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底款鉴别 > 导航 >

巅峰之作“7501”鉴别真伪看底款

巅峰之作“7501”鉴别真伪看底款

瓷器底款鉴别 老瓷器底款鉴别 清朝出口瓷器底款鉴别

2021-03-17

【www.taoci52.com - 瓷器底款鉴别】

昨天,汇聚了20位江西瓷艺工艺美术大师数件作品的《江西景德镇工艺陶瓷名人名作精品绝品展》在南京美术馆开幕。展览上,众多名家精品一字排开供人随意玩赏,独有巴掌大的一只酱油壶和手指长的一只酒杯被玻璃罩罩着,仅供人远观。记者一问方知,这两件小瓷器就是俗称“红色官窑”的“7501”瓷。

东西虽小却是巅峰之作

知道这两件瓷器的身份后,记者请求上手一试。展览负责人刘庆华几经考虑,在桌面铺上厚厚的毡子,并要求记者手不离毡,这才将两件瓷器捧到记者手中。轻!东西到手后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记者举到眼前细观:但见两件瓷器造型工整古朴,通体莹润洁白,呈现半透明的质感;腹部寥寥数笔,一支粉黛梅花俏立枝头,饱满传神。揭开壶盖,内部亦是釉色莹润细腻,毫无疵点。轻叩之,余音清亮,袅袅有声。

“这件瓷器可以说是景德镇现代瓷器的巅峰之作。”刘庆华向记者介绍,1975年1月,设在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供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号为“7501”。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汪桂英、洪国忠、王锡良、戴荣华等人团结合作,终于烧造成功以明正德官窑器型为蓝本的“7501”瓷。品种包括碗、盘、茶杯、酒盅、饭锅、品锅、布碟、醋壶、酱油壶、大汤勺、茶叶罐、胡椒筒、牙签筒、香烟筒、烟灰缸等全套生活器具。因考虑到毛主席工作很忙,饮无定时,所有食用容器均配有保温盖子,梅花纹饰也是毛主席最喜欢的。 

曾被当成职工福利来发放

由于工作保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这些瓷器是怎么会流传到民间的呢?刘庆华告诉记者,当时“7501”瓷的研制数量为1万件,出窑后完好的仅有4000余件。经过精心挑选,送发北京2000余件。剩下的按规定必须就地粉碎,可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一部分被销毁后,剩余的全部封存入库。到了“文革”后的1982年,国内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年春节,研究所将封存的部分器型较小的“7501”瓷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当成福利。此后这些神秘的瓷器才为世人所知。刘庆华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上的这两件东西是上世纪90年代自己从一个研究所职工的手中买下的,恐怕当年分到这份“福利”的职工没有一个会想到,现在要卖的话,单这个酱油壶也要15万元。

鉴别真伪看底款

因为“7501”瓷的特殊背景和高超的工艺价值,现在收藏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仿冒品。如何鉴别仿冒品呢?刘庆华把酒杯底翻给记者看,上面有“景德镇制”4个蓝色篆书,印在洁白的釉色上分外好看。“这是基本的辨别窍门。”刘庆华说,“许多作伪者想当然地在赝品底部刻上‘怀仁堂用瓷’或‘中南海用瓷’的字样,其实真品底部就是‘景德镇制’几个字。如果底款不对,做工再好也是假的。”

红梅翠竹盖碗

红梅翠竹烟具

红梅翠竹茶壶、茶杯

红梅翠竹洗笔筒WWw.TAocI52.Com

红梅翠竹盖碗

红梅翠竹品锅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元代瓷器底款都有哪些


玩瓷器,首先要学会鉴定瓷器的真假。而鉴定其真假中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就是通过鉴定底款来判断真假。今天,我们就以元代瓷器为例,看看元代瓷器底款有哪些,如何通过这个来判断瓷器的真假。

据专业藏家介绍,在元代瓷器底款中,除了白釉瓷器上印有枢府两个字之外,其他的极少见到落款。因此此类瓷器也被称为是枢府白瓷。不过,元青花的云龙纹“至正十一年”铭双耳瓶因为历史地位的缘故,存在些许的不同。除了通过底款鉴定真假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鉴定其真假:

一、风格

一般来说,元代瓷器的特点偏向草原民族风。在瓷器上能看到很多创烧的类似蒙古族特有的器型。创烧的单色釉也比之前更加精美。据悉在当时,元朝统治者特意下令设立了枢府来管理这些瓷器,因此也被称为是枢府瓷。此时因为对外贸易比较频繁,所以烧制了很多外销瓷器,尤其是青花瓷,正是在这个时候大量远销海外,甚至到了中东伊斯兰国家。在创烧品种方面,还继承了宋代的钧窑和龙泉窑特点,很多地方也吸收了汉族文化。

二、景德镇窑

1、单色釉瓷

青白瓷在宋代时期非常有名,而到了元代依然延续使用,不过在胎体、釉色、造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变化。元代的青白瓷更白,更细密,胎体也更厚。白中带青,不透明。常见的纹饰有云龙、卷枝、牡丹、卷草、莲瓣等;器型方面也增加了很多,除了日常使用的盘、碗、罐、瓶、炉之外,还有一些新颖造型的瓷器,比如葫芦形的执壶、砚滴、笔山等等。

2、釉下彩瓷

元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器件,一种是大型器件。小型的制作并不精细,颜色多为乳白、青白或者是半透明,青花颜色偏灰暗,纹饰也比较洒脱,甚至可以说非常潦草。

三、造型

仿古瓷虽然看起来和古瓷差不多,但仔细鉴定的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元代青花瓷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因此仿瓷很多。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元代瓷器,可以根据其造型来鉴定。以青花瓷为例,元代青花和釉里红大碗的口径达到42厘米,纹饰也非常丰富,制作相当精细,虽然底足存在不足,但却并不影响它的美观和市场价格。现代仿品虽然能仿造的差不多,但实际上做不到十全十美,因此仔细看还是有区别的。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元代瓷器在纹饰上也存在不同,元代制品的鲜艳颜色比较少,不过大部分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纹饰都非常美观,图案对主次的协调要求很高。

元代瓷器精品拍卖成交价格:

1:元青花孔雀牡丹带盖梅瓶,尺寸:高45厘米,估价:RMB 13,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 RMB 16,675,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本品俊秀挺拔,胎质厚重坚致,釉质温润泛青,其盖为覆杯型,中置宝珠钮,外绘六瓣覆莲瓣纹,布局疏朗。在宋元明三朝,梅瓶为实用器皿,多为盛酒之用,故烧造同时必配瓷盖,而清代则以之为陈设或插花之用,故不需烧造盖子。其盖式样与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六个青花梅瓶当中的五个盖子一致。其肩部装饰孔雀穿牡丹花图案,一面绘雄孔雀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间,另一面则是雌孔雀俯首翔飞,与雄孔雀相呼应。所绘孔雀翎羽清晰,神韵尤佳,周围缠枝枝牡丹翩翩展姿,妍态尽见,此处纹饰布局与安徽繁昌县新港街道元代窖藏出土「元 青花孔雀纹兽耳罐」的主题纹饰一致,笔法疏朗清秀,如出一人之手。

腹部绘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但见牡丹花开正浓,妍美饱满,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轻盈,布局疏朗清新,笔意酣畅洒脱。纵观本品上下之装饰有别元青花常见繁密之风格,清雅可人,其牡丹枝蔓均以细笔绘就,灵空舒畅,尽显纤巧之柔美,犹见风姿之典雅。青花之色,苍翠妍丽,深入胎骨,兼有丹青之妙。底部涩胎,泛瓦红色,留有明显的垫烧粘结高岭尾砂的痕迹,为元青花装烧工艺的重要特征。除了本品以外,存世所见以牡丹纹为主题纹饰的元青花梅瓶一共十件,装饰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肩部的纹饰,常见为缠枝花卉和云肩式图案两种,其中保存顶盖不失者仅得四例,分别为香港葛氏天民楼藏品、香港佳士得2003年春拍第640号拍品和江西高安窖藏两件出土品,它们的肩部装饰皆为云肩式图案。其中伊朗阿迪比尔神庙旧藏两件器皿则与本品纹饰布局最为相近:一为「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只是肩部少了双孔雀。另一为「元 染付灵兽牡丹唐草文梅瓶」,肩部装饰则为缠枝莲与天马麒麟,胫部为卷草仰莲瓣纹。

2: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尺寸:21×20×30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1.05.20,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3:元青花云龙纹大罐,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3,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此罐造型饱满,唇口,短直颈,丰肩,弧腹,为元青花经典造型。施釉肥厚滋润,釉色白中泛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通体青花绘饰,颈部一周绘制卷草纹,近足处绘莲瓣纹,皆为元青花经典的边饰,余下皆留白,突出腹部为主题纹饰,布局简练,类似一例可参考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罐」,高29厘米,与本件体量相若,亦为口沿、足胫绘纹饰,腹部留白绘主题纹饰。腹部通体绘二行龙纹,一龙昂首向前,一龙回首而望,皆张口露齿,肌肉鼓胀,气息豪迈雄劲,身材飘逸灵动,极具神采;龙为三爪,为元代青花龙纹标准制式;龙身周围绘制火焰状祥云朵朵,烘托龙之苍劲、洒脱、雄伟之势,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多数元代龙纹瓷,龙鳞绘画皆为交错网状画法,而本品不同于前者,则是由细笔勾绘致密鳞片轮廓,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公私典藏所见装饰龙纹之大罐多绘单龙,绘双行龙者寥寥可数,此件更见珍稀。本品之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云龙的精神气质生动威猛,例如龙爪的刻画,显得比其余要锋利遒健,肘毛的刻画更见飘逸。同样绘有行龙纹的一件可参考高安市博物馆藏「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窖藏出土,笔触、画法均有本件高度相似,可供参考。

4:元/明初十四世纪红釉刻龙纹连盖梨式执壶,尺寸:13厘米,估价:HKD 9,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1,300,000 ,成交时间:2011.10.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5:元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罐,尺寸:高38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1,300,000 ,成交时间:2010.04.07,拍卖公司:富得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周年度典拍卖会。

此罐青花纹饰富丽堂皇,堪称元代青花器的典范。器身由六层圈带纹饰构成,口沿绘回纹,颈部缠枝花卉纹,下辅以覆莲瓣纹,内绘杂宝纹,肩部缠枝莲纹,置对称双兽耳,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花,缠枝牡丹纹与足部的仰莲纹中间用双线圈隔开,莲瓣纹内有云纹和水滴纹。罐身以缠枝牡丹为主题纹饰,其次要纹饰在肩部、颈部和近足部描绘,别具一格。整体布局疏朗大气,疏密有致。器型敦实厚重,胎质细腻,釉色温润。青花纹饰为进口钴料绘制,呈色艳丽,浓淡相宜,略有晕散。铁锈斑深入胎骨。底部有淡淡的火石红,漏胎处粘有釉斑。

6: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尺寸:高42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270,000 ,成交时间:2018.01.08,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7秋季拍卖会。

拍品唇口外侈,短颈,丰肩,鼓腹至下渐收,至底微外撇,浅圈足,器型饱满丰润,古朴壮硕,极富元代游牧民族所崇尚的粗犷之美,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采。此梅瓶通体以青花描绘纹饰,自上而下层次分明,以缠枝牡丹为主体,呈带状分布于肩部及腹部,肩部短窄故纹饰巧雅,腹部阔大故花卉更为繁茂圆硕,枝蔓蜷曲缠绕,牡丹一仰一覆妍姿盛放。足胫处绘变形莲瓣纹,花瓣内绘朵云,并加饰圆圈,每片花瓣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尽见元青花特色。不同纹饰间以唐草纹或菱形纹相隔,构图虽满,但密而不乱,纹饰主次分明,视觉冲击力极强。青花成色苍翠妍丽,浓淡相宜,砂底微泛火石红色。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异常珍贵,本件即为传世元青花中的一例精品,其臻美之态弥足珍贵。

元代青花瓷普遍出现并趋于成熟,作为记录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元人蒋祁所著《陶计略》云:「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于字里行间足见元代瓷器热销于世的盛况。元青花在器型和纹饰上,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与风格。就造型而论,有着浓郁的游牧民族色彩,壮硕而简洁,但在装饰纹样上,则主要来源于汉文化,故主体纹饰大多是中国传统题材,如牡丹、束莲、龙凤、麒麟、松竹梅等,辅助纹饰如波浪纹、回纹、蕉叶纹等,也大多出现在中国传统器物的装饰中。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结晶,其造型大气磅礡而不失精致感,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集结的产物。翻阅公私典藏,与本品相似度极高者仅见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一例,其器型、纹饰、布局等均与拍品相契合。另主体纹饰相同仅肩部绘制其他纹饰者可见上海博物馆馆藏三例,其纹饰均以缠枝牡丹为主体,仅肩部分别饰云肩、山茶、佛教八宝纹,可资比较。其余传世者多见孔雀纹、云凤纹等,纹饰较为繁杂,相较可见论疏朗秀雅本品更胜一筹。

7:元清宫旧藏乾隆御题哥窑贯耳壶,尺寸:高18.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270,000 ,成交时间:2017.12.1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哥窑是宋代名窑之一,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装饰而著称。明人鉴赏瓷器注重瓷釉表纹理的变化与色差,哥窑「金丝开片、紫口铁足」的特点正好满足了精英阶层对居家清供、好古赏玩的想法,如明人高濂《遵生八笺》、文震亨《长物志》之类记载文人清供的专门书籍,其中有记载哥窑道:「堂中插花,乃以汉之铜壶、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因此哥窑金丝开片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明清绘画中,如明代杜堇所作《玩古图》等。此贯耳壶仿上古铜壶造型,颈部凸起二道弦纹,肩部两侧各有管状贯耳,底足两侧设有两穿带,气韵古朴。通体施釉肥润,金丝银线开片遍布器身,疏朗有致,底足敷有深褐色铁汁,足端磨损露胎处可见胎体坚质。瓶底部满釉,上以琢玉之划刻法镌刻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文为:「处郡章家弟与兄,弟陶纯美较兄精。春风堂不观随笔,那识哥窑所得名。乾隆乙未春御题。」 后钤刻「比德」篆书方章。诗文说处州有章家二兄弟,弟所烧瓷器纯美,品质较兄所制为精。如果没看到《春风堂随笔》,怎么会知道哥窑名称的来由。

春风堂随笔》为明代陆深所作,是最早对「哥窑」的产地、产品特征、章氏兄弟的记载。《春风堂随笔》云:「哥窑浅白断文,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处州之龙泉窑。生二所陶素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诗文上贴有墨书「敬字六十六号」黄纸签条,为标准清宫内廷规程,可见此件官窑壶曾入藏内府,经乾隆皇帝赏鉴并题诗后命造办处工匠镌于瓶底,在清宫秘藏百年后于清末乱世自清宫散出。瓶底所贴写有墨书编号的黄纸签条为典型清宫做法,两岸故宫所发表清宫旧藏器物多有贴有此类编号者,经艺术史学者研究得知,此类编号第一字为宫廷名首字,如台北故宫藏一「清乾隆 黄地洋彩折枝花卉纹碗」,上贴有「重二百七十一号」,其原藏重华宫。本件所贴为「敬字六十六号」,以此推断,极有可能原藏敬胜斋。敬胜斋位于建福宫花园,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宋瓷纯净古朴、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乃是陶瓷史上永远的经典,明代精英阶层盛行复古风,宋瓷为当时鉴赏家所珍视,清代宫廷继承了明代的内府珍藏,乾隆皇帝本人的鉴古趣味也大抵延续了明代的审美倾向,其中尤以明代末文人高濂的《遵生八笺》对他影响最大。高濂对理想的文人士大夫生活起居有过如下描述:「时乎坐陈钟鼎,几列琴书,拓帖松窗之下,展图兰室之中,帘栊香霭,栏槛花妍,虽咽水餐云,亦足以忘饥永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 论及陶瓷鉴赏,高濂认为:「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 对此乾隆亦深以为是,他在作于乾隆四十三年的《咏官窑盘子》写到:「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特别是宋代哥窑更可为宋器之精粹,哥窑并非以一色纯净而取悦士人,而是借助独特的物理效果独步古今,正因为窑火的变化控制着胎釉的收缩,不规则的开片由此产生,并呈现出金丝铁线般的网络,变化万千,遂成自然天成的美感,可谓是赵宋文人「古雅」美学诉求的具象。故乾隆由陶瓷鉴赏所作的约二百首御制诗歌中,除少数几首是称赞本朝御窑所制壁瓶或书灯外,大部分是对古代陶瓷如「五大名窑」所作题咏。

8:元定窑划花螭龙花卉纹葵口盘,尺寸:直径24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10,925,000 ,成交时间:2017.12.1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出产白瓷著称,是五大名窑之中烧造时间最早、历时最悠久的窑口,亦是唯一以纹饰见长者,所出精于刻划,善长模印,素有定州花瓷的美称,产品曾入贡内廷,为后世所重。本件定窑划花螭龙花卉纹葵口盘,盘作六出葵口,口沿镶嵌铜扣,盘壁微呈弧形,端庄大气,通体施象牙白釉,清新雅致。盘心刻一螭龙,身形矫健,作回首腾跃状,内外壁分别刻划有肆意盛放的莲花四朵,叶片舒展,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刻划线条利落,流畅如画,为定窑划花工艺的杰出代表。窑工先以长斜刀勾勒,继而用梳齿工具押刻蓖纹,最后于轮廓的一侧施加深峻的直刀,有如中锋、侧锋交替用笔,在牙白釉沈积处晕散出浓淡交替的笔墨韵味,而花、叶内加刻的蓖纹更是抽象的表现出了植物表面的质感,整体刻划没有丝毫犹豫,那种下刀的速度感时隔千年仍可令观者心惊,叹服不已。台北故宫典藏一例定窑盘,与本件尺寸、纹饰几无二致,原为清宫旧藏,并被指定为头等器物,而清宫档案中记载该件定窑盘原为一对,故可推测本件即为清末乱世自清宫中流散而出,更可见珍贵之至。

底足鉴定古瓷真伪


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面对赝品泛滥的现状,鉴定古瓷真伪就成为了收藏的重中之重。

对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讲,该如何鉴定古瓷器的真伪呢?我省收藏家张子刚先生说,鉴定古瓷的真伪,底足是关键。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可以见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可以见其烧造工艺,可以察看其老化程度等。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张子刚说,收藏爱好者首先应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特征,如足是什么形状的足,胎是什么质量的胎,其次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定古瓷真伪:

看底足是否有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仿品也有少数粘沙,但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使之极少有粘沙。

看底足露胎之处胎骨磨损情况。一般来说,仿品的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真品的露胎处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显得细腻。

看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瓷器的火石红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瓷底足处火石红特别浓郁,而其仿品的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显得轻浮不定,有的颜色偏黄。

看底足的垫烧痕迹。明以前的瓷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哥窑有“跌足”等。

看各时期底足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瓷器底足露胎处的痕迹。如南宋瓷器有旋纹;元代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代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较少;清代官窑瓷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

青瓷“巅峰”,历代​龙泉​窑鉴别浅谈!


龙泉窑在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区域,故名“龙泉窑”。在龙泉、云和、丽水、遂昌、庆元等县构成长达200—300公里的瓷窑带,有窑址200余处。

龙泉窑的器形有炉、尊、瓶、洗、琮、文房四宝用品、生活用品、供品、祭品等,造型使大家喜爱巨细适中,釉色以青色富含各种深浅的绿色都视为青,称为粉青、灰青、青黄、梅子青等。以梅子青为最佳釉色。梅子青大部分生产在南宋期间,而这一期间的器形又是制瓷最佳的,巨细适中,纹饰美。

北宋时纹饰以芦雁,水波,云纹,婴戏及篦点和篦划纹为主。以浮雕莲瓣为昌盛。笔画流通粗暴。

北宋龙泉窑刻划花盘

南宋时以白胎青瓷的莲瓣、弦纹、双鱼、龙纹、贴花牡丹为多。这时的斑纹显着的显得笔画精巧、画工细腻。

南宋龙泉窑双鱼洗

北宋南宋的龙泉瓷不相同:北宋的器底灰黑,南宋的底赭红,这是制胎用料和精密度形成的。在龙泉窑的开展过程中,要辨认早、中、晚期的商品也是很主要的。因为同是宋代的龙泉窑制品,但其价值和收藏要求是不相同的。

北宋龙泉窑刻划花盘底

南宋 龙泉青釉紙搥瓶底

龙泉的年代色

五代龙泉呈黄绿,绿中微黄北宋遇。

粉青龙泉烧南宋,梅子青色南宋细。

深黄微灰属明代,粉青微黄绿元器。

龙泉青绿铁做色,掺量很少还温记。

五代龙泉窑覆莲瓣纹管瓶

注解

五代时的龙泉显黄绿色,归于弱复原温度,绿中微黄也常是北宋烧的弱温复原,南宋的粉青是中等复原温度,梅子青色是南宋用强复原温度操控的,梅子青被称为最佳的釉色。

明代深黄微灰是用强氧化烧成的。粉青微绿是元代用强复原烧的,但他们的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铁的份额不相同,复原温度不相同。龙泉掺铁量很少,是用复原温度来操控的,好的梅子青瓷器很少。

北宋龙泉窑五管瓶 龙泉青瓷博物收藏

龙泉窑年代的釉色

北宋胎白盘碗壶, 施釉淡青胎灰如。

釉色青中又泛黄, 南宋渣斗瓶和炉。

胎白色美粉青釉, 青玉润泽翠美出。

刻划为主云水动, 象征青瓷技成熟。

植物变型图画多, 元器样多不孤单。

器大胎厚青泛黄, 泛灰釉薄大明出。

吉利人物釉光强, 龙泉虽久各自若。

南宋龙泉窑堆贴虎纹瓶

注解

龙泉窑几朝代都烧,并且许多地方都烧,要找宋代的很少,但市道上有。宋代的也分南宋北宋的。南宋瓷比北宋的精致。年代不同釉色也有差异,加工上也有差异。以南宋梅子青为珍品。刀工也很精道。

元 龙泉观音佛龛

南宋龙泉创用灰碱釉加紫金土

高温流动石灰釉,南宋龙泉灰碱釉。

可升高温烧好瓷,高温不流灰碱釉。

胎中参加紫金土,胎白生出翠青釉。

灰碱釉好碧绿美,美属温熔金属釉。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贴花云凤纹盘

注解

南宋期间,窑工呈现南北技艺联系,在龙泉窑呈现高温的灰碱釉高温釉不易流动,温度好控,不光给烧制带来了成功率,并且对掺入金属釉也有好处,因为高温烧瓷的作用得到进步,在此基础上又参加紫金土,使得龙泉釉呈现了翠青色。胎是白色的,但显粗糙,这是龙泉用的土不如景德镇用的土好有关。

南宋龙泉窑五管瓶

元龙泉窑褐斑匜

龙泉窑

泡聚层层叠叠立,均密泡中石英粒。

恰似冰糖碎釉下,恰似云团滚滚遇。

胎色灰白白中灰,釉胎边缘有红迹。

炉中烘烤朱赤色,老釉不浮釉透丽。

新假釉亮半透明,胎釉泡足要注意。

深层用镜仔细看,可以看出料色粒。

明龙泉窑 镂空花卉大香薰

注解

泡像层层云雾从左右向一处集聚相同,在许多泡中可见石英粒状物,看釉层下像压碎的冰糖相同裂隙泡。

泡像层层云朵滚滚来,胎是灰白,有的是白脂,胎粗,因没有景德镇的麻仓土,但灰有深的有很浅的,胎和釉边缘赤色。

胎釉接触处有彩红带酱色的印迹。老的釉透彻,釉层泡儿千姿百态,新的半透明釉胎的面层都新,假的外表贼亮,过于透彻。

真的用三四十倍放大镜看,釉层有色料没熔化的颗粒。深层用镜仔细看可以看出釉料的色粒。

清 龙泉刻山水人物纹方洗

民国龙泉窑大瓷龟

福羲国际拍卖行是近年来拍卖界的一匹黑马,成立6年就已经挤入全球十大拍卖行之一,在现如今行情低迷的拍卖市场,福羲国际始终保持着高成交率的成绩,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始终给着众多藏家一份希望,一份憧憬。福羲国际拍卖行总裁吴伦骅,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福羲国际上拍的藏品必须是经过严格的征集制度征集而来的,我们只要精品。今年是福羲国际拍卖行进军亚洲香港的第二个年头,这次迎春拍的出色表现,既表明福羲国际拍卖行已跻身并稳居香港拍卖市场阵营,也将推动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今年迎春拍称为“一场完美的拍卖会”,也将是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就是福羲国际企业精神,严格的藏品甄选制度,只求精不求多。这也促成了福义国际高成交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选择福羲国际艺术品拍卖行的服务,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更专业、更周全的收藏知识指导和收藏投资指引,伴随着我国收藏热第四次浪潮的到来,祝愿福羲国际艺术品拍卖行和广大藏家爱好者和藏品投资人共同成长。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卖或者参加拍卖推荐会请咨询Fygj058与福羲国际拍卖公司客服经理或授权征集点客服经理联络,洽谈市场趋势与托售事宜。

瓷器底足鉴别方法


陶瓷鉴定,不外乎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一个器型就够复杂了,如《中国陶瓷》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极多;而胎又涉及众多窑口,即使同一窑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尽相同。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故然要学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准突破口。这样,才有感觉,才能由浅入深捉到一些真品,真品捉到了(哪怕捉到一只),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兴趣,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那么其突破口是什么呢?本文从陶瓷器底足着手讲述一些鉴定方面的常识。

小小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捉到真品。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才没了“乳突”,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浅,一般从“棕眼”里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明之中期以前的器物,其挖脚就特别明显,如宋之瓶的挖脚,明之洪武碗之脚就特别突出,尤其是民窑,仿佛挖得像个小碗(因挖脚挖得浅),而仿品则挖得做作不自然,甚至不是挖脚,而是模注。

由底足察看各个时期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尤其是明以前,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状土、或子金土呈现,而仿品则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点浆水,要不没有。

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上述各项古瓷底足的特点,都是判别古瓷还是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随着新仿者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制刀痕,火石红等,但如仔细辨别还是能有所区分。如新仿火石红有的铁红染料涂上去的的,认真鉴别便可知真伪。

古瓷鉴别包罗万象,学问深奥,但若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抓住突破口,还是能举一反三、逐步掌握、乐在其中的。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瓷器底足鉴别方法”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古陶瓷底足鉴别常识


陶瓷鉴定,不外乎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一个器型就够复杂了,如《中国陶瓷》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极多;而胎又涉及众多窑口,即使同一窑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尽相同。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故然要学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准突破口。这样,才有感觉,才能由浅入深捉到一些真品,真品捉到了(哪怕捉到一只),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兴趣,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那么其突破口是什么呢?本文从陶瓷器底足着手讲述一些鉴定方面的常识。

小小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捉到真品。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米糊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才没了“乳突”,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浅,一般从“棕眼”里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米糊底”,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明之中期以前的器物,其挖脚就特别明显,如宋之瓶的挖脚,明之洪武碗之脚就特别突出,尤其是民窑,仿佛挖得像个小碗(因挖脚挖得浅),而仿品则挖得做作不自然,甚至不是挖脚,而是模注。

由底足察看各个时期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尤其是明以前,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妆土、或紫金土呈现,而仿品则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点浆水,要不没有。

民国瓷器真伪鉴别


民国时期青花料很大一部分采用氧化钴含量较高的洋蓝青花料,料质不精细,发色灰暗,层次单一,立体感差。一般而言,如发现蓝色花纹面上,留有爆釉点自釉里向外爆破的痕迹,其制作年代在近百年内。民国时的五彩瓷,其色彩艳丽,大红大绿的品种多见,很容易与前期的品种区分。

接下来,小编教大家如何通过“六看两区别”来鉴别真伪民国瓷器:

1. 看纹饰。民国真品的纹饰都带有自然舒展的神韵,赝品纹饰生涩之中显出貌合神离。

2. 看器型。民国真品的器型传承有序,都是民国按各朝已有的器型仿制。而赝品器型有些非驴非马,常常是随心臆造。

3. 看描金工艺。描金工艺是民国瓷的一大特色,主要在器口、壶嘴、瓶的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实施描金。民国真品描金的金色都纯正,赝品描金不纯正还很粗糙,大多描金像枯黄的败叶色,与真品描金相差甚远。

4. 看釉质。1916年郭世五在景德镇督烧的民国御用瓷与珠山八友烧制的新粉彩瓷器釉质都精细,其他瓷器的釉质较粗,尤其是生活用瓷,釉面常有不同的棕眼与乔麦地。

5. 看胎质。民国真品胎质较粗松,因此手感适中。赝品胎质细腻,所以手感都较重。

6. 看款识。民国的堂名款与人名款都很规整而清晰,款识是从右向左排起,款识自然流畅。赝品仿款十分拘谨不自然,方章仿款松散无力不清晰,且题句常常出现简化字。

7. 区别一是民国真品底足自然磨痕与赝品底足打磨作旧的区别。

8. 区别二是民国真品釉面莹润与赝品釉面贼光的区别。

【陶瓷文化】底足鉴定古陶瓷真伪


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可以说底足是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步步深入古玩市场的赝品铺天盖地,笼罩着市场,可以说90以上为赝品,如宋之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瓷,全世界不足100件,且都收藏在一些大博物馆和收藏家之手,件件价值连城。如今何来如此多的汝窑瓷?宋五大名窑之官、哥、钧窑瓷也到处都是,令人防不胜防。所以鉴定其真与伪就成了收藏中关键之关键了,而器物的底足为古陶瓷的信息量最大的地方在底足。底足,可以见其胎,可以见其釉,可以见其胎釉这结合情况,可以见其烧造之工艺,可以察看其老化程度等等。

一般来说,断代容易定位难。确实如此,一般的收藏者就是因为断得了代,却难分其真伪,懂得其物哪种造型、哪种纹饰、哪种特征为哪个时代,哪种珍品。所以一见那种造型、纹饰都对的器物就激动,结果呢,一经鉴定便傻了眼。

如何从底足鉴定真伪呢?笔者认为:

首先应掌握各个朝代的器代之工艺,再看其相符不相符,如足是什么形状的足,胎是什么质量的胎;

二、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三、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四、鉴定其足底露胎之处之火石红,各个时期都有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

五、明之中期以前的器物,其挖脚就特别明显,如宋之瓶的挖脚,明之洪武碗之脚就特别突出,尤其是民窑,仿佛挖得像个小碗(因挖脚挖得浅),而仿品则挖得做作不自然,甚至不是挖脚,而是模注;

六、由底足察看各个时期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尤其是明以前,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状土、或子金土呈现,而仿品则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点浆水,要不没有;

七、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八、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通过这些鉴定,若万一还拿不下来,那就不得细看纹饰和其他了。

民国瓷器如何鉴别真伪?


民国瓷器如何鉴别真伪?民国时期(1911--1949)瓷器生产,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了。总的看来,1840年(道光二十年)雅片战争以后,由于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陶瓷工艺也同其它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着国势之日衰,而逐渐走向下坡。所以在瓷业生产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反而日益萧条。在民国初期,袁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古代传统瓷器爱好者,但因为时间短,烧制数量不多。这个时期,由于选料精细,瓷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宪御制"兰料或料款。民国时期,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出现了大量仿古瓷器。当时仿古瓷器,风行全国。这个时期仿古瓷器的特点,数量多,范围广,不仅有仿制历代名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见的仿制古瓷器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白瓷;仿宋元时期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窑瓷器;仿明,清瓷器及民国后期仿前期瓷器。

民国时期,瓷器造型有: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陈设品有:瓷像(人瓷像,佛像,飞禽走兽),三星人(福,禄,寿),大肚人,和合二仙等。生活用品有:盘,碗,杯,碟,胆瓶,缸,小瓶,皂盒,烟壶,扣盒,节盒,水仙盘,水洗,帽筒,花盆,笔筒,水盂,笔架,茶壶,鱼缸,粥罐,药瓶,花瓶,将军罐等。

民国时期,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如与历代瓷器相比较,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上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青花瓷器颜色晕暗发兰,俗称洋兰。洋兰是光绪末期出现并延续到民国,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兰。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玻璃质釉的特征。如民窑生产的日用陶瓷,帽筒,壶,碗,杯,罐等。装饰图案也由过去的山水,人物,花卉图案,演变为一面是绘画,一面是诗词文字装饰。多数为江西景德镇,天津,唐山等瓷厂烧制。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全彩(双面彩绘的)较好。

民国时期,瓷器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缠枝花卉,牡丹,喜字,寿字,福字,云龙,云凤,松鹤,松鹿,五伦图,柳树黄鹰,喜鹊登梅,石头记,婴戏图,梅,兰,竹,菊,八宝,八仙,蝴蝶,二十四孝,吉祥如意,凤凰牡丹,耕织图,渔樵耕读,三国故事,竹林七贤等。

这时期出现了贴花瓷器,有的瓷器全部是贴花的,有的是贴花山水彩相间的瓷器,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贴花,有一部分是绘画水彩,两者融为一体的。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民国瓷器如何鉴别真伪”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巅峰之作“7501”鉴别真伪看底款》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巅峰之作“7501”鉴别真伪看底款》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底款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