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元代碗瓷器底足特征鉴别 > 导航 >

明代成化(1465-1487)卧足碗特点

明代成化(1465-1487)卧足碗特点

元代碗瓷器底足特征鉴别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2020-06-19

元代碗瓷器底足特征鉴别。

卧足碗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明清时期,卧足碗器形小巧典雅,让人爱不释手,今天介绍明代成化卧足碗,明代成化卧足碗胎薄,碗内面积大。

明成化仿哥窑卧足碗

明成化仿哥窑卧足碗通高4.1厘米、口径10.2厘米,足径6.2厘米,敞口,圆腹,卧足。内外施仿哥釉,布满不规则的开片纹,仿哥窑“紫口铁足”,外底书青花双圈“大明成化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是景德镇仿哥窑瓷器的精品。

青花宝相花纹卧足碗

明成化青花宝相花纹卧足碗高3.9厘米 口径18.5厘米,此碗腹部绘宝相花。宝相花是佛教崇尚的花卉,寓意超凡脱俗,清纯洁净。

明成化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碗浅式,敞口,卧足。底釉白润细腻,碗外口边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绘6朵图案式团花,团花以青花双勾方法绘制,青花呈色淡雅。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成化青花器物以各式小碗、小杯居多,青花原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色泽淡雅,与白润的釉质和小巧的器形相配,自成一种清新淡雅之风格。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宋代黑釉瓷器的瓷器底足圈足特点


黑釉瓷器是高温釉瓷的一种,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张起来的品种,以氧化铁作呈色剂,其釉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最早出土的黑釉瓷是安徽省亳县“建宁三年”(170年)纪年墓中出土的黑釉瓷,证实了黑釉瓷的烧造时间应在东汉中晚期。此时的黑釉瓷胎质较粗,器型简单,器物施釉一般不及底,釉层厚薄不均,常见流釉现象。到东晋时烧造技术更加成熟,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瓷为代表,胎多呈砖红色、紫色或浅褐色,釉厚如凝脂,色黑如漆。

宋代,是黑瓷烧造的顶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质洁白细密,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品种如兔毫纹,油滴釉,曜变斑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奇;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鲁山的花瓷,都颇具特色。其中,博主见到过的一件黑定,漆黑发亮,比之康熙乌金釉有过之而不及,没有见过黑定珍品的,非常容易把它当做一件新的瓷器。建窑的兔毫纹,油滴,曜变斑等,博主都收藏有标本。吉州窑剪纸贴花详见:瓷器学习笔记之七 --吉州窑:桑叶能通禅。

本文不讨论器型,只讨论瓷器的底足。黑釉瓷的底足,从宋代黑油瓷器底足收藏的标本看有如下几种:

1.平底微凸圈足,此类圈足胎土较白,底足无釉,足墙外撇,外壁施釉到底,此类瓷器的品级应该都是比较

高。还有一种灰黑胎,胎质较差,施釉不到底,这种瓷器品级较低。

2.小圆圈足,挖足都不深,胎质灰色,施釉不到底,此类瓷器的品级不高。

3.外撇圈足,圈足较大,内底有涩圈,从底足的形制看,此类瓷器年代较晚,有些应该到元明。

明代成化和嘉靖瓷器绣墩


瓷质绣墩,因其体型高大、面部宽平,烧造难度很大,所以在古代坐具中很少见,明代的瓷质绣墩,过去所知以嘉靖、万历时期最为多见。随着近几年的考古发现,说明早在明中期以前,御器厂已开始烧造绣墩。斗彩绣墩,纹饰用青花勾线、内填彩料。正统至天顺时期,已开始用青花勾线完成釉上彩纹饰的轮廓线,至成化时这种工艺已非常成熟。

绣墩又称坐墩、凉墩,为一种古代坐具,多置于庭前院落,既实用又美观。河南安阳隋墓中曾出土有青釉小瓷墩,宋、元时期亦有制作。绣墩风行于明、清两代,其时代特征是,明代墩面普遍隆起,而清代均系平面。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珐花、三彩等制品。

明成化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

明成化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类别】:瓷器、珐华瓷

明成化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年代】:明成化年间

【文物原属】: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成化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简介】:

明成化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高35cm,面径22.3cm,底径23.5cm。

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鼓。墩面中心镂刻牡丹纹。腹上下各饰凸起鼓钉纹,腹中部镂雕有凤来仪图,朵朵牡丹竞相怒放,枝叶纵横交错,洞石交叠,山影重重,祥凤翩翩起舞。腹两侧各贴塑一兽面耳。通体所施釉色为白、蓝、紫及孔雀蓝四种。

明代嘉靖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明嘉靖,高36.9cm,面径24.0cm,底径24.0cm。清宫旧藏。

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隆起。内素胎,外青花五彩装饰。墩面绘一正面龙腾跃于莲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间主题纹饰为二龙穿行于莲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钉纹一周,鼓钉与墩面之间和底足之间均绘回纹。

绣墩又称坐墩、凉墩,盛行于明清两代,见有木质、石质、瓷质等材质。品种有青花、素三彩、斗彩、粉彩等。

明代成化官窑青花瓷器赏析


文中展示的是明代成化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成化官窑青花瓷器,烧制数量不大,且将进口料与国产“平等青”料共用。“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地在江西省乐平县境内,它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苏泥勃青”,特点是呈色稳定,发色蓝中泛青灰或正蓝,含铁量小,故不出现黑斑,呈色沉而不浮,以温润淡雅见长。其纹饰,画意疏朗,绘工精致,用笔纤细而柔浑,明晰透彻,衬以洁白细腻莹润的釉面,使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成为典雅的艺术品。

1973年与1987年,景德镇御器厂遗址先后出土了成化官窑残碎瓷器,以青花瓷数量最多。其中,有仿宣德时的松竹梅、双狮戏球、麒麟、海水异兽等纹饰的盘、碗及灵芝纹或飞龙的罐等,器形大小不同。成化时期的小型器皿以盘、碗、杯、碟、高足杯为最,胎薄体轻,造型秀丽,纹饰多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极为工细利落。所绘花鸟、并蒂莲、秋葵、九秋、莲池鸳鸯、水藻、螭龙、摩羯、云气楼阁、高人逸士等,生动飘逸,佛教的十字宝杵、梵文经语书体流畅。其修胎薄如卵壳的三秋花蝶杯,器里可映见外壁纹饰,实为一代之奇。

成化官窑青花瓷器,工艺袭宣德之制,亦有标新,更多的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及黄、绿釉青花、青花填绿配以鲜艳的五彩和斗彩,更是争奇斗艳。款识书写“大明成化年制”或“天”字,楷书体笔锋苍劲有力,独具风格。

这十件明代成化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是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物,因年代靠,学术价值高,享有最权威的断代标尺,最为可靠的物证资料。

明代成化青花龙凤纹窝盘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碗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松竹梅纹盘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缠枝莲花托八宝纹鼓形熏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双狮绣球纹大盘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松竹梅纹长方花盆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莲托杂宝纹高足杯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鸡缸杯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花鸟纹盖盒

(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成化青花闹潮龙纹敛口盘

【分享】“最自私的行为是无私”。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

手机号:13795213132←长按可复制

微信平台ID:qanjing←长按可复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询)

主编QQ:3181570337←长按可复制(为您提供藏品鉴定评估交易)

文化/交流/鉴赏/交易/古玩鉴赏.晁小姐

明成化斗彩瓷器特点


斗彩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勾线,再以釉上彩绘填彩的方法。斗彩虽然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但是成化斗彩是明代斗彩瓷器的代表,斗彩工艺至成化年间趋于成熟,烧制的斗彩瓷也最为精美,因使用的是国产平等青料,具有呈色稳定、色泽淡雅的特点,再加艳丽的釉上色彩,使其形成主次分明、交相辉映的艺术格调特点。博物要览》云:“若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成窑用色浅深,颇有画意。”成化官窑制品常见高足杯、酒杯、盘、碗、罐等小型器物,造型玲珑奇秀,胎体细润,彩料精纯,绘画淡雅幽婉。

成斗彩的官窑瓷器质量极其讲究,民窑产品也很精细。青花瓷在成化时风格为之一变,其呈色由浓艳变淡雅,是由于把“苏泥麻”青料改用“平等青”(又称“坡塘青”)所致。在图案装饰手法上,笔划精丽,花纹工细,恬静雅致。成化瓷器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

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

成化斗彩婴戏图杯,高4.8cm,口径6cm,足径2.7cm。

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地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斗彩婴戏图杯即是明代成化瓷器中的代表作之一。此杯造型轻盈秀雅,胎体洁白细腻,所绘婴戏纹饰为成化器中少见的题材,愈益珍贵。明嘉靖年间有此件器物的仿品。(婴戏纹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其以孩童戏耍为题材,充满童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入宋以后多见,元、明、清时期亦是器物装饰的主要题材。)

明代鲜红釉瓷器特点


鲜红釉其实就是清代所说的红釉,只不过明朝把这种红釉称作鲜红釉而已。景德镇窑自元代开始烧造高温铜红釉瓷器,初创阶段呈色多偏暗。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烧制出纯正鲜艳的红釉,前人称之为鲜红。

鲜红釉它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成。由于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高温铜红釉是最难烧造的颜色釉品种,历来为人珍视。这种红釉器釉汁莹厚,器色鲜艳。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宣德朝是明代红釉器制作最辉煌的时期。宣德时期,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釉器更胜一筹,出现了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鸡血红、牛血红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种。宣德红釉呈色浓艳,又往往在器物转折变化的棱角处隐现胎骨而呈现白色筋脉,增添了观者视觉的变化,耐人寻味。这时的红釉器造型更加丰富,除碗、盘、高足杯外,洗、炉、梅瓶、僧帽壶、卤壶、梨式壶等亦多见。辅助装饰除暗花外尚有描金彩者。 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宣德后,红釉一度衰落,直到清康熙时才恢复。

明宣德鲜红釉碗

鲜红釉碗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红釉。圈足内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碗在口沿部位形成的一线白釉俗称“灯草口”,红釉的积釉处显现青灰色,最厚处气泡密集,这是宣德红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色调深沉,不流釉,不脱釉,被称为“宣红”。

鲜红釉碗,明宣德,高8cm,口径18.9cm,足径8cm。故宫收藏。

明永乐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

鲜红釉盘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灯草口名词解释:色釉瓷器如红釉等,口边有一圈白线,其形若灯草,故名“灯草边”。明代宣德红釉及蓝釉器必有规矩的灯草边。清代雍正仿明代宣德红釉器的近灯草边处色较淡,但亦甚规矩。 )

鲜红釉盘,明永乐,高4.2cm,口径19.3cm,足径11.7cm。

鲜红釉葵花式洗

鲜红釉葵花式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

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物以碗、盘、洗多见。宣德以后,红釉趋于衰落,历朝虽仍有少量制作,但成功者罕见。此洗凭其造型和红釉特征来判断,应为稀有的宣德红釉器珍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高3.8cm,口径15.9cm,足径13cm。

明代红釉瓷器特点


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最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元代始成功地烧制出红釉器物。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出著名的“宝石红”釉。清代康熙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明代鲜红釉瓷器以永乐、宣德时产量最大,质量也最好。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物以碗、盘、洗多见。宣德以后,红釉趋于衰落,历朝虽仍有少量制作,但成功者罕见。

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

明代鲜红釉瓷器以永乐、宣德时产量最大,质量也最好,此后因瓷器烧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生产渐入困境,产量锐减,成功之作很少见。至嘉靖时,虽然宫廷一再催烧鲜红釉瓷器,但由于烧造难成,有关官吏不得不请求以容易烧造的低温矾红替代。

明成化鲜红釉瓷器红釉釉层肥腴,呈色鲜艳,灿若天然红宝石。由于釉层气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视之柔和悦目。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胎体较厚。

鲜红釉葵花式洗

鲜红釉葵花式洗,高3.8cm,口径15.9cm,足径13cm。

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物以碗、盘、洗多见。宣德以后,红釉趋于衰落,历朝虽仍有少量制作,但成功者罕见。此洗凭其造型和红釉特征来判断,应为稀有的宣德红釉器珍品。

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明永乐,高4.2cm,口径19.3cm,足径11.7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

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

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

明成化鲜红釉盘

明成化鲜红釉盘,高5cm,口径20.9cm,足径13.5cm。

明成化鲜红釉盘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鸟窝,俗称“窝盘”。盘里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温铜红釉。红釉釉层肥腴,呈色鲜艳,灿若天然红宝石。由于釉层气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视之柔和悦目。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胎体较厚,外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色泽淡雅,顿挫有力。

明代鲜红釉瓷器以永乐、宣德时产量最大,质量也最好,此后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生产渐入困境,产量锐减,成功之作很少见。至嘉靖时,虽然宫廷一再催烧鲜红釉瓷器,但由于烧造难成,有关官吏不得不请求以容易烧造的低温矾红釉取而代之。

传世的成化鲜红釉瓷器极其罕见,故极珍贵。前些年景德镇珠山成化官窑遗址出土成吨的瓷片标本,鲜红釉瓷标本仅属个别,而上述鲜红釉盘标本亦属仅见,说明成化鲜红釉瓷只是偶然烧造。这种盘的造型、釉质(釉内气泡、桔皮纹等)均极似宣德鲜红釉盘,如无款识,极易被误认为是宣德器。

五代时期耀州窑青瓷圈足的修足特点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因而,何为五代耀窑青瓷,多数人不甚了然。笔者10余年间收集的五代耀州窑青瓷残片多达不到精品标准,但是,足的修削方法与精品是一致的。

一、圈足较大而外撇,足墙和器底、器壁厚度趋向一致。

五代耀州青瓷器足继承唐代玉璧底和晚唐玉环底的传统,圈足较大且足墙外撇,特征明显。两者继承中的变化脉络较为清晰。五代青瓷渐改唐代雄浑敦厚的修足风格,服从于器形总体仿金银器的造型要求,向轻巧精致、典雅秀丽的方向演变。

足墙从低矮厚重向窄高轻巧变化是五代耀州器足又一特征。初期器足的足墙宽,器底厚度超过器壁。从残足的断面看,有的器底厚度几乎是壁厚的一倍。随着五代青瓷整体工艺水平的提高,圈足修削更为精细,典雅秀丽的风格基本形成。

仔细观察度量五代稳定期青瓷残片断面,可以发现器底、器壁、足墙的厚度基本相同,显示出一种均衡协调的美感。这大约是五代青瓷的修足工艺趋于成熟并且相对稳定的一个标志,圈足达到这个标准的器物在胎、釉等诸多工艺上都保持着较高水准。如:胎土颗粒细匀,胎色铁灰或黑灰,烧结程度好;化妆土施涂均匀,釉色晶润光洁;修足刀法硬朗,内外墙棱角分明;线条刚劲有力,而又流畅圆顺。以此推测,五代匠师是把器足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来进行艺术加工的。在实用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突出了器足美的效果。

二、圈足外墙斜直微弧,内墙由弧斜趋向微弧斜。

五代耀州青瓷在其小小的圈足之上有如此丰富微妙的变化,让后人惊叹不已。初看外墙是斜直的,细心观察比较则清楚可见,外墙总体斜直,而中段微微起弧。弧度之小非精密仪器不能度量,目测只能有圆弧度的感觉。或许这正是五代青瓷器足显得刚劲雄健而又不呆滞的奥妙所在吧。而且无论足墙高矮宽窄,外墙斜直微弧都是其共有的特点。五代青瓷圈足的内墙以弧形斜削为主要形式。早期弧度大,向足心延伸的跨距也大。进而弧度渐小,直到斜弧为止。这里仍然可以看到唐代玉环底内圈弧形削法的痕迹,其用心源自瓷器塌底这一亘古难题。五代圈足偏大,一般来说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塌底现象。而初期胎土炼制较为粗糙,入窑时的机械强度和支撑力也较弱,如何减弱塌底,而又不过分增加底的厚度和足墙的宽度,匠师们摸索出这种斜弧向底心方向延展的工艺,从而增大了足墙对底的支撑力度。矛盾初步解决,足墙的没有显着增宽,器底没有明显加厚,既达到了轻巧精致的审美要求,又大致防止了塌底对精美的破坏。

与胎泥炼制水平逐步提高同步,圈足内墙弧度向底心延伸的跨度渐渐缩短,在斜弧的形式上固定下来,随圈足大小变化或胎泥强度的增大,有些圈足内墙已近乎斜直。

三、足底修削形式多样,挖足不过肩。

圈足内外墙的触地面称为足底。观察完整器和残足标本可见,外墙近足底处斜削一刀是五代削足的一般特点。另一种较少见是外墙不削而内墙近足处又斜削一刀。

五代青瓷足修削呈现多样化特点。试分述几种削法:

一是外高内低斜坡底。近足外墙处高,近内墙处低。总体上说,外墙近足处斜削较轻,差不多仅是象征性倒棱而已。其坡度或有大、小变化,或有长、短之分。足墙宽而坡度缓且长,墙窄则坡徒,有的微斜而接近平底。

二是两刀一线底。这种内外墙各削一刀的方法,是近外墙处轻削而坡短,内墙重削而坡长。形成的触地线靠近足底外侧。在较窄的足墙上,两刀皆轻微,形成的锋线虽不甚突起,但仍然是一线触地。

三是近似弧形底。从足外墙线起弧,落止内墙底线。若以水平线为基准,多数情况下是外侧起点高而高侧落点低。如此以来虽是鱼脊形弧底,触地点仍然靠近外侧。艺师们仍然很看重器物的稳定性,即使是视觉上的稳定感之类的细节亦考虑得十分周到。有的内外起弧点基本在一同一水平线上,弧顶居于足底中央;有的弧度较平缓,甚者近似于平底。其优雅清秀中又透出浑圆稳贴之风格则是独树一贴的。补充一句,这种底多数是用托珠或堆沙支烧。而前两种多以三叉支钉支烧。

四是釉下裹足的平削底。这种足多见于胎土色浅的器足。内外足墙近于垂直,墙窄而略显高,足底刮釉露胎,或涂护胎浆,以垫饼或垫圈支烧。釉色淡雅,妙不可尽言。

五代耀州青瓷的挖足,浅挖的圈足则是外墙高而内墙低。也有挖足与肩基本齐平,足内外墙高矮大致相同的。总的看来,五代耀州青瓷挖足刀法细致,施釉烧成后,基本不见旋削痕的居多,少数显露同心圆式的旋削线痕。器腹近底和圈足一般不施化妆土,因而铁斑和红褐色窑红较为普遍。足部凸出的棱线也因釉薄,胎中铁质被氧化而较多出现红褐色筋线,这更突出了圈足线条硬朗流畅的美感。

明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


白地黑彩、白地褐彩是宋金以来北方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器产品,在磁州窑影响下,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吉州窑等窑场都大量仿烧这类产品,是宋金元明时期最为常见的民用瓷之一。本文来介绍一件较有代表性的明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

这件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高11.2、口径20.8、底径7.5厘米,为安徽博物院藏品,是20世纪50年代从安徽省歙县征集入藏。碗作敞口,弧腹,高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呈奶白色,釉层较均匀,器内底涩圈露胎,圈足及底部亦露胎,胎质较粗松,胎色呈红褐色。碗的口沿内、外壁均刻划两道弦纹,腹部两面分别以褐彩(图1)和黑彩(图2)绘两条游鱼图案,辅之以水草等纹饰,画风清新活泼,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

鱼纹是陶瓷器常见装饰纹样,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就已有鱼纹。唐宋以后的瓷器中,鱼纹更为常见,著名的如南宋龙泉窑双鱼纹盘、双鱼纹洗等。磁州窑作为北方最著名的民间窑场,鱼纹装饰的瓷器非常多见,不仅有彩绘的鱼纹,亦有刻划装饰的鱼纹。这些鱼纹往往被赋予一定的吉祥寓意,如鲶鱼会被寓意为“年年有鱼”,鲤鱼会谐音为“利”,鱼繁殖能力强,又被寓意“多子多福”。

纵观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先有青釉瓷器,后有白釉瓷器,而白瓷中又可分为精白瓷与化妆白瓷。所谓精白瓷,如邢窑、定窑,胎土白细,经提纯后,胎釉皆白,这类白瓷质量极高。另一类是化妆白瓷,如磁州窑,胎体并不白细,只能在胎体表面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施白釉,才能生产出白瓷,这类白瓷质量远远达不到精白瓷的水平。化妆白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开始在白釉上进行彩绘装饰,于是便出现了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等彩绘瓷。

磁州窑白地黑彩瓷器肇始于宋代,一般胎釉较粗,但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白地黑彩朴拙粗犷的风格,虽不受上层人士的重视,却以生活中常见事物作为彩绘题材,而深受普通老百姓喜爱。磁州窑匠师们以纯熟简练的笔触、黑(褐)白对比鲜明的手法,使白地黑彩瓷器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别具一格。这样的装饰风格也从宋代一直流行到明代。

2005年郭学雷出版的《明代磁州窑瓷器》一书中,也收录了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同版还收录了两件河南安阳出土的同类样式的白地黑褐彩鱼藻纹碗,书中认为这些产品均为明代中后期磁州窑的产品,明代烧造这类产品的窑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彭城镇,也称“彭城窑”。其制造工艺是先在器坯上敷化妆土,以一种名为“斑花石”的褐铁矿物质为色料描绘黑色、褐色花纹,之后施釉入窑烧成,这类黑色、褐色花纹都位于釉下,属釉下彩品种。

众所周知,磁州窑瓷器主要运销于北方地区,而这件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征集于安徽南部地区,是较为难得的,且器型完整,尺寸较大,是研究明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瓷器的重要实物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