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 导航 >

井陉窑的发现和研究

井陉窑的发现和研究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古代瓷器研究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2020-08-21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历史文献有许多关于井陉窑的记载。如《乾隆正定府志·卷十二物产》:"……正定府产瓷器,缸坛之属也,明时充贡出井陉。"《大明会典·工部十四》:"洪武廿六年定,凡烧造贡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起取人匠入京……凡在京烧造,天顺三年题准,琉璃窑瓷缸,十年一次烧造。旧例,缸土、釉土派行真定府。"再早的记载如《金史·地理志》《河北西路》"真定府。产瓷器、铜铁。""有丹粉场、乌梨。"尽管关于井陉窑的文献记载有许多,但井陉窑的窑址却未真正发现,1973年,冯先铭先生发表了《志书中一批有待调查的瓷窑》,将井陉窑排在了61个有待寻找的瓷窑址的首位。

一九八九年十月,河北省文物局抽调全省业务人员对太行山东簏县市进行文物复查(文物研究所孟凡峰先生负责井陉县地下文物的补查)。考古队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井陉窑的三处窑址。自八九年至今,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调查,共发现九处窑区,包括东关、河东坡、东窑岭、梅庄、南秀林、冯家沟,南陉、北陉、南防口,共三大片,面积超过一百六十万平方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1993年,1998年1999年对井陉窑及相关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于1996年发现金代印花模子,1999年出土三瓮元代瓷器窖藏。通过调查、发掘和征集,发现和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包括矸子井、澄浆池、作坊、窑炉、墓葬和众多窑具和瓷器。

通过这几年的调查和发掘,对井陉窑有了初步的认识。发现的井陉窑历时七百年,包括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几个时期。与其他窗口相较,井陉窑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其烧造历史中,均以烧制白瓷为主,绛釉、黑褐釉、黑釉瓷次之,也见有少量的天目釉、绿釉、黄釉器。白釉无论时代早晚,细瓷均为纯白,中粗瓷则白中泛青,到晚期(元代)则呈浅豆青色。装饰方面所见标本自晚唐开始使用点彩,宋代出现划花,刻花和印花,金代印花大盛。器形以各式的碗盘为主,其次为钵、盂、瓶、壶、尊、罐、盒、盆、炉、灯、枕、建筑构件及人物、动物小塑玩具等。所见瓷枕最具特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剔花等,以戳印加划花之奔鹿、奔牛、卧鹿、立鹿、对鹿及宫女图枕等为代表性产品。此外,在第一次发掘中,五代层中还出土有代官字款的细白瓷盒片,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金粉装饰的白瓷盘。在发现琉璃构件的同时也发现了烧制三彩器的线索。通过对井陉窑特征的确定,可以得知,山西的平定窑和盂县窑都属井陉窑系列。

井陉窑的兴起,繁荣及衰落有其自然原因也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隋代瓷器生产较南北朝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生产中心虽仍在南方,但已有了向北发展的趋势。井陉窑的始烧期正是在这个时段。在井陉县,随处可见制造瓷器用的矸子土,属于配料用的石英、长石以及釉土。含金属釉土矿,如铜、铝、铅、锌矿石等,当地均有出产,另外,遍山的森林,厚厚的煤层,丰富的水源更使得井陉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经过隋代的发展以后,到唐代,我国的白瓷制造已十分成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河北境内以邢窑、曲阳窑(定窑)、井陉窑最为突出。由于环境上的相对闭塞等原因,井陉窑在盛唐与宋代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被名气更大的其余两窑的光辉所掩没。井陉窑最出名的年代在金代。其产品由绵曼河及井陉驿路水陆两道东出井陉可达真定(正定),真定成为井陉窑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遂有"真定府产瓷器"真定瓷的记载,真定井陉窑产品运销全国,并远销国外,金代井陉窑的发达有其政治原因,因为井陉的战略地位重要,金人加强控制,使之比邢、定较早恢复了社会生产秩序,故而能在金初出现了它不曾有过的"繁庶倍昔"的景象。在这种社会安全的背景下,依托本已发达的陶瓷制造业,加之吸引了邢、定的工匠,使井陉窑率先发展起来。元代井陉窑开始衰落,这和南方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的兴起密切相关。

井陉窑产品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博物馆均有收藏。不过因为井陉窑发现和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井陉窑的瓷器被认为是定窑器、磁州窑器物。比如周淑兰、胡美生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精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其中99-101、103页"宋定窑划花奔鹿、卧鹿、对鹿、奔牛枕";第199页"宋定窑戳印花枕";李秀珍、张慧《河北省博物馆馆藏陶瓷枕概述》(1992年第1期)图版二这8·12"宋磁州窑灰釉剔花瓷枕"、"宋磁州窑双鹿纹瓷枕"、"宋银锭形刻花瓷枕"等均为井陉窑产品。

2000年7至8月在廊坊安次区发现井径窑金代印花瓷片。2000年6月至8月在黄华大量金代井陉窑瓷器。 井陉窑作为河北省第四大名窑,其发现和研究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确定了一些(如戳印印花枕)典型井陉窑的器物,纠正了一批此前误定为磁州窑、定窑或邢窑产品的偏差,将推动北方白瓷发展史研究进一步深化。其次,井陉窑的发展和研究不仅使邢窑定窑关系的研究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中介,也使河北、山西即太行山左右两大地域的古代陶瓷业直接地联系到一起。再次,井陉窑的晚唐和金代两个盛烧期,在北方陶瓷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井陉窑在此阶段的研究,将增添此阶段陶瓷工艺发展的技术资料。井陉窑的发展很晚,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它还有许多问题须要研究,进一步研究井陉窑的丰富内涵、确定井陉窑的创烧时间与源头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井陉窑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


陶瓷的发展和窑炉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窑炉的改进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因此,纵观我国陶瓷展的历史,可以说每一次窑炉革新的突变时期,也就是陶瓷发展的飞跃阶段。

我国古代陶瓷窑炉火焰运动方式的发展是从升焰式发展到半倒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由不能控制入窑的空气量过渡到靠竖立烟囱或窑体的坡度来控制入窑的水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焙烧陶器进展到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瓷器。

浙江是我国龙窑主要发源地之一,起于战国,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并为东汉浙江首先烧制成功瓷器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221年),浙江绍兴富盛区就已出现龙窑。汉代以后,龙窑在浙江已广泛使用,仅上虞县境内就发现古代龙窑300处左右,其中有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40多处,三国(公元220年至265年)34处,西晋(公元265至316年)63处,东晋(公元317至420年)29处,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10处,唐(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公元960至1279年)118处。可见从汉以后,浙江龙窑发展迅速,而且连绵不断。

因此,对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使我们了解浙江古代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浙江古代龙窑

浙江自战国出现龙窑,至东汉龙窑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龙窑具有下列特点:

1. 龙窑利用山坡建造,形成一定的高位差,因而具有自然抽力,可以不设烟囱,也不易受地下水的影响。

2. 龙窑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又可利用产品冷却时放出的热来预热空气,使烧成的温度可高达1300℃。

3. 龙窑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易于建造,适合当时于工业窑场的管理。

此外,浙江烧瓷的燃料采用松柴,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宜于烧还原焰和快速烧成。同时,浙江的制瓷原料含铁量较高,也适用还原焰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以减轻铁的二次氧化。而龙窑正符合这种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维持还原气氛的工艺要求。因此,二千多年来,浙江龙窑长期处于优势,发展十分迅速。

由于浙江古代龙窑数量多,分布面广,历史悠久,我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选择一部分古代龙窑列入表1、图一,并作简要分析。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升焰窑发展为龙窑,最初的窑长是较短的。绍兴富盛区的战国龙窑根据窑址现场推测窑长大约6米左右。上虞县的东汉龙窑窑长为10米,三国龙窑的窑长才13米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龙窑逐渐增长,到南北朝龙窑长已达40米左右。宋代,浙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龙窑的长度达到了50~60米。

龙窑的坡度也是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才逐渐趋于合理的。战国龙窑全窑坡度才16度。由于坡度小,抽力也小,而且温度上升慢,烧成时间长,产量就低,而且头尾坡度相同,尾部不易存火,燃料消耗也多。为了缩短烧成时间,提高产量,减少燃料消耗,必须增加龙窑头部的坡度,降低龙窑尾部的坡度。上虞东汉一号窑窑头坡度28度,窑尾21度;二号窑窑头坡度31度,窑尾14度。虽说这两条窑的坡度增加了,头尾坡度也有了差别,但窑头的坡度过大,抽力过大,不易控制,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窑内,温度升不高,而且也难以维持窑内的还原气氛,所以还须进一步改进。三国龙窑改为窑头坡度13度,窑尾23度,出现了低性高的现象,这样不仅不易上火,而且窑尾也不 存火,结构更不合理。到西晋以后,窑尾坡度才逐渐改为10度左右,窑头坡度改为20度左右,摸索到了窑体各部分坡度配置合理的规律。

随着龙窑结构的不断改进,烧成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烧成气氛的控制更是日趋成熟。从表2可看到,如还原气氛掌握得好的话,不同的胎釉也能成功地烧制出各种美丽的釉色。如浙江晋代的瓯窑有“缥瓷”之称,唐代的越窑有“千峰翠色”之誉,南宋的官窑和哥、弟窑有“青翠如玉”之感,成为珍品,而闻名世界。

二、 浙江古代窑具

随着窑炉结构的不断改进,浙江古代各时期的窑具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窑具,作了化学分析、X-射线分析、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的测定,测定结果详见表3、图三,并对其主要形状的变化列入图二,以佐比较。

从图二可以看到,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也是经古代陶工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的。战国时期,尚未发现窑具,瓷坯可能就是放置窑底的沙层上烧成,由于窑底温度偏低,产品生烧现象比较严重。东汉后,浙江出现了窑具,主要形状为二足支丁垫座,园形垫饼,束腰形和直筒形喇叭入口垫座,制作都是粗糙。三国时,二足支丁座改为三足支丁垫座,置入比较平稳;园形垫饼变为盆形垫圈,制作比较规整了;束腰形喇叭口垫座由直立式改为倾斜式,插入窑底沙层中,斜度与窑底坡度相近,使火焰能顺着窑的坡度而畅通。西晋时已不见三足支丁垫座和盆形垫圈,都改为齿口圈形窑具,使用时齿口向下放在沙层中作垫座,更为平稳,较小的那种可作为小型器物叠装用。筒形喇叭口具又由倾斜式改为直立式,其用途已不作垫座,而是放在齿口窑具上装坯用,以起到调节窑底部分火焰流通的作用。从窑址中,我们看到窑内的齿形窑具排列很规则,窑头较密,窑中间较疏,窑具间距离交错排列,疏密有致。因此,窑内温差较小,遗留的产品质量多比较好,无生烧现象。

唐代,齿口窑具消失了,筒形窑具变为匣钵。于是由明火叠烧改为用匣钵装烧,解决了生坯叠装时的负重问题,可以码得高些,所以龙窑的的高度也随之提高到1.6~2.0米,与现代龙窑的高度已基本相同,窑炉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匣钵的使用,使火焰和制品隔离开,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剌、变形的缺陷,使产品的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从表3看到,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一般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瓷石做成。但是在原料的选用,加工和制作上还有所不同。我们可把这些窑具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垫座、垫饼、匣钵类。以垫座为代表,制作很粗,断面到处可见粗颗粒石英,吸水率较高,X-射线分析,除 α -石英外,还有相当多的方石英。化学组成与瓷石原矿相近,杂质含量较高,可能当时对这类窑具的原料,根本不采用淘洗、精选等工艺,很可能用的就是制瓷原料的下脚料,所以质地较差。二是垫圈类,以齿口垫圈为代表,制作较细,形状比较规整。断面也较致密,如同瓷胎一样,有的吸水率已接近当时的瓷器,烧结程度较好。X-射线分析的结果,除 α -石英和方石英外,还有相当量的莫来石。化学组成也同当时瓷器相近。这类窑具的原料可能已经淘洗、精选,也可能就是用制瓷原料做成,所以材质较好,可以反复使用。

三、 结语

1. 浙江是我国龙窑的发源地之一。战国龙窑的出现,为浙江在东汉首先烧制成功瓷器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由于龙窑适合于浙江制瓷原料含铁量高和燃料挥发分多所要的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工艺条件,因此,龙窑在浙江历史悠久,发展比较迅速。

3. 龙窑的结构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不断摸索,逐渐趋于合理,烧造技术也日趋成熟,因此,千百年来浙江名窑迭出,一直是我国青瓷烧造中心。

4. 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随着烧造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唐代匣钵的出现,是我国窑具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推动了窑炉的改革,而且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5. 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当是就地取材,但是各类窑具在原料加工和制作上还是有所不同,垫座类质地较差,制作也粗,垫圈类质地较好,制作也细,可反复使用

浙江古代龙窑结构一览表 表1

窑号

窑型

时代

保存情况

所在地点

窑长(米)

窑宽(米)

窑的坡度

窑头(度)

窑尾(度)

全窑(度)

1

龙窑

战国

窑头被破坏

绍兴富盛

残3.12

2.42

16

2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28

21

3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31

14

4

龙窑

三国

保存完整

上虞帐子山

13.23

2.1~2.4

13

23

5

龙窑

西晋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27

2.4

10

6

龙窑

南朝

保存较好

丽水吕步坑

39.85

1.7

10

12

7

龙窑

北宋

较完整

龙泉大窑

30

18.5~2.0

17.3

8

龙窑

北宋

只留中段

龙泉大窑

残12

2.48

9

龙窑

南宋

仅存窑头

龙泉大窑

残2.15

2.17

10

龙窑

南宋

窑头被破坏

龙泉大窑

残46.5

2.5

11

龙窑

只发掘中部

龙泉大窑

中8

2.25

12

龙窑

残存中部

龙泉大窑

残6.5

1.65

还原比值与釉色关系表 表2

时代

Fe2O3%

FeO%

还原比值

气氛性质

釉色

东汉越窑

0.30

1.26

4.20

较强还原

青绿

三国

0.45

1.78

3.95

较强还原

豆青

晋代越窑

1.71

1.54

0.90

弱还原

灰黄微绿

五代龙泉窑

1.23

0.50

0.40

弱还原

黄绿

北宋龙泉窑

0.62

0.71

1.13

弱还原

绿中带黄

南宋龙泉窑

0.23

0.77

3.34

还原

粉青

南宋龙泉窑

0.07

0.83

11.90

强还原

梅子青

明代龙泉窑

1.16

0.25

0.21

强氧化

深黄带灰

元代龙泉窑

0.23

1.13

4.10

较强还原

粉青带黄绿

浙江古代窑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X-射线分析表 表3

样品编号

名称

时代

化学组成(%)

体积密度(克/cm3)

汲水率(%)

开口气孔率(%)

X-射线衍射分析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MnO

1

垫座

东汉

1.08

76.55

14.14

2.51

0.92

0.45

0.42

3.42

0.43

0.02

99.94

1.81

12.87

23.27

α -石英 方石英

2

垫饼

东汉

1.40

77.85

11.55

4.53

1.05

0.24

0.42

2.14

0.28

0.18

99.64

1.86

13.93

25.92

α -石英 方石英

3

垫圈

三国-西晋

0.28

76.21

16.75

1.76

0.81

0.35

0.55

2.57

0.49

0.02

99.79

2.19

1.79

3.9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4

垫包

三国-西晋

0.98

79.15

13.04

2.16

1.23

0.20

0.42

1.95

0.42

0.03

99.58

2.10

6.38

13.37

α -石英 方石英

5

垫圈

东晋-南北朝

0.61

77.02

15.13

1.78

1.28

0.28

0.42

2.68

0.65

0.04

99.89

2.13

3.02

6.4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6

垫座

东晋-南北朝

0.92

78.34

13.45

2.52

0.65

0.40

0.42

2.62

0.55

0.05

99.92

1.69

15.17

25.66

α -石英 方石英

7

垫座

南北朝-唐

0.62

79.52

12.92

2.26

0.74

0.23

0.35

2.65

0.68

0.04

100.01

2.06

7.76

15.96

α -石英 方石英

8

垫圈

南北朝-唐

77.59

15.57

1.82

0.83

0.28

0.44

2.60

0.75

0.03

99.91

2.14

0.77

1.6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9

垫圈

南北朝-唐

75.95

16.86

2.15

0.88

0.29

0.45

2.58

0.70

0.04

99.90

2.11

1.35

2.8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10

小匣钵

0.85

78.88

12.62

2.58

1.00

0.25

0.34

2.85

0.57

0.03

99.97

1.91

8.87

16.91

α -石英 方石英

11

大匣钵

0.75

79.60

12.43

2.67

0.98

0.25

0.38

2.55

0.65

0.04

100.30

2.12

2.56

5.43

α -石英 方石英

12

上虞越窑瓷片

南朝

微量

76.90

16.20

2.00

0.77

0.22

0.56

2.89

0.50

0.01

100.05

13

上虞瓷石

2.70

79.28

12.71

0.61

0.02

0.07

4.38

0.80

0.06

100.62

井陉窑瓷器发展与收藏价值


井陉窑的发展在中国瓷器历史中共留下一千年余年的步伐痕迹,其自隋朝而始,至元代势微,至清而彻底终结,最早的井陉白瓷发掘于距今约一千四百年的井陉窑遗址中。井陉窑与磁州窑、定窑、邢窑并称为河北四大名古窑,在整个烧造过程中均以白瓷为主,也多烧黑釉瓷、黑褐釉瓷及绛瓷,偶见黄釉瓷、绿釉瓷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井陉窑发迹于隋朝,初烧阶段的井陉此瓷器以白瓷、青瓷及黑釉瓷居多,器物造型基本都圆整周正,釉色透亮匀净。其中,隋朝井陉瓷的白釉瓷器胎色两种,一是纯白,二是青灰。

在工艺上,胎多施以白色化妆土,再罩透明釉,釉色多有闪青或者偶见偏黄白色。到了唐朝,井陉窑迎来了第一个盛烧期,此阶段最大的特色是出现了隋朝三种釉色器物以外的、里白外黑的双色釉器,同时中唐开始的井陉瓷在装饰上逐步大面积出现划花、剔花、刻花及点彩等多种外范印花技法。发展到此时,井陉白瓷的烧造技艺已经比较成熟,唐白瓷精品中的不少器物都来自井陉窑,这些瓷器无一不在厚朴大气中透露出精致庄重的美感。

晚唐和五代时期,经过前期积淀,井陉窑已经具有很大规模,生产器具也在原来的日用品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比较多的装饰摆件,继承了唐中期瓶类造型丰富多变和塔式罐个性突出的一些特征,非常具有时代魅力。宋代井陉窑出土器物相对不多,其中瓷枕较为常见。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宋代人文风气里汝窑、钧窑等的受欢迎程度更高,井陉窑产品无法占领主流位置,加上宋代后期的动荡,井陉窑想要异军突起是非常困难的,尽管首创了华北地区的砂圈叠烧技法,并烧造出了天威军官瓶这一类极具形制特点的物件。不过与宋对比非常明显的是,金代是井陉窑的一个鼎盛时期。

此时井陉窑的窑址数量恢复到与唐代比肩的状态,甚至窑址的大小、分布范围等还要更胜一筹。金代井陉窑瓷的釉色更为丰富,白瓷不仅具有唐时期的高度白润和细腻精巧的特征,同时还增添了很多精美的纹饰,更出现了低温二次烧造金三彩、琉璃构件的创新工艺。器型方面也有较大突破,不仅兼顾到日常生活与工艺装饰两方面,还渗透到文玩、熏香、宗教等其他各个方面,已然成为生活瓷器的主流。遗憾的是由于后期战乱,元代及以后的井陉瓷烧制效果已经失去灵性,大多笨拙粗质,明代仅有冯家沟窑场一处烧制的产品作为贡品,清代井陉窑烧瓷釉色青灰,纹饰质朴,具有极为浓厚的乡土气息,清中晚期井陉窑逐渐断烧。

虽然金代是井陉窑烧造盛期,但是如今市面上金代井陉瓷非常少见,所以流通价值很高;而从唐代开始,井陉窑产品就远销埃及、巴基斯坦等国,证明这个阶段的井陉瓷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故以收藏价值来看,一般井陉窑瓷器收藏佳品以金代为主,隋唐时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宋和元明期间的瓷器又次之,但是特不乏一些特例器物,这就需要十分老练的收藏经验来判断了。例如这里有一件金代井陉窑盘,它的器型比较秀美,釉色十分淡雅,大盘并非呈单调扁平化,有一定弧度保证了器物的线条感。其市场估价为1.2万元,是比较合理的价格,目前市面上保存相对较好的金代井陉窑器物均价都在万元以上。

发现大的醴陵窑“凤尾尊”


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

昨日,省收藏协会约齐省内众多瓷器鉴定专家,对两件生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醴陵窑瓷器进行评鉴,专家一致认定,这两件瓷器——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和釉下墨彩山水尊——是传世醴陵窑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精品力作,尤其是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是目前所知的同类醴陵窑瓷器中个体最大、品像最好的。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张敏介绍,收藏这两件瓷器的是省内一瓷器爱好者。

1905年,清政府在醴陵创办官立湖南瓷业学堂,190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湖南瓷业公司,后烧制出闻名于世的釉下五彩瓷器。醴陵窑早期作品十分稀少,极为珍贵,昨日现身的两件瓷器底部都用青花书写着“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学堂制造”字样,据分析,应该是进贡清廷的产品。精美的造型和工艺,让许多有多年瓷器鉴定经历的专家也称赞不已。

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高60公分,口径32公分。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专家张新生解释,多重复合彩是指釉下五彩加釉上五彩,另加粉彩,再加描金的复合绘画工艺,其工艺相当复杂、难以掌握。“凤尾尊”是有名的造型,大喇叭口,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得金奖的釉下五彩花鸟瓶也是凤尾尊造型,该瓶现存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陈列馆,高46公分;省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同类醴陵窑瓷器高也只有52公分。张新生说,这件牡丹纹凤尾尊是目前所了解的醴陵窑同类产品中工艺最复杂、个体最大、品像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官窑产品。另一件釉下墨彩山水尊造型端庄、稳重,采用釉下单色的墨彩绘画,技艺精湛,画面清爽,并采用具有水墨宣纸国画效果的“渲染”的技法,效果极佳。

宋青花的发现与研究之宋青花的基本特征


青花是一种釉下钴蓝彩,是在瓷胎上以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性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因为钴料在高温中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所以称为“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于元代,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唐青花的存在,已被目前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在墓葬、城址以及海底沉船中均发现有唐青花,此外一些民间收藏家也收集有唐青花的标本或完整器。更为重要的是,在河南巩县窑的窑址中找到了烧制唐青花的窑炉。学术界对唐青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存在不同的认识与观点,但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共识。

宋代青花,虽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但是目前却存在较多的争议。因为实物材料太少,许多著作和论文对宋青花的表述都比较简略,也有的学者对宋青花的存在持否定意见。比如有学者认为,浙江金沙塔和绍兴环翠塔宋代塔基内出土的青花瓷片的年代被提早了,“不能简单地说,有唐青花,必然有宋青花,有元青花”,“因为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偶然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技艺,完全可能中断失传,完全可能在沉寂几个世纪之后,重新被发明。”此外,绝大多数民间收藏者也对宋青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一提宋青花,多数人即条件反射式地称“臆造品”。那么,宋代是否存在青花呢?

一、考古发掘出土的宋青花及其他年代可靠的宋青花

研究宋青花必须以可靠的实物材料为依据。虽然目前有许多民间收藏者都声称自己发现了宋青花,但这些所谓的“宋青花”大多数并不可靠,有的把明清时期的偏窑青花当作宋青花,更有甚者把一些新仿、臆造的器物当成所谓的宋青花,并撰文引经据典地加以考证,这类文章在近年的网络与相关收藏杂志屡见不鲜。解放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宋青花材料,以及目前发现的年代可靠的宋青花,主要有以下一些:

1、1957年2月在浙江龙泉县城南金沙塔基下层夯土中出土13块青花的残片,经拼凑,属于3件碗的口、腹部残片。青花绘于器物内、外两壁,题材有盛开的菊花和复线圆圈纹等,青花呈蓝黑色或灰蓝色。在拆塔时,发现部分塔砖上模印有“太平兴国二年”1977年 的文字。青花瓷碗的碎片出在夯土层中,说明它们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北宋初的太平兴国二年。

2、1970年秋在浙江绍兴翠环塔基下1米深处的夯土中出土一块青花翻口碗的腹部残片青花发色呈淡淡的蓝青色口沿饰弦纹外腹部为放射性斜线纹里外施影青釉胎质细腻洁白塔基中所出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3、1973年,北京市文物局赵光林在日本东京达仁堂古玩店见到一件南宋青花瓶,高33厘米,长颈、鼓腹、砂底,有火石红斑,两侧塑有鱼形耳,正面腹部直书“隆兴”二字,背面画一小树,下饰花草纹,釉色泛青,表明是一件含钴量低而含铁量高的青花器。

4、2003年9~11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重庆市巫山县胡家包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一座北宋墓(M4)中出土1件青花瓷碗,同时出土的还有谷仓罐,骨簪及铜钱等遗物10余件。钱文有“五铢”、“货泉”、“开元通宝”、“熙宁重宝”、“咸丰元宝”、“元丰通宝”、“皇宋通宝”等。最晚的铜钱年号均不晚于北宋。青花瓷碗,高5.2、口径13.2、底径5.5厘米。敞口外撇,圆唇弧腹,平底加矮圈足。内壁绘3圈青花圆圈,内底有一字符,外壁饰花草,用笔随意,青花蓝中略泛灰黑。从随葬品判断,该墓是一座北宋晚期墓葬。

5、2004年6月,在浙江余杭区仓前镇八字坟宋代墓葬群的4号墓腰坑发掘出土1件带盖青花小罐,出土时里面藏着两枚北宋“嘉佑元宝”小平钱。同时出土的还有两只青瓷碗、一个硬陶罐。宋代带盖青花小罐高5.3厘米,直径6.5厘米,口径4厘米,小罐上四朵盛开的菊花古朴优美,冰裂纹自然舒展。从图片上看,这件青花罐发色纯正,釉面光洁,已经属于成熟的青花瓷器。

6、2005年3~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对故城县李家庄村宋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宋代地层中发现了1片青花枕面残片。白釉泛黄,釉下施化妆土,瓷胎颜色偏红,瓷质疏松,表面以线条勾勒出珍珠地衬云彩轮廓的蓝彩图案。

7、据《中国青花瓷》一书介绍:近年在江西景德镇郊区发现大批宋代的瓷器碎片,其中有一些瓷碗的底部带有草书海字形的图案,碗外边缘有波浪纹。纹饰呈色晦暗,为带一点青味的灰黑色。在距景德镇三十里的南市、宁村一带,这类青花瓷片更多。

8、据李辉柄先生介绍,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宋哥窑大碗,碗底中心用青花钻料在釉下书“宝用”二字。另据王荣增介绍,20世纪30年代国家古物陈列所展出的两件“宋哥窑葵瓣口盘”,两器底足内部都写有“宝用”二字,字体仿铜器铭文,当时的陶瓷研究者一致认为字迹呈色属青花。该二器后已被运往台湾。此外,据某收藏家提供的信息,他收藏的一件宋代官窑瓷器的底部用青料书写一“官”字,青花发色呈蓝黑色,青花有晕散。

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都证明宋青花确实是存在的。根据这些宋青花实物材料,我们发现宋青花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宋青花的胎质一般较粗,多数为灰白色胎,也有少数胎色洁白,胎质细腻。底釉有影青、白色泛黄、淡青色釉等,真正纯正的白釉很少。器物烧成质量普遍不高,除杭州宋墓出土的宋青花罐较精美外,其余均较粗糙。

2、青花发色多数都为蓝黑色或蓝灰色,有的甚至带一些黑色,青花呈色不够鲜艳。浙江宋代塔基出土的宋青花,经化学元素分析,使用的青花色料为含氧化锰很高的国产钴料。其他地方发现的宋青花,从它们的呈色特点来看,应该也是包含较多杂质的国产钴料。宋青花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釉上青花大多有晕散现象。

3、宋青花的纹饰主要有菊花、牡丹、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和文字等,纹饰简单,仅在少数器物上有比较复杂的纹饰。纹饰题材内容单一,远不及元明清时期的青花丰富,尚未发现有人物、动物、山水等题材的宋青花。

4、宋青花基本都是日用陶瓷,目前发现的造型有瓶、罐、碗、盘、枕等,其中既有碗、罐类小型器物,也有高达30多厘米的瓶等大件器物。

马家窑文化发现及命名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对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是否将半山、马厂类型包括在内,考古界曾有过许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最早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的安特生,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存和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为仰韶期或仰韶文化,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4年—1945年夏鼐先生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为了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的关系,发掘了临洮洮寺洼山遗址,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名称,称之为马家窑期或马家窑文化。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从以往发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相承、相似的因素很多,关系密切。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过去限于资料太少,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有人曾主张将马家窑类型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与半山——马厂文化分开。康乐边家林、兰州关庙坪出土的陶器,补充了马家窑到半山类型发展的中间缺环,这些陶器无论是器型还是花纹都有马家窑类型的一些遗风,而且还反映出了半山类型的一些特色,过渡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从而表明半山类型是从马家窑类型演变而来。

大量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重要遗址有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广河地巴坪,以及兰州的青岗岔、花寨子、土谷台、白道沟坪与永昌鸳鸯池和青海乐都柳湾等20多处。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我国早期青花瓷研究有重大发现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任忆)由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带队的赴土耳其陶瓷考察团近日满载而归。此次考察对我国早期青花瓷的产生、发展、原料、纹饰、造型、用途及在国外的地位等都有重大发现。

起始于元代的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其在当时多用于出口,所以目前国内保存不多,精美器品更是少见。

据介绍,青花瓷美丽的蓝白色调是伊斯兰教民族最崇尚的色彩,在12至14世纪的中西亚地区,中国青花瓷器被历代伊斯兰统治者、各大小苏丹王奉为最珍贵的器物使用和收藏,因而这里成为青花瓷器主要的进口国。这些具有数百年历史、造型硕大、纹饰丰富的元、明两代青花瓷器,仅在土耳其就藏有数百件。然而,对这批稀世珍宝最有发言权的中国专家学者,却始终无缘与之见面。

这次由国内著名陶瓷史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对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及其文献、墓葬、民俗和古代仿制中国青花瓷遗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看到了许多想像不到的青花瓷极品,从中看出汉文化、土耳其文化和藏文化的融合和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尤其是中国瓷器对世界陶瓷生产的影响。(完).

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


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

日前,乐清市芙蓉镇包宅村,发现一座古窑。5月11日,文物部门经过现场勘查确定,古窑建于南宋,距今已近800年。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说,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古时陶瓷制造业有很高价值。

发现古窑地点在包宅村村东一座叫窑山的山脚处。昨天下午,记者在包宅村窑山看到,挖开的窑孔已经封闭,现场已有专人看管。由于昨日凌晨雨水的冲刷,窑头旁边的一棵树已经倒下。路面泥土里,夹杂各种瓷片,有的粗糙,有的精致且光亮。

发现古窑的包宅村村民董先生说,古窑的发现,纯属偶然。几天前,他和村里几个朋友到窑山上玩。下山时,他发现,山脚处露有几块瓷片。“小时候听老人说,这座山之所以叫窑山,源于山上有古窑,但谁也不清楚古窑的地点。看到瓷片后,我想,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古窑。”董先生说,他和朋友开玩笑说,这里面可能有宝。由于好奇心,随行的一个朋友用工具掏开部分泥土后,发现一个制工粗糙的钵及一些瓷片。消息传开,一些村民便拿着锄具到现场来挖掘,同样挖到了几个钵和一些瓷片及几个灯台。后来还挖现了窑孔,窑孔由红砖砌成。包宅村村委会有关负责人得知消息后,立即制止了村民们的行为,并上报了文物管理部门。

后来,董先生让人将挖出的钵带到北京,请人鉴定发现,钵已有八百年历史,但没有多少经济值价。

5月11日,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及乐清市文物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赶到现场调查,确定该古窑建于南宋时期。

蔡钢铁说,中国陶瓷史里,有官窑和民窑两个概念,包宅村的古窑为民窑。现场发现的瓷片为青瓷片,钵叫匣钵,是用耐火泥料制高温焙烧而成。匣钵是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蔡钢铁说,瓷片的釉子(釉子:以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光亮,瓷胎细腻,其工艺已达很高的水平。和现在老百姓用的瓷器相比,瓷片表面的颗粒略显不平

包宅村部分村民说,窑山上有古窑群。对此,蔡钢铁认为,目前还不能轻易断言。但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古时制窑业具有很高价值。而匣钵等却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蔡钢铁说,因目前这座古窑还不宜发掘,只能在原址上保护。目前乐清文物管理部门已在包宅村展开文物保护宣传,包宅村委会还请人现场看守古窑。

[考古]余干发现晚唐青瓷古窑遗址


有关专家称:将进一步证明江西也是青瓷的发源地

记者昨日获悉,在余干县黄金埠镇刘家山,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古代窑址,窑址内出土的青瓷文物证明,我省也是青瓷的发源地。

昨日,记者赶赴现场采访了解到,这座古窑遗址是在景鹰高速公路余干县出口互通施工现场发现的,位于余干县黄金埠镇上行村委会的刘家山。连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干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窑址500平方米范围进行抢救性发掘。

从发掘情况看,目前发现龙窑一座,出土了大量青瓷器,有碗、盘、碟、钵、罐、壶、砚台及各类烧具。这次出土的器物,其造型有的雄浑,有的精巧,釉色呈现铀青绿和青黄,色泽精美,为同时期江西窑址所罕见。

从外形看,釉色与浙江越窑有密切联系,胎上施褐彩的碗类器,又与长沙窑工艺如出一辙。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玉璧底器,对研究我国古代瓷器文化有较高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告诉记者,这个窑的时代为中唐到晚唐,说明余干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烧制地之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称,我们原来一直认为青瓷的发源地在浙江,这个古窑的发现,填补了江西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进一步证明了江西也是青瓷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井陉窑的发现和研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井陉窑的发现和研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