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哥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康熙哥釉胆式瓶

康熙哥釉胆式瓶

哥釉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瓶 古代哥柚瓷器

2021-05-26

哥釉瓷器鉴别。

清康熙时期,朝廷对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业格外重视,进一步推行“官烧”与“官搭民烧”政策,开始派督窑官统管官窑窑务。康熙在位61年中,瓷业发展迅猛,品种丰富,青花瓷器进一步得到发展。工匠们很好地掌握了浙料与珠明料的炼制技术,青花蓝色显色像翠毛一样娇艳,像宝石一样明快,用分水法和晕染法可将蓝色分出浓淡深浅等许多色阶,使得画面富有立体感。

五彩瓷工艺是康熙瓷的另一大成就。常用彩料有红、黄、紫、绿、蓝、黑等。早期五彩用彩浓烈,形象硕大,画面繁满,受清初“四王”和明代沈周画风影响,人物画摹陈老莲风。彩瓷有青花五彩、哥釉五彩、斗彩等。后发明了珐琅彩、粉彩、抹红三彩、墨地三彩等,把彩瓷工艺提到了极高水平。

这是一只罕见的康熙哥釉、斗彩、五彩加粉彩剔刻开光大胆瓶,瓶高40厘米,口径8.5厘米(微残),最大腹径23.5厘米,底径13.5厘米。生成年代应为康熙晚期,堪为康熙年制瓷工艺的集大成作品,弥足珍贵。此瓶工艺特征有如下四点:

第一、哥釉。通体施亮清釉,呈百碎圾状的棕色细开片,不规则布列其中。

第二、此大瓶通体分3部分。左右分别为2个圆形开光五彩纹饰区,开光外为剔刻斗彩缠枝番莲纹。青花区的缠枝番莲以及开光窗棂,由工匠在未施釉前,在素胎上剔刻而成,故而罩釉后,浅浮雕美学效果跃然而生,主体纹饰立体感分外凸显。第三、番莲纹作为主体纹饰,工匠为了突出工艺效果,把釉上红绿彩“拼”、“斗”于青花之中,使图饰更为清雅。莲心施釉上绿彩,“斗”于青花之上,突破成化斗彩传统的青花勾边、釉后“填”彩的工艺,而是采取“外青花内斗彩”的创新工艺。“里青花,外斗彩”是康熙朝瓷器的创新技法,这在康熙瓷器中是未多见的。施用珠明料,以“分水法”表现花枝的阴阳向背,大面积青花造势,艳丽的青花由浅入深,“色分五等”,层次感极强,把莲花枝叶的灵动、向背活脱脱地表现出来。而“斗”、“拼”、“填”入花心和小枝叶上的浅绿釉上彩,正是工匠高度艺术修养的体现,其艺术构思显然以这“斗”绿之笔,把莲心和新枝,不经意地表现于画面之上,堪称“神来之笔”。更为令人击节叫绝之处,是与斗绿彩相套用的斗红彩工艺。作者将釉上红彩点染于莲花的莲蓬心和几片叶片边缘,使这若隐似现的几抹红彩掩映在这万绿丛中,真正表现出莲花在结果期“英落蓬生,新叶茂”和“绿肥红瘦”的诗境。

联想到五代越窑莲花盏托中托心为莲蓬的造型,荷花叶瓣以伏莲纹环刻于莲蓬四周,肥大的荷叶作底托的造型创意,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古代陶瓷艺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之一斑。

第四、开光内五彩与粉彩套用。左边开光内的春江山水人物图是一幅绝妙的清代五彩图,分别用绿、矾红、赭色、棕、浅蓝、黑色、紫色八种彩饰图,其中远山、楼阁、土地施釉上彩;江水、近山、人物、树木、花草用釉下彩;桃花用桃红粉彩,海水江乐、海浪边缘及海兽之爪、腹、獠牙施白色粉彩。粉彩是珐琅彩盛行前的一种工艺,大量使用于雍正朝瓷器。在康熙晚期瓷器中已有五彩、粉彩共用的现象。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乾隆仿哥釉粉彩花鸟纹饰描金六方瓶


清乾隆帝尤喜赏哥窑,尝然欣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据清蓝浦《景德镇陶录》称:“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可见此时仿古技艺之高。

窑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

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再者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故有“紫口铁足”之说。

于是“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成为宋代哥窑的最大特色,使其在后世依然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

此哥釉粉彩花鸟纹饰描金六方瓶,为乾隆亲命御窑场烧制而成;撇口,束颈,通体呈六方形态,肩下渐收,六方足。瓶型俊雅秀美,勾染皴擦,浓淡相宜。瓶口描金,并以如意纹、回纹等辅纹做点缀。

瓶身正面绘粉彩花鸟纹饰,花卉色彩娇艳,花瓣轻盈俏丽,浓淡相宜,为突出主体花头,特意将叶子部分作低调处理,明暗变化柔和,形成浓艳与淡雅的对比,颇具层次感和立体感,鸟儿俏丽枝头,仰头鸣叫,神情生动自然,一幅春意盎然、活跃灵动的花开鸟鸣图跃然瓶面。

内壁及底部均施松绿釉,釉质紧致细密,釉色素雅大方。显示出乾隆期粉彩瓷富丽繁缛的特色。底款为蓝料双框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足底因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上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呈现出老气自然、干燥、统一的色泽。无泥浆粉土及其它洗不干净的人为物,无人为作旧而被复烧的痕迹。

青釉琮式瓶鉴定及成交价格


琮式瓶被称为瓶中之王,是在仿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外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成。

1.宋 汝窑天青釉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26,000,000元,尺寸:高18cm。此琮式瓶,造型规整,大气古朴,自然老气,呈琮式,乃是仿照古代玉器造型,施天青釉,釉色纯正,釉面温润,胎体灰白,胎釉结合紧密,底部有五个支针痕,露出灰白色胎,整器优美流畅,珍贵稀有。

琮式瓶沿袭了玉琮基本形制:方柱形,长身,圆口,圈足,口足大小一致。这种形制反映出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理念。

2.南宋 官窑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20,160,000元,尺寸:高19.5cm。瓶口底相若,器身为玉琮式,外壁自下而上分为5节,方形,直腹,圈足,造型端庄。施灰青色釉,釉子厚润如堆脂,闪烁油光,釉面开大小不同的纹片,以黑色为主,间有金色,同时伴有冰裂纹生成,于细腻平滑中透漏着稳重典雅之气。由于此器采用垫烧法烧成,故底足一圈露胎无釉,由此可见其胎为褐色。

琮式瓶的烧制最早见北宋,在南宋时期官窑和龙泉窑烧制很多且不乏佳品。明代琮式瓶主要在施釉上有所改变,多用月白釉。入清以后,釉色又转变为青色系与蓝色系釉的加工较为广泛,也出现了一些色泽更为多姿的精品。同时,器身原本的横线装饰变为八卦纹,故也称之为八卦瓶。

3.官窑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16,620,000元,尺寸:高20cm。此器器型为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其器内圆而外方,以象天圆地方之说。此器施釉较厚,为淡雅天青色,釉面上有开片,开片呈浅黄色,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

清代琮式瓶的发展是比较多元化的,一来是在瓶的造型上有变体出现,如附双耳,另一个是功用上的发展,晚明到清中,琮式瓶已经从礼器之用转变向书斋、厅堂和作插画、熏香器具。

4.明成化 仿官窑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19,600,000元,尺寸:高28cm。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方形圈足。器身有凸起的横纹装饰。造型端庄施粉青色釉,釉面肥厚丰腴,有不规则开片。

这两件琮式瓶,一件是清光绪青釉琮式瓶,也是标准器;另一件是声称清雍正青釉八卦琮式瓶,为赝品。这两件同为青釉琮式瓶,却是一真一假,其中差别究竟在哪儿呢?

5.南宋 官窑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16,500,000元,尺寸:高19.5cm。造型仿自新石器文化玉琮的形制,圆口,短颈,方柱形体,器身饰以凹凸的装饰,圈足。通体施青釉,釉面有开片,黑胎细腻,为宋代官窑制品。

首先我们看标准器——光绪青釉琮式瓶,此瓶胎体厚重,胎质缜密;筒体遍施青釉,釉色纯正透亮,釉面晶莹滋润、光滑细腻,并且富有玉的质感;底部写有“大清光绪年制”的款识,底部有一圆孔;瓶身四面有较为规整的、凸起的八卦纹饰。

6.南宋 官窑粉青釉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15,000,000元,尺寸:高25.5cm。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瓶身通体施粉青釉,釉层肥厚,釉面玉质感强烈,足底边缘露胎处可见纯正胎色。

根据专业人士考证,这件琮式瓶底部有圆孔,并非因为是赝品,而是因为是国外回流的藏品。

7. 宋 龙泉玉琮瓶一对,拍卖成交价格:9,129,390元,尺寸:高26.5cm。高圈足方腹,束颈唇口,瓶身仿玉琮形制,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色纯净亮丽。

在国外流转时,由于一些欧洲人爱好创新灯具,喜欢在瓷器底部打一孔用于走线,上接灯具、灯罩,即成一精美独特的灯具,故瓶有此孔。

8.宋 官窑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8,318,525元,尺寸:高28cm;口径8.2cm。

这件琮式瓶的保守估值为8万元,算琮式瓶中价位比较不高的。原因在于,根据它的款识写法以及瓶底部有一块漏釉之处这两点可以判定,此瓶是光绪民窑仿官窑产出物。

9.清乾隆 粉青釉五孔弦纹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9,200,000元,尺寸:高29cm。此瓶造型敦实沉稳,胎体厚重,而上部折肩五孔的设计又颇为别致,中间开一大孔,四角环绕四小孔,孔与器身相通,于稳重中透出灵动,瓶身凸出三组弦纹,令整体造型更富变化的韵律,禅意浓厚。

当时京城琉璃厂一代,琮式瓶的市场需求较大,但是官窑的产品仅能入贡宫廷而不可向市面出售。

10宋 官窑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9,020,000元,尺寸:高19.5cm。

在此情况下,一些烧制条件和技术到位的民窑,往往会有偿邀请官窑制瓷人员去参与制作,因此即使是民窑产品,在形制、尺寸、施釉等方面也基本没有问题。所以严格意义上,这件琮式瓶应该称为光绪民窑产琮式瓶标准器。

11.清乾隆 仿汝釉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4,838,040元,尺寸:高29.4cm。此瓶全器满施仿汝釉,釉质肥厚,工艺考究,不为多见。瓶背上方有两组对称的象鼻穿眼,两侧足墙留有方形穿带,为穿绑皮带固定之用。

再来对比一下这件自称雍正青釉八卦琮式瓶的赝品。此瓶是仿古白玉琮造型,器型规整,釉水肥润,瓶身四面也有凸起的八卦纹饰,但纹饰排布相对不太齐整。底部写有“大清雍正年制”的款识。

12.清乾隆 仿官釉琮式瓶,拍卖成交价格:4,255,000元,尺寸:高23.5cm。

这件琮式瓶,首先在尺寸上就暴露出了最大的问题,与上述标准器一比照,就知道它是造假器物。琮式瓶作为一个官窑专门品种,在烧制时是拿木头先设计好造型,即成所谓木楦,后期框入胎体烧制即成。上文所述标准器虽然出自民窑,但因为是官窑人所做,所以尺寸是与官窑产品一致的,这件瓶与它相差甚远,最多也只能算一个仿古瓷。

第二个问题是它的釉色是青釉里最低档的豆青釉,而雍正时期琮式瓶用釉,立件基本用粉青/冬青,豆青釉基本只用作盘子碗碟一类。最后一点在于它款识与真正的雍正年制琮式瓶差距很大,这个可以借助对比故宫出版的图录,非常容易鉴别。

清代乾隆哥釉青花描金龙凤灵芝纹螭耳瓶


“哥釉青花”始见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乃青花瓷上罩以效哥窰之冰裂釉命名。明清时期的哥釉青花瓷,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器。其特点是青花彩瓷上罩以纹片釉,由于碎片纹很象哥窑釉的开片,故名“哥釉青花瓷”。

宣德时期御器厂仿烧哥釉瓷器时,底部用青花书写款识,可谓此品种的始创。万历朝的器物纹片釉釉面闪米黄或黄色,开片纹路呈现粉红色,青花呈色多为蓝中闪灰或发黑,一般多用白、褐色等彩料堆绘出松鼠、花蝶、蟠螭等图案。

清康熙朝制品的纹片釉开片呈米色或灰色,青花则青翠明快、色泽浓艳。到了乾隆以及清中期,烧制工艺进一步提升,也有一些哥釉青花的精品之作。

此哥釉青花描金龙凤灵芝纹螭耳大瓶,胎骨坚密细白,釉面肥厚滋润,光洁柔润。开片的纹路为肉粉色,尽显繁花似锦,青花发色深沉沉稳,蓝中闪灰黑,比较少见。

瓶口描金,往下绘如意描金纹,颈部及腹部青花描金绘龙凤灵芝纹。青花发色纯正,浓淡有致,灵芝花卉神态生动逼真,线条流畅,气韵传神。肩部及底部均绘青花描金海水纹饰,画风简易遒劲,气势雄浑。瓶内及底部均施松绿釉,底部中部留白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灵芝纹间绘以龙凤呈祥,但见云龙纹五爪伸张,鬃发上扬,闭口鼓目,形神威猛;凤纹俯身回旋,机灵矫健,华丽婀娜,在翻腾的祥云之中显得富丽堂皇, 如此龙凤呈祥,寓意福泽绵长,更有书云 “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康熙青花釉里红博古图棒槌瓶


康熙一朝,釉里红、铜红釉器,烧制严格,筛选苛刻。正如此,御出之品,日趋成熟,渐达官器标准 。此时御窑,属创烧阶段,各类新品辈出,精者留,不适宜者,刻时停废。

青花釉里红始于元代,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和以铜为发色剂的釉里红,两种技术相结合烧制而成。康熙时期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且有继承和创新,烧制出了更加完美的康熙青花釉里红。

经反复试烧,融合青花釉里红效果更为上品。时之匠者,遂以釉代彩,或于两层透明釉间,着笔抹红,绘出纹饰。继而试作新器数类,但有次品,就地弃之。

此时期釉里红发色艳丽明媚,纹饰精美,线条流畅,与青花结合浓淡相宜,和谐顺眼。既有青花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

如见此例通体以釉下青花及釉里红绘“博古图”纹饰,釉里红发色明丽,与青花结合浓淡相宜,相得益彰,纹饰风格别具一格饶有韵味,乃康熙年间之上乘之作。国廷文物所藏此器高80公分,相比于北京故宫所藏各类棒槌瓶尺寸更甚,乃国内青花釉里红棒槌瓶之最。

康熙 青花釉里红博古图棒槌瓶 尺寸:

口径:15.5cm

高:79.3cm

足径:17.3cm

哥弟混合三环瓶


中国是陶瓷大国,世界上最早的瓷器是中国的青瓷,尔后才有白瓷和彩瓷等。青瓷在中国的发展历时数千年,其所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青瓷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雨过天晴”的釉色和“静穆庄重”的造型,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及审美情趣。其中始于北宋、盛于南宋的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青翠的釉色,驰名海内外,为世人争宠。

馆藏珍品龙泉青瓷———哥弟混合“三环”瓶,是目前活跃在中国青瓷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事陶瓷事业已逾四十余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的成功之作。

浙江龙泉,境内丛山耸峙,溪流纵横,风光秀美,瓷土资源蕴藏丰富,山高林密,燃料充足。据《七修类稿》记载,相传龙泉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擅长制瓷,各有千秋。生一所制之瓷,称为哥窑,生二所制之瓷,称为弟窑。哥窑瓷器的特点:黑胎厚釉,釉色丰润饱满、青灰淡雅,面显形状各异、不同规律的纹片,有“紫口铁足金丝线”之美称。弟窑瓷器的特点:白胎厚釉、釉层丰富、光泽柔和、晶莹滋润、犹如美玉,釉色色调不同,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贵。艺术贵在创新,大师徐朝兴并不甘愿做一个传统的守护人,而是一位思路敏捷、富有创作个性的有心人。数十年来收集古今中外、陶瓷器皿实物及图片资料,构想创作一件能打破传统模式,在造型设计上别具一格,力求在装饰手法上有所突破的作品。

哥弟混合“三环”瓶即是大师创新的得意之作。整个造型设计为透空环形,口肩部配置二只耳环,在工艺上采用洒浆法,把哥窑坭与弟窑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131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给人们以新意,此瓶也因此而得名。“三环瓶”以其造型简洁厚实,自然质朴和有着典雅的文化内涵装饰手法,“诠释”并“超越”了传统。作品一问世,就受到了陶瓷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陈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陈列时也同样得到参观者的赞赏。

乾隆哥釉八开光鸟兽纹粉彩描金瓜楞瓶


鹿在我国分布广泛,同时肉质肥美,只吃青草树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古人打猎时常将射鹿作为首选。这些特征和中国百姓非常相似,是受欺压、欺凌的对象,所以古人就以鹿比喻天下百姓,渐渐地比喻成天下。

《史记》记载:楚汉相争,韩信被封为齐王。有个叫蒯通的辩士,劝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韩信不肯。西汉建立后,韩信被骗杀,临刑前说:我悔不用蒯通之计。刘邦又派人抓到蒯通。蒯通辩解时有一句是:秦朝法度败坏,诸侯并起,如同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来追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这就是“逐鹿天下”的由来,金庸小说《鹿鼎记》,就隐含着争夺天下的意思。

本品乃乾隆帝授意御窑厂仿前朝器型之一。瓜棱瓶是宋瓷中常见瓶式,特点为瓶腹由凹凸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而得名。更可贵的是哥釉工艺也仿制宋代哥窑,凝腻的釉面间开裂大小不一,如疏落的冰裂状网纹,漂亮至极。

此瓶有硕大伟岸的形体,端庄凝重的造型,深刻吉祥之寓意。而画工、用料、工艺等都集大成的汇集于此瓶中,让人拍案叫绝。瓶颈绘八只红蝠,下缀铜钱,寓意“福在眼前”。再下绘石磬璎珞莲花纹,寓意吉祥。

瓶腹分别绘飞禽走兽、山石花鸟。其绘工如神来之笔,把每一景每一物描绘的传神至极,而且都有其丰富的美好寓意。就飞禽走兽来说:“鹿”与“禄”谐音,象征官运亨通、富贵常在。英姿勃发的骏马,寓意马到成功、马上封侯、马上平安。松枝上乖巧伶俐的松鼠,松为长寿、鼠是多子,合称为吉祥如意,其它诸如此类……

此瓶有哥釉般的含蓄,有精湛画工的绘画及纹饰,有匠心独到的烧制工艺,也只有在乾隆盛世那种“精巧之致”的时代背景下,才能烧制出这样划时代的珍品。

粉彩琮式瓶值钱吗


在中国古代,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色彩绚丽的的各种瓷器堪称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众多生产瓷器的朝代之中,宋代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内敛的纹饰风格,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绝唱。每一个成熟的工艺品都凝聚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蕴含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宋代的上等瓷器佳作中,在杭州的南宋官窑是将中国的青瓷文化推向一个难以逾越高峰的象征。形态古朴端庄的南宋官窑,拥有不张不驰的线条美感,给人一种典雅含蓄的静态美。加上浑厚的釉质,透薄的胎色,独具匠心,充分地传承着中国的瓷器文明,甚至对世界的文化艺术也是伟大的贡献。在这些稀有的瓷器中,南宋时期的琮式瓶与其他时期的相比,可谓佳品。

传说,琮式瓶始出现于南宋,在这个时期,仿古之风尤为盛行。因此,琮式瓶是模仿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中的玉琮外型,然后加以改变而成的。清代景德镇也有烧制此种形态的瓷器,但宋代烧制的瓷器成色公认更佳。

琮式瓶发展到顶峰时期时是其功能、形式、内容、数量多方面结合的成果。琮式瓶从起初的皇权祭祀向装饰的功能转变;从单一的兽面纹饰向清八卦纹的改变;从原先的祭祀纹理装饰向风俗人情、山水风景画转变;从单一的青釉向青花、青釉、白釉、仿官釉、仿钧釉、粉彩、豇豆红釉、茶叶末釉、霁蓝釉、浅绛彩等多种釉色转变。那么,下面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粉彩琮式瓶瓷器。

说到粉彩琮式瓶,不得不讲粉彩。粉彩是除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创造烧制的彩瓷。是在烧好的胎釉上,加入含砷物的粉底,然后涂上颜料,再用笔洗开。而粉彩的效果是砷对颜色的乳蚀作用之后产生的粉化效果。

由于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大量的南宋官窑被摧毁,工匠也大多失散,导致流传下来的精品瓷器粉彩琮式瓶非常稀少。物依稀为贵,目前拍卖市场上拍卖的南宋粉彩琮式瓶,价格都非常高昂。现在,只有在博物馆才能见到非常精致的粉彩琮式瓶。据了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的大维德基金会都有收藏。曾经在北京的瀚海拍卖行,还拍卖了一件官窑琮式瓶,以1650万元成交,可见琮式瓶的价值之高。加上粉彩类的瓷器在拍卖市场一直都是收藏界的亮点,所以目前精品的粉彩琮式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康熙粉彩花鸟天球瓶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勤奋好学,他认为:“虽古圣人,岂有生来无所不能言者?凡事俱由学而成。”他在学习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还把学习范围扩大到外国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方文化方面,亲自聆听西方传教士的讲课。在“学人之长”的思想主导下,使其很快地吸收西方文化艺术的营养,并将其很快发展成自己的艺术成就。康熙官窑粉彩器的纹样采用五彩的绘画方法,即单线平涂法和无线涂绘法。图案的绘画内容比较简单,常以洞石、蝴蝶、花草、小鸟等题材为主,空间留白较多,彩绘只是一种装饰性的点缀,给人以充分的遐想空间。器底部位的款识分别为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和仿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这种风格简朴,色彩浓艳,装饰简约形成了康熙粉彩的特色。

以粉彩作为装饰的瓷器,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官博物院的只有粉彩花蝶盘、水承等容容数件,世界上的收藏数最也屈指可数。这时期的粉彩多在白釉瓷器上施绘粉彩图案,色彩有胭脂紫(洋红)、矾红、湖绿、大绿,墨绿、赭石、白色、黄色、蓝色、黑色等,纹饰图案粗犷,色彩浓艳凝厚,黑彩与矾红彩除作装饰外有时也用来勾画图案纹饰的轮廓线。彩料研磨粗糙,器体表面有剥彩现象,这是在低温炉火中烘彩时,彩料与釉面熔融后结合不紧密所致,同时时也反映出粉彩在初创阶段的特色。

此件天球瓶高44cm,口径11.5cm,底径13.5cm,

花鸟纹是古陶瓷装饰中的传统题材之一,不同时期的花鸟图案,在画师笔下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个人的一些情感,因而有学者认为:画师试图借助花鸟纹来渲泄心中的喜悦或怨愤情绪.

圈足为釉下青花篆书“大清康熙年制”,其彩釉绘的纹饰十分精细,精致考究,以白瓷为底色,落肩以黄彩为主,以深浅浓淡的粉红粉蓝勾勒出精美的花团,且此瓶的彩釉呈色、薄厚等特点,腹前后绘以花鸟寿桃为装饰。但器身色调整体给人粉润柔和之感,巧妙地运用彩绘体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色彩清亮、浑然天成,异常精美,是各位瓷器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契机。

此件天球瓶在以后的市场将有非常大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以下是近期成交记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康熙哥釉胆式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康熙哥釉胆式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哥釉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