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 导航 >

百般红紫斗芳菲-钧都坊李朝斐炉钧

百般红紫斗芳菲-钧都坊李朝斐炉钧

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如何鉴别钧红瓷器 钧窑瓷器鉴别

2020-08-19

钧红瓷器怎么鉴别。

在神垕钧瓷界,大师的声誉是靠作品说话的。不论你年龄多大,不管你有什么头衔,也不管你有什么称号,如果你没有被业界和藏家认可的作品,那么你在业界就没有话语权,你也没有以大师自居的资本。钧都坊的李朝斐近两年可谓声名鹊起,靠啥?靠的就是自己的炉钧作品。

李朝斐擅长炉钧的烧制,其作品在钧瓷界独树一帜,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李朝斐的作品在造型上选择传统器型,多采用手拉坯成型方式,造型简洁大气、线条优美、情绪饱满、鲜有耳饰,继承了唐风宋韵,富有道家、佛家的理念和追求。

他的作品以瓶、罐、钵、洗等传统器型为主,这些器皿都有一个宽阔的面,看似简单,却给钧釉的流淌铺下了一张恣意泼墨的“宣纸”,让炉火随意“落笔”,窑变出鬼斧神工、天人合一的绝妙釉画杰作,让人不得不感慨钧瓷窑变的神奇。

《玄纹罐》 李朝斐/作

传统炉钧釉质浑厚沉稳,釉具五彩缤纷,蓝、红、绿、紫相间,宝光内含。李朝斐的作品釉色艳丽,观之赏心悦目,有些颜色深的部分如远山如黛、松柏常青;浅色部分犹如雨后如洗的晴空,在蓝天的陪衬下,窑变红色的斑点犹如迎风绽放的花蕊愈发显得娇艳动人,自然形成一幅“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光图。

李朝斐炉钧-葫芦

此外,李朝斐的作品色彩万变,多种奇妙、美丽的纹路更增加了其作品的神奇与珍贵。综观李朝斐作品,其窑变色彩带多以横向延伸,仿佛群山蜿蜒起伏,山间云雾缠绕;有的色带纵向流淌,并且随弦纹形成拉丝和斑点,仿佛七彩的瀑布;有些斑点密布釉面,白中透红,红中藏粉,恰如桃林万顷,桃花灿烂怒放,似朝霞飘落人间,带给观者勇气、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些斑彩是金黄色与浅绿色相间,底色是粉红色,构成初秋的景观,通过绿色与黄色树叶的参差变化,展现秋天脚步临近,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珍惜时光。传统炉钧温润古朴,胎质敦厚,秞面没有浮光,含蓄内敛,给人久远、朴实、庄重的感觉。李朝斐的作品一出窑就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感觉。他的作品没有很亮的贼光,但又不失莹润的质感,秞画、意境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这种效果是难能可贵的。首先,作品釉色层次分明,色彩有深色与浅色的渐变,这就有了远景与近景的对比,给人以立体感、画面感;其次,明暗、冷暖色调的对比,黑与白、红与绿等色彩互相包容,各种奇美纹路交相辉映,浑然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天然图画。有的在青色背影上弥漫各种红色的流纹,像雨过天晴泛朝霞;有的青、紫、红、蓝诸色交错掩映,宛如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有的深蓝色衬托着银色斑点,犹如星辰满天;有的似雨后彩虹;有的高贵典雅、富丽雍容,似有画师点缀,实则全凭炉火变化,却更符合人的审美观。即便是同一作品,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人观赏,也会气象迵异,变化万千。

李朝斐炉钧-摇铃尊

李朝斐的作品还含有一种“气”,这种“气”是无形的,却充盈在作品中。汉王充在《论衡》有这样一句话:“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人认为宇宙间先有气,后有石,有石才有土,有土才有木,有木才有火。也就是说,火土相合才有钧瓷。据此,“钧瓷者,乃气之所凝、石之所炼、水土之所塑、工匠之所雕、火之所成、天地万象之所结也”。李朝斐的钧瓷作品从其型、质、声、色、纹、境中可感觉到有某种流动的东西,或者可感觉到有某种特色笼罩在钧瓷上。在对钧瓷的审美中,就要看这件钧瓷有没有“气”,如果有“气”的话,就成“气候”,即有品。

当然,李朝斐的作品并非完美无缺,毕竟他还年轻,对博大精深的钧瓷艺术的领悟还有待提高,在作品的细节处理上还需精雕细刻,釉方也需要不断创新。只要他虚心学习,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钧瓷,假以时日, 他一定会在钧瓷界崭露头角。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李朝斐钧瓷作品赏析-梅瓶


李朝斐钧瓷作品赏析-梅瓶

与众多早已成名的钧瓷大师相比,李朝斐不管是从年龄还是资历来说,都稍显稚嫩。从16岁就开始辗转于神垕各大钧瓷窑口工作的李朝斐,在2011年创办窑口钧都坊,凭借过硬的钧瓷烧制技艺和风格独特的炉钧作品,在钧瓷界声名鹊起。炉钧釉《梅瓶》就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

梅瓶是中国传统瓷器中极具代表性的造型之一,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为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过去有学者认为,梅瓶因用于插梅花而得名。事实上,梅瓶最初的用途并非用于插梅,而是用于盛酒。宋赵德鳞著《侯鲭录》云:“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在钧瓷艺术创作中,梅瓶是常见主题,其造型之优美,窑变之瑰丽,给人以无尽美感与艺术享受。

李朝斐的炉钧釉《梅瓶》造型端庄典雅,手拉坯成型,胎质细密。其釉色古朴凝重,红色的斑点犹如雨丝般随瓶体而下,流畅自然。该作品釉色层次分明,色彩有深色与浅色的渐变,红、绿、紫、金等色彩交相辉映,浑然构成一幅神奇的天然图画。整个作品色彩丰富,艳而不俗,颇有高古之风。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生产时代: 宋

生产窑口或产地: 钧窑瓷器

品种: 紫釉

陶瓷造型: 盆

说 明: 宋

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禹县是钧窑的发源地。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禹县的古钧台找到了宋代为宫廷烧制御用钧窑瓷器的窑址。钧窑花盆、盆托、出戟尊的外底一般刻有从“一”至“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大器物越小,反之,数字越小器物越大。此花盆底刻“六”字,说明尺寸大小适中。钧瓷以釉色取胜,其典型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釉色千变万化,素有“钧瓷无双”之说。

炉钧釉色与烧制方法


炉钧釉烧制方法:炉钧工艺是钧窑工匠在恢复钧瓷的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独特的工艺方法。其工艺特点是使用简单的风箱小窑,通过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快速烧成。产品古朴浑厚,釉色晶莹华丽,意形新奇,别具一格。炉钧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现代钧瓷生产开辟了途径。

明清时,钧窑技术基本失传,传世宋钧成为隐世之物和稀世之宝。清代光绪年间,神垕镇陶瓷工人卢振太、卢振中兄弟二人曾多次试烧,但屡试不成。随后,卢振太之子卢天富、卢天增、卢天恩兄弟,继承父辈的意愿,终于在风箱小窑内烧造出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的天青、天蓝及月白釉色仿宋钧小件产品。卢氏三兄弟之后卢广同、卢广东、卢广华、卢广文等继起,为献身钧瓷而呕心沥血,使神垕钧瓷绝处逢生。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神垕钧瓷匠师和陶瓷科研工作者沿用炉钧的工艺方法,精心设计,大胆创新,炉钧生产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炉钧釉配方用本药、柴灰、玻璃粉、氧化铜及草蓝配制。草蓝是用氧化钴、石英、本药和玻璃粉四种原料制成的熔块,此釉在窑内用氧化焰成粉蓝,在炉钧小窑内焦炭捂火,还原制出釉色天青、天蓝挂紫红斑的仿宋精品。此处,还可烧成朱砂红、鸡血红等。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锡,可烧成茄皮紫。炉钧配方的化学成分如表。

炉钧茶叶罐图

炉钧釉烧制方法:炉钧的胎体在1000°C左右温度中素烧。素烧后的素胎先用浸釉法上釉烘干后用毛笔涂釉,使釉层上厚下薄,釉层厚度一般为1.2-2毫米。

炉钧茶壶图

炉钧的窑炉是一种升焰试结构,窑膛内径约为40厘米,深约50厘米,窑膛上部是一活动窑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使用焦炭为燃料,且系一次性添加燃料直到烧成,故火力足,气氛纯,耐力久。整个烧成周期在2个小时左右。可连续操作,方便易行。

炉钧釉烧制方法:烧窑时,窑低先铺柴草,点燃后加焦炭3厘米左右(厚度),待焦炭全部点燃后,再加焦炭20厘米左右(厚度),并适当捣实。上部放上匣钵,匣钵四周也添焦炭,高度和匣钵口平。然后,接通鼓风机,强行通风。温度达到700°C左右时,加上活动窑顶,并用泥沙密封窑顶与窑体接触部位的缝隙。温度达到950°C左右时,用匣钵片盖住窑顶的观火孔,捂火还原,同时加大风量,待温度上升到1250°C左右,停止通风10分钟左右,进行保温。这时窑顶的火焰颜色已由蓝色转化为桔黄色,当即移开窑顶,等到上部焦炭微微发黑时,取出匣钵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为防止冷空气侵袭炸裂匣钵,可把匣钵放入事先挖好的地窖中,整个烧成的时间视升温度速度而定,一般在2-3小时。烧成时间温度的确定,主要是用肉眼直接看火的颜色。

炉钧三足香炉

炉钧釉铺首耳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3.5cm,口径9.5cm,足10cm

生产时代: 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颜色釉

陶瓷造型: 壶

说 明: 清雍正

壶仿青铜器造型。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敛,高圈足外撇。肩部置对称象耳衔环,俗称“铺首”。口、肩、腹、胫部凸起弦纹。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深蓝与浅蓝为主色融熔于一体,流动自然,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色彩斑驳。外底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壶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其肩部以象耳装饰,寓意太平吉祥。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瓷器颜色釉,盛行于乾隆时期。因史籍中有“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的记载,故称“炉钧釉”。其工艺是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于低温彩炉中二次焙烧成器,釉面呈现紫红、月白、葱绿等色,因釉面流动,多种釉色融熔于一体,有的蓝中带红色斑点,有的青蓝色中闪现点点蓝斑,颇显华美。

历代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特征


[清·雍正]炉钧釉鼓钉纹三足炉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炉钧釉,又称炉均釉,是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在仿烧钧釉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低温窑变花釉新品种。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发展,无论烧造工艺还是装饰艺术均不断承古开新,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即以博物馆藏品为例,详细解析如下:

▌雍正时期

雍正时期是炉钧釉瓷发展的初创阶段。烧造工艺较为复杂,需要两次烧成:先是在高温窑炉中第一次烧成素坯,然后挂釉,再入800℃低温彩炉中进行第二次焙烧。釉中含有粉剂,釉厚而不透明,呈现深浅不一的窑变红与窑变蓝等色。清(佚名)《南窑笔记》载:“炉均(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因此,由“炉中所烧”而得炉钧釉之名。《陶成纪事碑记》载:“炉均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

雍正时期炉钧釉瓷器的造型较为丰富,传世品中即见有纸槌瓶、三孔花插、双耳簋式炉、三足炉等各种花器或陈设用品。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孔花插、辽宁省博物馆藏双耳簋式炉和胆瓶、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鼓钉纹三足炉等均为典型代表。釉色以红蓝为主,条斑交融,自然垂流,极富动感。蓝色斑晕似绿松石,蓝中泛绿。红色斑点似刚成熟的高粱穗,红中泛紫,故有“高粱红”之称,又名“红炉钧”“荤炉钧”。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雍正炉钧釉鼓钉纹三足炉为例,高5.7厘米,口径11.4厘米,腹径16.2厘米。洗口内敛,腹部扁圆,下承三个兽首形足,圜底。外腹部上下各装饰一圈凸起的鼓钉纹。外底部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制作规整,造型端庄古雅。炉的内外通体施炉钧釉,釉面滋润,如缕如丝的松石绿条纹与高梁穗般紫红斑点相互交融,蜿蜒流淌,给人以变化莫测之感。

▌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是炉钧釉瓷发展的繁盛阶段。早期承袭雍正工艺与艺术传统,釉厚而不透,釉中夹杂着明显的“高梁红”斑点。乾隆中期以后,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与装饰艺术逐渐演变,开始形成了新的时代风尚。

首先是造型工艺上创新,出现了方尊、象耳瓶、灯笼瓶等陈设用器。典型如灯笼瓶,文献中也称“二酉壮罐”,它是乾隆时期创烧的新造型,作为大运品种之一,在嘉庆、道光两朝都有烧造。

[清·乾隆]炉钧釉灯笼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其次是釉色装饰上创新,出现了以蓝色为主的色泽。色调较深的青金蓝色与浅淡的松石绿色彼此相融,釉面形成蓝绿相间的丝絮状纹理,不见雍正时的垂流之势。这种流行于清代中期的无红色斑点的炉钧釉,也称“蓝炉钧”“素炉钧”。

[清·乾隆]炉钧釉象首耳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乾隆炉钧釉象首耳瓶为例,高15.5厘米,口径5.4厘米,底径7.2厘米,腹径11.3厘米。瓶为圆唇,粗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颈交接处饰凸起弦纹一周,两侧贴塑象首形耳。制作规整,造型雅致。通体内外均施炉钧釉,釉面流动性较小,蓝、绿二色相互渗透浸润,呈条状垂流,展现出独特的装饰趣味。

▌嘉庆时期

嘉庆时期炉钧釉瓷承袭乾隆烧造工艺与装饰艺术继续发展,并带有鲜明的本朝特征。釉面又出现了蓝、红二色相融的色泽,但蓝色为深浅不一的松石绿色,夹杂其中的红色小斑点,面积较小,色调虽红中泛紫,但缺乏明快亮泽之感。

[清·嘉庆]炉钧釉灯笼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嘉庆炉钧釉灯笼瓶为例,高24.1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8.5厘米,腹径14厘米。瓶为撇口,粗颈,圆肩,长筒形腹,腹下内收,圈足外撇。上腹部两侧贴饰双扁瓶式耳。外底足内阴刻“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通体内外均施炉钧釉,釉面流动性小。与乾隆时期相比,造型整体线条不够优美流畅。釉面欠匀净温润,呈现出技术下滑的趋势。

▌道光时期

道光时期炉钧釉瓷继续烧造,并形成了与前期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釉面变得较为稀薄,釉色仍以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但多为深蓝釉地上密布浅蓝色或月白色的油滴状圆形斑点。

[清·道光]炉钧釉塑螭虎纹瓜棱水盂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典型如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道光炉钧釉塑螭虎纹瓜棱水盂,高4.5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4.5厘米。水盂为小口,鼓腹,平底。腹部为瓜棱式,口部堆塑一条螭虎。水盂通体内外施炉钧釉,螭虎身上饰酱釉,四爪为白釉,色调对比强烈而又相得益彰,显得格外玲珑可爱,雅致宜人。

▌清代末期

清代末期炉钧釉瓷又颇具特色,分素炉钧与荤炉钧两种。素炉钧即不带红色的炉钧釉。其釉面的色泽仍是以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独特之处在于:其深色蓝釉地上密布着浅蓝色的斑点,不仅小如鱼籽,且布局绵密。

[清末]炉钧釉印盒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末]炉钧釉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荤炉钧即带有红色的炉钧釉。其釉面特征为:在浅蓝釉或月白釉地子上密布着紫红色的斑点,斑点亦小如鱼籽,且布局绵密,形成细密而规则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炉钧釉瓷既承接清代传统,又在工艺技术上继续取得新的进步。民国时期炉钧釉仍分为素炉钧、荤炉钧两类。素炉钧是在蓝色釉地上装饰月白色鱼籽状斑点;荤炉钧则是在蓝色釉地上装饰红色鱼籽状斑点。蓝白或是蓝红两种色调均搭配协调,彼此交相辉映。但因釉质较比清末更为稀薄,使得蓝色地子上的白色或红色小圆点纹,外形轮廓更加清晰规整,给人以图案画上去的感觉。

[民国]炉钧釉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此外,民国时期盛行以炉钧釉为色地进行各种釉上彩绘装饰。典型如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民国时期炉钧釉描金佛像,其以炉钧釉为地烘托釉上金彩装饰,既新颖别致,又增添了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效果。

[民国]炉钧釉描金佛像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综上所述,清代民国时期炉钧釉,虽非景德镇窑瓷器装饰艺术的主流,产品烧造数量也不多,但却凭借着仿古出新的艺术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工艺技术进步与装饰艺术新成就,因此,对于古瓷研究与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古瓷品鉴专栏《历代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特征与装饰艺术特色》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2019年《收藏》04月刊

明代钧窑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


“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这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对钧窑瓷器变幻莫测的釉色的赞誉。钧瓷青中带红的釉色,兔毫丝缕般的釉面肌理,以及表面呈现的大片不规则红紫色彩斑,在中国古陶瓷中独树一帜,构成其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件明代钧窑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见图),高19、底径27.3厘米。其造型典丽,釉色绚烂,属钧窑花盆佳作。此类花盆之烧造,须先以模制瓷胎,再罩施蓝紫色调之釉。远观静穆湉谧,近看则晕融烂漫,既如暴雨淋墙,斑驳相连,又如雨后青山,云烟氤氲,予人无限之美学遐想,所生之意境任由观者自悟。该件器型简约,上厚施色釉,其明晦深浅变化,隐显之间,让人爱不释手。

此花盆属于钧瓷中一类底部刻或印有数字的盆景器。其数量稀少,多为清宫旧藏,为钧瓷中最为珍贵的一类。数位钧瓷的底部数位从一至十,分析博物馆藏品及禹县钧台窑址发掘可发现这些数字应与器物大小成反比关系,“十”为最小,“一”为最大。明、清宫廷绘画中时常见有数位钧瓷的身影,其受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如明人《十八学士图·棋》中前景右区的仰钟式花盆,及清人《美人图·对镜》中窗台上的葵式花盆。

此类钧窑花盆之断代,尚无定论。史上有两学说,一指其为北宋十二世纪,另一认为属元或明初。曾经有一批钧窑带编号花器残片,与北宋“宣和元宝”钱模伴随出土,且有指其陶土成分相同,支持北宋之说,但之后钱模断代受到质疑。对照年代较明确之品,如龙泉及景德镇窑之青瓷或青花盆、瓶或花器,现普遍接受将此类钧器断代为明初。承清宫旧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不少刻有数字之钧瓷,且常附镌宫中殿堂名称,相信为明朝宫廷御用花器。

瓷器自东汉问世以来,在宋以前常以一种苍翠的青绿色釉作装饰,但钧窑瓷器以一种蓝色乳浊光釉和铜红窑变釉,组成红蓝相间的釉色,在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境界,历代传世的钧窑精品,无不令后人追捧和宝之。

从钧窑鸡心罐谈钧窑的鉴定


家有财钱万贯,不如钧窑一片。”此话在今天听来,似乎有些夸张,但钧窑瓷器身价之高昂在现实中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钧窑是宋代一支异军突起的名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陶瓷业更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成为中国陶瓷业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经考古调查和发掘,证实钧窑烧制在北宋初期就已日见成熟,其产品也相当精良。到了北宋后期,具有丰富经验的制瓷工匠,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胆创新,突破了铜在釉中的作用,使钧瓷窑变釉的色彩缤纷,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境地,而且还被宫廷垄断为“御窑”,并严格禁止民间烧造。钧窑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往往产生出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在窑变中千变万化,自然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图画。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说。古人曾用“钧与玉比,钧比玉美”、等来称赞钧窑瓷器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

北宋宫廷钧窑御用瓷的造型,主要有陈设品和日用品两大类。陈设品有花盆(带托)、奁、胆瓶、三足炉等;日用品有碗、盘、洗、罐、碟等。北宋钧窑是北方青瓷窑系,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汁凝厚施釉均净有乳釉之称,其釉色主要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窑变美妙,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鹦哥绿和天青,月白等。有的多种釉色交相汇融,千变万化,釉色绚丽多彩,光亮莹润,表现出一种优雅含蓄之美。宋钧瓷的圈足多施薄薄的麻酱色保护釉。底足大多上乳釉,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在烧制时工艺十分高超和考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器型制作非常规整,胎质坚固,细腻缜密,敲击其声铿锵圆韵悦耳,胎釉选料优质精细,在制作釉浆用水方面也十分讲究。因为各种金属元素及矿物质在窑变时非常敏感,铜元素更为敏感,所以当时在制作釉浆时均用纯净的颖河水。其二,器物在制作过程中,分两道工序烧成,先用低温把坯胎焙烧,然后再浸釉,入窑时采用一钵一器,有的用支钉托烧,一般为3-5个细小支钉,有的采用垫饼烧法。

笔者收藏一件当时北宋宫廷钧窑御用采用垫饼烧法的鸡心罐,,高13.5厘米,腹径11厘米,口径6.3厘米,底径7厘米,主体造型为鸡心鼓状,亦称鸡心罐,胎质坚固,细腻缜密,敲击其声铿锵圆韵悦耳。器口薄并内收口沿微微内斜,器身挺绣,足部内敛,底上有弦纹,底及足涂芝麻酱色护胎釉,并见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色青釉“蟹甲壳”。器物内外施釉,天青乳浊釉层丰厚,釉质浮浊莹润,底部施天青色乳浊釉。

该器釉层肥厚,玉质感强

稀稀疏疏明朗如珠的气泡散布在釉层中布满全器,放大镜下显得十分饱满、清晰、明亮,近看可见纷纷现于器物釉色之中的“珍珠泪痕”。釉表的棕眼甚多,大小不一。

釉薄处呈羊肝色。口沿边棱因釉较薄,出现棕色的出筋,俗称“紫口”。其器底有细小磕断釉处,从此断口处可见细腻的糯米状的灰褐色胎骨。外釉层表面有多条“蚯蚓走泥纹”。

,釉面见两小铁质斑痕。此瓷器见天青乳浊釉面,玫瑰紫窑变,还交织着蓝、灰、褐、鳝鱼黄等颜色的斑点和丝缕,犹如蔚蓝的天空中忽然涌现一片形如流云的灿烂晚霞,使人叹为观止,正如古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生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美的一样。这是经过窑变出现的神奇色彩,全器造型敦厚坚实,又显雅致挺秀。

在此我把"蚯蚓走泥”纹与“蟹爪纹”,“蟹行痕”“珍珠泪痕”“蟹甲壳”讲一下,有很多人这几点是不分的,被误导啦。

什么是蚯蚓走泥纹?初学者不大明白,就是有的行家也概念模糊。我记得曾在某本图册上有人介绍说是一些直线相交的裂纹(并有图片证明)。也有专家在书上解释说:“蚯蚓走泥纹是釉面开裂后又被热熔釉填满裂缝所成”。这两种论点大同小异都不正确。釉上裂纹就是裂缝,这不能叫蚯蚓走泥纹。即算又被釉填满了则裂缝不复存在。更不是蚯蚓走泥纹的标志。

据本人考察和研究,认为要说明蚯蚓走泥纹得作如下说明(结合本文所展示的图片):宋钧瓷,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子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由于该釉材料成份特殊,当挂釉后则器壁处和表层的釉温度有所不同。但整个釉层还是处于熔液状态,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呈现紫红颜色。因为釉子较厚,锻烧时釉子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却时釉子上下收缩温度不一致,在温差和密度的差异下,会使釉层产生两种不同的运动。一种是受重力影响下从上向下流动,一种是釉层内壁与釉表层之间的内外运动。两种运动相互作用则产生一种流变力的作用。而它运动的结果是及其美丽的:釉层上漂着浅色的浮釉,釉层下都是深色的。线条流畅,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过的痕迹。在当时,只有“御窑”烧制出的产品有“蚯蚓走泥纹”,而一般的民窑产品却没有这种现象。因此,它成了宋代宫廷御用瓷显著的特征之一作为宋钧瓷的精品或极品,一定要在其青白釉中有一根或很少几根“蚯蚓走泥纹”(不能是几只鸡爪啊)。这才叫“雨过天晴云破处,婴啼如歌新生来”。

美术大师画笔下也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看唐、宋均窑的均瓷首先要看它的蚯蚓走泥纹。如果连这一特征都没有,就难说它的可靠性。“蟹爪纹”就不同啦,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或是在烧制过程中,刚开始温度较低,釉在低温时会产生釉层裂或缩釉,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重新弥合所致。在釉层表面出现线条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形如“丫”形大小不一的痕迹。“蟹行痕”就象蟹立行泥地,留下用足尖行走的痕迹,在釉表形成的甚多大小不一的棕眼。棕眼原本指动物表皮粗糙的毛孔。借喻到瓷器上指釉表皮细密的小坑点。宋代钧窑大多数都存在棕眼的现象,只是在不同时期器物中棕眼的大小和密度是不同的。“珍珠泪痕”呢?它大小如麻豆,有如干后的泪痕,它来原于釉色,却不同于釉色。好象人的影子,与原色具同却可区分。纷纷现于器物釉色之中。

"蟹甲壳”是指宋钧瓷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色青釉,或称“龟裙色”“鳖甲裙”,这是介于蓝绿之间的釉块层。它如同生蟹的甲壳涂上啦一层清釉,青中有一点点淡绿,薄而清亮。是否有"龟裙"色也是鉴定真假宋钧瓷的重要依据。

在当今的国内古玩市场上,仿钧窑的瓷器屡见不鲜。仿品总体施釉层薄,无肥厚玉质感,釉表面光泽刺目,有的淌釉太明显;紫斑釉面在放大镜下不见气泡,有的经化学药水浸蚀,气泡呈模糊状;器身不见棕眼,不见铁质斑痕;有的底足所露胎色为黑褐色,胎质粗松干燥,不见细腻、温润、熟旧感;有的器皿底部所刻的数目字,用刀软弱无力,笔划线条的两壁粗糙起毛,不像真品所刻数目字那样有力、干脆、光滑。少部分的仿品釉面因弱酸蚀或涂抹黄土等做旧处理,釉色呆滞,缺少宋钧瓷釉面那种熔化流动,厚润浑拙的质感。明代以前的钧窑产品均通过还原焰气氛烧成,施釉前先将坯胎烧素胎,待冷却后再在熟胎上施2-3次釉,然后再入窑烧成。面现代仿品基本上是氧化焰一次烧成。宋钧瓷窑变自然,各种色彩过渡无固定边缘,而现代仿品大多窑变无过渡,有固定边缘,人为痕迹较明显。

现代仿品中也偶见一些传统工艺方法仿制的精品,甚至也仿得"蚯蚓走泥纹"的现象,其逼真程度高,容易迷惑大家,古瓷由于存在时代差异给人的感觉总是存在一种古拙之美,古瓷由于是按着当时的审美观点和习俗而做,看着虽然陌生,但是看着还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新仿之物由于溶入了新的文化信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看着也挺好看,但细看起来,活很粗糙,看着总是觉得别扭。故当鉴别钧窑瓷器时要仔细观察,从器物的胎,釉,造型,底足,成形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之,宋代御窑钧瓷除色彩神奇之外,特别是其中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熟,在我国陶瓷史上,彻底改变了以往只有高温青釉和黑釉的局面,为元、明、清三代景德镇鲜红釉的高度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它精湛高超的工艺、优美典雅的造型,色彩神奇的釉色,堪称一代精品。后世各朝代及现代的仿制品,都无法仿制出这种精美的产品。

钧窑瓷器


钧窑是大宋官窑五大名瓷之一,跟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在古钧州境内,故名钧窑,亦称“均窑”、“钧州窑”。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之微妙。

钧窑是北方名瓷,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随着北宋南迁,经历宋金至元代,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 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钧窑瓷器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号数,相传一、三、五、单数为红色,二、四、六复数为青色瓷器。

钧瓷的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窑瓷器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

钧窑月白釉瓶,高28cm,口径4.8cm,足径7cm。

瓶唇口,口沿微撇,长颈,颈部上宽下窄如喇叭形,圆腹下垂,圈足。通体施月白釉,口沿处釉薄微显胎色,足边呈酱色。

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主要釉色有月白、天蓝、紫红等,胎重釉厚。此瓶为宋钧窑的民窑产品。民窑器物形制多为碗、盘、瓶、罐之类生活用品,釉色以天青或天蓝釉居多,无官钧之玫瑰紫和海棠红色。此瓶造型别致,釉色匀净,为民窑中较好的作品。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高32.6cm,口径26cm,足径21cm。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风格古朴、庄重,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

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径4.8cm,足径4.7cm。

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内凹。通体施天蓝色釉,近底处垂釉明显。圈足内素胎无釉。

钧窑素被认为有“官”、“民”之分,“官钧”多烧造宫廷陈设用瓷,以供御赏;“民钧”则大量烧造碗、盘、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间百姓的广泛喜爱。这两种钧瓷因性质不同、生产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质地和装饰风格有很大区别。

钧窑天蓝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径17.9cm,底径7.9cm。

缸敛口,鼓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口沿、足边呈酱色。

由于钧窑声名远播,致使仿钧之风遍及北方各地。据考古调查,目前发现烧造钧瓷的窑口已有4省27个县、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郏县、许昌、新密、登封、宝丰、鲁山、内乡、宜阳、新安、焦作、辉县、淇县、浚县、鹤壁、安阳、林州等地均有烧造。在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县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烧造钧瓷。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清雍正,高25.5cm,口径7.3cm,足径12cm。

瓶唇口,细长颈,颈、肩部凸起七道弦纹,扁圆腹,形如荸荠,故称荸荠扁瓶。圈足。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胎体厚重,从近底部釉可以看出系采用多次施釉而成。

器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器外施红色窑变釉,釉面尤如丛丛燃烧的火焰,自然垂流至近底处,红色中闪现着蓝色星点,变幻迷离,绚丽多彩。足内釉面不匀。

钧窑因其变幻莫测的釉色被后世追仿,雍正时期督陶官唐英为了仿烧钧窑瓷器曾于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尧圃亲赴钧州,调查钧窑釉料配制法。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已做得仿钧窑瓶,十月年希尧呈进仿钧窑瓷炉大小十二件,受到皇帝的赞赏“此炉烧造甚好,传与年希尧照此样再多烧几件”。由此说明,雍正时期由于唐英的努力,仿烧钧窑瓷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此瓶釉面仿宋代钧窑瓷器窑变釉,器形却是宋代钧窑瓷器中所不见,为雍正时期创新之作。

禹县是钧窑的发源地。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禹县的古钧台找到了宋代为宫廷烧制御用钧窑瓷器的窑址。钧窑花盆、盆托、出戟尊的外底一般刻有从“一”至“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大器物越小,反之,数字越小器物越大。此花盆底刻“六”字,说明尺寸大小适中。钧瓷以釉色取胜,其典型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釉色千变万化,素有“钧瓷无双”之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