 杯口径7厘米 足径3.5厘米 托腹径12厘米 足径6.4厘米

此套盏托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光素无纹饰。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带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较厚,器形清秀典雅,传递给我们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盏托,亦称茶托,是一种以“托”和“盏”配套使用的茶具,是宋人饮茶的必备之物。

运河遗址出土的青白瓷器时代长、数量多、器型全、纹饰美、品味高,有以下几点特征:

1.得天独厚的胎料、釉料

景德镇青白瓷的胎骨一般较轻薄,而且莹白,得益于可塑性较强、得天独厚的胎料,用“洁白匀净、坚致细腻”八个字,大致可以概括。其胎质精良,胎骨极薄,造型轻巧,源于有高品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胎坯内所含的铁、钛物质极少,因此胎质白洁;所含的硅、铝、钾、钠适量,可塑性较强,才会使胎质致密、韧度高,有半透明感,所谓“薄如纸”恰恰是对其作品的胎坯轻薄的真实写照。从瓷片的断面中可见,其胎细腻、油润,状若初出屉的热年糕,如玉类脂,巧薄似脱胎,透光见影。其胎质之精细,是宋代其他所有窑口都不可企及的。

景德镇宋代的青白釉的釉质,在化学组成上属石灰釉,其钙含量比之其他窑口略高,釉料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恰到好处,加之,国内顶尖的窑工汇聚,具备高超的窑炉气氛、温控技术,主观、客观万事俱备,条件成熟,怎能不生产出精品?故而,器物在入窑焙烧后,釉薄处泛白,聚釉处呈现湖水绿色,釉面玻化程度较高,色泽如玉,有晶莹剔透、光可鉴人的效果,积釉处碧如湖水,似蓝盈盈的波光水色,素有“青如天、明如镜”的赞誉。

有得天独厚的胎、釉料,有集天下之大成的窑工技艺,才造就出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饶玉”之瓷。这种釉色于宋初一面世,即迎合了传统的文人“君子以玉比德”,追求玉质美的心态,成为风行世界的“饶玉”。

此次大运河考古发掘的青白瓷比之窑址出土的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少见“糊米底”。过去很多鉴藏书籍中,把“糊米底”作为辨别景德镇窑青白瓷的一个典型特征,而大运河出土的青白瓷作品中,除北宋时的部分作品有“糊米底”外,南宋所生产的作品就很少见有“糊米底”了。这应该是南宋时期工匠对于胎料的漂淀和淘洗过程中,去除铁质和杂质的技术明显提高,当然,也可能与覆烧技术、提高产量有关。总而言之,运河考古发掘出土的景德镇青白瓷,是不能以糊米底的有无,作为可以一票否决的鉴定标准的。

2.精妙绝伦的纹饰

大运河柳孜遗址考古发掘的青白瓷的纹饰,多以淡雅、高贵之图案为主。胎体薄的青白瓷作品,能通过光照和纹饰深浅,映射出阴阳明暗、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它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胎釉的各自优势互补,使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既增加纹饰的立体感,又使其外表依然平滑洁润。

青白瓷图案装饰手法有划花、刻花、印花、蓖划(点)、堆贴、镂雕等多种技法,线条有力、构图精美。刻花多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半刀泥”法雕刻,纹饰简洁流畅、生动活泼。划花以尖锐而纤细的竹篦工具划出篦划纹,线条流畅,优雅清晰。印花装饰均为阳纹,大多印于碗盘之内或盒盖面之上。

青白瓷装饰图案有人物、婴戏、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菊花、莲瓣纹、菊花纹、石榴花、芙蓉花、栀子、兰草、萱草、柳条纹、海浪纹、云龙纹、凤穿牡丹花、龙穿缠枝花、麒麟、鸿雁、狮、龟、鱼、鸭、鹅等纹饰,其纹饰运笔舒展,疏朗有序,富具神韵。

由于长期受厚达数米的运河沙土掩埋,运河遗址出土的青白瓷釉下及胎骨中有土碱沁入,严重地影响着刻划花纹饰的通透效果和立体感,尤其影响影青瓷中若隐若现的效果,影响装饰图案的流畅和完美。根据长期保护的经验,可用稀释的“84消毒液”适度浸泡,即可脱去影响胎骨通透性的土沁,还原影青瓷的纹饰神韵。

3.典雅的造型,精湛的工艺

运河遗址出土青白瓷的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以各种日用品为主,有各式精美的碗、盘、碟、钵,有各式美观的茶具和酒具,如执壶、注子、注碗、杯、盏、盏托,容器有优美的瓜棱形罐、盖罐、四系盖瓶,此外还有各式花瓶,各式印花枕,炉有镂空香熏,丰富多样的盛放化妆品、香料或药品的盖盒,以及造型多种多样的人物和动物雕塑等,可谓造型精美,应有尽有。

隋唐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青白瓷很多,但其中不乏福建众多窑口和安徽繁昌、泾县窑的青白瓷作品。经与窑址出土瓷片标本比对,除在胎釉的质地方面有先天差别之外,在造型、工艺方面亦有质的区别。

总体上说,景德镇窑、福建窑、繁昌窑的青白瓷的造型,都具有江南人的清秀、细腻、优雅的性格特质,但在形制的细节上、工艺上,还是突出了其各自不同的人文内涵。在成长发展的路上,景德镇窑具有创烧青白瓷和产地原料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窑口则是以沿海外销的地利为优势,在南宋、元时期,迅速扩展起青白瓷的外销出口加工,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同样的天时,不同的地利,给它们带来了不同的压力、不同的质和量的努力方向,自然在造型和工艺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取向。长此以往,距离就会拉开,造型与工艺的精湛与粗放、典雅与拙俗,就会显而易见。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放在一起比对,就会立见分晓。

景德镇自古至今,独占天下制瓷原料和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它在千余年的制瓷业中长盛不衰。青白瓷无论是从窑口之多、地域之大,还是器形之众、装饰手法之广,都是令人叫绝的。这些青白瓷器的出土得益于隋唐大运河的博大久远,才机缘巧合地为我们留下这些宝贵的财富。

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现就宋代影青瓷鉴定要点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第一,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这样,器形不符合的才能鉴别出来。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所以,鉴定器形时一定要格外细心。

第二,看釉面。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第三,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第四,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岂能望其项背。

南宋 青白瓷瓜棱粉盒

南宋 青白瓷薄胎碗

南宋 青白瓷人物纹托盘

南宋 青白瓷螭龙耳杯

半坡遗址出土陶器 古代瓷器知识


半坡遗址出土陶器

席纹陶钵和布纹陶钵仰韶文化,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据考古发现,半坡人已有了专门的制陶区,说明那时陶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制陶工艺也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出土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席纹、布纹和其他编织印纹。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陶器


陶豆 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年—前2500年),1974年山东胶线三里河出土。

陶器盖 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年—前2500年),1963年山东曲阜西夏侯出土。

大汶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泰安大汶口、滕县岗上、曲阜西夏侯、邹县野店、兖州王因、邳县刘林、大墩子、诸城县呈子、日照县东海峪和胶县三里河等遗址。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彩陶不多,以黑彩和红彩绘平行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几何图案。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壶形鼎、背壶、长颈壶、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器。

在早、中、晚3期中,陶器的陶色、纹饰、器形都略有变化。陶色早期以红陶为主,兼有一些灰陶与黑灰陶。中期红陶减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陶器的制法,早期以手制为主,到了晚期轮制逐渐增多。陶器纹饰,早期有锥刺纹、划纹和少量彩陶。彩陶上多为黑彩线条纹和叶脉纹。主要器形有釜形鼎、钵形鼎、小口带柄壶形鼎、敛口平底钵,也有在上腹部饰彩的陶钵、高柄豆、高柄觚、双耳壶等。中期又出现了附加堆纹、篮纹、压印纹和镂刻纹,以及施黑赭色和红色的彩陶。彩陶纹样有直线、斜线,弧线组成的花瓣纹和八角星纹等。中期的陶器器类较早期明显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钵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盉、三实足鬹、敛口钵、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长颈带鼻壶、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与漏器等。晚期陶器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篮纹、镂刻纹等,彩陶则以涡汶为主。器类有罐形鼎、瘦腹背壶(其中有白陶)、宽肩壶、高柄豆、袋足鬶(有白陶)、三实足盉、高柄豆、带把杯、长颈壶等。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单把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仙山纹双耳三足大香炉(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开光龙纹执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松树小景纹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六出开光莲花纹花口折沿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并蒂莲花纹折沿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湖石鸡冠花纹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牡丹纹折沿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莲花纹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海兽纹大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戏珠龙纹鼓腹钵(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方流直颈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六开光缠枝花卉纹烛台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赏析

明代宣德青花轮花纹双耳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开光花果纹执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白龙纹敞足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影青刻海浪青花龙纹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砚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网格纹鼓腹钵(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蟾形五毒鸟食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鱼藻纹多棱金钟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莲托八宝折腰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缠枝莲花托八宝纹鼓形熏(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龙纹盖罐(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龙纹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直口大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七棱折沿花口钵(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宣德青花团龙纹花口洗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龙凤纹窝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碗(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花鸟纹盖盒(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闹潮龙纹敛口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赏析

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仰韶文化先民用瓮棺埋葬夭折的儿童,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

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此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此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