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龙盘 > 导航 >

青花内府款盘探微

青花内府款盘探微

古代瓷器龙盘 瓷器底款鉴别 古代瓷器款

2020-06-28

古代瓷器龙盘。

ldquo;官窑”瓷器,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奇葩,长期以来一直被世人视若至宝。笔者收藏的线描阳文青花“内府”款盘,高2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7.5厘米,斜弧壁,口沿微撇,瓷胎细白,体薄半透明,釉色白腻如脂,仔细观察,釉中可见许多细白如珠的中空气泡,但釉面平整肥润,只是外壁及底足隐现波浪状。口沿一周因釉层较薄而微闪牙白,底腹交接聚釉处呈浅水青色,迎光透视,胎体呈现淡淡的肉红色,同时见有少许孔隙和斑块,透过的光线更强。外足墙稍内敛,里壁与底部呈斜坡状,圈足较浅,足端无釉。器的外壁光素无纹,里心为青花饰圆形纹,四壁分绘团状云龙纹。青花料色浓翠、鲜艳,光彩夺目,稍粗的云龙纹色泽较深,略显青黑,图案纹样疏朗、清晰,留白较多,凝聚不散。造型上,其规整度虽不够精密,但外观仍显得轻灵俊秀,美轮美奂。外底心以青花写“内府”款,款字竖排,无圈栏,款色浓重,并深沉于透明釉之下,小楷书法有晋唐风格,极见书写者的功力。迎光透视,透过纹样和胎体,仍可见外底心隐约的款识字画。

在纹饰内容的构图及画法上,可谓别具一格,譬如作为辅助纹样的云龙纹,所绘龙纹仅两条后腿而不见前肢,W形足,虽身体粗胖,但腿部肥得不成比例。两腿及尾部呈坐立状,尾向上向后翻卷,弓头扬首,张口无舌,龙发向后飞舞飘扬,形似松针,周围以如意头状云朵补白,使坐龙纹几成团形。从龙的形态上看,与出土于黑龙江阿城上京会宁府遗址的金代坐式铜龙颇为神似,富有民族特色。圆形纹作为主题纹饰,结合图案学和类型学分析,笔者认为,这里应作“日”与“月”解,即实际上的“明”或“大明”之意,因此,整器图案寓意自然是“大明天下,四海升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纹样的装饰技法上,可能先在胎泥上刻印或堆出刀线较浅的阳文暗花,然后在其上覆以彩料,再罩上透明白釉后入窑烧成,手摸可以感到纹样微凸。在放大镜或灯光下照视,青花纹样均呈极其细密的网格状,尤其是大明纹,初上手时还以为是混水实笔涂抹所绘,可见其线条之密显然不是人工笔力所能,更有可能是模印上去的,只是手感较弱。如此精细的线描青花,辅之以鲜明亮丽的阳文色彩,气度、风范空前绝后,令人爱不释手。

其实,这种工艺虽说在传世和出土的明清官、民窑青花瓷中极为稀少,但与宋元景德镇青白釉刻画、印花瓷器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到元末特别是明代初期,由于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的高度成熟,其装饰手法更是“或描花、或堆花、或暗花、或锥花……无不具备”。终使釉下彩瓷的装饰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为后人所瞩目。明人对此予以较高的评价,只是后来由于装饰工艺从釉下改进到釉上,以及朝野混乱或战争等原因,许多精细的釉下装饰工艺相继丢弃或渐至失传,比如线描的釉里红瓷明洪武的创烧,而此后却不复见,到明中期以后,甚至连实笔涂绘的釉里红瓷也基本失传,直到清康熙时才再次烧成。

综合以上各方面特征及其分析,笔者初步认为,该器约烧成于明代初期,即洪武末期至成化初年。TAOcI52.cOm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清瓷缸探微


在景德镇窑的瓷器名品中有一种器物, 它的名称和用途学术界至今莫隶一是,这便是缸。

总体来说, 瓷缸目前有4种称谓,即缸、龙缸、水缸、鱼缸。此外根据明末清初时所出现的不同型制,又有钵式缸、鱼缸之谓。对于它们的用处,说法也颇显朦胧。譬如《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余继明、杨寅宗主编)"器型"条称:"龙缸:明代景德镇官窑所烧的大型器,专供宫廷使用。大口,深腹,器壁厚实。定陵发掘后,知龙缸亦可盛油点灯。以青花瓷为多见,器身绘双龙宝相花、云龙、四环戏潮水等纹饰。"

《简明陶瓷词典》(汪庆正主编)"器型"条释:"缸:盛贮(音助)器。陶制的在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及夏商时期已有制作……"瓷制品金、元时期烧制较多, 以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制品最佳。景德镇窑生产专供宫廷使用的大缸缸腹上绘龙的即称龙缸,这类瓷器,可作陈设器,也可作水缸、养金鱼或盛油点燃长明灯等。"

上述两本古陶瓷类工具书上所讲当然没错。遗憾的是,惟讲了大缸中画龙的一种,至于其他纹饰的大缸以及器形较小的缸似乎很难与"龙缸"之名对号入座。而权威的《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与《中国古陶瓷图典》对明代的"缸"与"龙缸"只字不提。

笔者以为,明初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大缸本来是储水用的"水缸",是当时皇宫内的消防器具。明万历以后,由于御窑厂被毁,瓷缸生产以小型器为主,这才使瓷缸有了大龙缸,鱼缸、钵式缸及小水缸之别。持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两方面事实:

一、古代防火器材中, 缸是主要储水工具。最直接证据来自故宫,

在明清皇帝寝宫的乾清门外两侧,就显眼地摆着10口鎏金大铜缸,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据《故宫便览》介绍:"这是宫中的露天陈设器,也是贮水防火的用具。缸自重四千多斤,盛水也是四千多斤。宫中共有鎏金铜缸十八口,其他还有铜缸、铁缸二百九十口,共三百零八口。"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的消防能力甚为低下,即便是紫禁城咸安宫前专管消防的"火班值庐",灭火工具也十分简陋,水桶、水缸便是救火主要器材。

二、龙缸窑是明清景德镇有史以来惟-以器型设窑、又以器型命名的专窑。《简明陶瓷词典》说:"龙缸窑,即缸窖,亦称大龙缸窑。据记载,前宽六尺,后如前饶五寸,入身六尺,顶圆。窑的烧成周期较长,需溜火七日夜,紧火二日夜,比火后冷却十天方可开窑。以其产瓷缸多画云龙,故统以龙缸窑名。"故宫博物院杨静荣在2003年l2月6日中央二台周末《鉴宝》节目上就一件明嘉靖官款青花云龙纹缸作点评时说:"烧这种大缸的叫龙缸窑,这个龙缸窑,在明代初期有32座,到后来改成16座。19天烧一窑,当时那个窑,我大概算了一下,可能装两个到三个大龙缸,但是传下来的很少。"这两则内容无不说明瓷缸之特殊性。特殊在哪儿?以致皇家要设二三十座小窑"专烧",甚或还派出太监去督办。是因为这大瓷缸同皇家的生活安宁相关,而且若发生火灾,可能还同皇上的龙体安危直接有关。

由此可见,龙缸窑生产的大缸并非通常意义之鱼缸,实际上是500年前宫廷所仰仗的储水防火器具。理由很显然,出于防火需要,朝廷尚需在殿外配置300余口贮水用的铜缸、铁缸。为了圣上安全,人们更有必要于屋内预备大缸,储水以防火。但是,把偌大金属器搬进殿内非常不雅观,真龙天子岂会怕火?假若换成瓷的,再以龙纹饰之,顿时美中添雅,且妙不可言:不仅是一件堂堂正正气派的陈设器,又名正言顺于文武百官,这就是大龙缸的奥妙与当时制作的初衷。

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第二年,明朝政权便由南京正式迁都至北京。这段历史,正好同传世宣德款青花海水翼龙瓷缸的烧造年代吻合。说明瓷缸的烧造不仅重要,还非常紧迫,几乎与紫禁城的建造是同步的。所以在一向被称作明代陶瓷史的"空白期",也没有停止过生产。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中说:"新近于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空白期’的大量残片,出土物中为数最多是龙缸残片。复原器高88厘米……此外,就这批龙纹大缸残器断口普通具有的窑裂旧痕来看,也印证了《明实录》中关于正统九年(1444年)饶州府烧青龙白地花缸瑕璺不堪的记载。"当然,从中亦反映出,水缸因体大、壁厚,烧制难度相当大,成品率甚低。

明代早期水缸,以画龙纹为多,明中期以后,图案呈多样化。龙纹示圣明,鱼纹多雅致,其他也无不可,包括狮球纹、婴戏纹,只要美观大方就行。但不少纹饰和水沾边,如海水云龙、水禽莲池、鸳鸯荷塘纹等,目的固然为储水,也实在是品位、情趣与水缸在闲置时的一种巧妙结合。但瓷水缸的内涵与外延因龙纹先入为主,竟变成为单纯的"大龙缸",其真实面目则堕入雾中。

据史料记载,明朝生产瓷缸,数万历最惨,不但没烧出一口称心的大缸(定陵神宗墓内的青花龙纹大缸系嘉靖造),还惹出大工潮。万历三十年,因水缸屡烧不成,宦官(太监)潘相又苛刻工匠,致窑工童宾跳火自焚,继而引发积怨沸扬的万余名工匠愤起抗争,盛怒之下放火烧毁了御窑厂。此后,瓷缸生产如夕阳西下,至明代结束也未见恢复。

明祟帧时期,瓷缸但见小型,用途也明显有别于前朝,当为玩赏类型的鱼缸(图4)。此时,缸又有钵式新品种。

清代,大缸恢复生产,尺寸之大,不亚于明朝的嘉、万时期;制作之精,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图案有的"惟皇帝才配得上享用的五爪龙纹",亦有供民间大户人家使用的四爪龙纹和山水、人物及花鸟纹等。中、小型鱼缸尤为多见,尺码不等,规格齐全。品种有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与各种颜色釉瓷。说明此时的瓷缸已盛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康熙时期,"鱼缸中有器壁较浅似木盆的,称之为"鱼浅",绘有五彩加金荷莲纹。此器型自康熙时初创,延续至晚清。雍正、乾隆时的,喜施以木纹釉,给出盆箍装饰,酷似木盆"(《明清瓷器鉴定》)。也有以传统的青花绘之,器形规整,尺寸硕大,是集观赏与休闲养性等功能为一体的居家美器。乾隆朝,宫里还流行一种深腹小水缸,有斗彩和青花等品种。民间则以青花器为最常见,直径在15至20厘米之间,高约12至16厘米左右,至清嘉庆、道光时产量更大,多见缠枝花卉纹小缸,品质一般。而有明以来的大口深水缸,一直沿袭至清末,这同19世纪后期才出现消防用"水龙"在时代上也相吻合。而这些外来的洋水龙,起初还离不开水源,要么靠水井,要么靠水船,以致人们在万般无奈之下,依旧得仰仗大水缸。直到20世纪初,消防车出现,让水龙显出威力,此时,水缸真的完全转业到养鱼上了。

综上所述,明清景德镇窑的一些大龙缸以及绘上了其他图案的大瓷缸是供皇宫和上层社会消防灭火的一种储水器。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大瓷缸是被闲置的,也就自然成了养鱼器具,甚至成了事实上的大鱼缸。当然,在以往的岁月里,它们之所以要被人们淡化,被鱼缸所淹没,并被与其他中小型真正鱼缸混为一谈,还因为中国人历来讲究避讳,很在乎口彩,尤其是耳濡目染了文字狱的明清时人。

本文在引用图录的同时,附上了这些器物的流通价,以便读者能了解各类瓷缸在历史、文化、艺术和研究方面的价值。为说明一些器物的时代特征,笔者献若干个人藏品为据以为补阙。

明万历青花狮球纹大缸 口径59厘米 高50厘米

直口,深腹,平砂底。缸壁厚实。器的内上腹与内底边分别有横接痕,外口沿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窄边款。施白釉,釉汁肥厚,白中微闪青。通体绘青花狮球纹,狮子画五爪,以区别于民窑。两组双狮形体硕大,颇具王者风范。辅设葫芦、双钱、如意纹,寓意富贵吉祥与腾达。青花系用上等回青料,色泽蓝中泛紫,为万历早期作品。

缸的口、腹完整,胫部的两侧各有一条窑缝。底部横接缝开裂,并有局部脱底现象,印证了大缸烧之不易和万历造缸的悲哀历史。

明崇帧青花人物故事图钵缸

口径14.1厘米 高14.8厘米敛口,圆腹,形如钵。口端平切,不施釉。平底微凹,口端与涩底隐露硬朗旋坯纹。罩白釉,釉面青白光亮,器的外底收釉处露胎较高。均具崇帧瓷时代风貌。

青花发色纯正,钴料浓重处泛铁锈斑。书生的长衫、女子的裙裤饰"*"形花纹。地坡上萱草众生,合欢树叶子细密(题诗者前上方)呈左右对称状。云纹为重叠括号状。口部与胫部分别暗刻双弦纹,这些部属崇祯瓷典型特征。

钵缸的遗存惟见有清瓷,故其始烧年代长期被认定在康熙。《桥头题诗图》虽多见于瓷器装饰,有"桥"的画面则一概不见。此器尽管破成4片,又有残缺,却属不可或缺的物证。

清康熙青花鱼龙纹钵缸

口径17厘米 高17.2厘米

形如钵。圆唇, 圈足,底落"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通体满釉,釉质莹白光亮。青花发正蓝色,淡雅明快,层次丰富。鱼龙图为明末清初习见。此缸纹饰工整,描绘细腻,胎质紧密,体量颇重,为康熙中晚期作品。

清康熙釉里红鱼藻纹缸

口径2l.8厘米 高17.l厘米

玉璧形底,底心的凹脐及平底的边缘部位施釉,中间涩圈有一环垫烧痕,胎质洁净坚硬。通体罩粉白釉,色呈浆白,釉面光润,并有较多针孔状小棕眼。整器具康熙晚期风貌。

釉里红呈浓红色,用笔同康熙"五彩青花"相类,以浓淡不一的多种色阶及纹饰间局部留白的虚实对比法,渲染出鱼纹的正与侧、背与腹的层次变化以及水藻的阴阳向背。画面富有立体感,笔墨勾画细腻,加上鱼眼用清花点缀,使四大一小红色之鱼神态灵动鲜活。此缸口沿外折,鼓腹下收至底,属康熙鱼缸之典型造型。

釉里红始烧于元代,明洪武盛行,但色泽不够稳定,多数发色偏黑,并有晕散。永宣时,釉里红烧制成熟,色泽明艳。明中期逐渐衰弱,以至罕见。清康熙时,釉里红恢复烧制,时有杰作出现。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地步。

光绪青花高足盘


光绪时期瓷器的器型很多,晚清以来各时期的传统器型都有烧造,还仿制古器,一些已消失的器型在光绪朝重又出现。光绪瓷与康雍乾瓷相比自是不能同日而语,但在咸丰以后的整个晚清时期,它的瓷质是最好的,有的已接近现代瓷。光绪瓷器在装饰图案上,传统的纹样普遍使用,仍以吉祥福寿内容为主。

这对高足盘高8.5厘米,盘口直径3.7厘米,足径6.5厘米。它因瓷土淘洗较细,胎质较细密,釉色洁白,青花色调淡蓝清新。此时有一些器物开始使用“洋蓝”,其发色为俗艳的蓝紫色。高足盘是隋代器物中最典型的器型,浅盘,口沿略外撇,盘心平坦,盘下为喇叭状高足。其纹饰为首尾蟠龙组成的团花图案,叫团龙纹。团龙纹最早出现在元代晚期,一般为盘碗杯类的主题纹饰。

这对高足盘中的团龙纹,线条简单,以一道粗深的线条画出龙的动态,以细浅线条绘龙鳞。鬓发散乱,龙头平伸,龙嘴大张,龙睛无神,龙齿画成整齐的一排,右爪前伸如推物,左爪后伸像是背在身后,一副龙钟老态。龙身近似于蛇身,尤其是尾部,虽有动感,但不是腾跃而是扭动。火焰的画法笔触生硬,动感不强。盘外壁以色调浓艳的青花绘3只寓意吉祥的蝙蝠。蝠纹虽呈图案化,但双目点睛,须毛清晰。盘足部绘海水纹。历史发展到光绪一朝,已是到了满清王朝的末期,内扰外乱,国力贫弱,其反映到瓷器上的龙纹也没有了清初时期的凶猛威严了。

明 青花束蓬盘


青花瓷

盘浅腹坦底,有矮圈足。器表施釉,釉层纯净匀称。底足露胎,胎质细腻洁白。白胎上用钴料绘出蓝色图案,然后罩上一层亮度极高的透明釉。洁白的胎体映衬天蓝色纹样,这便是陶瓷史上著名的青花瓷。青花是釉下彩绘的一种,是对白地蓝花的专称。典型青花瓷系选用含金属钴的彩料在陶洗细腻的瓷坯上做画,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是唐代产品,明代永乐、宣德二朝是青花瓷的黄金时代。自此以后,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今天人们所使用的日常餐具也以青花瓷为大宗。

青花瓷生产的中心是江西景德镇。明代初期的景德镇官窑青花瓷使用的是进口的钴料,史称"苏勃泥青"料。进口钴料中含铁量较高而钴稍低,因而其蓝色浓艳深沉并杂以黑褐色结晶。而国产钴料则与之相反,蓝色较淡而纯净。苏勃泥青料据传产在波斯(今伊朗),据查应是叙利亚一带。

规格:口径28.3厘米底径20.5厘米高5.4厘米

一品清廉

这件景德镇宣德年间的青花盘就是使用进口钴料绘出主题纹样的。深蓝色中泛着黑褐,釉层亮丽而图案浓艳,是典型的苏勃泥青作品。所绘主题图案是一束出水的莲花,寓意"一品清廉",或有勉人自勉之意。莲纹之外,是一周缠枝牡丹纹及卷草纹边饰。边饰图案则是系用国产钴料绘制。这种色泽搭配,使主题纹样更加突出。

盘内的束莲纹流行于元代和明朝初年,其清秀典雅的风格颇受世人喜爱,其影响波及海外,西亚地区的伊斯兰陶瓷作品中有不少摹自中土的类似图案。由此看来,无论是用料还是图案母题,这件青花瓷盘均可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的产物或使者,其价值远不止于饮食用具而已。

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


明代弘治时期江西景德镇黄釉器最为著名,瓷器的釉色像鸡油脂般娇嫩鲜艳。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侈口,微弧壁,坦底,圈足。胎白坚致,内外壁施黄釉,底落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高4.5厘米,口径21.7厘米,底径13.3厘米。

黄釉烧造最好的是明代弘治一朝,黄色如鸡油一般妖艳,习称为“娇黄”。其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娇黄釉成化时已烧制成功,并有少量传世完整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近年出土过成化黄釉碎片,外底面常见烧成后加刻的“甜”字。清代黄釉都为皇家控制。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金黄是至尊之色,“黄”与“皇”同音,明清两代黄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明代私造黄釉者要杀头。

“清华珍品”款粉彩双龙戏珠盘


名称:粉彩双龙戏珠纹盘

直径:30厘米 年代:清 光绪 底款:清华珍品

盘敞口浅腹,内壁以粉彩双龙戏珠纹装饰,盘外壁也以粉彩双龙装饰,底款以青花楷书:清华珍品 绘画艺术娴熟大气、釉面温润如玉,包浆自然。

我们仔细的观察历年来市场上所能够见到的清华珍品款的瓷器,无论从器形,以及纹饰,皆与晚清官窑器物制式相类似,由此可见,清华珍品款识的器物,在当时来说,应该是为皇家园林定烧的特殊器物,传世较普通落有本年款的官窑瓷器少见。

初上手一看,此类器物往往容易被略知一二的藏友们当做细路的民窑器物所迷惑,究其原因,是因为底部落有的或篆或楷书的款识,清华珍品。这样,您可就大错特错了。让我们看看史料上是如何记载的。

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叫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西部叫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zhǔ)(咸丰),俗称"四爷园";另据史学家所见"皇家地图"--圆明园外围水乡图上,近春园处标有"瑞亲王"(即道光四弟绵忻),因此"四爷园"之四爷是奕詝,还是绵忻,尚无定论。咸丰即位将熙春园改为并亲题"清华园"(匾额)

光绪时期时间最长,持续了三十四年,青花瓷生产恢复正常。纪年款以“大清光绪年制”六字篆书款和六字楷书款为主,仿制明代、清朝前期的瓷器款识则主要有“大明 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和“乾隆年制”等,多为两行四字楷书款、两行六字楷书款和三行六字楷书款,没有边框。篆书款多为两 行六字横向排列款。

堂名款主要有“兴邑复古窑造”“若深珍藏”“储秀宫制”“长春宫制”“嘉泰松轩”“俭存斋”“聚厚轩”“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四十一癸卯制 ”款、“乐道堂主人制”款、“清华珍品”和“江西瓷业公司”等。民窑产青花瓷款识有“光绪年制”楷书抹红款。图记款主要有灵芝、百结和鱼款等。

综上所述,该盘从绘画艺术、选料讲究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清代官窑烧制而成,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价值!

藏品名称:青花龙纹盘


收藏经过:我的祖辈是做官之人,喜好风雅,爱好收藏,这个爱好也传给了我这个后代。这个青花盘是祖上传下来的,也是我的藏品中最喜爱的一个。

藏品特征:这只青花瓷盘直径29厘米,图案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花纹勾边不留白。盘中装饰有一条穿花五爪龙,盘的边沿环绕着两条头尾相追的穿花五爪龙,在盘子背面的边沿上,也围绕着两条头尾相追的穿花五爪龙。盘底正中有“正德年制”的四字行书款识。底足宽厚而短,胎体较粗。

相关背景资料:正德时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明青花瓷器由顶峰向下坡转折的时期。由于正德皇帝的昏庸,导致内忧外患,对外贸易逐渐萎缩。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此时已用完,于是青花料开始大量使用国产料,如平等青、石子青等,后期开始使用“回青”。正德青花颜色较为清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艳丽。使用平等青的青花胎薄釉白,比较亮丽。使用石子青的青花胎厚较松,蓝色的线条有点晕散。正德瓷器的绘画手法非常精练,细描匀染,图案生动精致。在瓷器的纹饰上,穿花龙纹的使用,在正德时期非常盛行。所绘龙纹具有凶猛矫健的气势。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花纹勾边不留白,龙在缠枝花中穿行,布局较满。这种画法成为正德时期一种独特的纹饰风格。2000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出的这件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瓷盘,直径21厘米,造型生动,鲜明的体现了正德时期的这种造型特征。

鉴定专家: 李知宴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古陶瓷学会副会长

鉴定评述:这件东西是正德时候的,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明朝由比较平稳、比较兴盛的时期走向衰落的一个开始,所以你看这件瓷器,它第一是件头比较大,跟成化、弘治的瓷器不一样,它具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就是它的原料的加工方面没有成化、弘治那么精密。所以它的胎体的颜色比较粗放一些,颗粒比较粗,颜色没有那么白净。釉也比较厚,釉是白中发青,正德的青花由于需求量很大。文献记载,它有一年就要求景德镇给它烧30万件瓷器,所以它要求量很大,因此它原料就多元化,它最好的原料是用浙江的平等青,画的青翠明艳,光洁度非常好,这是比较少的一种正德瓷器。那么最大量的,新开发出的就是瑞州府上高悬的石子青。这件瓷器就是石子青的产品,石子青的最大特点就是晕青,有点晕散,画的花纹非常好,但线条不够清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材量很大,但配方不够准确。我们来看瓷器的口沿边上有些釉有剥落的现象,有些有气泡,这个呢研究瓷器的人叫“虫吃釉”,而虫吃釉的现象是明朝晚期比较普遍,所以它是一个转折时期最典型的作品。那么这个评价三十五万元人民币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进入国际市场那可能就更高一些。

青花莲池游鱼纹盘


青花莲池游鱼纹盘

在中国瓷器中,最珍稀也最具典雅之美的就要数元代的青花瓷了。他那蓝天白云一样的色彩之美令人爽心悦目。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就是一组非常漂亮的元青花。元青花因为存世稀少,非常珍贵。据专家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元青花,仅有400多件。中国收藏有200多件,约有一半收藏在海外。青花莲池游鱼纹盘就是元青花,精品之一,现收藏于中国湖南省博物馆。它口径为45厘米,底径为25厘米,是元代景德镇窑的代表作品。此盘体形硕大,釉面光亮,所绘青花色彩艳丽明快。盘外壁绘有缠枝莲花和石榴纹。盘内壁从盘沿到盘心,共有三组纹饰,盘心绘有鲂鱼,鳜鱼各一条,上部为鲂鱼,鲂鱼头小身大,嘴部微张,细鳞明显。它高耸着背鳍,翘首摆尾在水中游弋。盘心下部的鳜鱼,就是唐代诗人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里提到的鳜鱼,鳜鱼尖嘴,下颌长着尖尖的牙齿,鳃盖、背鳍和臀鳍上都长着尖尖的刺,鱼身上花斑细腻,鱼背部青料浓郁,至腹部颜色逐渐变淡,鱼腹留白,显得自然生动,鲂鱼和鳜鱼的四周长满了莲花、莲叶和各色水草,它们姿态柔美,随水波漂动,极具动感,两条鱼自在游弋于莲叶之间,颇有江南水乡,玉溪连夜的诗情画意。在中国古代,鱼戏莲叶间还有着美好的吉祥寓意。莲的谐音为连。鱼的谐音为余。整个画面的意思是连年有余,象征富裕生活的绵长久远。腹壁与盘心以白环相隔,绘有一圈象征富贵的缠枝牡丹。牡丹浓淡相宜,娇艳柔美,盘的口沿处,绘有一圈海水纹,奔放流畅的线条,让人想起海面上追逐奔跑的浪花。青花莲池游鱼纹盘的构图,极具匠心,盘心与腹壁之间的空白,仿佛水墨画上的留白。使得整个画面既疏朗有致,又突出了盘心,“鱼戏莲叶间”的绘画主题。在元青花瓷器上,像鱼纹盘这样的动物纹饰非常普遍。这些动物大多有着吉祥的寓意和生动的造型。它们大都张嘴摆尾,动感十足,给人以鲜活生动的艺术魅力。青花莲池游鱼纹盘中的鱼,同样具有色彩上的变幻之美。鱼背处青料浓郁至鱼腹部逐渐变淡,至腹鳍部位甚至出现留白,呈现出鱼身自然变幻的色彩之美,显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这种画法与宋代《春溪鱼藻图》,颇为相似。其高度写实的画风应当是承袭宋元绘画技法而来。显示出绘画者精湛的绘画技巧。表明当时制作元青花的工匠大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元青花的出现开辟了有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色彩由元青花开始出现在一件件瓷器上,以青花莲池游鱼纹盘为代表的众多元青花,让我们看到了绽放在瓷器上的色彩之美。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


永宣时期青花瓷器基本摆脱了洪武青花瓷器从元向明过渡时期的特点,形成了自身清新隽秀的风格,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隽品迭出,尤为精绝,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

其中青花一项,色泽深翠,式样精妙,明代文人品评甚高,谓之“发古未有之名品”、“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备受后世推崇。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曰,“永宣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

青花盘为明永乐官窑的经典品种,其造型丰富,纹饰多样,胎釉精细,色泽深翠,产品远播海内外,影响深远。此盘以缠枝莲纹为主要纹饰,构图疏朗大方,多出几分文人气息。盘外壁内壁均绘缠枝莲纹图案,盘心绘宝相花一朵,绘画婉转流畅,釉色肥莹,胎体光润,青花又有大量晕散,苏麻离青氧化铁之锡光几乎凡深处皆有,呈色极富层次,铁锈斑深入胎骨,为宣德青花作品典范之作。

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盘 尺寸:

口径:8.2cm

高:3.9cm

足径:2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青花内府款盘探微》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青花内府款盘探微》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龙盘

相关推荐