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孤品 > 导航 >

来省博品一品茶文化魅力

来省博品一品茶文化魅力

古代瓷器孤品 瓷器鉴别品质优劣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2020-10-27

古代瓷器孤品。

铜胎画珐琅牡丹纹茶船(一对)

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盖碗

广彩开光西洋人物银盖茶叶罐

近代茶筹

建窑黑釉兔毫盏

——中国茶文化展开幕

广东人都爱饮茶,一壶功夫茶,饮出一番平和安宁精致唯美的生活哲学,饮出岭南独有的文化风格。可是许多人或许还不知道的是,围绕一盏清茶,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知识。正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茗香·茶韵——中国茶文化展”,就是这样一个让观众全面了解茶文化的窗口。

反映我国饮茶方式的变革

据广东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600件/套展品,其中有300余件器物,包括陶瓷、银器、锡器、书画等类别是省博的藏品,其中近五十件珍品更是首次展出。其中一件清代朱漆菊瓣盖碗,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首次与广东观众见面。

另外,展览还从展览合办方中国茶叶博物馆借展了104件/套展品,其中文物95件,包含收藏家吴远明捐赠的紫砂茶具52件,涵盖明代至民国期间的各式紫砂茶具,和另外43件各种材质的茶具及相关纸质展品,体现了从唐代到近代茶具的演变,反映了我国饮茶方式的变革。另外,广州市瑞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提供了展览中标本与茶树活体植株等部分展品。

从茶马古道到海上丝绸之路,从民间茶楼中的茶筹到菩提叶上反映采茶制茶过程的外销画;从晋代的瓷器,到宋代的青白釉、清代的粉彩瓷和民国紫砂壶;从发酵程度最低的绿茶到发酵程度最高的黑茶实物、标本和茶树植株;从饮茶习俗的变迁,到普洱茶包装编号中的秘密;从关于茶文化的诗文书画,到广府功夫茶的由来……这么琳琅满目的内容,是按照茶源、茶荟、茶说和茶彩四部分来设计策展的。

除了展览本身之外,展方还将开展茶艺表演、茶文化之旅、专题讲座和主题沙龙等相关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全面体验茶文化魅力。

当吃茶成为一场人生修行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瓷器展的时候,会发现从高古、中古到近古,杯盏的器形变化很大。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唐代的杯盏口阔而杯浅,不能像近代的茶盏那样小巧玲珑或者杯壁内凹吗?这其实和饮茶习惯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使用茶叶的国家。茶之国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兴于唐,盛于宋。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士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无处不在。

成书于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述。东晋时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上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给周武王了。书中还记载了周朝那时就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西周时代朝廷祭祀时已经用到茶。西汉,茶已传播到了湖南、湖北一带。

三国时,出现“盏”这个“吃茶”专用器具。人们把采摘到的茶叶做成茶饼。煮饮时,先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在捣成茶叶末,并混合葱、姜、橘子等,一起煮饮,是一种羮煮的形式。而且,这种“吃茶”的方式一直延续到唐宋。

唐代的人对待“茶事”有独特的方式。“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茶经》的横空出世,《茶经》中论述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和烹饮方法及用具,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将原来“吃茶”这一生活俗事,提升为一场美妙的人生修行。

中唐后,由于陆羽的倡导,唐人的“茶事”开始由加调料的羹煮发展成清茶的烹煮。采茶后,先放入甑釜中蒸,臼杵捣碎后,拍成团饼,焙干以后,用荻或篾穿起来封存。饮用时,再碾碎,过筛,入釜烹煮。煮好的茶,用茶勺舀出放入茶盏托中品饮。因此,当时的茶盏杯口就不能太小,杯身也不能太深。

充满创造力的唐人还喜欢给茶具改名字。唐人把茶壶称之为“注子”,意指茶水从壶嘴里注出来。后期唐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不喜欢茶壶“传统”的造型,于是,把整个茶壶柄去掉,又把茶壶叫做“偏提”。TaoCI52.com

功夫茶中的时尚观

宋代的瓷器通常来说崇尚青白,但偏偏是茶盏,却以黑为贵——当然,不是纯黑一团,而是兔毫盏、鹧鸪盏等名目的黑釉,富于变化。这也与饮茶方式的时尚变化有关。

唐末宋代,茶叶最时尚的品饮方式不再是煎煮,而是“点茶”。所谓点茶法,是先将饼茶碾成茶末,置于盏中;再以少量沸水冲注,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在其中加以调和,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最后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一边冲点,一边用茶筅搅动,即所谓“击拂”,又因击拂之法不同,盏面泛起不同图案而有不同叫法,即“茶百戏”,自第一汤至第七汤而各有不同——说起来,“点茶”有点像现代咖啡冲调时表面上的“拉花”。

点茶技术好不好,也是当时人们互相比试的风雅内容,叫做“斗茶”。斗茶时,以茶面上点成的图样完整清晰、泡沫雪白细腻为佳,所以为了看得更清楚,茶盏就要选择黑色或者深色的啦。

功夫茶也是起源于宋代。宋代中原地区的战乱逼使人口南迁,中原的饮茶习俗也随之而来。“饮茶”先在少数的上层人士中流行,然后逐渐扩散发展为现时的“功夫茶”。

最早把潮汕人这种品茶方式命名为“功夫茶”的是清人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是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这次展览中,也在最后一部分专门介绍了岭南的功夫茶。

精选阅读

紫砂文化:紫砂器茶文化一壶在手自泡饮


饮茶之风,盛于唐,兴于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点茶,所以当时用茶多为饼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茶的饮用方式制约茶器具的发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质地与构成必然反映时代特征和差异。唐宋及以前,茶器具的使用多为陶瓷茶具与金属茶具,达官贵人甚至盛用金、银、铜制茶具,这里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力,表现了豪门竞奢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茶器具生产发展的进步以及茶器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茶器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用器的过程,即是茶的品饮过程,同时也是领受茶文化精神,内心深省民族传统意识的过程。唐宋时代繁复的茶器具,不但把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引向顶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中国茶的文化内涵推进狭窄的胡同。这样,从茶的品饮方式到茶器具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演变,中国茶文化原精神又将得到新的飞跃。

茶事中使用紫砂的记述可见于蔡司沾《霁园从话》所记:“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即孙道明,号清隐,元代人,曾以其居名“且吃茶处”。

紫砂产于宜兴。宜兴周代称为荆邑,秦王政二十六年,改名阳羡。西晋阳羡名将周处的长子周玘,三兴义兵,晋怀帝为表障其功,改阳羡为义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迄今沿用。宜兴所做茶器具的原料是当地独有的紫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用紫砂泥制作的茶具也叫做紫砂器。紫砂器的创始,有文字的记载,始见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其次,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虽然这里提到的“紫泥新品”、“紫瓯”不是后来意义的紫砂器,但是在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发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断代时间为北宋中期,这也是紫砂器始于北宋时期的佐证。

初期的紫砂,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但紫砂器真正兴起在明代中期,这些不但有实物遗存,而且还有较详实的文字记载。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对紫砂器的记载始见万历十五年许次纾的《茶疏》:“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所作,颇极精之。”其后,在各时期的茶书中对紫砂器的专门描述和记载陆续增多,并有系统阐述紫砂器的专著问世,明代周高起《阳羡名壶系》和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是其中最著名的二种。

紫砂器兴起于宜兴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据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会起,宜兴就有制陶业存世,并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大规模生产。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连年战乱、泰世初平,为体恤民情、减轻贡役出发,下诏废除团茶,改制叶茶。朱元璋的这措施不但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带动了整个茶文化系统的演变,茶的品饮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由于茶具有了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茶事开始讲究器具。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茶具的配合却蕴涵了人们对形体审美和对理趣的感受。

紫砂器造型形态完美、装饰纹样适合、内容健康向上,制作技巧精湛,且与诗书画及金石篆刻结合,雅俗共赏,使人把玩不厌,正好满足了茶文化时代变革的需要。也就是说,紫砂器受到人们珍视,在于它具有与品饮散茶相适应的物理特性和实用的艺术价值。近人南海“百壶山馆”主人李景康和顺德“碧山壶馆”主人张虹在其合著的《阳羡砂壶“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何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大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由艺人按“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紫砂器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茶文化愈加广泛的传播中,紫砂器必然成为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品青瓷,阅人生


从商代到宋代,青瓷走过了2000年,大小战役经历无数,无论是南北对抗,还是群雄纷争,我们都看到了青瓷越战越勇的英雄之气,直至走上历史之赣。作为陶瓷世界里的一号人物,他的辉煌历程我们已有目共睹,那么,是时候解读青瓷的内心世界了,去探寻王者的过人之处。

在中国文化这个庞大体系中,陶瓷的发展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而青瓷作为世界最早的瓷器,在某种意义上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国的传统美学。“陈之案头而悦目,置之镜台而媚容。佐读有养气之功,对谈有化戾之祥。蕉窗昼永,却暑何难;荷室香凝,法寒不觉。展玩而矜平躁息,终全忠鲠之操;侍坐而心和气舒,不失雍容之量。”青瓷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工艺品,更不是一种无生命的摆设,它是东方文明的符号,而在这一符号里,我们看到的是独特的美学内涵和无比丰厚的文化张力。

青瓷之色

要读懂青瓷,审视青瓷的美,不得不先从“青”说起。青瓷的色不只是某种单纯的视觉颜色,它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感悟,常被人用某种象征手段加以比赋,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不同的色彩表达着人类不同的感情,唤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和生理感受,当色彩与特定的观念相关联时,也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大地回春时,草木返青,东风吹拂,人们骑上青马,穿上素衣,带上青玉去城东郊举行迎春活动。在这里,色彩的视觉含义,己经转换为一种主观、理性的认识。只有顺应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才是吉祥的,也是审美的,色彩观念作为一种富有特殊含义的认知图式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创造。

人们发明青瓷并接受青色与原始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对一直生息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先民来说,与其休戚相关的色彩便是青色,葱郁的林木,娇绿的草地,青翠的山峦,苍碧的河海,这使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力直接受到青色的懦染和包围。

也有学者认为,青瓷的“青”是对天空颜色的模仿,象征着人们对天的追问和崇拜。自古人们就用“青如天”来作为评价好的青瓷的标准,这种评价中表达了一种对天空颜色的主动追求。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模仿离他们很遥远的天的颜色呢?第一,不论是原始社会,或是后来的封建社会,农业始终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这种“靠天吃饭”的经济形式,使天成了当时人们自然崇拜的主要指向。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的神秘末测,使人们产生了无穷的想像。人们惧怕它,崇拜它,还不得不依靠它。第二,自然界中天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天至上神的象征意义。天神的形象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是朦胧模糊的,这种模糊感受,成为一种当时人们共通的社会情感,一种宽泛的信仰和观念。当这种社会情感积淀于人们的感官感受中,成为一种不能用概念言说的深层情绪时,人们就会通过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而当这种抽象的情感找到了青瓷这种表现形式后,正好相互契合。

“青”是大自然朴拙之色,是新生活力之色,亦是优美和谐之色,“尚青”实际上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和大自然本色的融合,是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感悟。正如世人常喻青瓷“色美如山峦”、“就像雨后云开的蓝天”、“其清澈犹如秋高气爽的天空,也如宁静的深海”。而当您了解了这些,也许就会发现,为什么在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去烧制青瓷时,逐渐摒弃了偏黄、偏褐的青色而选择向绿和微蓝的冷青色发展,这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仰、审美情趣有着直接关系的。

青瓷之色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不仅合乎人的自然审美意识,表达人类对美丽大自然的依恋之情,同时也非常符合视觉器官的生理本质需求,它可以镇静神经、缓解视觉疲劳、增加心理满足感。欣赏一件青瓷,就如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品味艺术、体验生命,故赏者常说“养眼”。但何止于此呢,“养心”、“养神”、“养生”又有何不可?

青瓷之质

唐代诗人陆龟蒙《越色秘器》一诗被后人引用的频率非常高,常用来赞美秘色瓷或青瓷,只是因为诗句道破了“青”的内涵。如果说“千峰翠色“是汇自然万物之美颜的涵盖,那么“九秋风露”则是聚天地精华之神质的凝练。

对青瓷质的审美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古人在赞美一件好的青瓷时,常常会用玉来形容,如“温润如玉”,“越泥似玉之瓯”,“肥厚如堆凝脂”,“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又称耀州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又如《龙泉县志》中记载:“凡瓷器之出于生二窑者,极其晶莹,纯粹无暇如美玉。”甚至还有人说,景德镇在五代时烧青瓷、白瓷,至北宋忽改为青白瓷,是因为宋代流行青白玉。

从赞美之词中,足以看出这种以青瓷类玉的文化情结与中国玉文化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琢玉、用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自出现之日起,中国人便把玉器看作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玉也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图腾象征意义。而正如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青瓷文化就是中国玉文化的延伸发展。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青色只是丰富玉色中的一种,先人用瓷来喻玉或玉来喻瓷,除了色泽上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从两者透明度、莹润度、光滑度等质地方面的特征上进行比较的。

更深入来看,青瓷的质在超越了物的外在质感后,也包含了人的思想品质。中国儒文化对玉的推崇和诠释、可以说是对玉文化最好的继承,它赋予玉“德”的内涵,并被全社会所接受,久盛不衰,青瓷类玉的品质正好符合了这一文化审美,并作为这种文化审美的承借对象。青瓷“沉着柔和,浑厚滋润,委婉含蓄,不起浮光”,“文质彬彬”,具有“中和”之美。这也是青瓷制作工艺几千年不断,并为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原因。

儒家之“君子比德如玉”让青瓷与德结缘,物质与精神合一,依托于君子之身。不仅如此,即使道家、禅宗也有许多地方和青瓷的意蕴是迹合的。就是这样,青瓷以物的形式承载了哲学、文化和艺术精神,由单纯的器物升华为实用、审美、修养三位一体的伦理人格风范之标志。因此,对青瓷的追求、审视其实就是对人自身高洁品质的塑造。

青瓷之心

对青瓷审美的把握,还不是仅仅推敲其色、其质。回看几千年青瓷之路,来来往往,角色众多,秘色、天青、粉青、梅子青……色彩、质地不一而同,但很难说出哪一种是最美的,哪一张是青瓷的标准照。所以,“青瓷”的本意并不是青颜色的瓷器,“青瓷”的范畴也超越了颜色、质感的界限,而是另有所指。要想走进青瓷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青瓷的本真,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揭开隐藏在视觉背后的历史、人文、思想等文化内涵。审视青瓷的美,其实就是审视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美,就是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商代的威严庄重,能够蒂看到周朝的严谨有序,远古先民留下了太多的神奇之谜,不仅疑惑着他们,同样感染着我们,器物表面的斑驳、积釉,就连现代艺术大师都要赞许那是世间最为沉隐而有韵味的色彩语言、窃曲纹、云雷纹、圈纹、水波纹、几何纹、编织纹,这许许多多来自天上水里响关妙无比的精美图案,就像一副美丽而古老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看到了几干年前依水而居、热爱自然的先民们火热的生话,水波纹样,好似轻风徐徐吹来,浪花起伏荡漾;重圈纹又如鱼儿跃出水而,掀起层层涟漪;而那弯曲环转的云雷纹又恰似春雷乍起,云卷云舒。这师法自然的简约之作,充满物态天趣,常常会令人浮想联翩。

又比如,透过汉代仿青铜器造型的青瓷香薰以及魏晋六朝时期的青瓷博山炉,我们也仿佛神游在那个清秀空疏的时代。

当远古先民怀着对佛的种种复杂、虔诚的心情燃以艾草、香薰,当缕缕青烟从盖上的镂孔冒出,这种被人文还原的青瓷,又被赋予了一种厚重的原始企盼,虚静、淡泊、内敛、中庸,我们得到了跨越时尘的精神慰藉。

而如果说唐代瓷器充满着雍容富贵的异国情调,清代瓷器流露出宫廷艺木的“洛可可”趣味,那么当宋代青瓷呈现眼前,您也许会发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感叹,青瓷在宋朝发展到了顶峰,这与宋朝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宋朝以文为尚,整个社会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人们含蓄、温和、崇尚自然,形成了沉静、理性、悠远的思想性格。宋代的青瓷正是在这种纯美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显得平静而含蓄,但它的仪态和风范泽被古今。在这样的时代,青瓷造型之严谨,装饰之简淡,釉色之典雅,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中皇家御用瓷的主体审美观念。

就是这样,一件件青瓷,带着人们走入了原始社会的质朴清新、商代的庄重威严、周代的严谨有序、战国的生动活泼、汉代的的浑厚豪放、六朝的清秀空疏、唐代的雍容富厚、宋代的理性之美、元代的雄浑雅丽、明代的端庄敦厚、清代的华丽精巧。不同时代的青瓷艺术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差异是不同时代人们宙美迫求的艺木体现,他们具备了精神审美功能。

说了这么多,但还是难以以将青瓷的美和盘托出,因为在一件青瓷面前,无论多么优美的形容词似乎都是苍白的、每一次品味青瓷,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中读到更多的东西,而不同的人去欣赏青瓷,也会有着不一样的美的收获,因为英雄的心总是那样的深遂。

当然,喜爱青瓷之人,在审视青瓷的过程中也大可不必陷人深沉的哲学之中,历史也好,文化也罢,您也不必觉得太过沉重,他们只是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你,熏陶着你,或者激励着你,他们会在不知不觉间提升您心中美的阶梯的高度。还是以轻松一些的眼光去对视青瓷吧,您会发现这位伟大的英雄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那样的朴实真诚,那样的包容万物。在他的面前,您也许只需要静坐、沉思、冥想,或用手轻轻地抚摸,这足以让您芜杂的心境涤荡一清,这就够了,英雄的心也许不那么难懂。

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是表现在茶学的深入及茶叶加工,特别是贡茶,加工技术技术的精深。而明清时期,这种传统的茶学、茶业及至茶文化,因为经过宋元的社会动荡,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明清茶叶生产的发展

⑴茶类的新发展

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饼茶太"重劳民力",决意改制,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明朝茶业在技术革新、各种茶类的全面发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⑵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到"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还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间的《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已有茶树插枝繁殖技术。此外,在清代闽北一带,对一些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

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耕作施肥,种植要求上更加精细,在抑制杂草生长上和茶园间种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在掌握茶树生物学特性和茶叶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制茶技术看,元代《王祯农书》所载的蒸青技术,虽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时,制茶炒青技术发展逐渐超过了蒸青方法。

⑶品类的多样化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类日见繁多。宋代时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茶名"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属散茶。

明清两朝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创始年代和青茶一样,也无从查考,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其名最先见之于明代中叶的《多能鄙事》一书。到了清代以后,随茶叶外贸发展的需要,红茶由福建很快传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区,还形成了工夫小种、白毫、紫毫、选芽、漳芽、兰香和清香等许多名品。

2、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⑴品饮方式的艺术性

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 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 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⑵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⑶茶馆的普及

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优雅品茶 精致茶具增添品茶情趣


“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这是我国最早提到的“茶具”的史料。中国的茶文化历经千年,经由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茶马古道,茶香辗转世界各地,茶韵渊源悠久。好马配好鞍,好的茶好的水,同样也需要好的茶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之美,对许多人来说,茶具不仅仅是一种器皿,更是生活中一个美丽的衔接,一种装点空间的方法。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其经历了许多发展和变化。主要的茶具种类如下:

陶土茶具

“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说的就是陶器中的佼佼者——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明代大为流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

其造型多简练大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且色调淳朴古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就有一段因紫砂壶而饱受冤屈的紫砂匠人的故事,故事中的紫砂壶,因经久使用,汲附了茶汁,蕴蓄茶味,不加茶叶也能口齿生香,茶味十足,因而遭到歹人的觊觎,引发了后来的“体民情大帝烧窑,用智慧恶霸伏法”的一连串故事。

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白瓷茶具:

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的景象。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建安所产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黑瓷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但“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玻璃茶具

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用玻璃杯泡茶,茶汤的色泽鲜艳,茶叶的细嫩柔软,冲泡过程中茶叶的上下浮动,叶片的逐渐舒展,都可一览无余,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一番情趣。

从明湖居到省博馆 显文化资源共享精神


从明湖居到省博馆济南显文化资源共享精神

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七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的一部《老残游记》,让“明湖居”这个名字朴实的曲艺演出场所出了名。而因为体制限制,“明湖居”曾一时失去了创新活力,济南人只能通过旧书本来找寻那份“齐音绕梁”的记忆。如今的明湖居,借势文化体制改革,观望之后终于大刀阔斧地开辟新生机,曲山艺海的热闹景象又回来了,济南芙蓉街南口,“老残听曲”的雕塑每天都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们,黑妞白妞的山东大鼓总也唱不完。

明湖居的复兴,象征了济南民俗文化的先破而后立,也担起让民俗文化资源全民共享的责任。对济南人来说,在日韩文化、西洋文化的冲击下,明湖居的大鼓、快书、单弦、琴书和相声等,是一股清风。明湖畔,点一盏竹灯品茗听曲的惬意,是舶来的快餐文化不能带来的,那种沉浸在本土文化中的融入感和自豪感,唤起了内心深处的归属。其实,这种让最普通的市民感受最质朴的民俗文化的手段,就是让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明湖居是济南民俗文化复兴的一面镜子,而随着济南大观园片区民间文艺的兴起,以及省文化艺术中心的兴建,济南本土文化的发展显出蓬勃燎原之势。对于故乡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浓厚文化,济南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感受途径。

自明湖居向东南行车六公里,是新落成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这座十万平方米规模的恢宏建筑,囊括孔孟文化、陶瓷艺术、多朝墨宝、佛道文物等,对市民完全免费开放。山东文化体制的改革者深知,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不仅要承载起山东文化发展的历史,更要担当起“文化惠民”的重任,用软实力开化人心、引导风化。

一座现代化城市的进步离不开博物馆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山东省博物馆在办馆过程中则坚持了文化资源全民共享的理念。免费即是通向共享的第一步,而让市民们评选山东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则体现了济南的“大人文”精神。短短一个月内,山东省博物馆收到的投票超过了15万份,不少市民多次到馆、反复推敲。一张小小的选票,投出的是最普通市民的审美观、价值观、历史素养和文化鉴赏能力。同时,百姓不再只是文化的参观者,更成了文化的参与者。文物也不再只是水晶柜中冷冰冰的宝贝,而让许多市民们真的有了一种“如数家珍”的亲切感。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资源共享精神,是全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千年古城的灵动。

说到底,文化的发展,为的是让人们追求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让人们生活的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友爱,而这些都离不开文化资源共享这一过程。时至今日,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与突破,济南又以崭新的姿态,显示出文化资源全民共享的精神。在这座城市中,一眼清泉、一块老牌坊、一条小街巷、一段老唱腔、一座博物馆……都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吸引着更多的目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